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场管理过程控制专项检查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plays 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ain ways and measures of quality, safety, schedule the main control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site of the process control and stratified special inspection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level.

Key words: the management process control special inspection

中图分类号: TU72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概况:该工程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潮水镇,距烟台市中心约43公里,与威海市中心公路距离约110公里。其中航站楼、高架桥及停车场,建设规模:航站楼80000平方米,钢结构,层数为2层,高度约33米。高架桥约20000平方米,停车场约30000平方米,道路约16000平方米,绿化面积约85000平方米,计划投资额约5.4亿元。针对此工程,作为在现场管理的建设单位一员,我对现场管理有深刻的认识。现场管理是实现工程建设目标的基础,是工程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建设项目的第一系统目标,即质量、安全、成本、工期四大目标的落脚点也都是在施工现场。通过有效的现场管理可以改善人、物、场所的结合状态,能减少或消除施工现场的无效劳动,减少施工材料的消耗,确保质量及工期进度要求,实现经济效益。此外,施工现场露天作业多,高空作业多,多工种联合穿插作业,人员流动大,易发事故或产生安全隐患,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保证施工人员及财产安全。施工现场管理意义重大,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现状却令人堪忧。近年施工企业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利润空间和工期不断被压缩,造成施工现场管理松懈,“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人员伤亡、在建工程坍塌事故屡有发生,阻碍了建筑业的健康高效发展。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理应将视点聚焦在现场管理上,坚持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从质量、工期等途径入手,通过有效措施来加强现场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发展。

一、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

现场管理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项目部应在精品奉献、降低成本等方面下功夫,并同时在生产经营诸要素中,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

2、科学合理原则。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以期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还有做到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合理,现场资源利用有效,现场定置安全科学,员工的聪明才智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3、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事实上,为了有效协调地进行施工生产活动,施工现场的诸多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克服主观随意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和工作效率及管理效益,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程序。

二、现场管理的主要途径

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后市场竞争的需要,质量管理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建筑工程在全部施工过程中,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随时受到操作者,施工技术、原材料、施工环境等影响。工程质量往往会因某个因素而出现问题,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能最低限度地减少不合格工程的出现。其内容主要包括质量监督和质量检验。

现场施工质量监督一般可采取以下几种手段:

(1)、指令文件控制,即监理通过书面形式对施工承包单位提出其所需完成的建筑任务,指出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明确施工单位的责任;

(2)、驻地监督控制,在施工现场中观察工程的变更过程,及时处理有质量隐患的事故,对有威胁苗头的项目予以重视并上报监理人员。

(3)、实验控制,监理工程师判定材料和各工程项目品质是以现场实验数据作为评判标准的分项、分部工程中的每道工序所有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结构的抗拉、压、弯各项强度及拌料的配合等,通常需利用现场实验所得数据来评判质量情况;

(4)、测量控制,施工前监理人员对施工防线及高程控制进行检查,对质量建筑实体所能出现的容许误差作出严格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工程体的几何尺寸、高程校核等随时进行检查,对不合乎工程实体的几何尺寸基本测量要求者,应及时指令施工单位处理;

(5)、利用支付手段控制,施工单位未能全部按监理工程师指令进行施工,当工程质量部分出现问题从而达不到要求的标准时,监理工程师有权拒绝支付工程款,显然这种控制是直接有效的手段。

工程质量检查一般采用现场生产工人自检,互检和专职检查人员相结合的方式,其依据为国家或部门颁发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从原材料进场、各施工单位工序构配件的生产到工程竣工等全过程都必须在现场项目施工中进行质量检验。

2、现场施工进度管理

现场施工进度管理控制是施工管理控制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主要是通过完善项目控制性阶段进度计划,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做好各项动态控制工作,协调各单位关系,预防处理好工期索赔,以求实际施工进度达到计划施工进度的要求。它控制的好坏与否影响着现场施工管理控制的其他步骤的有效施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资金和工程的质量好坏,关系着施工单位的可信度,知名度和美誉度。可见现场施工管理控制尤为重要,需要谨慎处理,严格把关。

