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子媒介论文

电子媒介论文范文精选

电子媒介论文

电子媒介论文范文第1篇

电子媒介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综合起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对中学语文教育理念的影响

首先,对于中学语文教育本质的回归。现在电子媒介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的广泛使用就是一个最为明显的例子,而在网络上由于环境的特殊性,人们不再严格按照传统的语言使用规范,而是用网络上所特有的一套语言习惯,比如,在网络上以“偶”表示“我”,用“88”表示“拜拜”。这些网络语言的使用必然会对青少年的语言学习与使用产生极大的影响。此外,在电子媒介下的各类信息是鱼龙混杂的,而中学生对于这些信息的分析能力还有所不足。这些影响都说明,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必然要回归到本质,不光要对中学生进行语文教育,而且应该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都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得中学生可以在这个电子媒介广泛使用的社会环境下辨别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其次,中学语文教育视野的扩大。由于电子媒介的不断发展,中学生可以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广,也越来越杂,这就要求,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的阶段。要不断地引导中学生扩大自己的视野,逐步地培养自己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与高度。最后,培养阅读的习惯。有研究机构对目前各个主要国家的阅读量进行了调查,最后的结论中中国的人均年阅读量是最低的,这已经成为了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是对青少年阅读习惯的培养。在电子媒介越来越广泛使用的今天,中学生可以接触到的读物越来越多,阅读的手段也越来越多,而这种电子媒体中的阅读由于阅读手段、环境等制约,还有着很多的缺点,所以中学语文教育要积极引导中学生回归到传统的纸质阅读中来,深化自己的阅读和认知。

2.对教育手段的影响

首先,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在目前的中学语文教育中多媒体使用的越来越多,多媒体的使用对于中学语文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将原来课本上的文字变为多媒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得学生对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有了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便于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认识与掌握。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中学语文教育有它自身的特点,语文主要是以文字与语言展现知识的一门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电子媒介使用过多的话,反而会影响到学生对于中学语文课文的理解,所以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谨慎使用电子媒介。其次,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传统意义上的远程教育有一个无法克服的缺点,无法实现学生与教师的远程互动,但是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兴起却为实现真正的远程教育解决了这个问题,让远程教育真正地实现实时互动。

3.对教育内容的影响

电子媒介的最大特色就是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与传统单调、乏味的课堂教学相比,电子媒介有着先天的优势,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语文有着其自身的特色,那就是浓厚的人文色彩,所以如果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盲目地加大电子媒介的使用,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我们在中学语文的教材制定与课堂教学中要认真对待电子媒介的使用。首先,教材制定。电子媒介的时代,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在这种情况下,分主题进行教材的编制就符合这种需求,但是按主题进行编制教材时一定要注意,这只是按所选教材的思想内容、语境等综合考虑进行分主题,而不是仅仅按思想意识等去进行划分。

二、总结

电子媒介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美国学者J·希利斯·米勒在他的《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一文中,表达了他对新时代文学研究危机的担忧。面对新时代的新问题、状况,米勒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J·希利斯·米勒在这篇文章中论及的核心问题,是在电信通讯高度发达的现在,传统的印刷媒介渐趋衰落,与之带来的意识形态的生成与传播途径及其效果的变化。综观米勒对文学生存之难的表述,可以归纳出一下几点:一是电信通讯的产生和飞速发展对传统纸媒造成了巨大冲击;二是电信通讯的发展极大地左右了受众的意识形态,并且超越了政治的控制;三是电信通讯的发展消解了文学、哲学、精神分析、情书等的意义;四是文学从来就是生不逢时的,文学同艺术一样,只属于过去。而他的对应方法就是利用电子媒体的可塑性,服务于政治,重塑意识形态;而对于文学之难,他却悲观到连解决的方案都没有提出,只是说对于尚存的文学遗脉,要“研究”,要“现在”研究。

