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政局监督教育总结

民政局监督教育总结

一、20*年政府的主要工作

(一)主攻项目投入,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始终把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着力抓招商、推项目、促投入,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招商实效明显提高。创新招商方式,突出产业招商、专业招商,全年协议引进资金74.13亿元,增长29.1%;到位资金19.92亿元,增长10.5%。新引进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01个,其中亿元项目6个,高档特种纸和机械装备制造业项目占新引进项目数的34.4%,成功引进娃哈哈饮料、*纸业等一批大项目。加大外资引进力度,实际利用外资585万美元。加强与鄞州、萧山等地的资源与产业合作,工业园区共建工作有序开展。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扎实开展“项目推进攻坚年”活动和“政策处理攻关、项目谋划申报”两项行动,解决了一批重点难点问题,有力推动了项目建设。省重点项目23省道峡川至320国道段改建工程实现半幅通车,52个区级以上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市综合物流中心首期项目浙西粮油交易中心、省级粮库、三口畈大排渠、信安大道东延伸段工程正式动工;夏王二期、仙鹤装饰纸、巨鑫机械等一批产业大项目开工建设,是近年来工业大项目开工建设最多的一年。全年谋划项目102个,交通、水利、能源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新进展;抓住中央出台扩大内需政策的机遇,迅速行动,全力开展项目申报,8个项目列入国家新增1000亿元投资计划盘子,争取资金1837万元。项目用地有效保障。注重盘活存量和扩大增量并举,全年盘活闲置土地320亩,新供地2715亩,争取用地指标2741.5亩,新增建设用地3030亩,其中报批工业用地1938亩,是近5年来争取用地指标、报批用地量最多的一年;完成土地整理3654亩、建设用地复垦(整理)1413亩、低丘缓坡开发2054亩。

(二)合力扶工兴工,工业经济进一步壮大。深化“工业立区”战略,着力整合和调动生产要素、产业政策等各种政府可调控资源向工业倾斜,合力扶工促工兴工,实现工业总产值85.13亿元,增长23.6%;规模企业达到132家,规模企业总产值48.1亿元,增长26.8%;工业增加值23.93亿元,增长10.1%,对GDP贡献率达到36.1%。企业服务切实强化。按照“救急、解困、保稳”的要求,政银企联动,先后5次举办银企对接洽谈活动,探索区域性、行业性企业联保等融资担保方式,邀请金融机构提前介入项目决策,帮助61家企业贷款5720万元,成立全市首家小额贷款公司,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大企业减负力度,取消和暂停涉企收费112项,降低涉企收费标准35项,免征四季度土地使用税,减轻企业负担1100多万元;下调基本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比例,减征社会保险缴费企业统筹部分,减少企业缴费800多万元。积极推行校企联合办班模式,首期特种纸、机械制造专业班相继开班,全年共培训企业紧缺技工2180人、技术蓝领330人、高技能人才170人。主导特色产业集聚提升。建立工业“2+6”产业发展领导机制,着力推动“三大产业板块”发展,高档特种纸和机械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实现规模产值18.6亿元,占全部规模产值的38.7%;钙产品、竹制品、绿色食品等资源型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9.2%、26.4%、43.8%。加快科技创新,实施省级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项目28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家、省级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各2个、工业新产品12个。成立特种纸行业协会,成功举办特种纸产业发展论坛。企业效益同步增长,实现利税总额2.4亿元,增长24.8%;企业节能同步实现,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在2005年基础上下降20.4%。工业平台不断拓展。开发区共投入建设资金5342万元,“两纵一横”道路全面贯通,南山三期550亩土地市政配套完成,南山四期780亩土地平整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启动,新调整出工业用地615亩,樟潭变10KV双回路等电力设施建成。廿里、上方、大洲三个乡镇工业功能区累计投入1400万元,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大洲工业功能区被列入第二批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立工业园区建设帮扶制度,整合项目资金2100万元,完成帮扶项目21个。

(三)强化功能配套,城市建设进一步推进。坚持城区建设和城市经济互动、规划建设与经营管理并举,着力强化城市功能配套,不断提升城市经营管理水平。城市功能日益完善。新城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完成。宾港北路改造工程有序推进,百灵北路公铁立交桥建成;中心公园四期和江滨公园一期园林绿化、府前路西段道路等工程全面完工,新增绿地面积11.5公顷;中心区人行道铺设和求实路、百灵北路亮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区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体工程结顶,老年活动中心投入使用;建成区新安装路灯266盏,实现建成区道路全面亮化。城市管理不断规范。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按照“大清理、大整治、小配套”的思路,深入开展城区主要道路、农贸市场、城中(郊)村、“六小”行业和“十乱”整治,宾港北路专项整治成效显著,完成“九路四巷”泥土裸露整治,组建市容管理协管员队伍,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创卫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级暗访。出台城区已出让工业用地和涉及规划调整用地处置政策,历史遗留问题得到逐步解决。城市经济加快培育。加大对物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全区物流业营业额达20.5亿元,华升物流入选中国物流企业50强。房地产业稳步发展,完成开发面积8万平方米、交易面积17.8万平方米;建筑业实现产值16.38亿元,增长36%。土地运营步伐加快,新城区出让土地214.6亩,*铀业公司科研大楼及职工住宅小区等项目落户。休闲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实现旅游总收入6.95亿元,增长26.4%。

