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商金融论文

电商金融论文范文精选

电商金融论文

电商金融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数据;电商;小额信贷;农村市场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移动互联、网络社交和电子商务等极大地扩展了互联网的边界和应用范围,并创造了“大数据”的概念,其特征为“大量化、多样化、快速化和价值密度低”。2012年,美国政府出资两亿美元拉动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并将其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与此同时,中国的电子商务企业也纷纷组建了数据分析部门。电商进入农村小额信贷领域也将是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很难满足农村地区的发展需求。为了将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轨道,使广大农民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有必要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电商小额信贷业务。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近年来,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大数据的应用,《自然》和《科学》杂志相继出版专栏对大数据的研究价值进行深入探讨。2001年,梅塔集团分析师道格•莱尼提出了大数据技术萌芽。2008年9月,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科学》杂志发表了论文“大数据:拍字节的科学时代”,从此“大数据”一词开始进入公众视线并被广泛传播。2008年,IBM公司的史密斯首次以“BIGDA-TA”初步定义了大数据的含义。2011年5月,全球数据分析研究所的麦肯锡发表了一篇论文,系统地阐述了大数据的定义:“大数据是指超过传统数据库工具获取、存储、处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时至今日,科学界对大数据还没有一个完整准确的定义,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从不同视角诠释了大数据的基本含义。麦肯锡声称:“数据已经拓展到现今各行各业的职能领域,成为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对于大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广泛运用,标志着新一轮生产力发展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来临”。在全球深入探究大数据意义的背景下,美国继1993年“信息高速路”计划,在2012年宣布启用2亿美元的“大数据发展规划”,这是美国又一次关于大数据的重大科技发展部署。大数据被美国政府认为是“未来的新石油”,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数据规模、运用数据能力以及对数据的占有和控制将成为各国企业的竞争热点。目前,各国对大数据的研究可以粗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聚焦于探索大数据技术的复杂性和计算模型的理论;二是着眼于感知与阐释大数据、数据建模与词义理解、架构大数据计算体系的关键技术。

(二)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对小额信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分析和模式研究两个方面:

1.理论分析。

林毅夫和李永军(2004)提出必须创建专注于服务小微企业的融资机构,主要是非政策性中小型金融机构,从而避免农村传统金融机构因缺乏竞争而带来的低效率问题。孙若梅(2006)对使用扶贫小额信贷项目的农户进行抽样数据分析后得出结论:绝大多数农户虽然在信贷市场上获得了资金,但在信贷规模、结构和使用上存在较大差异;小额信贷作为一种制度性供给对非正规金融有替代和补充作用,同时具有解决农户信贷分配不均的能效。

2.模式研究。

刘西川(2007)对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小额信贷的实际目标客户已从较低、中等偏下的收入户转移到中等及中等偏上的收入户。因为贫困户对现有小额信贷产品需求不足,再加上部分富裕户存在较强的非务农性信贷需求,所以导致目标上移。杜晓山认为,小额信贷是在特殊的制度安排下,在一定区域内向既定目标提供直接贷款基金及综合技术服务的一种特殊信贷方式。孙天琦(2011)系统介绍了小额信贷扶贫的商业模式,认为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仍是家庭小规模经营,所以农村信用合作社应以小额、微型贷款作为营销重点。李安朋(2011)认为,随着国内金融市场政策的不断调整,小额信贷的发展在我国出现了新的模式:网络信贷在提高融资效率、化解贷款难度等方面存在着无法比拟的优势,拓展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促进了社会资金合理分配。

二、我国农村电商小额信贷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由一些金融机构和非政府组织来提供业务,目前主要包括由农村信用社推出的农户小额贷款和联保贷款,由农业银行推出的扶贫贷款,以及由非政府机构提供的小额贷款和扶贫基金三种类型。作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小额信贷对支持“三农”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电商纷纷开拓农村市场以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以国内互联网金融P2P行业领军企业宜信公司为例,2015年1月20日宜信“互联网金融———谷雨战略”,这是宜信开拓农村市场后的第二个5年计划。宜信的互联网金融战略中提出:在未来几年,宜信将在农村打造金融云平台,通过农村金融生态圈,充分挖掘小微企业和农户的征信能力和风控能力,同时利用自建的1000多个基层金融服务网点和借助云服务系统深入农村,帮助加强专业合作社的资金信贷管理,实现“为农村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和“促进农村地区消费金融发展”两大目标。

(二)存在问题

1.法制环境不完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目前,电商小额信贷面临的最大发展障碍是现有金融制度不完善。监管部门认可了类似于阿里小贷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法人身份,但仍把它们定性为非金融机构。电商小额信贷定位模糊,未来发展路径不明。我国还未出台关于电商小额信贷的较为明确的法律法规,在维护电商本身以及客户信息安全上存在很大漏洞。电商具有小额贷款公司的性质,这决定其不能吸储,只能通过注册资本进行放款,虽然可以向同业融资,但按照制度规定不能超过其注册资本的2倍。同时,电商开展小额贷款业务还会受到地域限制。电商平台建立小贷公司的服务对象是全国的中小企业,如果不能跨区域经营,其信贷业务必然会受到影响。

2.农村居民固守传统金融借贷方式。

目前,传统金融机构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经营机制,同时也拥有大量忠实客户。以邮储银行小额贷款为例,贷款品种有农户联保贷款、保证贷款、商户联保贷款和保证贷款四种。由满足条件的自然人提供保证,银行向农户发放用于满足其农业播种养殖或生产经营的短期贷款。由于我国信用制度不健全,大多数居民更倾向于使用传统金融借贷方式,而对在电子平台上进行金融交易的积极性不高,从而限制了电商在农村市场上的发展。

3.电商小额信贷企业缺少资金和客户。

大多数电商小额信贷企业自有资本较少、资金来源单一,与传统银行雄厚的资金实力无法相比,制约了电商信贷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受制于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贷款主要集中在产业的销售与消费端,在其他产业链缺少信贷客户。目前,我国电商市场上人群多分布于产业链的销售与消费端,造成上传到终端的数据大多数是关于销售与消费,而只有极少一部分是关于信贷,因此无法建立起完整的服务于信贷行业的数据系统。

4.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电商网络环境。

农村金融云平台建立与完善离不开因特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目前,虽然大部分农村人口拥有智能手机,但移动互联网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甚至有许多贫困地区的村民无法使用互联网。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农村的网络普及率存在很大差距,农民对新鲜事物接受度偏低,还有许多农村地区对电商小额信贷完全不了解。缺乏适宜发展的网络环境,阻碍了电商小额信贷业务在农村市场的拓展。

