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认真总结好*年的各项工作,研究好、谋划好、部署好2008年全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州委五届五次全会。刚才,赵金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向大家作一个通报,同时就做好2008年的经济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刚刚过去的*年,州委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紧紧围绕又好又快发展这个主题,着力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使全州呈现出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年,全州预计实现生产总值84亿元,比上年增长13.2%。这是十多年来经济增长幅度最高的一年,为新一轮经济大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亿元,增长8.0%,拉动生产总值增长2.6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为19.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4.3亿元,增长26.0%,拉动生产总值增长6.3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为47.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7亿元,增长10.0%,拉动生产总值增长4.3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为32.6%。从三次产业的增长贡献率来看,第二产业在全州国民经济中的骨干支撑作用越来越突出。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

*年,我州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制定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政策,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加快发展的好势头。预计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0%。其中:农业产值22.5亿元,增长8.5%;林业产值4.3亿元,增长12.0%;牧业产值8.0亿元,增长6.0%;渔业产值1.4亿元,增长14.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亿元,增长11.0%。

1.传统产业继续巩固提升,效益持续增加。一是粮食生产形势喜人。全年完成粮食种植面积145.46万亩,比上年增长5.0%。虽然受气候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但由于及时采取各种抗灾救灾措施,狠抓良种良法推广,全年粮食产量预计达42.6万吨,比上年增产4%,预计农民仅售粮收入就能增收1560万元以上。二是甘蔗生产取得重大突破。全州甘蔗种植面积96.5万亩,比上年增加16.2万亩,预计甘蔗产量478.4万吨,比上年实际产量增长13.2%。全州新种秋冬春甘蔗达到49.7万亩,为实现*/08年榨季蔗糖生产增长目标奠定了基础。三是茶叶生产创历史新高。全年新种茶叶7.6万亩,茶园总面积达27.4万亩,茶叶产量达1.2万吨,比上年增长33.5%。四是橡胶种植稳步发展,全州胶园面积达14.9万亩,干胶产量达6175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2.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一是畜牧业快速发展。*年全州预计完成肉类总产量55872吨,比上年增长11.9%。其中:猪牛羊肉产量49694吨,增长10.7%;牛奶产量2270吨,增长43.2%。实现畜牧业产值8亿元,增长6%。畜牧业产值占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1.3%,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二是冬季农业开发成效显著。*年我州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和亮点,拓宽开发领域,大力发展以冬马铃薯、冬包谷、冬油菜、西甜瓜等高效作物为主的冬季农业开发,共完成冬农开发总面积72.6万亩,实现产值3.9亿元。三是生物资源创新产业稳步推进。柠檬、咖啡、坚果、麻竹、云南皂荚“一县一品”创新产业基地总面积达32.8万亩。四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遮放贡米、水牛奶、茶叶、柠檬、咖啡、坚果等产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

3.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林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全年完成人工造林16.2万亩。其中:退耕还林5.7万亩,工程造林10.7万亩。新建沼气4022户,节柴改灶649户。在推进潞西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同时,全州林改工作全面启动,涉及林改的共有50个乡镇、337个村委会、3434个村民小组、17.1万户、77.6万人。完成了潞西市11个乡镇、84个村委会、895个村民小组的集体林勘界确权工作,完成电脑录入7.6万宗,发证2.9万户3.2万本,发证面积192万亩。其余4个县市按照州政府审批的林改方案,正在积极有序地推进。

4.农产品价格上涨,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年茶叶、肉类、粮食等农产品价格较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转移输出了2.8万人次农村富余劳力,农民收入得到较大幅度增加。

5.新农村建设试点有序推进,农村信息化迈出新步伐。全州组织实施了50个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重点整治了村容村貌。完成了全州“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基础数据采取、离线录入、上传工作。

6.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新进展。全州共动工各类水利工程6638件,完工6633件,完成投资3.1亿元。修复水毁工程212件,加高加固江河堤防20.6公里,加固水库1座,新建小水池(小水窖)81件、村镇供水工程22件。新增防渗渠道121.4公里,新增灌溉面积1.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4.7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2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9平方公里。

