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讲话

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深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大会,目的是认真分析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动员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借鉴昆山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改进作风,转变职能,深化效能革命,全力打造优质高效、宽松和谐的发展软环境,为经济社会的持续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有力保障。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市委、市政府先后多次组织召开座谈会,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市党政联席会议就深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进行了专题研究。下面,我根据研究的意见,讲三个问题:

一、总结经验,正视现实,充分认识进一步深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全市上下始终把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主题,在加快发展中注重科学发展,在持续跨越中优化发展环境,取得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质态最好、城乡环境变化最大、群众生活条件改善最显著的喜人业绩。这是全市上下真抓实干、负重奋进的结果,同时也是全市经济发展软环境不断提供有力保证的结果。当前,我市经济社会进入了持续跨越发展的新时期,进一步深化全市软环境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环境保障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我市软环境建设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发展软环境始终是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环境的大优化,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市上下服务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机关作风不断转变,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服务效率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软环境不断改善,有力地保证了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一是始终把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市委、市政府切实加强对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经常深入基层,广泛听取对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定期研究工作部署,把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作为软环境建设的先导,通过学习昆山、张家港,推动思想大解放,促进经济大跨越等系列活动,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开阔发展视野,创新发展理念。大力开展经济环境督查工作,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市级机关各部门以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为重点,深入开展了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创建人民满意机关、推进“效能革命”等系列活动,为全市的改革、开放、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各镇、开发区以亲民、爱民、惠民的执政理念和亲商、安商、扶商的开放意识,不断加大积聚外来资本、资源的力度,提升环境吸引力和竞争力,实现了开放型经济的持续跨越,推动了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其发展成果不断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二是始终把过程监督作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关键环节。市经济环境监察部门充分发挥督查的主体作用,着力完善制度、强化督查考核,不断发现和推广先进典型,及时曝光存在问题,查处一些典型案例,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近年来先后设立了30多个经济环境监测点,聘请了60多名经济环境监察员,同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围绕经济发展环境和“五条禁令”执行情况积极开展明查暗访,及时指出存在问题,督促整改到位。组织开展了万人测评机关部门活动,广泛征求基层企业对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受理企业和群众的各类投诉、求助635件次,有效解决了基层反映的妨碍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三是始终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政府转变职能的重中之重。深入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的资源整合优势,积极开展行政服务管理体制的创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高效优质的行政服务。近年来,行政审批事项先后3次精简,从原来的1086项精简、压缩为目前的191项。有43个部门和单位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了56个服务窗口,日均办理486件,服务满意率达到99.8%。同时把主动、快捷、有效地服务项目作为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的重点,通过建立项目员网络、开展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实施会办联办等措施,为基层、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项目审批服务。四是始终把创新服务举措、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作为机关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追求。市级机关各部门,无论是经济管理部门,还是党群部门、政法部门,都能着力找准部门工作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创新服务举措,在服务发展中明确职能定位,在转变职能中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市公安局针对公安执法中涉及企业经济发展的具体难点、热点问题,出台了《“双服务”100问》,明晰了工作程序和解决办法。市国土局在市级机关率先实施星期六正常上班,节假日特事特办,提出“追求高标准、服务无止境”和“主动、超前、上门、快捷”的服务承诺制。市外经局主动服务外商投资企业,对重大外资项目,在不违背政策法规的情况下,实行“先上车后买票”,坚持随到随办、急事急办,确保在第一时点完成审批服务。市发改委坚持“高效高质服务、尽职尽责为民”的服务理念,着力破解发展难题、激活发展要素,能下放的权限尽量下放,能向上争取的尽量争取,积极给基层创造发展空间。市科技局始终把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积极联系高等院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开发新产品、引进新项目,今年一季度,共组织申报南通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25项,比去年全年还多13项。市供电公司贯彻“缺电不缺服务,限电不限真情”的工作思路,坚持“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的服务宗旨,构筑“电力绿色通道”。