三、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由于我国电商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起步较晚,部分地区小额信贷机构的合法性有待核查。电商筹资能力有限,对其发展信贷业务造成很大阻力。因此,国家要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加大对电商开拓农村市场的政策扶持力度。为避免发生诈骗、非法集资等扰乱金融秩序的违法行为,对信贷市场乃至整个经济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农村地区要加强法制建设,举办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规范农村地区的信贷活动。

(二)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不断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信贷支农渠道,大幅增加农业信贷量,电商小额信贷业务才能在农村获得更好的发展。首先,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深入挖掘农村市场的潜力,使信贷产品符合农业实际、贴近农村生活、贴近农民群众,因地制宜推出让农民满意的多元化金融产品。其次,创新服务方式。通过提高广大农民的参与度和舒适度,弥补农村金融市场的空白,提高农村地区金融与经济发展水平。大数据应用是未来电商发展的趋势,电商要想开拓农村市场就要依托大数据优势,简化农民和小微企业贷款流程和手续,满足其迫切的融资需求。

(三)加强电商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突破资金短缺和客户限制

电商小额信贷业务能否顺利开展下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商可提供的信贷资金规模。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供应存在缺口,并且缺口逐年扩大。近几年我国小额信贷仍然依靠政府的财政支出,而不是自筹资金。部分地区规定小额信贷企业只能以内部自有资金对外放贷,由于受金融法规的约束,非政府机构开展小额信贷业务不能以任何方式擅自或变相地吸收存款,导致小额信贷资金供给来源少,限制了小额信贷的发展。电商可以与农村传统金融机构合作,以获取强大的资金保障以及客户资源,而传统金融机构也可以利用电商的数据平台,获取更多的利润,实现双赢。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电商网络环境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网络环境不完善制约了电商的发展壮大。要发展与完善农村信贷市场,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网络环境,为电商开展小额信贷业务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加强宣传与引导,在农村开展形式多样的关于电商小额信贷的讲座,介绍相关成功案例,让农民充分了解农村信贷的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郑洵.中国农村信贷市场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6(S1).

[2]肖银伟.中国小额信贷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探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7):108-111.

[3]赵炎.小额信贷运作机制与亟待解决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2.

电商金融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务智能;知识管理;数据仓库;数据挖掘

商务智能(BusinessIntelligence,简称BI)的概念最早是GartnerGroup的HowardDresner于1996年提出来的,我国学者将之翻译为“商业智能”或“商务智能”,本文选用“商务智能”作为BusinessIntelligence的中文翻译。近年来,商务智能技术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决策者意识到需要商务智能来保持和提升企业竞争力。在美国,500强企业里面已经有90%以上的企业利用企业管理和商务智能软件帮助管理者做出决策。国外己经有很多成功实施商务智能的案例。我国的商务智能处于导入期,商务智能应用的程度和实际效果都与国外企业有很大差距。近年来,国内外商务智能供应商和高等院校都开展了广泛的商务智能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本文主要基于国家图书馆的多库目录检索系统、清华同方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等,对国内商务智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文献统计分析

1.论著统计分析。为了对近年来国内商务智能论著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笔者分别以“商务智能”和“商业智能”(他们指的都是BusinessIntelligence,BI)为检索题,通过对国家图书馆的多库目录检索系统进行题名检索,得到近年来相关论著及博硕论文分布情况:国内商务智能专著只有2004年的两本,译著在2003年~2005年间有三本。相对于最早1988年出版、截止2005年已经出版23本的西文专著(含一本日文专著)要少得多。国外2001年~2004年间出版的商务智能专著数量极多,说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国外商务智能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比较成熟。而我国从2002年起仅有少量的博士论文,关于商务智能的专著也屈指可数,我国商务智能仅处于导入期,对商务智能的系统研究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2.论文统计分析。

(1)数量分布统计分析。笔者利用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Web),分别以“商业智能”、“商务智能”为检索题进行篇名检索,得到221篇文章(论文、简讯等),通过内容分析,除去内容重复的和明显不符合我们主题的文章,得到以下统计结果(见表1)。

从检索结果来看,1996年的两篇简讯可以说是国内较早关于商务智能的文章。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在1996年~2005年期间,收录了有关“商务智能”和“商业智能”的论文一共200篇,文章数量年代分布呈现前几年缓慢增长,近几年明显递增的特征。因此可以将国内商务智能发展规划为两个阶段:①初始阶段(1996年~2001年):这个阶段国内商务智能初露端倪,这段时间相关文章很少,有36篇,约占总数18%,说明商务智能在当时属新事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段时期的文章多是关于商务智能软件和国外商务智能研究的简单介绍和综述。②明显增长阶段(2002年~2005年):这阶段论文有显著增长。不少论文讨论商务智能在各行业和各领域的应用,但是关于商务智能的较高水平和较深层次的学术研究论文还极少,大部分文章仍是简单的、重复的功能介绍、综述和简讯等。这与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缺乏大量数据积累、缺乏应用商务智能的实践有关。

(2)主题分布统计。笔者查阅大量的相关论文资料,对当前商务智能的研究主题进行划分并加以调整,将商务智能的研究内容划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层面两大类,其中基础研究包括商务智能定义、功能(任务)、技术、综述等,关于商务智能的一般应用研究等无法归于应用层面所分细类的文章也放在这一部分;应用层面分为:①商务智能软件方面的简讯和功能介绍;②商务智能的行业应用,如金融、电信等;③商务智能应用的范畴,如客户关系管理、电子政务等。按以上主题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按题名检索的结果进行分类,统计表明,国内学者对商务智能基础工作研究较少,共75篇,占总数的37.5%,其中还包括无法归类于商务智能软件和具体应用的一般应用讨论的文章。这里分别以“商务智能”、“商业智能”为题名检索到商务智能技术方面的论文极少,但如果以“数据挖掘”、“数据仓库”、“OLAP”分别进行题名检索,会得到成百上千篇论文。作为商务智能的支撑技术,数据挖掘、数据仓库、OLAP的发展是推动商务智能发展的技术基础。商务智能支撑技术研究的逐渐深入和成熟,为商务智能的功能、体系结构、应用研究等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近几年我国关于数据挖掘、数据仓库、OLAP的研究论文数量激增,基础研究关系到商务智能的应用能否顺利进行,这其中商务智能的支撑技术(数据挖掘、数据仓库、OLAP)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总的来说,我国关于商务智能基础研究的论文数量极少,部分论文的质量不高,只是肤浅的介绍式论述,论文内容不新颖,重复性较高,算得上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论文数量更是屈指可数,尤其缺乏高质量的、深入的关于功能、体系结构、方法等方面的论文。当然这也与商务智能本身的特点有关,确切地讲,商务智能并不是一项新技术,它将数据仓库(DW)、联机分析处理(OLAP)、数据挖掘(DM)等技术与客户关系管理(CRM)、ERP等系统结合起来应用于商业活动实际过程当中,实现了技术服务于决策的目的。

