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法律意识教学

法律意识教学范文精选

法律意识教学

法律意识教学范文第1篇

一、培养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

学生的法律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学习和自觉培养的结果。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有关内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中学历史教材中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法律文献,如《罗马法》、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1787年宪法、拿破仑《法典》、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宪法等,这些法律文献包含着许多重要的法律原则,如民事责任、契约、继承制度、婚姻制度、律师制度、财产制度、诚实守信、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等。通过对这些法律原则的了解,可以丰富历史课堂,拓宽学生的历史知识面,使学生得到正确的法律意识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如在探究现代中国的宪政历程时,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可以先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理解,(学生在初中已学过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起遵守宪法的观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1982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进一步开展全面立法工作提供了基本的原则。此后,依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通过了一系列法律,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法律体系。我国的法制建设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人人必须尊重宪法、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观念,为推动我国的法制化进程作出自己的贡献。在学习《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时,可以结合中国的相关法律,通过简要介绍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的平等自愿、诚实信用、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等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的保证、定金、抵押、质押、留置等简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继承顺序、遗嘱继承、遗赠等常识性内容。在学习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中外的文学与艺术时,可以向学生简要介绍知识产权的相关内容,强化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强调学生创作的独立性,要懂得尊重他人的智力劳动成果,不能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同样,对于自己的作品(智力劳动成果)被他人非法使用时,要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学习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历程时,学生通过对“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探究可以得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探究,可以理解它推进了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创自吉林省的“海选”制度,透明度高,每个选民都可以自主表达自己的意愿,充分体现了直接选举的本质特点。

二、以刑法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学生远离犯罪

法律意识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法律意识;法制教育;对策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各个行业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有技术、有素质的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重任,随着依法治国的号召,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制意识也有了新的要求。但面对当代有思想、有个性的九零后大学生,高职院校的法制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观念落后、内容狭窄、方法无效的问题,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懂法的专业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要结合办学特色,进行法制教育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法律素养。

一、高职院校加强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一)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

大学校园是社会的缩影,而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写照。面对每年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频频发生,校园和谐令人担忧,同时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要走向社会,社会的和谐状况也令人堪忧,而高职院校学生缺乏参加社会活动的经验,就业以后面对的劳动纠纷会越来越多,如果不能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就不能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同时对社会或者就业单位产生不良影响,影响就业单位的发展,因此在高职院校期间必须注重学生培养法律意识、增强法制教育,创造良好的法制社会,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满足法制社会的要求。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的职责一方面是为社会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综合素质包括心理、政治、道德、法律等多方面的完善和发展。其中法律素质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利用法律意识既可以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也可以保护他人的利益,法律素质的提升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指标。

(三)可以有效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

近几年爆出的“XX学院杀人案”、“投毒案”、“盗窃案”,严重扰乱了校园秩序和社会安定,同时给学生带来心理恐惧和不良影响,抑制大学生犯罪行为急需解决,增强学校法制教育刻不容缓。通过采取高效、有力的法制教育措施,帮助学生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理智、正确的借助法律保护自己,避免发生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校园的和谐安定[1]。

(四)促进学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创新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作为大学生一门必修公共课,主要关注理论上的规划和如何制作就业材料、如何把握就业技巧,教授方式也以单一的、传统的灌输式为主,主要有学校的辅导员、班主任或就业部门的老师担任,如果在这门课上贯穿法律知识,老师、教授方式、教学内容都会发生变革,帮助学校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

二、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虽然高职院校加大了法律基础教育,但是学生的法律意识相对还比较薄弱,法律素质普遍较低,无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不重视法律素质的培养

大多数高职院校对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只开一门法律公共课,每周两个课时,并将其归入思想教育课,授课教师大多数是本校的其他专业的老师,缺乏专业性,法律课程本身知识点比较多,内容枯燥,讲课方式仍以传统的满堂灌为主,教师只是一味的赶课程,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有的教材都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对公共课不重视,以应付考试为主,因此不能真正掌握法律知识,为自己所用,影响了高校法制教育的效果。