不过,笔者却认为,米勒的观点,还有许多值得推敲的地方。

从第一点问题电信通讯的产生和发展对传统纸媒造成了巨大冲击说起。的确,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进,一个电气化的时代来临,电逐渐取代蒸汽、煤等动力,而在全球范围内独行天下,电的使用使人类的生产史发生了一次伟大的飞越,它带来的是飞速运转的马达、齿轮和机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继而电子化又推广到印刷、传播行业,以往单一并且传播速度不够快,但是传播范围已经比较广的纸媒很快受到电子媒介的巨大冲击。因为电子传播的超快时效性、超广范围和超越纸媒视觉交流的单一而生成的多媒体技术,这些强大的功能和强大的覆盖能力都使纸媒难以望其项背。人类用以记录的载体都是为了服务于需要记录的精神思想实质,所以人类在发觉语言难以完全准确地记录、广泛迅速地传播时创造了文字,当人类发现文字的记录功能如果只局限在贝壳、龟甲、岩石、树叶上而不能得到更方便快捷有效的传播时人类便发明了纸与印刷术,纸的轻便利于运输存储、廉价利于推广、印刷术较于版刻石雕的快捷可复制性,使纸媒不但大大增强了意义的保存和传播,而且在纸媒的历史上,多如星河璀璨如星河的人类珍贵文化财产被保留,这也就是米勒说的诸如文学、哲学、精神分析的经典被印刷品制作并且流传的现象。印刷品对这些珍贵的人类文化财产的保存和传播的确功不可没,但是,米勒却在新型的电子传媒面前板起面孔,表现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但是,笔者却觉得,没有必要对新生的电子媒介抱有如此大的畏惧感和反对感。

米勒的第二论点就是电信通讯的发展极大地左右了受众的意识形态,并且超越了政治的控制。米勒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电讯通讯果真如洪水猛兽一样入侵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更重要的是,电子媒介可以给人们制造出一种现实的幻境。当人们被包围在电子媒介的身影之中时,人们如同全面补充营养一样,维生素A、B、C、D,钙铁锌,各种讯息飞速地传播到人们的视野里,可怕的是,这些讯息都是在电子媒介进行了一种“无意识”的筛选、净化处理之后得到的,就像看似全面的人体所需营养,但是都经过药厂加工处理,失去了从天然果蔬摄取的本真,很可能在人体内产生异化。而电子媒介的这种过滤加工,就是米勒所忧虑的给受众一个虚幻的真实。当电子媒体铺天盖地地宣传强调一种思维、一种理念、一种现象、一种模式之后,受众会自动地认为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实即是如此一种,于是会改变自己之前的本来丰富多样的意识而去跟随媒体出示的模范,这就是一种米勒所担心的“意识形态的控制”。并且,他站在政治统治的立场上看,认为这种现状对政治的控制也是一个威胁。所以,他说电信通讯对于人们的意识形态的控制超越了政治的能力。米勒的第三个论点就是电信通讯的发展消解了文学、哲学、精神分析、情书等的意义。这点的确是值得集中关注的问题。电子通讯的快速、方便、广泛、互动是它的优势,同时又是它的劣势。米勒在文中强调电子媒介使一切都变成讯息,电子媒介的运作就是所有这些信息的制作、存储、发送和检索。他举了个例子说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在网络上可以搜得到,但是,其他很多文学作品却被遗忘在书本里随着印刷品的失落而失落。不过,我却觉得这正好可以作为一个可以反驳他的例子。而米勒说的那些他没有在网络上找到的著作,正如他所说,还是属于“这个正在迅速走向衰落的、在印刷机统治下的历史时代”。那么,我们不否认在网络上是有大量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都找不到的状况,但是,我们肯定电子媒介的合理性的同时却绝对没有否认印刷品存在的合理性。网络毕竟不是万国图书博物馆,它没有可能也没有义务要存储世界上所有的优秀文学财产,被网络等电子媒介遗漏了的重要讯息,当然可以去从印刷品——书籍中找到归宿。这就是电子媒介和印刷品应该同时存在的有力例证。因为,人类并没有发展到可以完全用电子媒介代替印刷品的程度,也不用退化到完全用印刷品而摒弃电子媒介的程度,套用一句俗语是“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电子媒介论文范文第3篇

1.1前沿科学成果的网络覆盖度超过传统纸媒传统纸媒的阅读用户数量日趋萎缩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互联网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纸质媒体通过开通网络版新闻网站来吸引更多的受众人群,新闻综合网站中科技新闻栏目已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块。通过对最近10年(2004—2013年)安徽省204项前沿科学成果的传播状况进行调研,结果显示,95.4%的科研成果在新闻门户网站的覆盖度大于部级平面媒体,部分安徽省前沿科学成果在平面媒体与门户网站上的新闻报道情况。

