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以人为本水资源持续利用思考

以人为本水资源持续利用思考

*地处长江、淮河、沂沭泗流域下游,长江贯穿东西,京杭运河纵贯南北,境内河湖密布,水网交织。自古以来,*因水而得利、因水而兴盛、因水而秀美、因水而文明。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资源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水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同时,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两个率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化政府职能,以及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对水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和保护已成为*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

按照水利部新时期治水方针和治水思路,紧紧围绕“两个率先”战略目标要求,针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水问题,通过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省各级水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目标和要求。

一、勇于创新,*4年水资源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

刚刚过去的*4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实现生产总值超过1.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以上;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万元,财政总收入2540亿元,增长28.8%,经济社会发展的势头十分强劲。全省水利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一是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去年除南水北调工程外,全省水利重点工程计划总投资33.6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35.54亿元,占投资计划的106%,加上南水北调工程完成投资3.11亿元,全年共完成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总投资38.65亿元,为历年之最。二是农村水利取得新突破。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新情况,积极调整思路,落实政策,创新机制,多渠道、多形式扩大农村水利建设投资,全年累计投资23亿元,全面实施县乡河道疏浚和大中型灌区改造,不仅有效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明显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综合效益,被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称为“民心工程”。三是防汛防旱任务顺利完成。去年,我省虽未出现大范围的水旱灾害,但局部灾害仍有发生。梅雨期间,苏南大部分地区经历了短时间强降雨过程,沿江、沿海地区先后受到4个热带气旋影响,导致部分地区出现内涝,经过科学调度控制内河水位,有效应对了淮河3次较大规模的洪水下泄,安全泄洪128亿立方米,同时使淮河上中游5.4亿立方米污水安全排泄入江,有效地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四是水利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超额完成苏锡常地下水禁采任务,制定了《*省湖泊保护条例》,严格基本建设程序,建立健全“五项制度”,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进展顺利。五是水利改革步伐加快。12个省辖市出台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厅属事业单位“三院一公司”改制已基本完成。此外,我们还通过深化改革,积极运用市场机制,科学开发水土资源,以水生财、以土换资、社会融资等多种形式,扩大了农村水利和城市水务建设的融资渠道。

过去的一年,经过全省水资源管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水资源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一)出台了全省水资源费调整政策。为进一步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节约、保护,促进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经省政府批准,去年出台了新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对各类用水的水资源费进行了调整,并从6月1日开始执行。目前十三个省辖市都已出台了调价文件,41个县(市、区)也出台文件执行新标准。连云港市已将自来水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调整到位。省厅制定了《*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讨论稿),还研究了南水北调基金筹集与水资源费调整的关系。经过努力,去年全省各级共征收水资源费1.4亿元。

(二)努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去年徐州市、张家港市列入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在省、市共同努力下,编制完成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初稿。在我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特别是载体分解和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节水型社会建设要突出节水型企业(单位)、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城市(包括节水型社区)的用水制度创新,提高全社会用水的效率和效益。前不久,全国人大蒋正华副委员长和水利部索丽生副部长到张家港视察时,对张家港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围绕水资源的节约,省厅组织修订了《*省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定额》,并经省政府批准公布。各地在工业节水技改和节水型企业创建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省、市、县三级完成企业节改水示范项目168个,目前已累计完成459个;完成了20家省级节水型企业创建。去年省里还启动了节水型产品认定工作。

(三)圆满完成苏锡常地下水禁采任务,苏中、苏北地下水管理继续得到加强。在超采区全面禁采的基础上,苏锡常地区去年继续对非超采区地下水实施禁采,全年累计封井311眼,超额完成24眼。禁采四年来,苏锡常地区已累计封井4560眼,占应封井总数的95%。禁采工作得到了省政府、省人大的充分肯定。苏中、苏北地区的地下水管理继续围绕总量控制、压缩开采计划,进一步按省下达用水总量加强管理。为加强地下水管理的科学性,重新划分了全省地下水超采区,并经省政府批准施行。组织制定了《*省地下水利用规程》,并将以我省地方标准实施。去年扬州市理顺了城区地下水管理职能,并完成职能移交,全省实现了地下水的统一管理。