(二)学生功利心强,不重视法制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只关心专业课的学习和积累,或者对自己有直接利益的课程,而忽略了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其他素质、知识的积累。即使关心法律,也只关注眼前的问题,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关系,通过对学生的法律知识调查发现,89.5%的学生比较关注民法,只有9.5%的学生度过宪法,虽然学生们了解过法律知识,但水平相对太低,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和实用性[2]。

(三)缺乏对法律的相信度

越来越多的社会事件让学生觉得即使合法权益遭到侵犯,也可以通过走后门、拉关系来解决,在“当你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的时候,你会用什么办法来解决”的调查表明:47.5%的学生选择“私了”、“差不多就行”、“忍让”,37%的学生认为权利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面对“你相信法院会做出公平判决吗?”的调查时,只有21.5%的学生相信,由此可知,学生对法律的公平、公正缺乏信心[3]。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封建帝制的影响,认为权利至高无上或者说认为以德治天下,只要提高道德规范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再加上社会频繁的负面事件,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现象让学生对法律失去信心。

(四)理论与实践脱节

高职院校杜宇法律知识的传授跟其他理论课程一样,虽然传授了基本的法律术语、条文及原理,当只停留在理论课程上,对于实践性和跟学生自身专业相符的法律知识涉及甚少,学生都知道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自己或至亲好友发生违法犯罪行为的时候,48.7%的学生选择利己,29.3%的学生需要认真考虑,数据反映出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上法律缺失,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影响较大,容易在利益面前迷惑自己。

三、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的原因

(一)学校的教育状况和就业压力

高职院校旨在培养高专业、高技能的人才,比较注重技能的培养,考核方式以考试为主,学生的主要精力和时间都在专业课上,而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相对比较大,学生要不断考取各种各样的证书来为就业做准备,因此学生接受知识的第一要素在于是否实用,而法律知识作为公共基础课,既不用参加严格的考试,又不用记忆,只是为了修到学分,因此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最基本的法律知识都无法掌握,更不能要求自身法律意识的培养了。

(二)高职院校法律教育不完善

教育部规定:法律基础课是三年制高职院校的必须课,但都依附于德育教育,学时较短,只作为考查课,学生和老师都是为了应付,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大多在20岁左右,心理不够成熟,正在建立人生观和世界观,此时心理脆弱,易冲动,社会比校园复杂,所以遇到事情不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四、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措施

(一)加强高职院校法律课程的建设

1.改变教学内容

改变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借助《法律基础》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与思想教育独立,既要传授给学生法律知识,又要帮助学生培养法律信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多展示案例,让学生透过现象了解法理,让学生真正明白,并且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联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对法律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学懂法律知识。

2.改变教学方法

教师应改变现有的满堂灌的教育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多采用案例教学,注重案例的分析、解决过程,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借助多媒体教学,挑选解释的教学视频,比如《今日说法》等普法栏目,让学生了解最典型的、该发生的案件并指导如何运用法律来解决,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角色扮演,学校提供模拟法庭,学生可模拟原告、被告、律师、证人等,让学生掌握法律的实用性,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4]。

(二)学校要“依法治校”,增强学生的法律信心

高职院校是大部分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个知识殿堂,因此良好的学校法制氛围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最大的影响。学校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违法乱纪或不良事件时有法可依,坚决杜绝包庇纵容、走关系、走后门的现象,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司法的公信力,每一个司法案件都能秉公处理,合理合法的诉求后可以有合理合法的结果,帮助学生树立起法律的权威[5]。其次学校在日常的管理中也要依法办事,学校管理制度与宪法等法律相适宜,尊重学生隐私、主权,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适当允许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课程评价等,增加学生对学校的信任和对法律的信仰。

(三)开展法律宣传活动

高职院校管理者可充分把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借助各大节日、纪念日、法律颁布日,集中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如:12.4国家宪法日,学校相关组织可开展宪法宣传、知识竞赛、播放宣传视频,让学生学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9月第三个周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学校可开展国家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鼓励学生开展辩论、演讲,宣传国家的相关法律,提高学生法律意识。

