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本科论文

管理本科论文范文精选

管理本科论文

管理本科论文范文第1篇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毕业论文工作主要在大四两个学期执行,此时学生会更关注就业、或考研。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视度不够,认为做好做坏一个样。部分学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考研或就业上,导致毕业论文匆匆完成,这样完成的论文大都质量不高,或者研究不深入,或者缺少逻辑性,甚至出现抄袭现象。另外,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习惯被知识灌输和被强化技能训练,严重局限着教师知识结构扩展和各种素质的提高,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我们在本科生授课中仍然存在启发引导少、灌输传授多的现象,使学生只会解题,而无、缺乏其它方面的能力,如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推理的能力以及了解知识和联系实际等终生受益的能力,也制约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我们可以说,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本科生的培养质量,且会阻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

(二)论文导师方面的原因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科研能力以及其对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态度、精力的投入等都对论文质量有很大影响。首先,指导老师的科研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所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比如在对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上,好的导师能够区分重要问题和研究价值不大的问题,且能将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相反,能力欠缺的导师一般只发现琐碎的问题。导师对学生论文题目的判断,直接决定毕业论文的起点。其次,指导老师对论文指导的态度、精力的投入等都对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也有很大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指导老师对论文的指导。在整个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过程中,论文题目的选择与确定,参考书目的选择,文献资料的收集,开题报告的写作,论文提纲、初稿、定稿的撰写及论文写作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问题,都需要指导老师进行指导。指导老师若因职称评审压力,或工作量过大,或论文指导的责任意识不强,就会导致论文指导不到位,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

(三)管理方面的原因各高校为保证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均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细则等,如毕业论文选题和题目确定、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要求、开题报告审核、中期检查、重复率检测、成绩评定、第三方评价、优秀论文评选等制度的出台。但对所制订的有关规章制度细则等,执行过程却存在流于形式、执行不力的现象。比如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要求审核小组对论文选题、论文研究的可行性、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及工作安排时间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核,对于开题报告未通过者,要求重新开题,若第二次开题报告仍通不过者,则取消本次学生继续参加毕业论文资格,但实际上审核小组没能就论文选题、论文研究方案等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仅仅是流于形式。对于论文的中期进度检查等,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存在没有按规定执行的问题。另一方面,本科毕业论文通常作为本科生毕业前要完成的最后一门工作,一些院校就对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要求不严格,真正因毕业论文成绩不合格而延期毕业的学生非常少。由于学生间的届届相传,部分学生心理上就会产生不会因为毕业论文而毕不了业的想法,造成学生对毕业论文工作的轻视。

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主要涉及学生自身、指导老师、管理等方面。因此,我们认为,应该针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从相关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问题加以解决。

第一,加强学生管理。应通过对论文题目的选择、开题报告的拟写及论文中期进度检查的方式促使学生加强论文工作。在论文工作伊始,要严格开题审核,对于开题审核未达标的学生要求重新进行开题工作,以此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压力,并促使其从一开始就重视毕业论文工作。为保证学位论文能够按计划的进度完成,应当在论文写作中期对论文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督促学生按时保质完成论文。总之,通过以上方式对进入论文阶段的学生进行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第二,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指导教师发挥重要作用。对教师的职称、科研教学经验、科研成果方面等学术素养做出要求的同时,还要在协作能力、责任心等非学术素养方面进行考查,同时适当提高论文指导津贴,使教师指导落到实处。

第三,适当权利下移。目前由学校集中统一管理本科生教育质量的状况不利于各院系发挥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方面,应当让院系拥有制定规章制度的权力,针对各学科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于学科专业的具体质量标准和要求,并负责规章制度的贯彻与实施,而学校则负责制定全校统一的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基本质量标准,并从大量的具体管理事务中脱出身来,强化其质量检查和评估功能,实施对本科生教育和毕业论文质量的监督和控制。

管理本科论文范文第2篇

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以培养机制创新为保障。笔者倾向于采取“英才基地班模式”来培养精英人才,在人才选拔、资源整合、学习自主等方面实现突破。

1.建立科学、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

把好“入口关”是精英人才培养的关键。对于统招进来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新生而言,精英人才培养对象的选拔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高考成绩结合志愿填报状况作为录取的标准,将高考成绩排名靠前且将旅游管理专业作为首选志愿的学生纳入培养范围,大学伊始就开始分类培养;二是采取延迟策略,在大学一年级阶段实施统一教学,学年末再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学年成绩加上其他方面的综合表现,结合面试情况加以选拔。相比之下,前一种方式操作简单,但不利于全面客观地选拔优秀人才;后一种方式操作较为烦琐,但有利于保证生源质量。

2.建立高效、务实的资源整合机制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精英教育必须配置优势资源。从办学角度讲,“英才基地班”可尝试探索国际合作和校企合作两种路径。国际合作主要是寻求与国外知名旅游高等院校的合作办学,实行“2+2”或“3+1”联合培养方式,将学生送到国外深造学习,拓展其国际视野,提升其国际沟通素养和国际竞争能力;校企合作主要是寻求与知名旅游企业的合作办学,让学生在企业中进行1年左右的岗位实践,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运作,使学生积累必要的实际工作经验。从教学角度讲,“英才基地班”可采取“本科生双导师制”的培养方式,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分别负责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个性化成长。