(四)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全面加强。各地按照《水法》、《*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的规定,全面履行法律规定的水功能区管理职能。去年继续开展重要水功能区的确界立碑工作;基本完成全省入河排污口的普查登记;已有11个市依法向环保部门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继续严格排污口审批,与省环保厅联合下发了关于排污口设置审批和水利水电工程环评初审程序的文件,并由水利部向全国转发。省、市分级按时《重点水功能区水质通报》,进一步加强了饮用水源区和缓冲区的监测。

(五)水务体制优势得到发挥。去年,全国水务管理座谈会在苏州召开,对*和苏州的水务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在发挥水务体制优势上,各地加强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加大水务的产业建设,在投融资、提高水资源服务能力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武进的长江引水工程、宜兴的横山水库供水工程,不仅在扩大供水能力、加强区域供水上取得新进展,更重要的是加强了上游水源地的保护,进一步保障了饮用水安全;同时各地在以水引资、引进外资和民资、改制盘活存量资产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拓宽了水务投融资渠道。

(六)信息化和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地表水和地下水全面推广“四个一”管理制度,新增推广ic卡800台套,进一步推行“先交费、后用水”的管理模式。连云港、张家港、江阴、扬州、盐城等地都开展了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索;苏州市开展了城市水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并列入水利部水务试点项目。水资源综合规划稳步推进,已完成了一批阶段成果。张家港、太仓、常熟等地开展了县级水资源综合规划,全国属首创。张家港、太仓的水资源综合规划已通过水利部组织的评审,得到了高度评价。各地全面贯彻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论证制度,加强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苏州、无锡、镇江等地利用国家“863”项目资助继续开展水环境治理研究;宜兴横山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示范工程已经水利部批准。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水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一是水环境情势不容乐观。去年全省劣于ⅲ类水的断面达57.8%,其中劣于v类的断面数达31.7%。按照水功能区评价,据今年2月份的监测结果,全省监测的248个水功能区中,只有84个达标,达标率仅为33.9%。要实现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中确定的2010年达标率85%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二是运用市场经济手段配置水资源的能力还不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完善,水资源管理工作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利用市场优化配置水资源。由于目前水权、水市场发育不完全,利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解决水资源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手段和能力仍然不强。三是基础工作仍较薄弱。目前我省水资源管理工作虽走在全国前列,但基础仍较薄弱,基层水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短缺,力量不足;生态、环境、给水、排水和污水处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和知识缺乏。四是全社会节水意识淡薄。*地处水乡,全社会对节水的认知程度低,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节水意识淡薄。同时,水资源管理部门在节水方面的制度创新不够,尚未形成通过制度管理,促进全社会惜水、爱水、节水的良好风气。

二、扎实工作,全面推进*5年水资源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

*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全省水资源管理工作要认真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全省水利中心工作,加强水资源规范化管理;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大力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以饮用水源地保护为重点,全面推进水功能区管理,为“两个率先”提供水资源保证和水环境保障。今年全省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抓好水资源优化配置和保护,促进人水和谐;抓好饮用水源地保护行动,维护生命健康;抓好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抓好水法规的全面贯彻,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抓好各项基础工作,夯实水资源管理基础。

*5年各地水资源管理工作在继续抓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要做到有新的举措、新的业绩。

(一)积极推进水资源有偿使用,突出抓好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

省政府已批准出台全省的水资源费调价文件。文件出台不易,全面执行难度更大。今年是水资源费调价后的第一年,各地要把水资源费征收工作放到重要位置。通过水资源的有偿使用,促进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形成全社会节水的良好风气。同时,也为水资源管理工作乃至水利事业的良性发展机制打下基础。

