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体系建设

工程体系建设范文精选

工程体系建设

工程体系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原则

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是新时代共青团的重要工作。“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是团中央启动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培养政治上过硬、思想上积极、能力上突出、实践上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青马工程”在2007年开始启动,目前已经实施了十多年。“青马工程”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上,特别是在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志向高远、有责任、有担当、有奉献精神的青年大学生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青马工程”在取得重要成效的同时,也存在如“分层次的差异化培养机制不完善”[1]“重视集中培训而忽视了日常教育和长期培养”[2]等问题。因此,对“青马工程”的反思和对其原则的重新审视,有助于更好地开展“青马工程”,从而增强“青马工程”对青年大学生的引导力和影响力,提升“青马工程”的实效性。

一、“青马工程”的实施原则

1.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统一。“青马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开展要坚持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阶段性”是指在开展“青马工程”过程中,采用集中一段时间完成教育的任务和要求。阶段性教育的好处是可以集中人力和时间的资源,对“青马工程”的学员开展集中教育,省时、有效、便于管理和及时反馈学习效果。集中学习阶段也更有助于学员集中精力专注于培训的内容,保证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教育的长期性,是指教育要遵循教育的规律,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浸润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需要潜移默化,不能一步到位,更不能立竿见影,尤其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反复、系统地加以教育和引导。强调“长期性”就是突出一旦成为“青马工程”的学员,就在大学四年一直是“青马工程”的学员,随时随地可以参加“青马工程”提供的各种学习培训、研讨交流、实践参观、服务志愿等活动之中。具体来说,可以将学员分为初级学员和成长型学员两类。对于初级学员,也就是刚刚加入“青马工程”的学员,要对他们进行集中学习,让他们通过集中学习方式尽快了解“青马工程”的课程内容,完成青马课程的核心课程,使其通过理论学习、参观实践,坚定信仰、启迪心灵、提升素养、开阔视野,从而达到“青马工程”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完成初级阶段学习任务的学员身份转换成为成长型学员,成长型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参加“青马工程”不同期的内容,甚至还可以成为活动的主持和带队者,带领初级学员开展相关活动,从而从“青马工程”的接受者到“青马工程”的传播者、推动者和完善者,将自己在“青马工程”的所学、所感、所想应用到促进“青马工程”的提升完善中。

2.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一方面,“青马工程”必须要重视理论的培训。“共青团要努力帮助广大青年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人生信念。”[1]“青马工程”最本质的要求是教育和培养广大青年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要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力和价值选择力。马克思指出,理论一旦被掌握就会成为物质的力量。马克思主义一旦为广大青年大学生所理解和掌握,就会成为青年大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因此,“青马工程”首先要坚持以科学理论引领、用科学理论武装,只有保持理论上的认同,才能做到理想信念上的坚定。“青马工程”要认真梳理理论教育的内容,既要涵盖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加强对理论原著的阅读,同时,对一些重大理论,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要设立专题讲细、讲透。总之,通过深化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凝心聚魂,筑牢信仰之基、强化精神之钙、把好思想之舵。另一方面,“青马工程”要注重知行合一,要强调理论对行动的指导作用,更要强调行动对理论的践行作用。“青马工程”要重视实践层面的教育,即通过参观、考察、实地走访、红色之旅、观看红色作品、到基层学习、参加志愿服务等丰富的实践活动,将主题教育的知、情、意三方面相结合,使青年大学生从情感上感动,从态度上坚定,从价值观上认同,从实践的角度更深刻理解理论的内涵,并做到知行合一。

3.整体性与个体性相统一。整体性是指“青马工程”的课程和内容统一安排,有着统一的目标和内容要求,所有参加学习的青年大学生需要按照要求完成相应的学习。“青马工程”是否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非常重要。只有受教育者充分地参与到“青马工程”的学习中,并主动学习和自我教育,才能更好地将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付诸个人的行动。因此,在整体设计“青马工程”的过程中,除了要优化选择课程和内容,更要重视课程实施方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要根据课程内容选择适合的课程方式。要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研讨、自主学习、线上线下学习”等方式,不要仅仅拘泥于传统课堂模式、讲座模式,而是结合青年大学生的特点,采用演讲、辩论、朗读、知识问答、小组比赛、分享心得、团体训练、团体游戏、情景再现、历史模拟、翻转课堂等多种形式,有效推动“青马工程”的开展。“青马工程”通过形式的创新,变被动为主动,变“你讲-我听”模式为“讲授-互动”模式,从而增强学习的效果、丰富学习体验。个体性强调“青马工程”的学习要满足学员个体的需要,同时也是满足“青马工程”长期学习的要求。“青马工程”是一个过程学习,不仅仅是阶段性的学习。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随时回到“青马工程”的课堂。“青马工程”在课程安排上,可以采取菜单式管理模式,学习内容包括必修内容和自选内容。学员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需要、时间以及“青马工程”课程内容进行自主选择参加,随时报名参加。“选修内容”的学习时间原则上可以覆盖学员整个在校学习时间。个体性原则要求“青马工程”要考量不同学员的知识储备、个性特征、思维模式、兴趣需要等实际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具体的教育模块、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等,既要保证按照“青马工程”的要求完成各项教育任务,同时也要充分考虑青年大学生的个体需求差异,增强“青马工程”的吸引力,使“青马工程”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二、“青马工程”的内容原则