(三)工业经济快速增长,骨干产业支撑作用增强

预计全州完成工业总产值51.4亿元(现价),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0.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38.4亿元,增长35.9%;规模以下工业完成产值13亿元,增长14.7%。工业经济运行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非糖工业比重超半。非糖工业完成现价产值34.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7.6%。二是重工业产值超过轻工业。轻工业完成产值22.1亿元,比上年增长37%;重工业完成产值29.3亿元,增长24.4%,重工业产值超过轻工业产值7.2亿元。三是重点行业拉动作用突出。制糖业、电力行业、水泥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业分别完成产值16.7、9.0、3.3、7.4亿元,分别拉动全部工业增长13.9、6.4、1.8、3.2个百分点。四是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较好。全州共完成工业销售产值50.7亿元,同比增长27.5%,产销率为98.6%,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37.8亿元,增长31.4%,产销率为98.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五是主要工业产品8增4降。食糖、发电量、水泥、酒精、塑料制品、饮料酒、工业硅、铝产量8个产品增长,原煤、机制纸及纸板、锡精矿含锡量、精制茶4个产品产量下降。六是乡镇企业稳步发展。预计全州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5.8亿元,比上年增长18%,完成省下达目标的103.5%;营业收入23.8亿元,增长24.6%;利润总额2.4亿元,增长50.4%;上交税金0.95亿元,增长35.1%,完成省下达目标的122.8%。七是工业园区建设有序推进。潞西市工业园区规划编制完并通过专家评审,已与4户企业签订意向性协议准备进驻园区,州政府已拨付500万元启动资金以加快潞西工业园区建设步伐。瑞丽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到目前为止已累计完成投资4.1亿元;入园企业到位良好,已有186户入驻(不含珠宝加工作坊及交易业);工业园区骨干作用逐步显现,200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7亿元,占瑞丽市工业总产值的78%,从业人员6321人。八是省政府下达我州四项工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全州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4.4亿元,完成省政府下达任务的120%。九是企业家信心指数运行平稳,心理预期保持稳定。据*调查队对全州100户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第四季度,我州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9.5,反映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的景气指数为123.3,两项指数均处于景气状态,这表明我州企业家对宏观经济运行环境依然充满信心,企业生产经营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重点工程进展顺利

预计全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9.6亿元,比上年增长44.3%。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重点投资项目进度加快,促进城镇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7亿元,增长40.1%。其中电力生产与供应业完成投资24.8亿元,增长29.8%;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2.1亿元,增长98.1%;水利管理业完成投资2.4亿元,增长28.7%。在城镇投资项目中,计划投资总额超过亿元的项目有36个。由于项目增多,投资完成额大,推动了城镇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二是新开工项目多,规模大。*年全州施工项目730个,比上年增加322个,增长78.9%;当年新开工项目527个,同比增加272个,增长1.1倍。其中:5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有337个。

三是农村投资快速增长。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工作不断深入,涉农项目不断推进,农村投资步伐逐步加快,全州农村投资比去年显著增长。农村投资(含农村私人投资)完成3.2亿元,增长63.1%。其中农村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0.6亿元,增长5.1倍;农村私人投资完成2.6亿元,增长39.9%。

四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高速增长。预计全州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7亿元,增长65.4%。房屋施工面积87.4万平方米,增长36%;商品房销售面积52.7万平方米,增长1.2倍,商品房销售额完成7.4亿元,增长1倍。

(五)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市场物价持续上扬

预计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0.8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分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完成零售额增长25.3%,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22.3%。

*年,受国际、国内环境因素影响,食品类价格上涨迅猛,逐月攀升,使全州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预计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6.5%,其中食品类上涨16.5%;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6.5%。

(六)对外贸易较快增长,旅游业稳步发展

预计全州完成进出口总额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7%。预计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342.7万人次,增长14%;旅游业总收入30.6亿元,增长9.7%。

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葫芦丝文化节”和第七届中缅边交会,扩大了交流,促进了合作,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誉度。《中缅瑞丽-木姐经济合作区建设》课题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已顺利通过州级、省级评审,省政府将上报国务院审批。该项目一旦批准实施,必将为*新一轮大发展提供新的平台。

(七)财政收支增长快,金融运行良好

预计全州财政总收入13亿元,比上年增长42.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9亿元,增长47.2%。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8亿元,增长26.7%。全州财政收支呈现如下特点:各主要经济指标均持续增长,电力、糖业、固定资产投资等迅速增长,为全州财政增收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全州财税部门抓住有利时机,加强收入征管,积极挖掘增收潜力,财政收入实现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41.4亿元,比年初增长1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9.6亿元,比年初增长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94.4亿元,比年初增长28.9%。其中短期贷款34亿元,比年初增长27.1%;中长期贷款60.4亿元比年初增长29.9%。金融运行总体保持平稳态势,呈现如下特点:金融资产总额提升,存款持续平稳增长,信贷投放增长较快,不良贷款小额回增,经营效益持续提高,金融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八)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