当前我市软环境建设的现状警示我们: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进一步深化软环境建设,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一是缺乏强烈的服务发展意识。少数部门服务经济发展的意识不强,重监管轻服务,重处罚轻教育帮助。少数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弄权力,高高在上,官僚主义作风严重,视权力为个人恩赐、交易的“筹码”,出现权力寻租现象,导致极少数干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二是缺乏快捷高效的服务。行政服务中心出现回潮现象,少数部门将中心窗口作为“收发室”,只受理不办理,让基层、群众两头跑、两头办,超服务承诺时限的问题经常发生。个别部门存在窗口和基层分局同时受理、两头收取费用的现象。有的事项,办理迟缓,甚至久拖不办,“中梗阻”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不能一次性告知服务对象应该提供的全部资料,到了部门又找不到具体办事人员,服务对象来回跑。程序多、手续繁、按部就班、办事效率低下,导致企业不满意率较高。三是缺乏严肃的收费处罚标准。少数部门在行政收费和执法处罚中,存在随意性,自由裁量权大,收罚标准不一,有的甚至搭车收费。有的部门,同一事项在本市不同地区收费标准不一,甚至在同一地区对不同企业收费标准也不一,凭关系、感情、个人好恶搞弹性收费。执法处罚中,少数部门不是先宣传告知、加强教育,而是以罚代管;有些处罚生搬硬套,不切实际,片面强调法律效果而忽视社会效果。四是增加企业负担,强行提供中介服务。《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企业进行新法规的培训和执行情况的检查是必要的。但是,少数部门和单位把会议变成培训,向企业收费;个别部门强行要求企业加入协会、当企业的“顾问”、为企业,只收费不服务;少数部门与中介机构明脱暗不脱,利用职权和行业垄断变相指定中介服务机构,强行提供高价服务,甚至到企业为中介机构代收咨询费、费、服务费等。五是缺乏果敢的开拓创新意识。少数机关部门本本主义严重,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强调条条框框而忽视尊重科学、尊重实践、尊重创造,强调客观条件而掩盖主观的不作为,只想当官不做事,只当太平官,怕担风险,怕负责任,强调法律效果而忽视社会效果、经济效果。对基层群众的创新要求和生动实践置若罔闻,即使外地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也是不敢变通,不予支持。对上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和不遗余力的争取支持,导致发展的被动局面。六是缺乏浓烈的发展环境意识。少数部门和工作人员,人情观念严重,看人办事,服务发展的大局意识淡薄。少数地方从自身不合理的利益要求出发,有意给当地落户企业正常发展设置障碍,极个别基层组织和镇村干部,对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强迫装卸货物、强制别人接受有偿服务等黑恶现象,态度暧昧,协调不力,工作软弱,甚至在背后充当“保护伞”。少数机关部门推诿扯皮,回避矛盾,推卸责任,甚至事态扩大了才去处理,影响项目推进进度,影响了外来投资者的信心。

以上列举的六个方面问题,与我们加快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集中反映了我们少数干部的思想、工作、廉政作风、政治责任感、组织纪律性与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寄托的希望还有较大差距,我们的执政能力与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的要求还很不适应,我们的思想境界和追求与党员先进性的要求还是格格不入。我们必须从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正视上述存在问题,如听其自然发展,必将影响持续跨越发展的大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即使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遭受损失。因此,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切实加以整治,持之以恒地推动软环境建设不断深化。

