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村庄环境美化意见

村庄环境美化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认真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以建设全面体现小康水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农村新社区建设为重点,以环境整治和村庄整理为突破口,深入实施村庄洁美工程,使全区农村面貌取得显著改观,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年内完成148个整治村建设,20*年完成40个整治村(其中30个区级整治村,10个省、市级示范村)建设任务。

二、加强村庄建设规划,优化空间布局

1、继续完善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根据行政区划调整的要求,修编完善《*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完成各乡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开展和完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以及供水、交通、通讯、旅游、环境保护等各专项规划。

2、加强村庄建设规划。根据村庄规划建设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统一要求,加大村庄建设规划力度,优化村空间布局。今年在完成180个行政村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全面推进行政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以及交通、水利等规划相衔接。按照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指导原则和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区域特色的要求,对城中村、园区村、近郊村、远郊村、近远山区村和地质灾害频发地带村分类指导,规划建设不同风格、不同品位的农村新型村居。城中村、园区村和城镇组团驻地村,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和公寓式安置为目标进行改造,引导农民由分散居住向适度聚居发展;近郊村,逐步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聚;远郊村,有计划地推动轮换新建、分区建设;边远山区村、地质灾害频发地带村,采取分期分批有计划的下山脱贫和异地搬迁。

3、科学设计美化农民住房。按照村庄建设规划总体要求,科学设计农民新居,与乡村自然景观相得益彰,自然和谐。并按高、中、低档为农民设计多种户型方案,供农民选择,杜绝农村毫无章法的乱建,避免一代人建几次房子的现象。(牵头部门:区规划分局;主要配合部门:区农办、水利局、旅游局、环保分局、交通分局、国土分局、有关乡镇(街))

三、加快集镇和中心村建设,增强集聚功能

1、加强中心镇、中心村的培育。按照优化布局、整合力量、节约资源的要求,加大小城镇开发建设力度,着力推进航埠、石梁、万田、石室四个中心集镇的培育和发展,万田集镇建设与山区农民下山脱贫相结合,按照农户自愿、规模适度、合理集聚、梯度缩并和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原则,逐步撤并小型村,整理空心村,缩减自然村,搬迁偏远村,鼓励偏远山村农民向集镇、中心村集聚,形成梯次合理的农村居住点布局,加快集镇和中心村建设,做强做大集镇,增强其集聚和辐射功能。(航埠集镇建设牵头部门:区建设局;主要配合部门:航埠镇。石梁集镇建设牵头部门:区基础设施投资公司;主要配合部门:石梁镇。万田集镇脱贫小区建设牵头部门:区农办;主要配合部门:万田乡。石室集镇建设牵头单位:石室乡)

2、加快推进集镇、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集镇、中心村建设要按照现代新型社区建设的要求,加快推进集镇、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力求达到“九个一”的标准:一条集镇主干道和相应的集镇环线;一个完善的自来水供应系统;一个满足发展要求的变电站(所);一个由综合性集贸市场组成的商贸系统;一个满足义务教育需求的教育体系;一个休闲锻炼的公园和由一家设备先进齐全的综合性医院组成的保健系统;一个设施齐全的文化服务系统;一个完善的环境保护系统;一个相当规模的示范新村或示范住宅小区。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力求达到“六个一”标准:一条宽7米以上的村道;一个集贸市场;一个医疗网点;一幢集体办公楼;一个农民公共活动娱乐场地;一个连锁便民超市。(牵头部门:有关乡镇(街);主要配合部门:区农办、建设局、规划分局)

3、做好集镇、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延伸对接。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集镇、中心村建设与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对接,与城区总体规划相衔接,在道路、供水、排水、排污、地下管网、环境保护、公交、文化教育等,加强统筹规划,与城区互动建设,协调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与旧集镇、中心村相对接,新旧集镇要尽可能地实现基础设施共享,功能互补,保持建筑风貌的过渡和协调。(牵头部门:有关乡镇(街);主要配合部门:区农办、建设局、国土分局、基础设施投资公司、规划分局)