有人把“青马工程”当作一个筐,什么内容都可以装。但是实际上,“青马工程”的内容选择必须有依据和原则,不能什么内容都往里面放。有一些内容在放进去的时候,要注意转换,要把内容转化成符合“青马工程”的要求。比如,实践参观,参观什么地方,参观这个地方要给学员哪方面的启示,这些内容都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绝不能出现利用现有资源随意组合课程,并把这些都作为“青马课程”,这就使“青马课程”与学生干部培训、学生素质拓展培训、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等培训内容相互混淆了,而没有体现“青马工程”本质特点。

1.目标导向原则。明确“青马工程”培训的目标是开展“青马工程”培训的前提。“青马工程”不同于其他校内各类培训,它有着明确的目标指向和方向要求。政治性是“青马工程”的本质属性,“青马工程”就是为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青马工程”要以提升青年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觉悟为主要目标。因此,“青马工程”要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始终,增强青年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青年大学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等自觉性和坚定性,培养青年大学生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

2.问题导向原则。“青马工程”的制定要以问题为导向,要凸显问题意识。“一个人的信仰或理想信念的形成和确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功能。”[3]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确立、巩固和稳定的关键期,他们思维活跃、接触广泛、求知欲强,但是由于社会阅历不足,加上各种错误文化思潮影响,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网络不良信息和虚假信息的误导,对社会转型期产生的问题和矛盾认识片面等原因,思想上容易出现偏离、政治上容易出现动摇、行为上容易出现失当,网络上容易出现跟风等问题。因此,我们在实施“青马工程”时,要及时了解当前的问题,重点解决学员的思想困惑和理论学习困难等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访谈、提问等方式,搜集学员的问题和困惑,结合学员的具体要求,设计实施“青马工程”课程体系,为学员答疑解惑。

3.与时俱进原则。课程形成体系,就容易内容相对固定,而固定的课程内容和形式容易使学员产生抵触和厌倦情绪,从而降低学习的积极性。“青马工程”为避免这一点,就需要重视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富于变化。一方面,“青马工程”要关注时展,关注最新的形势,使课程内容不断更新,贴合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吸收当前最新的时事内容。在“青马工程”课堂上,通过讲故事、举例子、谈感受的方式,常说、敢说、能说、会说,引导青年大学生从实际出发,去理解相关理论。同时,也有效地防止和避免当下的一些不良思想和言论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另一方面,“青马工程”要建立开放式课程模式,积极采用互动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等形式,使学员参与到课程的建设之中,通过与学员的互动,了解学员的所思所需和所关注的问题,从而发现课程内容的新的增长点,使课程的内容真正与学员产生情感共振、思想共鸣,不断丰富“青马工程”课程体系内容,促进“青马工程”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完善。

4.线上线下相结合原则。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开展“青马工程”并不是新鲜事物。网络资源、网络课程,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资源,但是,线上教育一直以来只是起到辅助作用,而不是起主导作用。而突发的肺炎疫情使得线上教育成为高校教育的主要模式。疫情期间,更多的课程是在网上进行,老师变身“主播”开展线上教育。同时,一些优秀课程资源也成为重要的课程补充学习内容,保证了大学生课程学习的效果。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社会政治文化、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等。虽然我们坚信疫情一定会过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疫情对我们产生的影响却会是深远的。不难预测,后疫情时代,网络课程资源和线上教育模式依旧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青马工程”要发挥新媒体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和宣传的感染力,扩大学习的影响效果;利用线上教育的优秀课程资源,拓展主题教育的方式途径;利用网络平台,建立网络资源库,分享学习材料和学习体会,方便学员自主获得学习资料,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三、“青马工程”的评价原则

评价是指对“青马工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从而保证“青马工程”的开展能够取得预期效果。开展“青马工程”评价既是对学员学习情况的一个反馈,有助于学员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是对“青马工程”的内容与实施进行评价,判断“青马工程”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青马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

1.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青马工程”的结果评价是指通过考试的方式对学员进行学习情况的评价。考试是评价初级学员集中学习的有效方式。“青马工程”除了培养学员的识记性知识之外,更重视培养学员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这部分内容通过一次或几次卷面考试方式,是无法很好地检测的,而且仅仅通过考试进行检测也是不科学和不完整的。因此,在对“青马学员”的学习情况评价中,要重视“过程评价”,记录学员在学习过程的参与度、积极性等表现,将学员的发言次数与质量、参与比赛与活动的表现、撰写的学习心得等都纳入学员考核之中,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给予学员全面的评价。

2.小组评估与他人评议、个人评价相结合。每期“青马工程”都建立相应的班级,并在班级内进行分组。“青马工程”考核要将小组评估与个人评价、他人评议相结合。个人通过对自己进行评价,有助于反思自我学习状况,总结课程学习收获,加强自我约束力和促进个人学习。他人评议,即通过学员的相互评议,促进班内学员互动、增进了解,营造班级“家”文化。通过他人评议,学员之间分享意见,学员可以获得来自不同学员的建议,促进个人成长,使学员之间能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小组评估,主要评估个人在集体中的表现和作用,个人是否在集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有意识地培养集体主义观点的有效途径。“青马工程”要让学员了解评价体系,让学员在一开始就注意融入集体中,通过对他人评议、小组评估,培养学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集体观念,并努力营造班级“家”文化,提升学员归属感。

