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精选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1篇

一、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提高自身心理健康修养

教师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的乐观、豁达、宽容、富有同情心等情绪特征对学生的影响极大。教师心理健康,可以使自卑怯懦的孩子昂起自信的头,使孤僻多疑的孩子绽开笑脸,使暴躁易怒的孩子拥有平和的心态……相反,教师遇事急躁,学生情绪就不稳定。教师心里不健康,会把不良情绪带到教室,甚至采取不正当的方式惩罚学生。鉴于此,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成为我近几年做好班级工作的起点,首先,不断要求自己学会解除或缓解高压心态,不再主要以学生分数论成败;第二,努力培养自己高尚的爱生情怀,时刻提醒自己要公平、公正地面对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第三,学习先进的教育艺术,掌握先进的适合当代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第四,学会把办公室当作“教师心理健康成长的工作坊”,经常把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与其他同事讨论。一系列心理健康知识的积累使自己的心里有了与以往不同的管理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我适时地运用这些理念和方法在班级工作中取的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

良好的课堂环境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要使课堂气氛和谐、宽松,教师要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教师走上讲台的时候,如果精神焕发、情绪饱满,讲话铿锵有力,学生听课的情绪也会为之一振,并会以高度的注意力、愉快的心情听课。反之,若教师无精打采、随随便便,学生也会情绪低落、心不在焉。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特点,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群体活动中主动交流,寻找时机进行自我表现。教师应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那种积极、融洽的情感交流。在这种情感交流中,学生表现出对教师充满期望和信任感,学生就较容易把这种潜在的情感意识转移到教师的教学内容上,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产生一种自觉进取的健康心态,个性品质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超级秘书网

三、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1.进行合作式学习,让学生学会协作,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目前在校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因为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和不健康的社会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养成自私、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的不良性格。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采取合作式学习,鼓励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合作,不仅能促进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有利于目标分享、信任与责任感等方面的社会学习,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人际关系。

2.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自信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它能将人的一切潜能充分调动起来,可以激发较高的水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达到最佳状态。在教学中应给学生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多一点关爱和信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觉得“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行”,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在教学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会说“我能行,我能克服困难”,并创造机会,适当降低难度,使他们也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对成绩较差,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要多说鼓励的话,如“别害怕,你一定行”,“别紧张,你再想一想”,“我们支持你”等。当他略有成绩时,发动同学用掌声等方式使他受到鼓舞。这样既使他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信心,也使更多的学生在分享成功喜悦的同时受到感化。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值得班主任去探索、创新。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学生,或代替学生去作出判断和选择,而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自我,尽量发挥他们的潜力,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永明,王有智,王淑兰.心理学[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28~133.

[2]朱晓方.刍议学生的健康心理的培养.[J].天津:天津市教育杂志社,2000,(4):28~29.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学生的心理问题均比较突出,班级管理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对学生的问题一定要细心观察,早发现、早引导,及时地调整问题学生的心态,引导学生理智健康的选择人生之路。但是这种心理健康问题,不是一蹴而就形成,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我们要把这种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一、建立良好信任的师生关系,是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班级不仅仅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集体,还是学生生活的集体,班主任就像是一位大家庭的家长。让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班集体是建立师生良好关系的基石。在这个大家庭中,要遵循“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重视每一个学生存在的价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种不同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如果能够做到尊重需要,和学生的关系一定会很融洽。因为尊重学生,会满足学生的安全需要,也就让学生对班主任、班级有了一种归属与爱的需要。在这种心理动机之下,班主任的工作就会很容易展开。一旦学生有了思想问题甚至是解不开的情结,在尊重班主任、敬爱班主任的心理动机之下,就会愿意接受班主任教师的劝慰,打开自己的心结,乐于沟通,学生也会在班主任教师的关爱之下,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就不存在所谓的心理健康的危机。在这里要特别指出,尤其是班级里的所谓“后进生”,更应该得到班主任教师的尊重。善于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要过多地批评与职责,更多的应该是找出问题的原因,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和帮助。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和问题家庭有关,比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或者是父母的疏于管理等,因此还要与学生的家长经常联系,尽量地弥补原来给孩子造成的影响,让孩子充分地信任自己的老师,而班主任一定要发自内心地爱这样的学生,只有教师理解了学生,了解了学生的想法,学生才会理解教师,这样才会与学生建立起友好又牢固的师生关系,这为心理健康教育培育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二、创设民主开放的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越环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育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即和谐的教育。他认为:“和谐的教育就是发现蕴藏在每个人内心的财富。……就是使每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人的充分表现,这就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他们有自我价值展示的机会和愿望呢?建立民主开放的班级文化非常重要。所谓的民主型的班级文化,就是师生共同创造一个富有民主生活机制的精神家园,提升学生个体的精神生命的意义,提升班级集体的精神生活质量。建立这种开放的活动机制,需要班主任首先要相信学生,并且要给学生充分活动和思考的时间。当然,活动的组织仍然是要从学生的需要角度出发,尤其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选择活动内容。还要与学校的整体安排协调一致,只不过在落实上级安排的德育活动的同时,还要兼顾班级的文化特点,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积极地设计还要主动的参与。在班级文化中也可以结合社会、学校以及和生活相关的内容加入到课堂与课间。比如在内容上,可以让学生拟定班级的班训,设计班级文化角,安排每周一次的班级黑板报等,全方位优化社会、家庭以及生活的心理环境,减少劣性刺激,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的开展,可以在学生的活动内容上有所增加,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会是一句空话。这里所说的班级活动,主要是指班主任组织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各种课内外教育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现在的学生生活几乎被学习成绩填满,所以体育课成了学生最喜欢的课程。班级管理的健康教育之所以要把班级教育活动作为其实施的途径,也是有原因的。从理论上来说,这是因为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维果斯基曾指出活动是心理的本源,是心理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从实践层面来说,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为学生接触自然、走向社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它不仅增加了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而且在活动中可以获得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所以这种课外的教育活动比书本知识更有吸引力,有助于学生独立发现和独立探索,从而激发他们对生活、自然、对世界的热爱之情。试想,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又热爱自然的人,怎么会对自己的人生和未来不寄厚望呢?因此,班级管理要注意回归生活世界,在生活中并通过生活渗入到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的世界丰富起来。现代班级管理应强调“要遵循学生个体与集体的心理规律,管理为提高班级成员的心理发展水平服务”。所以,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科学地优化人、物、事、时间、空间等管理要素,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组织保证,进而发挥班级管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最后,借用朱丽芳的《班级管理,以“心”为重》中的一句话作为总结: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值得班主任去探索和创新,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学生,或代替学生去作出判断和选择,而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自我,尽量发挥他们的潜力,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军.从需要层次理论透视学校班级管理[J].教育与职业(办学与管理),2006(15):39-41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周蕖,王义高,刘启娴,董友,张德广译.给教师的建议[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11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然而,在现实教学中,专职心理教师并不多,无法全面地对学生的动态进行观察、引导。为此,大多数学校让班主任协助心理教师进行心理辅导工作。班主任作为心理教育中最基础的一层,需要做好危机干预工作,负责本班的一些基础状况。

