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关马的寓言故事

有关马的寓言故事

有关马的寓言故事

有关马的寓言故事范文第1篇

①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②分析故事情节。

③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④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①分析故事情节。

②多角度概括寓意。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结合注释试着翻译。

老师:投影仪。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教学设计

导入课文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

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①全班朗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②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其他学生补充修改,个别问题老师解释。

③全班再集体朗读一遍这两则寓言,然后教师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齐读句子并解释加点的词。

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不筑,必将有盗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人胡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

这个环节一定要落实,这些加点词语中有的属于古今异义,有的属于一词多义,有的属于词类活用,不需要给学生分类,但一定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意思讲对,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基础。

④复述课文大意

这是为了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能够不看课本把这两个寓言故事讲出来,可以多找几个学生复述,这样学生差不多就背下来了。

讨论

①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概括这两则寓言大意。

这是本节课中激活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先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尽可能每个人都说,然后再转入全班性的讨论。第一,次讨论结果可能单一,可能深度不够,或者概括的语言表述不准确,教师可以灵活指导,提问,如讨论《智子疑邻》时,可问: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如何正确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学《塞翁失马》,可以问:好事坏事能转化吗?必然转化吗?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这样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概括寓意,同时也指导学生尽可能把话表述得简洁、准确。

②结合生活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得与失、福与祸在生活中其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塞翁失马》的寓意理解。

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能让学生误解成福与祸的转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点、条件。

③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而含义深刻,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请你从这两则寓言中各概括一个成语。

这个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很快可以讨论出结果。教师告诉学生,在以后学习中见到成语,可以从寓言故事的角度帮助理解意义。(当然,并非所有的成语都是从寓言故事中概括出来的。)

小结

①通过以上讨论,我们明白,寓言是借一个故事寄寓一种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而要读懂寓言,则需要我们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验,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

②布置作业。

结合今天的生活写出你对寓言故事《黔驴技穷》的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教学设计

导入

①《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②你是如何得出这寓意的?

(由学生回答《智子疑邻》寓意的理解,过渡到寓意是通过分析寓言情节得出的。)情节的设置、想像是寓言创作中重要的一环。今天,我们再学习两则古希腊寓言,通过对这两则寓言的分析,发挥想像,学习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

讨论,分析寓言情节,认识寓言情节的作用

①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②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概括寓意不能脱离寓言的故事情节,一定要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来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写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来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却使他狠狠地摔到了底谷。这些情节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白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也可以照此分析。

③改动寓言情节后让学生讨论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出示投影(改动后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学生讨论,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如,改动后的《蚊子和狮子》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听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后,为什么一言不发,悄然离去了?他心里这时是怎么想的?显然,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变了。

同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点拨,寓言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像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像。

学写寓言,进一步锻炼想像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①续编寓言情节练习。

教师投影出示两个续编题目:a.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些什么?b.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以上两题内容,学生可任选一题,做到练习本上,然后在班上读,其他同学评论。

②自编寓言练习。

教师出示题目:a.嘴和眼睛的对话;b.树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画笔和颜料;e.蜜蜂与花朵止猫和老鼠。

学生可以任选其中的一个题目构思,并在最后点明寓意,然后全班交流,讨论。

在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概括寓意,并能续编情节的基础上,做这一练习正合适。学生此时的思维正处在活跃高峰,会有很高的兴致。这个练习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想像力,依据生活去合理想像;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动脑分析生活,正确认识生活,可谓一举两得。因课堂时间关系,不可能做长时间交流,但在讨论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考虑情节是否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种生活道理,当然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可以给学生提点具体修改意见。

总结

①教师小结。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点,学习了通过分析情节,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实习了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请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仔细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还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正确认识生活。

②布置作业

a.依据课堂讨论,利用课堂上老师出示的题目,也可以自己命题编写一则寓言,规整地抄到本子上。

有关马的寓言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寓言;假设问答;体式;戏剧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6)07-0032-04

《辞海》把寓言定义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喻或讽刺的故事。”这是近代在西方寓言观念影响下的文体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学术界对“寓言”概念的思维理解定向。如果摆脱西方寓言(fable)观念的影响,还原“寓言”在中国的原初体式观念,可以发现,“寓言”虽含讽喻,但不重讽喻而重“寓”(寄托),虽为故事,但不重叙事而重“言”(对话)。中国“寓言”既包容西方“fable”的体式性质,又具自己的体制特色和文化蕴涵。

最早使用“寓言”概念的是庄子,《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十九,籍外论之,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也。”又《庄子・天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角奇)见也,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在先秦时代,庄子是唯一自觉以“寓言”概念命名指称自己言说方式的思想家,后代对“寓言”的理解运用,也以庄子寓言为正宗,继承庄子开创的寓言传统。所以,对庄子寓言的读解,是理解中国“寓言”的关键。

何谓寓言?《史记》注引《索隐》:“其书十余万言,率皆立主客,使之相对语,故云‘偶言’。又音寓。寓,寄也。故《别录》云:‘作人姓名,使相与语,是寄辞于其人。故庄子有《寓言篇》。”’郭庆藩《庄子集释》云:“言出于已而俗多不受,故借外耳,肩吾、连叔之类。”王先谦《庄子集解》云:“意在此,而言寄于彼。”上引三例分别从三个角度阐释寓言,《索隐》揭示寓言“假设问答”的体式特征,即虚构的“问答体”的言说方式。这种问答或为主客问答或为隐含主客关系的问答,多数以某一方为主,近于汉大赋“伸主抑客”的形式,为寓言原初的典型的体式。《集释》从主客观背景强调寓言“藉外论之”的假托性,淡化其“问答体”特征。《集解》从言意角度突出寓言作为一种说理技巧的讽喻性,在这个层面上,“寓言”与西方的“fable”相通。可以说,以上对寓言的三个层面的解释,体现了寓言观念的衍变发展,涵盖寓言的基本体式风貌。

