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师生之间的作文

师生之间的作文

师生之间的作文

师生之间的作文范文第1篇

一、师生之间把握时间交流

师生之间沟通艺术中教师应注重时间的把握。教师可以提前完成语文教学目标,然后与利用这几分钟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询问学生这节课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了解学生对旧课的理解情况。通过这样的沟通,不但能够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语文学习,同时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当然,在语文新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注重在知识讲授时对学生进行启发,不但能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能促使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同时,结束教学之后,教师还应注重与学生讨论本次教学,对此次教学进行小结。如此,不但能够促进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同时能够锻炼学生表达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与教师进行沟通。

二、师生之间空间交流

真正有效的师生之间的沟通应是双向沟通,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提供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意见与提出问题的平台,促使教师与学生形成双向沟通的模式。如此,不但能够培养学生应用表达能与沟通能力,同时促使语文学习生活化。由此,教师在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沟通艺术的过程中应给予足够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在这个空间里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语文学习,而教师应以指导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学习的沟通。当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应给予适当指导。而通过分组合作学习活动在语文教学中的进行,能够促使教师更好地注意到大部分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故而,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把握与每个学生沟通的机会,通过有效沟通,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通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沟通艺术的探究,能够推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充分了解与理解学生,将学生的实际情况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来,能够有效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由此进行师生之间沟通艺术的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升学生语文水平。

师生之间的作文范文第2篇

对话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而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对话教育方式的把握和技巧。要很好的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和老师对学生的引导。本人通过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经验,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有效对话存在的问题,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有效对话方式与方法提出自己浅显的观点和看法,与同仁们共勉。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中的对话,一是学生与文本教材的对话,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和批判的汲取;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是师生之间双方敞开心灵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三是学生与学生及自我的对话,是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启迪和学习借鉴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取决于对话的有效程度。这就暴露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一 小学语文教学对话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我在实践中进行了总结,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及教师为主导的对话,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在这种对话中,问题由教师预设,内容由教师掌握,结果由教师控制,对话的方式大都采用我问你答的单向交流,没有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成了对话的核心人物,教师的语言就是真理,完全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了教师思想和教参标准答案的代言人,课堂上教师把设计好的问题让学生回答,问题解答出来了,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从表面看,课堂上师生对话频率很高,实际上存在着学生跟着老师跑,跟着问题转的被动学习模式,一节课结束了而学生完全没有时间自己去阅读、理解、思考。

2. 以少数学生为中心,多数学生当听众的对话。对话中充当对话主角的是少数善于思考、能言善辩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只是陪衬和听众。而对于那些基础较差、思考速度缓慢、性格内向、缺少自信的学生来说,他们永远只能当一个旁观者,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总是在吃“剩饭”,没有自己的见解,会导致学习自信心的丧失和学习积极性下降,沦为“弃儿”。

3. 没有中心,没有主题的对话。在课堂上老师时常说这样一句话:“我刚才读的这一节,你们知道讲的是什么?”当学生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后,老师对对学生的发言复述一遍,并不作任何的评价;而是按照教学参考书的答案予以陈述。表面上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个人表达,这种方式极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语音能力的发展。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有效对话的方式方法

要想完全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以此推动对话教学的发展。

1.师本对话。所谓师本对话,就是指“教师与作者之间的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教师都是在积极地探行作者的写作特点,写作思路及所表达的中心思想。现在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大都接受过正规的教学培训,有一定的文学积累和鉴赏能力,大都能在初读课文时基本掌握文章的大意,了解课文的结构、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所表达的情感,这也是粗线条对作者写作内容的了解,教师仍然需要借助教学参考书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参考书里除了有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段落大意的讲解外,还对重点的语句、语法进行了分析,为教师提供借鉴,促进了师本对话。

2. 师生对话。在长期的师生对话教育中,师生对话都是建立在教师提问,学生作答形式上的一种模式。教师成为主体,学生则是客体,本末倒置。师生之间的对话存在明显的主从关系,背离了师生对话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原则,而是一味地追求教学目标的完成,不顾及学生的感受,采用“填鸭式”的灌输,造成学生强制接受,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对话,应该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有传统的回答方式,也有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质疑等环节。

