首页 > 文章中心 > 爱国教育

爱国教育

爱国教育

爱国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历史观;历史教育;爱国教育

中图分类号:K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096-02

“史”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简而言之,史就是记事的形式加上中正的精神。孔子是中国古代历史书写的代表之一,他编删《春秋》,微言大义,形成传世的“春秋笔法”。同时历史书写亦强调秉笔直书,如历史上津津乐道的“齐之南史,直书崔弑”即是一例。无论如何,中国古代历史书写都强调中正的精神,即在事实叙述之上做出相应的价值评判。

近代以来,实证史学开始大行其道。20世纪初实证史学自西方传入中国,一方面继承了乾嘉史学“无征不信”、实事求是的考证原则,另一方面也吸收了西方实证主义史学提倡的进化史观。其基本特征是求真征实,通过对史料的辨伪、批判和考证,以达到对历史的解释。梁启超等人借鉴西方实证史学的思想,在批判旧史学的基础上,号召进行“史界革命”,建立“新史学”,提倡“为历史而治历史”,即要把求真放在首位,反对“文以载道”[1]。不同于古代的历史书写强调中正的精神,实证史学尤其强调史料的考订、求真的精神和客观的研究。甚至如傅斯年认为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就是利用自然科学提供的一切工具,整理一切可找到的史料。然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出现逐渐打断实证史学的发展进程,一种新的史观开始影响并解释中国社会。

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重新解释中国历史开始成为一种趋势。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唯物史观开始在中国历史研究中占据优势地位。对于马克思主义史家来说,历史既不是一种消遣,也不仅是一项学术事业;而是具有明显的功能性和实践性。这种导向尤其表现在唯物史观对于历史问题的处理往往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史学简单地视史学为政治的一种延伸,为政治变革甚至是一个短期的政治政策的预定概念的被动继承者――当史学已经服从于政治运动或执政的共产主义政权的需要时,情况尤其是如此。在这些情况下,史学解释也倾向于强调历史的目的论预设和确定性观点――马克思本人也将之加于历史理论之上以支持其政治预设。然而,在另一方面,作为对于现实的批判性视角的来源和革命者发现理论指南以纠正其政治行动的相互作用的自主领域,历史本身对于唯物史观是同样重要的。在这时,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需要这种历史分析具备对现实的审慎明智的判断,以深入历史现象的表面从而把握其发展的动力。在以上两方面之中,政治的动机都是主要的。”[2]

1949年以后,唯物史观开始遍地开花。直至改革开放,虽然从指导层面而言历史观并未发生大的变动,但是时代在变革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社会思潮与史学理论也开始多元化。在诸多社会进程的推动下,对于以往历史的陈述与解释,逐渐脱离政治框架的约束,真实的历史面目开始浮出水面。学术领域重新回潮的实证史学与思想领域再次树立的实事求是,都对整个社会包括唯物史观所走过的弯路进行全面反思。历史教育也得以拨乱反正,经历了由政治主导转向让事实说话的曲折过程。真实的记事与中正的精神在历史教育领域开始重新树立,这也是爱国教育的根基所在。

以近代以来中日关系的表述为例,可以清晰地印证这一转变过程,并且在相当程度上带来对于历史教育的反思。晚清以来的日本侵华史是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与描述中的耻辱性记号,在“自强”――“复兴”一脉相承的民族语义建构中充当了极为重要的角色。除了历史遗留问题以外,现实生活中涉及中日关系的大小事件都可以迅速发酵为敏感甚至是重大事件。例如2003年的西北大学事件和2004年的亚洲杯事件,一场晚会和一场球赛都可以把现实拉回历史,把娱乐连上政治,这充分说明了中日关系的复杂、敏感与多变。

这种状况现在看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很难发生突破性的转变。撇开日本不谈,从中国自身来看,必须在中日问题交织不断的脉络里看到自身的危机与问题。在有关中日关系的宣传与书写中,我们一面强调中日友好源远流长,一面强调近代史上的丧权辱国和英勇抗争。关于中日友好在社会层面更多侧重于政治说辞和理论框架,相反关于中日在近代史上的交锋则是细节性甚至是戏剧式的呈现。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偏重前者,各类的文学电影电视剧等则偏重后者。甚至出现了一些使用夸张离奇的手法严重丑化日本侵略者的剧目,比如电视连续剧《小兵张嘎》。虽然一些学者提出了异议,但是大部分老百姓还是看得津津乐道,因为这符合并满足了很多人的民族心理与民族情感。因此,二者合力的结果就是国人关于中日历史的认知往往是模糊而准确,清晰而偏执。我们在历史教育中获得的常常是点线式的比较零散的平面认知,而非立体式的结构性认知。前一种认知往往带来接受或反对、是或非的二元对立式的反应和结果,后一种认知往往带来分析、批判、包容等多层面的反应和结果。在现实问题的处理上映射出不同的思维、取向和决策。