“寓言”的典型体式特征是“假设问答”,《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认为庄子“其要本归於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l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司马迁所举庄子各篇寓言,都以“假设问答”为特征。《汉书・卷一百下・叙传》:“文艳用寡,子虚乌有,寓言淫丽,托风终始,见识博物,有可观采,蔚为辞宗,赋颂之首。述《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班固认为司马相如的赋具有“寓言”特点,这是因为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子虚赋》假托子虚、乌有先生等进行问答,代表汉大赋假托宾主问答的体式特点。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卷四・匡谬》说:“假设问答以著书,於古有之乎?日:有从实而虚者,《庄》、《列》寓言,称述尧、舜、孔、颜之问答,望而知其为寓也。有从虚而实者,《屈赋》所称渔父、詹尹,本无其人,而入以屈子所自言,是彼无而屈子固有也,亦可望而知其为寓也。有从文而假者,楚太子与吴客,乌有先生与子虚也。有从质而假者,《公》《b》传经,设为问难,而不著人名,是也。”也正是以“假设问答”作为“寓言”的体式特点。后世刘禹锡、柳宗元、刘基等的寓言创作,也基本上沿袭“假设问答”这一体式传统。

那么,这一体式的渊源何自呢?

论者常从《诗经》比兴、楚辞香草美人之喻、春秋赋诗明志断章取义、《易经》立象尽意以及谐隐譬喻等追溯寓言的渊源,这一探索路径,其思维基点在于视寓言为比喻的高级形态、为说理表意的技巧、为“讽喻性故事”(与西方寓言相通的一面)。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关注寓言“假设问答”这一典型体式特征的来源。v考诸庄子时代,能够为“假设问答”这一体式的创设提供借鉴的著述,未易发现。《山海经》一类的志怪之作,没有对话因素。《易经》的意象作为一种隐喻的形式,部分爻辞以某些事件的过程比喻人生道理,如《屯・六二》:“屯如、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写的是古代抢婚的过程,具备一定的故事性而非对话。《春秋》一类的史书是简短的事件记载,不具备对话形式;《尚书》、《国语》、《左传》、《论语》、《孟子》(姑不论以上各书成书于何时,庄子是否得见)部分篇章具备对话形式,但一般被认为是事实的记录而非虚构,尤其非自觉虚构。战国诸子为游说而准备的说辞故事,以及游说“设譬”的技巧,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寓言”,譬如《战国策・齐策三》:苏秦劝阻孟尝君入秦,云“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今秦四塞之国,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尝君乃止。”但问题在于:像土偶桃梗这种“假设问答”的体式从何而来,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v在《六经》中,《诗经》部分篇章有对话,但只有“诗”作为人物扮演的乐舞时,其对话才具假托性质。

笔者认为,寓言“假设问答”的体式,即与古代燕飨祭祀乐舞中具戏剧性质的扮演有密切关系。

古代礼乐,本为协和神与人、人与人的关系而制作,《仪礼》中从士冠礼、婚礼、燕礼、射礼、聘礼、到丧礼、祭礼,莫不强调宾主酬酢应答的礼仪,具有泛戏剧性质。其中祭神祀祖必用尸,扮尸者在接受祭祀的过程中以神明或祖先身份出现,正祭结束后,主人又在堂上以宾礼待尸,整个过程扮演性质更为明显。“寓言”正是在礼乐文化的浸润沾溉下滋育。

刘师培认为“戏曲者,导源于古代乐舞者也”,“又考之《尚书大传》,则古制乐歌,皆假设宾主”,“非即戏曲装扮人物之始乎?”刘师培所说的古制乐歌,《尚书大传》中有:“舜将禅禹,八风修通,歌《大化》、《大训》、《六府》、《九原》,而夏道兴。惟五祀,奏钟石,论人声,及乃鸟兽,咸变于前,秋养耆老,而春食孤子,乃氯弧墩小防中擞诖舐粗野,报事还归。二年,谈然,乃作《大唐》之歌,其乐曰:舟张辟t,鸽鸽相从,八风回回,凤皇喈喈。歌者三年,昭然,乃知乎王世,明有不世之义。《招》为宾客,《雍》为主人。始奏《肆夏》。纳以《孝成》。舜 为宾,而禹为主人。乐正道赞曰:尚考太室之义,唐为虞宾,至今衍于四海,成禹之变。时俊义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唱之日:卿云烂兮,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八伯咸进,稽首日: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帝乃载歌曰:日月有辰,星辰有行,四时从经,万姓几诚,施于论乐,配天之灵,迁于贤圣,莫不咸听,乎鼓之,轩乎之,精华已竭,褰裳去之。于时八风循涌,卿云qq,蟠龙偾信于其藏,蛟鱼跃踊于其渊,鱼鳖咸出于其穴,迁虞而事夏也。”