一、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现状

(一)未能及时调整好自己的身份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学生心理的辅导者,还是知识的传播者。班主任集三种身份于一身,很可能产生角色的冲突。这三种角色,在方法上、目的上都有着本质的差异,尤其是年轻的班主任,常常会对此感到困惑。例如,心理教师将心理测量的结果反馈给班主任,使班主任也成为心理辅导中的重要一员,这样做有助于专职心理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班主任在平时开展心理教育工作时也可以留意学生的动态。然而在向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时,班主任却细数了一系列学生品德上的问题,并将此误以为是心理问题,这很明显是没有将心理和德育区分开而导致的结果,也是班主任角色混淆的体现。

(二)专业知识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活动,还是渗透在教育、教学及生活方方面面的教学活动。而现实中,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存在于班会课中,根据学校下发的任务,更多的是一些说教性的讲授,如男女生不要来往过密等禁止性的言语和条例的宣读。然而,学习过心理学的人都知道,强制性灌输得出的效果并不如意。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发育的特点,或是通过活动让学生慢慢体会,或是从生活的细节、对待人生的态度学会品味人生,追求自我的超越。这是一门让学生认识自己,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学会调节自我的学问。

(三)班主任的心理素质有待加强

在一些新闻报道中,我们会看到教师因为学生不听话而体罚学生,甚至虐待学生的消息,这些做法无疑会使学生对其产生不满,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相关研究也表明,中小学教师存在明显的职业倦怠问题,甚至部分教师还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这从根本上都不利于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进开展。学校的教育,归根到底是人的教育,是人影响人的活动。所以班主任是否能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心理是健康的,心理教育活动的效果才能更好、更持久。

二、有助于班主任开展心理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

如上文所述,要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就必须加强班主任群体心理素质的修养,还班主任一片蓝天,让其能更好的呼吸。具体加强班主任教师的心理素质,必须要从主客观合作做起。客观上,改变学校单一的评价体系,从追求高分数、零犯错的应试教育的弊病中解放出来。班主任是教育者,但也不能完全操控学生,让学生零错误,高成绩。所以,学校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出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不要只用班级成绩评价班主任,这样,班主任就有更多的时间放在学生身上。例如,艺术班的学生成绩不好,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他们显得格格不入,哪个班主任带领这个班,在职位升迁、职称评定方面都可能受到阻碍。但是其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极强,都是很优秀、很可爱的学生,只有学校改变了外在单一的评价体系,多元的评价班主任的工作,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纳入评价体系当中,这样班主任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道路中也能更好地展开工作。主观上,班主任也要端正自己的动机,要有坚定的意志、稳定的情绪和理智。我们知道,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复杂、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要花很多心思进行教育,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出现“有教无果”或反复无常的现象,从而招来学生、家长的抱怨。久而久之,班主任会受挫,甚至失去动力。所以,班主任的培养必须要以加强工作动机为基础,建立其奉献、博爱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引导学生不断成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

(二)营造和谐的班集体环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良好的环境,更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和人格的养成。所以,我们要重视一个班集体的班风。自由、民主、开放、和谐的班集体,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青少年群体重视朋友,重视群体,通过同龄人的群体心理相互影响、相互教育,以良好的互动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借此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更有利于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增加专业培训,提高操作能力,组织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班主任德育与心理教育无法区分,根本上是因为专业培训不到位。如果能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如讲座、培训班、工作坊和实践反馈督导等,让班主任们有机会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又能提高操作技能,这样,班主任不仅可以提高专业知识素养,还可以达到助人自助的最优化结果,从侧面提高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提高培训的同时,还要让班主任从单纯的知识理论层面上升到可进行操作的层面,所以实践督导反馈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不仅仅要知道,还要能应用。如何实践呢?班主任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班级心理活动,例如以学生成长需要和遇到的问题为主线,组织进行班级讨论和经验交流。如开学的适应性教育、人际问题解决、自我认识提高、学习压力缓释、考试焦虑缓解、分科选择等,要根据学生所困惑的内容,结合共性和个性,有的放矢地举办主题班会,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消除困惑,超越自我。同时,针对一些特殊状况,有意识地为学生设置一些困境激励课程,激励他们勇于战胜挫折,战胜自我,为未来冲刺;增强其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纠正一些认识上的偏差;使其关注自己的心理变化。此外,进行心灵画展认识自我;进行演讲比赛,增加自信;通过心理电影赏析剖析异常现象;进行知识竞赛;排练心理剧进行自我提升等。这些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能让学生产生直接的情感体验,从体验中改变认知,塑造健康人格。

三、结语

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有着最直接的作用,班主任开展工作时如果能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将学生的异常情况告知专职心理教师,这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普及工作、危机干预工作绝对是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淑红.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02(5):13-14.

[2]钟宇泽.用心、爱心、精心:班级管理艺术浅谈[J].班级管理,2012(6):41-42.

[3]孙克霞,李光厂.再多给孩子一次机会:班主任班级管理案例[J].新课程(下),2012(6):4-5.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班级管理心理学路径

小学阶段作为对学生个性品质、性格进行培养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从微观角度讲,能够实现班级的有序管理,从宏观角度讲,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本文以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进行心理学渗透的意义作为文章内容的切入点,并对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学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一、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进行心理学渗透的意义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进行心理学的渗透具有重大意义,第一,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因素,很多小学生的心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师应通过沟通来了解学生的心理障碍,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来对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判断和评价。第二,保证班级的正常运转。学生的学习压力日益增大,教师应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预防心理问题出现,有效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保证班级的教学活动有序进行。第三,有助于加深学生的自我认知,增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加深自我认知,有效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将自己的潜能充分激发出来。第四,促进教师心理素养的提升。教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重担,而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通过积极开展心理教育工作,有效促进了其自身心理素养的提高。

二、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学的有效路径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进行心理学渗透的有效路径,具体来说,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具体内容如下: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是心理学有效渗透的重要前提。作为师生关系建立的主导者,教师应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同等的位置,关心和爱护学生,可以说,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是对师生关系产生影响的重大因素。学生在和教师的交往和沟通的过程中,也是学生和他人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因此,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奠定了良好的提出,促进了他们与人合作能力的提升,而这种能力正是体现学生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

(二)教师应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引航灯,教师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会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只有心理素质较高的教师才能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学生在对教师行为的效仿中,形成良好的性格,同时,优秀的品质得到了培养。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学生树立效仿榜样。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

教师可以结合所教学科的实际特点,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课堂作为对学生实施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智能培养以及心理发展都是在这个空间完成的,教师应加以充分利用。而教材中又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心理健康的教育资源,教师应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达成净化心灵的目标。

三、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心理学的渗透具体措施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来激发学生参与心理教育的活动中去,比如,类似于《让心灵飞翔》这类主题活动展开。其次,积极建立班级的心理健康驿站,当学生感到心理压力较大时,或者感到困惑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心理健康驿站的建立,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教师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清楚掌握,同时,还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关工作的展开,使自己的心理教育工作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让他们能够实现快乐健康地发展。最后,教师应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通过对板报的利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有效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进行心理学的渗透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让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学生逐渐养成自我约束的习惯,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学生还能够积极投身到班级的管理中去,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班级的整体性发展夯实了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蕾.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探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2]任亮宝.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黑河学刊,2010,(06).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5篇