一是加强宣传。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宣传画册等形式,大力宣传,取得领导支持、社会理解。要做到各级领导理解支持用经济手段调控水资源的配置和节约,用水户能及时了解水资源费征收的各项规定、政策,提高缴费意识。

二是落实政策。未出台配套政策的县(市)要尽快出台配套政策。这一点,请各市近期加强对县级文件出台的督查。市、县自备水源的水资源费要在4月份全面执行到位。自来水的水资源费,省物价局已明确,在今年调整自来水价格时一并到位,各地要加强与物价部门的联系和沟通,抓住今年水价调整的机会,全面落实水资源费新标准。省厅将加快协调出台《*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并出台具体贯彻意见,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

三是强化措施。要强化水资源费征收的各项措施。充分利用ic卡等先进计量设施,推广“先交费、后用水”的管理模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征收到位率。各市选择不少于一个县(市)作为全面推广先进计量设施的试点,省厅将重点给予补助和支持。对收费难点、收费“困难户”、“钉子户”要加大执法力度,今年可以组织几个典型的收费难点,开展集中执法,并以案释法;收费工作要建立层层考核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责任到人,充分调动收费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征收到位率高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四是及时督查。要加强与财政、物价等部门的配合协作,对政策落实、征收到位率、水资源费使用等进行督查。省厅将每个月统计一次政策到位、征收动态等情况,并督查通报;今年5月份,要会同省物价局组织一次水资源费调整政策到位情况的督查;10月份,要会同省财政厅督查《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贯彻实施情况;年底前,水利、财政、物价要联合检查水资源费的征收使用管理。

五是规范使用。水资源费应优先满足水资源管理各项工作。随着征收额度的提高,各地要争取安排更多的经费,拓展水资源管理的工作领域,提高管理的科技含量。水资源费的使用问题,关系到水资源管理工作今后的发展。各地要排足、排细水资源费的使用计划,加大节水技改、节水型社会建设、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态修复工程、水功能区管理、信息化建设、水质监测、水务能力建设、地下水压采和水源调整、规划和科研等方面的经费投入。

(二)加大水功能区管理,突出抓好饮用水源地保护

要充分认识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意义。今年的人资环会议上,总书记明确要求,“水利工作要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汪恕诚部长在今年的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要求,要“把保障饮水安全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第一任务”,“无论是城市水利工作,还是农村水利工作,都要把保证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为水利工作的第一任务、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抓紧抓好,刻不容缓。”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是今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也是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内容,更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工作的第一需要。这项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当前水污染问题突出的情况下,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各级水资源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问题,要通过各种措施提高饮用水安全保障程度。

要深刻理解饮用水安全的内涵。饮用水安全既有水量和水质的安全,也有常态和应急情况下的安全,还有农村和城市饮水的安全。在我们的工作中,既要保障足量的饮用水源供给,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用水需求,又要保证供水水质达标,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既要满足日常供水需要,又要制定在特殊干旱、自然灾害和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等应急情况下的供水;既要为城市提供安全的饮用水,又要保障广大农村地区的饮水要求。同时,要逐步建立饮用水源地管理的长效机制。

要落实“饮用水源地保护行动”的各项措施。一是要抓好“饮用水源地保护行动”计划的执行。要根据省厅的统一部署,分阶段、有步骤开展好这次行动,在搞好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饮用水源地的排污、种养殖及有毒有害物质堆放等严格执法,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饮用水安全。二是要抓好源头控制。要根据省政府批准的水功能区划和管理规定,对影响饮用水安全的排污口,报请当地政府采取果断措施进行查处,对饮用水安全造成威胁的码头、种养殖等也要依法查处。要敦促自来水公司等取水户,对相应的保护范围设置警示牌。对水量不能满足取水要求的河湖,要通过水资源配置和规划,提出保障供水的措施。三是加强饮用水安全的技术研究。继续做好横山水库水源地保护试点、太湖水源地水质改善技术等研究,积累技术和经验,为水源地水质改善提供技术支撑。

