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创建环保模范城市会发言

创建环保模范城市会发言

同志们:

刚才,红都同志作了工作报告,伟宪同志*了工作要求,我完全同意。下面,我*三点意见。

一、以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为总目标,进一步增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环境保护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宏伟事业,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期间,我市围绕建设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总目标和营造“两个适宜”城市环境的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环境保护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去年全市开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攻坚工作后,我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破解难题,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较好地完成了“*”环境保护工作任务。今年是实施“*”规划的开局之年,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坚持以现代化大都市为总目标,强化对做好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开创我市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

首先,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是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期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11575亿元,比*年增长912%。“*”期间,我市经济发展要实现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到2010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的目标。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的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摒弃资源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经济效益差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科学发展道路。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快社会进步的同时,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次,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是加强城市环境建设的客观要求。“*”期间,我们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环境建设,通过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性布局已经基本形成,城市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按照“*”发展规划,预计到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将达到1090万,城市化率超过85%,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期末降低20%,城镇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城市环境面貌实现“一大变”。届时,*现代化大都市的功能将逐步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将更加科学,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也将不断提高。实现上述目标,环境保护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环境已经成为城市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着眼于*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切实加大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不断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和环保管理体系,创造优良的城市环境,真正将*建设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活力之都和魅力之都。

第三,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人与自然保持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对生态环境的过分影响,必然导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紧张,带来环境的污染、生态的退化,进而引发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思,是对不计代价、竭泽而渔发展模式的否定,符合当代世界人类文明发展的潮流,符合当今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引领我们沿着尊重自然、尊重科学,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精神动力,也是当代公民不可或缺的文化素养。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以往由于人们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破坏生态环境,受到大自然惩罚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大力弘扬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将*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标准完成创模和环境保护任务

环境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解决起来要有一个过程,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突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环境保护与创模相结合,抓紧解决城市环境中的突出问题。我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工作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从目前情况来看,通过各级的共同努力,创模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28项创模考核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要求,并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对我市创模工作调研和规划评审。但下一步的工作任务还很重,丝毫不能松懈。重点是要继续抓好水和大气污染两个问题,防止出现反复。要以确保饮水安全和珠江综合整治为重点,加快推进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和河涌整治,全面完成珠江综合整治阶段任务,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要继续开展大气污染企业废气治理、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饮食业污染治理和扬尘污染治理,促进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同时,要进一步巩固各项创模工作成果,从整体上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做好创模迎检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今年创模成功。

二是坚持发展与保护相结合,严格控制污染排放总量。污染排放是破坏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污染排放控制不好,环境保护就是一句空话。要按照保护环境,保护发展的工作思路,推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增创*发展新优势。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重点排污企业实行排污许可制度,做到持证排污。要综合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因素,提前做好重点发展行业、重点发展区域的发展规划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执行污染排放标准,加大火电、冶金、有色、化工、建材、造纸、酿造等行业的污染治理力度,对污染严重的企业、生产工艺和设备,实行强制淘汰制度。严格市场准入的环境标准,努力做到增产不增污、增产减污。

三是坚持保护和治理相结合,大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生态保护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常年绿树成荫,珠水环绕。我们必须倍加珍惜,悉心保护。要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工程,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重视自然修复,优先保护天然植被。要规范涉水行为,保证生态用水,维护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要统一规划,综合管理,加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管护,强化矿产资源开发和旅游开发的环境监管。要抓好生态示范区(县级市)建设,加快以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规划。要加强城区绿化建设,积极推进“拆违复绿”、“拆违建绿”工作。城区内要见缝插绿,在回收的闲置地块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城市绿化。重点抓好城市广场、街旁游园、出入口、道路以及河道绿化工程。加大采石场整治复绿力度。启动新一轮珠江两岸景观工程和环境整治。

四是坚持改善城市与农村环境相结合,大力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城市不是孤立的系统,它与周边的农村甚至更广阔的腹地有着千丝万缕的环境联系。农村环境保护搞不好,最终会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影响到城市。因此,要坚持改善城市环境与改善农村环境相结合,扩大环境保护的空间领域,大力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创建环境优美镇、文明生态村,着力解决村镇污水、垃圾污染,推进生态农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环境质量,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