预计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46元,比上年增长14%。城镇居民增收的主要原因:一是工薪收入大幅增长;二是经营净收入持续增长;三是养老金和离退休金增长较快;四是城镇社会救济收入逐年增长。

预计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2046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7.1%。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一是冬季农业开发成效显著,从而使农民增加了收入。冬农开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31元,比上年增71元。二是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的落实,直接增加了农民的现金收入。*年全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补贴三项补贴资金达3080.8万元,人均35.6元,比上年增长19.3元。三是蔗糖产业持续增长。预计人均甘蔗收入增加20元。四是茶叶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年采摘面积约15万亩,比上年增长15.3%;总产量为11841吨,比上年增长33.5%;人均茶叶收入比上年增加11.5元。

(九)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内在活力增强,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广播覆盖率提高到92.86%,电视覆盖率提高到94.26%;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得到加强,*年,全州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达39314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95270人。全州三县两市已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75.1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平均参合率为85.7%;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预计全州人口自然增长率可控制在7.7‰以内;民族宗教、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监督、防震减灾、气象、民政、外事、侨务、民语、史志、出版、档案、残疾人事业、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全面进步。

(十)禁毒防艾成效显著,和谐*建设取得新成绩

按照三年禁防人民战争的要求,通过上下的积极努力,禁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族群众对和艾滋病危害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拒毒防艾意识进一步增强。建立健全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禁毒防艾工作格局。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领导禁毒防艾工作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创造了“南永模式”、“卡南模式”等十大禁毒防艾工作模式;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禁毒工作取得“六个减少、一个上升”的明显成效。“六个减少”:一是境外毒源明显减少;二是渗透明显减少;三是新滋生吸毒人员明显减少;四是现有吸毒人员明显减少;五是社会面上的漏管失控吸毒人员减少;六是吸毒人群感染艾滋病的比例逐年减少。“一个上升”:吸毒人员戒断巩固率明显上升。艾滋病快速传播蔓延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主要成效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吸毒人群艾滋病疫情上升的势头得到控制;二是代表一般人群的孕产妇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基本稳定;三是艾滋病母婴传播得到有效控制。全州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全州刑事、治安案件大幅度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增强。*年,全州治安案件同比下降24.6%,其中:八类命案发案率下降20.8%,刑事犯罪致死人数同比下降16%。信访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的诉求渠道更加畅通,全州呈现出和谐、安宁、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州经济发展中仍然面临着很多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近年来虽然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但因基础薄,总量小,建设资金匮乏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二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村贫困面大,城乡山坝发展不平衡,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未真正建立;三是环境资源的约束与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节能减排任务重,加快发展与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的矛盾更加突出;四是由于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成品油供货紧张,影响了生产生活,加之由于粮食价格的上涨带动了其他生活消费品价格持续上涨,突破了预期价格调控目标,使低收入家庭生活出现了新的困难。这些困难和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发展中不断加以解决。

二、2008年经济工作的初步意见

(一)2008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做好2008年的经济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2008年全州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发展第一要务,好字优先,好中求快;高度重视改革开放,激活内力,借助外力;高度重视民情民生,以人为本,促进和谐;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努力实现全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这个总体要求,2008年经济工作要坚持“外贸兴州,旅游活州,工业富州,农业强州”的发展思路和“科教领先、大通道、绿色品牌、建设美好家园”四大战略,把握好四项原则:一是要注重加快工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坚持以优势产业为核心,努力推进产业集群式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二是要坚定不移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重大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三是注重改革开放,要把加强体制创新、扩大对外开放作为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各项改革。围绕产业发展重点,扩大招商引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四是注重统筹协调,要把协调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创造就业机会,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初步提出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建议为:

——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

——财政总收入2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5%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2%以上;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涨幅控制在4.5%以内。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

——万元GDP能耗下降2.4%。

(三)2008年经济工作的主要措施

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在2008年经济工作中,必须突出抓好十项重点措施的落实。

1.推进新农村建设,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继续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州工作的重中之重,高度重视并认真抓好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科学制定和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稳步推进。一是要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支农政策,整合支农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往年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着力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本保障、基本素质和基本队伍等“五基”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要进一步繁荣农村经济,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龙头,以产业发展为先导,加快基础产业培植,提高产业集中度,巩固提升粮、蔗、茶、胶等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畜牧业和林产业,发展壮大柠檬、麻竹、澳洲坚果、咖啡、云南皂荚等生物资源创新产业,突出抓好冬季农业和特色水产养殖业。三是要加快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扶优扶强一批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产业链,提高深加工附加值;大力发展以高端消费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为重点的绿色农业。四是要加大农机化示范推广力度,理顺基层农科体系,加强农科体系建设步伐;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五是要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后劲,突出抓好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乡村道路、清洁能源、村庄整治、农村电网和通广播电视、科技文化等突出问题,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六是要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为前提,落实好各项扶农政策,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巩固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七是要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八是要进一步增强农民的基本素质,加快农村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有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的新型农民。九是要加快扶贫开发进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和边境民族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民族贫困地区发展,切实解决好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

