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政局发展救助体系建设总结

民政局发展救助体系建设总结

20*年,我区民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关心下,在省、市民政部门的指导和全区民政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强基础、讲服务、重创新,谋实效,各项民政事业稳步推进。

一、突出重点,着力抓好政府两件实事工作

——区、街道、社区三级慈善物资捐赠网络建设顺利完成。在建立区慈善物资调剂中心、古荡街道慈善互助家园的基础上,又在其它5个街道建立了慈善互助家园,在所有城市社区设立了慈善物资接收点,并于6月底正式开展面向困难群众的服务。三级网络建成后,全区共接收捐赠物品175509件,善款380余万元,为6个街道754户区级以困难家庭提供了价值10万余无的慈善物资。为解决城市居民部分捐赠物资“供过于求”的问题,还在三墩、袁浦建立慈善互助家园,对农村困难群众开展救助服务。

——区社会福利中心项目按计划实施。按照年内正式启动的目标,我们克服种种困难,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地质灾害评估、环境保护评估、规划红线、龙井茶地征用、土地审批等工作,为下一步开工建设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夯实基础,努力推进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为完善民主评议制度,我们创新出台《*区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听证制度(试行)》,在西溪街道开展听证试点并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和拓展到所有市困难家庭的审批过程中,对有异议的最低生活保障申请、有举报的已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困难救助申请都进行公开听证,杜绝了漏保、错保、骗保等不良情况的发生。这一做法先后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社会报》、《*日报》等媒体报道,并得到省、市民政的肯定。同时借助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管理系统,基本实现我区困难家庭电子化管理,并调整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170-190元每人提高到220-240元每人)及区、乡镇(街道)低保金支付比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更趋完善。截止12月底,我区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1344户,3120人,区级困难家庭418户、1165人,乡镇(街道)、村(社区)级困难家庭1437户、3140人。全区低保金支出293.74万元,其中城镇居民218.84万元,农村居民74.9万元,城镇低保平均月补差191元,农村低保平均月补差93元。

——困难家庭医疗救助工作实现城乡全覆盖。根据《*市困难家庭医疗救助办法》,对109户市城镇困难家庭实施医疗救助,对3户自负医疗费超10000元且未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困难家庭实施前置医疗救助,共发放救助金67余万元。结合我区农村困难家庭实际,根据《*区农村困难家庭医疗救助实施办法(试行)》要求,协调财政、卫生、慈善总会等单位积极做好农村困难家庭医疗救助工作,先后两次对44户农村困难家庭实施了医疗救助,发放医疗救助金16.5万元。

——农村五保(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工作取得突破。为努力推进农村五保(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工作,我们会同财政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五保(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的通知》,对户院挂钩、供养专项补助资金的管理和敬老院管理制度建设及敬老院工作人员待遇工资福利等方面作了进一步规范,新建的三墩老人公寓于20*年8月投入使用,民间资金投入的“金色年华—中国·*金家岭退休生活社区”、*顺华养老院(筹)、周浦养老中心(筹)逐步推进。同时,根据《*区敬老院(老人公寓)验收标准》开展争创“示范敬老院”活动,三墩老人公寓评为先进单位,古荡老人公寓等单位评为完成目标任务单位,三墩老人公寓还评为省、市示范敬老院。20*年,全区农村五保对象82人,其中入院75人,户院挂钩6人,入住率91%,集中供养率98.78%;三无对象22人,其中入院19人,户院挂钩3人,入住率86%,集中供养率95%。

——其它专项救助扎实开展。对669户困难家庭子女发放助学补助金28.62万元,对141位就读全日制大学的低保、困难家庭子女,每人每学年发放补助金2000元;18户困难家庭享受廉租房政策;完成第三批76户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区、乡二级财政投入近250万元;第五次“春风行动”对1247户市级困难家庭、522户区级困难家庭、668户乡镇(街道)、1023户村(社区)级困难家庭发放救助金474.12万元;对遭受“麦沙”、“卡努”台风袭击的转塘、袁浦、周浦、留下等乡镇发放自然灾害救助金30万元,及时解决受灾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区慈善总会实施各类救助金额275.89元,2439户家庭从中受益。

