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政局发展产品质监管理意见

民政局发展产品质监管理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钟埭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市属各单位: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质量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区域竞争力,根据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升经济总体素质和市场综合竞争力、建成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为目标,以创新为主线,以质量效益为核心,坚持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自主、社会参与,强化以质取胜,夯实质量工作基础,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努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质量工作体系,推进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通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质量兴市、质量振兴活动,使全市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全民的质量意识显著增强,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技术标准战略、品牌战略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凸显,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区域监管责任制全面落实,假冒伪劣产(商)品得到有效遏制,力争到2010年创建成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

分类目标。到2010年努力实现以下工作目标:

(一)产品质量

——工业产品质量:

1.中国名牌产品达到5个,驰名商标达到5件,中国出口名牌达到1个,国家免检产品达到10个;浙江名牌产品达到21个以上,浙江省出口名牌达到2个,浙江省著名商标达到20件以上;嘉兴名牌产品达到48个以上,嘉兴市出口名牌5个,嘉兴市著名商标达到100个以上;

2.全市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98%以上,产品标准实施率达到90%以上;

3.产品质量在省级以上监督抽查中的合格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整改率达到100%,不出现区域性质量问题;

4.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企业达到350家以上;

5.规模以上企业和市级以上名牌产品企业的可采标率达到85%以上;

6.当年确定的部级新产品的标准转化率达到100%;

7.列入“质量兴企”重点企业全面开展标准化体系、计量检测体系、质量管理体系、顾客关系管理(CRM)等活动,开展企业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创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和贯彻实施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标准;

8.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强制性产品认证、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和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管理的产品获证率达到95%以上;食品生产许可证获证率达到100%;

9.不发生因产品质量问题而严重影响国家和省重点工程质量或有重大影响的坑农、害农事件;

10.不发生因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等环节发生问题所引发的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11.药品生产企业全部通过GMP(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药品经营企业全部通过GSP(即《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药品生产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出入境货物质量:

1.出口产品的出厂合格率达到100%;

2.严格控制进境不合格货物,及时有效处置不合格进境货物。

——农产品质量:

1.覆盖全市重点农产品的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创建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园区)达到3个以上;

2.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达到50个以上,绿色食品认证达到10个以上;

3.地理标志产品注册达到2个以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达到1个以上;

4.浙江省名牌产品达到5个以上,浙江省著名商标达到3个以上,嘉兴市名牌产品和嘉兴市著名商标分别达到18个以上。

——市场商品质量:

1.放心店工程建设达到村村全覆盖;

2.创建无假冒伪劣商品一条街;

3.商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70%以上;

4.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在用计量器具检定率达到95%以上,新建、改造的集贸市场计量器具统一配置、统一管理。

(二)工程质量

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工程验收标准要求,无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争创各级优质工程,创“南湖杯”优质工程15-20只,“钱江杯”优质工程4-5只,争创鲁班奖1-2只。优良工程奖的建设工程项目数在本省同级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

——建筑(市政)工程质量:

工程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交通工程质量:

工程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市重点工程优良率达到80%以上;

——水利工程质量:

工程建设项目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80%以上。

(三)服务质量

——旅游服务质量:

三星级以上饭店全面实施绿色饭店标准和ISO9000质量体系标准,星级饭店和旅游景区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有明显提高,打造绿色生态农家乐等游乐品牌,争创嘉兴市级以上“诚信旅行社”1-2家;

——交通运输服务质量:

开展出租车服务规范化管理工作,旅客运输各项安全指标均控制在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范围内,长途客运的车辆档次达到国家对客运车辆的相关要求,全市基本实现村村通公交车,服务质量有明显提高;

——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覆盖率达到100%,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50%以上;

——零售业服务质量:

零售业企业全面实行严格进货把关制度,商品销售实行跟踪制度,深入开展消费者信得过单位(产品)的评定活动;

——邮电通讯业服务质量:

服务承诺履约率达到98%以上,第三方测试评价综合服务水平及能力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四)环境质量

——空气环境质量: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达到85%以上;

——声环境质量:

城区建成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90%以上;

——水环境质量:

确保地表水出境水水质不劣于上游来水水质。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完善质量兴市工作体系,构筑质量和效益高地

