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政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

民政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

为扎实稳步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央、省市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现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要求,以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以培育和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为中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突出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为着力点,积极落实东向发展战略,广泛开展“全民创业行动”,全力组织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实现农业增长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加强领导,转变职能,准确定位,不断完善激励政策,充分发挥党政机构在新农村建设中主导作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广泛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坚持科学规划、循序渐进,注重从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实际问题入手,始终做到“三个符合”,即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搞超前消费和过度建设,不增加乡村债务,不增加农民负担;符合群众的愿望,不搞强迫命令,不做表面文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不搞无效益的产业。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以农民为本,从实际出发,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模式;坚持因村制宜,实行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做到百花齐放,不搞一刀切。

——重点突破,务求实效。正确处理好急与缓、远与近、点与面的关系,抓好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分步实施,梯次推进,务求实效。

二、目标任务和具体标准

1、总体目标:到20*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3亿元,年均增长8%;农业增加值达2.56亿元,年均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8%以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5万人,其中外出务工1.6万人;城镇化率达43%,全面实现村村通油路、通电视、通电话;水利设施配套完善、运行良好,其中自来水普及率90%以上;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0%以上,沼气普及率达到40%;适龄青少年人人享有免费义务教育,人人享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文体活动形式多样,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道德情操高尚、村风民风淳朴、村务管理民主,村庄环境整洁。

2.具体要求:20*年,*村4个村,20*年叶村、金家岭村、龙川村等8个村,20*年考川村、胡门村、奇墅村等8个村达到以下标准;20*年前,全县60%以上的村基本达标。

———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收入水平。每个村有1-2个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主导产业比重占农业增加值的50%以上。集体可支配收入达5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村内道路硬质化,行政村交通主干道黑色化;排水通畅,道路顺畅;电视入户,电话进家;95%以上农户用上卫生安全自来水,基本农田灌溉保证率达到90%以上。

———有较好的科技教育支撑。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5%以上;25岁以下农村劳动力基本经过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并掌握1-2门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占农业人口的比重在40%左右。

———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村庄内绿化覆盖率超过25%;森林覆盖率山区村达到78%,城郊村达到58%,村域范围内基本无荒山荒坡;村口、水口生态林和古树、名树得到有效保护,逐步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村。

———有整洁的村容村貌。村庄建设规范有序,河道、塘库及时疏浚,水体清澈;村内垃圾集中堆放处理,村有环卫保洁员;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以上;沼气普及率达到30%以上;人畜分离,环境优良。

———有文明进步的村风民风。爱国守法,明礼诚信,赡养老人,家庭和睦;不,不搞封建迷信,移风易俗,不破坏生态环境,不违规上访,无政策外生育;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稳定。

———有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建有以村委会为中心,集文化宣传、党员干部学习、图书阅览、远程教育和人口与计划生育等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村文化广播室逐步具备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的能力,并有一名村干部负责。

———有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积极组织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有益活动,注重保护、挖掘和传承民间艺术和文化遗产。

———有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占全村农业人口的85%以上,大病有补助,贫困有救助。村卫生室设置达标,管理规范;卫生防疫措施落实,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

———有健全的民主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做到“六规范一满意”,每年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不少于4次;村两委班子团结,有较强的战斗力。

三、建设重点和主要内容

1、加速壮大村域主导产业,培植新优势。按照比较优势和非均衡发展的原则,以产业化理念抓主导产业,着力培育做强茧丝绸、木竹、茶叶、果蔬和特色养殖五大农业支柱产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每个示范村的主导产业,要按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的要求,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具体的年度发展计划和实施意见。每个村要建立1-2个有一定规模的主导产业示范基地,推广农业科技集成配套技术,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普及,提高农业生产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力争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年均提高5个百分点,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个百分点以上。将产业发展与循环经济结合起来,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底蕴深厚的徽文化资源,以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为着力点,促进新农村建设。

2、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培育新农民。按照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的要求,以实施“阳光工程”为重点,加快培育产业工人和产业农民,引导农民双向创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力争到*期末,农村“两生”(当年毕业未继续就读的初高中生)专业技术培训达95%以上,农村人口向非农转移每年递增5%以上,全县18岁以上、45岁以下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大力开展“全民创业行动”,鼓励和支持外出创业有成者回乡创业,充分发挥农村能人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造就一批有理想、有文化、有技能、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3、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增添新活力。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切实加强农业招商引资,扎实做好项目的编制、论证,整合包装一批生态基地、资源加工、城镇建设等项目,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和宽松的环境,引导外地大企业、大财团、大资本进入农村各个领域,培育一批较大的龙头,建设一批较大的基地,发展一批较大的产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拓展营销市场,努力把我县农产品打出去,推向国内外市场。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新支撑。按照“村内道路硬质化、村庄环境绿色化、家庭生活现代化、农田设施建设标准化”的要求,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通村及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通行政村交通主干道黑色化或硬质化,路宽不少于4.5米,村内路网及宅间道路硬化,配套建设路网排水系统;村内主道路和公共场所安装路灯,并能正常使用;力争到*末,村内主干道路面硬化率达80%以上,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加快农村生态体系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扩大公益林和封山育林面积,开展新安江、青弋江上游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五溪山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强化野生动物栖息地、原生地和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进一步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林产工业;加强村内主要道路、河道两边的植树绿化,鼓励农户发展庭院经济,注重村口、水口生态林和古树名木管护。继续推进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力争*末,安全卫生用水普及率达*0%;扎实推进“一池三改”沼气建设项目,提倡使用沼气等清洁化能源,有条件的家庭率先建无害化卫生厕所。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大力清理整修当家塘和沟渠,搞好蓄水池等水源工程建设,抓好水利灌溉设施配套挖潜,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积极推广设施农业,发展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施好东方红水库、灌区除险加固工程。

