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妇女组织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妇女组织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社区妇女组织是新时期妇女工作的最前沿阵地。社区妇女组织建设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妇联组织作用的发挥,关系到能否充分调动广大妇女参与三个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使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更牢固、纽带更坚韧。如何加强社区妇联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社区妇女工作水平,充分调动社区妇女群众的集体力量和智慧,已成为社区妇女组织建设面临的新课题。为全面了解掌握社区妇女组织的主要情况,我们通过深入基层听取部分街道和社区有关领导的情况介绍、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对我区社区妇女组织建设中存在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和探讨,并形成了一些建议。

一、社区妇女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

1、社区妇女组织的基本情况。根据《青岛市妇联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城市社区妇女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年底,区委办以崂办发[*]19号文件转发了区妇联《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社区妇代会改建为社区妇联,社区妇女代表大会与社区居委会的换届同步进行,每三年举行一次。全区139个社区居委会共建社区妇联组织139个,改建率为100%,社区妇联干部的状况也得到相应调整,改建后的社区妇联主席平均41.06岁,35周岁及以下35人,占25.2%,45周岁及以上49人,占35.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27人,占19.4%,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53人,占38.1%。各社区根据大小设置若干妇女小组,妇女组织成员一般为3-7人,女性进"两委"比例达到40.3%。

2、社区妇女组织运行情况。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按照党建带妇建原则,各社区妇女组织建设均纳入了社区党建工作范围,做到了统一部署安排和统一检查落实。实际工作中,各街道均建立了划片定期联系和例会制度;各社区妇女组织都建立了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召开妇女委员或妇女小组长会议,认真做好上情下达工作;建立了学习制度,及时学习上级各类文件精神和重要文献,不断提高基层妇女干部的素质,基本上建立了档案制度,及时做好社区妇女工作、活动等各类台账资料的记录整理和归档工作,使社区妇女组织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3、社区妇女组织载体建设情况。社区巾帼文明队已成为近年来基层妇女工作的主导力量和重要载体。目前全区共成立各类巾帼文明队158支,发展队员4425人,年内平均正常组织活动8-10次,主要开展学习教育、文体娱乐、爱心奉献等活动,成为社区妇女工作拉得出、打得响的骨干队伍。各社区妇女组织积极发挥巾帼文明队在各项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组织引导妇女群众积极参与社区的"三个文明"建设,传播文明、奉献爱心、促进稳定,在社区的各项工作中,妇女参与率达到70%左右,为构建社会化妇女工作格局、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基层社区妇女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随着经济转型、社区人口结构、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就业、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发展变化,也给妇女组织建设及妇女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现有社区妇联组织与新形势下社区妇女工作的要求存在差距。按照崂办发[*]19号文件精神,为确保社区稳定和社区妇女工作的连续性,社区妇代会改建工作以平稳过度为主,由原社区妇代会班子履行社区妇联职能,待下届社区居委会换届时同时进行社区妇联的换届。而*年9月全区统一实施的"村改居",绝大多数社区是由农村改制而来的。因此,妇女工作在内容、对象、任务等方面既与规范的城市社区有所不同,与原来单纯的农村妇女工作相比也有所变化。面对社区妇女工作对象增多、内容增加、任务加重的新形势,现有的社区妇联组织难以保障胜任社区妇女工作发展的新要求。此外,根据《妇女联合会城市街道、社区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规定及有关文件要求,社区妇联组织如期进行换届工作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全区三年以上未换届的社区妇女组织有69个,占49.6%。由于受社区稳定压力、领导思想认识、妇联主席兼任计生工作要求连续性、社区经济条件差异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今后按要求与社区居委会同步换届进行的比例也不容乐观。

2、社区妇女工作开展的情况不够平衡。从调查统计看,全区社区妇女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的整体情况总体上是好的,日常妇女工作活跃、充满活力,但开展活动的频率、质量参差不齐,两极差距较大:有的社区年活动经费可达几万元、年内正常开展活动可达几十次,妇女参与率达到80%以上;有的社区受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只是在每年"三八"、"母亲"节等重要节日组织几次活动、活动经费仅几百元,妇女群众参与率也比较低。