商务智能应用研究的文章数量相对较多,共125篇,占总量的62.5%,这部分文章中41篇(32.8%)是关于商务智能软件的简讯,其余84篇(67.2%)是关于商务智能在各行业和各领域应用的论文和介绍性文章。这部分关于具体应用的文章也存在讨论不够深入、内容比较简单、有重复的现象。论文数量2002年开始增长较多,电信、金融等信息化程度高的行业应用商务智能较多,客户关系管理、竞争与决策、信息化和ERP等领域是商务智能应用的热点。

二、国内商务智能理论研究现状

从以上分析来看,我国商务智能的研究还处于导入期。像员巧云那样,笔者也把商务智能的理论研究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方面,其中宏观研究主要是从总体上把握,如商务智能的必要性、内涵和理论综述等;微观研究主要包括:商务智能功能、技术、体系结构等。

1.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方面。

(1)商务智能的含义。①GartnerGroup将商务智能定义为一类由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查询报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备份和恢复等部分组成的、以帮助企业决策为目的的技术及其应用。②IBM认为商务智能是一系列由系统和技术支持的以简化信息收集、分析的策略的集合,它应该包括企业需要收集什么信息、谁需要去访问这些数据、如何把原始数据转化为最终导致战略性决策的智能、客户服务和供应链管理。③简言之,BI=DB(数据库)+DW(数据仓库)+OLAP(在线分析处理)+DM(数据挖掘),是多种技术的集合,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方法。现如今,商务智能的概念已经不仅仅是软件产品和工具,而是整体应用的解决方案,甚至升华成为一种管理思想,体现的是一种理性的经营管理决策的能力,即全面、准确、及时、深入地分析和处理数据与信息的能力。

(2)商务智能与知识管理的区别与联系。商务智能和知识管理最重要的类似处是它们最终都处理知识,知识管理中的知识明显的总是直接来自人,商务智能中的知识源自数据,它是经过分析产生的知识;商务智能和知识管理都受企业文化和人的影响;商务智能看重的分析数据的技术和知识管理中管理和分发知识的技术很不同,然而,他们在内容获取和显示方面都共有终端技术。

2.微观研究方面。

(1)商务智能的功能。商务智能系统的仪表盘可以剪裁环境以满足用户的特殊需要;用户可以定制主页来展示最关键的图表和报告,并且当商业需求变化时可以改变显示的图表;能基于底层(underlying)数据源的更新自动更新图表;可以根据特定参数或特定条件的变化进行预警;有例外管理能力;仪表盘的资源组件使资源材料与特定的使能过程一致;提供团队协同工作环境等。

(2)商务智能的支撑技术数据仓库、数据挖掘、OLAP。①数据仓库技术。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及包含历史数据的数据集合,它用于支持经营管理中的决策制定过程。商务智能系统的核心是解决商业问题,它把数据处理技术与商务规则相结合,以提高商业利润减少市场运营风险,是数据仓库技术、决策支持技术和商业运营规则的结合。②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DataMining)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及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挖掘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对决策有潜在价值的知识和规则的过程。③联机分析处理技术(OLAP)。OLAP是一种多维分析工具,目标是满足决策支持或多维环境下特定的查询和报表需求,使分析人员、管理人员或执行人员能够从多个角度对从原始数据中转化出来的、能够真正为用户所理解的并真实反应企业维特性的信息进行快速、一致、交互地存取,从而获得对数据的更深入了解。

三、国内商务智能应用研究

1.商务智能的应用行业。商务智能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典型的有电信、银行、保险、医疗、零售、政府等,以及所有建立了数据仓库的用户。从商务智能应用的论文内容来看,我国的商务智能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仅在信息化程度偏高的电信、银行、保险、医疗等有少量应用。这一方面因为商务智能是建立在数据仓库基础上的,我国大部分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偏低,缺乏数据的积累,而数据的积累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另一方面因为对商务智能的认知度不高,缺乏商务智能方面的人才以及对这些人才的有效管理。

商务智能的应用与行业内信息化的基础状况密切相关,实施商务智能的企业中,以电信、金融行业的使用率较高。刘艳丽认为商务智能能带来较大价值的企业中,以制造型企业最多,超过50%;其次是零售业,为41.2%;而政府机构对商务智能产品或技术的使用价值低于其他软件产品。以目前制造型企业和零售业的低使用率和高预期值来比较,这两个领域将是商务智能不可忽视的新市场。

2.商务智能在客户关系管理(CRM)、信息化与ERP、竞争与决策中的应用。统计分析显示商(下转第112页)务智能在客户关系管理、信息化、竞争与决策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相对较多。著名的商务智能公司BusinessObject公司的专家PaulClark在分析商务智能与CRM的关系时认为:客户知识是CRM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而商务智能是CRM的智慧所在,客户知识的获取与保存依赖于商务智能,商务智能是整个CRM的基础。

商务智能是架构在ERP之上的,而决策支持是在商务智能基础上的再扩展。从基础架构的角度上看,商务智能数据库和ERP有许多共通之处。但商务智能和ERP绝对不是同一事物或是同一事物体的两个方面,它们是互补的系统。它们最大的共性就是,它们使企业运行得更有效率、响应更及时并易于整合。

商务智能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企业决策支持。商务智能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不同层面为战略决策提供新的支持:提升决策者洞察力;支持信息获取与分析。

商务智能系统可以从以下方面帮助企业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显著提升企业决策水平;识别优质客户,改善企业与客户关系;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创新业务模式。

3.商务智能系统、软件工具。目前市场上的商务智能厂商一般分为三大类:一类专门做商务智能软件的厂商如BusinessObject、Brio、Cognos;第二类是继承性的数据库厂商和统计软件厂商,这类公司包括NCR、Microsoft、CA、Oracle、Sybase、IBM、SAS等;第三类是一些管理软件厂商,如SAP、博科、用友、金蝶等公司。

不同的人对商务智能的理解仍然不同。数据库服务商(如Oracle、IBM、Sybase)往往认为数据仓库是商务智能的核心,数据展示服务商(如Hyperion、BO、Cognos)则认为商务智能就是联机分析(OLAP),而数据分析服务商(如SAS、SPSS)一般认为数据挖掘才是商务智能的核心。

四、商务智能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1.商务智能的研究热点。从商务智能的研究成果分析来看,当前商务智能的研究热点主要有:(1)集成的商务智能体系研究;(2)商务智能的预测功能;(3)商务智能网络的研究;(4)决策支持工具的研究;(5)企业建模方法研究;(6)信息的收集与获取研究。

2.商务智能的主要发展趋势。通过对已检索文章分析,商务智能将呈以下发展趋势:(1)应用领域的探索和扩张;(2)应用行业将更广泛,制造业、零售业将是商务智能应用的热点;(3)与领域、行业知识的结合;(4)实时商务智能系统的研究和应用;(5)不同领域的理论、技术的融合;(6)商务智能系统可视化、交互性;(7)从单独的商业智能向嵌入式商业智能发展。

参考文献:

1.员巧云,程刚.近年来我国数据挖掘研究综述.情报学报,2005,(4):250-256.

