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干部实效建设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干部实效建设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干部实效建设

典型引路制度初定

临汾市上阳村原是个穷山村。12年来,杨甲锁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每年年初都要向群众汇报上一年的花销,跟村民商议确定当年要办的实事。每年都要把“去年承诺的事办了几件,花了多少钱;没办完的有几件,是什么原因”一一写在黑板上,让村民们监督。就这样,村民监督支部,支部带领群众,一件事一件事地办,硬是把一个穷村建成了全市的小康示范村。

临汾市委通过分析上阳村的事例,认为过去一些制度落实得不够好,例如一年一度的评议党员制度、一年一次的干部考核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等,就是因为没有像上阳村这样,有一个确定的标准。根据这个思路,20**年,临汾市委组织部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推行了“两定一查三评”制度。“两定”就是乡、村两级党组织每年年初根据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党的建设等方面的要求,定当年为群众办的实事,定为群众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公布;“一查”就是每半年进行一次督查,并给予指导帮助、强化落实;“三评”就是年终对照年初定的实事,组织党员群众民主评议乡镇干部、评议村组干部、评议党员。

“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不能只靠一个好的当家人,关键是建立一种能让村民真正行使自主管理权利的长效机制。”临汾市委书记王国正说,他认为“两定一查三评”制度实现了四个转变:变过去办什么事由少数几个干部说了算为大多数群众说了算;变过去党支部工作相对封闭运行为现在公示承诺、阳光运作;变过去搞督查只是上对下为现在上级督查和群众督查结合起来,把民主监督的权利交给群众;变农村干部党员对上负责为对群众负责,把群众的利益放在了首要位置。

群众作主干部落实

为何叫“两定”?临汾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郑连生介绍,定实事,突出的是科学发展,把市、县、乡的发展目标变成具体实事去落实;定热点、难点问题,讲的是保和谐稳定,引导干部勤理民事,化解矛盾,用和谐稳定促科学发展。

年初如何定?临汾市委把群众意见放到突出位置,强调必须有一个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过程。自下而上,就是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然后归纳、整理,研究确定;自上而下,就是党支部根据群众的意见拿出初步意见后,通过党员大会、村民大会等形式征求意见,然后修定,形成决议。这样,就把知情权、决策权还给了党员和群众,使党支部的工作目标符合群众的意愿,有了群众基础。群众说,“只要这样干,一年办一件事,我们也满意”;乡村干部则普遍反映,“这个做法使干群之间沟通了,理解了”。

“一查”就是督查,群众说了算。为此,临汾市委要求各乡镇和村党组织在“两定”目标确定下来之后,必须在村民大会上公告,在村里显要地方长年公示。“两定”的内容公示给群众,什么时间完成,由谁来负责,群众看得很清楚。该启动的启动不了,群众就要追你,该落实的落实不好,群众就要问你。尧都区吴村镇侯村党支部年初定了要修建学校,两个月过去了还不见行动,群众找到村里:“年初定的事咋不办?”建校工程很快开了工。

“三评”会上,干部述职,党员说事,群众质询。乡镇干部要评出优秀、称职、不称职;村组干部要评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党员要评出优秀、合格、不合格。老百姓说:“你干好了我可以选你,你干不好我可以罢免你。”去年,临汾市被评出的194个农村后进支部,各县(市、区)都拿出了整顿和改进措施,被评出的137名不满意的村干部和310名不合格党员,都进行了诫勉谈话,其中39名分别被给予组织调整和劝退出党。

对症下药成效明显

临汾市龙马乡塾堡村今年定了7件实事,目前已经完成了5件,其中,以发展优质杨树为主的重点工程已在5月底顺利完成,全村栽植面积达到了3500亩,人均125株。村党支部书记李合心说:“如果给群众承诺的事兑不了现,别说群众不答应,就是自己也没脸再当干部!”

“长期以来,有些乡村干部不理民事、办事不民主现象比较严重,‘两定一查三评’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剂‘良药’。”王国正分析说。

干部用心,勤理民事,使一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农村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顺利解决。浮山县东张乡南畔村因为前些年开采铁矿,造成25户村民房基下陷,群众苦不堪言。今年,乡党委、政府把25户村民搬迁列为全乡“两定”目标的一个重点,多方协调,解决了50亩宅基地,又为了方便群众施工,多方筹资,迁坟平地,接通了水电。5月份,村民们按照统一规划的新型农村住宅标准开始动工建房。困扰该村多年的难题一去不返,群众喜笑颜开。在古县石必乡高城村和石必村,今年4月份以前人畜吃水还是一个老大难。一些农户用自来水浇菜,乱放乱流,浪费严重,水费难以正常收取,有时电费不够,导致经常断水,群众怨声载道。这项制度推行后,他们根据群众的意见,强化了用水管理,家家户户安水表,村民小组安总表,使这个难题得以解决。

办什么事情、办得好不好,群众评议说了算,群众参与集体事务的积极性得以大幅提高。霍州市白龙镇寺庄村今年要修建一条与省道相接的水泥路,涉及几户村民的房屋搬迁,没等干部下去做工作,这几户就主动找上门来表示支持,使搬迁工作顺利完成。汾西县僧念镇涧子里村今年定了修路、引水、为学校设施配套、发展沼气池、建花椒园5件实事,每件实事群众都积极参与。修路时,全村群众不仅踊跃出好义务工,而且在资金遇到困难时,有3位村民主动站出来要求为修路垫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