(四)围绕农民增收,“三农”工作进一步强化。始终突出农民增收主题,加大支农兴农力度,落实惠民富民措施,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生态高效农业加快发展。克服雨雪冰冻灾害影响,农林牧渔业全面增长,实现农业总产值24.73亿元,增长19.3%。粮食生产保持稳定,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深入实施柑桔、毛竹、畜牧业提升工程,建立柑桔品质提升示范片1.35万亩,建设高效笋竹基地2.46万亩,改造毛竹低产低效林3.42万亩,建成生态畜牧小区16个,规模养殖率达66.7%。加快发展绿色特色农业,发展蔬菜12.23万亩,改造油茶低产林4000亩,发展太阳鱼基地1060亩。积极培育现代农业,新引进农业招商项目54个,培育农业龙头企业53家,农产品加工产值17.3亿元,增长16.1%,新增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6个,培育专业特色示范村20个,新增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115家,*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民增收工作有效开展。认真实施乌溪江库区第二期脱贫致富工程,科学编制总体规划和一乡一规划、一村一规划,库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下山脱贫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库区农民全部喝上“放心水”,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1157元。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建立低收入农户档案,认真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机制,5177名市、区、乡镇干部与6825户低收入农户结对帮扶,14家省内挂钩单位和142个市、区部门提供帮扶资金748万元,落实低收入农户小额贴息贷款政策,发放小额贴息贷款2770万元,促进了低收入群众创业增收。创新下山脱贫安置模式,实施宅基地换住房的公寓式安置和成本节约型的分散式安置,转移安置山区库区群众2000多人,搬迁自然村48个。深入实施农民素质工程,培训后转移就业3521人,全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44.6%。实施水库移民项目510个,水库移民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切实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全年发放各类惠农补贴3870万元。积极应对柑桔销售严峻形势,全力做好柑桔促销工作。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连线整片推进以村道硬化、污水治理、卫生改厕、垃圾处理为重点的村庄整治,实施后溪下叶等整治村51个、横路范家等提升村17个,新建改建户用沼气2799户,80%的行政村实行垃圾集中处理。完成73个村饮用水项目建设,新增受益人口7.44万。新发展农家乐特色村(点)5个,大洲板固兰花村、大路畲族文化风情旅游村被命名为省级特色旅游村,黄坛口乡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强乡。实施新农村电气化改造村43个。完成康庄工程路基改造127.2公里、路面硬化115.4公里,新增公路防护设施28.3公里,廿里文塘大桥、上方过境公路基本建成;高家堤防加固工程开工建设,大洲白西坑、周家邵源等6座水库“千库保安”工程全面完工,万里清水河道、千万亩十亿方节水等工程扎实推进。

(五)致力民生改善,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把民生改善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进民生建设,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区被省政府确定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试点区。民生事业全面进步。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以农村低保家庭、低收入农户和城镇零就业家庭为重点,实施就业扶贫工程,启用区人力资源市场,城镇新增就业1126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07人。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新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961人,新增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230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工作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深化完善,参保率分别达到97%和92%;城乡低保扩面提标,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五保”、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90%和96%;残疾人康复工程助残1590人,450户农村困难群众得到住房救助,向632名困难群众发放医疗救助金195.5万元;提高被征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补助标准;全面完成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教育强区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全区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到68%,完成中小学校舍维修6万平方米,区实验小学和东港学校建成启用,职业教育“两校整合”工作启动,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和农村教师任教津贴制度全面落实;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区妇保院医疗保健综合楼,浮石、太真、双桥等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成使用,17万农民接受免费健康体检;农村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新建成杜泽、岭洋等乡镇文化站4个,创建省级文化示范村1个和市级特色文化村3个,文化、广电双“百千万”工程顺利完成;全区村级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灰坪乡完成省体育强乡创建;计生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顺利通过全省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区考核评估。“五城联创”工作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妇女、儿童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台湾事务、统计、物价、档案、供销、能源、老龄、关心下一代和拥军优抚安置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编制完成《*区生态区建设规划》,全面开展生态区创建工作,*经济开发区在全省首批通过省级开发区环境整治验收,举村乡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乌溪江水污染整治成效显著,完成活性炭和玻璃拉丝企业整治,取缔网箱养殖和灯光诱捕7万平方米。湖南镇生活污水处理站建成使用,85个规模养殖场完成排泄物治理。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完成。落实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加强企业用能管理和排污在线监测,全面完成节能减排指标。加大清洁生产工作力度,5家企业被列入省级清洁生产试点计划。平安建设深入开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常态化管理责任体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安全生产继续保持三项指标“零增长”;“十小”行业整治规范工作积极推进,集中抓好涉奥食品质量专项整治和乳制品专项整治。防汛、森林防火、动植物防疫工作成效明显。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建立21个避灾中心。深入推进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等活动,加强乡镇综治中心和村综治工作站建设,注重发挥人民调解作用,切实解决各类矛盾纠纷。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注重解决苗头性问题,妥善处理信访突出问题。普法、依法治理、社区矫正、法律援助等工作扎实推进;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深入开展,征兵、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工作得到加强。