2.王卫平,徐宏发等.基于WebServices的商务智能网络研究.计算机系统应用,2005,(7):16-19.

3.刘庆.BI观点.http://happysboy.Bokee.com/

inc/ttnn_bi_opinion_200511.pdf,2005-12-19.

4.CharlesP.Seeley,ThomasH.Davenport.KMMEETSBUSINESSINTELLIGENCE:MergingknowledgeandinformationatIntel.KMREVIEW,2006(2):10-15.

5.刘业政,胡剑.商业智能的核心技术及体系结构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8):882-885.

6.黄晖.中国式商务智能五人谈.上海信息化,2005,(3):26-31.

电商金融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开放教育;会计学;本科学位论文;质量提升

一、本科学位论文撰写的意义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和理论进行综合运用的教学环节,旨在初步培养学生专业研究素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开放教育背景下,成人学生多是利用工作之余提升学历,他们在平时实务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再通过撰写论文,解决具体问题,以求理论联系实际。本科学生毕业时,若符合规定条件可以申请学士学位,这时,由开放大学总部审核通过的学位论文就是其规定条件之一。本文中所探讨的本科学位论文,是以省级分部会计学专业申请学士学位的毕业论文(以下统称为“学位论文”)为例。

二、学位论文申请流程

开放大学根据教学机构层级设置,其对学位论文的规定有完整的申报流程。学生需首先向学习中心申请,对符合学位申请条件者,学习中心将初审通过的名单及材料报送分部。分部经过初审并组织答辩,对学位论文资料审核后,按照要求向总部报送材料。总部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各司其职,进行评审和审议,确定学士学位获得者名单。三、本科学位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笔者通过多年的指导、答辩工作发现,论文质量在逐年不断提升的同时,目前学位申请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在答辩中影响学位授予的结果。

(一)学生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有些学生对学位论文理解不到位,加之存在工学矛盾,没有体会到论文这项实践环节应达到的目标,而是认为随便写一篇文章就可以毕业并拿到学位。因此,从论文立意、时间安排到框架搭建等方面都存在敷衍应付现象,而不是精心收集资料悉心准备,因此论文质量难以保证。有人甚至直接抄袭网站上相似文章,或照抄其他期刊已发表的论文,以及摘引抄写教材、文献,或找人代笔。

(二)选题不当

对专业培养目标和所学专业课程的内容把握不准,存在文章主题脱离专业范围,与税务、工商、金融等专业学术论文相混淆的现象。如,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及对策,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金融,企业激励机制研究等。此外,还有超出学员驾驭能力的选题出现:如试论我国会计环境的变迁、浅议现代会计发展与经济环境的关系等。这些论题对于本科学生来讲,因其理论功底欠缺,基本无法提出属于自己的创新观点和见解,原创性不强。

(三)正文内容空洞

有些论文理论知识欠缺,有的缺乏实例和数据深入分析,说服力不够;或案例陈旧、依据的法规比较陈旧,缺乏时效性;还有的是为了避开查重率过高问题,人为加字、加标点符号,造成文章词不达意。这些均反映出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没有达到要求,缺乏充实的论据和可靠的数据。

(四)答辩中学生答题不够详细准确

答辩是检验学生对文章主题、主要内容是否理解透彻的有效方式,申请学位的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环节。个别学生过于紧张,无法脱稿或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阐述,影响了答辩效果,不得不申请缓期答辩。

(五)申请材料不规范

在学位申请材料审核过程中,总部学位办公室发现部分学生的学位申请材料存在问题,主要有:学位申请表缺少分部盖章或学生签字;学位论文缺少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声明,或者声明处无学生签字;论文评审表缺少学生签字或相关教师签字,封面上指导教师姓名与实际签字处不一致,如指导教师担任了答辩小组成员,答辩小组人数又不符合要求,答辩小组成员中所列答辩主持人姓名与实际签字处不一致,缺摘要:毕业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考量,也是检验毕业生专业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标准。开放教育本科学生如果符合规定条件,可以申请学士学位。但成人学生在职学习存在着比较突出的工学矛盾,如何保证学位论文质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开放教育下会计学本科学位论文指导、答辩、申报等环节,分析总结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抓好各过程节点实现结果导向的质量提升措施。关键词:开放教育;会计学;本科学位论文;质量提升略论开放教育背景下会计学本科学位论文质量提升李玉波梁霞齐思少论文答辩成绩等。

四、学位论文质量提升措施

各学校高度重视论文质量,省、地(市、州)教学点各级联动,从各个环节深入落实质量要求。修订完善了学位论文实施方案,从写作流程到选题、格式、指导、答辩、评审表样式等,逐一进行严格规范。

(一)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学位论文

教学班辅导员在学生入学伊始,就要大力宣讲申请学位的意义和条件,鼓励学生尽早准备学位英语考试,并关注适合自己的会计研究问题,将学位论文动员部署工作前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考虑个人是否适合申请学位。那些实际从事会计工作或有晋升愿望的学生认识到学位论文的重要性后,逐渐从懵懵懂懂到主动自觉申报,对论文准备会更加充分,从而使后面的工作慢慢顺畅起来。

(二)强化指导教师职责

应进一步要求指导教师切实履行职责,负责指导学生完成好毕业论文。要指导学生正确选题,帮助学生制订写作计划,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向学生推荐参考书目和资料并指导阅读;审阅论文并提出修改意见。每个阶段指导不少于1次,每次指导需进行详细记录和作出评语;监督检查学生独立完成论文写作,鉴别并制止抄袭、剽窃等造假行为。将文章的相似度审核作为硬指标,要有上限要求。一经发现论文造假,指导教师须要求学生重新撰写论文。

(三)提高指导效果

在文件的基础上,分部可以利用系统网络平台优势,依据实施方案分别对全省会计学专业学生和教师录制系列论文指导微课,全面介绍各环节应注意的问题。这样学生又多了一个获取指导的来源渠道,指导老师也增加了业务培训机会,既省时省力,指导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四)抓实答辩环节