[摘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应当认真研究和分析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规律、学生心理特点,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建强队伍、创新方法、形成合力,大力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快速健康发展,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当前,因学业、生活、情感、就业等情况导致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的大学生,他们的心理健康不仅影响到当事人的健康和生命,也严重影响其父母、亲朋好友以及师生的身心健康;不但给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也给高校、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带来隐患。近年来,各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在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同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研究分析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深刻探究适应大学生需求的对策措施,加快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

1.思想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首先,领导重视还不够到位。上级有关部门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其他工作整体推进,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部分高校既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发展规划、政策制定、中心工作中很好地贯彻落实,也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等工作一起统筹规划,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落实。其次,体制机制还不够到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有的隶属于党委学工部,有的隶属于校团委,有的隶属于马克思主义学院,有的隶属于教育学院,有的隶属于心理学院,这种不合理、不规范的设置,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优化。最后,政策落实还不够到位。各省市为大力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次专门下发文件,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基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联盟等,积极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健康发展。但在高校工作实际落实中,往往出现推诿扯皮、监督协调缺位、经费保障不力、贯彻落实受阻等情况。

2.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力量和有力保障。近年来,在队伍建设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高校心理咨询师编制严重紧缺,师生比例严重失调。目前,师生比能达到1∶5000的高校很少,有的高校达1∶30000,也有的高校甚至没有专职心理咨询师,而我国台湾地区师生比平均为1∶1500,香港地区平均为1∶1000,与国外高校师生比1∶400相差甚远。即使部分高校引进专职心理咨询师,但由于高校缺少行政人员或专职辅导员,致使他们整天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无暇顾及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也有的高校引进专职心理咨询师缺乏系统的督导培训和实践历练,使他们感到知识匮乏、力不从心。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升、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主渠道。大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是辅导员或不具备相关知识的教师在承担,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学习,也不具备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和经验,导致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育教学效果欠佳。一些教师不能把心理健康观念讲清讲透,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缺乏目标性;一些教师没有把体验式教学渗透到理论课堂中,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缺乏感染力;一些教师缺乏教学改革和创新精神,重形式、轻效果,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导致学生不想听、不接受,教学方法滞后,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缺乏吸引力。

3.方式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创新

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观念落后、方式陈旧、手段单一、吸引力不强、实效性不高等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亟待加强。一些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同于心理理论知识传授,教学形式单调,案例性教学、体验性教学等教学手段缺乏创新,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的发挥;一些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障碍来解决,针对学习困倦、情感困惑、人际困扰、生活困苦等问题缺乏引导,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的发挥;一些高校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洪水猛兽,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学生人格塑造等手段缺乏革新,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效性的发挥;一些咨询师把心理咨询等同于说话聊天,专业性咨询、情感式疏导等咨询方法缺乏改进,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性的发挥;一些咨询师把心理排查等同于工作负担,针对心理异常学生的疏导、报告、心理危机干预、跟踪、评估等工作机制缺乏完善,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发挥。

4.工作合力还需进一步形成上级有关部门协调统筹以及高校所在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如对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社会舆论环境的改善等方面的支持;高校内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分工协作、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合力还没有形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不能主动融入学校事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校内外联动机制还未形成。

二、进一步拓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途径

1.着力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协调能力

首先,要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主管校领导担任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办公室设在独立设置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每年分析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新情况、新问题,全面统筹协调部署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每年听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汇报,协调解决制约工作的各种瓶颈,确保各项工作接地气、出实效;全面推进学院二级心理咨询站建设,在班级设立心理服务委员,把宿舍长定为每个宿舍的心灵使者,构建“学校—中心—学院—班级—宿舍”五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形成“全面覆盖、无缝对接、及时有效、动态跟踪”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机制。其次,要切实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保障能力。高校应切实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制定和研究学校发展规划、政策制度、中心工作、资金分配时,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放在与科研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等同等重要的地位,配齐配强队伍,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必要的物质保障,从而有效引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探索、大胆创新,以适应当前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有效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2.着力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

一是强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首先,各高校应根据学生规模和学校发展状况,适当增加编制,按照有关要求保证专职心理咨询师数量,使咨询师逐步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解脱出来,把大量心思和精力投入到心理咨询与服务工作上来。其次,完善准入制度,制定职业标准,建立二级心理咨询师持证上岗制度,提高心理咨询师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再次,积极构建心理咨询师职业化培养体系,不断提升他们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最后,加大心理咨询师督导学习培训力度,不断增强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业务水平。二是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队伍建设。首先,不断优化和充实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队伍,健全任职资格标准,实行准入制度,完善激励和保障机制,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其次,解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专项经费投入等实际问题,加大课程改革创新力度,适应学生需求,发挥课程育人作用。最后,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解决学与做相脱节、知与行相脱离的问题,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3.着力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教育服务方面,建议实现四个转变:浅层观念引导活动向深层意识开发转变,由简单知识普及向技能体验转变;由一次单元活动向系列主题教育转变,由学生被动接受向学生主动参与转变,拓宽途径,创新方法,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参与中快乐成长。课程体系方面,建议实现五个结合:实现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实现教学大纲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实现理论指导与技能体验相结合,实现课堂教学与专家报告相结合,实现团体辅导与个体咨询相结合。通过学习,使大学生不断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认识自身、调适自我,促进全面发展。咨询服务方面,建议实现两个并存的格局:从以认知疗法为主发展到沙游治疗、行为训练、音乐治疗、绘画治疗、人本主义疗法等多种方法并存发展;从以个体咨询为主发展到个体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方式并存发展。网络服务方面,建议实现六个结合:遵循预防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交互性和主体性相结合、互补性与协同性相结合、自助与助人相结合、互助与共进相结合。构建网上心理普查、心理档案、心理咨询、心理体验、心理辅导等,形成网上网下互动的良好局面,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

4.着力找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切入点

能否担当好教师角色身份赋予的重要职责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职业道德就是师德。首先,要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教师应该在学习上帮助学生进步,在生活上帮助学生解困,在心理上帮助学生克服障碍,在发展上为学生指点迷津,激发学生追求真理、回报社会的动力。其次,做好学生的知心朋友。要尊重学生的思想,倾听学生的心声,走进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表达,让学生学会独立判断和客观分析;要尊重学生的感受,注重观察学生的内心反应,学会疏导学生的思想,沟通学生的心灵。二是事业精神。首先,要忠于职守,做有责任感的人。忠于职守就是严守心理健康教育规则,尊重每一位个体,不以学生的家庭背景、民族习惯、心理情绪、行为方式而偏袒、歧视学生,学会尊重、关爱学生,热爱自己的本职岗位,自觉维护岗位形象和声誉,踏踏实实、始终如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其次,要甘于奉献,做有使命感的人。使命感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动力,是职业素质的灵魂。甘于奉献就是为学生身心发展付出真情,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将个人的职业理想融入学生的身心健康、融入学生的成才梦想。