在以上乐歌中,尧为舜宾、舜为禹宾,宾主之间,包括与八伯(八方的部落首领)相互酬歌(对话),都具有扮演性质。

六代舞《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C》、《大武》,都是郊庙祭祀所用的史诗性乐舞。其中意义较为清楚的《大武》,是表现武王伐纣的祭祀乐舞,据《礼记・乐记》中宾牟贾与孔子的对话,可知整个演出过程分六段:武王出征、克殷、征南、征南功成、周召分治、尊敬武王。据《尚书大传>记载:周公营造洛邑后,“天子诸侯之悉来。进受命于周,而退见文武之尸者,千七百七十三诸侯。皆莫不磬折玉音。然后周公与升歌,而弦文武。诸侯在庙中者,踩辉ㄆ渲荆和其情,愀然若复见文武之身。’可见周代祭祀文王武王皆有尸扮。祭祀过程中,还以乐舞娱尸,《礼记・祭统》道:“及入舞,君执干戚就舞位。君为东上,冕而总干,率其群臣,以乐皇尸。”这“舞”就是《大武》之舞,舞蹈时国君象武王,率领群臣舞武王伐纣之乐而使尸扮演的祖先(武王)感到快乐。整个仪式,宾主双方都具扮演性质。所以,明代王守仁说:“《韶》之九成,便是舜的一本戏子,《武》之九变,便是武王的一本戏子。”

尸扮也出现在全民性节日蜡祭中,《礼记・郊特牲》记载:“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飨农及邮表啜禽兽,仁之至,义之尽也。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祭坊与水庸,事也。曰:‘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皮牟素服而祭。素服,以送终也。葛带、榛杖,丧杀也。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黄衣、黄冠而祭,息农夫也。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大罗氏,天子之掌鸟兽者也,诸侯贡属焉。草笠而至,尊野服也。罗氏致鹿与女,而诏客告也,以戒诸侯曰:‘好田、好女者亡其国。天子树瓜花,不敛藏之种也。”其中,诸侯的使者戴草笠贡鸟兽,而大罗氏代表天子(主人)诏告宾客(使者),是较为明显的假设宾主对话的表演。故坡认为八蜡是戏剧表演,《东坡志林》卷二认为:“祭必有尸。无尸曰奠,始死之奠与释莫是也。今蜡谓之祭,盖有尸也。猫虎之尸,谁当为之?置鹿与女,谁当为之?非倡优而谁?葛带荆杖,以丧老物。黄冠草笠,以尊野服。皆戏之道也。”

至于作为乐舞的《诗经》、《九歌》等,已有学者把《诗经》部分篇章,楚辞《九歌》作为戏剧表演,其依据即在于这些乐舞的假设扮演具有对话因素,故事因素。尤可注意的是,《诗・豳风・鸱鹗》全篇假托鸱^自诉,为禽言体寓言诗,《诗・大雅・荡》假托文王对殷纣王的谴责以讽谏周厉王,亦可谓是寓言诗,以上两诗是西周时期创作的自觉“借外论之”、“寄辞于其人”的“寓言”。

可以看出,古代礼仪中的宾主应答,祭祀仪式、乐舞表演“假设宾主”的戏剧性扮演,与寓言“假设问答”的体式极其相似。

就《庄子》一书看,庄子是富有艺术气质的思想家,对“乐”有丰富的感知力和深邃的理解力,对古代礼仪、尸祭乐舞非常熟悉。《逍遥游》有“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的议论,《养生主》写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整个动作过程“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解牛”正是为祭祀而准备。《天运》篇中有“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一段关于乐的描写和议论,……《庄子》中许多篇章的背景和内容都与祭祀乐舞有关。其寓言主人公多古代帝王圣贤及传说中的人物,如黄帝、尧、舜、汤、文王,这些人物本来就是祭祀的对象,像《让王》篇所写尧舜让国,汤伐桀等“寓言”,正是古代乐舞所表现的内容。有些神鬼形象如河伯也是祭祀的对象。另外,一些动物形象,如魍魉、夔、委蛇,劳动者形象,如庖丁、匠石、梓庆、工、汉阴丈人、吕梁丈人等,与蜡祭中迎祭禽兽,飨息农夫似也不无关系。

事实上,先秦时代的很多寓言,如画蛇添足、土偶桃梗、泽神委蛇、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等,都有神话的宗教祭祀的背景(而乐舞是祭祀降神娱神的重要方式),寓言“假设问答”的体式与燕飨祭祀乐舞“假设宾主(问答)”的扮演不会仅是巧合,乐舞“假设宾主(问答)”的扮演对“寓言”的创设不会没有影响和启示。

下面,我们再透过“寓言”的字源分析,探讨寓言与古代乐舞戏剧性扮演的精神联系。

寓言又作偶言,寓、偶、禺三字在上古同音,可以假借通用。段玉裁说:“偶,桐人也。偶者,寓也,寓于木之人也。字亦作寓亦作禺,同音假借耳。”

“禺”字上从鬼头,是突出头部的猕猴类的象形,《说文解字=》“禺,母猴属,头似鬼”。

“寓”,《说文解字》“寄也。”“寄,托也。”《尔雅・释兽》中把猿猴猩猩一类都归于“寓属”,“释曰:寓、寄也。言此上兽属多寄寓木上,故题云‘寓属’。”可见“寓”释为寄托乃因猿猴寄寓木上而来,因这种寄托有非经常性、无定性的特点。