分部组织学位论文答辩,每学期初公布提交电子版论文及查重报告时间。由答辩小组进行初审,对文章选题、结构内容、论文相似度、格式严格把控,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问题严重者如论文题目不符合专业要求、查重率超过规定上限等,发出推迟答辩通知,延缓到下学期再提交答辩申请。初审通过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了纸质材料又按时间和相关要求由全省统一进行答辩。答辩小组在答辩前,先给学生讲解答辩流程和注意事项,以缓解学生紧张情绪。正式答辩开始后,由答辩秘书验明证件核实身份,学生再对文章做自由阐述,介绍选题背景和主要框架结构,然后对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一一作出应答。

(五)落实责任制度

答辩合格的论文还需通过教务管理系统逐层进行论文提交和审核。学习中心将论文定稿、评审表、查重报告在审核平台中提交,由分部审核所有的资料是否齐全,有没有错填漏填等情况,并要与纸质版相一致。最初使用系统时,出现过签名漏填、时间有误这样的问题。为保证论文质量提升,学校了相关制度,所有分管此项工作的教师必须切实履行好职责,一旦提交到总部的论文出现此类问题,就属于教学失误并追究具体人员责任。从近几次申报情况来看,操作流程不断优化,审核也越来越细致,此类问题已基本杜绝。

(六)建立反馈机制

建立全省经管类论文反馈QQ群,对各环节出现的共性问题在群里统一提出,供各学习中心借鉴。审核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可通过QQ或单独电话联系,以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任务。

五、学位论文拟答辩申请与学位获取数据对比分析

从2017年到2020年,会计学专业每年拟答辩申请人数比较平稳,均在50人左右。学位获取人数逐年增长较为明显(2017年13人;2018年20人;2019年28人;2020年42人),说明上述一系列质量提升措施产生了效果。学校也在加强学位申请的宣传,使更多学生认识到学士学位的重要性,积极加入到学位申请队伍中来并提高学位论文通过获取率。

参考文献

[1]王辉,靳羽含,梁寒峭.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探索及实践:以北京城市学院生物医药学部为例[J].城市学院学报,2020(2):48-54.

[2]冯志军,明倩.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DGUT为例[J].高教学刊,2020(2):67-69.

[3]段华.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39(S1):57-59.

[4]田利军,王景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关键影响因素检验———基于天津高校140篇会计学专业论文的数据[J].财会月刊,2016(21):116-120.

[5]徐立.应用型本科财经类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改进研究[J].经济师,2020(1):202-203.

[6]王鑫.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问题影响因素探析———以应用型本科为例[J].大学教育,2019(12):38-40.

电商金融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临空经济;跨境电商;区域经济

1研究现状与背景分析

1.1国外研究现状

在临空经济概念方面,美国学者McKinleyConw-ayH(1965)提出临空经济的概念:以机场为核心综合开发航空运输、工业、物流及购物等功能为一体的经济综合体。认为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及城市经济发展影响重大。并于1970年提出航空城的概念:城市依托航空运输发展航空城WilliamATesiaz(1992),指出机场的可达性对商务合作、法律咨询、金融会计及公关服务业等行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促使此类企业布局在临空经济区内。KevinO’Connor(1995)提出,伴随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跨国公司员工的出行及部分产品的运输更多的选择航空运输方式。航空运输对产品高时效、高质量的配送,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竞争优势,对企业的全球化布局至关重要。在临空经济发展和产业集群方面,GleEWeis-brod(1993)对欧洲、北美和日本的机场研究表明,根据这些机场相邻的产业的集中程度,将临空经济产业划分为核心产业、关联产业和催化产业。ButtonKenneth(1998)指出越来越多的企业集聚于机场,获得竞争优势,形成了产业聚集群现象,促使该区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Bowen(2008)认为一些以发展飞机制造、飞机客机制造、飞机维修等为主要产业的企业也聚集在临空经济区。这种产业布局在拥有枢纽型机场地区显得尤为突出。HansHuber(2009)通过对欧洲和美国的临空经济结构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对航空运输的客运和货运具有一定依赖性的产业形成聚集效应。在机场周边形成临空型制造产业、航空运输相关的产业聚集。Gillen和Forsyth(2014)提出临空经济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1.2国内研究现状

在临空经济概念方面,李小建(1999)认为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模式和产品形态特征的变化使得航空运输需求的增加,加之机场周边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得企业在机场周边选址设厂,从而形成了临空经济区。王志清(2006)等学者对临空经济进行了定义,临空经济狭义的含义是指在机场范围内集聚的,与航空运输业直接关联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不同经济形态和作用决定了其在周边区域的空间布局和发展定位。在临空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方面,曹允春(2006)指出临空经济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点,但这样的增长点并不是自己发挥作用的,需要区域规划各管理部门共同合作,将临空经济的建设与区域经济的整体规划相结合。王旭(2006)指出在对美国的部分临空经济区的研究中发现,政府在进行新机场的建设前期,会将机场周边纳入整体规划中,通过发展机场周围的临空经济形成新的增长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刘雪妮(2007)指出临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是航空运输业与腹地经济联动的结果,临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是地区经济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1.3研究背景

2019年10月陕西省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2019—2035年)》,将开展跨境电商临空产业园,在进出口通关服务和结算汇兑方面进行试行,通过搭建安全可信的电子商务交易服务平台,加强与国内和国外电子商务企业的商业合作,依靠临空经济的运输优势,建立跨境电商集散分拨中心,从而创建具有竞争力的跨境电商商业中心。陕西省委、省政府全面布局,促进跨界电商成为西咸临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搭建与航空物流业相关的地方特色产品和高端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空港电子商务园区。但是利用空港航空条件发展临空电子商务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优质的战略合作企业少、人才引进困难、研发力度不充分、完整的跨境电商供应链的搭建难度大、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等问题。从整体看,在西咸临空经济背景下,发展跨国电商困难重重,但发展空间极大。在这种情况下,对临空经济背景下跨境电商模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2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2.1研究思路

本论文以西咸新区临空经济区产业结构分析和评估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对产业结构的布局和规划,充分考虑地方特色和地方优势,能够顺应趋势,因地制宜。通过模型建立和实证分析,最终验证结果对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临空经济提出产业布局建议。对解决以上所提及临空经济的普遍问题,有了理论上的支撑。同时,对其他区域临空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此外,本论文对国内外典型的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临空产业的发展实例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各临空经济区的产业布局对临空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临空经济区对腹地经济的引领作用。其次,梳理临空经济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建立临空经济产出函数及临空经济区影响腹地经济增长的模型建立后,对我国16个临空经济示范区进行全面考察,从其发展背景现状、优势、模式等方面对我国临空经济区发展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实地调研充分了解咸阳临空经济示范区的产业布局和发展,并对咸阳临空经济的产业集聚程度、优势产业及产业绩效进行评估。充分说明西咸新区临空经济对跨境电商服务平台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2.2研究方法

