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范文第1篇

1.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历史

1.1形成期(20世纪40年代~50年代) 1948年10月11日,吉林省政府农业厅成立。当时,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隶属农业厅管辖,农业厅内设农业技术推广科。1950年2月,为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精神,吉林省农业厅组织召开了农业技术推广会议,会议确定推广6种新式农业和实验并推广水稻、大豆等优良品种。1951年3月,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的指示,吉林省人民政府农业厅增设农业处,农业处内设农业技术推广科,负责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1956年4月,吉林省农业厅举办了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训练班和农业技术推广站干部训练班,共训练农业干部604名,其中站长195名,受训人员回到地方,又协助各地举办各种训练班,共训练农具技术员37700名,畜牧技术能手17715名,特产专业技术员1361名。到1963年,全省有农业技术推广站588个,其中县级站45个,公社基层站543个,共2866人,其中技术干部2280人。

1.2低谷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伊始,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被冲散,技术推广工作陷入瘫痪状态。1970年4月,吉林省下发了《关于建立农村农业科学实验站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县应对原有的农业技术推广站进行整顿,在农村普遍建立农业科学实验站。农业技术人员可视需要,调回农业科学实验站工作。”《通知》成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重新启动的标志。

1974年吉林省开始学习并推广湖南省华容县建立“四级农业科学试验网”的经验,即县设农科所,公社设农科站,大队设农科队,生产队设农科组的经验。但组织机构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大多“四级农业技术网”流于形式。

1.3改革完善期(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至今是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并取得显著成效的时期。1980年3月14日,省编委批准长春、吉林、四平、通化、延边、白城等6个市(州)建立土壤肥料工作站,列事业编制50名。1981年8月21日,省编委批准成立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编制10人。到1982年,全省有各级农业技术推广站992个,其中省级站2个(农业技术推广站、植物保护站);地(市、州)级站17个(农业技术推广站6个、土肥站6个、植物保护站5个);县级站68个(农业技术推广站46个、土肥站6个、植物保护站16个);公社级农业技术推广站905个(27个公社未建站)。共有职工3754人,其中技术干部2744人。1983年5月6日,吉林省政府决定成立吉林省建设商品粮基地县领导小组,把建设重点放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良种繁育体系、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和小型农用水利设施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促进农业推广在实践中产生实效,一种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农业技术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吉林大地应运而生,不断完善并逐步推广。1981年7月13日,省农业局局长徐棠在全省农业局长会议上指出:“从试行的情况看,实行技术推广联产责任制是运用经济规律,推广农业技术的一种好形式,是一种普及推广科学技术新的有效形式。”

除了以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外,1984年吉林正大饲料公司向养殖户提供饲料和养殖技术;1991年吉林德大公司向养殖户提供饲料和肉鸡饲养技术标志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推广工作正式开始;1990年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兴农标志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也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萌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雏形开始形成。

2.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现状

2.1.1形成了较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到2010年,我省有省、市、县、乡农技推广机构757个,其中省级推广机构1个,市(州)级14个,县级71个,乡级671个,共有推广人员8599人,其中技术人员7322人,技术人员中,高级技术职称778人,中级技术职称2172人,初级技术职称3372人。吉林省已形成了以县(市、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主体,省、市、县、乡等纵向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以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资料公司、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横向农技推广体系。以广大科技工作者、农村科技示范户、乡土人才为骨干的专群结合、城乡结合、上下融通、左右相连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了科技推广的网络体系作用,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实现网络化和规范化。

2.1.2创建了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载体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科技推广是重点。通过科普大集、科技示范区、“三下乡”活动、科技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等科技推广载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科技推广,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农业科技知识普及率达到了80%以上。1996年吉林省创建农业科普大集,到2010年共举办了近10000场,有1000万农民参加,发放科技书报刊资料800多万册,科技培训1000多场,培训农民达到10万多人次,科技人员下乡50000多人次。2004年元月,我省正式启动了第一批星火科技专家大院18个,重点围绕吉林省玉米、大豆、水稻、畜牧和特产等多个产业,截止到2008年,吉林省已经建设了50个省级农村“星火科技专家大院”,83个市(州)级“星火科技专家大院”,搭建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平台,通过组织专家服务团、科技特派员下基层活动,增加大院技术咨询、科技培训、成果推广转化等服务功能,并向周边辐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2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各农业技术推广主体衔接不紧,缺少协同 农业科研创造知识,出成果;农业教育传授知识,出人才;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知识,出效益,三者是紧密联系的。但由于我国的农技推广体系是以政府领导、农业行政部门主管、以政府名义兴办各级农业推广机构来组织协调实施各项推广工作的,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和农业推广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管理,致使各个部门各自独立,各成系统,缺乏有效的联结机制。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主要考虑能否完成全年的农业计划和任务,工作重点以增产、确保粮食安全为主,省、市、县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分工过细,各行其事,缺少综合和整合功能;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围绕政府的意图从事农业项目研究,对农民和市场需求缺乏深入了解。技术推广与创新是在农民的生产实践中融为一体的,据调查,吉林省部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与科技创新单位及技术人员没有直接业务往来,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没有直接往来。政府农技推广部门与创新主体——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结机制,政府推广机构缺乏技术源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研发的技术又缺少推广的平台,农技推广模式缺乏多样化和创新。同时,专业农技推广部门相对独立,存在着资源浪费,配置不够优化等问题,使得农业科研项目中真正实用的科技成果不多,而农技推广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却无法列入科研计划。加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推广主要考虑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怎样能够为公司发展提供稳定高质量的加工原料;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技术服务能力较弱,与其他技术推广主体紧密联系度不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涉农企业与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使得这些企业组织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服务,在档次、规模上还很难适应农户的多样化需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各行为主体目标不一致,造成各推广资源的割断,很难发挥协同效应。

