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低成本

低成本

低成本

低成本范文第1篇

换了居家的衣服,去厨房做饭,发现餐桌上摆满了我爱吃的菜,活色生香,而且还开了红酒,花瓶里插着我喜欢的白色百合,整得这么有情调,我不免心生狐疑,从前老公下班回家,都是坐在沙发上,跷着二郎腿,不是看报纸就是看电视,今天怎么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呢?

去找日历翻了翻,既不是我的生日,也不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因何搞得这么隆重呢?再看老公,低眉顺眼,柔情蜜意,不停地给我夹菜。俗话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且看看他有什么花样。

果然不出所料,酒至半酣,情至半浓,老公掏出一张A4的打印纸递给我说,我想跟你签份协议,我心中一惊,该不会是离婚协议吧?这家伙什么时候悄悄抄我的后路,生了外心呢?

唉,我叹了一口气,天要下雨娘要改嫁,挡是挡不住的,怀着一颗视死如归之心,把那张A4纸接过来,上面赫然写着“低成本吵架”协议,上面清清楚楚地列着一二三条,第一条:吵架时不准摔东西。第二条:吵架时不准动用暴力致使对方受伤。第三条:吵架后不准离家出走。

我松了一口气,只要不离,签什么协议都成。

狠了狠心,闭着眼睛刷刷刷签了我的大名,协议从此生效,看在人家殷勤地给我拿拖鞋的份儿上,看在人家运用平生所学亲自下厨的份儿上,看在人家处心积虑、挖空心思整出了“低成本吵架”协议之一二三条的份儿上,签就签吧!

谁知协议签了之后,老公立刻翻了脸,一改低眉顺眼,柔情蜜意的样子,一副公事公办的嘴脸,声称以后谁违反了此协议,按规定处罚,除了包揽所有的家务之外,每天晚上还要给对方洗脚。

天哪,我可不想踩到他的尾巴上,为了避免被罚,我尽量小心谨慎地避免雷区,力争不主动挑起事端。

结婚以后,二人世界里的战争频繁爆发,大吵一三五,小吵二四六,周日停战休整,想想那些日子,简直是考验我那并不坚强的神经。最严重的一次,是因为我打扫书房时,不小心把他父母家传的宝贝――一个精致的玉马碰落到地上,摔了个粉碎,他急了,跟我吵了起来,任我怎么解释他都听不进去,不依不饶,我气极,摔烂了书房里古董架上那些真真假假的宝贝,什么清代的玉盘,明代的瓷罐,当然都是仿制品,统统不在话下,他心疼地抚着一地的碎片,片刻之后冲过来,我以为他要动手,来了个先下手为强,伸手在他脸上抓了两道,他呆住了,想不到我会下此狠手,狠狠地看我,我自知理亏,收拾了东西,离家出走,去了另外一个城市的闺中密友家里躲难。

多日之后,战争停歇,怒火烟消云散,想到对方的好,心中都有些挂念,不知道他是胖了还是瘦了,想主动回到老窝,怎奈闺密执意要让他来接我,当着她的面向我赔礼道歉,他居然很给我面子,买了花送给我的朋友,又请她吃了饭,堵了她的嘴,才一起双双携手打道回府。

回到家里,点灯熬夜,仔细算了一下这次吵架的成本,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他父母的家传之宝当然是无价的,仅那些清代的玉盘,明代的瓷罐,在市场上买的时候花掉好几百块呢。他的脸被我抓了两道血印,结痂之后惨不忍睹,所以他请了半个月的假,伤好之后才去上班,被扣掉半个月工资不算,还被扣掉了奖金补贴之类诸多项目。就我而言,损失更大,不辞而别跑到另外一个城市,被公司开除了不算,在女友家白吃白住,但路费总要自己出的,来回一千多。老公来接我,路费又花掉一千多,又送闺密礼物,又请闺密吃饭,又花掉一千来块,好不容易把事情搞定,把我骗回家。

这一场架吵下来,精神损失不算,物质成本就失掉了几千块啊,个把月来这么一次,这日子还怎么过啊?