2.加快工业发展,实现工业经济新突破

进一步增强“工业富州”的发展意识,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充分发挥*的资源、区位和生态环境优势,提升工业综合实力,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一是积极调整工业布局结构,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技术改造,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实现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二是加快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有效推进潞西、瑞丽两个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和其他工业园区建设,实现集约化、集群化经营,加快形成我州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平台和招商引资的载体。三是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巩固和扩大糖业整合成果,延伸制糖产业链。集中力量发展电力工业及其相关产业,加快电源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特别要抓紧电网配套建设,尽快形成新的支柱产业;支持以铝、硅为主的电冶工业和以水泥为主的建材工业进行技术改造,强化节能减排,实现规模扩张,促进电力产出的有效转化。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外贸加工、旅游工艺品加工和竹木加工等加工工业,开发名、特、优、新产品,打造品牌,增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

积极向上争取和吸引内外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实施项目带动和投资拉动,紧紧围绕交通、能源、市政、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规划和建设一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建设,大建设促进大发展,坚定不移地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重大建设项目顺利推进。交通方面,要加快大通道项目建设,积极配合实施好大瑞铁路项目建设,认真做好陇腾高等级公路、龙瑞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抓好*机场改扩建工程、盈江大桥改造、弄岛二级公路、部分县乡公路和乡村公路建设。水利建设方面,继续推进麻栗坝水库建设、回龙河水库、芒林水库和灌区节水配套工程建设,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区“五小”水利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饮水困难工程建设,以及部分界河河段的治理。能源建设方面,积极推进龙江电站枢纽工程、弄另电站、大盈江和勐乃河梯级电站等水电站建设;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快电网建设,确保电力负荷增长需要。市镇建设方面,要千方百计加快芒市体育运动中心建设的扫尾工程,确保今年5月全省农运会的场馆使用;抓紧城市管道天然气项目规划建设的推进工作;抓好全州城乡建设规划和州级行政中心、州级四所中专整合后新校址的规划建设;进一步重点抓好州府所在地、县市府所在地和中心城镇的规划建设,有效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

4.打造“美丽*•康体天堂”,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大发展

坚持“旅游活州”的发展思路,以打造“美丽*•康体天堂”战略构想为突破口,以人流、物流、信息流促进全州经济的发展。省委、省政府提出旅游“二次创业”,对*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理清思路,集中力量,做好“美丽*•康体天堂”品牌的打造。打造“美丽*.康体天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推进。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高起点、高水平开展项目策划、规划和建设工作,抓好瑞丽傣王宫和伊洛瓦底影视城的规划建设;二是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建设一流的生态旅游风景区;三是要积极发展以康乐运动为主的各种健身旅游项目,在此基础上,策划和组织具有国际影响和大众参与性的各种康体娱乐旅游活动;四是要按照“设计理念新、民族风味浓、市场定位准、配套设施全”的要求,积极做好*民族文化体育康乐谷、法帕康体小镇、瑞丽地热温泉等一批旅游项目的前期工作;五是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民族歌舞、民族工艺品、民族风情旅游、民族乐器、民族音乐、新闻出版、花卉奇石等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六是要积极开发医疗保健旅游项目,把*丰富的中草药资源、珍贵药材、独特的民族药业与温泉疗养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康体疗养档次;七是要大力发展珠宝玉石产业,办好“中国·瑞丽珠宝节”,提升“东方珠宝城──瑞丽”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八是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抓好配套产业建设;九是要加强中缅旅游文化交流与合作,拓展边境旅游领域;加强州内外旅游区域合作,推进与邻近州市的龙陵、腾冲和缅北地区旅游合作,整合资源,逐步构建滇西北“4+2”合作区域内旅游线路和*─缅甸─印度─孟加拉旅游环线,增强*旅游的辐射力和吸引力。积极把*旅游培育成集生态体验、温泉疗养、康体养生、休闲度假、民俗文化、边关风情、珠宝购物等七大特色的旅游产业,着力打造“美丽*.康体天堂”品牌,努力推进康体旅游的全面发展。