2.2.2农业技术供需脱节,农业技术推广效率低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是由政府决定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属于政府的事业单位,执行政府的农技推广职能,农业科研机构设置仍延袭着封闭的行政条块分割,寻找能够切实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科研项目主动性较差。在行政命令式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在推广初期,在经济较为落后、人员素质较为低下、领导和技术人员素质较高的情况下,使用强制性手段提早增加创新采用人数的方法极其有效。目前,行政性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在中国经济落后地区,在公共技术的推广方面仍然极其有效。但在技术推广中后期,由于使用行政权威时,忽略了农民的动机,一旦这种行政措施撤离,或者农民产生抵抗情绪后,外部影响下的扩散率反而比自动改变状况下的扩散率低。由于缺乏主动了解农民及市场对技术需求的积极性,推广活动通常是带任务、带指标进行,常以技术为中心,而不是以农民为中心,因此技术推广与农民技术需求之间存在脱节,契合度不高的问题。根据走访调查,吉林省部分农民认为,推广的农业技术并不能够完全符合其增收致富的需求,与当地的农业生产脱节,如无水稻栽培地区推广超级稻栽培技术,技术培训多是培训组织机构自定,事前未征求当地农民的意见。同时,农业技术供给和需求信息反馈渠道不畅,尚未形成良好的供需信息及服务质量信息反馈机制。这不仅阻碍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制约了农业技术的潜力发挥,阻碍了农业科技进步的速度,影响了农业技术成果转化。

2.3农村居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地区居民的科学素养比例呈正相关,公众科学素养水平与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城乡居民在科学素养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吉林省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55年,在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1.2%,初中文化程度占52.5%,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6.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省农民的文化程度比较低,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60%的农民具有中专水平。德国7%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53%的农民受过2~3年的职业培训。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0%左右,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对象是农民,而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直接影响了对科技推广的认知和接受。科技推广工作的关键是科技推广对象对科技推广内容的接受,所以科技推广的效果是看科技推广对象接受了多少,而不完全看开展了多少科技推广工作。并且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业劳动者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农村中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人很多都转移到了非农产业或离乡谋生,农村留下来的劳动力素质更低,即使有水平的专家、教授,面对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的弱势群体,向他们推广科技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显得力不从心。

2.4农业科技推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 科技推广是社会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序和谐的科技推广管理体制和高效灵活的科技推广运行机制是影响科技推广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科技推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还存在许多影响并制约科技推广事业发展的问题。长期以来,科技推广规划的制定、经费的投入、项目的确定等等都是由政府主导,没有脱离计划经济的轨道,没有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缺乏与市场、产业的有效衔接和城乡经济发展的统筹规划,缺乏市、县、乡技术人才资源的共享。这种自上而下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致使农技推广机构的市场服务意识不强,活力不足。

3.加快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3.1加强对农民的农业科技教育和职业培训 农业科技教育是建设现代化农业、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吉林省是农业大省,要加强对农民的农业科技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的三个能力,即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不断加快农民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提高农民动手新技术的能力和科学种田水平;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不断增强农民对信息的捕捉能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适应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不断加强对农民的职业培训。

3.2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内部,对公益性推广职能和市场化职能进行界定,具有市场化职能的政府农技推广部门增强市场和服务意识,应根据市场和农民的需要,兼顾各部门推广任务协同开展工作,打破部门限制;允许外地技术人员到本地区推广,打破地域限制。具有公益性职能的政府农技推广部门做好农技推广工作,并加强对他们的绩效考核工作。同时,将农技推广机构的职能由产中服务向产前、产后纵深拓展,服务范围既包括农业生产,也包括农民所需的其他生产、生活领域,如社会、经济、市场、管理、教育培训、信贷扶持、法律支援等,从而加快政府农技推广工作的速度。

3.3面向生产一线,构建农业技术服务与转化推广平台 积极参加产学研基地项目建设,形成“专家+企业+农户”,“专家+示范基地+农户”,“专家+推广站+农户”等技术服务模式。大力推广实用技术,引进推广新品种,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按照吉林省开展科技帮扶新农村工作的要求,制定科技帮扶农村项目方案,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积极组织新农村农民培训。利用信息网络、示范区、专家大院等平台,对吉林省农村干部和农民进行分批、分类教育培训。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准备针对性较强的培训教材,同时建设农村实用技术数据库和专家智能系统。