3.在校评价和离校后评价相结合。“青马工程”的效果如何,每一期学员要对其进行评价,学员对“青马课程”相关学习内容进行认同度和影响度的评价。这一评价能够反映当下学员对“青马工程”的满意度,但是,随着学员年龄的增长,特别是随着学员毕业走向社会,他们对“青马工程”的认识,包括哪些内容使他们更加受益,哪些老师让他们更加印象深刻,会随着他们认识问题深度的增加、认识问题角度的转换和社会阅历的丰富,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因此,对“青马课程”的评价,不能仅仅局限在刚刚完成培训的学员,而是要邀请已经毕业的学员对“青马工程”进行评价。通过毕业学员的评价,还可以了解“青马工程”对其择业、就业或工作中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了解“青马工程”对青年大学生职业生涯初期的影响,更好地完善“青马工程”的实施和开展。

四、结语

高校青年大学生是民族振兴的重要青春力量。青春有理想,人生才不会迷茫;青春有方向,奋斗才会有力量。“青马工程”帮助高校青年大学生扬起理想的风帆,树立起信念的旗帜,因此,“青马工程”的实施及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效果。高校“青马工程”是一个意义重大、作用深远的人才培养工程。我们只有不断改进“青马工程”,提升“青马工程”的质量和效果,改进“青马工程”的实施和内容,完善“青马工程”的评价和反馈,从而将“青马工程”打造成为高校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大讲堂、锤炼品格的根据地。高校要积极依托“青马工程”的开展,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仰,使青年大学生在青春成长路上更有方向、更有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参考文献:

[1]蔡威,马悦.高校“青马工程”质量提升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3).

[2]李庭宪,郭超.用系统思维指导“青马工程”建设[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0(2).

工程体系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安全管控体系;建设

在输变电工程开展施工运作阶段,安全是需要秉持的首要准则,特别是在工程施工建设阶段,工程建设人员往往会受到来自于多方面安全隐患的威胁,保证工程建设进度的同时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也需要得到全面保障,而这也就需要相关建设人员自身始终秉持安全且规范运作的理念。企业管理层、建设管理方也需要充分关注工程建设安全工作,将保障工程人员的安全工作全面落实,企业管理层需起到领导作用,全面深入到工程施工场地开展动态化监管,从而全面展现出领导管理,以及深化安全意识的辅助作用,让安全建设充分落实于电力工程运作的所有环节当中。同时,工程监理工作的充分落实对电力工程安全运作也有着较为重要价值,这也就需要电力工程运作监理团队深入开展监理责任落实,进一步健全队伍架构,并更为深刻认知监理的责任、提升监理水准等,从而更好展现出监理的价值所在,监管电力工程运作的安全性与平稳性,从而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带来基础的保障举措。

1电力输变电工程安全管控的整体概述

1.1电力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管控的核心价值解析。据相关数据统计,绝大部分电力工程事故产生的核心因素是:各相关方、相关部门不能充分依据法规以及行业内部的要求开展安全管控、规范化运作施工安全技术,从而造成各类安全问题且屡禁不止,给电力企业及建设单位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一定负面的社会影响。在目前电力输变电工程施工运作中需充分将安全管控落实于工程建设的所有流程中,不论是从管控部门亦或基层建设人员都需树立安全运作意识,全面规避为了短期收益而造成较为严重的安全问题。电力企业需科学化运用相关安全生产技术和安全管控技术,建立健全有针对性的安全运作建设管控机制,保障所有作业人员都应在施工运作中严格依照标准规范开展,养成良好的安全作业习惯、创建优异的工程建设环境,保证输变电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平稳开展[1]。

1.2电力输变电工程施工阶段安全管控存在的问题。国内输变电工程整体可粗略划分为变电站、输电线路建设两个版块。前者因其作业环境和场所固定、持续管控规范、发展态势较为优异且施工运作也较为简易,特别是运作流程相对简单,所有相关电力企业在持续提升建设体量的基础上不断累积了诸多的安全方式与经验,也让其可充分满足于工程项目运作安全的整体需求;输电线路建设因其作业环境复杂多变、作业场所多样化和不固定特性,需涉及诸多的工作人员且整体人员架构较为随机,而伴随着管控方式的探索与进步、工程体量的变化与增进,更加使得安全管控的难度多方面增加,从而也造成了工程安全事故率大幅度提升的现状存在。这无疑导致电力工程整体的安全管控不能有效发挥出其应有的机制,安全管控所展现的效果也相对有限。在输变电项目的整体施工运作阶段,受到诸如地域地理环境、气候气象条件、设计因素、地形地质因素、材料器材供应甚至队伍整合素质、劳务合作因素、地域人文因素等的影响或干扰,其所包含的安全隐患亦是相对较多,这对安全管控也带来很大影响:首先是工程安全管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及其调配不够科学,在诸多输变电工程运作中存在着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通常工程建设人员的素质及工作开展能力较为欠缺,特别是安全管控版块更是屡见不鲜,这无疑会让安全管控效果大幅度削减,不能更好契合工程安全运作的相关需求;其次是工程施工运作的建设进程往往因工期设置(或受外部条件、或受器材采购供应等)不合理、或对工程建设环境的勘测不够深入,从而让工程建设时常会受到诸如天气环境、人为因素(如青征迁纠纷)、以及建设环境相对较大的影响,不能更好保证工程建设运作的安全性与平稳性[2]。