从历史思维而言,在历史教育中要特别警惕过分强调历史的现实功能与功用。这种实用性的历史态度在现实中的表现就是把历史作为可资使用甚至是可利用的器物来对待。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在实用主义的历史态度中并不能真正奏效,因为镜子如果出了问题,映像一定也是千奇百怪。法国历史学家亨利-伊雷内・马鲁认为,历史的宝贵之处不在于它是一门说教艺术,也不在于它能提供趣闻轶事;历史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能扩展人类交往的范围,使往昔的文化价值历久常新,从而丰富人类的内心世界。简而言之,历史能为个人与社会提供知识、价值、思维与内涵。这直接关系到现实问题处理的基本判断。

从历史取向来看,学习历史向来被认为是形成国家观念的重要途径,是爱国教育的重要载体。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历史学不应当热衷于民族主义的编造,也不应当只沉湎于人文主义,重要的问题在于,如果历史学消失,国民意识也将因此不能存续,而如果丧失了这种国民意识,法国也好,意大利也好,都不可能存在有独立的文化和真正的文明。”因此历史教育能够提供爱国教育所需要的归属、认同、责任与使命,这也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美国在《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中,要求所有的中小学学生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五门核心课程都要合格;其中历史课是培养公民意识的主要阵地,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备公民所必需的意识;强调历史教学要着重培养五类历史思考能力:(1)年代性的思维;(2)历史的了解;(3)历史的分析和解释;(4)历史研究能力;(5)历史的问题分析和决策制定。其中,第五项能力被认为是培养的关键所在,也是历史教育的终结所在。

这项目标在我们的历史教育里并未得到明显的体现。同时必须指出的是,尊重历史并进行事实的还原梳理是历史教育的起步和根基。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历史书写与历史记忆的掌控,如果尊重历史事实与历史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就会形成良性的规范。否则对于现实和未来就会贻害无穷,常见的危害就是历史悲剧性的重演。因为对历史的无知或错误认知会导致当下的失重与未来的迷途。

从现实决策而言,历史教育所保持和提供的历史求真的态度是处理现实问题的根基。追求真实的坦荡,去除所谓的“忌讳”与狭隘的民族主义情感。对过去的事情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是梳理与铺张事实的前提。这不以他国的态度为条件,而是源于我们对于求真的信心,也是出于对现在与未来负责的态度,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其中,并要担负历史责任。

历史教育贯穿历史与现实。在历史与现实的连接甚或纠结之中,必须厘清历史,才能认清现实。目前中国的历史教育需要进一步重整与建立,从历史观而言,需要破除与实用主义的消极影响。

首先,要有全面完整的历史观。抛开狭隘的革命史的思维模式,从中国革命与现代化的主线来把握中国近现代史,在历史教育中整全一体,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发展历程,可以有效避免片面性、模糊性与公式化。其次,要有持续发展的历史观。以1949年为例,虽然1949年以后带来了新的变化,但是不能简单地把1949年前后对立起来,变化与延续都不能偏废。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都是历史进程的组成部分,不可分割,不能以简单否定前一个阶段作为后一个阶段存在合理性的原因与条件。再次,要有立体的历史观。要多角度多层次地考察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况,做出合乎事实的正确判断。谨防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论,避免粗暴、简单的现实操作,从历史与现实的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综合考察与研究,形成人们对于复杂多变的历史与现实的深度认知,这样才能取得历史教育的实效。

从实践操作层面而言,历史教育必须与历史研究相结合,从着力于传讲灌输逐渐转变为研究探索的引导,与个人对于自我身份、国族文化、思维价值的认知与体验较好地对接起来,使历史教育真正成为爱国教育的重要载体。

因此,合理有效地使用历史资源必须务实求真。历史和现实的确可以互相观照,但是不能以现在的眼光去评判历史,也不能以历史的情境简单套用于现在。我们要以整体、全面、连续、立体的历史观来解读历史,使历史教育在爱国教育中发挥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影响。

奥古斯丁说:没有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样的区分,只有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未来的现在之分。过去和未来是现在意识对时间的折叠。没有人可以忽略过去,也没有人可以预测未来。然而谁又可以说现在不正是贯通着历史与未来呢?