1.2门户网站近两年相继开通科技前沿类新闻频道随着公民科学素养的不断提升,社会公众关注前沿科学进展的需求愈来愈明显。新浪网于2013年4月在“科学探索”频道下开通“科技前沿”专栏;腾讯网于2014年2月在“腾讯科学”栏目下开通“科技前沿”专栏;凤凰网于2010年8月在“凤凰科技”栏目下开通“前沿•探索”专栏。图1是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新浪、腾讯、凤凰网站内每月科技新闻情况。三个网站中源于前沿科技论文的科技新闻数占网络科技新闻总数之比分别为15.3%、10.5%、18.6%。另外,果壳网自2010年7月“科学人”栏目开通以来,每周刊登科技新闻约40条,主要以邀请科研论文作者参与创作前沿科学成果为报道内容,截至目前已拥有10万的用户阅读量。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和《Science》每年都发表众多论文,除纸质版论文集外,也通过自己的官方网站相应论文题目及内容摘要,并一些科技新闻。此外,由一些科学协会或科研机构开办的科技专业网站,如英国皇家学会网、英国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网、美国科学促进会网、美国太空网、中国教育信息网、科技世界网等,其新闻大多与科技相关,每天都有更新。此外,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新闻媒体官网上,也都存在大量的源于科技论文的科技新闻。

1.3网络科技新闻传播的优势分析源于前沿科技论文的网络科技新闻的传播优势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覆盖面广。不论是纸质报刊还是电子报刊,受众范围均有限。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沿科技论文新闻化借助媒介融合(传播手段、工具、形态、渠道的汇融)的优势,以多种表现形态来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社会需求,受众的覆盖范围得到广泛延伸。(2)拉近距离。此处的“距离”分为地理距离和心理距离两个方面。从地理学的视角看,前沿科技论文新闻化的过程是新闻工作者编码的过程,将不同地域的论文信息转化为易识别的符号传达给受众,从而拉近了受众与信息的区位距离;从心理学的视域探究,借助受众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以区别于论文的语言格调和版面形式传达给受众,引起受众对新鲜事物的求知欲,从而拉近了受众与信息的心理距离。(3)娱乐感强。碎片化传播时代到来,公众厌倦长篇大论、严肃乏味的文章,娱乐性、趣味性的信息成为公众消遣、放松的优先选择。前沿科技论文新闻化迎合了受众的消费心理,激发受众的情感意识,引发受众与信息的共鸣。用象征性符号传递所要表达的主题,既有效地传达了信息,又让受众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感受到休闲与娱乐。(4)交互性好。传统媒体主要为命令式的单向传播模式,受众无法自由选择。前沿科技论文新闻化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展现了有效的双向传播模式,公众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和需求有选择性地接收信息,拥有了对信息的调控权。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形式的互动交流,使公众真正参与到信息传播的整个过程中来。

2前沿科技论文的网络新闻传播机制

互联网中前沿科技论文新闻化可从对象与主体两个层面进行考量,对象与主体在网络环境下的相互作用形成相应的网络传播机制。其一般路径是:以前沿科技论文形式表现出来的前沿科学成果,经相关主体转化为网络科技新闻,再经公众读取后变为科技知识,而科技知识对科技创新有重要的反馈作用。其中,主体间的互动主要体现在科技人员及其团队、科技新闻工作者、公众三者之间。

2.1前沿科技论文的获取机制前沿科技论文可以直接来源于科技人员及其团队,也可从科技期刊中获取。开放式获取模式的发展,使得论文获取成本降低,论文共享的概率逐步提高。实践中,部分期刊已经实现对其内容提供一定程度的免费获取或优惠价格获取,新兴的采用作者付费、读者免费方式而直接在网上出版的电子期刊也越来越普遍。多数数据库也收录诸多科技期刊的论文,并实现与期刊同步更新,但其本质仍来源于期刊。在前沿科技论文新闻化过程中,科技新闻工作者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快速获取关于前沿科学成果的最新信息。

2.2网络科技新闻的转化机制转化机制有直接转化机制与间接转化机制之分。直接转化机制是作者、期刊主体直接将前沿科学论文转化为网络科技新闻的过程。作者最熟悉论文内容,享有最充分的权利,在转化上有天然的优势;期刊主体作为论文的与集成者,通过著作权合同的安排也享有部分权利,在转化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科技论文资源。间接转化机制主要指科技新闻工作者对前沿科技论文的新闻化转化过程,此处的“间接”是从科技新闻工作者的一般性特征即不占有科技资源方面来看的。由于科技新闻工作者受到专业限制,加之前期的走访调研显示,此种转化机制在整个科技新闻转化过程中占有很小的比例。上述三者在掌握的论文资源数量、转化过程的耗费、论文权利的享有、转化专业性程度、转化经历的文字性审核、转化时效性等方面,都各有优劣势。

