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意见

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派出机构、直属事业机构: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省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重要意义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大力实施《纲要》,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迫切需要。《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围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全市全民科学素质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当前,我市正处在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重要意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把我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进一步明确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大力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工程,从政策制度、经费投入、基础建设等方面强化保障,逐步形成全民科学素质建设长效机制,为推动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主要目标:建立较为完备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机制,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途径明显增多,全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高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到202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得到长足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设施建设、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全民科学素质整体上有大幅度提高,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推进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

(一)大力开展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加强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质量。广泛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绘画大赛”、“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等各类科技活动和科技普及活动,引领青少年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大力开展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认真实施《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深入开展国家、省级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试点村工作,依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农技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常年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返乡、转岗农民工就业培训,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技术推广活动,提高农民掌握和运用先进实用技术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能力。

(三)大力开展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围绕各类劳动者的就业需求,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落实补贴政策,提高劳动者就业、再就业和创业能力。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深化“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开展技能比武大赛,鼓励科技人员到企业、社区进行科研创新、科技咨询、科技培训和科普宣传。

(四)大力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贯彻落实《市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实施办法》(咸字〔〕9号),坚持把科学素质内容列入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计划,坚持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与干部的培训、选拔录用、考核、综合评价相结合,把科学素养的考察作为公务员公开招录、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大讲堂”等形式,开展科技报告和专题培训。面向领导干部、公务员开展各类科普活动。

四、实施四项基础工程,着力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

四项基础工程是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条件,也是全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薄弱环节。各级政府要认清形势,注重资源整合,努力形成共建共享机制,为公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普公共服务。

(一)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落实国家《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将科普基础设施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基本建设计划,通过改建、扩建、合建、新建等方式,不断改善科普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建设科技馆,县市区重点发展科普活动中心等科普场所,乡镇和行政村重点建设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或科普示范基地,城市街道和社区重点建设科普学校、科普活动中心和科普画廊及科普宣传栏,中、小学校重点建设青少年科技活动室或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开展县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共建共享试点工作,围绕安全生产、环保、林业和气象等行业,建设一批科普教育基地。

(二)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基础工程。重点指导日报、广播电台、电视台、门户网站开设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宣传专题、专栏、专版等,办好科技栏目,对从事科普宣传的媒体人员和科技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媒体科技传播质量和影响力。通过互联网、移动通讯等媒体编发公众科普短信,以最快捷的手段为公众提供生产生活、防灾减灾等科普知识,扩大公共科普服务的覆盖面。开展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重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程。

(三)科普资源开发和共享工程。积极参与中国科协、省科协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加强相关部门在科普资源建设方面的合作,建立市科普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的平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结合实际,编印提升重点人群素质的科普读物、挂图等。鼓励科普创作和开发。

(四)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加大农村学校教学设备投入,重点抓好薄弱学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器材的配备,完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室的设施设备,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提供保障。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建立校外科普资源与学校科学教育有效衔接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培训对象和培训政策向量大面广、渴望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倾斜。把科学教育列为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科学教育教师。

五、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对《纲要》实施工作的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领导责任,定期听取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要问题。各县市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谋划、推动、检查和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同级科协,落实必要的工作人员。

(二)创新工作机制。各级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联络服务的职能,坚持例会制度、督查制度、监测激励机制和表彰制度,搭建多部门联合协作、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化平台,共同落实《纲要》的各项工作任务。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把承担《纲要》中的任务纳入相应工作规划和计划,在政策、制度和人员上提供保障。

(三)加大经费投入。市、县两级财政要把科协事业经费和科普专项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以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各成员单位要根据承担的《纲要》实施任务,在年度相关经费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乡镇每年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四项基础工程建设和各类科普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