老公夜里不睡觉,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条妙计,和我签署了一份低成本吵架协议,用来约束双方的行为,特别是行为失控时,拿出此协议还真管用。

有一天,因为一件小事又吵了起来,刚想把手里的茶杯茶碗往地上扔,他不怒反笑,摔啊!别说我没提醒你,你摔了,就要包揽所有的家务,还要每晚给我洗脚,他摇头晃脑,那滋味一定很好,有美人洗脚,一定是神仙的享受。

低成本范文第2篇

1992年,当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大部分资金和资源陷入国际空间站项目中后,其无人航天器的开发不得不转变过去那种昂贵的、大规模的项目管理方式,开始探索低成本的项目管理模式。在第一阶段的低成本项目中,免受大量文件和严格复审程序之苦的小型团队在工作,成功完成了小型卫星任务和飞近波莱利彗星的航天器。在这一阶段,7次低成本探险任务被圆满完成。该阶段的成功给人们带来了信心,低成本战略的倡导者将之扩展到14项新项目中。但是管理方式已经发生改变,导致其中8项的成果消失在太空之中了。

什么发生了改变?第一阶段中的项目除一次特例,其他都是在NASA野外中心设计、建造和操作;承包的部件是在室内集成与测试。但在失败的第二阶段中,NASA并没有为项目设定一个强势的集成中心,而是将任务中的不同方面分包给不同的承包商。

在剔除任务复杂性的影响之后,作者认为,NASA高管们对第二阶段项目的资金控制达到了危险的程度。举例说来,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主管们完成第一阶段的火星拓荒者号用了2.65亿美元,包括航天器、运载火箭和操作。受这次成功影响,NASA第二轮项目中两个火星任务只有3.29亿美元的成本。结果,两个项目都难以为继,两架航天器都坠毁了。作者指出:“第二阶段的管理者发现他们面临着更少的资金、更弱的文化和更分散的集成中心;而第一阶段的管理者完全没有这些顾虑。”

低成本范文第3篇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购买计算机的这家公司之所以选择GE公司作为其供应商,是因为GE不但能够提品(转售)、配件和售后服务,而且还能为其提供融资服务。其他的IT生产厂商虽然也可以提品、配件和售后服务,但只有GE才能为其提供融资服务。也就是说,GE之所以能够得到这张订单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所提供的解决方案要优于其他的IT厂商。

杨百万的蚊帐

从现代营销学的观点来看,顾客购买一件产品,其目的并不是为了产品本身,而是为了解决其具体问题。因此,顾客需要的是解决方案,而不是单纯的产品。那么,什么是产品,什么是解决方案呢?让我们从下面这个案例中对这两个概念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夏天的时候,蚊虫滋生。为了避免蚊虫叮咬,就有了一个避蚊产品市场。这个案例发生在十多年以前,当时国内的避蚊产品有两种,一种是蚊香,另一种是蚊帐。但由于蚊香烟熏火燎,对人的刺激性很大;而且是明火,容易引发火灾。因此在当时的中国家庭里,蚊帐基本上是人们夏季避蚊的必备产品。

当时,四川的杨义安看准了这个市场。在1980年,他以500元起家办起了蚊帐作坊,进而成立了成都百万蚊帐有限公司。自产自销精美实用的尼龙蚊帐和涤纶长丝蚊帐,并且很快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1988年,该公司销售蚊帐9万余顶,产品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年产值达到500万元。并且在全国最大的国营百货商店上海一百和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设立专柜,销售已经闻名遐迩的百万蚊帐。当时的百万蚊帐可谓风光一时,连港澳地区的报纸都称其为中国蚊帐王。但在进入1990年后,其产品开始严重滞销,甚至全厂100多名职工都被遣散回家待命。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市场上出现了竞争性的产品―――电蚊香。