参考文献:

爱国教育范文第2篇

首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按影片反映史实的前后顺序,组织学生观看。其次,在学生观看每部影片前,先把影片的历史背景、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向学生作简要介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剧情。再次,学生观看影片后,学校组织他们开展座谈、写影评或观后感等活动,并通过“红领巾广播”进行交流,同时各班结合观看的影片适时召开主题班队会。

我校组织学生观看了《红孩子》《小兵张嘎》、《渡江侦察记》《上甘岭》、《雷锋、》《》等几十部不同历史时期的影片。同时还进行了“爱国主义影视片推荐”活动,及时把每周电视节目中的爱国主义影片名称写在黑板上,推荐给学生。

二唱。自1988年开始,我校举办了“每周一歌”活动,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10分钟为全校学生学唱“每周一歌”时间。我们搜集了各个时期的革命历史歌曲。

少儿歌曲的录音,在学校广播中播出。铃声一响,全校学生便在音乐的伴奏下放声高歌。我校还将“每周一歌”与观看影片紧密结合,观看之前唱该影片的主题歌。如学生观看影片《闪闪的红星》,当剧情发展到高潮时,学生们不约而同地伴随音乐主旋律唱起了《红星歌》,影院内群情激昂。电影结束时,学生们还沉浸在剧情之中,意犹未荆如今,“每周一歌”已成为学校的传统教育活动,学生们学会了《共产儿童团歌》、《歌唱二小放牛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让我们荡起双桨》、《劳动最光荣》、《学习雷锋好榜样》等几十首歌曲。在广泛学唱“每周一歌”的基础上,学校每年五月都组织“五月的鲜花”歌咏比赛,师生同场表演,气氛欢快而热烈。歌声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在歌声中孩子们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读。为了使爱国主义教育持久地开展下去,我校结合实际,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读百卷书。激爱国情”活动。学校积极创造条件购置图书,现已达生均30册以上,并由教导处一位主任主管学生的阅读活动。各班级充分利用阅读课和班队活动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学校要求学生在双休日、节日。寒暑假开展读书活动,定期总结、表彰;并主动与区图书阅览中心联系,为学生办理图书借阅证;还通过广播,板报,橱窗开展“介绍一本好书”、“读后感交流”、“征文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

我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读书竞赛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我校学生在北京市读书工程委员会组织的读书竞赛中,四人获一等奖,五人获二等奖;我校还在“全国小学生红领中读书读报”活动中被文化部。、团中央评为全国“红读”先进集体。读书活动的广泛开展,丰富了学生生活,并使他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正如学生在日记中所写的:“读书活动不仅使我增长了知识,而且让我从中深切领悟到‘落后了就要挨打’的道理。为了祖国的富强,我们从小就要发奋学习。”

爱国教育范文第3篇

一、以“三个一百”抓爱国情感的内化 二、以“三会两节”抓爱国行为的外化外化即外在表现,它以内化为源泉,是爱国情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流露,是爱国的一种自觉行为。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三会两节”抓爱国行为的外化。

“三会”指晨会、班会、队会。“两节”指国庆节和学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利用晨会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小学德育纲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每周一和重大纪念日的晨会时间,坚持进行“国旗下讲话”,坚持按国旗法升降国旗。利用班队会举办“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会”、“爱我中华”知识竞赛、“百歌颂祖国”歌泳比赛等主题教育活动。艺术节、国庆节期间,同学们以歌舞、书画、诗歌等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在祖国怀抱里茁壮成长的幸福情感,抒发各自报效祖国的宏伟志向。

三、以“三线一面”抓爱国主义教育的网络化“三线”指课堂教学、社区教育和社会实践,“一面”指“三线”一体,统一制定德育目标,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旋律,全方位开展工作,从而形成一 个层面。课堂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几年来,我们制定了各学科爱国主义教育的分科计划,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分解、贯穿到各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其中,思想品德课尤其发挥了应有的主渠道作用,运用思品课教学的学科特点,引导学生知情、明理、导行。如《坚持民族气节》、《我爱祖国》、《时刻想到祖国的尊严》等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社区教育也是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线。我校早在1987年就成立了社区教育网。近年来,我们又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组织形式开展教育活动,聘请“关心下一 代协会”的革命老前辈为师生作报告,组织收听、看英模人物事迹报告,观看《孔繁森》等反映爱国、爱人民的优秀影视片,发动社区教育力量倡导“学生不准进‘三室一厅’,开展了“告别三室一厅”签字活动。我们还将爱祖国与爱家乡、爱人民教育结合起来,组织开展了“洁城”行动,开展“枝城是我家,人人爱护她”的环保演讲话动。几年来,我们特别注意将爱国主义教育同本地实际相结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瞻仰清末著名书法家、金石学家杨守敬故居,让学生感受家乡地灵人杰;访问“当代神农”程启木,了解他“自己带头富,带领群众富,不忘国家富”的崇高精神境界:参观三峡动力集团等现代企业,了解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开展“党·团·队”德育共建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团队的感情,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扬团队朝气蓬勃的精神,共建德育基地,共唱爱国主曲,共写育人新篇。