(四)改变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定位

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人的发展,而法律是公共权威,能够稳定社会规范,严密社会制度,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较高的法律素养是对现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培养核心是“法律素质”,因此高校应当将法制教育作为育人事业开展,注重学生法律技能的构建,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培养一批推动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和谐的搞法律素养的人才。

(五)注重网络法制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第四媒体”,大学生几乎人手一台电脑和手机,据调查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五小时,因此网络法制教育也是高职院校加强法制教育的新任务。网络教育内容丰富多彩、渗透性强、共享性号,因此教育者要充分利用网络教育技术开展法制宣传,提高学生的法制教育。

五、结语

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改革现在的教育方式和认识偏差,提高高职学生法律素养,使其知法、守法、懂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适应社会的需要,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武莉.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有效性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250-251.

[2]任皞,张萍.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学生为例[J].职业,2016,14:109-110.

[3]梁凯昕.高职法制教育现状及新途径探索[J].成功(教育),2013,11:240-241.

[4]莫丽萍.提升高职院校法制教育有效性的途径[J].学习月刊,2012,24:65.

法律意识教学范文第3篇

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研究者基本一致的认为主要包括权利与责任意识教育、国家与民族意识教育、公平与公正意识教育、自由与法治意识教育、道德与文明意识教育等内容。大学生是公民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鉴于大学生的特殊公民身份及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应突显差异性并突出针对性。经过调研掌握大学生公民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后,我认为当今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公德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四个方面。

(一)强化道德形象教育,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

一般来说,公德意识是公民对公共道德的认识、理解与态度。道德品质是人的最基本的素质,道德品质的最低层次要求是公德意识。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只有维护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利益、才能有自己的利益。”②公民的公德意识状况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更体现了公民对他人的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是民主法制社会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撑。大学生是公民中受过良好教育的群体,是社会的精英,大学生的公德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他公民公德意识的提升,大学生良好的公德意识能促进其他公民公德意识的提高。大学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应该通过强化大学生的道德形象教育,培育大学生的公德意识。通过强化道德形象教育,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逐步引导大学生养成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的良好公德意识。

(二)强化诚实守信教育,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

诚信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大学生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大学生能否拥有强烈的诚信意识和诚信品质,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诚信是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科学信念的基础,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必须加强大学生诚实守信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格,提升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三)强化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

社会责任是公民对他人、社会集体和国家所应当承担的义务。公民对自身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的一种自觉认识即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责任教育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必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实现和中敢于担当、敢于献身。因此,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过程中,必须强化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

(四)强化民主法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现代法律有效运行的心理基础,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法律意识始终贯穿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之中。加强民主法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大学生树立法律的尊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依法办事的观念,要使大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二、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

教育的路径当今,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体系尚未建立,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教育主体和教育内容等。但公民社会的逐步形成迫切需要大学生具备公民意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提升主要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承担,其中特别是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来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重点,综合运用政治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基本规律,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科学教学活动来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主要有三条路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把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

作为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之前设定的预期成果,它决定着教学的方向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教学策略等方面的内容。受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取向的影响,教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目标定为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增强法律意识,很少有教师意识或者关注到该课程的公民意识教育功能。为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和国家现代化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该大力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公民意识淡薄也制约着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基本都成长在传统环境中,接受的都是传统教育,授课教师公民意识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民意识教育的自觉性。因此,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授课教师除要不断提升自身公民意识外,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使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应该把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作为其重要的教学目标。

(二)优化教学内容,将公民意识

教育渗透到教学全过程2006年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统编教材虽然多次改版,但基本内容变化不大,主要包括四大模块教学内容,分别是入学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在这个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中要突出公民意识教育,必须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教师在教学中在不过度打乱教材章节的前提下,必须通过优化教学内容达到重点穿插和突出公民意识教育的效果。在入学教育模块中,必须强调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增强大学生公民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思想教育模块中,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强调要为国家的兴旺发达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立志;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以中华民族的“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抵御外辱”优良爱国传统为引导,以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灿烂文化、骨肉同胞和自己的国家为基本内容,强化大学生振兴中华的国家和民族意识;人生观教育必须以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为中心内容,强调责任意识。在道德教育模块中,将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作为主要内容,重点培育大学生公德意识。在法律教育模块,通过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权力和义务观念教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教育,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平等意识等。在课程结束时,适当安排一定时间总结这门课程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系统地向大学生强调公民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改进教学方法,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法律意识教学范文第4篇

