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加快工业发展实施工作意见

加快工业发展实施工作意见

一、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工业跨越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主导力量。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社会就业的重要载体,保障民生的重要财源。期间要实现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加,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工业肩负着更加繁重的任务。只有充分发挥工业主力军作用,率先推进工业跨越发展,才能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推进工业跨越发展是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在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速度的快慢、发展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业经济发展。期间要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调整工业结构,扎实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积极创造赢得新一轮竞争的新优势。

(三)推进工业跨越发展是发挥资源优势的现实选择。我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铅锌、黄金、锑、硅矿石、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到末国内生产总值力争翻一番,GDP、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幅度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核心在工业。只有通过实施工业跨越发展,才能有效调动和充分发挥这些资源优势,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推进工业跨越发展是实现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城市化是商品交易不断繁荣,城市人口不断聚集,就业更加充分,服务业不断发展的渐进过程,只有工业的跨越发展才能促进各类生产要素的聚集,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我市有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良好条件,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小,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带动基地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只有工业跨越发展才能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质的飞跃。

二、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

(五)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支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提高竞争力为基本目标,深入实施区域发展和工业强市战略,把握大趋势,发展大产业,紧盯大企业,建设大园区,提供大服务,扎实推进工业跨越发展,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六)发展目标。通过今后5年的努力,使工业发展方式明显转变,产业结构明显优化,速度、效益、质量和后劲明显提升,安全发展形势明显好转,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降低。期间,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8%以上,在基础上翻一番;累计完成工业投资320亿元,比投资总额翻一番;力争到末,培育3户市场竞争力强、有知名品牌、主营业务收入达15亿元的上市公司,3户市场竞争力较强、主营业务收入达10亿元以上的企业集团,5户主营业务收入达5亿元以上的优势企业,10户主营业务收入达亿元的骨干企业,30户主营业务收入达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努力把建成全省重要的有色冶金工业基地、水电能源基地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

(七)发展重点。时期要依托优势资源,发展壮大铅锌、硅铁、黄金、水电、建材、绿色食品加工、医药化工、加工制造业等八大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断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1.铅锌产业。依托和铅锌资源,采用国内先进工艺技术,重点对厂坝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宝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铅锌采选、冶炼系统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加快厂坝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20万吨锌冶炼、10万吨铅冶炼等项目建设,延长产业链条,转变增长方式。力争末,全市铅锌冶炼能力达到40万吨。

2.黄金产业。依托、等县的黄金资源,重点推进阳山金矿、紫金、两当招金、后川坝、大桥金矿等黄金项目建设,通过市场化运作,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规模化、科学化开采。加快实施尾渣综合利用及环保治理项目,提高银、铁、铜、铝等金属回收能力。力争末,黄金产量达5吨以上。

3.硅铁产业。依托硅铁资源,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的要求,加强资源整合,重点发展装机容量在12500KVA以上的特种铁合金生产能力,抓好万利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临江20万KVA铁合金生产基地建设。力争末,硅铁产能达到30万吨以上。

4.建材产业。根据我市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及区位特点,重点发展干法水泥及新型建筑材料等产品。加快祁连山集团100万吨、新增200万吨干法水泥等项目的建设进度,力争末,水泥产能达到600万吨。加大石材产业开发力度,发展纸面石膏、新型瓷砖、复合门窗、环保涂料、防火材料、页岩砖等新型建筑材料。

5.绿色食品产业。依托优势农特产品基地建设,按照市场规律,整合资源,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有效聚集,促进龙头企业的联合、兼并、资产重组。期间,加快金徽酒业1.5万吨、红川酒业6000吨白酒生产技改扩建,白酒生产能力达到3万吨;建成10家以上科技水平高、生产规模大、与基地农户联系紧密,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省级龙头企业;积极开发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油橄榄、核桃、花椒、茶叶、苹果、银杏等系列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6.水电能源产业。把握新能源发展趋势,调整能源工业结构,加快橙子沟、苗家坝等一批在建水电项目进度,水电装机达到130万千瓦以上;加快现有煤矿技术改造,增强安全发展能力;积极论证实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等新兴能源项目。