2.3网络科技新闻的互动机制网络科技新闻主要存在于科技期刊的官方网站、科技专业网站、新闻媒体科技栏目、综合性网站科技频道等四种媒介,只要有计算机网络覆盖,公众随时可以浏览相关科技新闻。鉴于网络科技新闻面向主体是一般公众,科技新闻在编译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性和专业性,也要关注通俗性和趣味性。除了一般公众外,网络科技新闻的接受者还包括科学共同体成员(学科同行与非学科同行)。当前诸多科技新闻网站都设置了留言评论、分享转发、网上调查、知识问答、游戏链接等互动因素,以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在社交网络环境下,学科同行可借助社区平台对新闻内容进行评议和反馈,亦可通过推荐、转发等形式在同行内部、非学科同行和一般公众中进行传播。当然,越来越多的学者选择在网络社区中对科技新闻进行评议和推荐,更易激起对原科技论文内容的关注,也使重大新颖性科技新闻的“事件特征”更加明显。

3前沿科技论文网络新闻传播机制的改进策略

3.1协调基本矛盾网络科技新闻较多关注知识负载量与科学专业性,以提要概括方式简单地将论文转化为新闻,常常忽视公众接受能力,使得公众关注度降低、传播效果不理想,若在单位内部网站或是同行专业性网站上报道姑且尚可,但在普通网站上不加更改地进行转载则明显欠妥。如2014年9月11日《细胞-干细胞》期刊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哺乳动物受精卵雄性和雌性原核DNA主动和被动的去甲基化”,9月15日中科院以“上海生科院合作揭示受精卵DNA去甲基化重要机制”为题在其官网“科研进展”平台上公布了此项成果并进行了专业性解说,紧接着光明网、中国生物技术信息网、中国数字科技馆等网站原文转载该内容,一成不变的简单“位移”造成浏览量非常低。因此,网络科技新闻的编译应在尊重科学的同时,尽量顾及公众的接受水平,把专业化的科技术语转化成大众化的科普知识。如《自然-纳米技术》期刊上的一篇论文“三维操作与扫描近场光学微小物体”在新浪、和讯等网站上就以“世界最小镊子问世可夹住单个病毒或分子”的题目进行报道,吸人眼球,容易令人产生观阅冲动。此外,公众也要以科学的态度审视网络科技新闻,宽松、自由的网络互动环境既可以扩充科技新闻的内涵,促进科技新闻的繁荣发展,也容易引发过于偏激、不文明的评论与肤浅、不道德的质疑,如新浪科技频道的一条科技新闻——“锶晶格钟50亿年分毫不差:可显示重力影响时间”,充斥着一半以上的负面评论。综上,一方面,要加强网络科技新闻在内容和作用上的疏导,及时报道科技新成果,唤起公众对科技的关注,提高公众的科技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在网络科技新闻编译的过程中,科技新闻工作者应加强信息引导人角色的建设,进一步了解网民的浏览习惯和浏览心理,突出关键和具有影响力的新闻,减少浏览者面对海量信息的无所适从。

3.2完善直接转化路径间接转化与直接转化相比路径较长,时效性较差。因此,缩短转化路径、提高直接转化的效率有助于加速知识传播。一是要鼓励作者直接转化,加强作者第一转化作用,即在的同时一并将其转化成新闻稿,甚至于前将其转化为新闻稿,并加强与科技新闻工作者的联系,强化后期的文字润色与新闻审核。科技新闻媒体可以对作者投递的源于科技论文的新闻稿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提高作者直接转化的积极性。二是要促使期刊直接转化,并加强科技新闻媒体与期刊主体的联系,签订集成服务协议,降低前沿科技论文获取成本,发挥期刊的主动性与积极性。2006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启动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每月从科技期刊示范项目各选择一篇代表性论文刊登,进行广泛交流;2007年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制度建立,由此创立了中国学术期刊与新闻媒体联手构建最新科研成果大众化传播的有效机制。中国科协在促进科技期刊论文新闻化方面取得重大成绩,但在影响力、科技期刊的参与数量上都不尽理想。在国际主流科技期刊上,源于论文的新闻早已成为一种成熟的运作模式,如美国的《Science》《Cell》、《JAMA》,英国的《Nature》、《BMJ》等。因此,要充分吸取国外发展经验,化期刊的被动跟进为主动参与。科技新闻工作者的确可以通过开放获取实现论文新闻化,但毕竟也不如相互合作更为便利、直接。