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的新阶段要求我们:必须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以全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不断深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打造优质高效、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当前,我市已经进入了工业经济腾飞的黄金期、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的关键期、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和县域综合实力晋位百强的提升期,*将在更新更高的发展平台上跃升。从我市实际出发,工业化的过程是不断走吸纳式、集聚型的发展过程,进入工业经济腾飞阶段必将走全面开放之路,不断吸纳国内外资本、资源、人才、技术等各种资源要素,实现产业集聚、项目集中、发展集约的科学发展目标。实践表明,生产要素总是向发展环境优良、政府服务高效的地区流动和集聚,经济发展软环境已成为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已成为党委、政府组织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因此,要实现工业经济腾飞,必须不断推进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发挥“磁场”效应,不断增强环境的吸纳集聚能力。昆山之所以走出一条外资带动、民营赶超的跨越发展之路,在全省率先建成不含水分、人民群众承认、百姓得实惠的小康社会,最根本的就是他们以全新的服务理念为投资者不断创造一流的发展环境,把良好的服务变成了发展资源和竞争优势。只有牢固确立“抓经济发展软环境就是抓经济发展,抓经济发展必须抓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发展环境意识,营造比周边地区、发达地区更为优良的经济发展软环境,吸引更多的客商,吸聚更大的项目,才能推动工业经济的腾飞;只有工业经济的腾飞,才能推进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优良的经济发展软环境。加快推进全面小康建设是“十一五”期间我市的主要奋斗目标,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政治责任。但截至到目前,我市仅有7个指标达到了小康目标值,2个指标接近目标值,8个指标达到序时进度,尚有8个指标未达到小康目标值且低于时序进度要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市化水平三项核心指标差距较大,而且是与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密切相连的。以晋位全国百强的要求来衡量,平均每年必须跃升20位,发展压力更大。只有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外资、民资“双引擎”同步推进,坚持工业化、城市化互动并进,坚决排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一切思想瓶颈,营造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资源要素竞相迸发的发展环境,实现超常规发展,才能全面如期建成小康社会,不断提升*在全国县域经济中的位次。

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启示我们:深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是遵循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这一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顺应经济基础发展的内在需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这是一条适用古今中外的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我市的发展环境始终与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实践互动并进,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改善,但总体而言,经济发展软环境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与新阶段的发展需要以及企业、投资者和人民群众的愿望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不断深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永恒的课题,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新的发展阶段必然会产生新的问题。所以,软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当前,我市经济发展态势越来越迅猛,沿江竞争力越来越强,对外开放层次越来越高,产业积聚越来越快,全民创业的氛围越来越浓,新农村建设越来越深入,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城乡一体化、产业集聚化的加快推进,对经济发展软环境必然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是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规律。它决不是过去工作的简单重复,而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是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的目标定位和追求。必须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冲破种种思想束缚,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尊重规律,尊重科学,尊重创造,用创新的发展理念和举措不断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

二、高点定位,突出重点,着力营造优质高效、宽松和谐的经济发展软环境

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深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密结合*实际,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以服务理念最新、服务态度最好、办事效率最高、发展成本最低、干部队伍最廉、社会环境最优为目标,着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打造优质高效、宽松和谐的经济发展软环境,为实现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一)以服务理念最新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服务发展意识

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学习昆山为契机,从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的要求出发,掀起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克服教条主义,推进思想观念大更新;克服本位主义,推进全局意识大增强;克服官僚主义,推进工作效率大提高。用新的思维、新的眼光,全面审视我们的服务理念,切实增强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

增强发展意识。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放在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首位,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就没有道理”的发展意识,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从发展,一切服务发展。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深入排查剖析自身在思想观念上滞后于先进地区、滞后于基层群众、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八重八轻”现象,即重本本、轻实践,重守旧、轻创新,重稳健、轻开拓,重本位、轻全局,重形式、轻实效,重治标、轻治本,重纵比、轻横比,重处罚、轻服务,坚决冲破机关工作中一切与发展不相适应的思想框框和陈规陋习。

增强服务意识。必须牢固树立“权力就是责任”、“领导就是服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的服务意识,强化“服从经济发展是职责,服务基层群众是本职”的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效率,为投资者和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主动超前的服务。特别是经济管理、执法监管等重点部门,必须进一步增强“服从发展重于一切、服务经济高于一切”的思想认识,站在全局和发展的高度考虑问题,找准贯彻落实上级文件政策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最佳结合点,用足用活政策,实现依法行政与优质服务的有机统一。