3.4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范文第2篇

现代农业科技是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依靠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是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道路。目前河北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阶段,因此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文章对河北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促进河北省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现代农业;农业科技;科技创新

关于现代农业,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业产品有效供给。”由此可见,发展现代农业是十分重要的。现代农业是农业的最新阶段,农业科技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依靠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经道路、正确选择。依靠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依靠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根本出路;依靠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是适应农村经济新变化的必然要求。农业科技已经成为推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基本动力和有力杠杆,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研究河北省农业科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阻碍河北省科技发展的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河北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中的问题

虽然河北省在现代农业科技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新要求相比,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其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在河北省农业科技体系总体发展中,尚有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一)基础薄弱分散经营制约科技应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十分重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将科学技术应用到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从而提高了农业的发展水平以及发展速度。但河北省农业在科技含量以及技术水平上与其他省份仍有很大差距,农业科技基础设施还相对较为薄弱,抵抗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较低,不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以及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虽然涌现了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河北省农业生产仍以分散经营为主,这就导致了单个农户使用科学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任何经营方式的改变以及新的科技成果的应用都会受到排斥;分散经营使得信息闭塞,农民只是不断重复低水平的生产,导致自身供给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极易出现谷贱伤农的现象,农民丧失了采用先进技术发展现代农业的意愿。

(二)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不够根据联合国粮食组织的调查显示,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以上,欠发达国家应达到1%~2%,现在世界的平均水平也早已超过1%,而河北省的农业科技投入强度则长时间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也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制约河北省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政府的财政资金短缺以及如何分配财政资金。比如在农业的相关基础性方面投入了过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而对接下来的应用研究以及相关后续产品的开发则缺乏有力的支持,这就导致了农产品的大量生产与无法满足农产品存储、保鲜、运输之间的矛盾。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不成熟,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链条得不到有效延伸,无法充分发挥河北省在农业方面的资源优势,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对持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形成了较大的障碍。

(三)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意识有待加强农业科技型企业是具有现代农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能力的企业,它是联系农民与市场的重要桥梁,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力军。但是河北省在技术改造以及创新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此外一些农业科技型企业的管理者对于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科技创新的主导者应该是政府,所以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十分有限,而这一点在中小型的企业中显得尤为突出,再加上自身资金短缺,使得自主创新能力停滞不前。此外,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的有效互补不容忽视。河北省政府在科研管理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但其在市场失效时干预力较低,没有形成有效互补,这就导致一些科技成果偏离了市场需要,没有实际意义,不能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支撑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面的作用。

(四)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构成参差不齐有两类人才是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类是主要从事农业科技理论创新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才,而另一类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基层工作者以及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民。从人才总数上来看,河北省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人数并不多,难以满足农村的实际需要。并且人员分布不均匀,结构不合理。许多的科学研究人员集中于城市,而农村的农业科技人员则相当缺乏且分散,缺乏领军人才。许多的农业科研成果完成后不能很好地与社会生产力相对接,同时,农民是农业科技的最终需求者,使农业技术顺利的到达农民的手中,就农民自身来说,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如果新技术的成本过高,他们便会消极对待,放弃采用新的技术成果。

(五)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有待提高十二五期间河北省的农业科技转化率为55%左右,虽然高于我国的平均水平,但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5%~85%的水平,农业科技工作多头管理,条块分割严重,缺乏有效协调与整合。农产品产量高而附加值较低,农业产业化规模不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较少,成果转化能力不足,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平均水平与我国的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河北省人口较多、耕地缺乏,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较为落后,科技成果的转化显得尤为重要。而一部分农民由于受到落后的生产经营理念和较低的文化素质的影响,不能使先进的高新科技应用于农业上,导致了现代农业资源的短缺、浪费,使农业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

二、加快河北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

(一)积极培育现代化科技型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龙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壮大一批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引导、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建设相关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全面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突出把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帮助、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尤其是对于加工型和流通型龙头企业,为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收大量的社会资本或国外资本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建设,加快发展大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高科技、高精尖、加工型龙头企业,从而促进农村的非农产业向城镇聚拢,大型企业及龙头企业向中小城镇、现代科技园区集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

(二)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推动各种资源市场化整合当前,重中之重是要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现代农业的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全局,所以必须加强对现代农业的科技投入和引导力度。为了推动现代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政府的财政投入一定要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同时为了改变多年以来在农业科技方面投入较低的问题,应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力度。其次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积极鼓励、支持、引导各类组织或个人涉足具有广泛的市场以及应用前景的农业技术开发领域,努力形成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强大合力,整合各类投资以及财政资金,实现加快农业科技进程,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目的。

(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步伐,完善现代化农业科技体系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提升的关键因素,是一国农业领先于他国的先决条件。推进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当务之急是要紧紧围绕河北省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目标和时代要求,积极探索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坚持技术引进与外部交流相结合的再创新,争取在新的重大领域、前沿技术研发以及应用推广上取得新的成就,同时积极改善农业科技的创新条件,加大政府的政策倾斜力度,鼓励、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及国外资本积极参与到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在紧紧依靠现有的农业科技基础设施的同时,充分考虑产品、区域、人员、技术等因素,整合农业科技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完善河北省现代化农业科技体系。