3.3强化间接转化中介的专业性我国网络科技新闻的很多内容都来自传统媒体的网络版,或者编译自国外的科技网站,而国外的科技网站均拥有一支高素质(写作水平高、科学素养好等)的科技新闻工作者队伍。例如,美国太空网的KerThan记者,有着丰富的经历,并广泛涉猎生物学、新闻学、神经科学等知识,还对科学与文化艺术的交叉学科感兴趣,因而上稿率极高。另外,我国网络上的重大科技新闻往往会慢一拍,原因是看到国外网站上的消息后,再由新闻工作者进行编译、公布,时效性大大降低。例如,美国趣味科学网站2014年9月19日报道了来自《物理评论快报》丁肇中团队的一篇论文,主题关于“正电子或来自暗物质碰撞”,而同样内容的编译文章在参考消息网的科技健康栏目的时间为2014年9月22日,而在新浪网科技频道上的时间则又推迟一天为2014年9月23日。此外,国外网络科技新闻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做到了图文并茂,有的还加入了视频,将科学家们实验过程的精彩部分或利用计算机模拟的某个科学现象记录下来,使人们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视觉和听觉来全方位地感受科技的魅力。在利用视频感受科技方面,美国的科学中心网做得最好,几乎所有的新闻都配有视频来帮助读者直观地了解科技成果。而我国的网站多以文字为主,偶尔配有可视化图形和视频链接,科技新闻工作者亟须提升自身技术素质。

4结语

电子媒介论文范文第4篇

远程教学毕业论文写作大致分为这样几个流程:

1、选题:毕业论文写作,选题是关键,在学习撰写毕业论文时首先就应该学会如何选题。在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时,应着重注意选题要恰当。高校制定并公布选题目录或选题方向,学生自主选择题目,经网络学院审批后确定学生选题并为学生指派论文指导教师。

2、论文写作:选题之后,论文写作过程开始,在这一阶段,首先,学生们要查阅大量文献,确定论文提纲或是撰写开题报告;然后完成初稿,二稿,最后确定终稿。

3、论文指导:在开设远程教育的高校中,对于毕业论文指导形式大致分为间接指导形式和直接指导形式两种:间接指导形式是指采用电话、QQ、电子邮件、专门的论文指导平台等媒介进行指导或是对学生进行书面指导;直接指导形式是指面对面对学生进行面授指导。

4、论文答辩:分为全体答辩;部分答辩;部分答辩又分为申请学位者答辩、优秀良好以上答辩、随机抽取答辩;不答辩。

二、存在问题

1、选题方面问题选题较为固定,导致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本职岗位和特长对论文题目做出调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起来。

2、学生与指导教师沟通方面问题在开设远程教育的高校中,论文指导直接指导形式即面授指导,因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采用此种指导形式毕竟为少数。而大部分开设远程教育的高校采用间接指导形式。以南京大学为例,论文写作分为提纲、初稿、二稿和终稿,每一稿提交截止之后,论文指导教师会有一段时间的评阅期,评阅期结束,学生就可以在论文指导平台上看到教师对自己论文的指导意见,同时,在论文写作期间,学生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和教师交流论文写作方面的相关问题。但是,这种沟通形式的缺点在于,学生提出问题和老师解答问题之间有一个时间差,问题不能够实时地被解决,就有可能对论文写作造成不利的影响。

3、论文作弊问题包括抄袭、、“拿来”。所谓抄袭是指在网上或者书本上部分或者全部抄袭别人的文章;是指有偿或者无偿地请别人代替自己写作论文;“拿来”是指在经过他人许可的情况下,直接将他人已经通过论文答辩的文章挪为己用。

4、教师指导问题以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为例,因为每位论文指导老师所提供的论题数量不一样,导致每位老师所带的学生数量不一样多,有些特别多,有些特别少。在此种情况下,如果教师的科研任务繁重,对论文指导心有余而力不足,就会导致论文指导质量下降,不能进行有效的指导。

