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政局领导法治建设城市动员会讲话

民政局领导法治建设城市动员会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同志们,朋友们:

首届中国•*"法治建设"论坛,今天隆重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全市人民,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的光临,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太湖明珠*,有着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灿烂的古吴文化,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和中国乡镇企业的发祥地。全市总面积4788平方公里,下辖江阴、宜兴两个县级市和七个区,总人口超过600万,其中常住人口557万。凭藉独特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厚悠久的人文传承,依托发达的现代文明,*正日益成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目标,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期间,全市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多,财政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了5.7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超过6300美元,在全省率先基本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成为中国内地城市综合竞争力十强之一。

*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安居乐业,离不开有力的法治保障。近年来,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以法治为导向,以建设法治*为目标,从"树理念、建制度、抓建设、重实效"入手,深入推进依法治市,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进程,"三个文明"建设呈现出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回顾近年来的发展,我们深深体会到: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法治城市的灵魂。近年来,全市各级党政组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教育活动,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理念、执法为民理念、公平正义理念、服务大局理念和党的领导理念,自觉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治建设的实践;在全市司法和行政执法机关大力加强执法为民和公正执法教育,引导广大执法人员树立依法履行职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等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把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建设"法治*"的先导性、基础性工程来抓,切实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努力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尚法治、维护法治的良好风尚。

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建设法治城市的保障。为适应国内法制环境的逐步完善和市场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最近十年来,我市共立地方性法规31件、政府规章70件、规范性文件5422件,清理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其他政策性措施8万余件次,修改废止5120件,逐步形成了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新的对外开放形势相适应的法律制度框架,较好地保障和维护了各方合法权益和整个社会的秩序。

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建设法治城市的动力。近年来,我市从健全和完善机制入手,创新民主参与方式,构筑民主参与的各种平台,规范和引导公众有序参与法治建设。在立法方面,建立完善了立法项目和立法草案公开征集、地方性法规民主评估、专家论证、立法草案审议旁听等制度;在监督方面,建立完善了投诉制度、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听证制度、违法事件媒体曝光制度、重大违法案件举报奖励制度和行政执法民主评议制度等,初步形成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参与机制,有效落实和强化了人民群众对民主政治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评判权。

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是建设法治城市的重点。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各项要求,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实施"阳光工程",大力促进行政执法活动的规范化;围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大力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专项整改活动,进一步规范和拓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体系,建立健全维护司法公正的良性机制,有效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城市的公信度、社会的认可度、群众的满意度也随之不断提高,社会呈现出和谐发展的态势。

良好的社会氛围是建设法治城市的基础。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普法教育作为依法治市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广泛深入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多样化的法制宣传教育,普法阵地不断拓展,普法形式不断丰富创新,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得到普遍宣传,营造了浓厚的全民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法制氛围;各类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工作扎实推进,全市领导干部、国家公职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学用结合进一步加强,广大公民遵纪守法意识、权利义务观念不断增强,遇到事情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运用法律武器与违法现象作斗争的人和事不断增多,基层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为法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践证明,法治是*过去取得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经验,也必将是我们今后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法宝。在*全面推进"十一五"发展、率先攀登基本现代化新高峰的征程中,建设一个法制健全、政治清明、百姓安宁、社会安定的法治*,实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法治化,是我市全面贯彻"*"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内在需要,是时代所需,人民所求。我们将牢固坚持法治导向,立足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努力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建成法治城市。

建设法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民主法制完善、社会文明和谐为基本目标,通过完善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律监督、法制教育和法律服务等途径,全面推进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的法治化,努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推进全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全面实现"两个确保"的奋斗目标创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建设法治*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率先基本实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法治化,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利、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实现和保障,公共权力的配置和行使受到有序规范和约束。具体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体现以人为本和*特色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体系;规范行政决策、执行和监督,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依法行政管理体制;形成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相互配合制约、公正高效的司法体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公民的法律素质普遍提高,人权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障;法律监督和群众监督完善有效,社会信用制度健全,市场经济规范有序,社会安定和谐,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在以下方面采取积极措施:

(一)重点抓好地方立法工作。按照"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的要求,针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迫切需要用立法加强规范的事项,及时制定地方性法规。争取到2010年,基本形成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与法治*建设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体系,确保有法可依。

(二)全面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善于将党的主张按照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协调好各方利益;提高依法治理水平,扩大和保障人民群众对社会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选择权。

(三)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按照国务院关于"职权法定、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便民"的要求,深入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改革行政许可方式,全面推进"阳光工程",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建设法治政府。

(四)大力促进司法公平正义。紧紧围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不断深化司法改革,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建立公正司法的良性机制。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断拓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范围,使全市公民都能得到法律的支持和帮助,树立法治的权威和司法的社会公信力。

(五)切实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监督体系建设,确保公共权力始终置于党和人民严密的监督之下,确保公共权力行使公开、透明、科学、民主,合乎法律,顺应民意。强化人大、政府、政协、司法部门的监督职能,充分运用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监督及党内监督等多种监督手段,构建科学严密的监督网络,确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六)不断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牢固树立平等保护的理念,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共同发展。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依法规范各类市场主体行为。依法打击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犯罪,积极预防和严肃查办职务犯罪和商业贿赂犯罪。

(七)努力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以提高行政水平、增强行政公信力为核心,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提高行政行为的民主性、公开性,防止"失信"于民。加快建设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推动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营造"以诚为本、以信为誉"的良好社会氛围。

(八)着力加强司法和执法队伍建设。结合巩固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在司法队伍和行政执法队伍中牢固树立执法公正、一心为民的思想。大力开展警示教育和"规范执法行为,促进公正执法"专项整改活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和行政执法队伍。

(九)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宪法为核心、以基本法律为重点的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对领导干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重点对象的教育。在全社会树立起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营造人人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社会环境,使依法办事成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

(十)继续推进"平安*"创建活动。以建设最安全地区为目标,积极探索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基层法治建设,推进新市民安居乐业工程,推进依法信访"大调解"机制,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妥善处理好涉及群众利益的各类矛盾,巩固平安创建成果,建设安全城市。

(十一)深入开展"法治*"合格县(市)、区创建活动。对照"法治*"合格县(市)、区创建标准,结合*实际,精心制定创建规划,落实创建措施。大力宣传"法治*"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意义,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在全市广泛开展创建"法治*"合格镇(街道)活动,强基固本,力争使全市率先实现法治创建目标。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举办中国•*"法治建设"论坛,是我市建设法治城市的一个新起点。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发表真知灼见,为促进法治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我们将虚心学习,潜心研究,认真借鉴这次论坛的成果,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扎实推进法治*建设,为实现我市"两个确保"奋斗目标,构建和谐宜人新*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最后,祝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工作愉快,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