3.建立灵活、宽松的学习自主机制

精英人才往往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这种特性反映在学习过程中则表现为强烈的学习自主倾向。因此,必须倡导“学习享受”的理念,在制度设计上为“英才基地班”的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其能够在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下真正享有学习自主权。学习享受的源泉在于相对自由的学习状态,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学校应该鼓励学生按一定的课程比例在校内跨学科、跨院系自由选课,甚至鼓励学生到其他名校选课,考核合格承认其学分;同时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将其作为奖学金评定的重要参照,通过有效激励增加学生的学习满足程度。

二、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精英人才培养

对策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精英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的旅游院校需要根据自身办学条件,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质量评估等方面构建起行之有效的精英教育保障体系。

1.师资队伍精英化

千里马得遇伯乐,方可尽其能。提供精英教育的师资也必须是精英。建立一支精英化的师资队伍,是实现精英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高校要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按照规模、结构、质量协调优化发展的要求,精心制定师资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学术带头人队伍、骨干教师队伍和校外教师队伍的建设。就校内导师配备而言,应跨学科调动由各级“教学名师”领衔的优秀教学团队承担教学任务,同时鼓励缺乏旅游企业工作背景的骨干教师成员走“双师型”道路,积极投身企业进行实践提升;就校外导师配备而言,应聘请旅游企业中管理精英现身说法,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激发学生奋斗成才。

2.课程体系系统化

课程体系体现育人教育的指导思想。构建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精英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要在课程取向、课程模块、课程时序等方面综合考虑学生的素能提升要求、个性发展需要和个体成长规律,形成具有一定弹性空间的课程系统。在课程取向上,应兼有习“德”和习“艺”两个领域,以德为体,以艺为用;在课程模块设置上,可借鉴国外经验,实行“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特色教育”的形式,通识教育模块着重帮助学生奠定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基础;专业教育模块主要建立与学生未来职业有密切关系的专业知识技能框架;特色教育模块为学生搭建培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学习平台;在课程时序安排上,则应考虑学生在学习生涯不同阶段的知识需求心理,做到循序渐进。

3.教学方法多样化

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针对不同的课程,只有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然而,长期以来,“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我国高校课堂上司空见惯,教学目的注重“授之以鱼”而忽视“授之以渔”,教师力求将教学内容讲细讲透,却不注意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这种单调的教学方法使大学成为一个缺乏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堡垒,与精英人才培养理念背道而驰。在精英教育中,讲授式教学的比重会降低,而且在讲授方式上更加注重“论而有道”,不仅要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相对而言,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式、讨论式甚至辩论式教学的比重则会有所增加,这些方法旨在培养精英必备的思辨能力与创新意识。

4.质量评估科学化

管理本科论文范文第3篇

1.专业地位提升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专业由原来的635种调减至506种,酒店管理作为新增专业与旅游管理并属旅游大类。在此之前,酒店管理(本科)一直作为旅游管理的一个方向而存在。酒店管理本科的确立标志着该专业独立地位的确立,其硕士及博士层次的人才培养也将逐步发展,与之相应的研究也将逐步繁荣。酒店管理专业地位的提升要求在研究中把酒店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来思考,而不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部分,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地研究以满足酒店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2.专业综合性强随着旅游业及商业的快速发展,酒店行业也进入了迅猛发展阶段,不仅体现在量的发展,更在于质的飞跃。酒店业早已摆脱传统的业态与休闲、地产、养老、会展、医疗等行业不断融合,竭力满足人们多样化及深层次的需求,新的酒店形态不断出现,已经形成了丰富的岗位群,这也是酒店管理升为本科专业的重要原因之一。酒店业综合性的增强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酒店管理专业具有综合性。例如,产权式酒店的出现要求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懂物业管理类的知识、酒店景区化的趋势要求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懂景区设计以及园林等知识等等。总之,酒店业的综合性意味着酒店管理者专业的综合性,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应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开设社会所需课程,培养综合性人才。

3.专业平台性对于酒店管理专业而言,研究型大学主要研究理论创新、行业的发展等高层次的问题,应用型大学则研究如何将理论转化为服务,并在教学中将服务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目标。服务能力并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服务技能,似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只会迎宾、铺床、斟酒之类,服务能力包括以服务技能为基础的服务意识、服务理念、服务管理、服务创新等。不同行业服务技能存在差异,但服务意识、服务理念、服务管理、服务创新是相通的。酒店业作为最古老的行业之一,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先进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其行业标准已成为其他服务行业学习的标杆。瑞士洛桑酒店学院毕业的学生成为银行业、高科技企业等与酒店不相关企业争相聘请的对象,因为大部分企业都是对客服务的主体,对服务能力的需求是一致的。总之,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服务能力,而这也是所有服务企业所必须的,所以,酒店管理专业具有平台性,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远比人们理解的要广阔。