本论文将使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统计调查法和因素分析法,通过检索收集大量文献、资料,对研究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归因方法,找到论文的创新点。对我国的临空经济示范区进行研究分析,寻找切合陕西经济特征的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临空经济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的途径。

3研究内容要解决的问题及特色

3.1研究内容要解决的问题

3.1.1促进陕西区域经济发展西咸新区临空经济的发展,吸引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优势资源向临空经济区内集聚,对当地经济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咸阳临空经济,成为陕西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助推“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构建陕西对外开放新格局。3.1.2助推陕西经济发展城市扩张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临空经济能够加强机场区域与周边经济腹地的联系,促进城市空间不断优化。临空经济带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直线距离在5~20公里范围内,处于临空经济的拓展区与辐射区,临空经济带的建设能够完善该地区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促进城市空间的扩展,破解咸阳向东向南发展空间受限的难题。咸阳以能源化工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占比过重,产业结构急需转型,发展临空经济能够促进以高端制造、高科技为主的临空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激活经济发展潜力,助力西咸新区加速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构建咸阳通达世界的“空中丝绸之路”。3.1.3增加就业,提高陕西人民生活幸福度临空经济的发展促使临空指向性企业快速聚集。这些企业不仅提供高端技术、制造等技术岗位,还提供大量服务岗位,极大缓解当地就业压力,不仅解决了涌入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解决了城市自身的剩余劳动力,保证社会安定,推动陕西经济的快速发展。3.1.4搭建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跨境贸易的电商交易平台在西咸新区临空经济的背景下,搭建更为高效的国际供应链和国内供应链的供应和分销渠道,在增加当地特色产品的分销渠道的同时,实现资源整合率和利用率,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及国际贸易的并行发展。

3.2研究特色

第一,积极响应“一带一路”“三个经济”的号召,基于陕西的相关文化背景,依托咸阳机场枢纽地位,树立陕西门户形象,发展航空枢纽服务和门户服务,推动大流动经济发展,成为陕西“三个经济”先行区。第二,充分利用咸阳临空经济优势资源。西咸新区自然资源优越,地势平坦,适空经济区的开发和建设。旅游资源丰富,促进游客对航空业的需求;科研资源丰富,西安市科研实力雄厚,拥有普通高校63所、科研所95家,聚集了国内航天近1/3以上、航空近1/4的科研单位及生产力量;咸阳拥有各类大中专院校9所,省部级科研院所21所,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部级和省级技术检测认证中心12个,其中发展临空经济相关的科研机构有陕西中药研究所、平板显示玻璃工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省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共11个。第三,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临空经济的发展是陕西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临空经济的发展能有效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等优势资源向临空经济区内集聚,促进陕西区域经济发展,成为陕西经济的新增长极。第四,本论文在产业绩效评估时采用区位熵及熵权的多目标决策法,为最终的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临空产业布局及电商平台搭建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第五,本论文以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临空经济为背景,把临空经济融入跨境电商平台建设中,站在了新的角度,对相关管理部门制定临空跨境电商及高端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战略规划起到借鉴作用。第六,本论文针对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临空经济背景下的跨境电商,探讨其电商交易及通关运作模式、交易平台模式、所涉电子政务平台建设重点以及空港新城未来电商发展的保障措施等问题,细化了跨境电商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解决的主要途径。

4推广价值

第一,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咸阳特色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通过对咸阳天然的临空经济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推进,促进咸阳深度参与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创新区域合作模式,深化园区合作共建,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实现区域城市间的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中心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积极参与并深度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和大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第二,促进咸阳临空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围绕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与空港新城在产业方面补位发展,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功能等方面共建共享。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对空港新城产业进行优化升级,提高咸阳临空经济发展竞争力。第三,提升对外开放的服务功能,在项目实施中,打造特色的陕西临空产业,增强经济带对外开放服务功能。提升产业服务水平,提高层次参与国际国内合作和竞争,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使陕西快速的与国际经济接轨。第四,提高相关管理部门对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视与规划,有利于帮助解决模式选择和管理方案制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第五,借助临空经济产业,推动西咸空港新城经济发展,以电子商务推动传统跨境贸易模式,实现实体购销和网络购销互动发展,为西咸临空经济产业集聚发展和西咸经济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5结论

本论文针对空港新城跨境贸易的特点,提出在临空经济背景下进行跨境电商交易模式。对西咸临空经济示范区运行方式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分析其发展策略、发展优势及经济效应。寻找切合陕西经济特征的西咸临空经济发展营运模式。本研究致力于将理论用于实践。推动加快口岸的建设。完善航空口岸功能。首先,促进通关便利化。加快跨境电商的平台建设,有助于促进进出口货物的通关电子化操作改革;其次,搭建互联互通的对外开放通道;最后,细化跨境电商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方案。

参考文献:

[1]钟婷,周国华.机场对湖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3):84-88.

[2]白杨敏,曹允春,王婷婷.我国临空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研究[J].学术交流,2013(11):93-96.

[3]河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如何推进———省社科联“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研讨会”发言摘要[N].河南日报,2017-06-28(6).

电商金融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股指期货;参与模式;中介机构

金融期货是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金融体制发生重大变革,世界金融市场日益动荡不安的背景下诞生的。写作论文金融期货经过近20年的迅速发展,已占世界期货交易量的67%。近年来,比重更是上升到80%以上。由于实际条件和经济社会环境不同,各国金融期货市场参与模式呈现出不同的市场格局和发展特点。对于我国来说发达与新兴市场的借鉴重点将有所不同。在以美、英、日等国为代表的发达市场上,已形成成熟的期货行业体系,其完备的法律法规、规范的监控体系、丰富的产品系列、有序的参与层次,都有我国发展金融期货所必须认真借鉴的宝贵经验。而对于台湾这个新兴期货市场,在借鉴成熟市场经验的同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创新,摸索出一整套适用于东亚,尤其是大中华地区的金融期货市场文化,促进了金融期货市场的迅猛发展,这是我们要重点吸收借鉴的地方。

1境外金融机构参与金融期货的模式借鉴

1.1美国期货市场发展及状况美国是期货市场和期货行业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其期货行业结构在原发型期货市场中最具代表性。

1.1.1美国主要证券公司参与情况。在美国,证券公司主要通过部门或者专业子公司2种方式参与金融期货。一些证券公司通过设立专业子公司从事期货交易,如美林期货公司、JP摩根期货公司等都是期货专营商。而另一些证券公司,则通过部门参与,如摩根斯坦利、所罗门美邦等公司都兼营期货交易(期货兼营商)[1]。