一、公民意识和法律素质的概述

(一)公民意识的概述

公民意识可以从几个层次来进行概述:一是人民能够当家做主的理念;二是公民具有权利和义务的理念;三是公民都是平等的理念;四是法治的理念;五是人民的财产不会受到侵犯的理念。公民意识是实施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目标,其核心就是使公民能够正确积极地参与到国家政治和社会公共生活当中,从而能够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法律素质的概述

法律素质是指社会个体拥有的法律知识,并且能够正确使用法律知识的法律意识。大学生法律素质通常是指大学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从而能够养成良好的守法习惯,使得他们的法律意识得到有效的提高。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且能够积极和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斗争,这种能力能够促进社会和谐,从而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整体法律素质。法律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正常人格的塑造能够起到很好的保证作用。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养成与工作和生活存在密切的关系,并且还会影响大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然而,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形成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达到的,需要长期渗透和知识的积累。因此,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使得他们能够养成懂法用法的好习惯,这对于增强大学生的守法意识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开展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需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下,需要加强对我国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因为,法律体系的形成是需要从立法层面来实现国家的法治目标,我国的法治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促进我国法律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其中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发展,所有这些环节都需要依赖于具有良好的法律素质的公民积极参与。大学生作为具有良好公民意识的一个群体,他们接受了高等教育,承载着我国进行法治建设的重任。所以,在高校开展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意识到法律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加强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加强法律素质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首先,需要将社会主义概念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整个过程当中。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就提到了以遵纪守法为荣,在这里,对于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高校中开展法律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诚信守法,也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其次,还需要坚持体现学生价值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在能力培养体系中,能力培养和法律素质教育紧密相关。因为,法律是调控社会关系的规范,法律素质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加强我国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基本对策

(一)普及法律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在高校中需要积极开展法律知识教育,在大学生中普及法律知识,从而使学生的法治意识得到明显提高。在普及法律知识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改变一些落后的教育形式,还需要发现隐含在普法教育中的一些制约的因素,使越来越多学生能够对法律教育引起重视。对大学生开展法律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移植,而是需要对法律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并且可以给出一些法律实例进行分析,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育理念,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意识,这不仅是社会普法的新需求,而且还是促进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

(二)从具体教学内容培养大学生的规则意识

只要每个人能够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则进行操作,才会使社会变得更加文明和规范。基于规则来构建和谐社会,高校需要以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从而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在进行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教学活动中,离不开基本法律知识的支撑,但也需要选择性进行知识教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专业知识本身,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来领会法治的精神,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大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在开展法律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使他们能够懂得任何事情都必须按照规则进行操作,这样就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守法意识,由此,他们遵守行为准则的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因为相对于特定的知识,规则意识的培养意义更加重要。

(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来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