4.专业实践性强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强已是共识,这也是为何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以高职层次居多,且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主。如前所述,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是服务能力的培养,服务绝不是闭关冥思的产物,也不是实验室的产物,而是实践的产物,实践性是服务最为显著的特征。应用型本科培养懂理论、会实践,能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人才,缺乏对实践的理解,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不管从专业来看,还是从应用型本科的定位来看,酒店管理专业都是实践性强的专业。

二、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4W+1H框架

要系统地完成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可以遵循4W+1H的框架,即回答以下五个问题:课程体系是什么(what);为什么要构建课程体系(why);课程体系建设主客体是谁(who);课程体系何时构建(when);课程体系如何构建(how),其中最后一个问题最为关键,也最为复杂。第一,课程体系是什么(what)?所谓体系就是一个系统,课程体系是指诸多课程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整体[3]。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一直沿用苏联的“三层楼”式的课程体系,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构成。基础课即通识课程,是所有专业都要学习的课程,专业基础课是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基础课,一般以本专业所依托的主干学科为主,专业课则是本专业的理论和技能课程。但课程体系不是上述几类课程简单的总和,而是前后呼应具有逻辑关联的整体。第二,为什么要构建课程体系(why)?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付诸于实践的桥梁,也是高校教育最核心的问题,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其重要性毋庸多言,本文不做累述。第三,课程体系主客体是谁(who)?对于应用型本科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应该由学校和企业来共同完成,具体而言有三大主体:第一是学科专家,一般是学科的带头人,他们对学科定位及其发展思考深入;第二是授课教师,他们对课程和学生理解深入,对于课程内容的整合最具发言权。第三是行业专家。行业专家包括行政高级管理人员和企业专家。前者对行业理解更具前瞻性,能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后者对社会人才需求的把握更为准确。应用型本科定位是以服务地方为主,地方行业专家的意见更为重要。课程体系建设的客体是学生,但关键是课程体系的建设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目前,我国高校分为三种类型即学术性研究型大学、专业性应用型大学和职业性技能型院校。研究型大学为综合性大学,主要培养创新学术型人才,即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人才。职业性技能型院校主要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即能从事一线操作与服务的高级技能及初级管理人才。而应用型本科则介于两者之间,培养既能在生产一线从事具体工作,也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从事生产设计的人才。具体到酒店管理专业是培养具有一线服务技能,懂管理,能进行产品设计与创新的人才。第四,课程体系何时构建(when)?课程建设优先与社会而不是与学科对接,因为社会在发展,学科随之变化,人才培养的需求相应改变,死守学科而忽略社会容易陷入“刻舟求剑”的误区。另一方面,所开设课程与学生接受能力不符,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必须适时调整。所以,应随着社会需求变化和科学知识发展而不断调整课程体系。美国高校每年淘汰约5%的课程,并适度增加新的课程,弹性化的课程体系值得借鉴。但我国高校普遍缺乏课程体系改革的动力,仍然坚守传统思维,多年教学中一本教材,一本教案,一套课件的现象比比皆是。淘汰并更换新课程无疑增加了工作量,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应采用制度化的方式,确保课程体系建设稳定性与动态性并存。总之,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一时之事,而是时时之事。第五,课程体系如何构建(how)?

一是强调以通识教育为目的,淡化学科专业。关于通识与专业的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大部分学者倾向于通识教育,也有学者指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要根据学校定位、地区需求而定,不能一概而论,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的前提和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只能选择通识教育。应用型本科主要培养懂理论,会实践,能将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人才,他们与市场对接紧密且肩负将理论付诸实践的重任,时刻面临着应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知识不断更新的挑战,窄口径的学科化专业化的知识显然无法满足社会对他们的高要求。对通识教育的选择更与酒店管理专业特点有关。随着酒店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酒店管理专业综合性不断增强,对知识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况且与酒店管理的基本实践技能并不难掌握,若只专注于专业则与高职教育无异。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的可能,过于学科化专业化的教育则会扼杀这无限的可能。高等教育不是教育的终点,而是教育的新起点。酒店管理专业的通识教育通过两大类课程实现,即通识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应该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历史学、文学与艺术这几大类。特别要重视旅游文化教育,增加与人文素养有关的哲学、历史、文学等课程的数量,因为文化的熏陶比技能的操作更重要,“做人”的教育比“做事”的教育更重要。要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其他相关专业的教育必不可少,与酒店管理相关的其他专业课程至少应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营销学、语言学几大类,其中经济学和管理学作为主干学科,课程数量可适当增加。经济学的深度要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定,心理学的课程应受到重视,并注重心理学原理的传授。语言学显然不能忽视,酒店行业是我国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对外语要求较高,外语课程的比例应比一般专业高。同时对普通话也要作相应要求,普通话可作为一门小型课程单独开设或融入到《演讲与口才》等相关课程中。