4、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坚持“优化组合、合理布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分期分批开展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铁路南村安置工程建设,完成徐家坞迁建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对部分保留村进行环境整治,切实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实现“城中村”与城市融合,使“城中村”通过改造成为城市居民新型社区。(牵头部门:区基础设施投资公司;主要配合部门:有关街道)

四、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实现城乡资源共享

1、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与广大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排污、交通、通信、防洪、电力等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延伸。通过快速便捷的交通网,联结城市和乡村,保证城乡生产和生活活动联系的密切性,给城乡居民远距离就业以及乡村居民生活消费行为带来便利,实现城乡之间的资源共享。

2、加快推进服务设施共享。如城市公交、城市供水、城市燃气等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用服务设施,以区域化建设为手段,实行一体化的建设标准、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一体化的服务和价格标准,实现公用设施全社会资源共享,让更多农村居民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得到实惠。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在全区新建供水管道23.5公里、加压泵站1座,解决改善双港街道、万田乡、石梁镇、七里乡1.45万人口的饮用水。(牵头部门:区农办;主要配合部门:区发展和改革局、规划分局、财政局、民政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教育体育局、建设局、国土分局、交通分局、环保分局、有关乡镇(街))

五、深入实施村庄整治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1、深入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示范村建设以城中村、园中村、城郊村、经济基础好的村、整体搬迁村、下山脱贫出库移民小区、生态文化特色比较明显的村为重点,整治村建设以中心镇所在村、中心村和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浙赣铁路沿线村为重点,牢牢抓住规划、筹资、建设、管理等重点环节,扎实推进村庄整治建设。今年要完成10个示范村、30个整治村的建设任务。

2、扎实开展村庄整治配套工程建设。按照“二改四化”的村庄整治要求,对涉及农村建设的工程项目,坚持以“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为龙头,整合和统筹安排农村建设各项工程,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各部门村庄整治力量,形成齐抓共管村庄整治合力。整合区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实施的“先锋工程”;宣传部、文化局牵头组织实施的有线电视(广播)进村入户工程、特色文化村建设;区农办牵头组织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水利局牵头组织实施的“万名农民饮用水工程”、“百里清水河道工程”;林业局牵头组织实施的“百村万樟、园林下乡”、生态绿化示范村建设、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工程;民政局牵头组织实施的下山出库移民工程;农业局牵头组织实施的生态养殖园区、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及百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水利局牵头指导实施的农村改水改厕工程;交通分局牵头组织实施的“康庄工程”、“千里绿色通道工程”;生态办牵头组织实施的生态乡(镇)村建设;国土分局牵头组织实施的农村宅基地整理、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以及其他政府性投资的各类农村建设工程和项目的资源,扎实推进村庄整治配套各项工程建设。

3、建立和完善村庄整治建设长效机制。倡导勤勉、自助、协作的精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自觉地参与建设和管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相应的长效管理机制,依靠群众自治组织,采取理事会、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等形式,把突击整治与经常性管理有机结合,形成村民共同保护环境、爱护卫生、革除陋习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以保证建成一批、巩固一批,改造一项、保持一项,保证长远效益,使新农村建设和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牵头部门:区农办;主要配合部门:区发展和改革局、规划分局、财政局、民政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教育体育局、建设局、国土分局、交通分局、环保分局、有关乡镇(街))

六、全面开展“清洁*”行动,改变农民生活居住环境

1、继续组织开展农村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进一步调动各方力量广泛开展以清理垃圾、清理河塘、清理乱堆乱放、清理污水等为主要内容的“清洁*”行动,重点突出集镇、道路两侧、河道、池塘和卫生死角的卫生整治,做到道路两侧地下无垃圾、堆积物,水面无漂浮物、河道无障碍、河岸无垃圾,辖区内无暴露垃圾,农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绿化美化村居环境。进一步完善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党员干部卫生责任区制度、村民环境卫生公约等长效保洁制度,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卫生环境治理和维护工作。采取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进一步规范村民卫生习惯,提高文明素养。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环境面貌,树立一个环境整洁优美的农村新形象。