1.巩固企业在质量兴市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按照质量兴市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行业自律要求,以市场为导向,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和“质量是企业生命”的经营理念,增强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法制意识,大力实施名牌战略。积极开展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和质量兴企、质量兴业等活动,降低成本,增进效益,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2.完善质量兴市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扶优扶强政策,扶持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加快结构调整,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大对技术机构的投入,合理配置资源,建立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保障体系和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全面、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服务体系和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公证服务和咨询服务,为社会提供检验测试、产品认证、管理体系认证、信用评价、工程和设备监理等方面的服务。在工业、农业、服务行业大力推广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质量认证和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3.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信用信息征集服务系统的作用,促进社会信用意识、企业信用水平和政府部门公信力的显著提高,打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经济环境。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推进、企业为主、社会评价的原则,加快制订企业信用等级的评价方法与标准,把依法注册、依法纳税、公平买卖、财务管理、债务管理、资产管理、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质量认证和规章制度等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企业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发挥信用中介机构的作用,重点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推动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工作,完善对企业财务失信、质量失信、债务失信行为的通报和惩罚机制。

4.加强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具有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的企业家队伍,资助一批企业家参加各类高级管理培训班学习,充分发挥企业家在自主创新、自主创牌中的核心作用。加强紧缺质量人才的培养,积极同国内外著名教育机构、高校合作,加快质量工程师、设备监理师的培养步伐,加强岗位职业培训,培养高层次质量管理专业人才。

(二)坚持从源头抓质量,提升行业、企业和产品竞争力

1.实施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引导、鼓励企业结成技术标准联盟,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制订工作,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专利及时转化为标准,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技术优势,创造自主品牌抢占技术制高点,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逐步建立和完善标准技术社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解决企业获取国际国内相关技术标准、技术法规信息严重滞后的问题。构建与*市出口贸易相适应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启动对主要出口企业预警信息的即时推送服务,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使出口企业跨越技术壁垒,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2.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按照培育储备一批、巩固发展一批、成长壮大一批的思路,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以及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的培育与保护力度,形成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在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鼓励企业到境外注册商标,开展自主品牌经营,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综合竞争力的国际品牌。积极推进区域品牌建设,争创专业商标品牌基地,促进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原产地保护标志等地区品牌的发展。注重品牌等无形资产的运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集中,突出发挥名牌战略的带动作用。

3.加强质量管理创新。引导企业积极开展质量赶超和质量攻关活动,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积极推广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等国际通行的管理体系。推广六西格玛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等科学质量管理方法,引进先进的统计分析技术,更新企业质量管理理念,培育一批省、市质量奖企业,树立*特色的质量管理标杆。

4.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全面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促进食品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进一步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业发展的指导,引导企业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大力推动重点企业通过HACCP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认证,促进食品企业做大做强。建立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集中整顿,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无证生产食品、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印制食品假包装和假标志等非法印刷品、获证企业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等五种违法行为,着力整治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小作坊和无证生产窝点,有效遏制无证照生产、加工、经营食品的行为。

5.发展高效生态都市型现代农业。以优化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为目的,围绕高效农业技术、品牌特色资源和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制订符合*农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扩大标准化生产覆盖率。以农业龙头企业、出口农产品企业为主要示范基地,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动农业企业尤其是出口农产品生产企业采用国际标准组织生产,扩大农产品出口。用产品质量等级、定量包装、计量、包装标识、商品条码等手段,加强流通领域的农产品标准化管理。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工作,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

(三)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1.强化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着重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逐步形成全市安全生产的长效监管机制,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控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保持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2.深入开展打假治劣。全面落实打假责任制,逐级明确打假目标任务,构筑覆盖辖区的打假网络,建立打假形势分析制度,有效预防和打击区域性质量违法行为,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造假事件,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严重、社会影响恶劣、老百姓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迅速依法查处。树立“亲商”、“安商”和“富商”理念,做到“打”与“扶”,“治”与“理”的结合。积极推进企业合法生产、诚信经营,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四)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增强全市服务业综合竞争力