“偶”,本义为桐人,即用为冥器的踊、用以代替“尸”的偶像等。其得义由猿猴的像人而非人,类比木偶的像人而非人。徐颢《说文解字注笺》:“以其似人也,故木偶谓之木禺。”另一方面又表示木偶作为人像的假定性,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偶者,寓也,寓于木之人也。”因偶像像人,与所像的人相对,故“偶”引伸义为“成双成对”,偶像与所像之人具有假托性,暂时性,故又引申为“偶然”。徐颢《说文解字注笺》:“释名云,偶,遇也,二人相对遇也。引申为凡对偶之称。中庸曰:仁者人也。郑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言。公食大夫礼,宾入三揖。郑注:每曲揖及当碑揖相人偶。颢按:相人偶者,与人相偶也,人相遇曰偶,因之凡事之相值者曰偶矣。”则相人偶之“偶”也表示宾主相遇、相互存问之意,可谓“偶言”。

由上述寓、偶的字义分析看,“偶言”,是“立主客,使相对语”;“寓言”,是寄托于他人的言语。可见寓言(偶言)的命名,一方面即蕴含着“假设问答”的体式自觉,一方面也传达出这一体式渊源于宗教祭祀、戏剧性扮演的文化信息。

中国戏剧导源于古代乐舞,古代乐舞从“古乐”到“今乐”(新乐)的发展,经历了由娱神而娱人的转变,这一转变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时代,正是中国戏剧发生发展的重要阶段。《礼记・乐记》记载子夏关于乐舞的一段议论:“今夫古乐,进旅退旅,和正以广,弦匏笙簧,会守拊鼓。始奏以文,复乱以武。治乱以相,迅疾以雅,君子于是语,于是道 古。修身齐家,平均天下。此古乐之发也。今夫新乐,进俯退俯,奸声以滥,及优、侏儒,猱杂子女,不知父子。乐终,不可以语,不可以道古。此新乐之发也。”古乐,即为《大武》一类的乐舞,孔子与宾牟贾关于《大武》的一段对话,就是“君子于是语,于是道古”的注脚,这说明“古乐”不仅用于祭祀娱神,而且负载传承历史与道德的功能,性质庄严。由古乐而今乐,在扮演观念上的重大分野,即在于由“尸扮”的庄严到“猱杂”的狂欢。古乐中的“尸扮”也萌芽着戏剧扮演的观念,但性质庄严,已如前述。何谓“猱杂”?疏云“猱杂,谓猕猴也,言舞戏之时,状如猕猴,间杂男子妇人,言似猕猴,男女无别也。”“猱杂”是由猕猴像人非人所激发的扮演观念,“猱杂”式的扮演显示今乐的世俗性和戏谑娱人的性质,因而为正统观念所贬抑,也预示了中国戏剧的文化命运。这一由猕猴的像人非人所激发的扮演观念,遗存于戏剧文化中,如戏剧演员的称呼“优”与“猱”(又作“D”)字体相近,旦角的“旦”由“”演化而来,乐神“夔”是猕猴类动物,受中国戏剧文化影响的日本也称其戏剧为“猿乐”,等等。由此而言,寓、偶都得义于“禺”――猕猴的像人非人,这提示着寓言与戏剧扮演观念、与戏剧起源发展的内在联系,尤其是与“今乐”的联系。

学者已指出先秦寓言的喜剧性特征,也揭示了庄子寓言的俳优风格,“他的语言,时而恣肆,时而诡谲怪,时而诙谐风趣,而这些,恰又是俳优的滑稽之辞所具有的特点。”是“渊源于俳优说唱故事”。笔者认为,结合寓言“假设问答”的体式来看,更准确的说,寓言的俳谐气质和喜剧风格,禀受于春秋战国兴起的“今乐”――优戏。

关于寓言的起源,一般认为,在春秋战国时代,“先进的人们从宗教巫术和神鬼观念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走向了人间,走向了理性,他们用理性的精神去否定传统、否定神鬼、否定宗教和神话……寓言在思想观念上的共同特点就是对于传统观念即宗教巫术观念的否定和批判,表现出批判的理性特征。它闪烁着强烈的时代的光辉,充分地体现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精神……寓言的起源可以说是理性战胜宗教、智慧战胜蒙昧、人战胜神的结果”。这一论断揭示寓言在思想观念上“批判的理性特征”,并以之为时代精神的载体,是深刻的见解,但未关注寓言谐谑风趣的形式风格及其渊源。从文艺作为意识形态的角度看,“乐”是先秦综合性的文艺形式,是礼乐文化的感性载体,古代乐舞从“古乐”到“今乐”(新乐)的发展,经由娱神到娱人的转变,即体现了思想观念上“批判的理性特征”,此外,它在形式上由“尸扮”的庄严转为“猱杂”的狂欢,表现出谐谑游戏的喜剧风格,在内容上由神话宗教逐步走向世俗生活,表现了对现世生活的关注。可以说,“今乐”的出现,正是春秋战国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寓言兴起于战国时代,它在体式上既胚胎发育于乐舞“假设宾主”的扮演,无疑的,在精神气质上也同时禀受了“今乐”的俳谐游戏精神,因而其“假设问答”的体式中,涂上了俳优的滑稽戏谑色彩,这就是体现于寓言的喜剧性风格,是寓言与戏剧的精神因缘。