二是以内容整合为途径,推广小型课程。课程小型化指压缩原有课程中重复或不必要的部分,减少学分和学时,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给学生以更多的课外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补充课外知识,自主学习新的技能。应用型酒店管理本科应提倡并鼓励课程小型化,主要基于三大理由:首先,应用型高校的理论课程知识只要求学生知道结论,懂得运用,不需过于追根探源,原理的探究应该由研究型大学完成。其次,酒店管理专业一直依附于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作为新兴的学科,理论体系不完整,很多课程都是其他学科课程的直接套用,酒店管理的课程更是如此。比如《酒店餐饮管理》《中外饮食文化》和《旅游礼仪》中均涉及各地饮食文化风俗的知识,因此,应在课程内容整合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小型化的改革,既疏通了课程体系的脉络,也节约了课时,一举多得。再次,课程小型化还是时展的要求。课程体系作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滞后性,因时展而涌现的新知识、新技术无法及时纳入既有课程,或者相关课程的容量不足以容纳新的知识,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把新知识进行压缩,以学术讲座的形式融入课程体系中,按照一定的标准计算学时和学分。比如养老旅游是应市场需求出现新兴事物,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和实践操作,不适合放在课程体系中,但作为前沿动态可以扩充学生知识面,为学生提供新的思路。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课程小型化并不是简单地缩减课时,而是在课程内容进行论证的基础上有效地整合,根据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的深度,减少冗余,提高教学效率。

三是以必修课程为主体,丰富选修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在人才培养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必修课是保障学生必须的知识和技能,而选修课则依照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更具个性化的人才。目前总体的看法是减少必修课的比例,相应增加选修课比例。国外研究型大学选修课的比例远高于必修课,这得益于其雄厚的师资。应用型本科大多为刚刚从专科升为本科的高校,师资有限,选修课的开课量也应量力而行,以免流于形式,总体上还是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酒店管理专业选修课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通识选修课,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三大类,一般高校会对自科和社科作要求,对艺术类不作要求,笔者认为艺术类课程有助于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应该要求选修4学分或以上。第二类是专业选修课。这类选修课要兼顾人才培养的需求和教师的特长。专业选修课可以涉及旅游类、营销类、沟通类、文化类、园林类、规划设计类、管理类以及与酒店相关的其他专业的基础知识。

四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重视实践教学。酒店管理作为实践性强的专业更是如此。酒店管理专业实践体系包括课程内实践、课程外实践、专业实习三大部分。课程内实践主要是通识课和专业课,应从系统的角度考虑各课程实践内容的衔接,避免重复。比如《酒店服务礼仪》中包括礼仪实践训练,但前厅、客房与餐饮的相关课程中服务技能训练中也包括礼仪训练,再如营销课程中的问卷调查及分析,多门课程也都涉及,重复训练既浪费资源又让学生疲倦,这就要统筹考虑,合理分配。课程外实践是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来锻炼综合技能,可以分为三大块,一是专业认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相对零碎的时间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做兼职,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考核并获取学分。二是社会认知,要求学生利用寒假和暑假做兼职,不一定与专业对口,但要达到学校的考核要求,并获取相应学分。三是创业认知,要求学生通过参加校内外各种创业大赛来获取学分。课程外实践学分应是强制性的,而非选择性的,是学生毕业的硬性条件。专业实习包括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实行3+1的模式,即三年在校内学习,一年校外实习。一年的校外实习又可分为两种形式,即分为两个学期,比如第六和第八学期错开实习,或者最后一学年全部安排实习,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笔者认为错开实习效果更好,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但两次实习的岗位应该有差异,否则学生没有积极性,这需要学校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通过合约的方式固定下来。

作者:宋欢单位:泰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1.专业地位提升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专业由原来的635种调减至506种,酒店管理作为新增专业与旅游管理并属旅游大类。在此之前,酒店管理(本科)一直作为旅游管理的一个方向而存在。酒店管理本科的确立标志着该专业独立地位的确立,其硕士及博士层次的人才培养也将逐步发展,与之相应的研究也将逐步繁荣。酒店管理专业地位的提升要求在研究中把酒店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来思考,而不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部分,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地研究以满足酒店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2.专业综合性强随着旅游业及商业的快速发展,酒店行业也进入了迅猛发展阶段,不仅体现在量的发展,更在于质的飞跃。酒店业早已摆脱传统的业态与休闲、地产、养老、会展、医疗等行业不断融合,竭力满足人们多样化及深层次的需求,新的酒店形态不断出现,已经形成了丰富的岗位群,这也是酒店管理升为本科专业的重要原因之一。酒店业综合性的增强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酒店管理专业具有综合性。例如,产权式酒店的出现要求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懂物业管理类的知识、酒店景区化的趋势要求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懂景区设计以及园林等知识等等。总之,酒店业的综合性意味着酒店管理者专业的综合性,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应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开设社会所需课程,培养综合性人才。

3.专业平台性对于酒店管理专业而言,研究型大学主要研究理论创新、行业的发展等高层次的问题,应用型大学则研究如何将理论转化为服务,并在教学中将服务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目标。服务能力并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服务技能,似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只会迎宾、铺床、斟酒之类,服务能力包括以服务技能为基础的服务意识、服务理念、服务管理、服务创新等。不同行业服务技能存在差异,但服务意识、服务理念、服务管理、服务创新是相通的。酒店业作为最古老的行业之一,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先进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其行业标准已成为其他服务行业学习的标杆。瑞士洛桑酒店学院毕业的学生成为银行业、高科技企业等与酒店不相关企业争相聘请的对象,因为大部分企业都是对客服务的主体,对服务能力的需求是一致的。总之,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服务能力,而这也是所有服务企业所必须的,所以,酒店管理专业具有平台性,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远比人们理解的要广阔。