(四)加强现代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群体农业劳动力素质是影响河北省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相关问题,应加快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开放的人才流动机制,打破部门集体单位间的人才壁垒,积极创造符合全球化竞争与国际接轨的政策环境,发现、培养和聚集高素质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当前,应深入发展和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开展各种职业教育和建立新型农民培养制度,针对不同层次需求、不同专业偏好的市场需要,设立多种农业教育培训机构,并提高各类农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培养能力,尤其是对于农业基础推广人员应加强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技术推广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同时,顺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大趋势,调动农民利用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群体。

(五)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问题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一环,也是河北省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步伐,不断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对于提高河北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载体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科研院所、教学单位的参与意识与作用,积极鼓励科研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及时、大力地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要引导和鼓励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与农民合作组织等机构的密切合作,共同开发或对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一体化经营方式,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进程中,河北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大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借力京津、整合河北全省农业科技资源,联合开展农业科技重点项目攻关,以产业为导向,以产品为单元,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步伐,解决制约河北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问题,使农业科技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增强河北现代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Z/OL].

[2]任秀梅.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对策[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3]付娆.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问题探讨[J].农村经济,2014(03).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范文第3篇

一、吉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过程和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农业科技成果本身的配套以及政策体制管理,财力投入,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等多层次、多领域、多方位的协调、协同、协作。吉林省由于财政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不足、机制不健全以及成果的有效需求障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011年有7类100项农业科技成果面世,而成果转化推广率仅为26%左右,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15%,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是我们农业大省所面临的一项重要改革内容。

二、制约农业成果转化的因素

(一)缺乏转化的意识。科研人员普遍存在着只注重研发,而忽视成果转化的输出环节,导致成果与转化没有形成有机整体。

(二)缺乏需求内在动力。目前,我省广大农村采取土地承包分散经营方式,农户为基本生产单位,土地承包经营权又常常流动,不利于一些大型综合性的农业技术应用。

(三)缺乏应用能力。分散经营的农户没有足够的物力、财力承担现代物质技术的装备能力,加之,现阶段农民总体素质偏低,特别是年轻的农民外出务工,老农民留守故土,对农业科技望而却步。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市场在农村,主要用户是农民,农民认知度低和缺乏应用的科学能力,是制约成果转化一大障碍。

(四)缺乏推广机制活力。我省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服务功能不健全,基本处于单打一或靠政府行政命令,没有形成统一联合开展综合和市场化运作,尤其是缺乏成果转化、经营服务的激励机制,导致成果研发、转化、技术服务脱节,难以产生经济效益。

三、加速成果转化的对策及建议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要做到“三个注重和三个着力”,即:注重农业科研与农、林、畜等生产部门密切联合;注重农业院校、推广站、种子公司、畜牧兽医等部门密切配合;注重科研基地与实体企业合作;着力在科技适用性上下功夫;着力在政策扶持上给予倾斜;着力在财政扶助上加大资金投入,加速推进全省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一)树立科技意识,强化责任落实。

1.有针对性地抓好培训。农业部门要会同科研院校、农业技术推广和科技等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规划,分批、分期对乡村科技骨干、科技专业户、龙头企业和科技带头人进行技术培训。

2.抓好教学。办好农村职业高中,提高专业文化知识,学生毕业后回到农村担任农业技术员或村干部,真正成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3.抓好宣传。要成立专门的科普组织,抓好农业科学普及教育,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和网络等手段,开展科普教育。

4.抓好示范。加强农民科技示范户、示范村建设。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让农民作为参与者和受益者,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直接感受科技成果的作用,激发农民树立科技意识,促进农民采纳新技术,运用新成果,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

(二)加大政策扶持,强化机制建设。

1.科技主导,建立联动机制。

一是科技服务一站式。实行科技人员跟踪成果转化到基地,全程负责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到人,提高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二是成果实施一体化。鼓励科研院所承办、创办科技示范区,提升科研成果的质量,创新科技产品的产业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三是成果转化一条龙。鼓励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以科研成果入股,与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大户共建科技园。实现科技人员成果、效益双丰收。

2.市场引导,建立激励机制。

一是建设好服务功能。按照强化县级、健全乡级,积极探索区域性建站的服务格局,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公共服务网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服务体系和功能。

二是建立推广队伍。要在人才开发培养和科技推广队伍建设上探索创新,合理设定编制,优化人才队伍结构,要完善鼓励科技人员创业的政策措施,加快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三是建立市场化模式。探索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体制改革。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促使技术人员、农民、经济组织形成利益共同体;允许技术人员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经营特色产业。

四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技项目决策、执行、评价相对独立、相互监督的运行机制。对专业技术职务试行评聘分离,根据实际贡献率采取聘任制,市场化运作,彻底打破科技人员“吃大锅饭”;探索科技人员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和效益分成等,真正形成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多劳多得的分配格局,充分激发和调动科技人员创业、创收的积极性。