有效的对话中,教材只是一种媒介,是对话的资源,学生才是主体和中心。因此,为了刻意突出“人文性”,刻意突出“主体性”,刻意强调课改的目的,教师应做到该问的不问,该讲的不讲,该引导的不引导,片面地理解对话的实质,以此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在教学中也经历了不少这样的场面,让学生就某一问题相互展开对话时,课堂上可谓是讨论、争论、辩论不绝于耳,可是有意义、有价值、能启迪智慧的对话不多,反而少的可怜。由此得到的收益是肤浅的、缺少认知的,这不是有效的对话。所以,必须正确理解对话与引导的关系,教师依然是“平等对话的首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是对话的设计者和发起人,这意味着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对话教学中的组织、点评、引导作用,才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对话,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才能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比如,文章中的精彩字句、段落、写作思想,教师都应引导学生细细鉴赏,体验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应当及时点拨启发,使其理解内涵。每当学生自己有精彩、独到的见解时,教师应该鼓励并作精辟的点评,使学生的认识向外延伸。

3.生本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对话教学的中心。小学生在初认知发展水平上处于比较低的阶段,单凭自身的理解能力不可能完成与文本的对话,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迪来完成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实现教学目标。

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中,学生的第一任务是与文本对话,即通过自主的读书实践,与本文的作者进行交流,来内化课文的语言材料及其丰富的内涵,从中学会阅读。实践证明,朗读课文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首先,教师必须熟读课文,先学生之前与文本对话,然后再借助文本与学生对话,指导对话。其次,学生在与文本进行对话时应读好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进行对话摸底,在此基础上,与文本展开心灵的对话,达到消化文本的目的。学生通过朗读,内化语言文字,消化和吸收。

师生之间的作文范文第3篇

“家和万事兴”是一个理想的家庭氛围。同样,“校和才能万事兴”。要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必须以“和”为贵。这里所指的“和”,就是学校内部之间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本文就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关系予以分析。

【关键词】和谐校园教师关系构建

和谐校园是以明快的校园文化为载体。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内部为了实现各种目标,在教学、科研、生活等各处领域创造出来的活动方式,以及物质和精神成果中体现的文化形态。它表明了一所学校独特的风格与精神,是联系和协调一所学校所有成员的纽带,是学校的灵魂。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全体师生的精神家园,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熏陶着、影响着、决定着学校全体师生的文化内涵和发展程度。校园文化是一支巨大的力量,影响着学校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一所学校,为了更好的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只有有效培育学校文化,创设适合的人文教育环境,学校才会是师生的精神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长乐园,学校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而作为学校中的永恒生命力——教师,是立校之本。教师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

构建和谐校园,不仅只需要和谐的教师关系,还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学生关系、和谐的教师和校领导的关系,和谐的学校和社会的关系等五个方面的关系。 但本文侧重简述了“和谐的教师关系”,因为和谐的教师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关系的重中之重。是建设文化型校园的动力、是和谐校园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引擎、是和谐校园良好校风的风向标。

1.实现育人使命的需要,教师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教师间和谐的人际关系对教学活动以及素质教育的展开有重大影响。团结与合作、互勉与理解、尊重与信任,是教师授给学生的信念,把学生引向至真、至善、至美,是教师的己任。教师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示范和表率。言出有信、言出必行、行必有果。教师之间,相互尊重、理解、支持、沟通、和谐融洽、精诚合作,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教研氛围。才是学生学习的典范。人际关系融洽了,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在工作中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形成集体智慧,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学生们也把教师看作最信赖和仰慕的人,纷纷“有效学习”,从而达到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措施:培育亮点。 我校60多年的文化积淀使学校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我们有着灿烂的校史。建立校史陈列馆——开放式校史文化长廊,使长廊成为全面展示学校的文化亮点,会受到全体师生欢迎。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成果展示、学校的活动特色、优秀教师事迹、 优秀学生事迹,都一目了然。“文化长廊”牌匾的书写由学生竞争选拔题词;文化长廊的解说员由高年级学生担任,培训上岗;长廊的小记者由学生担任,使长廊的创建过程成为学校文化发展的过程,成为学校的一大亮点。