2输变电工程建设安全管控体系建设的举措

2.1增强工程建设人员的安全因素,深化安全运作技能。增进电力工程人员的安全运作意识,相关管理人员需充分起到领头作用,从而辅助工程运作形成较为优异的安全意识氛围,让所有工程施工人员从内心层面充分认知到安全建设的关键性,并有效地贯彻于工程建设运作当中,从本质上减少安全突发事件的产生几率。同时需全面开展相关的主题安全活动,更好提升员工学习的主动性,让员工更多探知安全知识,充分明晰电力工程运作中所包含的安全隐患问题,同时借助科学合理的安全专业知识考评来进一步增进工程建设人员的安全运作基础意识;同时也需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项技术的增强培训,全面增进技术工作人员安全运作的能力与水准,从而让技术建设有着充分保障。对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也需更好的调控,建设方需对承包商开展核心工作点的安全交底,特别是容易引发事故的环节,开展深化,从而更好规避事故的产生[3]。

2.2保证电力工程建设材料的品质。输变电工程建设材料的挑选,全面考究以及材料规格与品质为核心的挑选指标,注重选购方式的合法以及正规性,规避产生不符合工程运作需求建设材料进入场地的情况,从而更好规避电力工程运作的安全隐患产生。当建设材料选购完成后,需在进行入场前依据相关规定要求对选购的材料开展规范化的检测工作,真正意义上保证建设材料的品质与安全性。

2.3推进工程安全管控的互动。针对输变电工程的建设方与承包方的各自核心管理层而言,转变以往的安全理念,特别是积极的学习与运用更为主动化的安全管控理念亟待需要转变,可以充分认知到安全管控对工程建设的核心价值,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双方管理层都需要积极转变以往的管控理念,同时在双方进行有效互动的状态下增进安全管控的开展,让双方在互动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工程安全管控工作的深入开展,让双方实现互为监管,从而更好提升输变电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充分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几率[4]。

2.4全面做好输变电工程建设场地的安全管控工作。输变电工程在施工运作阶段很多安全事故隐患是无法提前做到精准预判的,为更好保证工程建设场地的运作安全性,需关注工程建设场地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增进安全监管力度,安排充足的监管人员开展规范化工作,特别是需做到每一项建设环节及区域都有专项人员进行监管负责,从而让安全监督管理的结果更为符合预期要求,让场地安全建设更有充足保障。特别是管控专项工作的人员需对电力工程建设场地原则的安全性全权负责,要深化其工作开展的责任意识,对工程建设场地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第一时间的上报。同时定期开展对工程建设现场的建设巡检,深入检测并探知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依据以往事故产生的相关经验及教训探究安全事故产生的本质因素,持续地总结与归纳,为规避以及更好改善安全事故给予更为全面的开展经验。

2.5增进建设场地的核心点运作安全管控。对输变电工程运作的流程所包含的工作人员需进行妥善调配,同时对其专业性进行严密要求,充分规避相关工程建设人员存在身兼数职的情况;依据相关的规定与要求,对输变电工程建设场地的核心运作点开展动态化的严密监督与管理,特别要是要增强对工程建设场地的安全运作监察;对变电站以及输电线路路的整体建设需开展前期的品质检测,严密把控品质关,从而真正意义上做到安全有保障;针对于输变电工程当中的核心点需妥善安置专业人员开展日常检测,探知到相关安全隐患后第一时间进行调控,同时开展品质严密审核;对工程的建设方案也需开展有针对性的审查举措,将其与工程建设场地的真实情况紧密结合,倘若工程建设方案没有深入考究工程建设场地的实际环境情况,则需进行有针对性的二次调控方案,同时追查相关规划人员的工作失职问题;工程建设运作不符合要求的分包商需要求其进行停工的整改工作,倘若不按照有关的要求开展调整则需全面清除工程建设场地[5]。

2.6贯彻业主场地安全管控举措。当输变电工程建设场地包含着众多工程建设企业的阶段,需提前开展安全协议的签署,同时安排有关人员开展安全管控检测以及调控工作;对大概率会产生的安全事故核心环节,在开展专属的交底流程后需要通过业主项目负责人的签发之后开展运作;在各个分包单位开展场地建设阶段需充分做好相关的手续检测,特别是需对分包商的工程建设资质、工程建设的人员架构展开深入排查;将工程分包所有环节的安全管控工作妥善做好,严密把控分包工作人员的场地建设安全,规避相关事故的出现;在核心点的建设环节中严密监控安全管控,深化对核心点的检测工作;对工程运转环节开展相应的责任贯彻,开展各个安全监理工作开展责任到人的机制,让工程建设验收真正做到有据可依,方便于安全管控工作的规范化开展。