通过对控制性进度计划的分解、细化、优化调整,加强对施工单位申报的年、季、月施工进度计划的审查,跟踪工程施工进度,对工程进度存在动态控制外,并开展内部业务讨论,有分管总监组织每周一次进度分析会,对进度存在问题进行评价,并落实解决问题的负责人。施工企业内部也应制定各种规划来进行控制,同时协调参加单位之间的进度关系。

最有效的是经济手段,通过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经济利益的方法来控制进度。如建设单位通过投资的投放速度来控制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度,在承包合同中写进有关工期和进度的条款;建设单位的进度优越条件和工期提前奖励和延期罚款,通过物资的供应进行控制等。

3、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生产设施的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人机的流动性,形成了人、机、料的动态集中,导致安全隐患的大量存在。直接从事施工操作的人经常受到确定或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威胁和伤害,并且人为操作伴随着自身事物或施工器械的运作故障,易造成人员伤亡和建材损失,导致工期延误,最终将损害到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

施工安全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落实安全管理决策和目标,以消除一切事故,避免事故伤害,减少事故损失。

施工安全管理,要从安全教育、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与管理保证体系等方面展开。意识的能动性是不可忽视的。施工企业应从上至下地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加强安全意识,要形成全员、全过程、全企业施工生产过程的群体强化施工现场安全意识,提升安全与效率、效益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企业应从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教育,生产,专业等安全技术知识教育等方面,不断升华企业职工的施工现场的安全意识。通过加强现场安全巡逻,建立安全监督网,完善现场安全措施等,来保证安全生产。

事故的内因和外因是同时起作用的,外部检查起着监督和促进的作用。首先是查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对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的认识和贯彻程度,再查管理和制度,企业安全管理的到位情况,制度的健全程度,主要是其落实情况。同时要查隐患和事故处理。要深入到施工现场,检查劳动环境和条件的不安全因素,检查对发生的工伤事故是否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将施工安全管理各方面组织起来;形成互相协调,促进的整体,形成管理保证体系。这方面可以借鉴一些比较好的典型工程来派遣安全监理小组来专门负责安全工作。

三、现场管理的主要措施

1、 加强施工现场的过程控制。

(1)、施工人员的控制。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由项目经理统一指挥,各自按照岗位标准进行工作,工程部随时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进行考察,并如实记录考察结果存入工程档案之中。各岗位依据其性质,量化为若干小的考评项目。考评结果将是项目部对管理人员进行评定的依据,评定结果与考核挂钩。所有班组均进行施工工艺、安全技术操作等考核、经考核不合格者一律不能聘用。

(2)、材料的控制。从建设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到施工结束清理现场为止的全过程所进行的材料管理,均为现场施工材料管理。施工单位应在项目开工前确定材料计划,并按计划备料及供应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根据进料计划、供料凭证,产品合格证,进行材料数量和质量的验收,并且严格按照验收规范和计量检测,办理验收手续。

(3)、施工机具的控制。大型垂直运输机械要使用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公司进行租赁。现场木工,钢筋等小型机械进行统一编号,确定责任人,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施工工艺的控制。施工工艺是决定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有好的工艺,能使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保证工艺的先进性及合理性,施工单位对不太成熟的工艺在加工厂进行试验,将成熟的工艺编织成作业指导书,并下发各施工主管,施工管理人员在现场指导生产时则依此为依据对工人进行书面交底,并由班组长签字接收。工艺交底包括工具及材料准备,施工技术要点,质量要求及检查方法,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2、加强施工现场的专项检查,及时解决问题。

(1)、开展自检、互检活动,培养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各工序完成后由班组长组织本班组人员,对本工序进行自检、互检,在自检中发现的问题由班组自行处理并填写自检记录,班组自检记录应填写完整,自检出的问题已确实修正后方可由项目质检员进行验收。

(2)、认真开展交接检查记录活动。上一道工序完成后,在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前,由质检员组织上、下道工序施工班组长进行交接检,由下道工序班组长检查上道工序质量,对影响本道工序的质量问题提出意见,并填写交接检记录。质检员督促上道工序人员进行修正后,下道工序人员方可进行施工。通过此项活动增强了工人本身的质量意识,加强了工人的责任感,从而在操作人员中形成人人管质量,处处有把关,从根本上杜绝不合格品的存在。