5.着力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育人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合力育人机制。上级主管部门要进行顶层设计,从政策层面形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合力育人的长效机制和立体架构,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权责明晰,措施得当,激发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教育和管理的育人合力。二是凝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育人合力。首先,强化校内部门联动机制,重视和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的建设和作用发挥,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扎实推进全员育人育心工程,开展管理人员工作作风建设,加强考评与督导工作,引导管理工作人员把育人育心意识体现在岗位工作的全过程,促进管理育人育心作用的发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在做好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促进教书育人育心作用的发挥。其次,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建设,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理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队伍建设、内容创新、环境营造、品牌创建、平台搭建等,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式和方法,不断更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和载体,不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涵和形式,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形成特色、培育特色和强化特色,把优秀品牌和特色工程的培育工作贯穿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育人育心的全过程,做深做细做长久,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冯铁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及政策建议[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作者:丁笑生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第二篇: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摘要]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举措。然而,当前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应为”之景因现实中种种因素的制约而成为“难为”之境,如对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科学、教育队伍良莠不齐、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意蕴不足。对此,文章提出了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有为”之径,即科学把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作用和地位,探索有效途径;加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重视班级文化建设。

[关键词]班级心理健康教育

“应为”之景“难为”之境“有为”之径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的学习、就业、生存压力不断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凸显。高校经常发生一些触目惊心的“校园事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层面做了很多探索研究,其中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学术界普遍认为,大力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举措。本文对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应为”之景、“难为”之境及“有为”之径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为高校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本文所说的“应为”之景是指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具有的教育模式,“难为”之境是指现实情景中有哪些制约性因素造成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而“有为”之径是指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应采取什么途径或方法。

一、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应为”之景

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班级是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很多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的,大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很多都来自于班级生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最好场所就是班级。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1号)中指出,高校应建立健全的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此后,教育部又出台了一些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这些文件一般都提及“班主任”“班级辅导”或“班级”等。可见,“班主任”“班级辅导”“班级”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教育部出台的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是描绘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应为”之景的具体指针。准确把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有利于我们从本质上描绘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应为”之景。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是以班级为基本单位,通过班主任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促进班级中全体学生提高心理素质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难看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目标,所面向的是班级中每一个学生,这可以说是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应为”之景。具体而言,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应为”之景涵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班主任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做好班级管理者以及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者。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领路人,是一个班级活动的组织者,也是一个教育者,班主任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二是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面向全体性原则,以培养全体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基本出发点和根本归宿。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学生为出发点,一切为了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班主任深入了解每一个大学生,针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三是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发展性原则,既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也要兼顾对部分或个别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补救性的矫正教育,帮助每个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全面发展,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难为”之境

当前的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尚存在诸多困境,或者说,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应为”之景,由于现实中种种因素的制约而成为“难为”之境。

1.对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科学。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或者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照搬德育工作模式,把本属于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视为道德问题,甚至是违法乱纪行为,没有看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独特性、专业性;或者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或学科化,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心理学知识或心理学理论的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或理论的讲解,有时候甚至通过心理学知识竞赛、考试或测验来检验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或者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化、简单化,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采用游戏或活动的形式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许,这样的教育可能是有趣、有味的,但实际教育成效不明显。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不能急功近利,心理健康教育短时间内很难看到明显成效。

2.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良莠不齐。20世纪末,一位心理学工作者在谈到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问题时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我国高校普及心理教育需要300年。”对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比较好的美国,不难理解这位心理学工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叹。“在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比例是1︰1500,有些州甚至是1︰300。在我们国家,高校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比例只能达到1︰4000,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中占相当比例的工作者还是兼职人员。”从数据上分析,我国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严重不足。如前文所述,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也是班级中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导师。但目前,高校班主任大多缺少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很难胜任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有些班主任在做好班级管理的同时,还存在很多方面的压力,比如教学、科研、班级管理等,很多班主任本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不佳状态,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与管理中,很难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很难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在此种情形下,极有可能在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即班主任的心理健康处于不佳状态,会造成班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下降,而班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又会使班主任的心理健康向更加不佳的状态发展。

3.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意蕴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融入文化元素,并且发挥文化的功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不同的文化群体对于心理健康的理解是有差异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也具有文化差异。当前,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意蕴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少心理健康标准的中国文化解读。高校在测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时,广泛运用国外学者Derogatis编制的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是否适用于测量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测评的结论是否科学,一直受到社会很多层面的质疑。二是忽视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技术的文化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而国外,尤其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心理健康教育已有较长历史,总结出许多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技术。这些理论与技术,也被广泛使用于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考虑其文化是否适应却比较少。三是忽视心理健康问题的文化根源。心理健康问题包含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个体心理健康问题深层根源其实是其文化背景和文化观念。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之所以不断出现,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我国高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往往采用西医式的“短期矫治”方式,而没有重视心理健康问题的文化根源。通过“短期矫治”的方式,一些轻微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会迅速得到解决,一些因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出现的极端反应也可能会有所延缓,但如果相似情境再次出现,当事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又会反复出现,甚至比以前更加严重。

三、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有为”之径

要实现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应为”之景,必须破解当前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难为”之境。“难为”之境的破解,也就是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有为”之径。

1.科学把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作用和地位,探索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两者各有其出发点,前者是基于微观的班级层面,后者是基于中观的学校层面。笔者以为,在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矫治性教育为主,主要针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而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发展性教育为主,主要面向全体学生。很显然,仅靠学校层面为数不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很难实现面向全体学生这个目标,必须依靠人员较为充足的班主任队伍。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尤其是有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确定后,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就有了清晰的思路。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应以学生的成长需求为主题,以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技术为支持。具体而言,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要包括:“知识普及、角色扮演、游戏活动、艺术欣赏、宣传沟通、班级互动等内容,而其效果则可以通过学生对自己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体验或感想等、对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状况及其效果的调查、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及其效果的比较以及来自于任课老师、家长、社会媒体等的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估。”

2.加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其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建立了“学校—系院—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但由于班级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难以胜任相应的工作,致使学生中的许多心理健康问题集中到系院,甚至是学校,而系院或学校又不得不分出时间和精力,去做本属于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否有效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班干部(尤其是班级心理委员)、朋辈心理辅导员(班级中热心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学生)这三支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在当前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师资短缺的情况下,可通过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升班级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知识和能力。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也是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在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中起着导师引导的作用。作为班主任需要接受长期培训,较为系统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从而在班级教育和管理中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部分任课老师,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也需要接受长期培训,通过培训等形式,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素养和能力,在课程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学生骨干和朋辈辅导员,应通过短期培训的方式,使其熟悉最基本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3.消除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文化迟钝现象,重视有益于心理健康的班级文化建设。“文化迟钝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中忽视文化差异的现象。”当前,我国文化迟钝现象可以说极为常见。文化是赋予人生活以意义的载体,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人不仅活着,而且还追求活着的意义。如果不能发现生活意义或丧失生活意义,就极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中国人生活的意义与西方人生活的意义存在差异性,这决定了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借鉴国外的理论和技术时,必须重视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和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国外理论和技术的文化适应性。鉴于当前所存在的问题,亟须建立一套适合我国本土文化的心理健康标准,重视中国化心理理论与技术的探索与实践。此外,要真正有效地提高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还必须从班级文化着手。要通过班级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建设,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氛围;要通过班级行为文化的建设,打造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机制。班级文化并不是特别玄乎的东西,班级文化可理解为班级全体成员(包括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或大部分成员共同具有的独特生活方式。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就是围绕着大学生的生活进行,铸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班级生活方式。