4.专业实践性强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强已是共识,这也是为何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以高职层次居多,且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主。如前所述,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是服务能力的培养,服务绝不是闭关冥思的产物,也不是实验室的产物,而是实践的产物,实践性是服务最为显著的特征。应用型本科培养懂理论、会实践,能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人才,缺乏对实践的理解,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不管从专业来看,还是从应用型本科的定位来看,酒店管理专业都是实践性强的专业。

二、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4W+1H框架

要系统地完成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可以遵循4W+1H的框架,即回答以下五个问题:课程体系是什么(what);为什么要构建课程体系(why);课程体系建设主客体是谁(who);课程体系何时构建(when);课程体系如何构建(how),其中最后一个问题最为关键,也最为复杂。第一,课程体系是什么(what)?所谓体系就是一个系统,课程体系是指诸多课程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整体[3]。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一直沿用苏联的“三层楼”式的课程体系,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构成。基础课即通识课程,是所有专业都要学习的课程,专业基础课是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基础课,一般以本专业所依托的主干学科为主,专业课则是本专业的理论和技能课程。但课程体系不是上述几类课程简单的总和,而是前后呼应具有逻辑关联的整体。第二,为什么要构建课程体系(why)?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付诸于实践的桥梁,也是高校教育最核心的问题,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其重要性毋庸多言,本文不做累述。第三,课程体系主客体是谁(who)?对于应用型本科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应该由学校和企业来共同完成,具体而言有三大主体:第一是学科专家,一般是学科的带头人,他们对学科定位及其发展思考深入;第二是授课教师,他们对课程和学生理解深入,对于课程内容的整合最具发言权。第三是行业专家。行业专家包括行政高级管理人员和企业专家。前者对行业理解更具前瞻性,能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后者对社会人才需求的把握更为准确。应用型本科定位是以服务地方为主,地方行业专家的意见更为重要。课程体系建设的客体是学生,但关键是课程体系的建设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目前,我国高校分为三种类型即学术性研究型大学、专业性应用型大学和职业性技能型院校。研究型大学为综合性大学,主要培养创新学术型人才,即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人才。职业性技能型院校主要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即能从事一线操作与服务的高级技能及初级管理人才。而应用型本科则介于两者之间,培养既能在生产一线从事具体工作,也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从事生产设计的人才。具体到酒店管理专业是培养具有一线服务技能,懂管理,能进行产品设计与创新的人才。第四,课程体系何时构建(when)?课程建设优先与社会而不是与学科对接,因为社会在发展,学科随之变化,人才培养的需求相应改变,死守学科而忽略社会容易陷入“刻舟求剑”的误区。另一方面,所开设课程与学生接受能力不符,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必须适时调整。所以,应随着社会需求变化和科学知识发展而不断调整课程体系。美国高校每年淘汰约5%的课程,并适度增加新的课程,弹性化的课程体系值得借鉴。但我国高校普遍缺乏课程体系改革的动力,仍然坚守传统思维,多年教学中一本教材,一本教案,一套课件的现象比比皆是。淘汰并更换新课程无疑增加了工作量,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应采用制度化的方式,确保课程体系建设稳定性与动态性并存。总之,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一时之事,而是时时之事。第五,课程体系如何构建(how)?

一是强调以通识教育为目的,淡化学科专业。关于通识与专业的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大部分学者倾向于通识教育,也有学者指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要根据学校定位、地区需求而定,不能一概而论,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的前提和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只能选择通识教育。应用型本科主要培养懂理论,会实践,能将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人才,他们与市场对接紧密且肩负将理论付诸实践的重任,时刻面临着应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知识不断更新的挑战,窄口径的学科化专业化的知识显然无法满足社会对他们的高要求。对通识教育的选择更与酒店管理专业特点有关。随着酒店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酒店管理专业综合性不断增强,对知识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况且与酒店管理的基本实践技能并不难掌握,若只专注于专业则与高职教育无异。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的可能,过于学科化专业化的教育则会扼杀这无限的可能。高等教育不是教育的终点,而是教育的新起点。酒店管理专业的通识教育通过两大类课程实现,即通识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应该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历史学、文学与艺术这几大类。特别要重视旅游文化教育,增加与人文素养有关的哲学、历史、文学等课程的数量,因为文化的熏陶比技能的操作更重要,“做人”的教育比“做事”的教育更重要。要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其他相关专业的教育必不可少,与酒店管理相关的其他专业课程至少应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营销学、语言学几大类,其中经济学和管理学作为主干学科,课程数量可适当增加。经济学的深度要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定,心理学的课程应受到重视,并注重心理学原理的传授。语言学显然不能忽视,酒店行业是我国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对外语要求较高,外语课程的比例应比一般专业高。同时对普通话也要作相应要求,普通话可作为一门小型课程单独开设或融入到《演讲与口才》等相关课程中。

