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课程教学

地理课程教学范文精选

地理课程教学

地理课程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浪潮推动着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经贸往来的密切和深化,我国的外贸人才在从事对外经贸交往工作中必然需要掌握和运用世界经贸地理知识。因此,我国各高校的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纷纷开设了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对这一门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在培养高质量的国际外贸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性质和目的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属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干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处于核心地位,其必要的先修课程为国际经济学、后续课程有世界经济概论等。国际贸易地理学是研究世界各国(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商品交换的地理分布和地理格局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经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二、当前我国高校本科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更新速度难以跟上国际贸易格局变化速度。

现有的国际贸易地理教材出版时间距课程授课时间往往具有一定的时间差,但是国际经济贸易格局确实瞬息万变的,其动态性特征直接导致多数的教材内容出现陈旧和过时等现象。学生学习陈旧的教材内容是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根本无法将之用于实践。因此,教授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教师只有将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有用之才。

(二)实践教学环节缺失。

国际贸易地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的学科,但是我国部分高校本科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缺失。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全面掌握国际贸易地理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实践教学环节能够为学生提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的机会,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三)课堂氛围和教学质量有待改进。

国际贸易地理学作为一门经济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它的相应课程内容应该是丰富有趣的。但是由于部分高校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教学方面,且长期采用灌输式教学,使得课堂氛围较为沉闷,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想要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是比较困难的。

(四)师资力量有待增强。

目前,各高校本科国际贸易地理课程主要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任课,这些教师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经济学相关领域,而地理学相关领域并非其专长。同时,有限的师资力量也增加了这部分老师所承担的压力,进而影响到学科教学质量。因此,师资力量成为了部分高校本科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的薄弱环节。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优秀的师资力量的培育,优秀的师资力量能够将课程的精髓提炼出来,培养出更专业的优秀人才。

三、我国高校本科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选择新颖适用的国际贸易地理教材。

现有的国际贸易地理教材良莠不齐,这就要求教师在甄别和选择过程中慎之又慎,坚决摒弃那些内容陈旧和过时的教材,选择适合授课对象适用的、紧跟国际贸易最新形势的教材。当然,再新颖的教材也难免会出现部分滞后的内容,这就要依靠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及时收集最新的教学资料对这部分滞后内容进行更新或替换。教师切忌照本宣科,要运用多种渠道更新和充实授课内容,如互联网、著作、学术期刊等都可能为教师提供有用的教学素材。

(二)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

那些没有在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学时中安排实践学时的高校应该为该课程设置专门的实践学时,同时各高校应该选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以及为师生创造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又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需要相应的实践设施,例如需要配备实验机房和实践教学软件。校外实践教学需要各高校积极开展与外贸相关企业、机构和组织的合作,例如安排学生到外贸企业中去交流、参观或实习。

(三)运用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在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摒弃单调的教学方式,通过理论讲授、地图展示、案例解析、小组任务、师生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氛围和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教学软件等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来充实课程教学。丰富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积极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中去,师生间的共同协作必然会大大提升教学质量。

(四)注重增强师资力量。

针对各高校本科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师资力量在水平和数量上有待增强的问题,应该采取以下两种途径解决:一方面,应注重对校内任课教师的培训,这些培训应该既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又有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培训,其中,还应特别注重对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可以选派教师到国际商事组织和机构中去学习和锻炼;另外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从校外国际经贸相关企业、组织、机构中聘请兼职教师的方式增强师资力量,这些兼职教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给学生实践性指导。

四、结论

国际贸易地理学是一门经济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且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区域性。针对上述学科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指导学生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课程学习和研究。如抽象法、归纳法、演绎法、对比法、地图法和系统分析法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应注重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国际贸易地理学具备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各高校应加强本科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如增加实践学时和加大对实验设施的投入。各高校还应该加强校企合作,安排教师和学生到外贸企业中去参观和学习,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环境有助于提高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质量,为各高校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外贸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形势下,熟知世界经贸地理格局的外贸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因此,我国各高校应重视对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

作者:杨蜜 单位:重庆三峡学院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地理课程教学范文第2篇

在初中地理课程的学习中,地图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工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图形教学上,可以运用地图这项工具描绘出很多地理图像,例如:统计图、景观图、示意图等等,在多数时候也是地理教材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上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教师如果能够对这些地理课程教学特点加以利用,就能够使学生充分直观的认识到地理课程内容,并且能够掌握地理课程中的空间分布规律,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就掌握各要素之间存在的联系。因此,作为地理教师要足够细致的发掘教材,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参与到地理教学活动中,将地图等地理工具进行灵活有效的利用。