法律意识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医学生;法律素养

1通识教育视阈下医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的必要性与内涵

1.1通识教育视阈下医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的必要性

广义的教育分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通识教育贯穿教育全程,旨在使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而专业教育是指旨在培养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能力的教育[1]。专业主义增强了社会离心力,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弥补与平衡专业教育,打破专业技能教育对学生的禁锢和局限,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塑造学生完整人格。众多通识教育课程中,属于人文范畴的法学类通识课程在医学院校显得突出而特殊,且有其必要性。1.1.1通识教育是培养社会知识人才的需要。1995年,教育部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理工科学生要学习人文社科知识……提高人文素养”。2020年5月,全国两会上强调,“全党要切实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国家的建设、社会的发展要以依法治国为基石,必然要求院校教育培养的人才知法、懂法、守法,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医学生同样如此,开展医学生法律素养培育是培养社会知识人才的需要。1.1.2培育医学生法律素养是职业和现实的需要。医疗行为具有不确定性、高度专业性、侵袭性特征,行为对象是人,而疾病的转归又存在不可控性,以上因素决定医疗行为相对于其他职业有更高的法律风险。在我国台湾地区,20%的医师一生行医过程中可能面临医疗纠纷。面对如此高的执业风险,台湾医学教育界认为必须让医学生了解法律,才能使其职业生涯更为顺利,避免相关执业法律风险[2]。相关统计显示,在我国现有教育模式下,84.9%的医学生没有掌握相关执业法律知识,与此同时,进入临床实习的医学生中有50.1%的人迫切需要职业法律知识[3]。因此,培育医学生法律素养也是职业需求。近年来,医疗纠纷增多、医患矛盾激化,甚至出现多起恶性伤医事件,医患关系不容乐观,这种背景下,尤其要通过建立医患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意识,预防医疗纠纷发生。针对临床医师“对于患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的态度”的调查显示,仅有5.0%的临床医师认为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相反,认为“无端增加医师工作压力和风险”的临床医师高达61.0%[4]。由此可见,培育医学生法律素养任重而道远。1.1.3医学生要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自1999年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制度正式实施以来,考试大纲虽然历经数次修订,但卫生法规一直是必考内容,而且考核的法条数量和知识点呈逐渐增加趋势。目前,临床、口腔及公共卫生类卫生法规题量占总题量的比例分别为2.5%、1.8%、2.0%[5]。因此,在院校教育阶段有必要开设法学通识课程,让学生了解相关法律知识,了解最新立法动态,为毕业后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积累知识。

1.2通识教育视阈下医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的内涵

法律素养是指人们把法律知识内化为法律思维与法制观念,外化为依法行事的处世原则与行为习惯,最终实现运用法律的综合素质和能力[6]。大学通识教育以“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为宗旨,因此,法律素养培育分为公民法律素养和职业法律素养两部分。1.2.1公民法律素养。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成为既掌握某种特定的职业技艺,又掌握作为自由人和公民的普遍技艺的专家[1]。通识教育理念下,医学院校首先要培养的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合格的、有诚信和公平意识的社会公民。作为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公民,医学生要具备基本的公民法律素养。医学生的公民法律素养是指医学生作为一个社会公民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培养医学生公民法律素养,可有效增强学生在校和进入社会后的法律意识,树立法律观念,养成知法守法的习惯,形成法律权利义务意识,明确自身的家庭和社会责任。但是,在校学生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引发的问题层出不穷,如校园贷、吸毒等,进入社会后同样面临各种法律困境,如应聘时由于缺乏证据和合同意识而上当受骗,由于没有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引发职业犯罪等。1.2.2职业法律素养。美国内科学协会指出,医师职业素养有专业水准、诚信、职责、利他主义、尊重等,其中专业水准是指对能力的承诺、对伦理学原则的理解、关于法律界限的知识以及沟通技巧[7]。医师面对的患者是社会人,有社会人特有的各项法定权利义务,同时医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又使医师的职业法律风险高于一般行业。因此,作为医师职业素养构成要素的职业法律素养培育必不可少。我们认为,医师职业法律素养是指由于医学的特殊性而要求医务工作者在执业过程中具备相应的法律素养,主要表现为权利义务意识、责任担当能力、面对法律问题和漏洞的研判能力。医学生职业法律素养包含3个层次:职业法律知识储备、职业法律意识、职业法律运用能力。职业法律知识储备,是指了解卫生与医事法律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执业法律规范,如病历书写与保管规范、执业范围和执业地点法律规范、临床用血法律制度等,让医学生不触碰执业法律红线,合法执业、规范执业,从技术层面降低职业法律风险。职业法律意识,是指建立职业权利义务观念,尊重患者各项权利,明确执业规则和权利义务,意识到作为医学专业人员的社会责任,继承法律之精神,成为敢于捍卫患者权益的职业者和担当者。职业法律运用能力,法律的生命在于实际运用,培养医学生法律素养不是让其记住生硬的法律条文,而是使其在错综复杂的执业环境中灵活运用与变通,面对法律漏洞时能正确判断、做出选择。