3结语

工程体系建设范文第3篇

随着市场对工程管理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论证了本科实践教学过程中建立立体式教学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由专业、时间和空间三个维度构建思路。从校内到校外实现实践能力大一到大四逐级提升,不断完善教学体系中各项具体保障措施,实现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程管理;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工程管理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较大的专业覆盖范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更注重实践教学,实现专业知识与工程实际操作有效转化。加强实践性教学及其体系的研究和完善,对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综合素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市场发展需求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相关行业飞速发展,需要大量具有实践经验的项目管理人才,但目前教学效果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难以符合市场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发展要求。因此,迫切要求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行业紧密结合和创新,建立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满足市场发展的新要求,解决高等工程教育与市场发展不能有效对接的突出问题,提高学生专业操作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职业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专业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工程管理专业自身的实践性、应用性的专业特点使实践教学成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工程管理专业属于交叉学科,造成在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以下较为突出的问题:依托专业平台不同导致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一系列专业软件使用受到限制,开放型实验平台难以建立,综合类实践教学难以开展,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及设计流于形式,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没有教材作为依据,考核机制和评价标准不能全面反映出学生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难以全程跟踪管控,导致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符合工程管理专业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思路

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是明确培养目标,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由专业、时间和空间三个维度内容组成,制定有效评价标准,完善各项教学条件,对整个教学实践环节进行有效管控的多层次,全方位、系统性和开放型实践教学体系。

(一)三维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架构

专业维度是指融合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专业知识展开的实践教学内容。时间维度是从大一到大四本科四年时间。空间维度是在学校进行也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实现实践教学在空间上的分布。通过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分布,循序渐进的由基础技能向综合技能逐步提升实际专业操作水平,增强创新能力。

(二)三维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的特点

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突破传统的点线式一门课程一个实践的思路,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将工程管理四大平台知识模块化,完成阶段性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重视交叉学科实践课程的有效搭接,在时间和空间维度实现实践低阶模块向综合创新高阶模块梯度转化。同时在理论教学环节注重实践知识的前期导入和后期延伸,实现专业知识的融通和整体性。通过全程有效监督管理,使实践教学体系中各项保障措施不断自我完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核心内容

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实践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根据实践教学特点和学生能力形成的规律,分为基础能力训练、专业技术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创新能力训练四大模块,各层次实践训练模块通过理论教学有效进行串联。基础能力训练模块主要是公共基础课程的实践训练。专业技术训练模块主要是专业平台课程的实践训练,主要包括各专业课程实验、实训和课程设计。综合能力训练模块是综合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进行技术能力合成训练,主要包括工程全过程综合模拟实验、综合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或论文和毕业实习等。创新能力训练是对专业技术训练和综合训练的拓展,通过参与竞赛活动、科研课题、执业资格考试和课外实习等方式进行。在理论教学中加入工程实际案例、视频、课堂讨论、作业和课程参观提高感性认识,根据理论课程的相关性进行实践内容组合设计。通过“知识的掌握与深化—基本实践能力的形成—创新精神的培养”逐步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形成立体式实践教学内容。

三、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保障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立体式教学体系中应根据全国专业委员会意见,结合市场发展需要,摒弃工程管理专业设置在不同院系中差异,明确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目标,培养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建设工程全过程管理的全方位高级人才,才能有效进行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中各组成内容的安排。

(二)加大资金投入,进行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

随着一系列软件在实际工程管理中的应用,需要学校加大资金进行硬件和软件投入,进行工程管理专业综合实验室建设。开展实训课程,通过实验室平台掌握各种工程管理软件的使用;利用专业的仿真实验室,模拟工程建设全过程策划并实施专业管理活动,使学生获得广泛而全面的专业技能训练。实现开放型实验平台,学生对于先进的工程技术管理软件应用得到充分训练,达到培养学生的单项管理应用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标。

(三)建立长期合作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是实现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中空间分布的关键,应由专业牵头学校与建筑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签订合作协议。由企业每年提供适合的建设项目工地,分配现场管理人员指导学生进行综合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实际操作,学校教师主要负责安全管理,解决建筑企业承担实习安全风险;学校分配专业教师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根据合作企业量身定制专业管理人才,企业优先录用学校的毕业生,形成企业和学校良好互动,互惠互利,从而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推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立体式实践教学发展和质量提高的关键,对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安排年龄结构。年轻教师可到实习基地兼职增强工程实践知识;参加执业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培训,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提高对工程实际的系统认识。专业教师通过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和各级课题及企业共同开发科研项目,进一步提升教研能力;吸收实践经验丰富技术人员或聘请校外专家为本专业的兼职教师,在实践环节进行教学指导或专题讲座、座谈等活动,增进教师和学生对专业实践的全面认识。

(五)完善实践教材整体性

工程管理实践环节中目前只有实验环节在理论课程教材中有配套内容指导,但在实训和实习教学中缺乏相应的教材,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工程管理专业实践环节应该根据市场需求重视软件操作等实训课程教材的编写,对于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总体要求进行专业指导书籍和教程编写,形成完整的工程管理实践教材体系,让学生们能够有书可依,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完善考核方式