2.利用举例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热情

地理课程的课堂教学可以以一种灵活多样的举例模式来进行。例如在学生学习欧洲各大地形体系中时,可以了解欧洲各个国家的地理分布形式,并且通过掌握国家的大体位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时,教师就可以列举一些国家的自然、经济风土人情,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学生充满了解的好奇心,从而提高课堂的活跃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综合能力。通过对列举世界各大地震板块和火山分布的知识点,来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板块与火山分布的对比,找出各自特点的关联关系。使学生很快很容易就得出板块交界处就是火山和地震的密集区这一知识点。又如:在讲解我国各个地区的地理差异时,就可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在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西游记》中“过火焰山”的相关情节,并向学生提问:你知道唐僧师徒千辛万苦要过的火焰山在我国的什么地方吗?这样,在瞬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生也会很愿意举手发言,教师再趁热打铁,引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相关地理情况与知识等,就可以很好地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气温、气温带以及气候特征等知识点的讲解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学校当地的天气或者某一时间段内当地气候的变化等,为学生进行细致、详尽的讲解,这样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也更便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其学会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地理问题与现象等,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提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就会使这种教学模式更加有效果,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发挥自我思考的能力,促使其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提升,这就突出了新课改下要求的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综合能力和自身素质。

3.利用高科技技术手段,充分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地理课程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地理教育创新思维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的学生不再仅仅需要具备逻辑思维的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也不再仅仅需要具备科学知识能力、社会评价能力、生活审美能力,还要有独特的创新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它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的特点,更能激发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格。

一、新课程地理教学对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不同的课程所起的作用不同。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地理学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积极的作用。

(一)地理学的不确定性,尤其是新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开放性的素材。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遇到的大致是精确领域和模糊领域两类问题情境。解决精确领域的问题往往只需要运用人类已掌握的具体的数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在模糊领域的问题情境中,比如地理课程中涉及的:温室效应对气候有怎样的影响?再过几十年后,如果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都用尽了,人类会怎么办?三峡电站建成后,将会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作用?……要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就要收集有关的资料,进行思维、归纳、猜想、想象。而这也正是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必然途径。

(二)地理学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大脑生理潜能。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它们具有高级智力功能。左半球控制右侧肌体的感觉和运动,侧重于理论思维;右半球则控制着左侧肌体的感觉和运动,着重于形象思维。人的右脑是一个亟待开发的智力世界。地球教材、教具及野外实物中有着大量的图像、模型、实体,以逼真的形象和方式经常作用于学生的感觉,促进其形象思维的发展,对开发学生右脑潜能具有极高的价值。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及野外观察活动中学生接触到的丰富多彩的地理现象,对他们进行启发、引导、以增强感受力、培养观察力、提高记忆力、丰富想象力,发展思维力,激发创造力,从而促进其生理潜能的开发[1]。

(三)地理学能做到以美启真,完善智力,激发创造。美感不仅能引发愉悦感、强烈的求知欲和追求真理的强大动力。还因其形象性特征有利于人们形成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补互促的整体思维,有利于完善智力结构并激活创造能力。即“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性条件”(罗杰斯)。所以,美能激活创造[2]。地理学科本身就其研究对象来说,蕴涵着丰富的自然美、人文美等诸多的美育内容,它是大美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新课程从审美化的角度把握教学内容,实施教学,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条件。

二、新课程下地理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保障。新课改地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就必须改变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变“接受型教育”为“创新型教育”,变学生的“适应型学习”为“创造型学习”[3]。创新型素质教育的实施意味着教师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成为教学资源,其任务由过去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引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信息的优化选择为主,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开展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要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打开学生心灵大脑的“阀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5]。

(二)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由于机体需要而产生的稳定的内驱力,是构成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入门和获得成功之间的“牵引力”与“粘合剂”。如果我们地理教师善于寓教于乐,使教学活泼生动,那么,不仅大大有益于提高当前地理教学效果,而且可能在学生心中埋下终生为之探索的种子。另外创设情境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好方法。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利用一切条件,为学生创造一种有所感的境界。教师可通过一些形象风趣的地理载体把学生引入到一定的创新意境中去,让学生掌握有关的地理景观特征,借以丰富地理知识。例如:在讲到我国大陆西北部气温日变化剧烈的特色时,借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论句,来形容地理特征,使学生对温带大陆性气候有了形象的了解。