1.加大服务业品牌建设力度。引导服务领域各行业依托骨干企业,通过兼并、联合、上市、重组、加盟等方式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服务业龙头企业和跨地区发展企业,集中力量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业名牌企业。加大旅游产品的质量监督和扶优扶强,扶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服务业老字号品牌,发挥名牌企业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管理效应和品牌效应,促进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2.开展标准提升质量行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新兴服务业,改造传统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加快服务标准化的步伐,加强宣传、引导和推动,重点加快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贸与技术服务、科技与信息服务、旅游、餐饮等领域的标准化进程,加快重点服务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开展服务行业社会满意度调查,促进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加强旅游公共标识国家标准的宣传贯彻,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五)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提高全市工程质量

1.加大工程质量的监管力度。继续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不良记录管理办法》,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落实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施工图审查制度,加强质量监督。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落实质量责任制度。大力开展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和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的落实工作,逐步消除工程质量通病。加强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管理,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努力提高工程质量,引导企业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积极推进“诚信市场”和“自律企业”建设,多创优质工程和品牌工程。

2.培育建设工程监理市场。加快建设工程监理市场主体培育,支持具有行业特点的监理单位获得国家资质认可。规划建设局、发改局、交通局、水利局、质监局等相关部门要协同配合,使监理活动在重大项目中得到顺利推进,促进监理事业健康发展。

(六)提升环境质量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双控指标,切实做到节约用地。积极创建节水型城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降耗,严禁新上高耗能项目,启动一批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加快淘汰高能耗和工艺装备落后的产品及产能。通过抓标准源头、发挥计量节能降耗作用、强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推进特种设备行业的科技进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技术体系,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原材料、能源和资源。到2010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强度(以*年可比价计算)比20*年下降20%,年均下降4.4%。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围绕《*市生态市建设规划》,以建设生态市和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强化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加快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管理,加快城乡绿化建设步伐。加大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巩固工业废水污染源达标排放成果,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重点保护好饮用水源水质。完善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推进市区水资源综合治理工程。加强大气环境治理,控制固体废物污染,实行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到2010年,全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在20*年基础上分别削减17%。创建成省级生态市并努力达到全国生态市标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市质量兴市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宣传教育、考核检查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质监局,具体负责协调和推进质量兴市工作。各镇、街道和市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将质量兴市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质量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切实履行管理职责,落实政府质量工作责任制,在引导、协调、监督、服务等方面为质量兴市创造良好条件。

(二)建立目标责任制。市质量兴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我市质量工作实际情况及全市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总体目标,提出分年度实施的阶段性目标,制定相应的定量或定性指标,分解落实到相关的职能部门、企业及社会有关方面,签订质量目标责任书。各有关部门要在市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切实抓好本系统的质量工作,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确保创建目标得到全面落实。要落实企业作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确保其生产、销售的产品符合法定要求,对其生产、销售的产品安全负责。

(三)强化考核监督。市质量兴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制定的质量振兴目标计划,编制质量兴市考核细则,按年度逐项考评质量振兴目标落实情况。市政府将考核结果纳入市委、市政府对镇、街道和部门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

(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深入开展质量兴镇(街道)、质量兴业、质量兴企活动,新闻单位要及时宣传报道质量兴市、创建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的一些重大活动,重点宣传名牌战略、技术标准战略的经验及成效,引导消费者和全社会积极参与质量兴市活动。要结合“质量月”、“质量万里行”、“3.l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百城万店无假货”等主题活动,加大宣传力度。要广泛宣传质量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市民的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政府、企业重视质量,新闻媒体宣传质量,社会、百姓关注质量的浓厚氛围。

(五)落实扶持激励政策。各级财政要对具备部级资质的质检中心建设、标准体系建设、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组织重点质量问题攻关和质量改进等工作给予财政支持。要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增加投入,加大新产品研发和技术进步工作力度,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完善质量奖励制度,对获得各级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的企业和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制(修)订的企业(单位)按照市委市政府激励经济发展政策的有关规定给予奖励。中国名牌产品、省名牌产品及国家免检产品要优先列入各级政府采购目录。将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纳入优先培育范围,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行列。鼓励银行、保险和担保机构加大对名牌产品和驰(著)名商标企业的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