二是以内容整合为途径,推广小型课程。课程小型化指压缩原有课程中重复或不必要的部分,减少学分和学时,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给学生以更多的课外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补充课外知识,自主学习新的技能。应用型酒店管理本科应提倡并鼓励课程小型化,主要基于三大理由:首先,应用型高校的理论课程知识只要求学生知道结论,懂得运用,不需过于追根探源,原理的探究应该由研究型大学完成。其次,酒店管理专业一直依附于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作为新兴的学科,理论体系不完整,很多课程都是其他学科课程的直接套用,酒店管理的课程更是如此。比如《酒店餐饮管理》《中外饮食文化》和《旅游礼仪》中均涉及各地饮食文化风俗的知识,因此,应在课程内容整合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小型化的改革,既疏通了课程体系的脉络,也节约了课时,一举多得。再次,课程小型化还是时展的要求。课程体系作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滞后性,因时展而涌现的新知识、新技术无法及时纳入既有课程,或者相关课程的容量不足以容纳新的知识,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把新知识进行压缩,以学术讲座的形式融入课程体系中,按照一定的标准计算学时和学分。比如养老旅游是应市场需求出现新兴事物,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和实践操作,不适合放在课程体系中,但作为前沿动态可以扩充学生知识面,为学生提供新的思路。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课程小型化并不是简单地缩减课时,而是在课程内容进行论证的基础上有效地整合,根据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的深度,减少冗余,提高教学效率。

三是以必修课程为主体,丰富选修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在人才培养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必修课是保障学生必须的知识和技能,而选修课则依照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更具个性化的人才。目前总体的看法是减少必修课的比例,相应增加选修课比例。国外研究型大学选修课的比例远高于必修课,这得益于其雄厚的师资。应用型本科大多为刚刚从专科升为本科的高校,师资有限,选修课的开课量也应量力而行,以免流于形式,总体上还是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酒店管理专业选修课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通识选修课,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三大类,一般高校会对自科和社科作要求,对艺术类不作要求,笔者认为艺术类课程有助于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应该要求选修4学分或以上。第二类是专业选修课。这类选修课要兼顾人才培养的需求和教师的特长。专业选修课可以涉及旅游类、营销类、沟通类、文化类、园林类、规划设计类、管理类以及与酒店相关的其他专业的基础知识。

管理本科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在法学教学模式中导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架构,构建法学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是深化法学本科教学改革、丰富和发展法学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必然要求。法学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的构建,就是要饺法学教学做到强烈关注学生的需要。完善教学内容;持续改进,不断革新法学教学方法;实施过程管理,以追求教学质量得以全程检控;同时将法学课堂延伸至社会,调动全员参与法律人才的培养,从而实现本科教育质量的提升,推进法学本科的教学改革

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十一五”规划纲要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主要任务之一。而教学模式是本科教学有效实施的依托,故本人拟就法学本科教学导人全面质量管理(rQM)理念,通过对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期能够提升法学本科教育质量,推进法学本科的教学改革。

一、构建法学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一)法学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契合时代要求,深化法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及历年的工作要点,可知高校本科大学生的教育质量要求。①法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有高等教育的普遍性,也具有法学教育自身的特质。因此,在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在遵照高校本科大学生教育质量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司法部《法学教育“九五”发展规划和2010年发展设想》对中国法学教育提出的发展目标,可将法律人才的质量目标具体化为培养“高素养、宽基础;懂法律、通经济;有专攻、能应变”的复合型法律人才。而如何培养呢?正如教育部原部长周济在“质量工程”启动视频会议上强调指出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是核心,本科教学是关键。

目前我国的法学本科教学,更多的是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模式,近几年也普遍了多媒体教学,然这种教学模式还是无法突破传统的教学地点——课堂,且没有形成体系化;同时对学生自学能力、实际应用法律条文的能力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力度不够。因此,对法学这种教学模式予以改革和创新,在法学教学模式中导入全面质量管理(rQM)理念和架构,以契合社会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这种研究和实践不仅必要,而且急需,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二)法学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应合法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对法学教学理论弄口实践予以丰富和发展的需要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几乎所有法学院系都开始了对法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并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模式化、简单化和教学手段单一的弊端。而我国学界对适应时代需要的法学教学模式的探讨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也方兴未艾。此时学者们普遍认为,要通过教学实践方法,打破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教学模式具体可由案例式、辩论式和法庭模拟式三种小的模式共同构成。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网络科技广泛应用,有学者提出多媒体教学模式,认为可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成果,对“PTP”(即讲授—技能训练—实践)教学模式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完善;同时,学者们普遍认为,鉴于我国的法学教育从一开始就步入学科化和学院化的模式,以及没有传授成熟的系统职业技能的传统和模式,在我国人世和司法改革的背景下,为了培养出复合型法律人才,我国的法学教学模式宜对美式案例分析法进行移植与改造,将案例教学法与讲授法有机结合,引入实践性法律教学模式——法律诊所模式、情景教学——模拟法庭教学模式,同时引入双语教学——渐进式综合型双语教学模式;更有学者认为法学专业实习是法学教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认为应构建起立体实践教学模式。