增强创新意识。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增强创新意识,把创新体现在破除各种体制弊端和不合时宜的做法规定上,落实到具体举措和行动上。用是否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来检验衡量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力度和效果。用创新意识冲破思维定势,敢于做那些“惯例没有、周边地区没有、文件规定没有、领导讲话没有”的创造和突破,只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就要敢于突破、敢于探索、敢于实践、敢于负责。要勇于革除唯书、唯上的教条做法,善于做“结合”的文章、“试验”的文章、“创新”的文章。

(二)以服务态度最好为目标,不断推出新举措,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市级机关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具有监管职能的重点部门、行政服务中心各窗口以及金融、水电等服务型行业,必须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尽最大的努力为基层、群众、企业提供热情温馨、主动超前和优质高效的服务。

一是热情温馨服务。把为民、利民、便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思想上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在行动上体现热情温馨。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首问责任人对接待对象必须热情服务。接待对象提出的问题或要求,首问责任人必须给予明确的答复;职责范围内的事项,首问责任人必须按规定程序及时办理;对不属于自身职责范围内的事项,首问责任人应该认真负责地指引、告知接待对象到相应部门、科室或具体办事人员,积极为群众、基层、企业提供热情服务,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

二是主动超前服务。立足本职岗位,紧扣工作职责,牢固树立主动超前的服务意识,积极为基层、为服务对象着想。全面推行延时服务制。市级机关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为基层服务过程中,无论是上午还是下午,对延长1小时可以办结的事项都要主动加点实行延时服务。对周末未能办结,延时一天可以办结的事项,应当主动加班实行延时服务,切实缩短工作周期。在办事较为集中的时期和行政服务中心,必须设法采取有效措施,安排工作人员开展预约服务,方便基层办结当日在城可以办结的事项。

三是优质高效服务。行政服务中心是政府阳光操作的重要窗口,是检验政府各职能部门廉政、高效、规范行政的重要标志,必须全面推行公示承诺制。凡是与招商引资、项目投入、全民创业、企业生产、群众生活等经济发展、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行为,必须通过政务公开栏、电子显示屏、政府网站、广播电视以及行政服务指南等多种媒介,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示,全面公开办事程序和收费标准,作出服务承诺。必须严格按照对外公示承诺来实施行政许可和行政服务,促进机关服务规范化,打造务实诚信的经济发展软环境。特别是国家有关新的政策法规出台后,必须及时主动告知相关企业,开展免费义务宣传,促进企业尽快适应新规定、新要求。

(三)以办事效率最高为目标,简化审批程序,切实提高行政效率

努力简化审批程序。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事项,应由市场机制调节的事项,一律由企业和投资者自由选择。进一步清理、压缩、合并行政许可需要提供的材料,取消可有可无的材料,同一部门的所有审批事项只需一次性提供一套材料,可用表格的不用文字资料。外商企业名称核准以及设立登记的申报材料,由原来的19项减为12项。严格执行部门分管领导在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坐班制,全面优化行政审批流程,部门内部必须实行集中联合审批。对重大投资项目,进一步完善行政快速通道和特事特办制度,淡化事前审批,强化跟踪服务。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监督机制,实行审监分离,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杜绝违规审批、简单否定。积极推进电子党务政务建设,建立信息化政府履行行政职能的实现模式,逐步实施网上审批备案、网上招投标、网上政务公开、网上政府采购、网上投诉举报、网上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手段,试行一卡通审批软件,缩短时空距离,降低办事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全面推行一次告知。市级机关各相关部门,特别是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事项,在申请人提出咨询或申请办理时,如果其所具备的条件与受理要求不符或所带材料不合规定,必须一次性书面告知其办理事项所需的全部材料或需要补充的材料以及办理的条件、程序、时限、费用等。若该事项涉及多个部门的,应在了解咨询后将有关办理要求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除口头咨询类事项可以口头告知外,书面请示事项必须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请人。