四、以“432工程”抓爱国主义教育的系列化“432工程”指优化四支德育队伍,开辟三条德育途径,建设两类德育基地。

四支德育队伍指领导队伍、教师队伍、校外辅导员队伍、家长队伍,发挥这四支队伍的作用,就形成了“人人育人”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氛围。三条德育途径指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形成德育合力。二类德育基地指校内、校外德育基地。校内德育包括校史陈列室、荣誉室、大队室、红领巾广播站等,利用这些阵地发挥其导向作用、“窗口”作用和“喉舌”作用。我们还利用本地优势,深入挖掘德育资源,建立了“红领巾敬老区”、“革命烈士陵园”、“红领巾车站”等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常组织学生到图书馆、博物馆等场馆开展活动。如去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我校组织学生到文化馆参观“民族魂”展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了对日本侵略者的刻骨仇恨。我校还率先在全市开展了”手拉手”互助活动,这一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五自”能力,又让他们懂得从小学会关心、学会负责。“手拉手”联谊学校(潘湾小学、石桥子小学)成为我校的校外德育基地,产生了良好的育人效果。“432工程”逐步成为我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系列化工程。

爱国教育范文第4篇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之“国”并不是“国家”的简称,而是指内涵更为广泛的“祖国”。“祖国”的内涵有起始意义和现代意义之分。“祖国”的起始意义,通常指列祖列宗们共同的生活区域,即现代意义上的父母之邦[1]114。很显然,当代“爱国主义”之“国”远非这个意义所能概括。现代意义的“祖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其一,指一定区域内的土地、山河、海洋等自然风貌和矿产、森林、物产等自然资源所构成的国土;其二,指由共同的经济生活、语言文化、社会心理、历史传统等纵横交织的社会关系紧密联成一体的人民或国民;其三,为了维护社会共同体的秩序、安全、和稳定而建立起来的实施阶级统治的强力政治机构——国家[2]271。因此,在当代中国,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要求,即对爱国主义之“国”的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进行热爱“自然存在物”教育,是当代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层次

这里所说的“自然存在物”,就是指作为国土有机组成部分的自然风貌和自然资源。爱国主义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关系范畴,体现的是人们对于自己祖国的一种高度认同的肯定性的关系。这种认同的肯定性关系是通过对象体现出来的。在爱国主义系统中,体现认同的肯定关系的对象物之一,就是对自己祖国的自然风貌以及自然资源的热爱,即爱祖国的自然存在物。这是爱国主义的最基本、最基础的要求。每个人都有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都有自己从小就赖以生存的故土家园。由于人们从小就在自己所熟悉的故土家园中生存和成长,日久天长,耳濡目染,渐渐地人们就会对故土家园的自然风貌及自然资源产生深厚的感情。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在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历史长河中,对自然存在物的喜欢和依恋是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重要表现之一。我国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在这方面留下了大量的令人心旷神怡的优秀作品。这些优秀作品自古以来,不仅陶冶了世世代代中华儿女的情操,而且还成了人们励志的精神食粮。这也是中华民族虽久经磨难,但时至今日仍然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致胜法宝。所有这些,都是当代爱国主义教育不能或缺的重要内容。不过,在现代社会,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已不止于此,还有对自然风貌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现代大工业的广泛运用和普及,虽然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自然风貌和自然资源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我国,某些自然风貌和自然资源遭到的破坏,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因此,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在爱自然存在物方面的基本要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教育学生维护和保护自然风貌和自然资源。尤其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时,不仅要注重保护这些自然资源不受破坏,而且还要尽可能把破坏减少到最低。有些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仅是对当代人民的热爱,更是对未来子孙的一份关爱。这理所当然应成为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民族院校的教育对象,大多数是少数民族,他们多来自于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的家乡有着丰富的自然风貌和自然资源。对当代民族院校大学生进行热爱自然风貌和自然资源方面的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骨干力量和精英分子。他们对于自然风貌、自然资源的热爱,具有较大的辐射和引领作用。因此,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从基本要求来看,首先要从教育学生爱自己家乡的自然风貌和自然资源做起,引导和帮助他们充分认识保护家乡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迫切性,自觉承担起爱故土家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热爱自然资源的爱国义务和爱国责任,并把这种义务和责任贯穿到将来职业生活的全过程甚至人生历程的始终。这就是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在基本要求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最低层次,也是基础层次。