三、建议

1、完善开题报告环节,公布毕业论文选题方向,与时俱进,双向选择,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开题报告是本科毕业论文开始前的工作,开题报告中明确了毕业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内容、论文提纲以及参考文献。这些是从事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学生在进行开题报告的写作工作时,已经开始对自己的选题有一个全面的思考过程,同时也着手查阅国内外文献综述,总结出论文的提纲。因此,开题报告环节是论文写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起点。就好比一艘即将出海航行的船,先将方向和补给准备充足,才能够对今后的航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众所周知,有些学科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因此,首先体现在论文的选题上就需要经常更新,比如根据法学专业的学科特点,许多法律条文国家每隔几年便会修订一次,若论题不及时更新,可能会造成写作内容与法条相悖;其次,只公布选题方向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自己的工作实践与相关理论结合起来,双向选择,对自己的学习能够有更深入的思考。

2、重视文献综述,建立论文答辩网上旁观环节论文的引用文献数量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论文的研究深度和学术规范。比如,浙江大学就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程,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文献检索查阅。掌握文献检索方法对论文写作大有裨益。在论文写作中适当参考引用文献,对于提升研究质量也很有帮助。考虑到远程教育地域上的特殊性,采取全体答辩形式的高校毕竟是少数,而部分答辩占多数。以南京大学为例,在论文成绩为良好以上的学生中抽取答辩名单,答辩专业控制在四个,答辩人数控制在四十到五十名左右。但是这样的话,没有参加答辩的同学还是占了大部分,这一部分同学就不能够学习到优秀良好的毕业论文中的可取之处。若将论文答辩设置成网上会议形式,允许没有参加论文答辩的同学自觉自愿地选择网上旁听,听取别人论文中好的理论和论点,应该会对毕业论文写作有所帮助。

3、完善高校网络教育论文库与论文制度可以将优秀的论文整理入库,实现资源共享,为学生们论文写作提供有力的借鉴。同时,为了有效杜绝论文写作中的抄袭和“拿来主义”,论文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论文系统比较著名的有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等。这仅仅是一方面,学院本身对于论文抄袭也应该制定完善的处理规定,从源头、过程和结尾三管齐下。

4、毕业论文学分比例与教师指导人数控制毕业论文所占的学分比例应该适当,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应体现出毕业论文在整个学业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教师指导人数应当平均分配,部分教师过多的指导人数会加重其工作量,相应的会造成指导质量的下降,同时在总数一定的情况下也会造成教师指导人数的不平均。

电子媒介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文化;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全面自由发展

提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是构建网络强国的重要举措。网络文化以内容为身,兼互联网媒介形式,互联网思维正以裂变式传播的速度深刻改变着社会形态。我们不能将一种思维活动同那些使这个思想活动成为可能的记录、传递和存储的技术条件分开。我们注意到的现实后果是,在一次技术生态的变动之后,一个本地文化的构成会在其自身的发源地变得陌生和异化。知识演化的路线与媒介发展的阶段之间没有协调,技术进步的背后有着文化倒退的长久可能性。我们期待出现的现实转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对文化建设的原始理解,网络文化新形式为马克思主义人学观注入新特点,二者通过媒介化形成一种人文力量。

一、研究意义

人类全面自由的发展与追求真、善、美的目标是终极一致的。人类科学研究的本质与发展目的,人们对生命的存在和自然界关系的确认就是求真。在媒介的联动下,人们在对自身和对外部世界的求真过程中,脑海中逐渐形成一种拟态现实,而人们对真实世界的认知程度是随着马克思主义人学观中对人的发展提出的要求而不断加深。马克思主义人学观提出的人对工具理性的追求应当更加成熟,伴随着网络文化的出现,人们需要认识到科学技术与文化,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以及人与自然各方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人类“求善”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人学观中对自我行为、意识、目的、关系的“正当性”的认知与追求。

任何一种媒介的出现都是同时存在于与旧媒介相互妥协的融合媒介域时空中,互联网自身作为一种融合媒体,在与旧媒介的协调磨合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新旧冲突与乱象,但开放、民主、自由、平等、互利为核心的的价值取向依旧是网络文化的主流价值观。我们要相信网络文化建设可以为人类创造一种更好的面向未来的文化体系。