全面推行一窗办理。行政服务中心各窗口必须全权代表本部门行使行政审批服务职能,项目一旦受理,即由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全程负责相关审批事项,不得另行受理、多头审批。市行政服务中心要积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各镇、开发区要加强与市行政服务中心的联系,同时发挥项目员服务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将需要协调服务的项目与中心联络对接,做到一门受理、集中办理、同步审批、限时办结。对已到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又回到机关办理的事项,必须全部纠正,其他所有行政许可和审批服务事项,没有进窗口的,必须在6月底前全面集中到行政服务中心。

严格实施限时办结。进一步压缩行政许可事项的办理时间,对10个事项再压缩20个工作日,尽可能缩短服务时限。实际操作中,对手续完备、材料齐全、符合规定条件的申请事项,可以即时办结的要当场办结;对不能当场办结的事项,必须按有关要求作出服务承诺,告知明确的办结时间,确保在承诺的时限内办结。对需要报请上级政府部门审核批准的事项,要向服务对象详细说明上级的有关程序、要求以及可能需要的办理时间,并提供认真负责的跟踪服务。

(四)以发展成本最低为目标,实施刚性管理,规范行政行为

严格实施收、罚下限制,规范行政收费和行政处罚行为。具有行政收费和执法监管职能的部门,必须对外公开公示本部门各项收费、处罚标准。上级已经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没有法律依据的收费项目、部门自立的收费项目必须一律取消,没有对外公示的费用一律不得强行收取。所有行政性收费,一律按下限收取。具有自由裁量权的行政性处罚,除涉及社会公共安全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处罚以外,一律按政策法规规定的最低标准处罚。今后,除特大项目经过集体研究可以实行个案处理以外,一律不得搞关系收费、人情收费、弹性收费、领导打招呼收费。严格区分行政强制性收费和商业服务性收费,商业服务性收费必须坚持自愿原则,严禁作为办事门槛,强制收取。不得借行政许可搭车收费。不得借行政管理职能以任何名义强迫企业加入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社团组织,不得乱拉赞助、捐助,不得乱收会员费,乱摊广告、报刊杂志。所有收费都必须公开公示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和监督投诉电话。今后,凡没有公示或公示不清楚的项目,企业和群众都有权拒交。

严格实施检查报批制,规范检查行为。对企业进行检查必须严格实行领导负责制。对依法进行的例行检查项目,年初要制定年度执法检查工作计划,明确检查的目的、内容、方式,列出年度例行检查的计划,对外予以公布,并报市经济环境监察中心备案。非法定事由不得对企业实施突击性检查,更不得对企业实施报复性检查。对企业实施突击性检查前,必须报经部门主要领导和政府分管领导审批同意,并在检查结束后一周内将检查和实施处罚的详细情况报市经济环境监察中心备查。行政机关对企业的执法检查要坚持务求实效,“能取消的取消,能合并的合并,能精简的精简”的原则,严格控制检查次数,不得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同一部门同一事项对同一企业的检查,原则上一年不得超过两次。规模企业在投入过程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到企业收费、检查。

严格实施处罚报备制,规范处罚行为。执法监管等涉企重点部门要坚持宣传在先,教育从严,处罚从宽,严禁乱处罚。对未事先告知、未出示执法证、未公开处罚依据和标准、未给予整改时间的,不得对企业实施处罚。对依法需要通过听证程序进行的处罚,须在处罚后十五日内将结果报经济环境监察中心备查。大力推行“阳光执法”。对企业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尤其是采取处罚、查封、扣押等强制手段时,应增强公正性和透明度,防止“暗箱操作”。大力推行人性化执法。强化预警服务,开展经常性的事前指导,帮助企业及时纠正各种苗头性问题,坚决杜绝粗暴执法倾向。正确处理行政执法与促进发展的关系,普遍推行“轻微违章、教育放行”。对企业或个人的一般违规问题,可罚可不罚的,以教育、责令整改为主;确需实施处罚的,必须坚持集体讨论,按照下限标准实施处罚。