(3)、专职检查,分清责任。在班组自检基础上,项目质检员要对各班组长的各道工序进行检查,从严要求,对不合格的要求立即处理,在检查时必须分清产生不合格的原因,是由于工人操作引起的不合格,还是由于施工材料或施工方法引起的不合格。查清原因后,对于反复发生的问题要制定整改措施及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对于工人操作引起的不合格,要视情况严重程度对工人采取处罚措施,并及时向操作人员讲明处罚的理由,使工人理解“松是害,”“严是爱”的道理。

现场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现场施工 施工管理

    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应该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从个人的观点出发,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技术问题。作为一个工程项目,特别是装饰工程,其施工工艺复杂,材料品种繁多,各施工工种班组多。这要求我们作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务必做好技术准备,首先,必须熟悉施工图纸,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尽最大限度去优化每一道工序,每一分项(部)工程,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各气候等自然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并以横道图或网络图表示出来,从大入小,由面及点,确保每一分项工程能纳入受控范围之中。其次,针对工程特点,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

    技术储备包括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长及工人,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施工规范,技术交底身先士等工作。只有拥有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员,洞悉具体的施工工艺才能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步骤尽在掌握之中,了然于心,做好各方面突发情况的处理准备方案,以保证能按时保质地完成。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技术交底,可以使施工技术工人,工长熟悉新的施工工艺,新的材料特性,共同提高技术操作、施工水平,进而保证施工质量,再者,从技术角度出发,施工质量问题是否达到相关的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标准要求,仅仅从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做出严格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相应的质量检查制度,而建立完善的质检制度、质检手段都必须经过科学的论证,所以,必须做好技术储备,针对每一工序、每一施工工艺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质量验收标准,以确保工程质量。

    第二、材料问题。相对于土建施工,装饰工程有其固有的特点,主要的一面,就是其所需的材料种类繁多,并且,经常有许多最新的材料应用的问题。因此,针对材料的问题,必须解决好材料的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材料供应。配合设计方确定所需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精心测算所需材料的数量,组织材料商供货。

     ②、材料采购,面对品类繁多的材料采购单,必须将数量(含实际损耗)、品牌、规格、产地等一一标识清楚,尺寸、材质、模板等必须一次到位,以避免材料订购不符,进而影响工程进度。

     ③、材料分类堆放。根据实际现场情况及进度情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材料做进场验收,抽检抽样,并报检于甲方、设计单位、。整理分类,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归类堆放于不同场地。

     ④、材料发放。使用追踪,清验。对于到场材料,清验造册登记,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并且需对发放材料进行追踪,避免材料丢失,或者浪费。特别是要对型材下料这一环节严格控制。对于材料的库存量,库管员务必及时整理盘点,并注意对各材料分类堆放,易燃品,防潮品均需采取相就的材料保护措施。

 第三、施工的问题。施工的关键是进度和质量。对于进度,原则上按原施工组织计划执行。但作为一个项目而言,现场情况千变万化,如材料供应,设计变更等所难免,绝对不能模式化,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安排。施工质量能否得于保证,最主要的是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国家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要求来完成每一工序,严禁偷工减料。必须贯彻执行“三检”制,即自检、专检、联检,通过层层的检查,验收后方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从而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第四、人员管理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所有的工程项目均是通过人将材料组织而创造出来的。只有拥有一支富有创造力的、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才能完成一项质量优良的工程项目。怎样才能将施工队伍中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有机地捏合成近卫军呢?首先,必须营造出一种荣辱与共的氛围,职责分明但不

[1] [2] 

失亲和力,让所有的员工都感到自己是这个项目的大家庭中的一员。这一些,就需要我们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对工人要奖罚分明,多鼓励、多举办各类生产生活竞赛活动,从精神物质上双管齐下,培养凝聚力。其次,必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各岗位职责,权利明确,做到令出必行。一支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面对工期紧逼,技术复杂的工程,只有坚决服从指挥,才能按期保质完成施工任务。再者,针对具体情况适当使用经济杠杆的手段,对人员管理必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第五、资料管理的问题。一个项目的管理,除了材料、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认别,还有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资料的管理。任何项目的验收,都必须有个竣工资历料这一项。竣工资料所包含的材料合格证、检验报告、竣工图、验收报告、设计变更、测量记录、隐蔽工程验收单,有关技术参数测定验收单、工作联系函、工程签证等等,都要求我们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要一一注意收集归类存档。如有遗漏,将经竣工验收和项目结算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有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