同样在成都的另一家企业,成都电热器厂,在1987年成功地开发出了彩虹牌电蚊香加热器,并且从日本引进了电蚊香药片生产线。彩虹牌电蚊香一投放市场,就因其高效、价廉、使用方便的优点而迅速赢得了广大消费者,销售量直线上升。仅在1990年的前9个月,该厂就实现产值2800万元,利润350万元。并且很快夺走了蚊帐的市场,从而成了百万蚊帐的终结者。

用营销学的观点来分析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例如产品科技含量对于产品的作用,例如了解产品生命周期的过程等等。但是我们认为在这里最重要的是,你可以了解到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不同之处。对于消费者来讲,蚊香、蚊帐、电蚊香都可以为其提供满足避蚊需求的解决方案。在这个案例中,用电蚊香和蚊帐这两种产品为消费者所提供的解决方案相比较,电蚊香无疑具有明显的优势:电蚊香不仅避蚊效果好,而且气味清新,还没有蚊帐通风不好的弱点。同时,使用电蚊香的一次性投入非常小。因此,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选择电蚊香这种解决方案也就成为必然了。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应该看到,作为一个生产企业,你所要考虑的并不是如何生产出更好的产品,而是要为消费者提供能更好地满足其需求的解决方案。

低成本解决方案

那么,什么是低成本解决方案呢?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加以说明:有两个消费者在1998年分别购买了同一排量的两部汽车。消费者甲出于省钱的考虑,购买的是价格较低的汽车,总共花了9万元,我们称之为廉价车;消费者乙购买的是价格较高的汽车,总共花了10 万元,我们称之为好车。到了2000年,这两个消费者都想卖掉原来的汽车,更换一辆新车。在二手车交易市场,他们发现使用了两年以后的好车的转卖价是6万元,而两年后的廉价车的转卖价只有4万元。更让消费者甲吃惊的是,他使用的廉价车在这两年的驾驶成本,包括汽油费、汽车的维修保养费用等,是3万元;而好车的驾驶成本却只有2万元。如此算下来,消费者甲的廉价车的实际使用成本为:9万+3万-4万=8万元;而消费者乙的好车的实际使用成本仅为:10万 +2万-6万=6万元。从表面上看,消费者甲在购买汽车的时候少花了1万元钱,但实际上,他使用汽车的花费要比消费者乙高出2万元。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任何一个产品在消费者购买之后,都应该能为消费者解决相应的问题,也就是要为消费者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厂商提供的解决方案的好坏,也是直接关系到产品销售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在这个例子中,解决方案应该包括汽车的加速性能、安全性能、行驶性能、空调系统、救援服务等等。而廉价车与好车相比,在这诸多方面都相去甚远。消费者甲购买廉价车的本意是为了省钱,但结果不但多花了钱,还多受了罪。

在家电市场上,从六七十年代一直延续到今天,日本家电企业在美国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他们为美国的消费者提供了低成本解决方案。一方面,日本家电企业没有在美国大规模地建立工厂,是因为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太高。而多是通过在日本或第三国生产,再出口到美国。这样,产品在价格上就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美国的企业直到今天都在强调企业的合理利润,美国的生产型公司,例如英特尔、微软、通用电气等,其利润率一直都要求保持在20%以上。当然,在某些高科技领域,技术的垄断就意味着高额的利润。但是,即使是这些高科技领域,如果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你要求高额利润就要冒失去消费者的巨大风险。在家用电脑市场上,苹果电脑不敌IBM兼容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即使在今天苹果电脑也是电脑发烧友们梦寐以求的精品,但在家用电脑市场发展的初期,由于希望能够垄断技术而获得高额利润,最终丢失了绝大部分的市场。