如果说,之前学者对法学教学模式的探索,都是对个别的、单一的教学方法的思考,从近两年开始,有学者开始把视线转向对各种有效的教学模式的整合,比如基于心理学的视角对法学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探讨:提出情景体验式教学方式、科研式教学方式、交流互动式教学方式,以及思考着如何创建一个培养学生综合法学素质的体系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综上可见,关于法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思考,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领域,都是契合着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要而展开,并且呈现出教学方法的运用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教学场所由以课堂为唯一朝以课堂为点,向课堂外全方位辐射发展的趋势。

应合法学教学模式上述的这种趋势,在法学教学模式中导入全面质量管理(TOM)的理念和架构,就是试图建构一种系统的、全面的、综合的教学模式。因为在统计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全面质量管~(TQM),其经典理论和模式的一些基本精神,就是突出强调以顾客为焦点、过程管理、持续改进、团队方法、以人为本以及系统原则等,而法学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的构建,就是要使法学教学做到以学生为本,强烈关注学生的需要,有的放矢完善教学内容;持续改进,不断革新法学教学方法;实施过程管理,以追求教学质量得以全程检控;同时将法学课堂延伸至社会,让全员参与法律人才的培养。

二、对法学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的具体设计

(一)洞悉需要,完善教学内容

满足顾客需求和让顾客满意的顾客观,是全面质量管理首要的—个核心理念。而顾客,既包括外部顾客,也包括内部顾客。基于教育这个产品本身的特殊性,学生既是提供给外部顾客的“产品”,同时其在内部层面上,又成为教育的直接顾客。因此,强烈关注学生的需要,必然也是法学教学活动展开和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只有以学生为本,施行个性化培养,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内在需求和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地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才能既令内部顾客——学生满意,同时又使之成为令外部顾客满意的“产品”。

而基于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对学业以及成才的具体期望不同,故教师不仅要对作为授课对象的学生予以真心关怀和密切的关注,通过询问、调查、访谈等方式,动态地掌握他们现时的、真实的、迫切的需要;而且同时也要深入调查和了解已毕业学生的就业去向,以及和他们探讨该门课程经过他们在工作中的检验,而产生的切身感受:即哪些知识内容是实际工作中能经常运用,而应作为重点被课堂教学所强调;哪些知识点是比较容易混淆,而在教学中应作为难点予以注意;以及在哪些知识层面上可能存在的欠缺,等等。此外,教师还需就学生就业集中的工作领域,选取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单位,通过调查问卷,或走访调查,密切了解和关注实践部门的需要。

通过上述这种全方位的调查了解之后,教师即能够在对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进行诠释分析之后,非常明了学生的真正需要,从而在遵循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的完善相关教学内容。

(二)持续改进,整合和创新教学方法

从全面质量管理的经典理论和模式中可知,质量的提升、内外顾客的持续满意和利益增长通过持续改进达成。所谓持续改进,按照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P.Rob—bins)的观点,即TQM是一种永远不能满足的承诺,非常好还不够,质量总能得到改进。对于法学教学,正如哈佛大学校长CharlesEliot指出:法律教育需实际解决的问题并非是教什么,而是如何教日。因此不断整合和创新法学教学方法,应成为一种永恒的目标。

由于当前大学本科的在校学生,出生年龄基本是介乎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可根据80后90后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对教学手段的期望,以及不同年级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对基础性教学方法(女Ⅱ讲授式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专业技能性教学方法(如模拟式教学、诊所式教学等)和综合性教学方法(女Ⅱ法律问题的社会调研及调研报告的撰写等)给予精心选择、糅合、创新和应用,使学生不仅能充分、扎实地掌握和领悟理论知识,且能贴近法学实务问题、实际接触真实案件,从而达到夯实理论基础,训练和提升学生的法律技能的目的。

此外,为充分调动学习主体—一学生彼此之间对于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学习心得等学习经验的交流、切磋、促进,培养学生的民主与合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全程引入团体探究法(groupinvestigation);而为了调动学生自主进行更深入地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教学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可为学生提供—个能够自主深入学习的便利的、系统的学习平台,通过采用网络课程等数位教学模式,令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互补共进、相得益彰。

(三)实施过程管理,丰富和完善教学质量的信息反馈途径

从教育组织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可知,实施过程管理,则意味着不再是将注意力仅仅在最终的成绩测试或终结平价上,而是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全程质量控制,通过整个教学过程的效果反馈信及数据,不断对教学全过程作出调整和改进。因而,如何丰富和完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途径是这一环节的关键。

作为教学质量信息及数据的反馈途径,最直接和常用的莫过于作业和测试。对此两种重要的、有效的反馈途径,应该注意不要将其变成对课本内容的复制活动,而是应该将其设计成重在训练、培养学生对法律思维方法的掌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且同时能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帮助他们牢固的掌握、总结和拓展所学的知识、方法和技能。比如对于作业的设计。则可通过给出某些彼此存在联系或冲突的法律条文,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或者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的实际操作、一些课程小论文的撰写等来达到此种目的;而对于测试,则除了采用传统的纸质考试之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采用诸如模拟法庭或者法律诊所的活动等实战测试形式。