进行爱自然存在物教育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爱故土家园的自然存在物,是基础层次,也是当代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只有从这个逻辑起点切入,爱国主义教育才会令学生信服,才会让他们真正理解到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是假、大、空,唱高调且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而是实实在在的令人信服的朴实道理。不过,德育工作者还应该鼓励和提倡学生随着生活范围的拓展和社会生活的延伸,不断地、有意识地拓展自己爱自然存在物的范围和程度,以至最后把爱自然存在物当成个人为人处世的一种习惯,这是当代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落脚点。

二、进行热爱人民及其文化教育,是当代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中间层次

引导大学生热爱祖国的自然存在物,这只是爱国主义教育在基本要求方面的一个基础层面,还应该引导教育大学生热爱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及其创造的文化,这是当代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较高层次或中间层次。

(一)引导帮助大学生热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人民”是一个集合概念。“人民”是由无数个个体组成的群体范畴。个体组成群体,群体离不开个体。“人民”又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期特指不同的群体。在当代中国,“人民”主要指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的农民,同时还包括“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3]11-12,这些都属于当代中国社会中“人民”概念的范畴。因此,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要求的热爱人民,并不是空洞的、虚拟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更是可以操作的。人们所熟悉的父母兄弟姐妹、老师、同学、亲朋好友是人民;正在从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各行各业的人们是人民;拥护祖国统

一、民族团结的汉族人是人民;致力于祖国统

一、民族团结的少数民族是人民;曾经生活过的创造了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先人是人民;未来在这片土地上继续生活的后代子孙同样也是人民……因此,热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是爱国主义基本要求的具体表现;热爱老师、同学也是爱国主义的应有之义;热爱自己身边熟悉的人是爱国主义的基本表现,热爱帮助更多的陌生人同样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爱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人们,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爱曾经生活过的古代劳动人民以及未来的后世子孙,同样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不过,这些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是有层次的。爱自己的父母兄弟亲朋好友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的层次较低,爱父母兄弟亲朋好友以外的更为广泛的人群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的层次较高。更为重要的是,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应该从爱父母等最亲近的人做起。“爱国主义情感是朴素的情绪化主体感受,它是从热爱乡土、热爱父母和身边的人开始的。”[2]266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人的思想感情中最亲切的回忆,总是同他生长的地方,同对他关怀备至的那些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他成年以后,深刻认识到祖国的伟大时,他对家乡的回忆,对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回忆,常常使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充满了鲜明的激情。”[4]124

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基本要求除一般的质的规定性外,还有它自身独有的特殊性。在爱人民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切入点,就是对本民族人民的热爱。只有对本民族人民具有了深厚的坚定不移的感情和行动表现,才会把爱国主义的对象不断拓展和延伸,逐渐扩展到其他更广的范围、更多的人群,以至最后上升到共产主义爱国主义的热爱全人类的最高境界。同时,爱自己民族的人民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层次和最低层次。试想一个连自己民族的人民都不爱的人,能对其他民族甚至整个中华民族有热爱之心吗?民族院校德育工作者还要适当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层次和水平,引导教育他们热爱各民族的人民更为重要。(二)引导帮助大学生热爱人民所创造的文化

从时间跨度来看,文化有古代文化与当下文化之分,是古代文化与当下文化的有机统一。爱古代劳动人们创造并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主要表现在爱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要通过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现代史的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了解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精神和业绩,特别是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和业绩”[5]922。二要帮助引导学生了解通晓中华民族在哲学、社会科学、文学、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了解掌握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等留下的文物古迹和经典著作。同时,还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爱当下的文化,既要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还要进行中国国情教育,更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6]34鼓舞大学生的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

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在遵循一般性的基础上,还具有特殊性。教育引导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这是一个首要前提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基本切入点。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生活在他所属的少数民族文化氛围之中,他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着先天的亲近感和归属感。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只有充分挖掘各个少数民族文化中爱国主义丰富资源,才能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加教学内容的说服力和实效性。