三、注重指导,圆满完成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科学制定换届选举工作方案。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发了《关于做好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方案》、《*区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程序》和《*区基层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资料汇编》,对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时间任务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层层组织培训。区于3月中旬对乡镇选举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各乡镇也相继对村选举骨干进行培训,确保了选举工作依法有序进行。

——认真做好具体指导工作。制定村委会换届选举进度表,并根据各乡镇进度情况,定期组织人员到乡镇指导工作;参与一些难点村的村民选举办法制定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妥善处理50余件次来信来访来电,做到及时反馈。通过努力,全区55个村顺利完成村委会换届选举。选民总数67513人,其中参加投票67237人,参选率为99.6%。依法选举产生村委会成员178名,妇女成员数占21%,党员成员数占67%,高中文化以上成员数占54%。

四、城乡联动,社区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乡镇社区基层组织组建和换届工作全面完成。通过宣传发动、抓好选举骨干培训、加强业务指导、有效处理各类信访案件以及下基层进行督导等工作,全区61个乡镇社区全面完成基层组织的组建和换届选举工作,其中采取直选形式的社区20个,采取代表制选举的社区41个,共选举产生社区工作者208名。

——社区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加强对联网社区信息输入的督导工作,社区人口数据的录入工作基本完成,社区工作台帐和档案资料逐步完善;加强技能培训,举办信息化培训班3期,社区干部的信息化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启动社区信息化二期工程建设,实现了区属所有部门、13个乡镇街道和103个社区的联网;推进社区门户网站建设,全区已建社区网站86个;推进数字电视“社区是我家”栏目建设,通过点击数字电视上的“社区是我家”栏目,全区居民随时都可收看社区工作的有关信息。

——城市三类社区帮扶工作继续开展。按照城市三类社区三年帮扶计划,完成了第二批三类社区即友谊、上马塍、莲花社区的帮扶工作,社区面貌得到较大改善。

——社区配套设施建设继续完善。指导各街道做好社区用房确权扫尾工作,完成社区确权用房的土地证申领和建档工作。完成对全区乡镇社区用房现状的调查摸底工作,并在留下镇启动试点工作,为全面开展乡镇社区配套用房确权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同时完成年度社区设施建设11个项目补助资金的申报工作。

——社区服务规划工作着手开展。起草《*区社区服务业发展五年规划》和《*区关于扶持发展社区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个指导性文件;积极扶持和培育新型的社区服务业,全区申报、登记社区公益性服务业286家,申报*市社区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服务项目283家,申请资金补助696.2万元;着手开展社区服务业中的经营性服务业的登记发证工作,并完成前期调查工作。

五、积极稳妥,全面提升其他各项工作。

——老龄工作。抓好“居家养老”试点工作。按照市老龄委关于探索和推广“居家养老”的新模式的要求,在古荡街道开展试点工作,摸清了底数,为下一步正式实施奠定基础,在周浦乡筹建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到农村养老”作好铺垫;深化“3587工程”创建工作。在街道,通过对已授牌社区的复查,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在乡镇,通过动员部署、专题培训、现场观摩和引进激励机制等手段积极推进乡镇社区“3587工程”创建工作,有14个社区通过省、市老龄委的验收。三是举办“老人节”系列活动。通过举办“省20*社科‘普及’暨庆祝第十八个老人节”、“*区‘珍奥杯’庆祝浙江省第十八个老人节文艺联欢会”等活动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慰问高龄老人99人,特困老人120人,共计慰问金71.56万元。