2、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科学处理。加大农村畜粪处理为重点的农业面源污染处理力度,把农村生活污水、人畜粪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农村沼气工程结合,大力促进农村沼气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万田乡、九华乡等畜禽养殖多的村级沼气工程配套建设,进行农村厨房改革试点。农村面源污染处理要与卫生村创建工作相结合,制定卫生村创建标准,明确创建要求,制定创建计划和方案,通过卫生村创建加快推进村庄面源污染科学处理。(牵头部门:区农办;主要配合部门:区建设局、财政局、民政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教育体育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局(卫生局)、国土分局、交通分局、环保分局、有关乡镇(街))

七、加快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

1、大力开展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根据就近、节约经费的原则,按照市场化运作、分级负担的投入的要求,采用三种模式,扎实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对城市延伸处理,主要采用“户集、村收、村运、市处理”的方式处理垃圾。涉及7个乡镇28个村;对乡镇集中处理,主要采用“户集、村收、乡镇运、区处理”的方式处理垃圾。20*年涉及8个乡镇140个村,20*年涉及12个乡镇191个村;对就地分捡处理,主要采用“四清理”、“四分类”、“四处理”的方式处理垃圾。20*年涉及7个乡镇98个村,20*年涉及6个乡镇47个村。

2、加强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做好7个中转站,146个村收集点的运行基础上,今年要新建1个中转站,115个村收集点,采取就地收集、就地分类、就地处理方式加快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对实行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的行政村,建章立制,进一步规范中转站、收集点运行机制,促进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正常运行。(牵头部门:区建设局;主要配合部门:区农办、林业局、水利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局(卫生局)、有关乡镇(街))

八、加快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不断提升农家乐发展水平

1、大力发展各种类型农家乐。按照“经营村庄”理念,大力推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要与村庄整治建设相结合,依托田园风光、山水美景、乡土文化、绿色食品、农家情趣等特色资源,按照“一乡(镇)一特色或几村一特色”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各种类型农家乐,着力抓好和建设一批以环境优美村和生态农业基地为主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努力提升我区农家乐档次,加快我区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

2、加大农家乐日常管理。加强农家乐规范管理,明确相关部门协调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农家乐管理标准和星级考评标准。加强农家乐从业人员培训,提高素质,提高服务水平,真正做到诚实守信,讲究信誉,以优质服务和风格独具的“农”家特色来吸引广大游客。加大农家乐扶持力度,出台政策,减免相关规费,促进健康持续发展。充分挖掘农村文化底蕴,强化生态资源保护,努力提升我区农家乐档次。(牵头部门:区农办;主要配合部门:区旅游局、林业局、水利局、规划分局、国土分局、交通分局、环保分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局(卫生局)、有关乡镇(街))

九、加快生态景观带建设,创造优美舒适乡村环境

1、深入实施景观带工程。在石梁—七里、花园—石室两条公路沿线,深入实施造景工程,加大绿化造林力度,使石梁—七里、花园—石室两条生态景观带成为我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加强景观带环境卫生整治,在石梁—七里、花园—石室公路沿线,结合村庄整治各项配套工程,深入开展小溪流、污水等环境卫生整治,为乡村创造优美舒适生活环境。(牵头部门:区林业局;主要配合部门:区农办、水利局、交通分局、环保分局、旅游局、有关乡镇(街))

2、深入开展“赤膊房”整治。按照“示范引导、点上突破、面上推进”的原则,深入开展石梁—七里、花园—石室公路沿线“赤膊房”整治,着力形成“源头抓控制,面上抓整治”的工作机制,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创造生活、美化生活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参与“赤膊房”整治,根据各村实际,制订出限期整治目标和政策激励措施,并出台政策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景观带沿线“赤膊房”整治进行补助,加快景观带建设。(牵头部门:区农办;主要配合部门:区林业局、水利局、交通分局、环保分局、有关乡镇(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