2通识教育视阈下医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目标

通识教育视阈下培育与提升医学生法律素养的目的是培养医生而非法律工作者,因此,要在该目的指引下明确医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目标。根据《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的观点,通识教育应以培养人的以下能力为目标: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1]。这是目前世界范围较为认可的通识教育培养目标。通识教育视阈下医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目标要结合法学的特性、医学专业的特点、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职业环境、社会背景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我们认为可以确定为以下目标:培养医学人文精神、有效的思考能力、做出恰当判断和判别价值的能力,培养敬畏心。

2.1培养医学人文精神

医学的服务和研究对象是人,患者是医学的中心点、权利的结合体,因此,在医学生法律素养培养过程中,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医患关系紧张、恶性伤医事件频发的社会背景下,医学生法律素养培育首先要培养医学人文情怀,而这也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比如,医学专业法学通识课程卫生法学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医学人文精神,具体表现为对生命的尊重,对患者人格尊严的维护和身心健康的关怀[8]。通识教育视阈下医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目标之一就是使医学生建立患者本位意识,尊重患者的基本权利,注重对患者身心关怀,理解和领悟医学的人文内涵,尊重生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有责任心和担当的医务工作者,让医学回归以人为核心的本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2.2有效的思考能力

可以将有效的思考能力理解为逻辑思维能力,即在对事物下结论前,能敏锐洞察相关因素,积极排除无关因素,得出客观结论。医学和法学都是要结合多种因素综合判断后得出结论,医学是要得出诊断结论和治疗方案,法学是要辨别是非对错,但二者有本质区别。医学和法学追求真理的思路和方法完全不同,医学追求的是客观绝对真理,而法学的对抗制(AdversarySystem)则追求的是相对真理[9]。法学没有学术上的“绝对正确”之说,而医学生接受的是追求非黑即白的训练。医学生法律思维培养要充分考虑专业特点,让学生明白法学问题除了黑或白,还有灰,从医学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不适用于解决法律问题,法律法规是在当时环境下的一种相对正确的价值判断或解决方式,这也是为什么法律法规一直在修改、废除、出台的原因。有效和恰当的预防手段,可以让问题非法律化解决。通识教育视阈下医学生法律素养培育中有效思考能力这一培养目标,是要打破医学生固有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面对法律问题时能发现本质所在,找到核心因素,问题出现前积极预防,问题出现后做出正确判断。比如,医患沟通中有效的告知和真实的同意可以减少医疗纠纷发生;面对“医闹”,要有只要自己没有违反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常规就不惧怕和妥协的勇气。

2.3做出恰当判断和判别价值的能力

所谓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是指学生将全部思想运用于经验领域的能力;判别价值的能力是指对不同种类价值有清楚的认识,能理解其中的关系并进行区分[1]。恰当判断的能力可理解为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医学生法律素养培养不应止步于法律法规条文的灌输,而在于探索如何培养学生将具体条文运用到实际个案中的能力,让学生领会法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通达之道,感受法的精神,增强洞察力和判断力,在实践中举一反三。如从对患者知情同意权、隐私权等的立法保护,体会医学模式变化对立法基本原则的影响;通过医师执业规则形成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的法律思维。判断价值的能力培养重点在于使学生面对各种利益和权利义务冲突时能正确辨别各自价值,分清主次,进而做出筛选与决策。医学生在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涯中,会面临各种法律价值的冲突与选择,在法律、伦理、经济、社会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怎样选择才相对正确,对医学生法律素养培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如何解决艾滋病患者的隐私权与患者配偶知情权的冲突?如何调和医务人员的救治义务与患者自主权的冲突才能让患者利益最大化?