3.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

一是以奖补为动力。把科技培训费直接补给对科技成果转化跟踪服务的科技人员,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对创办科技经济实体的,财政给予贷款贴息,同时,在税收上给予优惠;对科技成果转化做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重奖。

二是以项目为载体,把性质相同、类别相近、用途相似的财政资金集中起来,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投入,支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设。

三是结合政府的产业化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粘合和“四两拨千斤”导向作用,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和税收优惠等多种措施,引导农民、企业等社会资金投入。

四是充分挖掘现有资源,降低投入成本。对一些闲置资产和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利用,如:利用合乡并镇后闲置的办公室、村小学校舍以及对外出租、出售的册外耕地、荒山、草原、林地和水域的收入,丰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来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五是根据吉林省现行的惠农政策和财政体制,改变惠农项目审定、资金分配的审批管理格局,创新建立项目审定、资金分配和绩效考核的管理模式。

4.借鉴国内外农业保险的经验,结合吉林省的实际,探索农业保险新途径。

一是实施农业保险税收政策优惠,弥补经营农业保险的亏损,为科技成果转化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二是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对参与科技保险的企业给予适当补贴,调动保险企业参与农业科技保险的积极性,降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带来的风险。

三是探索政策性农业再保险机制,采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为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健全有效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联保机制。

(三)集中财力物力,强化措施落实。

1.加大重点投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在兼顾全省平衡的同时,重点对粮食主产区、耕地面积大、挖潜增收多的粮食生产基地倾斜;加大对提高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2.突出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品牌化。完善政策措施,积极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形成从科研到市场的良性循环。

3.侧重经济效益。对一些预期转化效益良好的重点项目和重大成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同时,根据科技成果的特性,合理调整转化项目实施的周期,确保重点项目和成果得到顺利转化,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4.着力抓好落实。为确保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顺利推进,必须强化措施落实。

一是强调责任抓落实。抓落实要建立以“一把手”为主体的管理机制,做到责任到人,实行领导带头包保县(市),科研院所率先包保重大项目,科技人员包保示范户,全程负责一抓到底。

二是强调任务抓落实。每年都要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任务双向下达。既分解到每位领导、细化到科研院所、量化到科技人员,同时,明确到各县(市)、各乡镇、各村屯户,每项工作都有明晰的目标任务分解表,定期通报。

三是强调时间抓落实。尤其季节性很强的农业科技,在成果转化上要明确完成时限。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范文第4篇

    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的情况下,通过科技进步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把农业发展建立在科技创新驱动的基础上,是发展现代农业最根本的出路。针对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现状,各地科技部门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取得了各具特色的经验,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2009年10月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开始实施农业技术转移“信服通”工程。该工程依托北京协同创新联盟,以农业技术转移服务为核心,以村镇专业合作社服务站点为基础,通过网络信息化手段将先进的农技成果直接送到农民手中,让农民直接受益。该工程已先后在北京市7个区县开展合作试点,2011年底服务网点总数迅速超过了130家。“信服通”工程的特色在于:首先,热线服务,方便快捷。“12396”服务热线以农业专家组成专家服务团,以农民科技需求为基础,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解决农民的生产难题。其次,“一网四库”,丰富内容。网站设有科技人才库、实用技术库、科技计划项目库、成果专利库,四库结合,实现农业科技一站式服务,方便科技企业及个人能够迅速高效的查询到需要的科技信息。再次,全方位远程视频诊断系统。该系统具备语音服务、专家答疑、短信服务、网站服务等功能,为农民提供专业快捷的农业科技咨询服务。“信服通”将基层服务站点、中介服务机构和技术转移服务队伍三者结合,突破了从农业科学技术到农民手中应用的瓶颈。

    上海是一个标准的“农业小市”,却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强市”,现代化的农业园区在全国领先,667m2耕地平均效益接近5000元,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和上海市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共同成立上海现代农业技术转移中心,这是国内首家由专门的技术经纪组织和技术经纪人建立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上海市农业科技资源丰富,科技资源优势明显,在食用菌研究开发及工厂化生产、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生态环保和生态产品等方面占据领先地位。仅上海市农科院每年约产生40~50项农业科研成果,但30%的成果转化率却将大部分农业科技“束之高阁”,无法在生产中得到应用。上海现代农业技术转移中心实行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营机制是:以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农业科研系统、农业高等院校以及农业推广系统为技术源头,为供技术需双方搭建交易平台,为需求者提供多元选择,为成果转化开辟“绿色通道”。同时,选择一些潜力项目进行孵化,将基础的技术成果进行分析包装、二次加工,变为可转移的成熟技术,再向外推广。最后,对较成熟项目实行产业化发展,待企业正常运转后,平台再按约定退出。