(三)地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要整合和优化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要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5]。

1、开展课堂讨论,营造创新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是教师最大的过失”。地理讨论式教学是一种开放式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以若干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可以克服学生的胆怯心理,使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自由地、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集思广益,更为重要的是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发言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锤炼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学生营造创新的氛围。

2、强化问题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创新从问题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3]。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典型表现为两类:其一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其二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因此,针对第一类学生教师要适当结合探究式教学,创设民主、和谐、平等和宽松的氛围与情境,尽量多地给学生提供问的机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想法、不同见解或由某一内容联想到的一些更有深度的问题;对第二类学生多采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发散思维、反向思维,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3、革新教学手段,培养创新能力。教学手段为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服务。突出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要积极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教学网络。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广泛开展参与式、问题式、讨论式等强化学生能动性的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网络本身的便捷性、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以及丰富、鲜明而形象的信息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种选择,能使学生自主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区域性、空间性、直观性都很突出的学科,形象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科发展十分重要。地理学科美育的发展有利于革除长期以来传统教学中重抽象轻形象,重应试轻应用、重沿袭轻创新的弊端,为地理科学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喻荣春.论地理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南昌高专学报,2005;(3)

2.黄京鸿.地理学科美育的价值.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2;(1~2)

3.阎立钦.创新教育——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抉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4.王增昌,王敏勤.培养能力艺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5.陈国新.培养学生地理创新能力[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0;(5)

地理课程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教育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必须从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教学方法必须根据要求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适应课程的变化。教师要科学分析地理课程内容的教学策略,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激发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兴趣,不断引导学生创新,创造学生的学习思维。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合理提高高中地理学生学习与的效果。

1.新课标环境下高中地理教学策略问题

1.1传统教育观念太深

在现代教育中,很多学生对老式枯燥的地理产生了抵触情绪,因为它不同于英语的多样性、数学和逻辑思维以及语文的生动性,是一门非常综合的学科。课程要求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在课堂上向老师讲的内容有质疑时候,但如果他们没有勇气向老师提问,就会产生问题遗留。对于地理成绩的提高,教师依靠盲目的解释,另一方面依靠战术来提高成绩。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变得身心疲惫,大大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

1.2基础设施不完善

为促进教育公平,许多地区开放多媒体课件教育,提升教育质量。我国多媒体教育发展还有很多不利于发展的地方。虽然这些多媒体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学校,但大部分仅作装饰用途,并非供教师使用。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课堂教学,无法快速拥抱多媒体时代。需要强调的是,多媒体教育实际上带来了很多便利,为教师提供了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地理领域涉及和使用的抽象知识很多,需要多媒体展示才能更好地理解。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基础教育设施的改善。

1.3分层教学不清晰

目前,中国大部分班级学生参差不齐,大部分教师只为在教学过程中能听懂的学生翻译,这对于其他理解能力差或正在学习地理的学生来说是个问题。老师在课堂上不要过多解释问题,不明白的学生在课堂上单独问老师。分层教学不反映课堂,只反映学生的水平。

1.4教育氛围过于单一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地理学习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事情。地理课程的重点和性质会很乏味。如果看学生的综合文科成绩,可以看到学生的历史和政治成绩都差不多,但是地理成绩因学生而异,所以学生的综合成绩也相差很大。

2、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的实践

2.1注重培养学习兴趣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说:课堂教学的艺术不是传授专业技能,而是鼓励、激发和启迪。“因此,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专业知识、经历、认知能力的规律性。根据学生思维活动的流行和批判性内容,学生认知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提供了充足的素材。从学生想思考的客观事实、目标和例子入手,创造有趣的场景,生动地聆听他们的日常生活,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紧紧围绕促进学生发展的地理、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地理、实践性地理学的活动和应用。传统的地理学教育过分注重文化的逻辑性,忽略了学生的实际经验。学习和“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已成为当代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定义。在此基础上,新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强调高中地理与学生具体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勘探规划、协同合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专业知识或经验来表达地理现象给出新的视角。教师在这类学习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关心信息内容获取和加工信息质量,提高他们对信息内容的选择、分析和处置能力。正确引导学生走进日常生活,独立处理身边的地理问题,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地理学习的爱好,提高在地理方面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区域发展差异的内容时,学生可以谈论自己家乡近年来的变化,让学生正确认识三个经济区的优势和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加深了对西部大开发的认识。然后教师可以利用课堂课件播放自己家乡西部大开发变化的视频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经济区域的分析能力,了解如何发展当地经济,扬长避短,增强学生情感,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生运用经济与地理相结合的能力,从而实现地理课堂的效率化。

