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县委经济会议发言

县委经济会议发言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周口市委二届二次全会精神,总结我市20*年经济工作,表彰先进,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20*年的重点工作。下面,根据市委研究的意见,我先讲两个问题。

一、20*年经济工作回顾

20*年,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突出工业发展、城镇建设,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和持续性日益增强,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市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31.9亿元,增长1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9亿元,增长48.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3亿元,增长2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62元,增长29.9%;农民人均纯收入3696元,增长20%。全年兑现各项惠农资金1.64亿元。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突出主导地位,工业实力逐步增强。20*年,我市工业按照“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提高质量,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把“大企业做强,小企业做大,死企业救活,新企业做成”。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4.3亿元,增长17.2%,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45亿元,增长35%。骨干企业活力增强。*莲花股份公司在全面复苏的基础上,实现稳定发展,全年完成销售收入25亿元,税收9700万元。市纺织公司在全国纺织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取得了突出成绩,全年完成销售收入2.7亿元,上交税金3*2万元。38家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形势良好,一批停产半停产企业相继启动。园区建设快速推进。东方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已经省发改委批准,一期工程1.8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竣工后,已入驻企业6家。二期工程4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正在建设。秣陵制鞋产业集聚区被确定为省级工业园区,区内实现了“五通一平”,1万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正在建设,已入住企业11家。板块经济提质增效。以食品加工、皮革加工、农机配件、劳保服装、防水防潮、制鞋为主的六大板块经济全年实现总产值53亿元,增加值14.4亿元,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约18.5万人,继续保持对市域经济的重要支撑。企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召开了工业发展战略研讨会,成立了首届项城市企业家协会和项城市诚信经营促进会,并积极筹建中小企业担保中心。

(二)突出支农惠农,农村面貌越来越新。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方针,逐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惠农补贴全部到位。全年发放粮食直补和综合补贴4237万元,小麦良种补贴400万元,大型农机具补贴170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20*年,全市粮食种植总面积163.2万亩,总产67.6万吨,皆创历史新高,被确定为国家产粮先进县。扎实开展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发放能繁母猪补贴269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呈现亮点。全年投入资金749万元,新建了官会供水厂,完善了永丰供水厂,累计解决了4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了乡乡通自来水。在荣获“全省饮水安全工作示范市”后,又荣获“全国饮水安全工作示范市”,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水利部、农业部等部委主要负责人,*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等领导亲临项城视察,对我市农村安全饮水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群众出行条件明显改观。加强过境国道、省道和市乡道路建设,1*国道南*大修工程已通过省发改委批复,是20*年周口市唯一获批的大修养护项目;投入300万元完成了迎宾大道罩面工程;完成县道朱滩至范集的建设任务;“村村通”油路工程总投资2800万元,新建200公里,超额完成省交通厅下达的任务;建成了13个乡镇客运站和*0个招呼站,并全部投入使用。农民生产生活保障逐步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效显著,连续5年获得“红旗渠精神杯”。推进了以沼气为主的生态村建设,近20万农民用上了沼气。大力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城乡有线电视用户达*万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98.7%,参合农民报补金额4000万元,报补人数43万人次。落实五保户集中供养政策,全年完成7所敬老院的新建和扩建任务,农村低保由2.1万人扩大到3万人。新农村试点建设稳步推进。对51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实行市直有关局委对口帮扶,全部完成试点村的总体规划,一批行政村已具社会主义新农村雏形。

(三)突出建管并重,城市品位得到提升。突出城市规划导向。完成了新区建设详细规划和东方工业园区等一批重点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对主要街景的规划控制,严把规划选址关、方案设计关和验收关。加大对违背规划行为的处理力度,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完善城市总体功能。“东进”道路工程管网及路面全部竣工,“西出”道路工程正在拆迁;完成了交通路污水入网和人行道硬化、部分老城区道路修复和迎宾大道绿化;开工建设了健康北路、建设东路道路排水工程、水新路雨污管网工程、工业北路道路工程。沙河大桥连接线工程、1*国道城区*改道工程,均已得到省发改委立项批复,动工准备工作正在进行。部分市直单位新区搬迁工程,正在按计划进行。积极实施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具备天然气供气条件用户达15000多户。把沙河治理和旧城区改造统筹规划,高标准启动了沙河城区*综合治理工程。有计划地实施了市区美化、亮化、硬化,进一步改善了群众生活居住环境。盘活城市土地资产。严格执行“三个一律”,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搞好二级市场,全面推行用地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制度,全年共出让经营性用地8宗,面积415.75亩,实现土地收入1.26亿元。全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严查土地隐形市场,规范土地市场秩序。深入开展粘土砖瓦窑厂整治工作,确保全市99.3万亩基本农田保持稳定。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深入开展了违章建房和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和清查活动。对交通秩序、流动摊点、户外广告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脏、乱、差”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城市面貌有了改观。