春秋战国时代的“今乐”――优戏的具体样式如何,文献不足,言焉不详。从《史记・滑稽列传》所载春秋时代优孟扮演孙叔敖故事看来,其扮演具有优戏性质,明代杨慎认为:“余按此传,以滑稽为名,乃优孟自为寓言。示欲复以为相,亦优孟自言。”任二北先生认为:“孟扮敖同时,另有人扮王,此幕‘戏象’,由假王与假敖对立完成;象毕,真王始从而谢,假敖始从而灭,尚何俟辩?”可想而知,如果这个故事仅是优孟扮演孙叔敖而使楚王误假为真,则太板太实,缺乏“滑稽”意味。所以,任二北先生认为这是一个雏形戏剧――优戏,是合乎实际的论断。该剧有曲有白,具明显的“假设问答”体式。从后代优戏――雏形戏剧的表演体制看,其角色多是两人,而且两个脚色常形成大小、美丑、愚智、悲喜的夸张对比。如汉代李尤《平乐观赋》所写:“侏儒巨人,戏谑为偶”,张衡《论贡举疏》:“连偶俗语,有类俳优”,皆可见俳优相偶为戏的特征。一直到唐代参军戏中苍鹘戏弄参军、宋金杂剧“副净色发乔,副末色打诨”,都具简单的“假设问答”体式,并以谐谑为风格特色。可见,“优戏”从形式到精神都接近“寓言”。

作为旁证,笔者认为,与寓言在体式上同是“假设问答”的赋(以汉大赋为代表),也出于同一文化进程和背景(赋形于乐舞,兴起于战国,禀受“今乐”的俳谐气质),“不歌而诵日赋”。从燕飨祭祀的乐歌到“不歌而诵”的赋,乐歌影响于赋,可约举三点:一、早期赋的内容背景多与典礼、祭祀、乐舞有关,如屈原《离骚》为祭祀乐歌形式,其中巫咸、灵氛等便具“假设问答”的体式,《高唐赋》、《子虚赋》、《上林赋》等都有此种背景。二、秦汉杂赋多为诙谐嘲戏性质,赋家人格多具俳优滑稽品性,而人主也以倡优视之,如宋玉、司马相如、枚乘、严助、东方朔等。三、赋具有讽谏功能,与“优谏”相同,《汉书・扬雄传》:“雄以为赋者,将以风之。”赋与赋家的俳优讽谏特征,如非受歌舞优戏影响,则似无从言其渊源。同为“假设问答”体式的赋与寓言在精神气质上的相似,不能简单认为赋受寓言影响,而应追寻到两者共同的源头乐舞,尤其是“今乐”――优戏的影响。冯沅君先生即认为:“汉赋乃是‘优语’的支流,经过天才作家发扬光大过的支流。‘优语’之所以能成汉赋的一位远祖,这与‘隐语’不无关系。”又“隐语之外,有文学天才的优人在其滑稽应答之际,对于一事一物,往往有精美详尽的刻画,如优孟爱马对,这一点对汉赋也有影响。”而从体式角度,也可见优戏对汉赋的影响。

寓言与戏剧有共同的孕育母体,在体式精神血脉上息息相通,可谓结缘深厚。典型的寓言是“假设问答”,戏剧也是“假设问答”(即所谓代言体),寓言与早期雏形戏剧的分野在于:寓言是书面的,戏剧是扮演的,其关系有似剧本与演出。后世戏剧踵事增华,可视为“假设问答”的扩展。而寓言从祭祀乐歌、早期优戏脱胎而来,经历由乐歌体式到言说方式、文体体式,由扮演到传述的转变,这样,寓言的体式由原初的典型的“问答体”向“叙述体”发生衍变也是必有之义,在后代,寓言乃作为一种说理表意的技巧广为运用,更突出其谐谑讽喻的精神气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戏剧的精神原型。

有关马的寓言故事范文第3篇

我看完了《克雷洛夫寓言》,觉得克雷洛夫笔下的飞禽走兽不是故意披上禽兽的外衣的抽象的符号,而都是生动的性格,具有典型意义的性格。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克雷洛夫寓言全集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克雷洛夫寓言全集读书心得1《克雷洛夫寓言》是俄国杰出的寓言作家克雷洛夫写的。在他的寓言里,每个故事都有性格鲜明的主人公,而且植物和动物们被赋予了人的性格和感情。

在《狮子和蚊子》中,一只蚊子小心的飞到号称“森林之王”的狮子面前,向这位威风凛凛的大王问好,狮子见原来是一只小小的蚊子,为了显示自己大王的身份,故意对蚊子不理不睬,摆出了冷冰冰的轻蔑态度。这可把蚊子怒火了,一定要杀杀狮子的锐气,它飞到狮子的背上、眼睛上和耳朵上,乱盯乱咬,它要是看准的地方,瞅准机会,就像老鹰似的猛扑下来,在狮子的身上猛刺猛蜇。狮子终于受不了了,它倒在地上抖动着身体向蚊子求和。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不能因为对方外表弱小就轻视他,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在《马和骑师》中,骑师训练出一匹又乖又听话的马儿,他十分得意,觉得可以把马的缰绳解掉了。被解掉缰绳的马儿知道自己什么约束也没有的时候,就无拘无束的撒开四蹄在辽阔的原野上狂奔,再也不听骑师的话了,后来冲下深谷,摔了个粉身碎骨。以前爸爸妈妈约束我的时候,我常常想:要是没有人管我就好了,想干嘛就干嘛。看了这个故事后,我觉得还是有点约束比较好,要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话,如果是错的事情那就会害了我自己。