而日本家电厂商在美国市场上扩张时所要求的并不是所谓的合理利润,他们要求的是竞争性利润。也就是说,如果你认为20%是合理利润,那么我只要10%的利润;如果你认为10%是合理利润,那么我只要5%的利润。总体来说,要求竞争性利润并不是一种恶性竞争的行为,因为通过降低单位产品的利润可以相应地扩大市场份额,而厂商的总体利润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薄利多销。

价格的相对敏感性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韩国、中国家电企业的大量涌现和实力的不断加强,日本的家电生产厂商已经不再具有成本优势。韩国电器、中国电器对日本电器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日本电器在全球电器市场上的统治地位。这里需要注意的一个概念就是价格的相对敏感性。由于美国消费者的收入相对较高,他们不会认为一台电视机300美元和400美元的价格有很大的差异。他们所看中的不仅仅是低成本,因为不管是300 美元还是400美元,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相对的低成本。此时他们更为注重的是产品的质量、服务等厂商所提供的解决方案。而我们也应该客观地看到,相对于韩国电器或中国电器,日本电器在产品的先进性和质量上都占据着较大的优势,起码在美国消费者的认知中,这种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这就是日本电器能够在全球主要的家电市场上,也就是在欧美家电市场上保持优势的主要原因。

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的消费者和消费市场都起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在改革开放的20年中,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一直保持着年10%左右的增长速度,即使亚洲金融危机使这一速度有所下降,但也保持在8%的高增长率上。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消费市场也急遽扩大。例如中国的洗涤剂市场已经相当于美国的市场,中国的家用电器市场也相当于整个欧洲的市场,等等。但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中国总体消费市场的急遽扩大并不代表个体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中国消费者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而收入的提高使得家电产品在中国家庭中由奢侈品转变为生活必需品。但中国消费者和欧美消费者的消费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即使是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据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数字,1999年北京职工的平均工资仅为13778元。如果折算成美元是1660元,这个数字尚不及欧美发达国家职工平均工资的1/10。北京是中国最大和最富裕的城市之一,北京尚且如此,中国消费者的个人消费能力也就可想而知了。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要特别考虑低成本解决方案的原因。

在中国的家电市场上,国产家电产品虽然在科技含量上尚不及日本的同类产品,但其对于日本家电产品的价格优势却是非常明显的。而在质量、服务等厂商所提供的解决方案中,中国的家电厂商虽然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但和日本厂商相比也并不逊色。因此,作为消费水平还不是很高的中国消费者来说,国产家电产品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其首选产品了。这就是中国消费者需要低成本解决方案的原因,也是日本家电生产厂商在90年代的中国市场上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呼唤国民企业

日本著名的家电生产企业松下公司,最常用的一个品牌是我们非常熟悉的“National”,其直接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国民的”,而这正是松下公司的宗旨:要为每一个日本国民生产其能够购买和使用的家电产品,也就是要为日本国民提供低成本解决方案。

而在中国的家电市场上,除了微波炉产品市场上的格兰仕公司可以被称作中国的国民企业之外,就再难找出第2个中国的国民企业了。在2000年中国的家电市场上,产品严重积压,大量企业亏损,似乎中国的家电产业已经进入低谷。但是,在中国家电市场看似萧条的表象下,正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机会。中国如此大规模、高成长性的市场,完全有理由培育出几个世界级的企业。

这样的机遇,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存在的。首先我们必须认清自己的劣势。和国外厂商相比,我们的产品技术没有优势,品牌没有优势,管理同样没有优势。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规模优势。中国企业大规模的生产能力,是日本企业界最为担心的问题之一。在非高科技行业,要想做到技术上的绝对领先是非常困难的。而此时规模优势的重要性就越发明显了。格兰仕在微波炉市场上的成功正是使用了这个策略,2000年年底,他们携20亿元巨资进入空调器和电冰箱市场,声称要把这两种产品的价格拦腰斩断,无论结果如何,即使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们也非常希望他们能够成功。