3、社区妇女组织模式单一、阵地建设发展薄弱。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基层妇女组织仍以传统的行政社区妇女组织为主,而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妇女联谊等组织形式缺乏,社区妇女组织经济实体匮乏,全区139个社区仅建立巾帼社区实体4个,妇女活动经费来源单一,主要从社区行政经费中列支,无其他补充渠道,与省内外基层妇女协会组织或经费基地发展好的地区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部分经济条件较差的社区,现有经济资源有限,社会资源较少,妇女活动经费紧缺,妇女组织开展服务和活动的难度较大;全区仍有7个社区没有妇女活动阵地,严重影响了开展社区服务和社区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4、社区妇联干部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从整体上讲,目前全区社区妇联干部的整体素质与日益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特别是村改社区后,妇联干部平均年龄较大、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妇女工作的顺利开展。部分社区妇联干部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方式,不能主动有效地探索新时期妇女工作出现的新问题;部分年轻妇女干部工作经历单一,基层工作经验缺乏,独立自主、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还不够强;另外,社区工作量大,妇联干部往往一人身兼数职,精力有限,工作中难免会顾此失彼。

三、加强基层社区妇女组织建设的建议

1、加强社区妇女组织建设,拓展社区妇女工作网络。一是积极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加快社区妇女组织改建工作步伐。各社区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办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立足实际实效,首先在辖区比较大、人口比较多、总支以上党组织建制的社区,特别是小康示范社区,率先完成妇女组织实质意义上的改建工作,从而在建制、人员设置上加强社区妇女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社区妇女组织"凝聚妇女、带动家庭,联系社区"的功能。二是加强社区女性团体会员组织建设。各社区可以根据妇女群众从业分布等情况,探索建立创业妇女联谊会、外来妹读书会等各类妇女联谊组织,夯实社区妇女组织的基础,不断增强社区妇女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更好适应新形势下妇联组织社会性、群众性、统战性的要求。三是充分发挥妇女小组长、妇女代表的骨干作用。积极发挥妇女小组长、妇女代表与妇女群众联系密切、联系广泛的优势,畅通妇女组织与妇女群众联系的渠道,增强妇女工作的联系、渗透、代表和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基层社区妇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加强基层妇女阵地建设,提高基层妇女组织的实力与活力。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立足实际,大胆探索,培育和建立以农村妇女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服务、项目和合作经济为纽带的辖区妇女协会,同时,紧紧围绕社区居民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积极创办巾帼社区服务实体,提高服务群众、服务社区的水平,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赢,不断增强基层社区妇女组织的实力和活力。

3、加强社区妇女干部队伍建设,提升社区妇女工作水平。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基层妇女干部队伍是做好新时期妇女工作的保障。为此,一是把好"入口关"。要把政治素质好、熟悉社区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年轻女性、优秀女大学生充实到社区妇女工作岗位上来,为她们提供锻炼成长的舞台,从源头和根本上提高妇女干部的能力和素质,不断增强基层妇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活力。二是搞好"培训关"。要积极适应形势任务要求,拓宽培训内容,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国情区情、经济政策、领导艺术、业务知识等多方面的培训,努力提高基层妇女干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经济、处理矛盾、服务妇女的能力。要认真落实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和区妇联《关于加强社区妇女干部学历教育暨任职资格培训工作的意见》精神,加强妇女干部学历教育培训,力争三年后100%的社区妇女干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并取得社区妇女工作任职资格。三是把好"考核关"。要通过广泛征求社区干部意见、在居民中进行测评等方式,加强对社区女干部德、能、勤、绩等方面的考核,积极向党委组织部门推荐工作成绩优异的妇女干部,从而在社区妇女干部中形成"有为才有位,能上也能下"的工作奖惩机制。

4、加强社区妇女工作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妇女共建机制。一是建立社区妇女儿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从社区各单位妇女的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出发,整合社会资源,参与社会协同,成立社区妇女儿童工作联席会,通过定期召开社区妇女儿童工作联席会议,互通情况信息,查找问题,明确重点,探索路子,形成各部门共同推动社区妇女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二是建立社区妇女代表议事制度。社区妇女组织定期牵头召开社区妇女代表议事会,通过一事一议、一季一议、要事随议等形式,认真听取妇女代表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畅通妇女群众心声的反映渠道,及时解决妇女群众的实际问题。三是建立社区妇联代言人制度。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妇联执委委员和社区党政女干部的重要作用,收集整理妇女舆情,及时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妇女群众的意愿,当好妇女儿童权益的代言人,切实为社区妇女儿童服好务。

社区妇女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作,基层社区妇女组织要积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发挥联系群众的优势,围绕党政所急、针对妇女所需,广泛协调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紧密配合服务大局、精心组织服务妇女、认真实践服务社区,共同开创基层社区妇女工作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