三、进行热爱国家教育,这是当代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最高层次

国家是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在阶级社会中,爱国主义还体现在对国家的态度上。关于“爱国主义”之“国”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包含了“爱国家”,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达成共识。笔者认为应该视情况而定。在剥削阶级社会中,一般情况下,爱国主义通常只包括爱自然存在物和爱人民及其文化两个层面的基本要求。比如,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毫无疑问,反映了起义农民的爱国主义思想,但农民起义却是以当时的封建王朝为目标的。只有在当代中国,在社会主义社会,爱国主义才是最充分、最完整的爱国主义,才真正体现了爱故土山河、爱人民群众及其文化和爱社会主义国家的有机统一,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政治性要求,也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在基本要求方面的最高层次。在当代中国,爱国家主要体现了两个方面:一是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今天,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都越来越自觉地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7]1048。一是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如果说,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主要是对生活在祖国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要求,那么,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内地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8]41

爱国主义教育在内容方面的基本要求,具体表现在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以及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教育[5]923-924。其中,民族团结教育是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在爱国家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大团结是维护祖国统

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9]273。“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在我们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9]263。民族院校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聚集地,更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战场。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民族团结教育,确切地说,就是民族平等团结教育。民族平等,是就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处在平等地位、具有同样权利而言的,主要体现在各民族在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地位平等、待遇平等和权利、利益平等方面。民族团结,主要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所形成的和睦、友好、协调、联合的状态或关系[10]480-481。民族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平等团结教育,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在校园里营造一个各民族师生平等团结的和谐校园民族关系氛围,让各民族师生平等参与校园生活,使人们确实享受到民族平等团结的积极成果。同时,还要进行各民族彼此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观念教育,使学生感觉到校园就是各民族师生和睦相处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个缩影。

爱国教育范文第5篇

一、坚持和规范开旗仪式。除星期天和雨天外,一般每日全校集会升挂国旗。

星期一、重大节日或纪念日举行标准的、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严格按照“出旗、升旗、奏、唱国歌和国旗下讲话”等程序进行。国旗下的讲话,从内容、时间、要求到主讲人都作了统筹具体的安排,除学校党政领导和骨干担任主讲外,还请社会各界德高望重,热心教育的同志参与。

二、抓好在各科教学中的渗透。除认真上好思想品德课外,把爱日主义教育的红线,有机地贯穿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文明、山河、资源以及建设成就等国情,激励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学习。

三、经常有序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校内教育活动。开展班队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爱我中华,爱我家乡”的读书知识竞赛和作文竞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故事”(如“踏红军足迹扬长征精神”)演讲话动,并参加县少儿“故事大王”比赛及“爱我森林”、“保护环境”、“未来作家”征文竞赛;举办全校性的爱国主义诗歌朗诵会,组织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并结合作文教学,开展影评活动。这些教育活动都取得较好的效果,二年来,有二百余人次在各项比赛活动中分别获得县以上乃至全国的各种奖励。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中还为县以上报刊、?书社和广播撰写、选送100余篇有关德育工作的文章。其中《一支爱国主义教育的轻骑兵》先后在《杭州教育》和《德育报》上刊登。

四、抓好系列爱校教育,激励学生立志成才。根据学校校史长、传统校风正、教育质量比较好、在让会上享有较高的信誉的特点,目前阶段着重抓了三件事。

一是宣讲学校历史、办学成绩和发展前景。继承学校的优良传统,巩固和发展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学校领导在肯定办学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四”大提出的“两全”方针,按教育规律办事,真正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全体教师“教人求真”,引导和激励学生“学做真人”,做到文明、活泼、好学、向上,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二是学习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如原青岛海洋大学杰出的青年教师、舍己救人的王成海博士,在我校读书时,就是一个发奋向上、品学兼优、体魄健壮的出类拔萃的好学生。通过讲故事,出黑板报,开展学习先烈等班队活动,宣传他的先进事迹,学习他的英雄品质,并同当前开展的《热爱祖国,做四有新人》地精神密切结合起来,使学生倍感亲切,受到鼓舞,得到启发,激励学生在该校学习的光荣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增强发奋进娶立志成才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表彰身边的好人好事,结合期中、期末总结评比表彰一批思想上进,热爱学校,自觉执行《小学生守则》、《行为规范》,遵守校纪,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关心集体,爱护学校公共财产,学习认真、刻苦、勤思、灵活、成绩优良以及积极锻炼身体等等好人好事;这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感到学习有榜样,行动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