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经贸局加快旅游经济管理发言

经贸局加快旅游经济管理发言

同志们:

一年之计在于春。区委、区政府就在这里召开全区经济工作会议。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首先,我代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向参加这次会议的全体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区人民拜个晚年,祝大家新年愉快、身体健康、事业发达、阖家欢乐!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和区第六次党代会、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回顾总结我区20*年经济工作,简要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20*年经济工作,全面动员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振奋精神,坚定信心,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和强攻猛进的工作态势,大力开展“三大会战”和民生工程推进年活动,进一步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准确估价20*年的经济工作

2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一年来,全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人民生活改善较大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43.47亿元,同比增长13.5%;财政总收入20.03亿元,同比增长1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87亿元,同比增长28.3%。去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取得积极成效。一是工业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44.27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12.09亿元,同比增长18.8%,新增年产值超亿元企业16家,超10亿元企业实现零的突破,规模企业与支柱行业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大力开展工业项目推进年活动,项目开工建设率、竣工投产率分别达98%、100%,全区完成工业性投资23.24亿元,同比增长35.2%,水暖洁具、制笔之都等八大特色工业基地建设成效明显。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投入技改贴息资金696万元,带动全社会技改投入5亿多元。深入实施品牌兴业战略,新增国字号金名片两张、中国驰名商标1枚、省著名商标7枚。二是第三产业发展渐趋活跃。专业市场建设有效推进,温州文化用品市场一二期工程已通过预验收,不锈钢市场进入规划调整和招拍挂阶段。房地产开发优质化趋势明显,完成投资额8.11亿元,同比增长8.6%。商贸业发展态势良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53亿元,同比增长10.8%。旅游业稳步发展,完成瑶溪、天柱景区配套设施建设,成功举办了首届乡村旅游文化节,“山海龙湾·都市休闲”旅游品牌进一步打响。三是特色农业加快发展。积极克服“桑美”等强台风自然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96万亩,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4.49亿元,同比增长4.8%。形成永中、天河等一批上规模的蔬菜基地,杨梅种植面积达2.5万亩。四是开放型经济成绩喜人。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全年实现合同利用外资849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803万美元,分别增长15.5%、28.9%,引进内资3.88亿元,同比增长95.1%。完善和充实招商项目库,新增招商项目30个,重点做好外资增资项目的跟踪落实。对外贸易平稳增长,新批自营出口权企业37家,实现出口总额6.2亿美元,同比增长23.9%。

(二)新中心区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安排重点工程41项,完成投资额9.55亿元。举全区之力,集中开展了百日拆征攻坚等活动,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明显。行政中心区管理大楼已建成投用,道路网一期和河道整治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文化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进展顺利,新中心区形象初步显现。瓯海大道龙湾段工程建设快速推进,预计今年5月份可建成通车,永中上京等6处安置房已开工建设。77省道瑶永段已建成通车,南洋大道、灵昆大道接线隧道工程有效推进,温州大道延伸段、江滨路龙湾段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建成东片排污管网7公里,完成东片污水处理厂一期土建工程。加快东片供水管网建设步伐,完成85个行政村的供水管网改造任务。河泥荡文化公园二期工程建成投用,经济适用房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大力实施村庄整治,创建16个整治村和4个示范村。深化各类规划编制工作,完成永中旧城改造启动区、瑶溪南片等片区规划,区域规划体系不断完善。

(三)人民生活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一是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机场路、“三沿两侧”和永中中心片交通秩序等综合整治效果明显。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新增国字号项目15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龙湾中学建成投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制度全面推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教育均衡化发展迈出新步伐。公共卫生建设稳步推进,灵昆等地卫生院危房改建工程进展顺利,完成农民免费健康体检10.34万人次。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4%,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推开。计生、文化、体育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深入开展“霹雳”禁毒、“反两抢”等专项行动,大力推行“四项组合”基层综治模式,妥善解决灵昆等地的信访问题,全面实施全员安全培训制度,集中开展居住出租房消防隐患专项整治,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二是生态建设稳步推进。编制了状元等6个镇(街道)生态规划,完成了灵昆省级生态镇、状元市级生态镇创建。集中开展电镀行业污染专项整治,取缔非法电镀企业95家,状元电镀基地顺利通过省市级验收。编制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启动扶贫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创建试点工作,落实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清洁生产试点工作取得新成效。三是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600元和10827元,同比增长9.8%和8.2%。居民各项存款余额达169.59亿元,同比增长23.3%。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50.2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50.4平方米。