(四)突出招商实效,引资观念理性务实。进一步完善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实现了三个结合:“政策优惠”与“环境优势”相结合,“全员招商”与“专业招商”相结合,“遍地开花”与“产业引资”相结合。实施内商外商同等政策。按照国民同等待遇和反歧视原则,无内商、外商之分,使所有投资商享受相同政策、相同待遇;不同所有制的法人、自然人,享受相同政策、相同待遇。全年新上300万元以上的“回归工程”项目26个,预计总投资近*亿元。全力招引市内外资金。对部分停产及效益低下企业,充分整合,通过转租、拍卖等形式,加强与外地企业和客商的合作,提升招商实效。全年新上招商引资项目45个,预计总投资21.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5.6亿元;续建项目11个,预计总投资4.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亿元。积极向上争取资金。20*年通过发改委等部门共争取项目资金1.2亿元,较上年增加近6000万元。财政局、发改委、交通局、公路局、水利局、民政局、教育局、公、检、法、司、莲花股份以及孙店、三店等单位工作主动,行动迅速,力度大,成效好。市信用社1.36亿元央行票据全部兑付,6427.1万元的农村“普九”债务化解数额基本锁定(含待定利息381.6万元和移交法院审理的503.6万元)。

(五)突出依法征管,财政保障能力增强。加大对财政收入占GDP、税收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两个比率的监控和管理,财税运行质量较高,税收收入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例达到67.2%,比去年增长3.2个百分点。强化财税征管。积极扶持骨干企业扩大生产能力,提高对财政的贡献率。抓好各类财源项目的申报、争取和管理,积极争取转移支付,到位项目资金和转移支付补助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加强协税护税工作,加大对重点企业、行业的税源监管。严格目标考核,全年财税收入基本实现均衡入库。全年完成契税1835万元,较去年增加649万元。加强非税管理。对部分有收费、罚款职能的单位和部门,其全部收费、罚款收归财政,由财政统一平衡。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办公得到完善,已入驻36个部门,审批收费数额稳步增长,全年达到8*4万元,较去年净增1625万元。加强支出管理。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4亿元,增长30.9%,较好地保障了各项法定支出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十五件实事”支出需要。在法定支出中,农业、科技、教育支出的增长幅度均超过了40%,科技支出增长达到了87.9%。稳妥有序地进行了公务员津贴发放工作,发放范围略大于周边县区,照顾了大多数干部职工的利益。加强审计监督。全年完成审计(调查)项目28个,审计单位136个,查出违规资金1.2亿元;开展了对58个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全年审减财政支出894万元。

(六)突出污染治理,环保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积极应对“流域限批”的严峻形势,变被动为主动,变压力为动力,提前一个月解除了“流域限批”。实施了水污染防治工程。投入资金1*万元,全面完成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工程,顺利通过省环保局的检查验收。对丁集、秣陵皮革企业进行了整治,仅保留了8家并全部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莲花股份积极探索,解决了发酵行业污水氨氮难以处理的技术难题。积极开展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工作,征收率达92%。建成了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全年争取专项资金55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额*00万元,建成并投入使用。实施了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复合肥厂气味治理、热电厂粉尘治理积极推进;全市COD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降低23%和7.2%,较好地完成了减排任务。20*年底,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盛华仁、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先后来我市视察环保工作,对我市环保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七)突出政风建设,行政效能明显提高。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在政府系统深入开展了“讲学习、讲法制、讲程序、讲纪律、讲效率”的“五讲”建设年活动,树立了一批好的典型,对12个影响政府作风建设的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问责,起到了很强的警示作用,有效促进了政府各部门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提升了政府形象。决策水平进一步提高。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充分采纳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建议,重大问题及时向市四大班子联席会议通报。通过《市长信箱》、《市长热线》及信访接待等渠道,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反映的问题及时认真处理。责任追究进一步加强。全年立案查处行政违纪案件20起、21人,切实做到了失职必究,失察必究。

