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乡镇农民素质培训小结

乡镇农民素质培训小结

乡地处县西南部,是一个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山区乡镇,该乡外出人口众多,在家农户主要以农业为主,针对乡的产业特点,年度,乡农民素质培训开展的有声有色,完成整村推进1个村,各类技能培训335人,农民转移就业生源数培训126人,农民岗位技能培训180人,完成116人转移就业,超额完成县级下达的任务。现就乡的农民素质培训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千名干部当教员,百万农民提素质”的精神,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实现农业增收、农民富裕,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不断深化农民素质培训创新机制,不断深化“政府买单、社会参与、农民自愿”的培训机制,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实现劳动力的最大化转移。

二、具体做法

1、领导重视,组织到位。成立了以乡乡长为组长,工业乡长和农业乡长为副组长的农民素质培训领导小组,把农民培训提素质作为乡的重要工作来抓,各联系片领导和驻村干部都实行包片、包村、包人制度,把县下达的有关指标分解到各村、各人,力求在完成上级任务的前提下有所突破,把完成农民素质培训同各位干部的年终考核挂钩起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集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农民素质培训工作,在上级补助的前提下,乡政府还拨出资金用于农民素质培训。另外每各行政村都建立村级联络员,负责对各村培训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

2、全面发动,宣传到位

为使全乡农村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工作做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们十分重视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一是利用全乡干部大小会议进行政策宣传;二是通过广播、挂横幅标语、张贴招生广告等各种形式,提高宣传覆盖率。三是通过在设摊、招生、发放宣传资料;四是发挥乡团委、妇联、计生,企业单位,及村干部等组织进行全面动员。

3、制度健全,计划周密

制订了《乡农民素质培训教学制度》、《乡农民素质培训考勤制度》和《乡农民素质培训考核制度》,对各村的后备劳动力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建立了档案,制订了乡农民素质培训计划。

4、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

进一步健全“政府买单、社会参与、农民自愿”的培训机制,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重点培训的课程有计算机操作、电动车工、餐饮服务、家政服务、营销、中式烹饪、电工、焊工及轮胎修补技术。某些培训结构的人员还没掌握。我们为了使这些技术更全面的推广,经过乡培训人员做大量的思想工作以后,使有关人员帮助授课,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5、创新培训机制。

乡在开展农民素质培训,特别是“整村推进”劳动力素质培训中着力创新培训手段,创新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质量,实现农民培训与转移就业的无缝对接。,开设具有经济特色的培训专业,对本地农村劳动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他们及时掌握从业本领。一是开办“村企联姻”的特色定向培训班和订单式培训班,冠以企业之名,学员培训后直接输送到企业就业。二是“送训进村”的就近式培训。开展流动式进村办班,将培训班办到村口田头,办到农民家门口。三是举办“菜单式:培训班。乡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学校根据农民的多种培训需求,发挥培训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由农民自己来点单,举办切合农民实际需求的电焊、轮胎修补、烹调等就业技能培训班,开展系统、全面的正规培训,使受训练农民及时掌握从业所必需的一技之长。四是举办农民”双证制“教育培训班。把农民“双证制”教育培训与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进行有机的结合,借助各地成职教的力量,对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一年以上的“双证制”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五是举办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师范精英班。开办数控、车工、钳工、电工等示范性精英培训班,旨在通过开办精英班,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和自主创业型人才,通过大投入实现高产出,以起到培训示范效应。

6、把法制引入培训教学中。

乡在实施“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中,把《劳动法》、《经济合同法》的有关章节列为农民的必训内容,使外出务工和异地农民逐步认识到签订劳动合同和各类经济合同以及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减少经济纠纷,保护了农民工自身利益。

7、加强信息建设,建立了乡乡村级服务机构。

加大了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形成了面向城乡用人单位和劳动力的市场信息网络,有效引导新农村培训人员及时从第一产业转移到二、三产业。

虽然我们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离要求还有有一定的距离。转移受业率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资金投入还要进一步的加强,宣传发动还要进一步的加强,信息沟通需进一步的加强,我们将以百倍的努力使这项工程深得民心,使更多的农民工得到更多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