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科学发展观——发展理念的重要创新

科学发展观——发展理念的重要创新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突出强调,“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新要求,是发展理念的重要创新。

转变发展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定不移地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完成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从1978年到2004年,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4%,目前已成长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和第三大贸易国。发展取得的成绩,让每一个中国人自豪。但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滞后;不断拉大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严重制约经济社会更快的发展;不少地方在发展中单纯追求增长规模,经济质量和效益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重大安全事故接连发生,安全事故损失已占全国gdp的2.5%……

全会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转变发展观念。这既是对我国传统发展观的经验总结,也是我国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必然贯穿“十一五”规划的全过程。这意味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难循环、低效益的传统发展观,树立新发展观,注重自主知识创新能力的提高,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摈弃那种只重视经济增长忽视资源节约、只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发展、只重视城市发展忽视农村发展、只重视局部发展忽视全局发展的片面发展观,注重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确保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必须进一步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从过去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转向更加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亲近民生,关注民生,重视就业、教育、卫生、公共安全发展,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创新发展模式

全会强调创新发展模式,这是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新要求。当前煤炭价格上涨,铁路车皮紧俏,一些地方拉闸限电,这些多年未有的现象再次出现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难以为继的,这种依赖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经济增长老路,已经走到尽头。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的4%,但消耗的一次性能源约占全球的12%,淡水占15%,氧化铝占25%,钢材占28%,水泥占50%。专家测算表明,如果我国也像美国当时那样实现工业化,那么三个地球的资源也不够用。因此,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模式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资源约束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创新发展模式,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靠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加强管理以及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十一五”时期建立新发展模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意味着:我国要从过度依赖资金、自然资源和环境投入,以量的扩张实现增长;转向更多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进步,以提高效率获取经济增长。

创新发展模式,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发展模式,实现“产品-资源-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发展模式,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互和谐发展,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提高发展质量

提高发展质量是全会对发展提出的一个新要求。这意味着,在新时期新阶段,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但新时期所鼓励和提倡的发展,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发展,更不是不计成本和代价的发展,而是要求高质量地发展。

提高发展质量是发展的核心要求。当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城乡、区域差距较大,环境污染严重。这些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发展质量提高的过程。

提高发展质量,前提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才能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才能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会认为,“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就要求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必须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为提高发展质量提供体制保障。

提高发展质量,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是全会对提高发展质量提出的新举措。近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种现象: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几乎所有药物专利均为发达国家拥有;dvd行业,大批企业交不起国际专利费而纷纷倒闭;汽车制造领域,真正的国产车仅占10%。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低端位置……为此,全会明确要求把自主创新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着力点,强调科技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这一系列的新论述,为我国提高发展质量指明了方向。

提高发展质量,重点是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的动力。全会明确提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我们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这就告诉我们,要提高发展质量,必须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现代管理和高素质人才,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提高发展质量,核心是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发展质量提高的标志和归宿就是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全会指出:“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就意味着,新时期提高发展质量,必须进一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特别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解决就业难、就学难、就医难等实际问题;必须下更大气力解决好“三农”问题,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必须全面贯彻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