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卫生局加强公共卫生管理讲话

卫生局加强公共卫生管理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建设卫生强市工作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认真回顾总结近年来我市的卫生工作,分析当前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形势,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加快推进建设卫生强市步伐,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卫生保障。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坚定建设卫生强市的信心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和卫生战线全体同志的辛勤努力,我市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公共卫生水平得到提升

市委、市政府对公共卫生工作高度重视,将公共卫生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健全了工作责任制,加大了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疫情监测报告、应急医疗救治体系。

一是公共卫生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建立了由市领导牵头的公共卫生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意见》,成立了乡镇(街道)公共卫生管理员和行政村公共卫生联络员队伍,形成了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卫生管理网络。

二是有效防控重大传染病。切实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禽流感等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确保了我市近年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队等创新做法,受到省市媒体的关注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充分肯定。

三是卫生执法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以食品、医疗机构监督为重点,实施“食品放心工程”、“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行动”,探索建立了一套责任到人的“片警巡制”、以人为本的“约谈回访制”、“阳光执法的“公示制”和促进自律的“承诺制”的“四制”卫生监督链式管理模式,“五小”行业监管模式在国卫复评中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是爱国卫生工作成效显著。20*年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评,重新被确定为国家卫生城市。同时,以改水改厕和环境卫生整治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建设了一批卫生乡镇(街道)、卫生村。积极推进“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我市的爱国卫生工作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受到表彰。

正是我市在公共卫生方面一些创新,20*年省卫生厅在我市召开了“浙江省餐饮消费领域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经验交流暨现场会”,推广我市卫生监督的一些新做法,被《浙江日报》、《*日报》作为头条新闻报道。卫生部陈啸宏副部长等领导和专家先后四次来我市调研和召开现场会,对我市的农村卫生监督、农民工疾病控制和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我市的公共卫生工作在*市政府组织的考核中,连续五年获得一等奖。

(二)群众“看病难”得到缓解

按照让群众“少发病、看得到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的目标要求,加大投入、加快步伐、深化改革,有效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问题。

一是构建了新型医疗服务网络。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骨伤医院以及一批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成,有效改善了群众的就医环境,初步建立了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医疗服务网络。

二是医疗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卫生系统以“医院管理年”和“等级医院评审”为载体,加强技术引进和人才培养,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拓展服务内涵,控制医疗费用,医疗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三是困难人群医疗救助明显加大。在全市建立了两家惠民医院,对低保等持证困难人群实施救助。各市属医院都建立了爱心门诊,设置了惠民病房,为困难人群及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优惠的医疗服务。

四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完成了非建制乡镇、街道卫生院体制改革,构筑多元办医新格局。积极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推行和完善人员聘用合同制,完善绩效考核分配体系,一定程度上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三)农村卫生工作得到加强

近几年,我市以农民健康工程为载体,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农村和社区卫生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一是合作医疗制度让更多农民受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行五年来,我市不断完善筹资和报销补助政策,仅20*年全市就有近76万人次在合作医疗制度中受益,报销总支出达4400万元,并为87.7%的参保农民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20*年筹资额达到150元,参保率达99.8%,被评为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市。

二是建设了一批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了环山、春建、胥口、春江、东洲等一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用房,投入300余万元,采购“新六件”医疗设备70余件套,完成19个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新六件”的配备。有8家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市级、2家建设成为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三是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日趋完善。推广社区责任医生制,开展“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由市属医疗机构、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服务站(卫生室)组成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了整个农村,为广大农民提供三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

(四)群众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和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衡量一个地区人群健康水平的三大指标。据统计,目前我市人均期望寿命已达79.63岁,女性已经达到82.03岁,孕产妇已连续保持5年零死亡,五岁儿童死亡率为7.66‰,明显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始终居于省市前列。

应该说,近年来我市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是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全市医疗卫生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市政府向关心、支持卫生事业发展的各级各部门,向社会各界人士,向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当前,卫生事业发展正处在体制转轨、机制转型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乡镇、街道领导对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从总体来看还不够,发展不平衡,部分农村卫生工作基础薄弱,农民健康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医疗卫生事业作为公益事业的性质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卫生服务能力还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看病难”问题仍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与生态环境、生产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的卫生问题矛盾还比较突出,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卫生事业发展现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与共建“富裕阳光之城”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卫生改革发展任务还很艰巨。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建设卫生强市的深远意义,切实增强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力度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建设卫生强市的氛围不浓、职责不清、保障不强等问题。

二、明确目标,加大力度,切实加快建设卫生强市步伐

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我市卫生强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全市卫生事业发展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适应,初步建立资源配置合理、设施技术领先、队伍素质优良、保障机制健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全市人民基本形成良好的卫生保健意识,享有公平、优质、高效的卫生保健服务,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进一步延长,人群主要健康指标达到省市先进水平。

按照这一目标,创建卫生强市工作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准备动员阶段。今年5月前完成有关政策的制订和完善,广泛宣传发动,营造建设氛围。二是组织实施阶段。从今年5月到2009年12月,这是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各级、各部门要对照建设卫生强市标准,严格按照《富阳市卫生强市建设任务分解》的要求,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三是申报评估阶段。在自查评估基础上,进一步落实整改措施,2010年积极向上级申报,全面做好迎接评估验收工作。

去年,省政府和省卫生厅先后出台了《浙江省卫生强市、卫生强县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和《浙江省卫生强县考核标准(试行)》,根据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的要求,我市建设卫生强市的主要工作措施的是通过实施五大工程,实现五个方面的增强。