    科技超市是借鉴现代商品超市的理念,将成果、技术、信息等科技要素当作商品整合到科技超市平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技术转移。江苏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率先采用农业科技超市模式,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业科技超市包括店面、队伍、网络、基地、成果、品牌“六要素”,采用政府引导与市场竞争双结合的方式,优化全省农业科技服务资源配置,探寻科技服务“三农”的新模式。截止到2012年6月,江苏省已有农村科技服务超市214家,组建了由1700名专家组成的科技超市专业服务队伍,覆盖全省13个省辖市和65个县(市、区),覆盖率达到61%。转化农业科技新成果593项;探索形成了灌云“龙农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东台“农业科技型企业+专业服务站+农户”、宜兴“大学+涉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农户”、南京市江宁区横溪农村科技服务基地“科技超市+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等一系列农业科技超市运行新模式。

    湖北省涉农院士有12位,农业科研人员5000余人,2011年度共有308项科技成果(人)及18家企业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其中包括科技进步奖249项,成果推广奖14项。2012年,湖北省科技厅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开展“科技金融专项行动”为农业科技提供资金保障。充分运用金融工具和政府投入,带动社会资金向科技成果转化领域聚集。仅2011年,湖北省科技厅与多家银行签订科技金融协议,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共计260亿元的授信,省内外投资机构投资近50个企业的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项目,新增直接投资额10.6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近50亿元。同时,湖北省还优化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推出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产品,建立科技企业信息库并及时更新,力争实现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打造全国科技金融结合工作的典范。

    2009年广东省为推动经济发展,吸引人才以突破科研成果转化的难题,在全国率先实施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计划,以团队形式规模化吸引人才。根据该计划,每个引进团队将获1000~8000万元(最高可达1亿元)的经费支持。该项人才计划实施以来,广东省已累计投入财政资金8.55亿元,分批引进30多个海内外创新科研团队,引进的创新科研团队成员已由最初的239人拓展为现在的600多人,带动地市财政和社会投入50亿元,为广东省带来了一大批推动产业发展急需的核心技术和高科技人才。在“团队引进”模式的带动下,广东创新人才发展模式实现“滚雪球”式发展,科技人才队伍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2011年研发人员达到38万人,近3a平均增长17%,规模保持全国第一。广东坚持以人才为本、以“团队”为本,建立“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为团队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及时跟踪了解团队工作进展,帮助团队解决成果转化中遇到的困难。

    发达地区农业科技成果技术转移的启示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只有促进农业科技技术转移,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借鉴发达地区农业科技成果技术转移的成功经验,对加快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技术转移大有裨益。目前,我国农业科研经费大幅度增加,每年通过省部级鉴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近7000项,但实际转化率只有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转化率。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在“三农”投入上,要求“三个持续加大”,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政府大力支持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技术转移的最有力保障,中央和地方财政应确保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稳定增长,进一步加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扩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规模,满足农业经济发展对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范文第5篇

1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宏观形势

1.1从农业科技发展环境看,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谋全局、打基础、管长远的政策措施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地位日益强化,政策扶持和投人力度逐年加大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更加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强调:“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在财政部、科技部的支持下,农业部组织实施了转基因重大专项,建设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启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201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农业科技必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1.2从农业科技发展需求看,我国已经到了必须依靠科技突破资源和成本制约、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的新阶段我国农产品总量需求刚性增长、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但耕地、淡水等资源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不断加大。我国农业水资源短缺,耕地资源不足,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加剧,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突破资源约束,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农业劳动力成本迅速上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增长明显,土地流转成本不断提高,我国农业在全球的比较优势逐步弱化,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突破成本限制,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提升农业竞争力。

1.3从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看,科技革命和世界竞争态势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新兴、交叉、综合学科蓬勃发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前沿技术发展迅猛并向农业领域不断渗透,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美国、欧盟等巳开始了新一轮战略部署,依靠政府农业科技系统大力研发农业公共产品,依靠强大的农业企业抢占种子、农机等农业产业的战略制高点。美国制订并实施了2012~2017年农业研究与战 略计划;欧盟出台了“地平线2020”科技计划,并将农业科技项目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41。在发达国家新一轮农业科技计划完全部署到位、取得突破实现产业化之前,我国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主攻方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迎头赶上,在未来世界农业科技及产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2“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需求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科技创新已成为各国经济竞争的焦点。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城镇化信息化发展加速期和农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农业科技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逐年增强;同时,也为农业科技发展带来了新任务和新要求。

2.1提高土地产出率,巩固和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当前,我国正处在“四化”同步推进的重要时期,随着人口总量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消费水平提髙和工业用途拓展,我国对粮食的需求呈刚性增长,对粮食品种品质结构和区域结构提出了新要求。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消费国,每年粮食消费量占世界粮食消费总量的1/5,是世界粮食贸易量的两倍多'据测算,到2020年,粮食消费总量将达到8799.22亿kg,保障有效供给任务艰巨|61。在土地资源刚性制约情况下,保证十几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必须通过科技发展,进一步挖掘生物遗传潜力,加大对动植物新品种、高效种养技术的创新投人力度’大幅度提高单产,推进大面积均衡增产,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确保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2.2提高资源利用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平均不超过0.09hm2,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且呈递减趋势,农业用水有效利用率50%左右。化肥当季利用率和农药利用率仅30%多,普遍低于发达国家20个百分点。农业副产品和废弃物利用不充分,部分农渔机具能耗偏高。农业资源制约日益趋紧,提高资源利用率压力越来越大,必须加强对节水、节肥、节药、节料等资源节约技术的投人研发,突破肥、水、饲料等资源高效利用技术,转变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