(四)经济发展的总体环境不断优化。一是资源要素支撑进一步强化。土地方面。丁山围垦区开发建设的前期工作已启动,永兴、天城、海滨等围垦工程扎实推进,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强。全年向上级争取到用地指标1051亩,同时加快永中联谊、王宅和瑶溪朱宅等村的“三地”开发利用步伐,努力缓解我区用地紧缺的矛盾。电力方面。全年实现供电量达33.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集中开展电网建设攻坚活动,电力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电网制约矛盾得到逐步缓解。资金方面。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发放工业贷款94.39亿元,同比增长70.2%,为各类中小型企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资金支持。二是市场经济秩序逐步规范。全面开展“放心店”建设,建成“放心店”158家。深入开展“打假保节日”等专项执法行动,有效地维护了市场秩序。大力推行不同等级企业分类管理和信用评价,信用监管体系得到加强。三是政府服务效能不断提高。全面贯彻行政许可法,规范审批行为,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提前办结率达95.6%。深入实施“企业服务年”活动,集中开展“打地霸、优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继续开展评选满意不满意单位活动,严肃查纠影响机关效能的不良行为,行政机关工作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开展专项资金审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依法审计工作,完成审计项目24件,查出违规金额5228万元。深入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查处商业贿赂案件27件,涉案金额达550多万元,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得到加强。

二、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全面把握20*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20*年是大事多、喜事多的一年,也是新一届区政府施政的起始之年。总体上,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因素较多。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世界经济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从国内环境看,我国正面临着重要的机遇期,又处于在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宏观调控继续加强和改善,煤电油运等瓶颈制约有所缓解,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的条件良好。从我区实际情况来看,经过“十五”时期的改革与发展,已经积累了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今年经济形势总体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

在看到机遇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区经济发展中积累的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仍未得到彻底解决,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凸显。一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性转变。我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偏低,企业“低小散”现象比较普遍,利用外资质量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薄弱,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任务十分艰巨。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仍不相适应。土地征用、拆迁安置、旧村旧城改造、历史遗留问题、审批权限等制约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因素不断显现,交通道路、市政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仍比较滞后。三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不少问题还需要认真解决。医疗卫生、教育收费、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环境污染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仍然不少。四是资源要素制约和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的问题还较为突出。土地资源日渐紧缺,电力、人才、技术等要素瓶颈制约仍比较严重。一些部门和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工作落实不力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

根据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综合分析发展环境和自身条件,今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5%,财政总收入增长13%,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和7%。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好”与“快”的关系。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做好龙湾的经济工作,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把政府经济工作的目标由主要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向主要追求发展质量和效益转变,力争在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取得大的成效。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需求拉长与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关系,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切实转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上来,力争在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上取得明显进展,努力在好中求快,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努力夯实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必须大力推进社会发展,更加注重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城乡区域协调,更加注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和管理,努力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经济发展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三是正确处理突出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与加强政府调控监管的关系。我们必须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突出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保护、引导和发展好广大企业和群众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努力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必须加强和改善政府管理,充分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依法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在支持和保护企业取得合法利益的同时,强化企事业的社会责任,让集约经营的市场主体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让粗放经营的市场主体付出更大的成本,使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内化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三、突出重点,咬定目标,全力以赴开展好“三大会战”和民生工程推进年活动