(一)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增强农村卫生服务能力

农民健康工程是农村卫生工作的有效抓手,在建设卫生强市工作中,农村卫生工作重点要抓住一个载体,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当前,推进各项农村卫生工作要以创建卫生强乡镇、街道为载体。从大局来看,卫生强乡镇、街道是卫生强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因此,各乡镇、街道必须按照创强标准,克服困难、创造条件、积极争创,确保在2010年前全市卫生强乡镇、街道创建率达到80%以上。

要落实卫生强市考核标准中的各项农村卫生任务,目前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乡镇(街道)责任。强化落实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作为辖区内卫生事业发展的建设管理责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所在乡镇(街道)为主负责建设,并由市卫生局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共同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站点(村卫生室)由当地政府举办,并由当地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其实行一体化管理。

二是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网络。每个乡镇、街道要确定1名公共卫生管理员,每个行政村、社区有1名公共卫生联络员,不断完善公共卫生管理网络。同时,整合农村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制度。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专业服务相结合,为农民提供3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达标率到90%以上。

三是持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行,已经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了实惠,但筹资额度和补偿力度还不够大,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到2010年,人均筹资额度达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以上。同时,要在确保参合率的前提下,探索建立长期稳定的筹资机制,减少筹资的行政成本。

四是不断健全农民健康体检制度。结合农村人口结构和健康情况,探索健康体检新形式,保证健康体检质量,使参合农民健康体检率达到85%以上,家庭动态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以上。

(二)实施公共卫生建设工程,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虽然我市的公共卫生工作走在周边县市的前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一些任务指标未达到强市标准,要着重抓好五个方面的提高。

一是提高市级公共卫生机构实力。市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工程正在抓紧做前期准备工作,在规划中我们已将市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传染病房、120急救中心全部纳入,也就是要在市人民医院整体搬迁的基础上,建立市公共卫生中心,使我市公共卫生机构的建设标准、人员、设备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要求,始终保持省内先进水平。

二是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信息报送准、组织指挥灵、部门配合好、落实措施快,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及时率100%、及时处置率100%。

三是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近几年我市虽然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但艾滋病、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艾滋病感染者逐年增加已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食品卫生关系千家万户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要不断完善卫生监督网络,创新监督机制,促进重心下移,防范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妇幼保健、精神(心理)卫生、地方病防治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等,都是公共卫生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加强管理,细化服务,确保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

四是提高医疗急救能力。要不断完善120急救中心功能,加大基础设施、技术装备和人员配置力度,建立与110、119联动快速反应机制,提高整体医疗急救水平。

五是提高城乡环境卫生水平。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和复评,我市的城市卫生面貌明显改观,下一步,要以“清洁城乡”行动为载体,在不断完善城市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同时,坚持城乡统筹,以卫生乡镇(街道)、卫生村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水改厕、垃圾无害化处理、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建立、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等工作,不断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水平。

(三)实施“名医名院”工程,增强医疗卫生机构实力

实施“名医名院”工程,增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实力,是破解看病难的重要举措之一。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是做强一批综合性医院。以市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工程为契机,整体搬迁市人民医院,在合理控制医院规模、总量的前提下,集中力量办好一批服务品牌好、医疗环境优、综合实力强,能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医疗服务机构。规划市人民医院达到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标准,市第二人民医院达到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标准。

二是做精一批特色医院。以市中医骨伤医院迁建工程投入使用、市妇保院二期工程、市中医医院整体搬迁和市精神病防治院扩建工程建设为契机,按照错位发展、“名特优精”的要求,建设一批定位明确、特色鲜明、技术精良、实力雄厚的特色医疗机构。规划市中医骨伤医院和市妇保院达到三级乙等专科医院标准,市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市精神病防治院达到二级甲等精神病防治院标准。

三是培育一批名专科。加大专科专病建设力度,使我市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的重点专科专病群,打造10个重点专科品牌,开展10个填补我市空白的重点临床应用项目。

四是打造一支名医队伍。围绕“培养、引进、使用”等主要环节,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开展在职人员素质培训,优化卫生人才资源配置。力争培养和引进20名学科带头人。

五是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发挥中医药优势和中西医结合特色,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市中医骨伤医院“部级中医骨伤重点专科”及“浙江省中医名院”建设顺利开展,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医疗卫生服务品牌。逐步提高中医药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参与率。

(四)实施城乡社区健康促进工程,增强群众的健康素质

构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是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社区卫生服务在建设卫生强市和破解看病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是加快建立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富阳城区、新登镇等主要集镇利用市属医院卫生资源,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并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设立卫生服务站,建立两级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其他乡镇(街道)要有一所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根据需要设置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市、乡镇(街道)、村三级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点一体化管理率在70%以上。

二是强化社区卫生综合服务功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打破原来卫生院单纯的医疗模式,以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进一步落实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基本医疗“六位一体”服务,2009年前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在80%以上。同时,按*市统一要求,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率在90%以上。

三是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健康教育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新闻单位要主动配合,并发动全社会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卫生系统要建设一支基层健康教育队伍,创新健康教育的手段和方式,深入开展健康教育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工地、进家庭等活动,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切实提高群众的健康素质,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在80%以上。

(五)实施群众满意工程,增强卫生管理水平

卫生事业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让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解决好“看病难”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一是要不断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卫生改革包括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转换机制、加强监管的原则,建立完善责权明晰、富有生机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切实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方便、有效、合理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二是加强医疗机构监管。医疗机构是破解“看病难”的排头兵,卫生部门要严把机构、人员、设备和技术准入关,并协调有关部门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同时,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重点加大对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督查力度,规范医疗行为。

三是加强卫生行风建设。要继续加大对广大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力度,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完善治理商业贿赂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为人民服务意识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同时,要通过改进医疗服务流程,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改善服务态度,切实提高群众对卫生工作的满意度。

同志们,建设卫生强市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我们一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努力将我市卫生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提高全市人民的健康素质,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富裕阳光之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