美国的大多数证券公司都在一些期货交易所取得会员资格,开展经纪、自营两类业务。既客户从事场内期货交易,也为公司特定的交易策略和风险管理从事自营交易。

1.1.2美国期货市场中介机构。美国《商品交易法》将其期货市场的中介机构划分为业务型、客户开发型以及管理服务型三大类。

第一类:业务型的中介机构。主要是期货佣金商FCM(FuturesCommissionMerchant)、场内经纪商FB(FloorBro-ker)以及场内交易商FT(FloorTrader)。FCM是各种期货经纪中介的核心,从其功能来看,与我国的期货经纪公司类似。据统计,在美国期货业协会(NFA)注册的FCM目前共有192家。而根据不同的营运模式,美国的FCM又可以分为3种:一是全能型金融服务公司,如高盛公司、花旗环球金融、美林公司以及摩根大通等金融巨头,期货经纪业仅占其业务的一部分;二是专业的期货经纪公司,以瑞富期货公司(Refco)为典型代表;三是现货公司兼营期货经纪业务,这类公司包括一些大型的现货加工商、仓储商、中间商和出口商等。它们最初涉足期货市场主要是为了套期保值,后来逐渐拓展到期货经纪业务,有些现货公司还下设了专门从事期货经纪业务的子公司,例如嘉吉投资者服务公司(CargillInvestorServices)就承担了其母公司的套保业务。此外,型中介还包括FB和FT。FB又称出市经纪人,他们在交易池内替客户或经纪公司执行期货交易指令。FT与FB正好相反,他们在交易池内替自己所属公司做交易。如果是替自己账户做交易,通常称之为自营商(Local)。

第二类:客户开发型的中介机构。主要有介绍经纪商IB(IntroducingBroker)和经纪业务联系人AP(AssociatedPerson)。写作硕士论文IB既可以是机构也可以是个人,但一般都以机构的形式存在。它可以开发客户或接受期货期权指令,但不能接受客户的资金,且必须通过FCM进行结算。IB又分为独立执业的IB(IIB)和由FCM担保的IB(GIB)。IIB必须维持最低的资本要求,并保存账簿和交易记录。GIB则与FCM签订担保协议,借以免除对IB的资本和记录的法定要求。在NFA注册的IIB目前共有466家,GIB则有1043家。我国尚不存在类似于IIB的期货中介机构,而期货经纪公司在异地的分支机构、营业网点则与GIB颇为相似。在FCM的业务结构中,许多IB的客户量和交易量都远比FCM直接开发的要大,IB的引入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期货业的发展。经纪业务联系人(AP)主要从事所属的FCM、IB等机构的业务开发、客户等工作。他们均以个人形式存在,包括期货经纪公司的账户执行人、销售助理和分店经理等。经纪业务联系人不允许存在双重身份,即不能同时为2个期货经纪机构服务。在NFA注册的经纪业务联系人共有53898人。其中,以账户执行人AE(AccountExecutive)最为典型,他们是FCM的业务代表,是专门为期货经纪公司招揽客户并替客户执行交易和提供市场咨询的人,与我国期货经纪公司内部经纪人的角色类似。

第三类:管理服务型的中介机构。主要包括商品基金经理CPO(CommodityPoolOperator)、商品交易顾问CTA(Commod-ityTradingAdvisor)等。CPO是指向个人筹集资金组成基金,然后利用这个基金在期货市场上从事投机业,以图获利的个人或组织。CTA可以提供期货交易建议,如管理和指导账户、发表即时评论、热线电话咨询、提供交易系统等,但不能接受客户的资金。目前,在NFA注册的CPO有1470家,CTA有790家。

1.2台湾期货市场发展及状况台湾期货市场属于新兴的期货市场,其发展方式为先行开放国外期货市场,然后再建立国内市场,这与台湾证券市场的开放思路是一样的。台湾市场是新近快速健康发展的新兴市场之一,并且由于金融改革历程、投资文化及投资者结构与大陆情况极为相似等原因,在诸多方面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1.2.1台湾证券公司参与情况。台湾证券公司可以作为期货兼营商,全面的参与期货业务,同时,存在一些期货公司作为期货专营商,提供更为专一的期货服务。截止到2005年10月底,台湾期货市场有专营自营商13家;有他业兼营自营商23家;有专营经纪商23家;他业兼营经纪商17家;交易辅助人75家;结算会员32家[3]。

台湾的法规规定证券公司可以通过子公司、部门等形式参与经纪业务,可以通过部门、子公司、交易人身份参与自营业务。需要说明的是,在台湾,许多期货公司都具有证券公司背景。如,台湾的元大京华,成立专门的期货子公司———元大京华期货公司,从事经纪和自营(1998年增加)业务,同时,元大京华证券公司下的自营部也从事期货自营业务,同时,经纪部从事期货交易辅助人业务。宝来证券在新金融商品处下设期货自营部,并成立宝来瑞富期货子公司,成为台湾最大的期货商,开展期货、选择权、期货经纪、结算、期货自营等业务。

根据仔细比较分析,台湾不同规模的证券公司在参与形式上,分别存在一定的趋同性。经纪业务方面,大型证券公司更倾向于采取全资控股的子公司形式参与(这种子公司多为证券公司为开展期货业务而专设),中小型证券公司更倾向于采取部门形式参与。自营业务方面,证券公司一般都设有自营部门,但大型证券公司的子公司一般也开展自营业务,而中小型证券公司一般没有子公司,或者存在子公司也主要经营经纪业务而不开展自营业务。

1.2.2台湾期货市中介机构。台湾的期货交易商分为期货经纪商和期货自营商。期货经纪商包括期货经纪公司和兼营期货业务的证券商。一般企业法人不能成为交易所的会员。在台湾的证券行业与期货行业是混业经营,证券商既可以自营期货与期权业务,也可以兼营期货经纪业务。另外,仅证券经纪商可以申请经营期货交易辅助业务,证券商兼营期货经纪业务的,不得申请经营期货交易辅助业务。期货交易辅助人属期货服务事业,它接受期货商的委托,从事的业务范围包括:招揽期货交易人从事期货交易、期货商接受期货交易人开户接受期货交易人期货交易之委托单并交付期货商执行。期货交易辅助人从事期货交易招揽业务时,必须以委托期货商的名义进行。期货交易辅助人只能接受一家期货商的委任,但期货商可同时委任一家以上的期货交易辅助人[2]。

台湾地区的期货经纪商主要有4类:一是专营期货经纪商,只受托从事证期局公告的国内外期货期权交易;二是兼营期货商,包括一些本土及外国券商和金融机构;三是期货交易辅助人,主要是一些获许经营期货交易辅助业务的证券经纪机构,期货交易辅助业务包括招揽客户、期货商接受客户开户,接受客户的委托单并交付期货商执行等;四是复委托公司,就是本土客户从事国外期货交易的机构,它们将委托单转给境内的国外复委托期货商,然后再转给境外的交易所达成交易。