    第六、成品保护的问题。针对装饰工程的特点,成品保护可谓至关重要,作为最后的一道工序,任何一小点的破坏都会从整体上破坏美感,影响工程验收。对于成品保护,必须采取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做法来防护。所谓主动,即采取相应的相关防范强制性的制度,比如不准在成品地面上使用铁梯等规定,所谓被动,即采取相关的防碰撞等手段来保护成品,比如在玻璃等易碎品上遮盖胶合板等措施。总之,必须对成品保护问题天天讲、日日抓,重典治理,加强灌输成品保护的意识,提高工人的认识。

    第七、施工安全的问题。主要是关于防火、禁止乱搭接电线、戴安全帽,脚手架搭设,安全带等相应的施工安全问题,需设立专门的安全小组日日抓,天天讲,多培训学习,防患于未然。

现场管理范文第3篇

摘 要 目前,5S管理理论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现场管理的基础,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现场管理应该如何借助5S理论来进行优化还是中国企业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本论文对5S管理方法的内涵及关键要素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5S理论在现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5S 关键要素 现场管理

5S活动起源于日本,它的前身仅仅是日本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企业的管理模式。5S管理是日本企业最独到、最成功的管理方式。是企业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等企业管理的基础,它能够在生产现场中对人、机、料、法、环等五大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分配、调整及有效的管理。有效的运用5S管理理论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提升企业形象,增强生产的安全性,营造愉快的工作氛围。

一、5S的内涵及关键要素

5S是日文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素养)这5个单词,因为它们的首字母都是“S”,所以统称为5S。

1.整理:整理就是要明确的分开要与不要的东西,不要的东西处理掉。它是进行现场管理的第一步。整理是要对整个现场所有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工位器具、工装夹具、模具、设备、工艺文件及记录表单进行分类,不要的要坚决的处理掉,需要的要定置、定位挂牌标识。

整理的目的是:(1)增加现场作业面积,有效利用有限的空间;(2)库房占用率减少,有利产品周转;(3)物品寻找的时间减少、生产效率得到提升。

2.整顿:整顿就是人和物放置方法的合理化、标准化,是科学研究减少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整顿的关键是(1)科学地规划人的工作位置和工具设备的最佳摆放位置,使工人在工作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拿取到自己需要的工具;(2)使物品的摆放做到定置、定位、定量。

整顿的目的是:(1)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2)防止磕碰划伤,提高产品质量;(3)保障生产的安全。

3.清扫:就是将工作场所清理干净,把工具、工位器具、设备等擦拭、清理干净,消除工作现场的脏乱。清扫的关键在于:(1)明确进行分工,用自己的物品清扫自己的辖区;(2)对设备进行清理的同时,检查设备的状态,做好设备的点检。

清扫的目的是:(1)使现场洁净美观,增加产品合格率;(2)对设备进行点检。

4.清洁:清洁就是在整理、整顿、清扫之后的维持活动。清洁,是对前三项活动的保持和深入。清洁的关键在于:(1)时刻保持设备、工位器具、工装夹具、模具等物品的摆放整齐、无灰尘;(2)工作人员本身的清洁,如:着装整洁、形象整洁等;(3)工作人员精神上的清洁。

清洁的目的是:(1)保持现场的美观;(2)保持现场良好的环境,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3)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5.素养:素养就是努力提高全公司员工的素质和修养,让员工们能够熟知公司的各种规章管理制度,并养成自觉遵守和执行规章制度的习惯。素养是5S活动的核心,5S活动的管理思想是非常先进的,但最终还要人去实行,因此,只有努力提高员工的素质才能有效地开展5S活动。

二、现场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现场管理是指用科学的、标准的管理方法对人、机、料、法、环、测等生产要素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管理。以保证企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运行,以达到高效率、低能耗、均衡生产、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目的。现场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一个企业并不是花钱盖了厂房、建了生产线、招聘了员工、购买了原材料后就能够正常进行生产了,这些生产要素需要现场的优化组合后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因此,现场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了生产的效率、产品的质量以及设备的磨损和能源的消耗。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