严格规范中介服务行为。要全面开放中介服务市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打破中介服务垄断。市级机关相关部门,不得与中介机构明脱暗不脱,更不得从中介机构谋取利益,严禁利用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职能强行指定中介服务机构提供垄断服务。要对全市范围内从事各种中介服务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全面清查,未登记、无资质的中介机构一律取缔;手续不全、执业人员不符合资格要求、财务制度不规范的中介机构要限期整改,逾期整改不到位的,必须依法取缔。物价部门要对中介机构的收费情况进行检查,对违反规定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违反自愿原则、垄断服务市场的,一经查实,严肃处理。进一步鼓励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中介服务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增强服务竞争力。对本市范围内独家经营的水、电、土地评估等垄断性公共服务行业,主管部门必须切实加强监管,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收费,提高服务效率,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服务过程中的工程设计、施工、材料采购等,必须向市场开放,不得利用垄断地位向服务对象指定或变相指定本身的下属单位提供设计、施工和材料,谋取垄断利润。

(五)以干部队伍最廉为目标,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打造务实、高效、清廉的干部队伍

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市级机关党员干部,要积极投身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树立勤政廉政、干事创优的党员干部队伍形象。要务实服务。认真兑现服务承诺,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变通服务,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对上多争取,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用活各种政策。注重服务实效,脚踏实地干事业,帮助企业办实事、解难事。要高效服务。加强学习,提高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本领,提高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能力;发扬雷厉风行的作风和只争朝夕的精神,能立等办理的,决不拖延半天,能当天完成的,决不拖到明天,能当周完成的,决不拖延到下周;善于把握服务的关键环节,攻克服务难点,不断提高服务效能;要敢于负责,勇挑担子,决不当碌碌无为的太平官。要廉洁服务。严格遵守党纪政纪,严格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不收受服务对象、主管范围内下属单位和个人、外商、私营企业主以及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和个人的财物;不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馈赠、宴请和休闲、健身、娱乐活动;不利用职务和职权影响为自己和他人谋取私利或报支应由个人或亲友自负的费用。严格执行工作日中午禁止饮酒的规定,树立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

(六)以社会环境最优为目标,惩防结合综合治理,营造浓郁的亲商扶商氛围

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是*形象”的开放意识,着力打造亲商、扶商、安商的社会环境。一是强化宣传教育引导,普遍提高市民素质。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发展意识和环境意识。通过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做表率,通过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深入开展“讲荣辱、树正气、促跨越”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创业、尊重创新的浓烈氛围。通过明确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监督、依靠、评判、受益主体是人民群众,激发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的积极性,带动广大百姓正确处理好眼前和长远利益、个人和全局利益的关系,促进整体社会环境的优化。二是严厉打击歪风邪气,依法维护社会秩序。深入开展社会环境综合整治专项活动,严厉打击各种邪恶势力,重点处置影响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堵门、堵车、堵路、堵工”和“强买强卖、强迫接受服务”等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和镇村组织,对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四堵两强”等问题,必须快速反应,平息事态,调查处置,绝不允许不作为、不处置、姑息迁就。对各种危及企业及投资者生产经营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从重从速从严处理。三是严厉打击涉企犯罪,依法维护经济秩序。要依法从重、从快、从严惩处针对企业的寻衅滋事、强迫交易等涉黑涉恶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报复、威胁、敲诈勒索企业法人代表,哄抢、侵占企业财物,盗窃、诈骗、破坏生产经营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对因土地占用、污染、接水搭电等引发的纠纷,必须及时化解,妥善处理。四是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整体联动各负其责。市级机关各部门要切实履行各自职责,理解、信任、关心基层,积极主动联系群众、服务发展、化解矛盾、协调利益。镇村两级组织要坚持原则敢于负责,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影响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苗头性问题。尤其是征地拆迁和深化改革等工作中发生的群体突发性事件,各有关部门和镇村两级组织,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采取得力有效措施,依法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加强宣传教育,做好群众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坚决遏制歪风邪气,严厉打击各种犯罪行为。生产经营主体要认真学习国家的政策法规,守法经营,依法办事,按章纳税,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三、强化领导,狠抓落实,健全完善深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长效管理机制