2.3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民增收目前,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偏低,据FAO的数据显示,美国每个农业劳动力经营耕地面积为60.9hm2,日本为1.9hm2,韩国为0.8hm2,印度为0.6hm2,而中国仅为0.4hm2;与其他产业也有较大差距,仅相当于第二产业的1/8、第三产业的1/4左右。同时,农业劳动力成本迅速上涨,2005~2012年农村家庭经营用工日工资年均增长17.8%;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增长明显,土地流转成本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必须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为目标,增加对节本增效技术的研发投人,如增加对新型农业机械设备的研发投人,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减轻劳动强度,提髙劳动效率;增加对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的研发投人,拓展农产品产业链,增加农业附加值。

2.4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应对经济全球化新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国际农业竞争日益加剧'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浪潮方兴未艾,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技术迅猛发展并向农业领域不断渗透,加快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正在引领和支撑世界农业格局和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革|81。目前,发达国家正在对农业科技和农业产业发展进行新的统筹部署,开始了新一轮抢占农业科技和农业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整体水平偏低,农业技术研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差距'面对国际新态势和新挑战,我国必须在战略性、前沿性的农业科技领域加强部署,尽快取得一批重大理论和知识创新成果,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高技术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才能抢占科技制高点,始终把握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同时,依靠科技进步有效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改善农产品品质和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

2.5缓解生态环境压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目

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遭受着外源性污染和内源性污染的双重压力,已成为制约农业健康发展的瓶颈约束。随着人口增长、膳食结构升级和城镇化不断推进,我国农产品需求持续刚性增长,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解决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共生共存的问题,也就是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当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全国基本农田土壤质量在逐步下降;全球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也更加突出,气象灾害增加显著。在这些环境问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以及不科学、不环保的种养方式所引起的。因此,生态环境压力对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技术研究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

    3“十三五”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

在系统分析经济发展进人新常态对“十三五”农业科技创新的新需求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的战略导向,采用定性分析和专家分析等方法,提出了“十三五”我国农业科技应重点强化的领域及方向。

3.1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引擎驱动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强化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基因编辑技术、农业生物优异基因高效规模化挖掘等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加强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强优势杂交种快速培育、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等技术研究,构建分子育种平台,力争在优质高产多抗专用植物新品种培育、优质动物新品种选育和高效繁育、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现代种业发展。建设农业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研究农业个性化云服务技术、农业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农业物联网组网技术,研制农业精准作业技术与装备,开发农业数据采集传感器,构建农业物联网标准体系,整体提升信息化水平。

3.2食品营养、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技术消费者高度关注的食品营养、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技术。围绕“产品供求平衡、居民膳食均衡”的目标,强化水土资源支撑能力、食物供给与消费需求、营养有效供给与合理需求等研究,以及重点人群、重点区域膳食质量与食物资源评价研究,为居民科学合理膳食提供指导。以大宗粮油等主要农产品加工增值为重点,强化高效提取与工业化连续分离、非热加工、节能型浓缩干燥及杀菌、高活性食品发酵、食品加工酶催化等技术研究,提高加工转化效率;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管理、农产品溯源等技术研究,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3.3农机和设施装备技术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为

目标的农机和设施装备技术。围绕保障粮棉油糖安全增效、农业全程机械化发展需求,重点突破水稻机插和油菜、花生、棉花及甘蔗机收等技术瓶颈,加大粮食和优势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成套装备研发力度。加大农产品精深加工成套装备、大马力拖拉机配套农机具等的研发力度,提高农业装备的适用性、便捷性和作业效率。针对设施装备技术发展及应用,强化温室升级换代工程技术、全产业链自动化关键技术与装备、信息化智能化装备等研究,整体提升设施农业发展水平。

3.4化肥农药减施技术以降低农业投人品使用量

为目标的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重点开展氮磷减施增效与化学农药减量控施的机理与调控途径、耕地地力对化肥利用率影响机制等应用基础研究;研发新型肥料与化肥替代减量、化学农药替代减量技术及髙效施肥施药装备;集成主要粮食、蔬菜、果树和经济作物的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进行大田示范。

3.5地膜和重金属污染消减技术以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的地膜和重金属污染消减技术。重点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基准研究及标准体系构建、安全风险评估与安全区划研究,强化中轻度污染耕地安全生产、重度污染耕地修复等技术研究,开发配套技术模式及制剂,建立适合不同污染程度耕地安全利用与修复的技术方法体系。研发适应不同需求的新型可降解地膜,以及适用性强、回收率高、作业费用低的高效残膜回收机具,建立残膜回收技术体系及循环利用模式。

3.6农产品物流和仓储技术以减少农产品产后损

失为目标的农产品物流和仓储技术。以大宗鲜活农产品为重点,强化产品预处理、储藏保鲜、冷链物流、快速配送等技术研究,大幅度降低农产品流通的损失。开展粮食收获后烘储特性、高水分粮食快速干燥脱水技术与工艺等规模化农户粮食收储运预处理技术与装备研究,降低粮食储藏损失。