(八)突出和谐主题,社会事业稳步推进。教育事业成绩突出。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普通高招连续6年居周口市第一位,职业教育又上新台阶。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15个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了卫生部“一无三配套”标准,规划设置了2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市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站建设基本完工,15个乡镇计生服务中心已有14个通过周口市验收。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政策兑现到位。人口自然增长率4.3‰,较20*年降低0.26个千分点。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完成了低保对象的扩大面工作,全年共发放城镇低保金978.1万元,农村低保金966.5万元。全年征收养老保险等基金1.5亿元,支出1.4亿元。科技工作实现突破。设立了项城市科学技术贡献奖,市财政拿出12万元对6名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给予了重奖,我市荣获部级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市。文化建设成效明显。成立了*袁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完成了袁氏旧居维修保护一期工程和五个展馆的布展任务。一批文艺精品相继获得省级大奖,*坠子《转户口》荣获*省“群星奖”曲艺类一等奖,《农家媳妇》荣获*省第三届“黄河戏剧叫座剧目奖”。官会镇、孙店镇汝阳刘行政村,分别荣获“首届*省特色文化镇、村”荣誉称号。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机构编制管理得到全面加强,受到了省政府140万元的财政奖励,被评为“*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先进县市”。统计工作日益突出,光武办事处荣获“全国农业普查先进单位”。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工作取得新成效,民族、宗教、侨务等工作取得新进步,民兵、预备役建设不断加强,信访工作得到强化,应急体系逐步健全,基金会清偿稳妥有序,物价、气象、人防、档案和地方志等工作也取得新成绩。

20*年,我市经济社会取得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这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项城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市上下的团结实干,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在此,谨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应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发展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是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够高。优势骨干企业较少,尤其缺少超亿元的利税大户。招商引资大项目少,难以形成稳定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不高。财政监督执行不够严格,财政支出约束力不强,市、乡两级政府债务沉重,莲花股份历史债务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是政务环境不够优化。政务公开不彻底,所建立的服务承诺、首问负责等制度在某些部门和环节流于形式。个别机关行政效率低下,审批环节多,政出多门;个别进入窗口的审批项目,现场办结率低,有时还存在明进暗不进、前店后坊的现象。少数部门执法随意性较大,“吃、拿、卡、要、拖、扯”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是城市管理水平仍待提高。情大于法、权大于政策现象在规划建设中依然存在。城市管理缺乏长效机制,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不及时。城中村私人违法建房现象尤为突出,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逐年递增。乱倒垃圾、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等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整治。

四是新农村建设任务繁重。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较为薄弱,农业综合生产力不强,提高农民素质任务艰巨,农民增收渠道不宽,20*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与省平均水平相差161元。

五是社会治安仍需加强。“两抢一盗”犯罪活动猖獗,“小混混”长期得不到有效打击,恶性暴力事件频发,治安压力不断加大。仍需继续保持对强装强卸、暴力竞争、寻衅滋事等违法活动的严打态势,进一步增强市民安全感。

这些问题,影响和制约了我市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年主要工作安排

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我市谋求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一年。作为*省重点扩权市,省委、省政府,周口市委、市政府对我们寄予厚望,我们要抢抓机遇,科学把握,积极应对。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继续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市”、“中心城镇带动”、“改革开放带动”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开创我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新局面。

预期目标: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58.6亿元,增长1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7亿元,增长2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0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4180元,增长1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20*年,完成上级项目及*省、周口市十件实事共需我市配套资金约4600万元,我们将保证配套,落实到位,在此基础上再办好“十项重点工程”、“十件实事”。

十项重点工程:教育园区基础建设和组装工程;市中医院新址建设工程;秣陵镇8000万双制鞋产业集聚区组装工程;天安糖业口服葡萄糖扩建和异麦芽糖新上项目;东方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工程;水新路改造工程;1*国道南*大修工程;沙河城区*综合治理工程;莲花大道与湖滨路连接工程;付集镇国债土地整理项目。