现阶段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已建立有效的实验和实训考核方式,但在课程设计和实习中,教师对学生的考核不全面。在课程设计环节要求学生制作PPT对实践过程进行说明并结合成果报告质量进行考核。在综合性实习考核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实习单位和工作的特点,针对性提交工作实习报告,制定明确考核标准体系,企业根据评分细则进行学生专业实践效果评价,学校侧重考核学生参加专业实践纪律和工作情况。建立完善的实习教学考核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七)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

在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中形成以专业对学生—学院对专业—学校对学院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专业教师根据实践教学各环节特点,制定实践(实验)教学计划和大纲,设计具体内容,通过对学生量化考评要求实现有效质量控制。学院对专业形成的实践教学管理材料进行审核和完善,采取教学督导评审和专业教师互评机制。学校对学院形成实践教学质量控制制度,综合实践教学特点和学院提交教学材料形成考评细则,开展实践教学检查和评估工作,通过学生评教反馈实践教学效果。实现实践教学质量准确合理的综合评价,使实践教学各环节工作不断自我完善。

四、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工程管理专业高层次管理人才培养的关键,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是工程管理实践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已具备初步条件,但在建设过程中仍需在明确教学目标下,不断完善各项教学条件,形成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作用,提高学生工程管理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四聪,李坚.地方高校管理类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中国市场,2010(22):152-154.

[2]潘海兵,等.多维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及农业高级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915-17917.

[3]陈建国,许凤.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1):89-94.

工程体系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标准化,体系表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是实现建筑使用功能、满足使用需求、保证人们身体健康安全的重要设备系统之一,也是在建筑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工程建设领域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给水排水系统作为衔接市政给水与市政排水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人们提供满足使用水量、水压、水质要求的生活用水,又将日常生活使用过后的污废水和建筑与小区雨水有组织的排入市政管道。在整个给水排水大系统中,建筑给水排水系统是直接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20年,全国已有13个省份的城镇化率超过国家平均水平60.60%[1]。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建筑种类和功能也日益复杂,建筑内部的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种类和使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也越来越多,因此近20年来编制了大量的不同级别的建筑给水排水专业产品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为了保障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在工程建设各阶段质量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对建筑给水排水专业的标准化体系构建应当从顶层设计入手,结合技术发展的方向,不断建设并加以完善。为了更好地统筹规划和梳理建筑给水排水专业的标准,从而应用于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维、管理方面,通过以《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关于印发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意见的通知》(建标〔2016〕166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年修订)的文件为基础,对建筑给水排水行业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归类、梳理,整理形成标准体系框架,以期更好地指导建筑给水排水标准化的发展。

1建筑给水排水专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建筑给水排水标准从以学习借鉴前苏联相关建筑卫生学标准出发,逐步开始自主编写制定符合我国使用情况的标准规范。1962年成立《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以下简称“64版规范”)的编写组,1964年6月26日由国家建筑工程部报国家经济委员会备案后公布《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BJG15-64),全国通用部颁试行标准。64版规范是我国第一本建筑给水排水行业的设计规范,是建国15年来我国对于建筑给水排水专业科研、工程设计实践的一次较全面和完善的技术总结,更为重要的是,64版标准也是我国在建立建筑给水排水技术标准体系上迈出的第一步。64版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给水设计、排水设计、热水及开水供应设计等四部分,共4篇17章49节378条。此后历次修订版本的章节体系结构设置均以64版规范为基础,分别是1974年的《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TJ15-7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997年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来源于苏联原有的一些标准及参数要求已经不能满足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的需求。在64版规范发展和修订到《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的过程中,建筑给水排水专业的产品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不断涌现,得到了大力发展。颁布实施了一大批涉及到新材料、新设备、新装置的国家及行业产品标准和新工艺、新系统的国家及行业工程建设标准。与ISO、欧美和日本等国标准体系不同,我国实行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世界上发达国家大多数采取的是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基本没有专门的工程建设标准或对工程建设进行规定,常通过对产品质量、方法进行规定。我国则是通过对工程项目分系统或者分阶段进行规定,相对较为详细完善。随着标准化改革推进,为向技术法规过渡而编制的“强制性条文”,标志着工程建设标准体制的改革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2]。2015年实施标准化改革以来,明确提出了建立强制性标准体系,逐步以全文强制性标准替代目前散落在各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是37项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体系中唯一一本建筑给水排水专业的城乡建设部分设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该规范已于2020年完成审查。

