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政局生态市建设座谈讲话

民政局生态市建设座谈讲话

同志们:

一、深化认识,坚定目标

1、生态市建设是提高区域竞争力、加快经济发展的根本需要。现在普遍追求的发展模式是协调、可持续发展,但我市产业结构偏重、能耗和污染挑排放偏高的矛盾一直存在,每万元GDP的能耗一直居高不下,目前约2.45吨标准煤,是全省平均能耗的3倍多。这就要求我们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注重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绝不能以过多的资源消耗、环境破坏来求得一时的发展。“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要力争降低15%左右。同时,生态是*的一大发展优势和亮点,也是今后长远发展的潜力所在。我们一定要确立生态竞争力理念,在抓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同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把生态这个优势充分发挥,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进而形成特色竞争力优势。

2、生态市建设是树立负责任政府、提高区域形象的必然要求。抓好环境保护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加大环境投入是公共财政的支出范畴。特别是由于我市所处的特殊区位,抓好生态建设显得尤为重要。①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事关每一个人,事关人类子孙后代的生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基层政府,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落实。②区位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对钱塘江流域环境保护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省委省政府要求我们为流域内1400万群众的生态环境作贡献,我们必须从对全局负责、对长远负责的高度,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完成省委省政府交给我们的任务。③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包括基础设施硬环境,政府服务软环境,也包括生态环境,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既是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也是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都是地方政府的责任。

3、生态市建设是践行以人为本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穿得暖、吃得饱,还要空气好、水质好、环境好。因此,加强生态环保工作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同时,生态建设也是建设“平安*”的应有之义。去年,我省由环境问题引发了多起严重的群体性事件,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吸取。我市也存在着环境安全隐患,个别化工企业与周边群众的纠纷不断,也是信访的突出问题之一。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把环境安全问题放在心头,抓在手上,确保不出事。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生态环境的创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必须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我们要进一步突出重点,抓好落实,把这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事抓紧抓好。

1、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是我市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生态市建设要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中心,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服从于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尤其要积极推进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能以降低群众生活质量为前提,不能以低水平重复建设为手段,努力谋求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双赢”。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方针,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保护生态环境,重视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同时,要处理好预防与治理的关系,把预防工作做在前面,尽可能防止新的污染源出现。特别是在引进项目的时候,把好关口,不能盲目引进。在抓好防治的同时,对已经出现的污染源要加大整治力度。

2、坚持“三个结合”,推进生态建设。①要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这是加强生态环保工作的根本举措、治本之策。当前我们面临着扩大总量和提升质量的双重任务。改变高耗低效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实现产业转型提升,是*加快发展,突破资源和环境制约的必由之路。为此,必须通过严格的产业环保政策,规范各类新上项目和企业行为,促进产业、产品升级,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②要与发展循环经济、开展资源节约相结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环保和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产业规划、园区规划、招商引资、企业技改等各个层面,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节能降耗。大力倡导可持续消费,使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节约其它资源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③要与推进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结合“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以农村面源污染整治为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和推广沼气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环境。

3、强化以项目为载体,推进生态建设。坚持以生态品牌促项目实施,继续抓好“六个一批”工程。各地要抢抓国债项目、省五大百亿工程、十村示范百村整治、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的机遇,善于用生态的品牌来编制、包装一批项目,包括生态保护项目、开发项目、基地项目和园区项目,以项目为载体,推进生态市建设。各部门要共同努力,责任到人,抓好生态项目的编制,包装、申报、实施和管理。

4、着力建立生态建设的长效机制。生态市建设贵在坚持,关键在机制起作用。要在激励机制、市场化投入机制、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生态建设监督机制、社会公众参与机制等方面作出有益探索,拿出实际性的举措,从点上抓起,引导、激励社会各方面参与到生态市创建过程中来。特别是要探索推行市场化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运作方式,把环境作为一种资源、资产、资本来经营,利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投资、建设、管理和运营体系。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及导向作用,积极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化和市场化运营,允许私人资本以投资、参股、承包、托管等形式参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投入机制,确保到2*0年,环境投资占GDP比重达到2.3%。

5、高度重视解决环境纠纷。环境整治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税收、企业发展与群众生活的关系,尊重多数群众意愿,兼顾各方利益,维护好社会稳定。政府对企业既要热情服务,又要严格监管,引导支持企业主动整治污染,切实防止违反环保要求的行为发生;对群众要加强教育,正确引导,使他们认识到生态环境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任务,既是政府的责任,又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要把解决环境纠纷摆上重要位置,结合信访和稳定隐患排查工作,对环境隐患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明确责任,落实措施,限期解决,绝不能因为环境问题而发生恶性群体性事件。

三、创造氛围,强化合力

整治环境污染、建设生态市,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战略任务,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创新机制,落实措施,凝聚各方力量,狠抓工作推进,坚持不懈地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生态生产力的观念,牢固树立十年见功、年年见效的长期抓生态观念。生态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其要求将随着发展而提高。要认真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投入与回报的关系,一手抓保护,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投入,一手抓治理;一手抓管理,一手抓创新;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执法。做到既要经济现代化,又要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现代化,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双赢”。

二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各级各部门必须将生态市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切实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要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下决心、动真格,严肃考核,切实增强各级的责任意识。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对照责任书和今天会议的要求,明确责任,细化任务,落实措施,切实形成市、乡分级管理,各部门相互协调,上下联动,有序推进的工作局面。同时,各级要根据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的要求,增强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决定》精神体现到推进生态市建设、环境污染整治的各项具体行动中去。环保部门作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市建设的职能部门,要抓住这个机遇,振奋精神,提高责任意识和工作主动性,争取更大作为。

三要进一步营造氛围。建设生态市,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和好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其意义一定要让广大群众认同和接受。要通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多层次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环境意识、生态理念和法制观念,真正把生态市建设的决策和部署,转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使生态市创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达到全民参与、人人动手、合力创建的良好效果。

同志们,今年是生态市建设的关键之年,任务非常艰巨。我们一定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实现“跻身全国两百强、打造实力*”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