十件实事:一是建立健全项城市1*指挥中心、技术防范中心、应急防范中心“三位一体”的防范网络,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二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重点治理大气污染,完成莲花股份复合肥厂气味治理,安装2台电厂袋式除尘设备。三是在51个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基础上,新规划建设*0个新农村。四是继续改造升级县乡公路,修通217省道付集*,启动36公里的水贾东路(水寨—老城)新建工程;五是继续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再解决4.5万人农民饮水安全问题。六是加大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力度,开发经济适用房4.2万平方米,解决490户低收入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廉租房2.4万平方米,解决340户低保困难家庭住房问题。七是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完成5—7条老城区小街小巷的道路整修。八是新建3个乡镇客运站、*0个乡村招呼站,进一步改善农村出行条件。九是继续推进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新增城乡有线电视用户5.6万户。十是加强对城乡困难群众救助,继续完善城乡低保制度,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30%以上。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市委工作要求,重点推进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继续按照“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提高质量,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把“大企业做强,小企业做大,死企业救活,新企业做成”。

打造平台。做好东方工业园区的规划和环评,完成4万平米的标准化厂房建设任务;引导莲花集团等企业向工业园区搬迁,实现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抓好秣陵镇8000万双制鞋产业集聚区建设,引导制鞋业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协调解决好园区入驻企业在土地、电价、环保等方面问题,降低企业转移成本;积极发展行业协会、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投资咨询等中介服务体系,降低企业投资运营成本。重视企业人才培养,坚持选拔与培养、激励与约束、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形成优秀企业家层出不穷、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壮大龙头。支持莲花股份、纺织公司和博奥皮业等农产品龙头企业通过技改和扩大规模,巩固龙头地位。三项服装、齐安特制鞋年内成为新的龙头企业。莲花股份天安糖业口服葡萄糖生产能力由年产2万吨扩大到5万吨,再新上5万吨异麦芽糖项目。积极化解莲花股份债务,保全国有股权,着力推动莲花股份发展。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高科技研发水平,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扶持力度,不断提升企业装备水平。积极推进企业名牌战略,不断推出国优、省优和免检产品,提高企业知名度。不断加大对外合作力度,推动企业合作重组,壮大企业实力。

培育支柱。对38家重点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重新梳理,进一步细化分类、排序,加大扶持力度。围绕板块经济基础和市场优势,培植发展纺织、皮革、制鞋、服装、农机配件、防水防潮等产值超亿元、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努力提升北极星服装有限公司、秣陵春兰制鞋有限公司、贾岭三利食品公司等板块支柱企业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盘活存量。积极盘活企业存量,加大对劣势企业兼并破产力度,以名牌、名人、名厂为龙头进行生产重组,通过参股、租赁、合办企业等方式,实现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多元投资主体的融合。20*年重点盘活纸箱厂、彩印厂和食品公司等一批停产半停产企业。同时,做好已改制企业的规范和完善工作,对改制不彻底、不规范的企业实施二次改制,确保企业稳步发展。

(二)坚持建管并重,强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以“提高规划水平,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强化城市管理。一要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严格城市规划管理,严格执行项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20*)及项城市住房建设规划(20*—20*),加快新区建设详细性规划的报批。严厉打击逃避城市建设规划乱搭乱建行为,强化对规划监管部门的责任追究。严格行政事业单位新区用地审批程序,整合机关办公资源,推行集中办公;新区教育园区规划用地,原则上用作小学、初中、高中建设用地,幼儿园和职业教育用地则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注重城区绿化,切实保护公共用地,逐年扩大公共绿地,提高城市绿化率。二要强化办事处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地位。明确赋予办事处在城市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办事处有权有责,依法参与和负责辖区的城市管理,使城市管理工作的中心真正下移,逐步形成职能部门、办事处、居委会、社区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网络。三要全面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健全更加细化、量化的目标管理体系,实行更加科学、合理、严格的督查与考核机制,明确更完善的奖惩办法,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充分调动有关职能部门和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四要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进一步转变部门职能,科学经营管理城市,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出台优惠政策,公开招投标,鼓励个人独资、合资兴建城市公用生活设施,全面放开市政设施维护、道路清扫等作业市场,改变“管、建、养”全部由政府包揽的局面,加快推进城市管理市场化进程。

完善城市功能。加大以道路为主的城市框架建设力度,启动建设东方工业园区路网工程、新沙河大桥引线工程、沙河改造城区*治理工程、莲花大道湖滨路连接工程;完成文化路、文明路、南北大街综合整治工程和环城东路慢车道、人行道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完成新区体育馆建设、天然气管网续建、弱电入地、垃圾中转站、公厕建设等工程;启动新区教育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组装工程、市中医院新址建设工程;加快新区建设路、人民路、北苑路等工程的配套设施及绿化、亮化工程建设。