简而言之,就是要通过班级文化的建设,形成团结友爱、勤奋进取的班风和学风,让学生感受到班级就是自己心灵的家,就是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乐园。总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想深入持久并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就必然大力开展以班级为基本载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者,应对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应为”之景、“难为”之境、“有为”之径等方面加强研究与探索,推动和普及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赖泽源,巢传宣

第三篇: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如果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不高,就会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有着重要作用。实际情况中,我国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有了较大进步,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受人为因素及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依旧存在多种问题,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了较大进步,取得了较多的教学成果,新型教学方法也不断涌现,给学生思想政治的学习带来了较大便利。但高校学生心理还不够成熟,易受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且一些学生还未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果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没有考虑到学生实际心理情况,将难以保障教学效果。因此,面对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多种问题,教师必须对学生实际心理情况进行合理分析,适当引入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更好保障思想政治教学效果。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概要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虽然有所区别,但是在目标上却趋于一致,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区别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主要解决一些政治问题、思想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则以学生心理特征为基础,主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更好适应学校、家庭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偏重社会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更偏重于人际关系。在联系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就会导致学生发展存在缺陷,不仅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而且失去了自身的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思想是理性认知的根源、是心理问题的形成基础,如果心理健康教育中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将难以保障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密不可分、互相渗透、互为补充、紧密关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则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途径,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都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一些教师也不注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一)思想政治教学中涉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参差不齐

一些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时,只注重对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能力素质进行培养,而忽视了心理素质的教育,致使学生难以得到全面发展。很多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往往只是从文化成绩、道德素质等方面进行判断,没有考虑到心理素质对衡量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性,导致评价结果不全面,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教师只注重引导学生认识集体与个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却不注重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独立应对生活,而这种缺陷往往是学生心理扭曲的关键要素。很多情况下,由于学生自我了解不足,当其遭遇生活中的竞争问题或是一些情感问题时,往往难以承受各种压力,进而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二)思想政治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素质良莠不齐

目前很多高校都缺乏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心理教育力度不足。部分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缺乏教学经验,社会实践能力不足,致使心理健康教育难以有效开展。一些高校通过制度规范来对学生进行管理,约束学生的思想行为,而且大多数辅导员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学生的心理情况及学习需求不够了解,致使心理健康教育难以顺利开展,进而不能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很多教师只是按照教学任务进行操作,不注重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缺乏深入研究,致使思想政治教学过于单薄、浅显,内容不够丰富,难以从内心深处对学生进行引导。

(三)思想政治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实践活动经验支撑

有些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虽然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大都偏向于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导学生如何调剂自身心理压力,应对各种心理问题,却没有采取相应的实践措施,没有教授学生实际应对各种压力、诱惑的方法,致使学生心理素质依旧存在缺陷,思想政治水平也不高,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往往承受着较大的就业压力以及心理压力,稍不注意便可能酿成严重后果,所以当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更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大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能促进学生心理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的共同发展

高校学生即将与社会接轨,学生思想也在逐渐往成熟方向发展,如果在这一时期不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将很容易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危害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必须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重要性,并加紧落实。准确分析学生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消除心理问题。教师必须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思想政治教学目的实现的重要途径,也是维护教学成果的关键要素,所以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较好促进学生心理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的共同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质量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特性,其与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情感认知特征有着紧密联系,当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能够符合学生的心理预期以及学习需求,让学生的心理情况始终维持积极向上的状态,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引导学生理性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我,这样才能更好调动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积极性,进而保障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能够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以往德育教育大都以理论灌输形式进行操作,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学习兴致不高,致使德育教育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则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实践。让学生能够自觉纠正自身的不良行为,客观看待生活中各种不良现象,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下,学生的心理压力以及就业压力都能得到有效缓解,进而促进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确保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深度融合思想政治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但是也具有一定差异,而且很多学生对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的认知不足,很容易混为一谈,所以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将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进行混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通过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能够较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从思想深处认同教师的理论讲解,并有效融入思想政治的学习中,这样不仅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还能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二)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教师大都不注重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渗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不深,教学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难以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学质量。很多情况下,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果采用思想政治教学方法进行解决,难以取得较好效果,而采用心理健康教学方法则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教师需注重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渗透,加强教学思想的转变,让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提高教学质量。

(三)多途径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很多思想政治教师大都较为擅长思想政治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却涉猎较少,致使思想政治教学中出现较多问题。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较强的专业性,对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所以高校必须根据心理健康教学教师队伍实际情况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鼓励教师多学习心理方面的知识,进而开展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性教育,保障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我国思想政治教学虽然获得了较大进步,但是教学体系依旧存在较多缺陷,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而且相应的教师队伍职业素质也不高,致使思想政治教学中出现多种问题,影响学生思想政治的学习,也给学生价值观的树立带来一定误导。因此,教师必须意识到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学习方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更好保障思想政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金盛,刘中胜.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1,(29):90-91.

[2]陈英奎.试析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民营科技,2012,(12):153.

[3]赵丽丽.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路探究[J].科学中国人,2015,(15):362-362,363.

[4]王婕妤.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华章,2014,(12)

作者:张艳霞 单位: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第四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思考

摘要: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同的目的,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是新时期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补充,要实现二者的融合,必须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出发,着力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环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以及感情发展的重要阶段,还面临着毕业后就业创业等人生选择的问题。同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体制转型深入推进的情况下,面对内外环境发生的这些日新月异的变化,很多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迷惘和困惑,部分学生甚至出现了心理障碍等问题。而高校的任务不单纯的是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对大学生人格的完善也应起到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要途径,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应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师担任主力,教学内容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他还包括国内外时事和党的大政方针政策的教学。但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阶段,社会文化领域呈多元化发展的情况愈来愈突出,各种新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各个领域也出现了一些困扰人们心理和思想的复杂现象,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出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对人们行为的道德评价也出现不同的标准,这使得许多社会成员特别是年轻人感到迷惘,冲击面最大的当数高校大学生。他们刚刚告别少年时期而迈进成人阶段,很多大学生人生阅历比较浅,思想单纯,对社会复杂现象难以做出自己成熟的判断,出现了心理上的各种“不适症”。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我国许多高校还运用的是教师讲解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在当前通讯条件急剧变化的条件下,对学生们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越来越小,甚至部分学生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怀疑和抵触的心理。