三、5S管理在现场管理中的作用

5S管理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以及素养五项活动在生产现场中对人、机、料、法、环等五大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分配、调整及有效的管理。它作为现场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使企业的现场生产环境得到极大地改善,可以使企业的产品具备良好的品质,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准时交货,提高员工的素质,增强服务质量,极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四、如何开展5S管理

1.建立专门的推动组织

成立一个专门的现场5S推动小组,每个部门都要至少派出一名负责人员加入

小组负责现场5S推动的规划,并及时与公司各部门进行沟通,逐步完善5S管理。

2.推行标准化的工作方式

(1)强调系统的管理。即强调的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情、做多少、数量多少。

(2)以品质管理为目的。即把顾客作为中心、领导表率、全员参与,还要注意过程控制和管理。

3.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公平合理的员工激励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积极努力地配合现场5S的推广,使员工形成自己就是推广小组的一员的观念,这样就可以大大的加快现场5S的推广速度。

4.注意利用五项活动的联系,逐步推动

整理是整顿的前提,整顿是整理的巩固,清扫是显现整理、整顿的效果,而通过清洁来持续保养并巩固之前取得的成效,通过持续的宣传和实施、总结与改进,使之上升为一种习惯,即修养,从而使企业形成整体的改善气氛,能够进入良性的循环之中。

总之,5S作为现场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使企业的现场生产环境得到极大地改善,它可以使企业的产品具备良好的品质,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准时交货,提高员工的素质,增强服务质量,极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是5S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管理人员只有运用正确的推行方法,持续的进行现场5S的完善才能建立起最适合企业发展的5S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崔立坤.试析5S管理及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商场现代化.2011(02).

[2]黎旗明.破解企业5S管理中的认识误区.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0(09).

现场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土建现场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土建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主体项目的建设质量及工程造价的高低。对施工现场实施科学的管理,是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根本途径。

1 施工现场管理概述

1.1 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概述

从某方面来说,施工现场就是直接建造土建工程的地点和为土建工程提供生产服务的场所。它既包括生产前方的作业场所工地,又包括生产后方各种辅助生产的作业场所。对施工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激励等,保证现场按其预定的目标,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安全、文明的生产。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建筑企业管理的落脚点。施工现场管理,其首要任务是保证施工活动能高效率、及时、有秩序地解决现场出现的各种生产技术问题,实现预定的目标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施工现场管理也就是现场的生产管理。

1.2 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必要性

事实上,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是解放生产力的需要。社会和市场所需要的建筑产品必须通过施工建造起来,即企业投入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只有在施工现场加强组合后才能转换为生产力。建筑产品施工进度的快慢、质量的优劣、成本的高低、效益的好坏,都与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实践表明,企业只有重视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也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一般来讲,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是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飞速发展,高层、大跨度、复杂的建筑物越来越多,在土建施工中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涌现,并得到了推广应用。建筑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现场施工如何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已成为建筑企业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建筑企业要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就必须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企业现代化大生产的特点是专业化、协作化。现代化大生产,要求整个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因此,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只有按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要求,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严格的规章制度及管理程序,才能保证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才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

2 加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为社会和人民生活需要建造出优质满意的建筑精品,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按施工客观规律组织生产,科学合理的组织安排各项作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消除施工现场的浪费现象,实现高效率和高效益。合理组织人力资源,搞好班组管理、项目管理,提高全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加强定额考核和投标工作的管理,降低物耗及能耗,减少物料压库占用资金现象,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专业管理,建立完善的技术工艺、质量、设备、计划调度,财务安全等专业管理保证体系,加强现场协调作业,发挥综合管理效应,有效地控制施工现场的投入和产出。均衡完善组织施工作业,实现标准作业管理。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做到人流、物流运行有序,信息流及时准确,使施工现场始终处于正常有序的可控状态。整治施工现场环境,改变施工现场脏、乱、差的状况,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实践证明,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为市场竞争奠定基础,建筑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就必须向市场提供质量好、造价低的建筑产品,而这些要通过施工现场的管理来实现,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建筑企业对市场的应变力和竞争力,在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实行工程招投标制、考察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是否有保证施工质量和履约能力, 有没有好的建筑产品是主要的一项。因此,施工现场成为了企业形象的窗口,建筑企业要想扩大市场必须内抓现场、外抓市场,以市场促现场,用现场保市场,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现场管理来实现我们的加强目标。