另一方面,中国的国民企业并不是中国企业的专利,国外企业同样可以成为中国的国民企业。对于跨国公司来说,要想在中国市场上获得成功,首先不要无谓地去抱怨中国政府为其进入中国市场而设置的这样或那样的障碍。从世界范围来看,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不保护自己国家的民族产业,不对进入其本国市场的国外竞争者提出各种要求。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真的能够对国外的竞争者完全敞开其本国市场,那么这个政府早已经被本国的国民骂得狗血喷头,甚至被赶下台去了。跨国公司在进入新兴市场的时候,应该用本地化的策略更好地为当地的消费者提供服务。正如摩托罗拉公司所提出的,要把该公司做成一家中国公司,要把摩托罗拉这一品牌做成一个中国品牌。

跨国企业可以充分地利用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依靠其技术、管理和规模优势,为中国的消费者提供低成本解决方案。

低成本范文第4篇

制作网络广告有两个客观的限制条件:

第一、每个在网络上收看广告的人所拥有的硬件设备:从2寸至50寸大的屏幕、信息处理器、显卡、带宽容量等等基本E是不一样的。

第二、上载作品也不是由制作公司来控制的。作品是从客户的服务器上载,而且上载条件也是由客户自己决定的。

上面解释的这两个条件对画面质量的影响很大。有的广告虽然是35毫米胶片拍的,但在网络上看的时候其效果并不像35毫米胶片拍出来的,让人感觉不到胶片的优秀之处,相反好像很多钱和功夫都浪费了。

最早有一些香港客户要求我找到个画面质量高而硬件方面成本比较低的制作办法,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研究对比后,我发现把DV拍得更像电影,让DV更接近胶片的效果是最好的办法。我们拍的第一部网络广告是一个奶粉产品的。当时把DV的视觉效果制作的接近于电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能够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工作人员必须是一流的、有很多经验的人。

DV和胶片画质差距很大,要把DV做得有胶片的感觉,关键是通过景深调出来胶片味儿。景深就是镜头清晰成像的范围,它取决于两个因素:镜头的焦距和镜头光圈。对我们来说,只有接35mm镜头才能得到像电影样的景深效果。十年前德国P+S Technik公司开发出

款型号为Mini35mm的转接器,使得Dv终于可以变成“电影机”。后来其它很多公司也开发了自己的转接器,例如美国Letus公司的Lelus35或Redrock的M2等等。

根据调查,我们制作组选择把“DV/HDV+转接器+35mm镜头”这套硬件设备设置成我们为网络广告拍摄的标准套装。无论用什么DV/HDV等小型机器,最好转接35ram,8Smm、135mm和180mm镜头,或另外选择Nikon T28 17-35毫米变焦镜头,T28 28-70毫米变焦镜头和T28 80-200毫米变焦镜头。这两组定焦和变焦镜头都可以在国内租赁,如果你想购买的话,那么要投资七万元人民币可以买到转接器和镜头,这个费用听起来很高,不过拥有它们你就可以满足这个市场的需求。

低成本范文第5篇

DLG大多采用一体式机翼,以追求模型极致的飞行性能。但是这架DLG的机翼总长1.5m且有6°的上反角,不利于随身携带。对希望享受飞行快乐而非极限飞行的普通爱好者来说,模型的便携性尤其重要,因此笔者决定设计一副插接机翼。

开始,苦于没有这方面的资料,笔者便直接在机翼翼根处做出插接装置(图22)。此时左右机翼靠2个螺丝固定,在插接处的上反角为6°。试飞后模型的问题凸显:插接装置结构复杂,制作难度偏大;机翼翼根处无法局部加强且应力集中,导致结构强度不够。经过几次探索性的修补,这一方案被放弃。