5、统筹城乡规划编制,建设新村镇。以村为单位,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群众参与、科学编制、坚持标准、逐步到位”的原则,立即着手编制村庄建设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规划。村庄建设总体规划要尊重民意,在广泛听取农民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通盘考虑农业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和传统文化生态;注重徽文化理念的传承和发展,注重历史文脉保护与现展、生产发展和生活舒适相结合,体现徽风徽韵、农村特色,保留农村历史文脉,保持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坚持不推山、不砍树、不填塘、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人与自然和谐,既展现农村的田园风光,又彰显徽州的历史文化底蕴,适应农民生产生活要求。规划、建设部门要积极配合乡镇作好村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并负责规划人员的系统培训。产业发展规划要突出资源优势,调整农业结构,近期目标与长期发展相结合,注重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农业、林业及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根据示范村的农业、生态、旅游、劳务等资源条件,帮助确定1-2个主导发展产业,指导示范村做好农业资源整合,提高主导产业效益,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规划要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现代文明为目标,以建设为农社区服务为核心,以村为单位,统筹编制;交通、水利、电力、通讯、广播、文化、卫生、农业、供销等部门要积极配合示范村的规划编制工作。要围绕资源特色和产业优势,实行分类指导。城郊,可结合城市拓展和重点工程建设,规划建设社区型农民新村,引导农民向新区集中、向居民转变,努力打造一批城郊特色样板村;公路沿线和景区周围,要按照“路畅、山绿、村兴、民富”的要求,从村容村貌整治入手,重点加强村庄道路、农田水利、公共设施建设,打造一批环境整洁、景观生态、村风文明的示范村和旅游文化村;山区,要根据地理位置、生产条件、村风民情等情况,分类打造一批生态村、科技村、沼气村和移民新村。四个镇要依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村镇规划标准》,聘请有资质的设计部门尽快完成规划的编制工作,已编制规划的要完成规划的修编工作,有条件的要完成详细规划。20*年6月底前,20个市、县级新农村示范点制订出详细规划,到20*年底,完成全县所有村镇的规划编制工作。

6、深化农村改革,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全面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立农村基层管理新体制、农村公共产品供应新机制、“三农”社会化服务新体系,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按照“先运行、多扶持、后规范”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推行“公司+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行之有效的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期间,力争合作经济组织覆盖农户达到60%以上。进一步整合力量,集中力量,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力争到*末,培育2家以上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农资供应体系、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民经纪人和致富带头人,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向规模集中,提高土地经营效益。

7、大力开展文明创建,塑造新风貌。以“三清三改一绿化”为突破口,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动力,整体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今年起在全县乡(镇)、村全面开展群众性“三清”活动,今年内所有乡(镇)、村所在地做到辖区无成片暴露垃圾、污泥和路障,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明年底力争90%以上的乡(镇)、村达到“三清”要求。各乡镇要按照“科学规划、完善机制、分类指导、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要求,选择一批重点村开展“三改”试点工作,今年内重点村全面完成“三改”任务,今后每年完成三分之一村落的“三改”任务,5年内力争全县80%以上的村基本达到道路硬化、庭院净化、村庄绿化的要求。扎实开展法制、科技、文化、卫生“四进村”活动,提倡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提倡健康娱乐、反对聚众,提倡婚丧节俭、反对大操大办,提倡尊老爱幼、反对不养不孝。在示范村全面开展树新风、评“三户”(优秀党员户、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活动,同时在全县广泛开展“文明生态村”评选活动。引导农民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光荣、愚昧无知可耻,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开拓创新光荣、因循守旧可耻,勤劳求富光荣、懒散守贫可耻,团结互助光荣、损人利己可耻,诚实守信光荣、见利忘义可耻,自强自立光荣、坐等靠要可耻,艰苦奋斗光荣、骄奢淫逸可耻的氛围。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支持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切实做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加强村镇文化活动中心、村民健身休闲中心和医疗保健中心建设,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文化名村。

8、强化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创建好班子。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开展好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以“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为载体,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抓好村级班子建设,选准配强领路人,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把“三清三改一绿化”、村镇规划建设、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成果作为衡量、检验好班子、好干部的重要标准。按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要求,健全村民自治等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和完善村重要事务决策程序和管理办法,规范村级工作。认真执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村两委联席会议、党员议事会、村级重大事项报告制、离任审计制、民主评议会等各项制度,真正做到干部村民选、大事村民议、财务村民管。结合“五五”普法,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群众法律意识、诚信意识。