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切实际,对他们目前产生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不能给予合理解答。导致“思想政治课无用”的思想占据了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并产生了排斥思想政治课和思想政治教师的不良现象。这些情况的发生,主要原因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仅偏重于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和政治理论的灌输,而对大学生这个特殊教育客体最关键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没有很好的重视,没有结合当时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去进行教育。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恶性案件典型如轰动一时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复旦大学投毒案,北大、清华投毒案等,这些血淋淋的事实使整个社会和教育界震惊。人们开始反思我们的教育,反思我们的教育体制。大家逐渐意识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片面性和缺失性,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促使各高校开始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渗透、相融合的问题。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2.1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标一致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宣传的主要阵地,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独立人格和健全心理塑造的主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的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殊途同归,通过对教育对象健康心理的引导和培养,间接的也是对学生健康人格、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大学生要成为德才兼备和政治素质过硬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是必备的。所以,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一个途径。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解开学生的心结,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一把钥匙。由此可以看出,在立德树人、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有很大的共同性,这是符合我们国家新型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和要求的。

2.2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的补充

当今世界,由于经济全球化浪潮巨大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也趋于多样化,信息获取的方式也愈加先进,年轻的大学生们面对纷繁多变的外部环境,都感到十分的迷茫和困惑,传统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已不能再给他们一个看待客观世界的完美视角。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较之以前也显得大为逊色。现在的许多90后、甚至00后大学生看来,思想政治教育大多就是对他们进行不沾边的、抽象深奥的政治理论的灌输。有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产生了怀疑态度,部分学生竟然产生了学校思政教育“无用论”的心理。而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目前大学生的实际问题提出来的方法,比较接地气,能对学生的个性心理进行疏导,使他们更能舒缓精神压力,使自己更具有良好的环境应变能力,也更能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换成个人的具体观点和思想,并且能够为我所用。而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般都有专门的咨询机构和具有一定相关专业知识的咨询师,可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这无疑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虽然表面上它另立中央,但是其根本目的还是为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补充,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使大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使其成为一个德才兼备,且有良好心理的合格人才和建设者,我们必须得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使心理健康教育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广泛、更丰富、更生动,最终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途径

3.1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环境

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技的运用使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经济社会体制的转型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这些环境的变化使人们有点措手不及,很多人在思想不知道何去何从,对传统的人生价值观产生了怀疑的态度。人们的心理、心态都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已不能给解决现实矛盾提供现成的答案,许多研究者和教育者开始把心理健康教育提上了日程,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而不管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其实际的运行开展都一刻离不开客观的社会环境。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是在社会环境因素与主体需要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作为提高人的思想品德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必须在具体环境中进行,只能在教育者、教育对象与社会环境的交互活动中展开,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也需要良好的环境才能实现。

高校要想培养德才兼备、人格健康的现代大学生,就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时展潮流,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相融合的环境。第一,对于大学生们而言,应该刻苦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才能有真材实料,才能增强自信、游刃有余的为社会服务,从而在社会上站稳一席之地。第二,学校应通过各种形式经常开展文艺活动来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和舒缓紧张的学习生活。学校还可以在教室或学校宣传栏里贴些关于心理健康的标语,使学生们随时可以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提高心理保健的自觉性。还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宣传一些有意义、健康的心理知识。第三,高校可以开设相应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师为大学生排忧解惑。第四,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去,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势把心理健康教育渗入到学生们的头脑中。

3.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对伍建设

好的老师可以作为学生一生的精神导向或人生的启明星。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的教学也应创新求变,推陈出新,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建立一支拥有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知识都具有的专业教师。合格教师的对伍建设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一个关键的环节。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实际中主要是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大政方针为内容的,好多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所具备的理论知识结构还是专业的“马原”和“思政”原理的总汇,课堂上运用的教学模式基本还是我讲你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虽然现在都运用多媒体上课,但大多数老师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套路都是沿袭传统。面对现在高校校园大学生出现的许多心理问题(不是思想政治问题),思政教师如果还是用传统的教学话语对学生进行教导,或者还是用高大上的语气对其进行规劝,那么面对大学生现在出现的实际心理问题势必无法给出使其合理满意的解答。因此,从育人的角度来看,高校必须要重视这一客观的矛盾。

笔者认为,具体来说,可以让思想政治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或者请一些经验丰富和资深的心理学专家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讲座。高校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引进一些资深的心理咨询教师作为高校辅导员,以充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对于高校的其他职能部门的教职员工,也可以定期对他们进行心理学知识培训,使他们更了解现代大学生的心理需要,更能深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具体的工作更能贴近大学生生活,为学生们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为了更好地培养理想崇高、德才兼备、人格健康的当代大学生,作为高等院校应务必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的这一现实问题,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去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最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蒋蓉.心理健康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与拓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

[2]刘丁慧.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S3):171.

[3]苏会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教育探索,2014(1).

作者:欧阳玲 单位:永城职业学院

第五篇: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对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高职学生思想中的必要性、途径以及方法进行详细探讨,为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教育新模式进行了有效尝试,以期在今后教学中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作用;探讨

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应当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进行不断改革完善,才能够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也是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密切关系的研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全新尝试,也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一、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实施的心理背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人,重点就是提高人的觉悟与道德。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人的行为要受到思想、观点的支配,还要受到情感、个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当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规律最重要。

(二)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上发挥关键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学生的校园生活,个人思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共同点。从心理学角度删看,不管是人格健康还是思想健康的形成,都是需要人的情感、意识、性格等等因素互相作用。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只有从学生的心理入手,才能够掌握学生的心理形成规律,进行更加有效的教育管理。

(二)思想观念属于心理思想范畴。思想观念的形成与发展都要遵循心理思想,思想观念与心理发展两者间是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思想观念对心理是起到决定性作用,它能够支配心理的活动,心理对思想观点却是起到相反作用,思想变化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制约。所以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两门不同学科,但是在具体的教育基础、内容以及方法上都有相同之处,但是两者之间只是相互互补的关系,还不足以代替。两者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都是对人的思想或心理塑造并且促进健康发展的教育。

三、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及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教学氛围。要想把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就应当积极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多与学生交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化解矛盾,帮助学生解决疑惑,解决来自学习、生活、工作等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可以经常开展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开展讲座或者知识座谈会,在网上开展心理健康栏目,利用高效的板报、橱窗、广播、校刊等等来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努力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研究学生的心理入手。我国的高职院校学生年龄一般都在16-20岁左右,这是一个成长的阶段。在这一个时期中的学生心理变化非常大,也是学生个人品质,身体与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人生当中求知欲望、精力最旺盛的时期,所以这个时期对学生来说非常关键,一定要好好把握这个黄金时期。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安排。要掌握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才能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一方面要尽力的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应当主动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另一方面还要结合高校的教学实际情况,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完美融合,通过教学课程安排、实践教学等等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

(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多数的高职学生心理都有不愿说出的秘密,大家都希望有隐私,大多数的学生都没有意识到心理问题,所以很多高职院校的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是这种心理咨询方式,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学生也不愿意踏入校园的心理咨询室。

(五)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心理教育建设。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教学能力高的教师,教师在教学时不能掌握学生的基本心理,心理专业知识不够强。所以,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开展学生心理教育活动的培训工作,把此工作加入到教师的职业培训计划中,再通过不断的培训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巧。只有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理论水平,才能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把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率,还可弥补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寻找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与途径。

参考文献:

[1]刘秀英.刍议心理学教学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4(3).