克雷洛夫寓言全集读书心得2放寒假的头几天,天气突然变冷,屋外天寒地冻的。闲得无聊的我呆在家里便把《克雷洛夫寓言》认真地看了一遍。

《克雷洛夫寓言》是俄罗斯著名作家克雷洛夫所著。里边有许多寓意深刻、通俗易懂的寓言小故事。其中,有几个寓言小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深受启发,比如:《松鼠》、《两只桶》等。《松鼠》这个预言故事讲的是财主家的一只松鼠整日不停地蹬着一个车轮在窗下奔跑,看似很忙碌、很辛苦,但却从未离开过窗户。其实,只要我们平时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有一些像这只松鼠一样的人。他们虽整日忙碌着,可是却一点儿成绩也没有,始终在原地踏步。

我们在学习上可不能像松鼠一样,盲目地去读死书、死读书,而应该运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把知识学活用活。还有一个寓言故事《两只桶》也让我深受教益。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马路上滚着两只桶:一只桶装满了酒,一路上不吵不闹;另一只桶是空的,一路上老是哗众取宠、炫耀自己,尽管如此,它还是得不到人们对酒桶那样的重视,相反,得到的只是人们的责骂。在现实生活中,不乏像酒桶一样的人,他们踏踏实实地工作,凭自己的真本领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却从来没有因此而炫耀过。这使得他们显得更加伟大,更受人们的喜爱和尊重。我们应该像酒桶学习,而不要做空桶。

《克雷洛夫寓言》知识面广,内容丰富。朋友!你如果有空闲,就认真阅读一下这本书,定会从中获得不少的收益。

克雷洛夫寓言全集读书心得3小时候的我们,听信了童话的“花言巧语”:相信世界永远是真、善、美的,而假、恶、丑的黑暗永远被光明“灼伤”。只要学会了“魔法”就可以当上拯救世界的“勇士”;只要不贪吃女巫的糖果就不会变成雕像、只要善待他人,就能得到人们的赞扬,得到仙女的庇护、只要……

可是,我长大后,发现,“社会”,它变了:变得冷酷、变得爱财,视钱为万物之上、变得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强示弱……

这就是拜我们人类所赐。

就像《兽类的瘟疫》中,最老实的羊竟被认为是最有过错的祸灾。试想一下,身为猛兽的狮子、老虎,罪过一点也不比羊的过错少。可,谁叫羊憨厚老实呢?这就是强权者自私自利的'品质特征。虽然嘴上说的冠冕堂皇,自己的利益却一点也不会损失。这只是动物之间的纷争,用在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强权者就只会拉帮结派,可谓心机重重,所以人们也常常这样说:谁最老实,谁就有罪过。

但,我很快又发现,“社会”,这个阴晴不定的家伙,他就好比一只变色虫,不断地变幻着不同的色彩,让我看到它的另一面:友情的温暖、默默付出的奉献、高层人民对于底层人民的关怀……

也许,人类“觉悟”了。

正如《两只鸽子》中的一只鸽子,他要去遨游世界,一路上遭遇诸多痛苦与不幸,但是当他回到家园,友情依然在那里等着它。这则寓言用在我们人类身上同样受益终生:我们总是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自己的世界很无奈,一心想去闯江南北,但却忘了外面的世界依然有着危险存在。其实,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就是有着亲人与朋友的家园。记住,不要匆匆忙忙就启程远航,不管你们想象是多么奇幻,世上没什么地方能胜过有亲人与朋友的家园!

社会离我们不远了,濒临社会,我们要尽快赶上它的脚步,否则,就会被他淘汰。在这关键时刻,不妨找一找这本《克雷洛夫寓言》,读一读吧!它可以让你了解社会的“变幻”规律,了解人类的性格本质。

克雷洛夫寓言全集读书心得4今天,我又重读了《克雷洛夫寓言》。我特别喜欢看这本书,因为这本书中的每一个故事虽然看似简单,却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而且对我的生活和学习都非常有帮助。

在那么多故事中,我最爱《天鹅、梭鱼和虾》。故事主要讲了天鹅、梭鱼和虾,都朝着各自不同的方向拉货车,想把货车拉走,可是不管如何努力、使劲,车子还是停在老地方,一动也不动。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事情不是人多力量就大。如果没有一个相同的目标,不能做到互相配合,那力气永远是白费的。

就像我们在卡丁车赛场上,每个车手都有各自的车队。我们RGB车队有三名车手,分别按照各自的特长分工:我单圈是最快的,担任 号车手,主要负责带领车队成员在排位赛中刷出最快单圈,以确保整组成员在比赛中可以拿到好的位置。2号车手Sache单圈也很快,可以协助 号车手,我们互相配合,轮流领骑。3号车手Griffin非常擅长进攻和防守,主要负责防守,防止其他车手的进攻,确保 号、2号车手的领先位置。这次我们能取得ROKCHINA年度积分总冠军,就是因为我们车队合理地分配了小车手各自的作用,让我们整个车队都获得了荣誉。

可是北京车队却和我们恰恰相反,他们就像寓言中的天鹅、梭鱼和虾,虽然从各自分别的表现来看,他们都是高手,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想拿第一,所以在比赛时没有互相配合,还互相争斗,耗费了很长时间。结果,他们每次比赛都拿不到第一。

