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政局平安规划发展计划

民政局平安规划发展计划

一、以工业强县为目标,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大力实施资源转化战略,推进工业项目建设。要善于发现和认识资源、整合资源,牢牢抓住就地转化增值这一核心,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加快资源转化进程。建成广旺200万吨水泥一期、匡山100万吨水泥、攀成钢60万吨焦化、达钢20万吨离心球墨铸铁管、南洋1.2亿平方米瓦楞纸包装一期等一批大项目,实现宏达矿业850米水平扩能、雅化*公司1.2万吨粉状炸药生产线、5—10个整合主体矿井投产见效,加快达钢椿树坪钒钛磁铁矿综合开发、旺鑫钼矿开发等项目建设进度,力争120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厂一期、亿明焦化钒资源综合利用、氮肥厂异地迁建等一批大项目落地开工。

分类指导企业发展,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把握危机中的利好市场,实行要素倾斜,促进建材、食品等行业企业满负荷生产,尽快实现工业整体提速。应对市场疲软期,积极引导冶炼等行业企业增强市场预期,狠抓技改,强化管理,苦练内功,做好生产准备。顺势推进企业整合,新组建1家地方煤业集团,大力支持匡山水泥与东河热电、振华矿业的战略重组,促进相关行业联营联建,提高优势产业的县内配套率。积极推进企业品牌建设,力争创建1个省级名牌产品、2—3个市级名牌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年内新培育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2户、5000万元至1亿元的企业2户,新进规模企业8户。

强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促进集约集群发展。探索建立专业化服务管理团队,突破性抓好项目入园工作,提高单位面积投资强度,新引进入园项目15—17个,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合理安排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投入,积极探索市场化投融资模式,突破性改善园区基础设施条件,全年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入7000万元以上。

二、以现代农业为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创新园区投入机制,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着力提升南阳万亩果草畜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水平,重点打造东河现代畜牧产业示范园和双汇汶水蚕桑标准化示范园区,示范带动特色农业发展。年内,出栏生猪65万头、羊9.5万只、小家禽260万只,新建茶园2万亩、核桃园2万亩、桑园3000亩、三木药材8500亩,产茶叶1300吨、干果4500吨、水果2.1万吨、蚕茧1100吨、中药材8500吨。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完善以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为核心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大动植物检验检疫力度,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提高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认真开展万亩粮油高产示范创建活动,稳定粮油生产。

扎实推进生态小康新村建设。以灾后农民永久性住房重建为契机,以集中安置点建设为重点,按照“四新一建”的目标,坚持联村连片、成带成规模推进,新启动30个生态小康新村建设,重点抓好东河石坝和渔林、张华九台和松浪4个示范村、6个重点村和20个一般村建设。

三、以旅游产业为重点,繁荣发展第三产业

精心筹办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暨“绿谷红城”旅游推介会,乘势激活*旅游市场。强力推进重点景区景点建设,建成红军城游客接待中心及配套景观、鼓城山——七里峡和*国家AAA级景区,加快推进*茶文化·温泉乡村旅游带建设,启动红军城遗址群文化旅游园建设、*温泉创国家AAA级景区、*申报省级地质公园工作。加强旅游接待能力建设,新开发10种以上旅游商品,加大旅游市场营销力度。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认真开展“家电下乡”活动,活跃农村消费市场。建成摩尔鹏达购物中心、川北建材批发市场,加快*宾馆创四星级旅游饭店步伐,完成*大酒店创三星级旅游饭店工作,做大做强一批第三产业龙头。积极推广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四、以灾后重建项目为依托,着力改善城乡基础设施面貌

加快推进城镇恢复重建。高水平规划建设,建成清江湖、继红广场、黄洋河堤、东河橡胶拦水坝、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完成沙坝路及环城北路、庆寨路、石桥路、滨河北路延伸段、滨河中路西段等城市道路改造工程,启动新华街水网改造、大中坝河堤、城市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抓好以学校、医院、乡镇党政机关办公楼为重点的公共房屋的恢复重建,加快天星、化龙场镇的迁址重建和五权、盐河场镇的原址重建。基本完成城镇受灾居民房屋维修加固和集中安置重建工作。提高城镇综合管理能力,统筹抓好建筑工地、道路施工、交通秩序、环境卫生等的日常管理工作,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