2.4培养敬畏心

医学生法律素养培育中的敬畏心,包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法律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体现为医务人员对生命的尊重,尊重患者的生命健康权、身体权、隐私权、自主权、知情同意权等,体现为医务工作者业务上的尽职尽责,体现为与患者之间的有效共情,体现为对临终患者的关怀、对死者的尊重。作为医学生、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更应该敬畏生命,懂得珍惜生命和生活的美好,感受患者对生的渴望,真正站在患者角度减轻他们的痛苦与不幸[10]。对法律的敬畏之心体现在相信法律、遵守法律、尊重法律3方面。医学生法律素养培育首先要使学生树立对法律的信心,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与患者的合法权益。现实中,发生医疗纠纷后由于缺乏法律意识,某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无论自己是否存在过错,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都会尽量满足患方提出的要求。这种没有在法律基础上进行公正评判的医疗纠纷,反而助长了患方的无理取闹,挫败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让医患关系愈发对立、紧张。通过讲解公民基本权利义务、临床执业法律规范等,让医学生在相信法律的基础上遵守法律,做一个懂法、守法的社会公民,合法执业、规范执业,降低职业法律风险。《汉穆拉比法典》的开篇讲到,“我在这块土地上创立法和公正,在这时光里我使人们幸福”。法律不只是一纸条文,更是社会信仰,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需要被尊重。培养医学生法律敬畏心的最终目标是尊重法律,树立法律信仰;在合法权利被侵害时相信法律的公正公平;在受利益诱惑时牢守底线,不触碰执业法律红线;在社会和国家需要时,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法律责任。

3医学生法律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医学生法律素养培育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医学生学习法律课程主要是为了获得学分,法律观念传统。(2)法律素养课程设置不合理。(3)综合性师资匮乏[11]。有观点认为除以上问题外,还有医学院校缺乏法律氛围的情况[12]。诚然,以上问题都是现实存在的,是因将医学专业法律教育与法律课程作为孤立单元导致的。通识教育视阈下,解决医学生法律素养培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根本是把目的的稳定性与实施方式的多样性结合起来,也就是明确医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的目标后,采用各种形式实现目标,并且这所有的形式又能反映共同的知识与价值观。我们认为,医学生法律素养培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没有理清和明确医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的层次、目标。(2)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固化。在我国,多数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进行职业法律素养培育时依靠卫生法学课程,极少部分院校开设少量选修课,这种模式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卫生法学内容庞杂,容易使学生望而生畏,院校和教师如果没有整体观,没有针对学生专业有侧重地讲解,在有限课时内只能泛泛、随机讲解。为弥补卫生法学教学的不足,少部分院校开设与卫生医事法律相关的选修课,这种方法有积极的方面,但同时又存在因人设课和碎片化的问题。(3)复合型师资缺乏。(4)法律课程与相关课程间缺乏整合。(5)缺乏持续有效的法律素养培育机制。

4通识教育视阈下医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的路径思考

医学生法律素养分为公民法律素养和职业法律素养两个层次,层次不同,实施路径与目标不同。

4.1医学生公民法律素养培育路径的思考

医学生公民法律素养培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国内相关研究认为,公民法律素养包含以下方面:(1)能够认识法律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2)对立法、执法、司法等法律制度有所了解;(3)了解并掌握利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流程;(4)能够依照法律的基本价值和原理采取行动[13]。可见,医学生公民法律素养培育的重点是树立法治意识,以掌握的基础法律知识为铺垫,目的是建立学生对法律的信任,在社会生活中依法、守法,养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习惯,有法律信仰,并对法律心存敬畏。相关调研数据显示,86%的大学生认为法律与自己的学习、生活关系密切,表明该群体对法律是信赖的,但在与人发生纠纷时,73%的人选择私了,只有17%的人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14]。这表明,大学生认可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对法律知识、价值的认识和了解,宁愿选择自己相对熟悉的私了方式解决问题,回避法律途径,缺乏法治意识,而这一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学生接受的公民法律教育不足造成的。目前,国内对医学生公民法律素养培育主要采用课堂教育形式,一是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但该门课程8个章节中法律基础只占两个章节,很难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法律,更不用说接受法律、培养法治意识。二是部分院校将法律相关课程设为选修课,但这种模式存在两个问题:(1)受教师专业方向和喜好影响,课程内容具有随机性;(2)不排除学生选课只是为了获得学分的可能性。树立医学生公民法律意识,一方面要适当增加法律素养培育课时并合理规划。所谓合理规划是指要根据法律基础知识体系规范教学内容,构建学生宏观的法律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校园、社会法律文化环境,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尊重法律、用法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4.2医学生职业法律素养培育路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