瞧,原来书中的道理在生活中处处可见,这就是《克雷洛夫寓言》风靡那么多年的奥秘。小朋友们,我们也必须牢记,做事情必须和同伴们齐心协力,完成相同的目标才行。

克雷洛夫寓言全集读书心得5最近,我读了《克雷洛夫寓言》这本书。

《克雷洛夫寓言》是一朵世界文学的奇花,堪称是一部寓言作品的经典。是一部伟大的不朽之作;一部启迪心志、生发智慧的必读之书,有着永久的艺术魅力和实用价值。现在,我就说其中一个印象最深的故事——《水手与大海》吧!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个水手刚出海就遇到大风暴,经过一段时间与暴风的搏斗,水手掉落到大海里,被风浪冲上了沙滩。风暴消失了,水手醒了,浑身巨痛。这时的大海风平浪静,跟昨天汹涌的大海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于是水手生气了,望了望大海,咒骂起大海来。海女神听不下去了,她浮出海面,向水手解释。原来是风神搞的鬼。水手相信了她的话,但水手又说:“如果没有风,我怎么航行呢?”

有关马的寓言故事范文第4篇

1.充分感悟寓体,让认知得到升华

寓言是通过角色出人意外的语言、行为、思想方法,构成一个完整的耐人寻味的小故事,要儿童能概括出寓意,就必须充分地感受寓体形象,再现寓体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看到寓言中的角色。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画面展示来创设寓言情境,在儿童进入情景之后,可通过扮演角色来强化情境。还可以通过抓关键词句感悟形象。如《揠苗助长》可以抓“巴望”,形象体会农夫内心的焦急;抓“一棵一棵”,具体体会农夫的“认真”。通过抓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反复比较、深入揣摩,农夫荒唐可笑的内心和行为得以充分展现,为理解寓意奠定了基础。

如教学《狐狸和乌鸦》这则寓言,通过扮演角色,引导学生体验乌鸦眼睁睁地看到狐狸把自已嘴里的肉衔到洞里去了的极其懊恼的情绪,得出不该听狐狸奉承自己的花言巧语的判断,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乌鸦错在哪儿,狐狸狡猾在哪儿,从而揭示出“不能听别人的讨好奉承的话”的教训,这样揭示寓意,学生的抽象思维活动伴随形象、伴随情感进行,得出的概念也才是有血有肉的,寓意才能真正为学生所理解、所接受。

2.抓住关键词句,给概括寓意一个台阶

多数的寓言故事,总是由一种思想或行为造成了某种不良后果。从故事的发展中,我们得出了教训,受到了教育,说明了道理。因而,抓住故事中的变化,抓住变化过程中的关键词句,也可以给学生启示,从而引导学生从感性的事件上升到理性的推而广之,完成思维的提升,实现寓意的理解。

《守株待兔》一课,故事非常短小,但是要让学生理解到“种田人是存在侥幸心理,把偶然当成了必然。”这样的深刻道理还是比较难的。一位教师在教学时这样设计,取得了异想不到的效果。

在引导学生了解了故事,进行了讲故事的练习之后,老师巧妙地抓住了“一天,每天,整天,一天一天”联系故事来思考。学生很快地理解到了——这个种田人是把“一天”的事情当成了“每天”都可能发生的事,所以,结果一无所获。寓意就在理解几个词语之间的联系的过程中,迎刃而解了。 3.展开想象的翅膀,从现象走近本质。

在寓言故事中,作者常会有意或无意地留下一些空白,这就为给读者提供了很好的想象空间。如《猴子煮瓜》这则寓言最后以猴子的一句话结尾:“为什么听别人的意见,有时对,有时就不对呢……”这里就是一个空白处,老师在教学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想象:谁能解答小猴子的疑问呢?又如《渔夫和小鱼》这则寓言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渔夫把小鱼带回了家,可小鱼还是不想死,带着最后一线求生的希望再次请求渔夫,他会怎样请求呢?结果又会怎样?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合理地利用这些空白,设计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等活动,使学生对寓意能有个性化的理解。另外,寓言故事一般都写得比较简短,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对这些简单的故事进行扩写,也能起到启迪思维、加深寓意理解的作用。

4.多元化理解寓意,让思维走向开放

有关马的寓言故事范文第5篇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定义“寓言”: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寓言深得小学生喜欢,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都有。苏教版教材在各个年段都有安排,低年级有《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等,中年级有《揠苗助长》《鹬蚌相争》等,高年级有《寓言三则》《螳螂捕蝉》。

寓言的文体特征非常明显。

1.故事短小。寓言起源于民间,最早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包括《伊索寓言》,也有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寓言故事是虚构的,非常短小,有的甚至短短几句话。故事短小便于在民间流传。

2.叙述简洁。寓言在叙述上非常简单,一般没有起承转合,更没有什么铺垫,常常三言两语就把故事讲完了。当然,简单的叙述中往往有一到两处精妙的地方,为了突出故事中的矛盾冲突或者荒谬之处。

3.道理深刻。人们常常用“小故事大道理”来概括寓言的特点。寓言之所以流传久远,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寓言中蕴含的道理值得咀嚼,振聋发聩,启人深思,反映了对人生的观察和体验。

二、寓言的教学价值

文体不同,教学的价值也不同。作为“小故事,大道理”的寓言来说,教学的价值在哪里?