深化经济发展软环境,重点在领导,关键在落实。全市上下要以服务发展为己任,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若干意见》,构筑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保障体系,健全完善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长效管理机制。

(一)强化领导责任机制

深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贵在持之以恒、贵在动真碰硬、贵在领导带头。市四套班子成员要带头强化服务意识,积极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发展,多到矛盾相对集中、工作难度大、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去,多到分工联系的镇、部门和项目建设一线去,加大帮助、指导、服务、协调力度,善于在基层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要带头锤炼过硬的工作作风,敢于动真碰硬,理直气壮地扶正祛邪,做深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表率;要对分管范围内的软环境建设工作按照既定目标要求,经常督促检查,承担分管范围内软环境的领导责任,决不庇护纵容一切有损软环境的人和事。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率先垂范,从自身做起,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举措,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好一班人,带动一批人,提升部门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部门和行业在全社会的形象和地位。镇村两级干部,要切实增强软环境建设的责任主体意识,通过自身作风转变,影响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变,优化社会环境。

深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关键在于责任落实。各镇、开发区和市级机关各部门,必须严格按照软环境建设工作责任书的要求,落实责任。实行“一把手”责任制,“一把手”必须履行软环境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切实承担起目标分解、制度落实、机制创新、教育引导、典型案例查处、过程控制监督的责任以及带好班子、管好队伍的责任。分管领导要承担直接责任,班子成员要明确分工,坚持“谁分管、谁治理,谁延误、谁负责”,牢固确立不抓落实是失职、抓不好也是失职的责任意识。要按照一级抓一级的原则,健全分层负责、下管一级的责任体系,分解落实软环境建设各项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分线负责、分项负责,形成深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连锁”责任网络。垂直管理的基层站所,总体按照条块结合的原则,对难度大、影响面广的重点工作,实行职能部门负责制,细化、实化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确保无工作盲区。各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处在矛盾一线、直接面对群众的优势,多做化解矛盾的工作,多做教育引导的工作,多做有利于企业在当地生存发展、做大做强的工作,为企业营造和谐宽松的发展环境。通过明确责任,传递压力,做到全市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做给一级看,党员干部做给群众看,人人自觉维护、积极参与软环境建设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监督检查机制

加强过程控制监督。市纪检监察、经济环境监察等部门,对全市重大项目的一条龙审批、全过程、经常性服务以及深化软环境建设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要有计划地组织跟踪查访,坚决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现象。要进一步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对明查暗访中发现的问题,要抓重点、抓突破、治顽症,强化过程监督、跟踪办理,做到软环境硬管理。完善多层次监督体系。市总督查组要在加强牵头协调组织的基础上,做好全市面上情况的督查,亲历亲为组织查处一些影响重大的典型案例,并及时剖析、公开曝光,更好地教育大家并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市经济环境监察中心、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等部门,要畅通投诉渠道,确保投诉电话全天候畅通,及时受理企业的投诉,及时认真调查处理,对每一个投诉电话、每一封群众来信,做到有诉必接、有接必查、有查必果。经济环境监察中心每季度必须推出1-2个典型案例,让社会分析评判,对先进典型及时褒奖并总结推广其经验做法,对违反规定的典型案例予以严肃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及时通过新闻媒体曝光。增强查处的透明度。广大企业和群众对经济发展软环境最有发言权,要发挥好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人大、政协要发挥好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的作用。宣传舆论部门要在做好动态宣传和典型宣传、营造浓烈舆论氛围的基础上,大胆曝光存在问题,深入剖析典型案例,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三)强化考核奖惩机制