推进城中村改造。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市场运作、综合改造、利民益民”的原则,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和民间资本等各类开发主体参与“城中村”改造,使城中村成为与城市风貌相协调的新社区。同时,严厉打击房屋建设中不服从规划管理、避开工程招标和质量安全监管的行为;严厉打击各种偷逃城市建设税费,致使公共财政收入大量流失的行为;严厉打击强装强卸,暴力竞争,干扰我市建筑市场秩序等行为。

(三)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壮大农村综合经济实力。充分发挥我市地处平原农区的优势,巩固和扩大优质小麦播种面积,提高总产和单产,争取部级粮食生产大县;大力发展养殖及其加工业,争取国家生猪养殖大县;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全国建筑防水防潮之乡,提高建筑防水防潮业在全国的知名度,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积极发展壮大花卉林木产业,争取全省林业生态县;加强白芝麻原产地保护,提高白芝麻产量和品质,不断提高转化率;以三利、百家、恒祥、永升、荷花等企业为龙头,提高对蔬菜、肉食、粮食、油料、禽蛋、板材等加工转化能力。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改造升级县乡公路,修通217省道付集*,启动36公里的水贾东路(水寨至老城)新建工程。新建3个乡镇客运站、*0个乡村招呼站,进一步改善农村出行条件。鼓励龙头企业、专业经济组织、农村能人根据产业经营需要,加大对土地整治、引水灌溉、养殖加工等设施投入。大力发展招商农业、项目农业、园区农业,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逐步建成规范连片、浇灌方便、抗灾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基地,为农业产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继续落实好粮食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补贴、生猪生产扶持等惠农政策,不断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优惠政策,真正让农村孩子得到良好教育;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报补比例,不断增强农民的就医保障;进一步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农村低保、五保户供养、农村特困人群救助、敬老院建设等工作;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新增沼气用户2万户;积极开展“家电下乡”试点工作,对农民购买国家规定品牌和型号的彩电、冰箱、手机,按销售价格给予13%的直接补贴。

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根据省政府要求,结合项城实际,拿出我市的新农村规划建设实施方案,通过三年努力,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各乡镇、办事处要不等不靠,制定具体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措施和工作目标,并由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监督实施,统一考核,使新农村规划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打造区域性商贸中心

立足把我市建设成区域性中心城市、中等城市、集聚带动作用强的城市发展目标,大力发展三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依托大广高速、南洛高速、沙颍河航运、漯阜铁路等交通优势,不断加强运输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商贸流通服务载体,重点抓好荣楼建材大世界、秣陵水果批发市场、秣陵粮食批发市场等能够辐射周边地市及豫皖两省的大型商品批发市场。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加快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加强邮电、通讯、网络、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商贸流通发展平台。规范和健全各种社会中介机构,提供完善的法律、金融、综合技术等服务,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坚持以城市规划为先导,以居民住宅为重点,积极推进房地产业发展,健全房地产市场体系。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严格执行土地招拍挂制度,完善土地收购、储备、供应、转让机制,保持土地供求动态平衡。调整房地产开发投资结构,搞好城市连片开发。加强居住小区建设,注重基础设施、社会文化、休闲娱乐设施与房地产开发的配套,如果这些设施不配套,就不予审批。建立合理的住房供应体系,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改善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条件。

发展扶持劳务经济。加大培训力度,打造劳务品牌,加快我市由人口大市向人口资源大市、劳务输出大市、技工培训大市的转变。整合培训资源。加大“阳光工程”、“温暖工程”覆盖面,积极开展“订单式”、专业化、特色化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劳务市场需求,突出培训特色,确定2至3个特色培训项目,培养一批素质和技能较高的劳务人员,输送到大型的、相对稳定的企业。切实维护务工人员权益。利用在外地建立的商会、法律援助等形式,保护项城籍在外务工人员权益;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查侵害农民工权益的各种不法行为。同时,构筑返乡创业平台,吸引、支持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更好发展。

培育壮大旅游产业。一要搞好规划。按照打造“袁氏旧居——袁氏行宫——南顿故城”精品旅游线的思路,做好袁氏旧居、行宫恢复保护总体规划。袁氏行宫规划建设要突出近代史教育的特点,并建好张伯驹展馆;袁氏旧居规划建设以袁氏家族、豫东民俗文化、清代建筑、北洋军阀人物等为主。加强区域合作,形成“周—项—淮”精品旅游线路。二要加大宣传。筹划在《*卫视》、新郑机场、京珠、大广、南洛高速等处设立旅游宣传标志,筹备袁世凯国际研讨会,录制《袁氏家族》记录片,全面系统、实事求是宣传袁世凯生平,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三要打造品牌。依托我市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袁氏文化品牌带动,真正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实现旅游与文化的互动发展,真正在全国乃至世界叫响袁氏文化品牌。