2.2活跃课堂气氛

2.2.1教学意境创设。地理科目与其他科目一样,具有情境性,可以通过营造课堂氛围来营造旨在提高课堂质量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的预设题很难总结和提高专业知识,但是很多学生可以在这类题中总结一些经验。但是,教师不应直接给学生的答案,而应正确引导他们由浅入深,然后在分析后探索科学研究问题的丰富性和差异性。而且这些问题很多都是没有层次的,只是浅显的分析性问题。高中生通常面临更困难的问题。教师要注意题目的难度水平,逐步正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和掌握新的专业知识。2.2.2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基于多媒体系统设备的信息技术与地理教育的融合。这样,学生可以更形象地认识一些专业知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育的实效。通过多媒体系统,学生会更加活跃,课堂气氛和教学实际效果也会得到改善。2.2.3课堂启发式教学法。教学情境法的创设,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参与多元化的探索性教学活动。获取知识和经验的教学方法。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快、更独立地思考。教师通过对一些问题的原创设计,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对保持课堂气氛、增加教学内容的深度很有帮助。2.2.4课堂评价模式。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地理学习必须能够通过关注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以及在现实世界活动中反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改变,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实际现象表明,使用多种综合评价模型是一个突破。

2.3做好基于学生本身的互动式工作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艺术不能预测和分析课堂教学的每一个关键点,而是以那个时代为基础。具体来说,适当地让学生在沉默中做出相应的改变。在互动交流环节,他们要求学生使用地图、实物模型等重点文教道具,让学生通过示范、想象、对比进行具体分析。同时,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界面的实际效果,增强学生的认可度。

2.4注重教育理念创新

在高中地理中,传统教学策略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获取专业知识。但是,在新课程中,高中地理的教学理念也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要想有效地提升地理教师的教学理念,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充分信任、尊重和鼓励学生。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由于受应试教学的影响,在某些教学中,教师普遍更关注学生的表现。它本身就是一个闪光点,秉承公平正义的核心原则,鼓励和关心学生,鼓励他们建立地理学习的信心。此外,地理教师要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与老师、同学交流,从而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教师要积极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全面了解学生,鼓励他们取得更好的成长。地理教师有效地提高了地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3结束语

基于此,我国各地区应加大对地理学科的重视,在教学方法上不断进行有效创新,教师也应综合实践和经验,寻找更适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地理学习兴趣爱好,通过降低地理学习难度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高中地理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加大力度,不断创新教育,响应新课改要求,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参考文献

[1]杨文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J].学周刊,2021,(28):103-104.

[2]龙少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地理教育创新策略研究[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委员会.2021课程教学与管理论坛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委员会,2021:736-740.

[3]李明岸.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课程,2021,(12):175.

[4]王朝群.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03):73-74.

[5]穆海宾.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5):104+42.

地理课程教学范文第5篇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的成熟,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把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融合在一起向高中生传递。在信息量上较之传统的教学手段,有了更大优势。传统教学只能用黑板、挂图、模型等形式向高中生传递信息,显得单一而匮乏。为了更好地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机能,并把新课程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多媒体课堂教学更多地体现新课程教学要求。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能依据教学标准要求,从高中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使之与新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合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高中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高中生的各种能力,提高高中生的素质,大大强化教学效果,使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法达到最佳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有效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高中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发挥高中生的主体性。我们在实施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有效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在调动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因为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好地运用配乐朗诵,投影片,以及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给高中生创设更逼真的教学情境,让高中生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不足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出现了课件统治课堂的情况。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师生情感交流匮乏,这些是多媒体教学所存在的不足。这是因为多媒体课件都是提前制作的,不能够及时变化。而课堂教学中,教师和高中生的交流互动是随机的,总有预想不到的情况出现。由于课件的限制,教师往往不能根据高中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不能因材施教,只能把高中生的思路死活往课件的模式中拽,事实上就是让课件统治课堂。这样不利于教师和高中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三、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