7.医药化工产业。以发展现代中药制药为重点,建设一批优质药材基地,培育医药龙头企业,药品生产全面实现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重点中药品种的主要原料向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过渡。加快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独一味系列产品新药研究、佛仁制药有限公司中成药生产和各类中药材饮片、有效成份提取等项目建设,促进医药工业发展。以矿产资源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为突破,大力发展无梯炸药、磷肥、硫酸锌、铅盐化工等化学工业。

8.加工制造业。紧紧抓住省上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机遇,加快农机、矿山机械加工企业技术改造步伐,鼓励生产成套设备;积极培育服装、工艺品加工等劳动密集性产业,扩大就业,创造社会效益。

三、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的工作措施

(八)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按照“在建一批、上报一批、储备一批、论证一批”的思路,切实抓好工业项目建设和储备,加快实施更多更好的项目,对列入省上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及“六大行动计划”的重大项目,要主动搞好衔接落实;对列入全市工业发展规划中的重点项目和每年的市列重点项目要严格实行责任制,确保按计划组织实施。对已建成项目,要加快投产进度,争取早日达产达标;对在建项目,要加快建设进度,争取早日竣工投产;对拟上项目,要加快论证评审,争取尽快上报审批,尽快组织开工建设

(九)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依靠科技进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改造提升铅锌、硅铁、黄金、建材、水电、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增强竞争力。要积极探索引进生物质能源、机械加工和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

(十)加快资源和资产整合重组。要充分利用富集的资源优势和现有的资产基础,进一步挖掘潜力,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尽快形成产业集群。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鼓励优势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与关联企业实行兼并重组,支持省内外大企业特别是央企控股、参股市内企业,实现企业产权多元化,培育一批大企业集团。进一步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加大铅锌、黄金、硅铁、建材、农特产品深加工等产业资源整合、资产重组和嫁接兼并力度,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有知名品牌的骨干企业。

(十一)推进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转化。充分发挥资源开发转化对工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积极借助大企业特别是央企、省属企业的力量,大规模开展资源整装勘查,高水平实施开发转化,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按照“先易后难、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重点抓好成矿区带和优势矿产勘查,在铅锌、黄金、锑、铜、煤炭、大理石、重金石等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方面取得新突破,为现有资源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在更大、更广范围内开展资源整合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持。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探矿权的清理整顿,对一些长期占而不探和工作进展缓慢的业主要依法取消其探矿权资格。发挥市场配置基础作用,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推动优势资源向优势大型企业集中,切实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整体水平,实现规模开发、快速转化、循环利用,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矿产资源产业体系。

(十二)加快工业园区(集中区)建设。根据工业跨越发展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产业特色,贯穿循环经济理念,抓紧完善工业园区规划,进一步细化发展目标,明确产业定位,优化园区布局,努力把园区建成管理科学、充满活力、极具吸引力的工业聚集区,切实推进工业集群发展。时期,要加快工业集中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吸引项目入驻,力争把工业集中区建设成为工业主导、科技示范、特色鲜明的工业经济增长极;要加快实施西成经济开发区扩区规划,确定开发区发展核心区,建设集工业、物流、商贸于一体的环境优美、布局规整、功能完善的新型生态工业园区,发挥西成开发区对全市工业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要加快武都工业集中区、石堡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康县王坝循环经济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多方引进项目落户,提高企业入驻率,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十三)深入推进科技创新。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念,着力推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术服务机构共同推进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加快产学研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以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为依托、科研院所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扶持有条件的企业组建研发中心,推进重大技术攻关,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广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积极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名牌工程,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健全完善企业科技投入机制,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十四)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正确处理跨越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切实加快工业发展,严格控制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努力实现协调推进。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积极采用节能环保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淘汰落后产能,减少污染排放。切实加大节能减排监管力度,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城市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等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努力把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降到最低限度。更加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细化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更加广泛动员企业、单位乃至全社会力量积极行动,确保完成节能减排控制指标。

(十五)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加快编制全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循环经济项目和循环经济园区为载体,在有条件的企业和园区开展试点,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新型节能环保和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努力使资源开发由初级加工向高效节能和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抓住国家、省上对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加大扶持的机遇,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重点,开展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围绕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污染防治,积极开展项目论证,做好项目的申报,对已列入省上的循环经济重点项目要加大汇报衔接力度,争取更大的扶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十六)加强企业基础管理。继续强化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等基础管理,特别是要加强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扶持企业搞好质量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认证工作。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程,带动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促进信息技术在工业产品研发、生产过程自动化、企业管理等关键环节的应用,提升管理现代化水平。