根据区第六次党代会和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战略部署,按照“工作主题化、主题载体化、载体具体化”的要求,今年要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带着真情、真心、真意,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全力以赴开展好工业园区建设大会战、城市建设攻坚大会战、环境污染整治大会战和民生工程推进年活动,努力在重点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一)以提升“四个率”为抓手,全力打好工业园区建设大会战。以温州工业园区等八大工业园区(基地)为重点,以提高项目供地率、进场率、开工率、竣工率等“四个率”为主要抓手,以破难题、打硬仗的姿态,形成会战态势,加快整合提升,加速开发建设,构筑先进的产业集聚和发展平台,真正发挥工业园区的集聚效应、放大效应和带动效应。一是突出抓好园区布局。严格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精心修编新一轮园区布局规划,加速形成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园区布局体系。坚持准确的产业定位,结合各自的资源条件、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环境容量,明确主导产业,抓好龙头企业、重点项目的扶持培育和招商选资工作,建立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和对应的产业集群。加快城区“退二进三”和“腾笼换鸟”步伐,促进现有工业园区的整合扩容提升,增强园区滚动开发能力。强化政策引导,推动规模企业和各类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提高园区的集聚辐射功能。同时,要把工业园区建设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强化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的紧密衔接,支持质量检测、科技孵化、物流配送、营销网络、培训教育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园区由以工业为主向二三产并重转变,真正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城市建设的新型区。二是突出抓好项目进度。对已经签约或达成意向的项目,要想方设法促成早日落地;对已经落实的具体项目,要倒排建设进度计划,强化跟踪督促,促使企业早日进场建设;对在建的项目,要全力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早日竣工投产、早见成效。通过抓好工业项目的供地率、进场率、开工建设率和竣工投产率,确保完成工业性投资25亿元,进一步增强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后劲。三是突出抓好园区建设。按照高标准规划、高门槛准入、高起点开发的要求,集中力量、精心组织,全面做好温州工业园区丁山、永兴垦区拓展基地开发的前期工作,争取开工建设起步区。农业示范区制笔之都和沙城食品机械基地要全面投产。海城水暖洁具和区标准厂房基地要加快建设进度,抓紧投入生产。天河民用电器基地和中心工业区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督促企业全面进场开工。滨海园区龙湾工业基地要妥善做好前期工作,加快制定入园标准,抓紧落实项目,尽早启动建设,尽快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四是突出抓好自主创新。落实促进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加大企业技改力度,认真实施重点行业和龙头企业技术赶超计划,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积极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攻克制笔、阀门、水暖洁具等重点行业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积极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努力推动“龙湾制造”向“龙湾创造”转变。

(二)以新中心区建设为重点,全力打好城市建设“五个一”工程大会战。今年,全区共安排重点工程实施项目45项,计划投资11.46亿元,同比增长20%。以大投入推动大建设,以大手笔做大文章,突出抓好“一区、一网、一街、一路、一房”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项目,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全力加快中心区整体开发建设步伐。举全区之力,集各方之策,采取强有力措施,以竣工一批、加快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前期一批为总目标,全面掀起中心区建设热潮。建成文化中心、档案馆等一批配套工程,强化行政中心功能;加快建设道路网二期和生态绿地一期工程,进一步完善中心区的对外交通网络,优化区域整体环境;开工建设市民活动中心、文化水街和公检法、人武部、消防大楼等一批配套项目以及“万康锦绣园”、“锦绣江南”等精品楼盘,快速集聚中心区人气、物流和商机;抓早、做深中心区购物中心、学校等一批项目的前期工作,增加项目储备,形成梯度开发的格局。切实完善城镇排污网络。完成东片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扎实推进东片排污主管网建设,建成3个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示范点,进一步提高污水入网率和集中处理率。同时,要把与污水处理厂配套的截污纳管工程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坚决克服种种困难与阻力,下大决心全力推进,对已建成的道路、住宅小区,按计划分期、分片、分批逐步实施内部污水收集管网的改造,确保年底海滨、瑶永片日污水收集量达5万吨。着力推进旧城旧村改建。加快实施永中旧城改建一期工程,力争贯通二号横街,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带动永中、状蒲片区的旧城改建。同时,着眼于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开展城市形态整合,进一步推进未开发地段、边角地块的建设和整治,有效改善城区面貌。着力加快交通道路建设。抓紧建设南洋大道、灵昆大道接线隧道工程,开工建设江滨路龙湾段,争取启动曹龙大道、罗东南路、龙腾南路等工程。集中精力破卡口、通瓶颈,加速形成内通外畅、联网成环的综合交通网络。努力抓好安置房建设。加快建设瓯海大道龙湾段安置房、区经济适用房,开工建设海城解困房和77省道瑶永段改建、永昌堡修复等安置房工程,确保拆迁户和住房困难户早日搬入新居。同时抓好河泥荡文化公园三期、蓝田水闸改建、永昌堡修复、温瑞塘河综合治理等工程,积极配合瓯海大道、温州半岛浅滩一期围涂、永强机场扩建等省、市重点工程建设。