1.讲述的能力。故事是用来讲的。讲述是把握故事的基本方式,短小简洁的故事更适合用来锻炼学生的讲述能力,即口语表达能力。苏教版教材寓言的课后练习也有这样一个要求。所以,寓言的第一个教学价值在于对学生讲述能力的培养。

2.理解的能力。寓言中的寓意对于成人来说不难理解,但是学生比较感性,他们缺少生活经历,还受到思维水平的局限,往往不容易从具体情节和形象中去准确理解和概括寓意。因此,将人物的形象与其中的道理关联起来,让学生的形象思维过渡到逻辑思维,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这是寓言的第二个教学价值。

3.运用的能力。学生从寓言中明白道理,并能用三言两语来表达,还能联系生活来谈体会,把懂得的道理与生活产生关联,变成人生的智慧,最终提升运用和表达的能力,这是寓言的第三个教学价值。

三、寓言的语文教学策略

1.抓内容,发展讲述能力

寓言故事本身的内容非常吸引人。从文本内容入手,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头脑中留下印象,知道故事的内容,这是学习寓言的第一步,符合学习的规律。在知道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讲故事,方式有很多。

(1)名称激励法。薛法根老师在上《揠苗助长》的时候,运用了有趣的名称激励法,从“故事新手”“故事能手”“故事高手”“故事大王”,学生的兴趣一步步被激发,讲故事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老师只是在一边点拨、提醒、鼓励,学生们就乐此不彼,情不自禁地边表演边讲,令人捧腹。

(2)示范引领法。戴建荣老师上《揠苗助长》教学生讲故事时,主要采用示范法,他先绘声绘色讲好课文题目,幽默的动作、夸张的表情深深吸引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指导讲第一自然段时,先让学生体会农夫的性子急,再通过教师适当的示范引领,学生自然而然地也加上动作和表情来讲故事。最后四个学生合作讲全文,讲得有声有色,可谓水到渠成。

(3)重点突破法。要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关键把握寓言故事中的重点句子,把这些句子讲好了,也就成功了。譬如《狼来了》,很明显就是要讲好两处“喊”的不同。第一处是说好几次他大叫,因为根本没有狼,他是开玩笑的,所以虽然声音很响,但是一点都不着急,可能会拖着调子喊:“狼――来――啦!狼――来――啦!”第二次是因为狼真的来了,他很慌张的,是急忙喊,可能还带着哭腔。喊得很急促:“狼……来了……狼来……”

当然,年级不同,讲述故事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低年级可采用图片想象法、关键词提示法、师生竞赛法来提高学生讲的积极性。中高年级可用添油加醋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想象,加上表情和动作,甚至改变人称,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课文的结构也自然得到把握,生字新词也顺利地消化吸收。

2.扣焦点,提升理解能力

寓言故事中必然有一个点和正常情况不同,这个点凸显了荒谬之处、反常之处。找准这个点并把这个点突破,就能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譬如,《揠苗助长》这个故事中的反“常”之处就在于农夫违背了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人为地去把禾苗拔高了一截。如何才能让三年级的学生从事情中明白道理,最后从心底说出寓意?

(1)在角色扮演中顿悟。

可在课堂中进行角色扮演,学生都是一株株小禾苗,老师就是那个农夫。通过扮演,学生能很快顿悟“拔”的荒谬,明白其中的道理。薛法根老师就采用了这个方法的。

师:我现在是农夫,你们想不想长得再高一些,我来帮你们拔拔。谁愿意老师的帮助?

生1:我愿意。

生2:(急切地)来拔我。

(学生们开心地与老师对话,一个一个站起来,表示被拔过了。这时有几个学生似乎醒悟过来了,不愿意老师帮忙拔。)

师:你为什么不愿意我来拔你?这样长得快些。

生1:你不安好心,我们现在长高了,等会儿就死了。

生2:我们的生长规律被破坏了,禾苗的生长要循序渐进,你的方法不对。

师:是啊 ,所以农夫的心是好的,但是方法不对。这就叫做――事与愿违。恰恰与想的相反,这就叫做――适得其反。

师:这农夫啊就是太着急了,太着急了会――

生:好心办坏事,不仅会伤害别人,自己也会有损失,办出自己意料之外的事情。

(2)在品词析句中体会。

戴建荣老师的《揠苗助长》整节课品出一个“急”字。他抓住农夫“性急”这一特点引领细细品读课文,从焦急、急忙、急迫三个层面体会农夫“急”得离谱,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标点符号,知道表情达意不仅仅靠语言文字,还可以是标点符号。在感悟道理环节,让学生把“欲速则……”说完整、说丰富,体会急的后果,急的坏处。学生张嘴就来,说得非常在理。

3.巧拓展,增强运用能力

(1)对比阅读,走向深刻。

学习了《狐狸和蝉》以后,引导学生和低年级学过的《狐狸和乌鸦》作对比,为什么一样的奉承话,乌鸦受骗,蝉却能没有上当?经过交流,学生明白了因为蝉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警惕性强,善于观察,善于吸取教训,所以没有上当,免去了一场灾难。弄清蝉没有上当的原因,乌鸦之所以上当受骗也迎刃而解了。

(2)整本阅读,走向丰富。

通过学习整本的《伊索寓言》,学生们发现,狐狸不全是狡猾的,在《狐狸和鳄鱼》《狐狸和豹》这些寓言中狐狸是聪灵的,智慧的。这让学生懂得寓言中的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体现了寓言形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