网络上的几张BlasterⅢ的对插结构细节图给了笔者灵感。BlasterⅢ是一款对插机翼DLG。其插接装置并不在对称轴上,而是在右机翼上(图23)。分析其设计理念,投掷环节应力最大处是手扣与机翼连接处以及翼根处。同时,若右手投掷抛出,则左机翼受力大于右机翼。出于这方面的考虑,该设计将插接装置放在受力较小的右机翼(假设右手投掷)上,且翼根仍然二次施工拼接出上反角(图24),并蒙上玻璃布以保证其强度。

要借鉴该方案,最关键的设计参数是插接件的材料、尺寸、连接方式以及最小重量。经过简单的静测试,最终选用了外径5mm、内径3mm的空心碳杆作为主连接杆。之后的试飞表明,它完全能满足业余飞行的需求。

模型机翼的制作

机翼是DLG最重要的气动部件,其好坏直接影响整机的性能。“追风号”的机翼选用了技术成熟的AG系列翼型组,即从翼根到翼尖的翼型分别是“AG455ct”、“AG46ct”和“AG47ct”。

为了精确制作机翼翼胚(内核),模友尝试过不同的方法,大致分三种:“CNC热切割”、“重力切割”和“圆心切割”。三者基本原理相同,都是靠电热丝通电发热来熔化泡沫塑料,从而切割成型的。但由于加工机构的差异,它们的适用范围不同。

“CNC热切割”的切割过程由计算机程序辅助完成(图25)。只要输入翼型数据,设置好切割的温度、速度和热补偿量,就可轻松得到一批高精度成品(图26)。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模型制作的效率,只是前期投入过大,因此仅适用于少数发烧友加工或大批量生产。

“重力切割”比“CNC热切割”简单,电热丝由重物牵引,沿翼型模板进行切割(图27)。只要做出机翼翼端和翼根处的翼型模板,并控制电热丝的行进速度使其在机翼各处同进同出,就能得到较为精确的成品(图28)。“重力切割”是一种成本较低廉的切割方法,广受DIY爱好者的青睐,也被称为“机械CNC”或“半自动CNC”。

“圆心切割”是这些方法里最容易掌握的一种。只要将电热丝一端固定在某点,另一端沿模板切割泡沫,就能得到翼胚成品。但此法只能用于制作小梯度的梯形机翼,不然定点就得设在无穷远处。

机翼的翼胚切割好后,还需进行外形的修整及打磨(图29),以确保其表面没有留下挤塑板的高温熔渍,利于之后进行的玻璃布粘接工作。

接下来制作机翼的插接装置。为方便起见,先用水笔在翼胚上画出插接装置的位置(图30),并用锋利的刀具沿线切下(图31)。然后在插接块的侧面画出空心碳杆的预安装位置(图32)。直接将碳杆嵌入翼胚后(图33),才发现尽管挤塑板的抗压性能出众,却完全承受不了机翼连接处的复杂应力。于是又加装了上下桐木梁装置(图34)作为硬性连接,通过增大接触面积的方式既固定了碳杆的位置,又保证了插接装置的效用(图35)。桐木梁装置做好后,可用少许泡沫胶将其初步固定在机翼翼胚内,并做一次插接装置的预组装(图36)。最后对机翼翼胚的舵角安装位置做一次预加强(图37)。

下一步要在机翼翼胚上粘接玻璃布。先展平厚度为0.06mm的玻璃布,将机翼翼胚置于其上(图38),然后按照其大小沿45°方向裁剪出蒙皮。再用类似方法裁剪厚度为0.2mm的PVC胶片。机翼前缘处可预先粘接一条45°方向的玻璃布(图39),以保证边角处的服帖。

接着将蒙皮时需用到的工具一一摆放在工作台上。工作台面应先垫一层废塑料薄膜以防被污染。用双面胶让碳纤维加强件——翼梁与机翼翼胚紧密贴合,同时参考SuperGeeⅡ的机翼图纸用45°方向的玻璃布做局部加强(图40)。

相关期刊更多

石油地质与工程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低温工程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