(三)以实现“一巩固、二确保、三摘帽”为目标,全力打好环境污染整治大会战。下定决心、重拳出击、强攻猛进,切实打好环境污染整治攻坚战,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按照“打非、整治、入园、严管”的要求,继续保持对非法电镀的严打高压态势,整合提升有证电镀企业,加快蓝田、海城电镀基地建设,切实巩固电镀行业整治成果。对不锈钢、拉丝等重点排污行业进行集中治理,确保不锈钢拉管基地和蒲州拉丝基地建成投用。全面推进合成革“三废”治理和温州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建成合成革固废处理中心,实现企业“三废”稳定达标排放。深入开展不锈钢、拉丝行业专项整治,加大管制力度,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主要污染物无序排放,确保完成合成革、不锈钢、拉丝三大行业市级环境严管区“摘帽”任务。同时,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时段和重点部位的动态巡查制度,健全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严厉打击偷漏排等违法行为,积极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污染问题。

(四)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开展好民生工程推进年活动。坚持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强化公共服务,从解决老百姓的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突出办好十大实事,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大力解决住房难问题。积极探索农民建房的新形式、新途径,加快建设解困房,完成62户低保户和残疾人特困家庭危房改造,健全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保障制度,全面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多途径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继续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农民健康档案,实现13万人以上免费健康体检。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建成区第一人民医院医疗服务中心,实施基层卫生院危房改建,基本完成镇(街道)卫生院“新六件”配置。重点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低收入家庭子女就学难问题。全面实施中小学“四项工程”,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完成温十五中扩建,启动建设区职成教中心、龙湾实验中学。实施中小学校危房改建,继续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和困难家庭子女“教育资助券”制度。逐步解决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强化交通秩序路面管理,结合实际拓宽道路、增加停车泊位,打通罗东大街南北交通卡口,贯通高新大道与中心区连接道路,畅通永中中心片区交通网络。集中开展永强大道和面上重点片区的交通综合整治,完成永兴桥、灵昆繁灵桥等5座危桥改建,切实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抓紧解决留地指标落实难问题。分批落实有关村二三产返回地指标,加快开发建设。努力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以发展成果惠及于民。

四、统筹兼顾,强化支撑,进一步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抓项目、提层次,进一步增强产业竞争力。坚持项目带动。切实做好项目筛选、推介、报批和建设工作,抓紧启动凯喜姆核能阀门产业化基地建设,尽快抓好已签约的农产品物流中心等3个项目落地工作,加快建设滨海大酒店、中外合资阳光医院等重大三产项目,大力开发农家乐、滨海度假等特色旅游项目,争取早出效益。强化培育扶持。充分利用龙湾港区、灵昆港区建设的有利时机,出台扶持政策,大力发展运输、仓储、配送等现代物流业;严格落实鼓励企业做优做强做大的一系列政策,列出计划、选定对象,通过产业引导、资金扶持和强化服务等多种措施,大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做精做专成长型中小企业,努力形成良性的企业梯度发展格局。实施品牌兴业。向品牌要发展,以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为龙头,不断扩大五大国字号产业基地的影响力,着力进行品牌资源整合和重组,提升一批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努力打造新的区域产业品牌。注重“民外合璧”。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力争全年合同利用外资93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800万美元,实际到位内资4亿元以上。更加重视引进资金与引进技术、智力的有机结合,着力招大商引大资,引进合同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重大招商项目2个;引导企业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积极培育出口品牌;鼓励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参加各类展览会、交易会,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