四、政策保障和主要措施

1、抓好典型示范。对市、县级示范村,采取政策倾斜的方式精心打造,创特色,树品牌,努力培植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有影响的“明星”示范点。推行“领导联村、部门包村、企业援村”制度,对20个市、县级示范点,进行重点帮扶。县四套班子领导分别联系一个乡镇、挂点一个示范村,指导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联系一个片、联系若干个村、在所联系村中包扶一个村组,抓好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包村部门单位,要协助示范村搞好新农村建设宣传发动、调查摸底、规划编制、项目建设等工作。从县直、乡镇抽调一批干部组成新农村建设指导组,进行培训后,于20*年4月初进驻示范村,为期3年,指导组驻村后,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结合示范村的实际,尽快制定工作规章制度和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确立新农村建设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进。积极落实部分企业对口支持示范村建设,力求做到以城带村、以工补农,城乡联动、协调发展,努力探索一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加快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程,继续坚持扶贫工作责任制和联村帮扶机制,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2、广泛宣传发动。广大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精心部署,广泛动员,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自觉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各乡镇要召开好村民小组长以上的村两委班子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和示范村村民代表动员大会;要结合“三下乡”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悬挂宣传标语,制作户外宣传牌,在村务公开宣传栏、科普橱窗等进行动员宣传;新闻媒体要加大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力度,开辟专题专栏及时报道新农村建设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要统一编印新农村建设宣传材料,发放至各村组;县直有关部门、各乡镇要编印好简报,及时报道各地工作动态、典型经验。采取多种形式,努力在全县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3、明确部门职责。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各部门要相互配合,搞好服务,形成合力。规划建设部门要抓好村镇规划建设,按时完成村镇规划编制任务。国土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把好土地审批关,指导土地整理和地质灾害防控工作。交通部门抓好村镇公路勘察设计,协助搞好行政村主干道的规划设计,积极向上争取乡村公路建设计划。城建、农业、林业、水利、环保部门和共青团要抓好环境整治、农林生产、水利兴修以及改水、改厕、改圈和沼气池建设。宣传部门要搞好新农村建设宣传工作,组织和协调电台、电视台开辟专题专栏宣传报道。供电、电信、广播电视部门要协调配合,做好通电、通信、通广播电视工作。教育部门要抓好农村义务教育,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农业、劳动保障和教育部门要切实抓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文化部门要加快农村文化设施规划与建设。金融部门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信贷投入,简化贷款手续。民政、劳动保障、卫生等部门要做好农村的村务公开、最低生活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工作。文明办、妇联要搞好农村“优秀党员户”、“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评选活动。文明委要搞好文明生态村、文明村镇评选活动。组织、人事部门要组建好新农村建设驻村指导组的人员抽调和干部考核工作。

4、加大资金投入。县、乡(镇)两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并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今年每个示范村县财政安排1万元,作为新农村建设启动资金。新农村生产发展建设项目的贷款由农行和信用社负责落实。要把新农村建设项目打包向上争取资金,对各类涉农支农资金和项目实行统筹安排、集约投放,建立健全财政投一点、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倾斜一点、包扶单位助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减一点的筹资机制,采取“统一扶持标准,优选扶持对象,补助以物代资,调动农户投入”的办法进行推动。积极鼓励和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引导农民自力更生建设美好新家园。

5、强化政策扶持。凡涉及新农村建设工程收费的,原则上能减则减,能免则免。规划设计单位为行政村编制或审核规划时,只收规划设计成本费,且每年必须完成指定的设计任务,所需规划设计费用由县、乡财政统筹安排;交通部门要协助乡镇搞好乡村公路规划,且每年必须完成指定的勘察设计任务;国土、房产部门办理有关手续时本级规费减半收取;其他有关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只收取工本费。要加大对乱批土地、乱收费的查处力度。

6、严格目标考核。制定科学的新农村建设目标考核体系,将这项工作列入对乡镇和县直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评。由新农村领导组办公室制定目标考评方案并纳入全县综合考核范畴。加强督促检查,坚持做到每季度一调度,半年一督查,一年一考评,定期通报各乡镇工作进展情况。县新农村建设领导组不定期地对各乡镇开展工作情况、包村单位结对帮建情况、职能部门履行工作职责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工作抓得紧,成效明显的,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到位,进展慢,成效不明显的,责令限期整改,并给予通报批评。

7、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县组织、乡(镇)主抓、村实施”的工作机制,按照“统筹协调,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完善县、乡(镇)、村三级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体系。县委、县政府成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组和办事机构,加强对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乡镇党委、政府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各乡镇主要负责人是本地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要组织广大干部深入村组,全面了解产业发展、村庄道路、住房结构、环境卫生、村容村貌等情况,因地制宜,帮助村组科学编制规划,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组织发动群众,不断掀起新农村建设的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