美是一种主观感受。如果说,“真”要求的是对客观的真实的自然和世界的探索,“善”要求的是对人类自身、自然和社会的正当性认知,那么“美”要求的就是人们从个人角度出发,对自身、他人、社会与自然的一种满足个人审美的愉悦需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网络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人在网络空间中不断实践发展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美与艺术在更广的范围内得以认知、欣赏和传播。网络媒介的出现正是以一种新型的媒介形式为人们的认识和创造能力提供空前丰富的技术平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充分发挥人的全面的自由的个性,为人的创造能力提供一次新的飞跃。

二、研究现状与问题

对网络文化的研究兴起于美国,强盛于西方发达国家。宽泛意义上的网络文化研究,可以维纳提出的“控制论”为开端,后又出现“电子人”科幻小说热潮。真正具有规模的网络学术研究,兴起于1990年万维网出现之后,其中对大陆网络文化研究影响较大的有本尼迪克特(M•Benedikt)的《网络空间入门》,尼葛洛庞蒂(N•Negroponte)的《数字化生存》,比尔•盖茨(BillGates)的《未来之路》,泰普斯科特的《数字化成长——网络时代的再起》,波斯特的《信息方式》和《第二媒介时代》等。后来开始逐渐有了中国大陆学术界自己的专著,1996吴伯凡在《孤独的狂欢》中正式引入了“Cyberculture”,1998年面世的系列丛书《电脑文化译丛》、《赛博文化系列》己经接近“网络文化”的概念。

1998年之后各种报刊杂志中的相关论文数不胜数,相关的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台湾对网络文化的研究始于1993年左右,研究专著不多,研究论文颇丰,研究内容集中在数字经济、网络性别与权力、科技与人性、网络色情、网络隐私、虚拟社区与角色扮演、网络者的心理、网络游戏等方面,其理论资源和研究方法多借鉴于欧美,问题涉及面非常细致,但原创性研究成果不多。

国内外学者针对网络文化这一主题,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涉猎广泛,涉及到网络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内涵覆盖了政治、经济、教育、伦理、科技、法律、思维以及人的主体性等诸方面;二是研究内容由浅及深,研究逻辑辩证有序,综合运用了超前性系统思维、利害性系统思维、抽象具体的辩证思维和分析综合的辩证思维;三是研究视角多元丰富,交叉结合了社会学、传播学、人类学、伦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体系,综合运用到网络文化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

总体来看,众多的研究成果为研究网络文化提供了较好的学术资源和学术背景,但仍存在着一定缺陷与不足:一是侧重于“技术”,而忽视了“文化”,大多数研究对网络文化中体现出的技术特征的工具性分析较深入,而对揭示其影响社会关系的价值性分析欠缺;二是文章观点多着眼于网络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挑战与抨击,表达对网络文化收编命运的担忧;三是从马克思人学观的角度来研究网络文化的视角未得到充分重视,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还处于逐渐深入阶段,人们在其对网络文化研究的重要性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片面性认识,不仅缺乏这方面研究的专著,而且就某一专题进行研究的论文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有待提高。

基于以上综述,我们从学理层面提出以下问题指向:马克斯•韦伯笔下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中国当下能否实现统一,是何种程度的统一,如何做到该程度的统一;不重视网络文化中的人文价值理性的研究而把目光集中于网络文化中的工具理性分析,盲目偏其一而舍其次的做法在中国当下是否存在;借用媒介学视角能否更清晰展现网络文化的意义与价值,媒介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应当如何扮演此角色;网络文化研究借助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和媒介学研究视角,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学术想象和研究可能性。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观与网络文化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观概述不同于费尔巴哈仅将世界视作同人类活动没有任何关系的对比对象,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是人,历史是人的历史,是“可以通过经验观察的,现实存在的,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动可以不断发展的人”的历史。

首先,人的存在具有现实性。区别于费尔巴哈对人的客体性认识,马克思认为人是“现实的、肉体的、可以坚固的存在于地球上的确定物。”一旦离开现实的土壤来分析和观察人类本质,就会陷入脱离生活实际的凭空想象的泥沼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之所以强调活生生的人,是为了关注存在于社会活动中的广大的劳动人民的生存发展以及需求的满足,所有一切的社会措施都应该要立足于人民群众,以达到促进人类本质能量的充分与全面的发挥。