加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 必须明白施工现场管理的核心是人与人、人与物的组合,所以必须加强现场全员的素质。现场专业及工种和岗位复杂众多,造成现场管理复杂,而施工现场的一切施工活动和管理工作都是由现场人员去实现, 所以要依靠现场的所有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共同参与管理,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重视现场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现场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管理 施工 制度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提高认识水平,是搞好施工现场管理的思想基础。

思想是有行动的艺导,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会有正确的行动。加强现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首先要提高认识,深刻了解现场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增强现场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1. 管理就是生产力。抓好现场管理可以提高企业效益,哪里有生产活动,那里就需要管理。管理是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生产规模愈大,科技水平愈高,就愈需要高水平的管理。尤其像我们这样一个专业人员与农民工相结合的、快速发展的建筑施工企业,更要提高对管理工作的认识,确立科学的管理思想,使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与生产规模相适应。在施工现场管理中,秩序是效率的基本前提,没有秩序就没有效率,没有效率就没有效益。施工现场管理相当,材料可以节约,人工费设备费可以减少,现场不出工伤事故、环保事故、火灾事故,可以得到直接的经济效益和间接的社会效益。这就直观地说明,管理出效益,管理就是生产力。

2.现场连着市场,抓好现场管理是赢得市场的必要条件。施工现场是建筑企业占领市场的前沿阵地。在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甲方对乙方投标资格的审查更加严格,对施工企业已竣工的,特别是对施工程现场的考察,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不能设想,一个脏乱差、毫无秩序、缺乏有效管理的施工现场,会赢得甲方的信任。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场是与市场紧密相连的。一定要“着眼于市场着手于现场;抓好现场,才能赢得市场”。

3.施工现场关系到企业信誉,搞好现场管理,有利于塑造和展示企业良好形象。搞建筑施工,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建设一个文明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不仅可以为职工提供便利的条件,可以激发职工爱企业、爱岗位的主人翁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而且体现了对职工的尊重,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对外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建筑业的主要舞台在工地,企业的素质、科技水平、管理水平,都会在施工现场得以展现。正像有的项目经理所说的,“现场管理是企业素质的活广告”。必须提高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认识,舍得投入人力、物力和资金,切实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

二、建立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建筑管理体制,是搞好施工现场的核心。

推行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建筑施工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迫切要求。我们看到了国有建筑企业的弊端,从而开始生产方式变革的话,那么我们今天的认识就更加深刻。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项目靠指令分配,资源靠指标供应,行政一级一级对上负责,建设中专业分工各管一段,这种落后的施工管理方式已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项目靠市场竞争得到,资源靠市场在项目上配置,业主或顾客越来越苛求项目的实施质量,建筑施工承包企业也越来越关注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在工程项目上直接结合的水平,这些要求我们必须创造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因而进行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建筑施工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三、 提高项目经理素质,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关键。

项目经理是建筑企业的一线指挥员,是项目的管理者,他们的行为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而且关系到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劣和成败。由于其位置重要、作用特殊,所以选好选准项目经理,并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提高其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项目经理在现场管理中,由于工作多,压力大,事无巨细都得过问,都要拍板,如果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不可能当好项目经理的。所以要求项目经理必须要做到脑勤、腿勤、嘴勤。所谓“脑勤”,就是要多学习科学管理知识,多思考,提高工作预见性;所谓“腿勤”,就是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全方位地掌握现场的实际状况;所谓:“嘴勤”,就是要及时指出并纠正现场存在的问题,及时推广先进的工作方法与经验,做到在工作过程中实施不间断的指挥。项目经理就是现场经理,项目经理的指挥位置在现场,在第一线;这就要求项目经理有一种深入现场查实情,管实事,求实效,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

作为一个合格的项目经理,一是要全局在胸,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照顾到工作的各个方面,不能顾此失破。要做到这点,首先对施工现场生活区、施工区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以便利生活,便于施工生产,便于管理。其次,对施工工序安排要符合生产要求,要有预见性并适时、提前做出相应安排。在前一工序中要为下一工序创造条件,而不能让下一工序催等前一工序。再次,要重视各工种、各专业间的横向协调,因时、因地、因工作状态组织好协作,让各部门的工作在现场形成最大合力,取得最佳效果。