2建筑给水排水标准化体系

2.1建筑给水排水标准现状

目前我国适用于给排水的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有约880项,其中国家标准约210项、行业标准约670项。这其中直接涉及到建筑给水排水专业的产品标准约140项,工程建设标准约26项。此外,还有一些归口于相邻行业标准化机构管理的标准,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也需要应用。建筑给水排水专业的产品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又分别可分为国家标准和城镇建设行业标准,其归口管理部门见表1。为了更好地掌握建筑给水排水专业的标准现状,需要梳理建立专业标准化体系图表,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合理规划整个建筑给水排水专业的标准化体系框架。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作用主要是:①便于了解工程建设标准的整体、全局以及每项工程建设标准在体系表中的分类位置和层次。②便于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者制订工程建设标准近、远期计划。③便于工程技术专业人员掌握本专业的工程建设标准、项目以便指导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等[3]。研究通过对由全国城镇给水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3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给水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的标准进行梳理汇总,将建筑给水排水专业涉及的工程建设标准总结归纳,形成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表(见表2)。该体系表不包括建筑水消防标准规范,不包括其他相邻专业管理部门或其他相邻归口专业标准化机构制定的、部分内容可用于建筑给水排水专业的标准规范。通过体系表可以看出,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主要由综合标准、基础标准、通用标准、专用标准四个方面组成。建筑给水排水领域的综合标准为《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规范适用于城镇给水、城镇排水、污水再生利用和雨水利用相关系统和设施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和管理等,该规范全部条文都为强制性条文。随着标准化改革推行,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见》(建标〔2016〕166号)关于构建我国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以下简称工程规范)体系的要求,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各专业开始制定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建筑给水排水领域是《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已报批),该规范作为建筑给水排水领域唯一的一本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主要规定了建筑给水排水行业涉及到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工程规范又分为项目规范和通用规范两类,主要内容为项目建设的规模、布局选址、功能、性能,以及必要的关键性技术措施,是工程建设的控制性底线要求。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后将替代现行《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以及其他规范的强制性条文,并作为约束建筑给水排水领域的推荐性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基本要求。基础标准、通用标准、专用标准又可根据具体涵盖方向和应用范围细分。体系表中的基础标准主要包括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建设过程中所应用和涉及到基础性的规定与要求,比如行业使用的基本术语、符号、制图要求等最基层的信息;通用标准主要包括适用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建设整个过程或某个阶段过程的标准,目前体系中已有规范包括整体的设计过程及验收过程,节水专项设计、抗震专项设计、运行管理过程等;专用标准主要包括建筑给水排水领域中各个单独系统的设计技术标准、管道设计应用标准、节水应用标准等。并可根据行业的技术应用,随着新系统、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专用标准的体系框架。

2.2建筑给水排水标准现状化体系存在的问题

2.2.1标准涉及的归口管理部门多

目前由政府相关部门直接管理的涉及建筑给水排水专业的标准化归口管理部门主要有:全国城镇给水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3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给水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管路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7)等。从事开展制定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团体标准的社会团体包括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学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土木工程协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等。很多在建筑给水排水专业的工程建设领域应用的新材料、技术、设备、综艺系统等,目前大多在上述社会团体申请立项、制定,这主要是因为社会团体的标准管理更加灵活,立项编制到审查的周期较短,符合申请立项单位将新材料设备工艺尽快的标准化,从而推向工程建设市场中应用的初衷。但是这些社会团体在管理的严格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各团体标准制定也很难从建筑给水排水的标准化体系大框架出发。

2.2.2标准覆盖的系统种类多

从《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BJG15-64)实施以来,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建设领域涉及到系统与工艺设备材料已经得到了极大发展,从最早的室内给水、热水、排水、雨水系统,到现在已经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分区供水、分质供水、可再生能源热水、再生水和雨水利用、不同类型的消防系统,以及不同新型管道、阀门、设备等。工程建设中应用的各种水系统种类繁多、涉及的材料设备种类多样、各系统之间又较为独立分散,这是建筑给水排水专业的一个特点。因此为了能更好地指导工程建设,不同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运维需要制定相应的工程建设规范,也需要制定对应的产品标准。因此导致目前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各级别标准数量和种类非常多。

2.2.3标准间存在不统一不协调问题

由于目前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标准体系化还不完善,因此在各级别标准中,内容范围相近的标准就难免存在协调性较差的情况,甚至不同标准化组织归口管理的同类标准也存在内容范围、结构、技术要求方面的较大差异,标准质量参差不齐。比如仅仅给水用的薄壁不锈钢管道,从国家标准到社团标准,各种产品标准和工程标准有十几本,彼此之间存在较多的重复,但各自涵盖的内容又不完善,因此在工程建设项目中选择与应用容易造成混淆和理解错误,设计方、业主方、监理方等由于存在技术和利益差别,在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产品选择、技术要求、施工控制等多环节分别要求按照对自己更有利的标准执行,从而影响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3建筑给水排水标准化体系的发展

随着经济水平快速发展,建筑给水排水专业的大量创新性技术和成果得以产出及应用,因此将技术与成果实现标准化进而应用与推广的需求非常迫切。我国的国家及行业标准是采用以政府主导编制标准的模式,从标准立项、编写、征求意见、编制完成,到最后审查,一般时间都较长,不利于新技术与产品的推广应用。十二五以来,“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针对建筑给水排水专业方向开展了系列研究与示范工作,涉及到建筑用水定额、二次供水水质保障、管材安全、节水节能、排水系统卫生安全、雨水利用等等,为《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二次加压与调蓄供水工程技术标准》《建筑与小区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住宅生活排水系统立管排水能力测试标准》《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模块化户内中水集成系统技术规程》等一系列国家及行业工程建设标准的制修订提供了技术支撑。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中,提出了整合精简强制性标准,优化完善推荐性标准,培育发展团体标准等措施。从而为解决建筑给水排水专业新技术、材料设备的标准化应用需求与标准化体系相对不完善的矛盾指明了发展方向,建筑给水排水团体标准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和发展,各相关标准化团体组织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充分的激发。作为建筑给水排水专业标准化体系框架中重要的组成和补充部分,团体标准正在逐步走向标准化改革的历史舞台,将成为建筑给水排水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支撑和行业创新源泉。在建筑给水排水专业标准化体系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各级建筑给水排水的标准化组织应该加强联系和协作,并且与现有建筑给水排水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归口管理部门保持沟通,更好地管理标准的立项与制定,在建筑给水排水行业工程建筑标准体系框架内开展标准制定工作,以实现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