(二)拓空间、强保障,进一步增强经济支撑力。缓解土地瓶颈。全面加快天城、海滨围垦工程建设步伐,尽快启动龙湾二期围垦工程,抓紧调整丁山、永兴垦区用地功能,进一步增加土地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全面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统筹安排建设用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快“三地”和农村二三产返回用地的开发利用步伐,盘活土地存量;严格实行建设项目用地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双控”标准,鼓励企业原地增资扩股、增资技改,进行无地招商、零地技改,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改善电力供应。继续深入开展电网建设攻坚活动,加快电力设施建设,尽快完成龙新变,开工建设温东变、瑶溪变、海滨变等电力工程,切实提高区域受电能力。强化人才支撑。落实和完善人才激励政策,认真做好招才引智工作,努力引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的专业型人才和技工、熟练工等实用型人才。解决融资难题。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一步推动银企合作,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发挥民间资金充裕优势,鼓励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三)多投入、强基础,进一步增强新农村建设推动力。培育现代农业。继续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政策,深入实施“强龙兴农”工程,抓好杨梅、蔬菜等特色产业带建设,加快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推进农业标准化、信息化生产。整治村庄环境。积极实施旧村改造和村庄整治,加快推进东林村、五溪村等旧村改造项目,创建15个市级村庄整治验收合格村和3个省、市级示范村;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革命”,切实加快农村垃圾和生活污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下决心搞好脏乱差问题专项整治。深化农村改革。推进镇(街道)机构改革,依法做好管理权限下放委托工作,努力提高镇(街道)调控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理顺镇(街道)财政管理体制,不断增强镇(街道)的生财、聚财和理财能力;抓好村级民主管理和村务公开,控制和化解村级债务。同时,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全年培训农民5600人,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和转移就业。

(四)重统筹、促协调,进一步增强社会和谐力。深化文明创建。深入开展以和谐创建为主题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理想信念特别是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市民文明素质;集中抓好瓯海大道沿线、三沿两侧等重点部位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市容环境面貌;坚决遏制丧事大操大办、出大殡等不良现象,扎实推进“青山白化”治理,加快建设一批生态墓区。提升科技水平。启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完善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新增18家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提高科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确保通过省“科技强区”创建验收。推进文教卫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新一轮校网布局调整,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全面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新建一批社区卫生服务站,不断扩大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争创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永昌堡等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整合各类文化艺术和人文资源,精心举办区首届文化艺术节;开展文化示范村(社区)建设,创建2个市级、5个区级文化示范村(社区)。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新增10个精品健身苑点;办好区少年业余体校,提高我区竞技体育水平。切实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健全计生利益导向机制,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继续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整治,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努力实现优生优育。加大移民后期扶持力度,确保广大移民安得稳、富得起。维护社会稳定。深化“平安龙湾”创建活动,不断完善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大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新建200个公共安全视频网络监控点;认真解决农村历史遗留问题和信访突出问题,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严格落实防汛抗台措施,强化地质灾害点治理,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加强应急宣传和演练,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能力。

(五)提效能、优服务,进一步增强发展驱动力。加快职能转变。把财力、物力更多地用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推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上,加快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加强预算管理,化解和防范政府性债务,增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责任和能力。深化审批改革。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削减行政审批项目,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逐步建立网上审批系统和电子政务实时监督系统,降低办事成本,营造良好的行政服务环境。推进依法行政。完善行政决策专家论证、社会听证和合法性审查等制度,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维护公共安全。健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利益表达、权益保障、矛盾调处等机制,妥善处理和解决好各类社会矛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抓好教育培训、隐患排查、分类管理和执法监督工作,努力消除各类安全事故隐患;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和餐饮卫生安全监管,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优化发展环境。继续开展无证无照经营、假冒伪劣等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商业欺诈、商业贿赂等行为,推动市场经济秩序持续好转;深化企业服务年活动,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坚决打击阻挠重点工程建设、干扰企业正常生产、影响群众日常生活的各类涉霸行为,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同志们,今年全区经济工作和开展“三大会战”与民生工程推进年活动,任务十分繁重,责任十分重大。我们务必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中共龙湾区委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为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