要进一步加大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力度。在水功能区管理上,各地要统筹考虑河湖上下游、左右岸,加强水功能区的监管。省政府已批准的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中,确定2010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85%,各地要充分认识到任务的艰巨性。要按照2010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5%的要求,制定分年度达标计划,提出逐年工作意见。尽快全面完成纳污能力核定,并依法向环保部门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要认真研究限排意见提出后的监管问题,要做到真正落实监管措施。在排污口普查登记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全省的入河排污口整合规划,突出饮用水源区、调水保护区的保护。这既是水功能区管理的基础,也是今后排污口审批的依据。会上,提出了一个讨论稿,请大家认真讨论,会后下发各地执行。要加强重点水功能区的监测,按时高质量地水质通报,要重视淮河、沂沭泗流域上游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影响,及时开展应急监测。

(三)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突出抓好载体建设和试点

总书记和总理都对节水型社会建设做出了明确指示,各地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充分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按照总量控制、制度创新、水价调控、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目标,努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一是编制完成《*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纲要》。上半年要报请省政府批准后实施。各地要按照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突出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加强用水制度创新。制度创新要侧重于长效机制,要把行政单位的用水管理制度与用水单位的管理制度相结合,提倡文明用水,提倡用水效率的提高,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

二是抓好徐州、张家港两个试点。尽快编制完成节水型社会试点城市建设规划,今年要进入实施阶段。试点单位要在节水、防污、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和水景观建设等方面创造经验,提供示范。

三是继续开展节水示范和节水型企业创建。省、市、县三级要完成201个节水技改项目,省级重点抓好65个示范项目。继续组织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进一步明确创建工作程序和奖励规定,强化考核,年内创建15~20家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各地要积极组织,加强宣传,充分调动企业(单位)的积极性。

四是重视节水型社会的载体建设。要通过节水型农业、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城市(社区)的建设以及节水型器具的推广,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各种节水载体形成的,载体建设同样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内容之一。没有列入试点的地区,应加大节水型社会的各种载体建设,创新用水制度和管理模式。要进一步加大节水型产品的认定和推广力度,广泛宣传,营造声势,提高社会认知度,积极研究建立节水型产品和器具的市场准入制度,提高节水型产品的普及率。

五是要完善有利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机制体制。今年人资环座谈会上总书记明确要求,“要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积极推广先进实用的节水技术”。各地要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积极稳步地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充分发挥体制优势。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网络、强化用水定额管理、计划管理和总量控制。各级节水管理机构要切实履行职能,发挥多年节水工作的优势。加快完成全省节水规划的编制,建立节水考核指标体系。要研究细化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中相关任务的措施,实现2010年单位gdp水耗控制在每万元250立方米以内的目标。

(四)加强地下水管理,突出抓好苏锡常地下水禁采

要全面完成苏锡常地下水禁采任务。今年是苏锡常禁采工作的决战之年、攻坚之年。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确保完成年度任务。苏锡常各地要充分发挥禁采四年来的经验,早落实、早??井的封填任务,年底实现全面禁采的目标。苏州市今年的禁采任务最重,全年要封井219眼。苏州要充分发挥水务一体化的优势,及早规划解决替代水源,加大封井力度,确保全面完成年度任务。经省政府同意,今年的禁采工作不再召开年会布置,年底省政府将召开总结表彰大会。苏锡常三市要进一步落实各项禁采措施,抓紧部署,力度不减,队伍不散,夺取禁采的最后胜利。要严肃查处新凿深井,对违法行为要严厉处罚;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在省下达计划以内,并确保足额征收水资源费,对超计划实行累进加价制度;严格地下水管理,巩固禁采成果,防止反弹。省厅将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及时掌握禁采进度,解决禁采中的难点问题。