3.7耕地质量培育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为目标的耕地质量培育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重点强化耕地地力制约因子及其调控、低产田障碍因子成因及其对作物生长影响等基础研究,以及高产耕地质量保育、中产田培肥与增粮增效、低产田改良与障碍因子消减技术研究,研发相应的制剂。开展抗旱节水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与利用,以及农田精量控制灌溉关键技术与装备、农业节水绿色环保新材料与制剂、农田水资源保蓄、劣质水资源化高效安全利用等技术研究,研发农田多尺度信息采集技术及设备,建立精准灌溉与智慧节水灌区。3.8秸秆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技术以农业废弃资源循环利用为目标的秸秆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技术。开展秸秆能源化利用工程技术和环保技术研究,研发秸秆改性成型技术及成套设备、秸秆干发酵技术与设备,以及秸秆还田快速腐解、秸秆资源循环多级利用等技术,促进秸秆的全量化利用。针对不同规模的养殖企业,研发与之配套的畜禽粪便多级利用、堆肥原位除臭、兽药与抗生素生物降解等技术,促进畜禽粪便高效安全和资源化利用。

3.9动植物疫病综合防控技术以提高重大疫病防控能力为目标的动植物疫病综合防控技术。重点加强动物病理学、疫病流行病学等基础研究,以及动植物重大疫病诊断、监测预警与防控,农业(林)及草原重大生物灾害发生发展规律等技术研究,构建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系统、网络平台及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加强生物疫苗、生物兽药、诊断试剂盒、新型生物农药等产品研制,有效防控动植物重大疫病与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

3.10育种材料和育种方法创新以强化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为目标的育种材料和育种方法创新。开展作物种质资源普査与系统调査技术规范制定,完善种质库(圃)和原生境保护点的安全保护与监测预警。攻克基因型高通量精准鉴定技术,实现种质资源大规模基因型鉴定,发掘作物种质资源新基因。加强转基因、分子标记、细胞工程技术、植物代谢工程和生物反应器等生物育种新技术研究,加快杂种优势利用、基因编辑等技术的应用,有效发掘我国丰富的基因资源,为动植物种业发展源源不断提供新品种。

4创新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

4.1创新农业科技管理体制

1)构建国家农业科研体系高效协同机制。在重大科技任务实施中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形成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一盘棋”、“一条龙”、“一体化”新格局。推动组建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协作网,建立髙效协同创新机制和制度,完善重大任务目标控制与评价制度、资源共享与运转制度、成果集成与分享制度。

2)强化农业行业科技的顶层设计。按照上、中、下游一体化全链条设计思路,梳理农业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技术体系问题,凝练和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任务。探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领域重点专项实施管理新模式,加强农业科技专项管理专业机构建设,并探索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农业科研国家队等在重点专项中发挥任务凝练、项目评审、组织实施、绩效评估等方面的主体作用。

3)构建符合农业科技规律的财政稳定支持机制。依据农业科技基础性、公共性、社会性性质,充分发挥政府财政专项支持作用,对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区域农业综合发展等科技任务,设立财政专项和科技重大专项,稳定支持由行业部门组织管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及农业科研国家队等牵头组织实施的重大科技任务。继续优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统筹兼顾农业大产业与小产业、全国性与区域性的产业,保障农业系统多样性。推进农业推广体系与科研体系对接,构建“专家一农技人员一科技示范户”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4)鼓励和支持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与服务的主体。继续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工作,支持和培育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同时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和创新效益的分享主体。鼓励和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在公共科技资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员智力转移等方面向企业流动。实行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后补助”制度,加大对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鼓励企业与农业科研机构、技术推广部门等共同建立联合研发中心、技术中试基地、产业化示范基地等平台,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4.2优化科研绩效管理与科技评价

1)强化绩效管理,健全分配激励机制。改革现有的收入分配政策,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健全科技人才流动机制,推动科研机构去行政化,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与企业创新人才双向交流,完善兼职兼薪管理政策。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完善和落实促进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收益分配政策。落实激励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推进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制定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评价标准,充分调动项目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2)推进科技评价,强化长效机制建设。完善科研人员评价制度,创造鼓励潜心科研的环境条件;建立激励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的导向机制,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工作成效、发展基础、工作目标、发展途径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并且在此基础上总结成果,发现不足,改进提高。在对科技成果分类评价的同时,强化长效激励机制建设,以促进达到持续提升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积极性的目标。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成果转化进一步简政放权,改革知识产权行政审批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成果开发,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全面提高知识产权科学管理水平,为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加快推进科研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科研人员评价制度,健全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激发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全社会创新活力,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成果转化,改革分配制度,进行有偿的收益评价与分配,根据《财政部、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开展深化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的通知》要求,建立符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规律的市场定价机制。通过协议定价、技术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确定成果交易;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人分配和激励制度,对科技成果完成人(团队)、院系(所)以及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技术转移机构等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