赵锂.国家工程建设全文强制性标准体系的建立及给水排水专业相关全文强制性标准[J].给水排水,2017(4):43-45.

工程体系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环境工程;工程教育认证;教学体系

通过基于工程认证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改革,强化环境工程专业“核环境”、“赣鄱”特色,使学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国防事业,满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等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对环保人才的需求[1-6]。本成果按照高等工程教育的内在规律及发展趋势,围绕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依托环境工程江西省“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质量工程项目,逐步形成了基于工程认证的特色专业教学体系。

一通过建立“双参三联合”运行机制,进行专业培养方案特色化构建,促进教学体系与工程认证标准对接

(1)培养目标特色化。通过建立“双参三联合”运行机制,通过建立“双参三联合”运行机制,即企业参与培养学生的教育过程,学生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校企联合制订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联合进行教学和实践活动,联合评估培养质量,专业根据学校办学方向和办学定位,以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和核行业发展对环境工程领域人才的需求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2)课程体系的特色化构建。以省级教改项目“具有核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探索”、“具有核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实践”、“基于“核地学”、“赣鄱”特色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环境类专业学生实践提升途径探讨”为依托,形成了具有辐射环境监测、矿山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等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体系。重点强调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的特色化,如:《辐射环境监测》课程,强化铀矿资源开发与矿山环境问题中放射性核素的分析与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课程,强化绿色铀矿山生产及修复生产造成的土壤及生态破坏问题;《水处理》课程,强化放射性废水及矿山废水的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强化气溶胶微粒中的重金属及放射性核素铀、钍等的污染分布特征及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等。

二通过专业“质量工程”项目搭建实践教学“大平台”,结合“党建+教学”模式的实施,促进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

(1)通过“品牌专业”的建设,打造精品教学媒介。通过省级精品课程及10余部教材建设,结合教师参加环境类教学相关会议及兄弟院校交流的形式,促进教师的成长,育人水平得到提升。(2)通过“特色专业”的建设,促进产学研融合。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本科专业教学资源,搭建创新型实验教学平台,如形成了光催化还原处理含铀废水实验系统,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3)通过“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建设,打造扎实的校内外实践平台基地。本专业以“教育部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建立了“核地学类应用开发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中水处理示范工程”等校内实训平台和“南昌水业集团”、“中核抚州金安铀业有限公司”等一批稳定的校外产学研实践基地,助推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4)通过“党建+教学”促进“立德树人”,构建以学生为导向的育人模式。环境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为全国首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为充分发挥样板支部的示范作用,贯彻工程认证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理念,环境工程系教工党支部采取了“党员班主任抓考研促就业、党员教师抓学生促学风、党支部书记抓教师促教风,党支部牵头推动专业建设”的“三抓一推”新举措,推进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工程素养的形成。

三通过建立本科教学质量全过程跟踪调控体系,形成了基于工程认证标准的环境工程专业可持续改进机制,保障教学体系的有效执行

(1)学校以本科人才培养为中心,出台了《东华理工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管理与运行实施办法》等文件,建立了“校内校外两维度,校院系三级督导”为核心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体系。(2)本专业建立了较完善的毕业生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机制和实施办法,定期对培养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通过应届毕业生调查问卷、往届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等方法与手段,对学生培养质量、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定期进行评价,并将分析评价结果用于持续改进。(3)注重再评价,促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再优化。近些年,东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建立了专业持续改进的信息反馈机制,出台了《东华理工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管理与运行实施办法》等文件,确保来自各方面的评价结果能够及时、有效地反馈给学院、专业负责人、任课教师等相关人员,用于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的持续改进。

四结论

通过基于工程认证的特色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特色专业教学体系如何与工程认证标准对接。作为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如何既要满足国际工程认证标准,又突出特色,使环境工程培养方案符合工程认证要求的同时突出学校特色化培养。(2)特色专业教学体系如何与“双创教育”“立德树人”融合。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更应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如何通过保障平台的搭建,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3)特色专业教学体系如何有效执行。如何通过建立教学保障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基于工程认证标准的环境工程专业可持续改进机制,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陈井影,王光辉,王学刚,等.环境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探讨——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6,3(24):7-8+13.

[2]陈井影,王学刚,高柏,等.“核地学”、“赣鄱”特色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冶金教育,2017(01):82-83+86.

[3]刘迎云,刘泽华.核特色环境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8):27-28.

[4]赵燕.新形势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化工高等教育,2003(4):90-92.

[5]张冬梅,杜诚,牛显春,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石化院校环境工程特色专业改革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30):112-1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