2.教师是建设文明校园的根本,师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有句名言,所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教师之间关系不和谐、不融洽,勾心斗角、阳奉阴违。这必然会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都不和谐,整个校园就处于一种原始、野蛮的状态中,好似一个一触及发的战场,处处都充斥着冷漠、嫉妒、对抗,文明校园无从谈起。反之,如果教师之间彼此友爱互助、团结协作、真诚交往、关系融洽,那么整个校园就会是一个温馨、和谐、静谧、充满人文气息的文化殿堂。

措施之一:开拓创新。 我们在创建文化长廊的基础上,可陆续创建书法长廊、诗歌长廊、摄影长廊、英语话廊。书法长廊主要展示师生的精美书法作品;诗歌长廊主要展示师生眼中的魅力上党,歌颂心中的诗画家乡;摄影长廊主要展示师生眼中的精彩瞬间;英语话廊主要以主题词的形式,展示师生翻译的名言警句。这些文化长廊的辅导老师分别由学生选举产生。我们整合文化资源,使之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道风景线既凝聚教师的心血,又展示学生的风采,可逐渐成为师生精神乐园。

措施之二:拓展思路。 在创设高雅的校园氛围的过程中,我们边学习边实践,从书中吸收了大量的理论养料,从理论的高度整合教育资源,开拓思路,加深理解。学校每学期向教师征集论文,装订成册。为教师的教学研究、心得体会提供一个“论道”平台。充分利用课题研究提升学校的文化建设。把学校建成“绿色、和谐、科学发展” 的文化型学校。

措施之三:搭建平台。各学科间应多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以增进教师间的交流,培养感情,从而达到教师间的和谐相处。开展集体备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集体备课为我们创设了一个平等、和谐的研讨情境,强调教师开放自己,强化教师间的团结协作,促进教师行为的转变,沟通教师个性与集体的联系,让教师在合作中互相理解,互相欣赏,相得益彰,相融相洽,形成和谐一致的交往互动氛围。

3.完美人格的需要,师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应该是一个有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生活持有积极态度,能与人和谐相处的人。这种人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头脑灵活,有主见,热爱生活,与人相处,关系和谐。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最起码是要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将自己和谐地融入学校这个环境里,为人谦和,与人友善,淡泊明利,宁静致远,方可称得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综上所述:构建和谐校园。我们要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良好的校风如春风化雨,吸引个个学子奋勇向前,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以此打造和谐的教育氛围。一个和谐的校园需要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任前方荆棘遍地,我们将义无反顾。茫茫学海中,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脚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需要知识的滋养。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和谐校园的彼岸前行。

参考文献

[1]詹建平.教师间应构建和谈谐的人际关系,2008.11.16

[2]桂渊.[理论探索]学校与社会的关系,2009.8.2

[3]史波.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2009.3.15

[4]彭博浪.有关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与探索, 2006.3.18

师生之间的作文范文第4篇

一、在教师之间贯穿主体间性原则

目前的外国文学课程虽然是汉语言文学本科的专业必修课,但课时很少,一般为古希腊文学开始到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结束,为大三上半学期课程;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到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结束,为大三下学期课程,上下学期各54学时,西方现代派文学另开选修课。而外国文学教研室一般为3-4人,3人的居多,每人负责一段授课。

如何看待这种授课方式呢?这样授课的好处是有助于教师对于某一阶段文学的精进,但是却容易画地为牢,固步自封,使教师失去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视野。在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教师与教师之间需要密切的合作与互动,以促进教学的发展。