此外,作为教学质量信息及数据的反馈途径,教师除采用传统的随堂交流、课后面谈等沟通途径之外,还应积极借助网络技术,通过电邮、QQ或开设博客等方式,随时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疑难问题等等情况的反映、建议和要求。从而基于在及时的互动中、在作业和测试中,多层面、全方位的采集数据和信息,认真对待,及时改进,以期最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四)延伸课堂,调动全员参与法律人才的培养

管理本科论文范文第5篇

1.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对象全面广泛,一是黑龙江省A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8届毕业生;二是本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用人单位,包括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等;三是就业中介机构,主要为招聘网站。

2.调研结果及分析

(1)黑龙江省A高校公共事业管理

专业毕业生的调研结果及分析。A高校为黑龙江省省属普通本科院校,2003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目前已有8届毕业生,共377人。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网络及电话的方式,共发放问卷330份,收回有效问卷310份,样本包括了各届毕业生且均匀分布,调研数据经分析具有代表性。一是,毕业生就业单位情况。整体来看,毕业生工作单位性质多样,包括政府、事业单位、企业、自治组织等。从统计结果来看,8届毕业生中,符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就业比例较低,仅占总人数的22%;各类企业占就业主要地位,达到69%;自主创业及其他工作性质占总人数的9%。二是,毕业生就业岗位情况。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按职能可划分为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生产业务等。在各类组织中从事行政管理类工作的毕业生人数最多,约占30%,其中,企业行政管理占多数;从事企业生产或政府、事业单位具体业务的约占21%,这部分学生通过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或辅修二学历/二学位取得的上岗机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约占总人数的13%,从事营销类工作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9%,这两部分学生主要通过用人单位的再培训或通过考取相关从业资格证书取得上岗机会;从事财务类工作的人员约占总人数的11%,这部分同学主要是辅修了会计或财务管理专业的二学历/二学位取得上岗机会;其他类别如自主创业、社区工作者等,约占总人数的16%。三是,毕业生工资收入情况。收入水平是反映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次调研把收入水平划分成了6个区间。调查对象收入水平差别较大,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占总人数的31%,多为近两年参加工作的学生,职位较低;月收入6000元以上的占18%,多为工作年限在4年以上,目前处于中高层领导岗位,且工作地点位于一、二线城市,8届毕业生总体平均收入按中位数平均估算在3700元左右。收入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工作年限不同、担任职务不同、工作城市发展水平不同等因素造成。上述数据与《2014年度麦可思———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中显示的全国本科毕业生毕业3年后平均月收入5962元相比,该专业毕业生的收入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四是,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就业满意度也是反映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调查表明,对就业现状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约占63%,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占37%,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约占总人数的37%。调研对象对目前工作感到满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工作环境好、人际关系好、事业上有发展前途等;对工作感到不满意的因素依次为经济收入少、事业上没有发展前途、工作环境不好、人际关系不好等。五是,毕业生对各类证书的作用评价。上学期间考取各类证书是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涉及到求职成功几率、就业质量、工作能力等问题。调研中以开放问题的形式,让调研对象真实反馈各类证书对其个人求职就业的影响。通过整理发现,有几种证书学生普遍提及或着重强调,认为在个人求职就业乃至职位升迁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各类英语水平等级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机动车驾驶证等。六是毕业生对本专业就业情况反馈。一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局限性大。这是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特性决定的,按照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应该到具备公共管理性质的部门就业,但目前此类组织发展不完善,现有的一些岗位“逢进必考”,竞争激烈;二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会认知度、认可度均很低。很多用人单位根本不了解该专业,在招聘计划中很少涉及该专业的招聘计划。

(2)用人单位的调研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研主要涉及各类企业、政府和事业单位等共20多家。调研主要针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数量、能力要求、人才培养建议等方面内容。调研对象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为主。一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思想素质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集体荣誉感和奉献精神强,事业心强,有较高的自我成功期待;心理素质方面,要求意志坚定,包容性强,乐观进取;能力素质方面,要求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公关社交能力,富于创造性思考,策划和研究能力强,发现问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决策能力,熟练使用办公软件;业务素质方面,要求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高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业务水平,自我学习能力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身体素质方面,要求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二是,用人单位对资格证书的要求方面。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考有固定报考条件。企业一般要求如下证书:毕业证、学位证、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资格证书、所从事岗位相关资格证书,参与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证明或证书、文章获奖方面的证书等。

(3)就业中介机构调研情况

本次调研主要了解了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两家国内知名招聘公司的地区分公司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和能力素质要求。从企业需求状况来看,公共管理类人才主要的需求部门是企业行政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后勤保障部以及政府与公共关系部等。从个人素质方面来看,要求应聘人才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集体荣誉感和事业心强;要具有勇于创新、富有远见、意志坚定、灵活应变、包容性强等方面能力;要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危机应对能力;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高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业务水平,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二、高校本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建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