进一步加大苏中、苏北地下水管理力度。认真总结和吸取苏锡常地区地下水超采的教训,强化苏中、苏北地下水管理。维系良好的地质生态环境,是苏中、苏北地下水管理的目标,切不可走苏锡常地下水开采的老路;特别是部分黄灯区,要采取切实措施,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一是按新划定的超采区,强化对超采区和非超采区全面管理,加强计量考核,地下水开采量严格控制在省下达计划以内,超采区完成压缩1888万立方米开采量的任务。二是各地尽快制定超采区地下水开采5年压缩方案,报当地政府批准后执行。按新的超采区划分标准,2010年地下水开采量要压缩至可采范围以内。淮安市政府已提出三年压至可采总量以内的目标,其它地区也要尽快制定目标任务。三是南水北调受水区沿线各市要尽快编制地下水压采规划。按照省政府批准的超采区核定可采总量,尽快制定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方案。四是加强浅层地下水的管理。严格按法规规定,合理规划浅层井网布局,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论证制度。

关于地下水超采区的管理,《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中明确,地下水超采面积比例从*2年的12%下降到2010年的6%。各地要制定具体的计划,明确区域、范围和水源替代措施,确保目标任务按期实现。

(五)加强基础工作,突出抓好水资源综合规划和信息化

水资源管理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管理内容也不断拓展。水功能区管理、排污口管理都是新的工作,而这些方面,无论是基础资料,还是专业知识、管理手段都是比较薄弱的。各地要切实加大基础工作力度,夯实工作基础。要切实抓好水资源综合规划和“十一五”期间的水资源管理专题规划和研究。市、县要编制好辖区的规划,为各地的水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并通过规划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员,提高管理队伍素质。在综合规划基础上,要重视水权、水市场的研究,这也涉及到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配置,涉及到各地经济发展对水资源利用的需求。因此,各地要重视水资源管理中的规划、监测、评价、统计等各项基础数据库建设。近几年来,部分地区开展了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这是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希望大家要重视。在信息化建设中,必须考虑全省整合的问题,采用省厅指导意见推荐的技术,以便实现全省整合,避免资源浪费。苏州、连云港、张家港等地要切实抓好试点,抓出成效,为全省的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提供典型示范。

三、落实措施,确保年度任务的顺利完成

*5年全省水资源管理工作头绪多,任务重,水资源费政策刚刚调整,今年的征收到位率直接关系到今后的工作;饮用水安全问题得到社会的日益关注;苏锡常禁采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水功能区管理任务十分繁重。要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度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水资源管理是社会性、政策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管理工作,各级水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加强组织领导,真正把水资源管理作为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主动协调解决水资源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各市分管负责同志要主动向一把手汇报,取得领导支持,对一些重大问题,要开展研究,提出对策。同时,水资源管理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各行各业,需要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配合协作。

二是强化督查考核。今年省厅将继续对各地实行目标考核,各项水资源管理工作也将量化分解给各级水资源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各项工作要紧紧围绕年初的目标开展,要落实责任人,明确时间进度要求。对苏锡常禁采、水资源费调价、饮用水源地保护等重要工作,要根据进度,及时组织督查,层层督查,层层考核,保证年度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是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各地要严格按照水法规要求,在取水许可审批、水资源论证、排污口审批中,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切实履行水法规赋予的职能,坚决防止越位、错位和不到位现象的发生。在审批中,要按照行政许可要求,规范项目审批行为,在充分论证、科学比选的基础上严格审批。同时,树立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切实为企业(单位)着想,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和培训。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各地要针对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领域、新内容,及时组织业务培训,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管理技术。要维持队伍稳定,避免队伍频繁变动而影响工作。要通过参观、考察、培训、交流等多种形式,开拓思路,提高管理水平。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等技术力量,通过规划、专题研究培养管理人才,提高队伍素质。

人水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是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的过程中,全省的水资源管理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必须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工作大局,牢固树立人水和谐的理念,全面贯彻科学的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切实做好各项水资源管理工作任务,为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和谐*的构建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