首先,应该打破这种分段上课的方式。对于中国文学而言,是很适合分段授课的,因为他们的研究方向恰好分为先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研究等各个方向。外国文学就不同,特别需要系统化,整体化的意识。一个不懂古希腊文学的老师是很难讲好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外国文学教学,最适合的就是分为小班授课。例如有些师范院校常常是150人以上的一个大班,只用一个老师讲课。学生吸收的往往就是这一个老师传输的思想与知识。如果分成三个小班,三个老师同时开同门课,教师之间则会更好地商量讲课内容,授课方式,考试方式等,教师之间的合作、互动、对话就会得以进行,学生也会对教师的上课进行比较,会对教学有促进。

三个老师同时开一门课,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引入集体备课方式。现在有些外国文学老师,上课时融入了大量的个人观点,却忽略了基本的知识点。如果集体备课,就可以避免这一问题。该讲什么内容,采用哪种方式,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怎么处理,这样就可以让教学进一步规范化。当然,这绝不是限制学术自由,也不是要求案讲稿。教师依然在可以讲完基础知识后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做,确实可以避免有些老师上课自由散漫,信口开河。外国文学教研室的老师集体备课,是小范围的主体间性的应用。因为外国文学有时候也涉及比较文学,比如中外文学关系等,有时候也不妨邀请一下中国文学的老师,促成大范围的合作。集体备课有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促进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增强教师的合作意识。

考核方式也是需要集体出题,集体阅卷的。目前,由单一老师出卷、阅卷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有的老师为了阅卷方便,习惯出大量主观题,客观题很少。由于主观题一般不设标准答案,学生答题往往需要迎合出题老师的意思。集体出题,合作商量出哪些题目,可以做到主客观题结合,试题的覆盖度更全面,考核更合理一些。

总之,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主体间性,提倡的是教师间的合作、平等与对话。这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合作互助关系,也是教学中值得追求的良性互动。

二、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贯穿主体间性原则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外国文学老师在开始讲解一个作家时,通常会从介绍作家的生平开始,然后介绍时代背景,之后是主要作品的主要内容、思想意义、人物形象分析、艺术特色等等。基本上是老师的“满堂灌”,学生很少参与,即使参与,也常常因为对作家作品的了解不够,谈不出多少个人看法。这样做的结果是每到学期结束,学生的头脑里充满了老师灌输的知识和思想,成了老师的“传声筒”,严重缺乏个人的思考。对于外国文学这样一门极具西方人文精神的课程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顾明远先生早在1981年提出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的观点。时代在发展,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已经是势在必行。

主体间性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老师和学生各有各的任务,应进行分工、合作。具体到外国文学课程,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生基础差,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因此,老师对于作家的生平、时代背景、主要内容等基础知识部分可提前布置,上课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利用多媒体进行讲解。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学生提前预习,对作家作品有一定了解,避免了传统教学中老师在课堂上眉飞色舞,学生却由于提前没有预习,缺乏了解,更谈不上理解,而不知老师所云的情况发生。

这方面也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翻转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是2007年美国的两位高中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尔曼创立的。他们录制了教学视频放到网上,让学生提前观看。目前,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教学改革方面也得到了大量应用。外国文学老师也可以提前做好课程视频,方便学生预习和复习,应该会有一定效果。但是翻转课堂并不能全部取代魍辰萄АM上学习和与教师当面交流学习的效果是有很大差异的。为此,有的学者提出了“混合式课堂”的观点。[2](P1)学生看完老师的教学视频后,一样可以自己做视频,对老师的教学中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可以有所补充,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并且提出问题。这样双管齐下,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都靠学生讲解当然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的点评与进一步系统化讲解,让学生认识到他们的不足。特别是作品的思想意义、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有难度的教学阶段,需要教师重点讲解,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在讲解这些问题时,一定要广泛收集资料,多角度地分析与说明。外国文学教材虽然几经更改,但是,还是存在了很多过时的观点,“A级论”主宰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新时代下的外国文学老师,有必要提出自己的观点,介绍学界争议,但绝不要形成话语霸权,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哈姆雷特》为例,如哈姆雷特是不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教材上基本都持哈姆雷特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观点,但是有些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他并不是人文主义者。老师在介绍学界的各种观点的时候,就要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倾听学生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在学生之间贯穿主体间性原则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个体之间的主体间性也应该得到关注。教师在课堂上切忌只提问有限的几个优等生,一定要尽量给每个学生机会,让他们各个得到表现。一个学生发言完毕,可由其他学生补充并做评价,彼此提高。在课堂讨论环节,也要注意充分发挥民主、平等、自由的精神,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形成“交往行为”。任何形式的话语霸权都要避免,在学生相互讨论的基础上,可以形成文稿记录。有的学生提出的新颖的观点也可以在大家帮助下进一步整理成文。