(五)强化征管,积极做好财税工作

强化征收管理。在涵养税源、培植税源的基础上,完善征管措施,落实征管责任,“抓大不放小”。规范协税护税工作,建立分析预测机制,加强对宏观税负、弹性系数等收入质量情况的分析,积极查找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及时堵塞税收漏洞。20*年要重点加强对房地产、交通运输、餐馆娱乐等行业的监控,对税负偏低、异常申报、关联交易、虚假折扣等进行重点检查,确保应征尽收。

强化部门预算。各单位要强化部门预算约束意识,预算支出应严格按照财政批复的预算科目和数额执行,预算外支出纳入部门预算总额。财政部门应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日常检查,及时掌握影响预算执行的情况,真正使财政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强化非税管理。继续推进服务项目进中心工作,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完善绿色通道服务功能,积极探索网上审批,网上收费新机制;完善乡镇服务中心试点工作,延伸服务领域,提高办事效率。

强化财政监管。进一步加强对各部门收支管理监督、项目资金监督、“收支两条线”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以及国有资产收益监督。有关单位要密切配合审计、财政、监察部门的工作,接受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防止财政资金的不规范使用。加强招投标管理,严查招投标管理中的各种不法行为,确保公共财政不流失。

(六)创新机制,扎实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

利用扩权政策,抢抓加快黄淮四市发展机遇,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努力提高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能力,实现开放型经济新跨越。

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要抢抓政策机遇。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454亿元,比上年净增150亿元。其中,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4亿元,农村沼气建设27亿元,优质粮食产业工程55亿元,农村公路改造55亿元,治淮骨干工程44亿元,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项目预安排23亿元等等。今年省政府用于省级重点生态工程和林业产业工程的投资将达61.3亿。我们要抢抓机遇,积极申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要增强主动性。发改委、财政、统计等部门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主动及时有关产业投资信息。有关职能部门和乡镇、企业做好与上级对口单位的衔接,把应得的项目资金拿到手,把可得可不得的项目资金争到手,力求争取上级资金最大化。如果应争取的资金没有到位,或进展较慢,视情况要追究相关部门的责任。要注重科学性。在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上,规划项目,设计项目,储存项目,讲究方式方法,搞好与上级项目主管部门的关系,争得支持,提高项目争取的成功率。要讲究时效性。根据国家、*省每年项目时间安排,力争在4月份之前把我市确定的项目更多地纳入上级投资规划盘子。

突出产业招商。根据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利用我市现有的六大板块经济优势,做好产业承接,大力扶持食品、纺织、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结合黄淮四市发展优惠政策,积极申报南顿农机配件、孙店服装等省级重点产业群,提升产业吸纳外资能力。通过参股、租赁、合办等方式,招引市内外资金盘活存量,在短期内做强一批大企业,做大一批中小企业,救活一批死企业,做成一批新企业。引导莲花股份、纺织公司等骨干企业与国内外大企业和资金的联合,逐步实现由“卖原料”到“卖产品”,直至“卖技术”、“卖标准”的转变,实现产业招商新突破。