加快推进交通恢复重建。强化协调服务,支持广巴高速公路加快建设进度。大力实施交通网络优化工程,启动省道202线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力争建成万(家)毛(坝河)出境路,启动实施两(河口)陈(家岩)旅游路建设。全面完成农村公路恢复重建,新建90公里通乡油路或水泥路、300公里通村公路、4座农村桥梁、3个乡镇客运站。坚持建管养并举,落实公路养护措施,加强路政执法监管,巩固公路建设成果。

加快推进农村恢复重建。坚持“六个一”建房新机制,继续强化建材特供管理,6月底前完成灾后农民永久性住房重建。认真实施以工代赈、农业、水利、林业、国土等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整治病险水库15座,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4万人,完成50%以上灾毁土地整理复垦项目,实施1个“金土地”工程和5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建成1.1万口农村沼气池,着力恢复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五、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深化各项改革。坚持市场化配置资源,严格土地、矿权出让程序。稳步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完成县食品公司、县印刷厂、三江锅厂的破产终结,抓好县氮肥厂的对外招商重组。进一步抓好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精心筹办全国现场会。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中心,开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乡镇兽医管理体制、农村水务管理体制等改革,实施农村客运市场运力重组。继续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力争在产业互动、投资融资、公共服务、就业保障、财政体制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积极实施建设项目招投标监管新机制,构建“一办两中心”运行模式,减化程序、提高效率,阳光操作、防止腐败。

提高开放水平。深入开展环境建设,着力打造开明开放的人文品牌、优质高效的服务品牌、诚实守信的诚信品牌、永续发展的生态品牌,全面优化发展环境。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加强与市驻外招商分局的紧密协作,整合招商资源和力量,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招商格局。大打资源牌、重建牌、合作牌,以项目运作为主线,积极开展定点招商、展会招商、产业链招商,有选择性招大商、招好商。进一步深化项目基础工作,不断研究编制新项目、大项目,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继续深化全民创业活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激活发展潜能。

六、以壮大地方财力为主线,加强财税金融工作

坚持依法治税,运用煤炭产量监控系统管好煤炭税费,加强对机遇税、零散税的征收管理,提高税费精细化管理水平。坚持科学理财,严肃财政预算刚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绩效。深入研究、及时对接上级政策,科学编报项目,大力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切实增加地方可用财力。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转变观念、开拓思路,支持地方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拓宽投融资渠道,充实红城担保公司资本金并实施股份制改造,深化与市农行等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县建设,增强地方融资能力。

七、以实施民生工程为载体,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深入实施以教育助学、劳动就业、扶贫解困、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通畅、环境治理等为主要内容的民生工程,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力抓好学校恢复重建工程,确保秋季开学学生都能坐进永久性教室;认真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卫生、计生事业,实施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公共卫生中心、县计生站等恢复重建项目,抓好35所乡镇卫生院、2所乡镇计生站的恢复重建,进一步改善服务条件;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水平,加强卫生应急工作,建成省级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县;严格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着力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启动创建部级计生优质服务县工作。加快发展文化、广电事业,抓好县文化体育中心、县广播电视电影中心、县档案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恢复重建,广泛开展庆祝建国6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加快重建精神家园。强化科普工作,实施好校企合作项目,推进创新型社会建设。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全面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深入开展全民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行动,扎实推进生态建设,继续开展清洁城乡行动。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认真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严格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年内城镇新增就业4600人以上。以拓展社会保障政策为重点,推进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扩大城乡居民各类保险参保面。落实好地震灾后和应对金融危机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特殊政策,稳妥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不断健全城乡困难群众救助体系,进一步巩固动态管理下的城乡低保,探索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的衔接机制,加大乡镇中心敬老院建设力度,加快福利事业社会化进程。大力实施安居工程,推进廉租房和安居房建设,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全面解决农村无房户问题。

八、以维护稳定为大局,营造和谐安定社会环境

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省级文明先进县城建设。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和“双拥”工作。落实信访维稳“一把手”负总责和“一岗双责”,深入开展“大接访、大下访、大排查”活动,集中精力解决一批疑难信访老问题。加强对残疾人、老年人、留守人群和受灾群众的人文关怀,妥善解决返乡农民工、失地农民、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和生活困难,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扎实推进“五五”普法,加强基层组织民主法制建设,推进政务、厂务、村务公开,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制意识和民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