严格执行《*市市级机关效能建设检查考核办法》,加大软环境建设的考核奖惩力度。在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服务能力、简化办事程序、降低办事成本、保持清正廉洁等方面,增加对重点服务发展的机关和科室的测评次数,让基层、群众、企业、商会和投资者来评判,定期通报测评结果和明查暗访情况,提高经济环境建设工作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中的占比,把季度测评与机关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挂钩。加大奖励力度,积极鼓励创新。机关各部门要坚持以争先创优为目标导向、工作导向和考核导向,深入开展争创最佳办事环境活动。年底,市委市政府将在机关部门中评出10个“服务优胜奖”并给予表彰奖励。同时,设立集体创新奖3-5个、个人创新奖10名,奖励勇于创新举措、突破条条框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并取得重大成果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获得创新奖的集体和个人,给予机关考核奖上浮20%的奖励,并在干部使用过程中作为重要条件,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提拔使用。市级机关各部门要继续推行干部交流制度,尤其是重点岗位、热点岗位要实行轮岗,通过定期轮岗交流、竞争上岗、定期聘用,把埋头苦干、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干部放到重点、热点岗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机关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部门全年扣分超过30分,有一项典型案例被曝光或查处的,实行环境建设“一票否决”,部门不得评为先进单位,主要负责人年度考核不得定为优秀等次。

(四)强化责任追究机制

加大对违反和破坏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责任追究力度。今后,无论是明查暗访中发现的,还是群众举报查实的,凡是故意损害我市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关于对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行为责任追究的暂行办法》,从速、从严处理,决不姑息轻饶。认真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其他人员责任自负”的责任追究机制,视情况、视情节及时给予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诫勉谈话、调整岗位、停职待岗、降职免职、责令辞职等组织处理和扣发年度岗位责任制奖金等经济处罚。对群众意见较多、环境整治工作没有起色的单位,及时对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对瞒案不报、压案不查、放纵和包庇违诺行为以及经司法机关和行政复议机关等有权机关确认违法、撤消、变更的行政过错行为的单位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要严肃追究领导责任。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企业和群众损失的直接责任人,要依法从严查处;对“吃拿卡要”、故意刁难企业的执法人员要取消其执法资格,严重的要调离执法部门并依纪依法严肃处理。造成严重后果或较大影响的,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要追究领导责任,集体研究认定导致过错行为发生的,决策人员负主要领导责任,持过错态度的人负直接责任。加大查处力度,在严肃纪律、追究责任上动真格,构成违纪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及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五)强化常抓不懈机制

深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阶段性的重点抓,更需要经常性的系统抓,形成常抓不懈的长效管理机制。全市上下要以贯彻落实此次大会精神为新的起点,认真开展学习讨论,广泛进行宣传发动,排查存在问题,建立起符合新阶段发展要求的新目标、新制度、新机制,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深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具体要求上来,把深化软环境建设与推动当前工作相结合,为全面实现“双过半”提供坚强保障。市各新闻媒体要及时对深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各项活动认真做好宣传报道,强化舆论监督,营造浓烈氛围。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对照“六最”的目标要求以及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通过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形式,集中精力、集中时间,抓关键、抓实质,分类梳理、举一反三,深刻剖析原因,明确整改方向。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集中进行整改,坚决解决影响和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突出问题。要制定落实整改提高的各项措施,坚持边整边改,将整改提高与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不断研究解决深层次问题,做到群众不满意的不放过,整改措施没有落实的不放过,长效机制没有建立的不放过,确保整改到位。今后,市经济环境监察中心将对市级机关各部门进行经常性的明查暗访,重点服务部门平均每月不少于一次,机关其他部门年内不少于两次。定期进行测评和通报,对重点服务部门每季度测评一次、通报一次,对机关其他部门每半年测评一次、通报一次。每年底,对市级机关各部门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考核和评比奖励,把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作为机关作风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同志们,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是一项极为重要、影响深远的工作,全市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定要率先垂范,狠抓落实,通过抓党风、促政风,抓行风、带民风,在全社会形成只争朝夕、奋发向上、创新求实、真抓实干的良好风气,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加快全面小康建设进程提供坚强有力的环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