突出环境招商。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使政府工作重点转移到依法行政,优化发展环境上来。优化政策环境。落实好已制定的投资优惠政策,继续坚持内商、外商同等政策、同等待遇;不同所有制的法人、自然人同等政策、同等待遇。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产业政策,努力把项城打造成资金的“洼地”,服务的“高地”,创业的“宝地”。优化政务环境。深化政府系统“五讲”建设年活动,积极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强化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打造法制、效率、服务型政府。优化社会环境。强化诚信意识,构建诚信机制,加强法制建设,继续开展城市建设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坚决打击寻衅滋事、敲诈勒索、强装强卸、阻工、强揽工程等影响经济发展的违法违纪行为,为招商引资工作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突出招商实效。强化项目的管理与督查,落实重点项目例会制度,建立重点项目督查通报机制。实行招商引资工作“回头看”,对往年的招商引资主要看对财政的贡献;对当年的招商引资不看账面看地面,主要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从生态、环保和科技等角度筛选招商引资项目,每年能实实在在地招到一批具有先进技术、高附加值和财税贡献大的工业及循环经济项目,通过逐年积累,不断提高招商引资项目对项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七)关注民生,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整合全市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形成城乡教师良性交流机制。市教育部门要认真执行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的规定,对在农村支教一定时间的教师,在晋级、评先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启动老城区部分学校的扩建或搬迁,进一步解决城区中小学入学难、大班额问题;落实教育优惠政策,巩固发展成果。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工作,为农村义务教育阶*学生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费补助标准。从秋季学期开始,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学生杂费。继续推进城镇薄弱中小学校改造和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加大教育投入,启动教育园区基础建设和组装工程,新建初中、职业中专各一所。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城乡医疗救助体系。积极争取村级卫生室建设项目,增强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增加城乡医疗救助资金补助,确保补助金额高于上年。继续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模式,农民参合率要达到99%以上,提高参合农民报补比例,农民最高报补金额由原来的1万元提高到3万元。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完善城乡低保制度,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推进农村敬老院建设,新建永丰、官会、付集敬老院,扩建郑郭、孙店、范集敬老院,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30%以上。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率达*0%,社会保险费征缴率达90%以上。扎实推进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工作,加大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20*年计划开发经济适用房4.2万平方米,解决490户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建设廉租房2.4万平方米,解决340户低保家庭的住房问题。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20*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000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600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快袁氏旧居维修保护工程进度。完成新体育馆工程建设。启动新图书馆建设工程。继续推进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新增城乡有线电视用户5.6万户。深入开展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和农村普法教育。加快农村乡镇文化站、文化大院建设,改扩建5个文化站、20个文化大院,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八)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工作。落实节能减排“一票否决”制和问责制,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全市COD排放量降低5.5%,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6.2%;加强“两厂两费”征收管理工作,保障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正常运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高于上年;扎实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完成莲花股份复合肥厂气味治理,安装2台电厂袋式除尘设备;加大城市噪音等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落实墙改政策,加大新型墙材的推广和应用工作。

落实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严格执行“三个一律”,全力搞好土地资本运营,垄断土地一级市场,规范好土地二级市场,严厉打击土地市场非法交易行为,全面推行用地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制度,充分显现土地资产价值,为城市发展聚集建设资金。认真开展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强化农村土地管理,搞好乡镇、村庄、集镇建设规划,加强农民住宅建设管理。要强化对李寨镇和付集镇国债土地整理项目的监管力度,全力做好项目的实施、验收工作。继续深入开展粘土砖瓦窑厂整治,及时做好窑厂用地的复垦工作。

高度重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落实好各项奖励优待规定,继续执行好独生子女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老人奖励政策。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有效治理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积极开展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活动,稳定低生育水平,全市人口自增率控制在5‰以内。

(九)坚持改革创新,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打造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简化服务流程。开展政府部门绩效评估,提高行政效能。实行市直单位中层干部交流制度,有序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深化财政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改革,完善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加强重点项目管理,对政府性投资项目全面实施项目稽查,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工程质量和项目资金运行安全;切实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方式多样化,全面放开市政、环卫、公路养护、农田水利等城乡基础设施市场,加快市场化进程。

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以招商促改革,实现改制和引资的良性互动。参照外地经验,全面展开商业流通领域改革。实施改制企业回头看,严格按政策妥善安置职工,保障职工权益,多途径化解企业债务,切实解决各种遗留问题。抓好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为经济发展积蓄后劲。

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调整结构,规范职能,分类推进行政执法类、社会公益类、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改革。继续抓好文化事业单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

(十)打造平安项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和完善交通、消防等行业与领域的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安全事故的抢险救灾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烟花爆竹等行为。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增强群众安全生产意识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严防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加大命案侦破力度,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严重暴力犯罪、带有黑恶势力性质插手经济领域的犯罪、“两抢一盗”和多发性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健全我市1*指挥中心、技术防范中心、应急防范中心“三位一体”的防范网络,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继续推进“五五”普法工作,重点做好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在全市营造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加强信访稳定工作。进一步完善群体性事件应急机制,继续落实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加大信访案件的督查处置力度,切实解决土地权属和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被征地农民安置以及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同志们,干劲来自激情,业绩源于实干。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是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全市人民的殷切期盼。让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鼓足干劲,认清新形势,明确新任务,抢抓新机遇,再创*发展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