(十七)切实加大投融资力度。加大市、县区财政投入力度,整合工业发展资金,引导银行贷款和社会资金投向,为工业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市灾后重建工业发展基金和市市级工业发展基金要优先扶持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优先扶持市列重点项目。建立政府、银行、企业沟通衔接机制,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扩大融资规模。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担保再担保机构管理和政策支持体系。重视启动市内民间资金,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投入工业发展。加大资本运作,引导扶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包装上市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十八)强化企业安全发展。生产安全、环境安全、质量安全是推进跨越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必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保障安全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狠抓安全责任落实,突出抓好专项整治,切实强化生产安全基础,努力提高监管水平,推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确保不突破省上下达控制指标。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切实提高企业安全发展水平,努力保障企业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突出抓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大气污染治理,切实加强环境保护监测和控制,努力保障群众“喝上干净水、吸上干净空气”。突出推进质量振兴,切实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努力保障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全”。

(十九)用足用活扶持政策。认真落实国家出台的扩大内需、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西部大开发政策中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加快发展。根据工业跨越发展要求,研究制定更大力度的产业扶持、财税支持、金融服务、土地供应、资源配置、环境评价、科技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政策,营造更优政策环境。有关部门要针对重点行业、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跨越发展需要,认真梳理、分类汇总相关支持政策,及时准确地向企业,努力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政策咨询服务。

(二十)强化招商引资。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招商引资机制,充分利用各种招商机会,大力宣传和推介,积极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多样的招商引资活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邀请国内知名企业到考察投资。建立重点建设项目设备运输的绿色通道,着力解决招商引资企业落地难等问题,保障招商项目顺利实施。

(二十一)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工业企业是主导力量,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壮大。所有企业都要切实履行好跨越发展责任,以服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己任,发挥好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央、在企业及在落户的招商引资企业要积极争取总部支持,不断增加项目投资。全市重点骨干企业要强化管理,挖掘内部潜力,论证建设新项目,加快发展步伐。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要进一步发挥机制灵活作用,积极拓展经营范围,不断发展壮大。

四、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的保障措施

(二十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县区政府主要领导要把工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大力气抓工业,分管领导要倾注全力抓工业,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的工作格局。市、县区工业发展领导小组,要研究解决工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协调理顺关系,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实行工业发展领导小组包抓工业制度,把项目争取、资金投入、建设实施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责任落到实处。市、县区各有关部门都要以支持工业发展为己任,以服务工业发展为本职,找准参与工业、服务工业的切入点,上下联动、各负其责,条块结合、通力协作,形成发展工业的强大合力。

(二十三)严格实行目标管理。期间,市政府将根据全市工业跨越发展既定目标,分年度对各县区分别下达完成指标,并按季度通报进展情况。市工信委负责对各县区完成指标的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市统计局负责每季度按增长幅度由高到低排列通报。同时,市政府将把分解下达的完成指标,纳入与各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签订的目标管理责任书,列为年终考核重要内容,按年度进行通报,严格兑现奖惩,并作为干部调整使用的重要依据。

(二十四)科学组织运行调度。切实改进和完善工业运行调度办法,着力提高针对性和时效性。要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市场形势变化,及时相关信息,为企业搞好生产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有效进行分类指导,及时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统筹协调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优先保证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需要。市工信委要切实搞好月调度、季分析,协调解决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及时为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二十五)健全完善奖惩机制。要抓紧完善加快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的考核奖励办法,切实加大对各县区和企业的奖励力度,对完成工业跨越发展目标任务的进行奖励,成绩突出的实行重奖;对完不成目标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并实行工作问责。同时,抓紧建立民营企业和中央、省驻陇企业激励机制,对为全市工业跨越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既要实行物质奖励,也要提高政治待遇。

(二十六)切实优化发展环境。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积极推行“一站式服务”。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立项、融资、征地、供电等具体问题。要加大对工业发展环境的整治力度,坚决制止“三乱”现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要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宣传工业战线的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企业家和支持工业发展的先进单位及个人,努力营造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从发展、一切服务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