2我国券商参与模式设计

我国期货业目前交易的期货品种仅限于商品期货,金融期货尚是一片空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尽快推出金融期货势在必行。通过对美国这个成熟市场及台湾新兴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教训来看,我们可以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同是作为新兴期货市场的内地期货市场,要稳步健康地向前发展,券商参与模式可以参考如下几个方面。

2.1加快期货市场法规建设,完善监管与自律管理体系

尽管几乎世界各国在建立期货市场的过程中,都是采取“先建市,后立法”的思路,但香港、台湾的期货市场却是在借鉴美英等期货市场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先立法,后建市”的思路创立并发展起来的。写作医学论文这样,既可以避免少走弯路,节省“学费”,充分获得后发性利益,同时也可以使期货市场迅速与国际接轨,按国际惯例规范来发展期货市场。

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同时参考美国的监管模式,我国的监管主体应分为三级,包括国家监管、行业自律监管、交易所监管。《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对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的监督管理。据此规定,证监会是国家监管主体。在我国,金融期货推出后,如果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允许参与金融期货交易,那么有权力进行监管的行业自律组织将包括期货业协会和证券业协会。而市场及交易监管主体则为交易所。

2.2分层控制风险,层次化市场管理,形成金字塔型结构

无论是美国、台湾或是其他一些国家,在市场结构方面都反映出一个共性,那就是分层控制风险,层次化市场管理,减少交易所直接管理的机构数目。主要体现在结算会员与交易会员的分离以及IB业务的引进等。这种金字塔式的市场结构,有助于控制市场竞争,形成价值链结构管理。这在我国现在强调混业经营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导行业健康发展,避免行业恶性竞争。

2.2.1结算会员与交易会员分离。在香港,结算会员和交易会员是明显区分的。而在台湾,虽然没有交易会员这一说法,但从本质上看,参与交易的期货商就相当于交易会员,而期货商并不都是结算会员,因此,在台湾实际上也是交易会员与结算会员分离的模式。

而我国期货市场上,期货公司实际上资质差别很大,但目前不区分交易、结算会员资格,全部经纪公司都是交易所会员,都拥有交易及结算资格。可见,让部分资历较好的交易会员成为结算会员,可以将结算风险进一步过滤,减小了交易所的风险。

此外,我国现在有上海、大连、郑州3家期货交易所,每家交易所对各自的会员分别进行结算。若要到3家交易所同时交易就要结算3次。若能将3家交易所的结算系统统一起来,以交易实体为结算单位,即无论在几家交易所交易只需结算1次,这样既能节省结算费用,又有助于对交易实体进行综合风险的控制。当然,要实现交易所间结算的统一,这在当前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但随着市场的发展成熟,也将是一个必然趋势。

2.2.2推行IB业务。在台湾、美国等市场上,都有IB或类似的中介层次,并且,在台湾,只有证券公司才可以从事IB业务。这不仅有效地控制了参与风险,限制资质不达要求的金融机构的金融期货参与层次,同时又为他们提供了参与并分享金融期货业务的机会,还增加了金融期货市场的组织动员能力,有利于开发更多的期货投资者。因此,我国应借鉴这一经验,相应地推出IB业务。

2.3证券公司应成为金融期货尤其是股指期货业务的主导参与机构无论是在美国、英国等成熟的资本市场,还是在台湾、香港等新兴市场,证券公司都是金融期货市场,尤其是股指期货业务的主导参与机构。特别是我国期货经纪公司规模较小的现状,更加需要引入更有资金实力、规模更大、管理更好的证券公司参与市场,这对于稳定市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证券公司还应该授予更多的选择权。尽管台湾的证券公司都朝着金融控股的模式发展,原本由部门从事期货经纪业务的,在有了自己的控股期货子公司后,也转为由子公司负责期货经纪业务的模式。但我们注意到,在市场发展初期,至少在法规方面,对证券公司的限制比较少,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自由选择期货参与模式,而非强制要求其一定要通过子公司或部门来经营。并且,从台湾的实际交易数据中分析发现,市场自营账户发生的交易量占到整个交易量的45%左右(表1),显示了台湾市场上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主导参与机构对市场的强大影响力,这一点是国内股票及期货市场所根本不能想象的。而基于证券行业相对期货行业绝对强势的国内实际情况分析,可以认为,未来证券公司对股指期货市场的影响将是很大的。

2.4推行“业务牌照”制度,合理控制市场参与者资质和数目尽管台湾目前有近200家证券公司,但真正参与期货交易的证券公司只有30多家,期货公司也只有20多家。台湾期货交易所已发展了近10年,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式,但其参与数量始终在一个较小的比例范围之内。更为重要的是,台湾的金融期货业务并非只是一个统一的业务资格,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股指期货、利率期货等业务条件,并且,证券公司等参与者可以针对某项业务有针对性地申请该子业务资格,如股指期货业务资格。

同时,香港在2003年以前一直实行单一牌照制度,虽然这种方式不利于企业多元化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公司的主营业务发展。这对于市场早期的发展是有利的。但当市场成熟时,这种业务范围的限制就会抑制公司的发展。写作职称论文因此,实际上香港业务牌照制度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也是一种市场逐步放开的过程。

这对于我国在开放股指期货的初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即市场准入一定要逐步放开,先紧后松,才能稳定市场;要是先松后紧,出了问题就容易造成市场混乱。我国之前对期货经营资源控制并不严格,以致目前拥有180多家期货公司,他们可以经营全部期货业务。事实上,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期货公司规模比较小,风险控制能力较弱等,也导致了一些违规事件的发生。因此,我国期货公司应借鉴台湾模式,朝着做强做大的方向发展,而非仅仅是做多。增资扩股、引入资金实力更强、管理模式更先进的公司为股东、甚至兼并收购等,都会起到整合市场的作用。

3结语

对于股指期货而言,国外有的市场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但是在借鉴别国经验的同时,必须结合我国已有市场的情况,不能强套硬搬。比如,我国期货公司数量多,质量差,这就与国外市场截然不同,因此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我国期货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和市场参与情况。再如,我国期货交易所的客户承受能力有限,若将来股指期货在期货交易所交易,面临的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同时接纳数倍于商品期货的客户交易,如何处理急剧扩大的交易量等。

对我国现实中收购兼并在操作上的繁琐,也决定了一些理论上可行的方案,在现实中就不太可行。总之,根据股指期货所具有的功能和国外股指期货市场的成功经验,在我国推出股指期货交易,对发展和完善我国证券市场体系,提高国际竞争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应该加强法律、市场监管和券商参与模式设计几方面的配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