在进行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表演法。像《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简・爱》、《安娜・卡列尼娜》等,可以让学生提前观看电影,上课时可以表演一些精彩片断,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寓教于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小组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把学生分为10-20人的小组进行分工合作。例如老师布置一项任务时,一个小组的同学就可以分工进行。每个小组可以选出组长,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分配不同任务。有的负责资料收集,有的负责课件制作,有的负责小论文的撰写,有的负责最后的总结。根据个人表现情况,计入平时成绩。学生要相互配合,培养一种平等合作互助的团队精神。

结语

主体间性理论进入教学,不难发现,教学活动变得灵活起来,变成了多重主体的“交响乐”,而不再是教师的“独奏曲”,也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的“二重奏”。“真正的教育应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的灵与肉的交流活动,在学校教育中,无论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应该是主体间的交流活动。”[3](P39)应用主体间性理论进行外国文学的教学改革,无疑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大胆的突破与尝试,是值得提倡的。

注:本文为廊坊师范学院校级教改重点课题:“基于省级精品课建设的廊坊师范学院外国文学教学改革”,课题编号K2015-01。

参考文献:

[1]尹艳秋,叶绪江.主体间性教育对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越[J].教育研究.2003,(2).

[2]郝岚.不只是翻转课堂,应该是混合式课堂――也谈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挑战与应对[N].天津教育报,2015-6-25.

师生之间的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校文化 文化主体

在学校管理中,近几年来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三流的学校管理靠权力,二流的学校管理靠制度,一流的学校管理靠文化。由此学校管理实践和改革研究中兴起了“文化热”,学校致力于学校文化建设,理论界热衷于学校文化的讨论。[1] 可是近年来的学校文化研究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研究成果理论色彩过于浓重,无法很好地实现与现实的接轨。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文化内涵广阔,难以捕捉其实践性特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研究者对学校文化的具体研究不够。关于学校文化主体的研究少之又少,相关观点的收集,只能从研究学校文化的文章和著作中找出只言片语来总结归纳。

一、学校文化主体是什么

学校文化主体是对学校文化产生一定影响,并能够控制学校文化发展方向和范围的群体。目前对于学校文化主体的认识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企业文化主体观、学校主体观、泛化主体观。

企业文化主体观认为学校文化的主体如同企业组织的文化主体,一般是学校组织中的领导者,即认为学校文化的主体是学校的领导层,学生和教师如同企业中的职工,一般只是学校文化的被动接受者,学生与教师的发展无关学校文化的进步。

学校主体观认为学校文化的建设需要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李伟胜教授认为,“学校教育的运作过程与企业经营的运作过程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在学校教育场景中,每一位成员都是教育的主体——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是自我发展的主体”。[2] 俞国良认为,“青少年学生是学校文化的主要承受者和建设者,学校文化建设绝大部分要依靠他们的力量,学校的教职员工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他们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3] 崔允漷和周文叶认为,对历史最权威的解读者无疑是亲历和见证历史的人,同样,对学校文化最有发言权的便是亲历、见证学校成长与发展的人们,即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4]