作者:胡一乔 单位: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

第六篇:新媒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

【摘要】具有针对性强、共享性强和时效性强等特点的新媒体,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和教育,养成健康的新媒体使用习惯;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等。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遇;挑战;对策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已经进入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有机组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很积极的意义。

一、新媒体的定义和特点

1、定义

新媒体(NewMedia),也叫数字化新媒体,是一种相对报刊、户外、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利用数字和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面向用户的新型的传播形态。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主要包括移动互联网、微信、微博、大数据和移动应用App等。

2、特点

一是受众主体个性化,针对性强。受众呈现多样化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最大区别,新媒体面向更加细分的受众,可满足于不同的主体需求,可以形象的比喻为“私人订制”,更具个性化和针对性。二是信息表现复合化,共享性强。与传统媒体的单一性相比,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呈现多元化,其充分融合了传统的传播形态,将图片、文字、声音、动像等集于一体,整合了多种信息资源,共享性更强。三是播方式广泛,时效性强。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基础上,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实现信息、接收和传播。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户能广泛地进行信息的获取、反馈、表达和交流,有很强的时效性。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机遇

1、拓宽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

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相比,新媒体的出现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利用新媒体多元化的传播、大量的信息资源和个性化的设置广泛地影响学生。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学生可以随时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这无疑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辐射力更强广,途径更宽。

2、丰富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形式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按照讲座、报告会、面对面的咨询和团体的辅导等形式进行。而对新媒体而言,其传播方式多元化,整合了多种信息资源,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新颖,学生可以利用的媒介更多,比如微信、微博、手机APP,使得学生的主动性更强,参与热情更高,交流互动更多,极大地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

3、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新媒体

针对性强,时效性强,使得交流过程中更具平等性。这种平等使得参与者更多的关注信息本身的合理性和可利用性,消弱了交流双方的身份、知识结构等存在的差异,从而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彼此的信任感。利用新媒体,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挑战

1、使得学生思维能力下降

新媒体的信息资源丰富,容易使部分大学生出现信息过载的现象。就是爆炸性的信息实现了“量”的积累而忽视了“质”的吸收利用,产生消化不良现象。而且获取信息更容易,有学生会不去深入思考,往往浅尝辄止,囫囵吞枣,导致的不好结果是思维混乱、判断能力下降,这会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2、使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在新媒体时代中,信息呈现零散混乱甚至不可控的状态,良莠不齐。这样的情况会让学生无可适从。信息包含不良思想,比如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西方的一些极端主义等,会对大学生产生负能量,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进而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3、对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能力提升有负面影响

新媒体的出现可以使人们的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交流方式更便捷。大学生在使用新媒体的交往过程中,更多的使用文字和声音代替现实的交流,使得大学生的现实中人际交往能力会有所下降。新媒体使得交往简单片面,长期如此,会导致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情感观念淡薄,不愿向别人交流表达情感,宁愿在新媒体世界里寻找温暖,对学生的现实交往不利,这就不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心里健康。

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适应新媒体的时代,接受新媒体,转变教育理念,重视新媒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观念。应该树立新媒体形式与传统形式相结合的思想,让新媒体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及时发现和辨别出新媒体中的不良信息,使新媒体优势真正发挥,不断减少新媒体造成的消极影响,科学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2、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和教育,养成健康的新媒体使用习惯

通过新媒体认知辨别教育、法律道德和安全意识教育、创新发展教育,引导学生对新媒体使用行为进行自我的约束,提高其辨别信息真假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有助于学生养成健康的媒体行为习惯。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使其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大学生在心理健康自我服务和提升。

3、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新媒体既是心理健康教育双方信息获取、和交流的平台,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工具。把网络新媒体心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是对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善。借助新媒体技术,以多种途径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不断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有效地运用实际工作,使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心理健康理论知识,接受更全面的心理健康诊断、辅导、咨询和治疗,不断提高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爽.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科技风,2014.22.245.

[2]陈新星.运用新媒体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5.01.61-65+73.

[3]张程,王加胜.浅谈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4.137-138.

[4]卢淑芳.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及策略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05.148-149.

作者:王永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第七篇:网络环境下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高职院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对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近些年来,手机、平板、电脑等网络设备在我国大学生中的普及率非常高,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网络环境的依赖性非常大。不可否认的是,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网络环境中的不可控因素可能给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基于网络环境对我国高职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1网络环境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1网络内容极其复杂

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包含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当然,其中不乏对于学生学习有利的学习资料、对于学生生活有利的励志鸡汤。但是,网络内容中的不健康因素有可能给学生们带来严重的心理问题。统计分析表明,我国现有的网站中黄色网站、暴力网站大约占到10%,由于大学生的心智不成熟、信息过滤能力较差,往往又喜欢追求刺激,一旦接触到不健康的网络内容,很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严重时可能会直接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网络内容良莠不齐,这是网络环境下高职大学生极易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1.2容易导致心理孤僻、人际交往障碍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逐渐成为“低头族”的重要代表,大学生每天超过一半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购物、聊天、看电影、看小说上,大学生之间的集体活动、交流沟通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很有可能会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影响。一方面,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会显著降低,在进入社会、走向工作时极易产生自卑心理,对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另一方面,长期沉迷于网络世界中,大学生会害怕走向现实世界,会害怕与人们交流沟通,如果这种负面情绪不能得到很好地释放,很有可能导致心理孤僻、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

1.3网络成瘾性对大学生的影响

现阶段,在我国高职大学生中,“网瘾综合症”学生的数量还是很大的,网络成瘾性不仅给高职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还有可能直接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例如,大部分网络游戏是带有色情、暴力倾向的,一旦高职大学生对网络游戏成瘾而不能自拔,长此以往很有可能导致心理异常,并有可能直接发酵为违法犯罪行为。

2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2.1结合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改进教育方式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采取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但实际的成效较弱,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现象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结合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改进教育方式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大学生的自尊心普遍较强,不愿意别人了解自己更多的心事,学生可以采取较为含蓄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该适当建立匿名心理沟通和交流渠道,让学生能够大胆的与心理老师进行交流,适当缓解心理压力,从而有效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

2.2构建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平台

构建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平台是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有专业化的心理教师,教师对本校学生的精神面貌、心理特点也是比较了解的,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本校心理教师优势,构建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团队,然后轮流安排各位心理教师值班,及时为大学生排解各种心理问题;其次,高职院校要建立刚性的信息保密机制,学生心理方面的资料要做到严格保密,对于信息外泄者进行大力惩处,这样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才能放心地及时选择心理咨询求助;最后,在大学生心理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开通“线下”以及“线上”交流渠道,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选择相应的渠道来解决问题,在较为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才更容易得到解决。