——优抚安置双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建立优抚对象自然增长机制,及时兑现抚恤优待新标准,对413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优待金349.595万元;创新机制,努力做好接收安置工作。在区劳动部门的支持下,建立*区士兵就业指导站,为自谋职业的城镇义务兵开展职业介绍、就业培训等8项服务,并举办了以退役士兵安置政策解读和提高就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全区151名退伍军人得到较好安置,共发放安置金243.248万元。在春节、“八一”期间,以召开团拜会、走访慰问和智力科技拥军等形式为抓手,扎实拥军优属活动,全年共支出双拥活动、慰问经费100余万元,30余名随军家属得到妥善安置,古荡街道还代表*市参加浙江省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

——殡葬管理工作。4个生态墓地一期建设工程基本完成。其中留下生态墓地一期占地30亩,可容纳3000只墓穴;转塘生态墓地一期占地10亩,可容纳1500只墓穴;周浦生态墓地一期占地20亩,可容纳2000只墓穴;龙坞生态墓地一期占地10亩,可容纳210只墓穴。三沿五区墓葬整治初见成效。对全区公益性墓地进行调查摸底,全区共有公益性墓地59个(坟墓49716个),三沿五区坟墓97391个,同时鼓励村民进行生态墓葬,制止新建、改扩建坟墓事件8起。

——民间组织管理工作。完成对全区70家社会团体、28家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年检年审工作;开展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提升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社会形象、社会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全年新登记注册社会团体9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3家。

——福利企业管理工作。开展福利企业年检工作。按年检10条标准完成了对全区所有31家企业的普查工作,均年检合格。切实维护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针对检查和信访反映出的福利企业残疾职工工资、福利、社会统筹养老保险等问题,我们及时要求福利企业整改,妥善解决了6位残疾职工的待遇问题。

——地名管理工作。参与我区74条背街小巷改善工作的论证会,并做好其中的36条背街小巷名称更名工作,上报命名27条,编制安装好2条“背街小巷”门牌288块。配合市地名办做好“一路多名”整治工作,完成文苑、文新和文华路的更名工作,安装新门牌1098块。同时配合市规划局、市地名办开展*市地名空间信息系统开展工作,完成4个镇,6个街道的地形图现场校对工作。全年共办理地名命名124件,办理门牌证7000余件;

——婚姻登记和收养工作。全年共办理结婚登记5546对,补发结婚证290对,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1691张,离婚登记1070对,补发离婚登记证明34本,并保持了登记合格率100%的目标。同时办理事实收养登记证明18件,清理事实收养5件,解除收养登记1件。

——建议、意见和提案答复工作。顺利完成4件区政府交办十人以上代表联名议案、2件人大代表建议、4件政府交办政协委员提案和10件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工作,见面率和满意率均为100%。

此外,民政宣传、信访、财务和档案工作继续推进;全区民政工作“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顺利完成;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取得新成效,机关效能和廉政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首次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区20*年度人民群众满意单位”。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全区上下为推进民政事业的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充分发挥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主要体会是:

第一,要做好民政工作,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先进性教育为载体。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工作理念,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发扬“俯手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深切关心,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把关系到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当作大事、要事、一心为困难办实事。

第二,要做好民政工作,必须紧密依靠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重视和支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协作,注重各项制度的衔接和配套,健全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搭建基层工作平台。

第三,要做好民政工作,必须加强队伍建设和素质提高。一年来,我们十分注重干部队伍建设:先后组织全区民政干部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区成立了帮扶救助服务中心,13个乡镇(街道)建立了帮扶救助服务站,帮扶救助队伍进一步加强;先后举办街道社区书记、主任培训班和乡镇社区书记、主任培训班各一期,同时严格规范招聘社工的条件和程序及时补充新生力量,社区工作者素质进一步提高;区社区服务中心工作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开展教育活动4次,开展了2次为居民送服务的咨询活动,服务市民10万余人次。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进,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着困难和问题:一是一些救助制度还不够健全,农村还有部分困难群众没有纳入救助范围,救助资金不足,救助水平偏低等问题依然存在;二是贯彻执行社区工作“准入制”的力度还不够大,社区居委会的负担仍然较重;三是“三沿五区”坟墓整治工作难度较大,经费缺口较大。四是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选举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还需进一步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