五是坚持源头防治与末端治理相结合,发挥可持续消费方式在环境保护中的引导作用。*是一个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纷纷把环境保护作为对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进行限制的条件,使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从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作为非关税壁垒主要形式的“绿色贸易壁垒”,可能成为影响我们出口贸易的主要障碍之一。如果我们只注重产品本身的质量,而不管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不但会使生产成本增高,还会被其它国家以环境保护为借口,限制贸易出口,影响我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还是一个本地能源、资源比较短缺的城市,大力鼓励和提倡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消费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去年用电高峰期,我们政府机关带头在全社会开展节约用电行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后还要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提倡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消费方式,也是当代公民必备的基本文化素质和行为方式。过去,广东、*人滥吃野生保护动物的陋习遭到国内外舆论的批评。这几年通过不断的宣传教育,情况已经好转。我们要以此为鉴,举一反三,通过创新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六是坚持生产安全与环境安全相结合,注重防范环境安全事件。近年来,一些地方相继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并由此引发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有的还影响了社会稳定,造成了不良的政治影响。*毗邻港澳,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水网密布,与周边地区环境联系紧密,环境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我们要引以为戒,充分认识环境安全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础,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要增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敏锐性和责任感,把保护环境安全提高到与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社会稳定同等重要的地位来抓。要建立健全政府和重点隐患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完善相关预案,做好应急准备。要加快*市环境监控指挥中心的建设,增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针对突发性环境事件发生的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违法排污可能引发的环境事件,环保部门要把好建设项目审批和验收环保关,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环境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的监督执法检查,对于设备老化、年久失修、运行不正常的企业,要责令整改。对于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以及重大交通事故引发的环境事件,由于其危害的范围更广、程度更严重,是造成重特大环境安全事件的主要诱因,因此,必须将其作为预防突发环境事件的重中之重来抓紧抓好。要建立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强化责任考核,实行特大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快市中心区危化品生产、仓储企业的搬迁工作,及时排查整改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消防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三、以体制机制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

政府管理是环保事业的重要保证。综观世界各国,政府如果不运用强有力的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就难以建立良好的环境秩序。各级政府是辖区环境质量的责任者,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者。我市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环境安全意识,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实实在在地解决环保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协调机制。建立环境保护工作协调机制,是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关系的有力保障。环境保护是各有关部门共同的事业,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齐心协力抓好环保,是促进环保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要根据形势任务发展要求,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综合决策机制,完善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要充分发挥环保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的作用,组织对全市重大项目环境决策分析,切实为政府把好环保关。环保部门要认真履行综合协调职能,及时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制订和完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协商解决环境保护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市、区(县级市)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依法做好各自领域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工作。

二是要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把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关口”的有效机制,要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切实做到对新建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要依法开展对土地利用规划,区域、流域、海域开发规划和工业、农业、林业、城市建设等专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去年,我市已经开展了南沙区域发展以及石油化工、电力建设和汽车行业发展等区域和行业发展的规划环评工作,为进一步做好我市的规划环评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要着手建立战略环评制度。单个建设项目的环评只处于整个决策链的末端,只能防范小范围的环境损害,难以从宏观的源头上保护环境。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尽快开展战略环评相应准备工作。环保部门要切实提高环评管理的水平,使环境影响评价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调节器”,成为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控制闸”。

三是要大力加强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当前,我市环境保护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工作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必须下大力气加强环保队伍和能力建设,才能适应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为此,要进一步加强环保人员的业务培训,落实好在环境监察机构中增设机动车排气和放射源监察队伍的工作,着力提高人员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的环保队伍。各区、县级市环保部门主要负责人的任免,应当按照国务院文件精神,事先征求上级环保部门的意见。要加强环境保护指挥系统建设,以建设市环境监控指挥中心和流动指挥平台为依托,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以环境监测中心站为核心,建立完善环境监测体系;以环境信息中心为主体,加快实现“数字环保”信息化体系。

四是要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环保工作单靠政府有限的资源和手段,难以高效率地完成环保建设任务,必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要采取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对污染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的用地、用电、设备折旧等实行扶持政策。要推行污染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一体化模式,鼓励排污单位委托专业化公司承担污染治理或设施运营。要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切实改变*环保产业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相协调的状况。要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推进环境咨询市场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对环保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它社会组织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同志们,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使命光荣。希望大家继续发扬成绩,不断开拓创新,为圆满完成创模任务,提高城市环境保护水平,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