2.3净化网络环境、提升大学生的网络辨识能力

净化网络环境、提升大学生的网络辨识能力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我国教育部门、公安部门应该联合行动,及时清除网络环境中的不健康因素,为大学生设置相应的红色通道,有效避免大学生接触到各种不健康内容,这样才能从根源上有效避免良莠不齐的网络环境下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其次,我国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给学生推荐一些内容丰富多彩的网站,并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尝试着去浏览,长此以往,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意识到网络资源库对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帮助,并逐渐养成良好的网络意识,如果学生们能主观上遏制各种不良内容,那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最后,学生刚刚进入高职院校时,还不具备基本的辨识能力,此时,高职院校应该增设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必修课程,提升学生们的网络辨识技巧,这样学生们才能更好抵制网络诱惑,在网络环境中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正常的思维。

3结语

高职阶段的学生们还没有开始真正接触社会,学生的心理还没有完全趋于成熟,面对诱惑很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网络环境极为复杂,因此,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团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同时高职院校也要从客观条件出发,净化网络环境,在学校范围内创设良好的网络氛围。

参考文献:

[1]何雯,王静.基于网络环境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中国健康教育,2013,v.2904:382-383.

[2]张俊,钱太保.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v.30;No.36101:116-117.

[3]丁淑平,杨欣.网络语言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的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v.1501:29-32.

作者:周燕 单位: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

第八篇: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产生重要影响,所以高职院校应该理性把握当代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并结合学生的基本心理健康状况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为学生的未来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基于当代“90后”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特点探究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以期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和借鉴。

关键词:“90后”学生;高职院校;心理特点;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基于现代教育背景,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渐成为越来越多高职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共识,如何在高职学校教育中切实、深入、全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积极的人格品质,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青年成长阶段,身体各项机能和心理思想不断成熟,在这一阶段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相关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形成正确的认识,有助于消除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消极心理,使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有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做出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2.保持良好心态,提升学生学习生活质量良好的心理状态

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项问题,才能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促使学习效率和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为学生未健康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不仅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会得到显著的提升,个人综合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培养,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3.善于观察,帮助学生预防心理疾病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进行动态观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借助教师的干预有效消除学生心理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引导学生对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正确的认识,自觉培养健康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有效降低心理疾病的发生机率,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相应的保障。

二、当代高职学生心理特点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我国当代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思想冲击,学生心理发育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思想成熟,价值观念更为趋向现实

受到互联网时代信息大爆炸的影响,当代学生在复杂网络信息的冲击下,心智发育较为超前,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早熟程度都显著提升。当代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遇到问题后能够结合问题发生源和促发环境进行积极的思考,并勇于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的见解,甚至喜欢以成年人的角度进行问题分析和思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产生一定不良影响。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一部分家长受到各类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对学生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希望学生更为独立和自信,虽然有利于学生在社会上获得良好的生活,但是也导致其丧失了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甚至一些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不能顾及社会利益追求现实的平衡,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但对网络过度依赖

当代“90后”高职院校的学生伴随着互联网逐渐成长,受到互联网信息传播特点的影响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一般不安于现状,希望通过一定的网络学习、聊天等获得新的发展,与网络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网络在提升学生生活水平的同时,学生对网络的过度依赖也会对其健康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学生在网络交流、网络游戏中寻找精神的寄托,逃脱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不仅严重限制了其现实人际交往能力的强化,也导致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心理出现一定健康问题。

3.追求张扬的个性,但是心理较为脆弱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90后”学生的成长经历造成其基本行为习惯具有典型性,如遇到问题不愿意进行沟通交流进而解决问题,而是在网络上查询;长时间登录QQ、微博、微信等,与陌生人交流;可以用电脑打出每一个字,但是一般不会书写,甚至在不同的环境中识字能力下降;可见“90后”学生的成长环境受到网络的影响存在一定的特征,促使“90后”高职学生思想较为独立,喜欢张扬个性,愿意用个性化的方式表现自我,引起社会的关注。“90后”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为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没有遭遇过角度的挫折,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养成了极端自私的不良性格,心理脆弱,一般无法接受打击,不利于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中健康成长。

三、当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结合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应该重视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构建开放性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并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积极的心理健康引导和影响,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获得更好的发展。

1.重视师资作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队伍建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引导服务等都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对学生提供科学的教育引导。然而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虽然一般配备了相应的心理健康咨询人员,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心理教育引导服务,这部分心理健康咨询人员还承担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实施有针对性的引导,但是高职院校中这类教师并不多,一部分教师只具备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或者心理咨询能力,无法全面把握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教学效果受到限制。

2.设置开放课程,对学生实施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

我国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将学生封闭在课堂中,主要以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相关知识,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影响,对教学目标的盲目追求也限制了学生的自然成长,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无法充分发挥对学生教育引导的作用,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对心理咨询、心理引导等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充分发挥。同时,由于考核方式的设置不合理,在高校教育实践中过于追求理论教学成果,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脱离生活实际,不利于培养学生应用心理健康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心理问题的能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失去应有的作用。所以,基于当前社会教育背景,高校应该结合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设置开放性课程,在保证课堂理论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教育的比重,将学生引入社会中,直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相应的社会活动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增强教育实效。例如,针对我国高校一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的现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探究网瘾学生自身、家长、教师的心理状况。让学生在了解网瘾学生自身对未来发展的迷茫和无奈,存在一定的逃避现实心理;家长对网瘾学生的爱和期望,以及无奈和担心的心理;教师对网瘾学生的教育引导思想和严格管理思想等,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沉溺于网络对自身以及家庭带来的不良影响,对网络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沟通,进行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帮助本次调查中具有沉溺网络倾向的学生摆脱网络的控制,以更为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获得更好的发展。

3.重视事前防范,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预防机制

受到高职院校教育地位和社会影响力的影响,相比于本科院校学生承受更大的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和就业压力。所以,为了对学生实施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预防机制,预防学生的心理性危机事件,提升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在具体操作方面,高职院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建立三级预防机制,第一级预防机制由高职院校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健康教研室所组成,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负责,并在生活中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适当的教育引导,把握本校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态,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全局性掌控。第二级心理健康预防机制主要指高校辅导员对本班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基于此,高职院校辅导员应该增强心理健康知识积累,在工作中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适当的指导,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进一步扩大。第三级预防机制具体指学生会、心理健康社团等相关学生组织和团体,应该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发现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后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最大限度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提升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4.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健康生活氛围

校园文化对学生心理产生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其长期生活在高职校园中,校园文化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制约学生持续健康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人格的塑造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创造条件。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主要以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为主,良好的校园文化作为实施开放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加以定位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保证学生在高职院校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氛围中能够展现自我、张扬个性,获得自然发展和成长。同时,为了保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应该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认识自己、定位自己,探寻正确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未来社会生活中获得更好地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本科院校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处于起步阶段。高职院校在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学生心理特征采取合理的教育措施,逐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在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的基础上,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相应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林红,王超,陈新等.“90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为例[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3

[2]王小妮.浅议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J].未来与发展,2015

[3]吴建辉.重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时代教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