泛化主体观认为学校文化的建设主体除了校长、教师、学生之外还包括学校的其他工作人员。顾明远认为,“学校文化是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包括员工,下同)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多创造的成果的总和”。[5] 赵中建提到,“我们应该着重分析校长、教师、学生、学校服务人员的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及其应该承担的责任”。[6]从其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顾明远和赵中建都认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分为四类:校长、教师、学生及学校的服务人员,只是两者的提法略有不同。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界对于学校文化主体的范围包括校长、教师和学生的观点是基本上赞同的,观点的主要分歧在于学校服务人员是否属于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分析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的群体才能成为学校文化的主体。文化是人们对于传统的继承和创造,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对前人思想进行理解和继承,还需要在理解和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即作为文化主体的群体应该具备两个方面的能力,其一是对学校文化的继承和实践能力,其二是对学校文化的再造能力。学校服务人员能够配合学校文化的发展,为学校文化的建设提供有效的保障,但是服务人员在学校文化的再造方面的能力较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则显得过于薄弱,甚至没有能力。我们应该关注文化主体的创生作用,而不只关注文化对人的影响。[7] 学校文化的创生是学校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判断学校文化主体更应该以学校文化创生能力为标准。由此看来,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更应该定位在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之上。

二、学校文化主体之间的关系

学界基本上都认同学校文化主体包括校长、教师和学生三个群体,而对于校长、教师和学生各自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关系到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对于校长、教师和学生三者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关系主要存在同质说和异质说两种观点。

同质说观点认为,校长、教师和学生三者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相等的,并不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突出校长、教师、学生中某一群体的特殊作用,三者的努力缺一不可。校长、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职责和作用是相对的,并没有高低之分。

异质说观点则认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校校长和教师,学生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无法与校长和教师的地位相提并论。有人认为,“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以教师为主导,由教师对学校文化建设给予操作性指导,并予以适当的调控,达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效果。充分地发挥教师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是提高学校文化活动质量、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8] 也有人认为,“学校文化建设首先需要校长努力学习,了解学校的历史,挖掘学校的优秀文化传统,学习当前的形势和教育理论,认真思考办学思路,策划学校文化的建设,提出设想和全体师生共同讨论,形成共识,然后精心设计,共同努力,把理念化为现实”。[9] 可见,持分层观点的学者们普遍认同在学校文化主体内部存在能力和地位的差别,在校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校长与学生之间存在功能上质的差别。

同质说观点认识到了学生和教师作为学校文化建设主体的重要性,突破了以往只重视领导及智囊团的主体作用,而对师生只强调宣传教育或塑造他们的灵魂,乃至把学生等同于消费者或顾客的局面。[10] 异质说观点根据校长、教师和学生能力和功能的不同,划分了三层关系,可以更加明确地落实学校文化建设的责任,有利于学校文化建设的推进。上述的两种观点虽然在对校长、教师和学生在建设学校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是他们都承认学生作为学校文化建设主体的地位,这对于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具有非凡的意义。

三、学校文化主体之间的文化冲突成因

无论学校文化主体是否包括学校后勤服务人员,无论学校文化主体之间是否存在着层级的差异,不可否认的是学校文化主体不是单一的,而是由两个以上的主体构成的主体群。在这样的主体群中,担当着不同社会角色的人员共同推进着学校文化的发展。由于社会角色的不同,校长、教师和学生接受着不同的思想和知识,这使得他们形成了各自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学校文化系统中,由于文化的差异性,都会发生冲突,校长与教师群体和其他员工群体、管理人员与教师和学生、教师与学生等之间,都会发生冲突,而最显著和重要的冲突,具有全局意义的冲突,集中体现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文化冲突。”[11]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文化冲突直接影响到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保障,开展针对教师与学生文化冲突产生之原因的分析,对于正确处理该文化冲突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师生文化冲突的原因探索主要基于两个层面:宏观层面的师生文化理念的落差和微观层面的师生间的特殊关系。