二是要坚持对现场实行“动态管理”。建筑施工现场人员、设备、材料流动性很大,项目经理必须根据变化着的情况和施工进度进行“动态管理”。因为随着工程的进展,需要不同专业的人员进出现场,不同用途的机械设备也随之进入或撤出现场。特别是施工材料,种类多,消耗大,哪些材料该进,哪些材料要缓进,进多少,都要根据工程进度需要,及时调动调整。为此,项目经理必须熟悉工程工序,对各工序所所需的人力、物力进行准确测算,并根据场地、环境、条件指挥调度,才能使现场管理有序,工作效率高。

三是要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施工现场因所处地点和季节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施工工程规模不同,管理工作也存在很大差导,这就要求项目经理从实际出发,勇于创造新的现场管理模式和方法。另外,要搞好现场管理,项目经理还应搞好项目部领导班子建设;首先,要加强学习,既要学习政治理论,又要学习专业知识和现场管理知识。其次,项目领导班子分工要具体,责任要明确,要处理好分工与协作的关系。第三,要搞好班子团结,在工作中注意协调协作互相补充。第四,在整体工作和专业分工上要有明确的现场管理目标,这样在规范现场管理上才能形成合力。

四是加强项目经理知识更新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项目经理素质,使其真正成为懂技术、会管理、善于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四、健全和贯彻各项现场管理制度,严明奖惩,是加强现场管理的保障。

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包括上级颁布的和施工单位自身制订的规范、办法,是现场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有着较强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全面落实现场管理的各项制度,是项目经理抓好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对进场人员进行规章制度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的法规意识,熟悉和掌握现场管理的要求和方法。

其次,要结合项目实际完善现场管理细则,让员工在工作中严格按管理细则办事。在实际工作中,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必须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行业规章制度为依据,制订本单位、本项目的具体实施细则,增强可操作性。完善的、符合实际的实施细则,可以规范现场职工行为,增强职工工作的自觉性,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要有明确的奖惩制度。没有奖惩,就会缺乏对职工行为的约束力;只有赏罚严明,才能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因此,必须制订可行的奖惩制度和措施,并认真落实。它不仅体现了领导者的管理艺术,而且能促使受奖者更积极,受罚者接受教训,从而提高按规章办事的自觉性,保证施工现场管理的有序化。

五、提高施工现场文化品位,建设工地文化,是施工现场管理的发展方向。

工地文化是建筑业企业文化建设的落脚点,是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向高层次发展的必然趋势,搞好工地文化建设,要注意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努力营造施工现场的文化氛围。首先从布局上保证有条不紊的现场观瞻,增强环保意识,治理各种环境污染,现场空地多种草,力争黄土不露天。其次,建设高标准的工地临时住房,让职工有一个“安居”之所,用“安居”换安心,增强凝聚力。再次,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娱活动和岗位技能培训,以不断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二是要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在现场管理中形成自己的特色。要使现场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管理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做一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让全体职工真正成为现场管理的主体。这就要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使职工在工作中自觉自愿地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实现管理的“自动化”。同时,管理者还要认清“以人为本”与坚持“严格管理”的一致性。“以人为本”并不排斥“严格管理”,坚持“以人为本”不等于姑息迁就,而是要求采取科学的方法,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行为与目的上达到一致,消除抵触情绪,使上级与下级、管理人员与一线工人共同参与管理,共同为创建文明安全工地尽责。要着眼于激励人的主动性,实行“面对面、心同心”的现场管理方式。

三是要着力培育适应建筑行业特点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必须努力铸造企业员工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都能奉献精品的精神;党员干部要身先上卒,率先垂范,做企业精神的提倡者和身体力行的实践者;要人力表彰先进班组和先进人物,因为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着企业精神;要注意总结先进经验,把作为企业发展动力和职工精神支柱的本质东西升华出来,并灌注到全体职工中去。这样,才能使现场管理具有真正的精神动力,才能促进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结语:综上,作者从提高认识水平、建立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建筑管理体制、提高项目经理素质、健全和贯彻各项现场管理制度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对于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借鉴性。

参考文献:

[1]王幸春;刘尚涛;;浅析建筑施工管理[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