(六)注重务实创新,行政能力进一步提高。坚持执政为民、勤政为民,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大作风建设力度,切实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创新水平。政府管理服务切实加强。注重行政审批提速,实现市、区、乡审批系统三级联网,规范非行政许可事项,建成电子监察系统,探索设立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款监管专窗。深入推进廉政建设,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和预算外资金、专项资金管理,推行公车定点维修,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全年审计项目101个;认真开展教育收费、医疗价格专项检查,建立涉企处罚案件网上公开制度,着力优化政风行风。依法行政工作扎实推进。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监督,积极支持政协履行职能,推行政府领导领办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制度,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389件。与派、工商联的沟通联系继续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切实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加强行政复议工作,注重通过调解方式解决行政争议。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畅通民意反映渠道,全年办理区长信箱来信227件。建立群众代表旁听区政府常务会议制度。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503个村委会完成换届。改革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政府融资服务体系,建立区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和金融办,成立区国资经营公司,整合区土地储备中心、城投公司等融资主体,切实增强了政府和企业的融资能力。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林权制度改革和宅基地流转工作,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和林权管理中心,探索宅基地有偿选位等流转模式,全区耕地流转面积达4.87万亩,耕地流转率达21%,林地流转10.1万亩。进一步完善责任农技推广网络,莲花镇责任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被评为全省农业科学发展创业创新典范。创新移民工作,建立乡镇水库移民工作站。

20*年,我们紧紧依靠全区人民,万众一心,全力抗击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赢得了全面胜利;积极开展支援抗震救灾工作,动员社会各界捐款捐物500多万元,顺利完成支援灾区工作任务;迅速组织“5?28”等重大洪灾的抗灾救灾工作,有序开展水毁工程修复。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克难攻坚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辛勤工作、作出贡献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支持和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各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我区的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以及部省市属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区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加剧,投资压力加重,保增长、促转型的任务艰巨;财政增长相对缓慢,收支矛盾比较突出,财政困难进一步加大;农业抗风险能力不强,农民转移就业难度加大,增收形势严峻,部分低收入农户生活仍较困难;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社会维稳任务艰巨;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创新和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待进一步落实,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切实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09年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全面贯彻之年,更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农村改革发展、促进科学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意义重大。

综观今年的形势,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持续,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经济运行困难增加,挑战和压力前所未有。同时也具备转危为机、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现实基础。

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在导致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的同时,也带来能源原材料等资源要素价格的回落,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有利于优势企业兼并重组、低成本扩张,有利于引进高端技术、设备和人才。中央把保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以扩大内需十项措施为核心的一揽子经济政策措施,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省委、省政府及时出台“保稳促调”的一系列措施,对扩大投资、拉动内需、增强信心起到巨大作用。

随着市综合物流中心、*铁路东站和货场迁建、*航运码头等一批重大战略性项目和百灵北路公铁立交、宾港大道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的推进实施,我区的区位优势更加凸现,为集聚资源、引进资本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高档特种纸、机械装备制造等一批产业性重大项目的引进建设,以及开发区南山四期配套开发,为我区承接高端产业转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因此,我们要坚定必胜信心,把信心作为支撑发展的最核心要素,把信心建立在科学判断形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提升能力水平上,在应对挑战中抢抓政策机遇、市场机遇和投资机遇,着力克难攻坚,主动转危为机,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加快推进“三化建设”,着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按照“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工作方针,把握形势强信心、服务企业保增长、推进改革增活力、改善民生促和谐、强化基础保稳定,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建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率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当前,我区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经济形势越严峻,扩量追赶、提质跨越的任务越紧迫。我们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危中求机,难中求进,力争完成各项预期目标。在具体工作中,要切实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当务之急是帮扶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在“保稳促调”中的主体作用和在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的基础性作用,把帮扶企业与保增长、保稳定有机结合起来,确立终身服务理念,政企携手,银企合作,共克时艰,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切实为促进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供有力保障。重中之重是项目推进。紧紧抓住扩内需、保增长的大好机遇,注重整合资源,加大借力发展力度,切实把项目投资与产业转型升级、改善民生事业、提升城市功能紧密结合起来,力求在项目投资上实现新突破,切实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后发力和竞争力。关键之举是招商引资。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一票否决”不动摇,转变招商理念,拓宽招商思路,整合招商资源,更加注重招商选项,更加注重专业招商、产业招商,更加注重招商实效,继续加大考核力度,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突出招大商、招好商,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发展之基是社会稳定。正确把握保增长和保稳定的关系,高度重视经济困难形势下的潜在不稳定因素,更加关注群众的利益诉求,及时有效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妥善处置影响稳定的各种问题,以扎实有力的举措推进法治*和平安*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本之策是改善民生。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农民就业创业增收,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生产生活,着力优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和公共资源配置,切实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让群众从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