其次,人的存在具有社会性。马克思反对将人看做是纯粹的自然的人,他认为人类不能够是脱离社会现实和历史进程毫无关系的一种彼此独立的个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内在具有丰富而全面的本质,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得以存在与发展的,人的这种本质只有在社会环境中才能得以丰富与发展。每个个体彼此相互联系,构成人类的社会属性,建立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可持续发展系统,逐步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再次,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与自然的改造者。马克思有感于以往人们没有从人类劳动观去理解这个不是一种原本就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世界,而是一种变化的社会历史的产物。“迄今为止一切的历史观不是完全忽略了历史这个现实基础的东西,就是把它只是看成与历史过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的因素,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就被这样生生地排除了出去,从而造成了自然界与历史的对立。”⑤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了“人化的自然”,即被人类的实践活动所影响的自然界,并进一步指出人的主体地位与改造自然的伟大功效就是对人本观的最佳理解。

(二)媒介学视域下的网络文化

全球对于文化的定义多至168种,对网络文化的诠释也是众说纷纭,中外学者大多倾向于将网络文化理解为在网络虚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有学者认为网络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延伸。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网络文化。从文化本身来说,它的核心应该表现为价值观。文化从来不是个“个体”,一直体现在社会之中,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从语言文字的出现到书法与数字的发展,从古代造纸术、印刷术到电报、广播、电视再到电子计算机网络和手机通讯技术,这一切莫不是社会发展带来的媒介形式与技术融合的结晶。媒介学视域下的网络文化,是一种人类精神生产实践的产物界定了人类思想的物理状态,重新梳理了网络工具和权力操作的实质关系,重新诠释了网络技术和社会秩序的再构成。从传播环境到信息界面,再到思想状态,权力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从垂直架构到横向链接,再到节点转移,信息的所有权和自由流动何以完成;从上下层的阶级关系到新意见阶层的兴起与壮大,自由人的联合体逐渐强大。一个观念、一句话语、一种精神,是否可以通过媒介化成为一种力量。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观与网络文化的内在逻辑及关系

媒介学透视下,从实体媒介到虚拟媒介的演变,重构了人类的生存生产方式。马克思、恩格斯笔下的生产不仅是物质生产,还包括经济之外的社会生产、精神生产以及最根本的生命生产。“宗教、国家、法律、艺术、道德、科学等,只不过是生产的特殊方式,都受生产的普遍规律支配。”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当前媒介域的演变使文化从生产到传播都出现了新的特点,即从现实性到虚拟性的转变。网络文化生产与传播成为人类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体验。媒介学视域探讨下的文化生产,如果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来讲,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内容与形式为网络文化的发展提供哲学反思,网络文化的出现也补充并发展了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内涵。

1、网络文化是人之现实生成和存在的一种方式。马克思主义人学观认为,人的存在具有现实性。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即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中的人。但是人不会满足于某种既有的现实生活和存在状况,而是不断地实现着自身的超越,获得新的本质和规定性。人的具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和人的生成性存在引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马克思肯定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类对自然界的生产,只有在一定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媒介学视域下的网络文化,通过互联网的虚拟形式,对信息所有权和信息操作进行再分配,在不同个体间、人与社会间、人与自然间建立起新型的生产互动关系,使人、社会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达成一种理性自觉

2、网络文化是人之实践方式转变的方法和途径马克思把人的自然性、社会性与现实性联系起来,认为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人。无论是人类的哪种活动形式,其本质上都是实践的。人类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随着实践在深度和广度的扩展,在对客体的对象性实践活动中,不仅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生产能力,精神生产能力也随之发展。媒介学视域下网络和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催生了网络文化的虚拟实践。虚拟实践是网络时代特有的新型社会实践形式,突出展示和发挥了人的能动性、超越性和自主性,培养了人类的平等意识、权力意识、开放意识和自由民主精神,创新了实践的新形式,丰富并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极大地促进了健全人格、独立个性的形成和社会的进步。

3、网络文化以人之全面自由发展为旨归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理论置于实践的基础上,揭示了人的本质的实践性。人只有通过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在实践发展中获得自身的发展。所以,马克思把自由自觉的活动作为人的类特性,通过实践由必然走向自由,这正是人类所追求的类本质不断实现的最高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人的实践的发展和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落脚点,同时为网络文化的建设提供了价值目标。网络媒介的普及拓展了人的交往范围和交往能力,极大地改善了主体性状态,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内在精神动力;随着人类实践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人必然不断占有自己的本质,逐步从偶然的个性走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网络关系增强了人的开放性和社会性,形成了更加自由的人际关系和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