宏观层面师生文化理念落差观点认为,教师和学生在文化理念的接受程度上存在落差,造成教师和学生之间对于文化认同的冲突。而文化理念落差的解释又包括两层相反的含义,其一认为教师的理念领先于学生,其二则认为学生的理念领先于教师。教师文化理念领先说认为,学生生活所处的家庭文化环境相对稳定,与能够及时地反映时代精神的学校文化相比,家庭文化造成了学生理念上的滞后性,家长和学校教育理念的脱节以及家庭生活方式的不同都会造成师生之间的文化冲突;[12] 学生文化理念领先说则认为,“开放的社会带来了文化多元化和价值观的多样性,致使易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青少年学生,在一种超出学校控制的文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新的文化特质,与本质上具有守成性的教师群体形成冲突。”[13]

微观层面师生间特殊关系观点的支持者沃勒认为,师生文化冲突是学校生活的中心,他将师生间的文化冲突的原因归为两类,一是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由学校的特殊功能引起的,师生之间产生冲突是因为教师代表更大团体的文化,而学生满脑子装的是地方团体的文化;二是教师属于成年人,而学生则属于相对弱势的未成年人,教师试图将成年人的文化强加于学生,而学生却代表了儿童团体的独特文化,二者之间必然产生冲突。[14]

宏观层面师生文化理念落差的观点从师生之间接受新兴理念的差距出发,呈现了师生文化冲突产生的最本质的原因;微观层面师生间特殊关系的观点为我们呈现更为具体的师生文化冲突产生的机理。这些观点的提出对于缓和师生文化冲突,构建优良的学校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对学校文化主体研究的期望

1.明确学校文化主体特质,扩大学校文化主体研究视野

目前对于学校文化主体是什么的研究还局限在校园范围以内,大多是针对校长、教师、学生和后勤管理人员的研究。之所以产生研究对象范围之争和研究范围受限的状况,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没有明确的对学校文化主体应该具备的特质或者能力的统一认识。学校中的人员都可以称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还是需要具备一定特质或能力的人员才能够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答案很明确,要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特质或者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促进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创新能力。学校文化主体必须具备为学校主动创生新文化的特质和能力,而不是任何学校成员都可以自然而然的称为学校文化主体。研究学校文化主体是什么的问题,首先要明确学校文化主体的特质或能力,依此突破校园的空间约束,扩大学校文化主体的研究视野。

校长、教师和学生是学校中的主要群体,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理所当然地承担着主体性的任务,但是除了校园里的校长、教师和学生之外,我们还应当认识到在学校之外也存在着创生学校文化的力量——与学校开展合作的学校文化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虽然专家学者不能如校长、教师和学生一般长久性的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当中,但是在其参与的过程中,对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创生作用远远大于一般校长、教师和学生的贡献。因此,我们不能将学校文化主体研究视野局限在学校之内,应该在形成对学校文化主体特质和能力形成统一认识的基础上,依此扩展研究视野。

2.正确处理学校文化主体间的关系,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

校长、教师和学生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从承担的任务来看,校长统领全局,谋划学校文化发展整体蓝图;教师上传下达,沟通学校文化发展各部分;学生具体落实,实践学校文化发展的每一步。从发挥的功能来看,无论是校长、教师和学生在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都发挥着主动创生的功能。校长的谋划全局需要自主创生,教师在上传下达的同时也在创生着新的学校文化,学生在实践中也在发挥着智慧,创生着独具学生特色的学校文化。校长、教师和学生作为学校文化的主体,其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其共同性是不能忽略的。学校文化实践者要正确处理主体之间的关系,推进学校文化发展顺利前进。

校长、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差异只是相对意义上的差异,学生主体虽然处在差异中较弱的层次,但是其意义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学校文化主体研究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实现,发挥学生主体应有的作用,创造出基础夯实的学校文化。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062)

参考文献:

[1]杨骞.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相关因素分析[J].教育研究,2009(1).

[2][7][11]参见李伟胜《学校文化建设的新思路:主体创生》,出版中.

[3][8]俞国良.学校文化新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4]崔允漷,周文叶.学校文化建设:一种专业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7(5).

[5][9]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6]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13]倪胜利.教育文化论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