5.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2008年我们在经济领域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改革。一是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继续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全面完成新一轮国企改革的任务。积极深化电力和电网体制改革,努力实现“一张网全覆盖”。同时,积极推进集体企业改革,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国家今年在统一内外资所得税,改革资源税、增值税,转型扩大试点,开征燃油税,完善个人所得税,确立主体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将有新的政策出台和实施。为此,我们要按照省里的部署,不断优化财力分配布局,促进建立县乡财政良性运行机制。不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进一步加强预算约束,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健全财政监督问效机制。切实抓好非税收入管理,减轻财政压力。加快推进资源型产品、环保产品、电力价格改革,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三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协调和服务,支持金融保险业的改革与发展,创新金融保险服务,进一步搞好宏康投资公司的资本运作,努力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上取得更大突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四是要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深化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为主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继续推进农村教育体制、农村卫生体制改革以及土地征收征用制度、农村集体林权制度等农村各项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此外,要有效推进各项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不断改进行政管理方式,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6.扩大对外开放,拓宽发展空间

发挥区位优势,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更大的气魄推进对外开放。一是要紧紧抓住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机遇,不断深化*作为我省对外开放前沿和连接“两亚”桥头堡重要战略地位的认识,按照推进合作、促进发展、服务全省全国的思路,立足打造现代物流、旅游购物、国际会展、金融服务的发展平台,在推动“中缅瑞丽——木姐边境经济合作区”上报国务院批准立项的同时,积极配合省政府研究室进一步推动“*沿边开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课题研究,争取国家早日批准实施,为*新一轮大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二是要巩固和发展中缅双边经贸合作成果,进一步规范边民互市,拓展边贸领域,积极发展大贸,加强与缅方在木材、矿产领域的合作,有序推进双方资源开发利用,不断扩大双向投资领域和规模,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大力发展境外替代经济,探索发展转口贸易。三是要促进大通道建设,在积极配合国家和省尽快实施大瑞铁路、龙瑞高速公路、腾陇高等级公路、加快芒市区域性国际机场改造的同时,积极促成中缅输油(汽)管道建设和推进中缅陆水联运通道建设,围绕实现打通“两亚”、沟通“两洋”、连接“欧亚”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完善口岸功能,积极将章凤、盈江两个国家二类口岸申报为国家一类口岸。四是要继续加强国际国内经济合作,坚持内贸外贸并重,加快内贸外贸一体化进程,加强内贸管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以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环境招商、扶商、富商、安商;加大招商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推介力度,力争招商引资工作有新突破,促进外来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切实拓宽发展空间。

7.坚持以人为本,切实重视民生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解决民生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结合*实际,2008年我们要继续加大力度,从六个方面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一是做好为民办实事的工作。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继续加大投入,搞好沼气池建设、农村改灶、人畜饮水、农村公路、医疗卫生、义务教育、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等工作,尽力解决好群众在生产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二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继续推进整村推进、产业扶贫、易地扶贫、社会扶贫、信贷扶贫等行之有效的扶贫方式,进一步减少贫困人口。三是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认真贯彻《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扩大就业的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人力资源市场规范管理,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失业援助制度。加强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衔接,加快技能人才和适用人才培养,严格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击非法用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四是做好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更加关注低收入人群,让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按照既定目标要求,抓好救助设施建设,提高救助能力。推进分类施保,适当提高补助水平,不断完善城乡低保政策。继续做好灾区恢复重建工作。五是认真组织实施新一轮“兴边富民”工程。按照省“兴边富民”工程新三年工作计划,逐一分解落实好拟在边境地区实施的六大工程,办好惠民实事,推动边境地区加快发展。六是做好稳定物价的工作。加强监测调控,抑制物价水平过快上涨,严格控制出台提价政策,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加大成品油供应的督促检查工作,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行为;完善和落实因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中低收入人群的补助办法,确保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不因价格上涨而降低。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食品、药品质监监管。

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表率、做带头人,切实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农村、深入工厂、深入生产一线,切实为基层、为农民、为工人、为社会弱势群体解决一些可以解决、或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重点解决一些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全州各族人民学有所教、壮有所为、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困有所济、住有所居,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8.抓好节能减排,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要按照建设绿色*、生态*的思路,坚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落实好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确保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一是要鼓励支持和优先引进“低消耗、低排放、高科技、高产出”的企业和项目建设,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治理减排难度大的行业,积极引导、有序推进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区。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推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推行制糖、电冶、建材、造纸等行业技术改造,实现循环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和减污增效。三是要切实加大对硅、铝等高耗能工业企业专项整治力度,加快县市城市垃圾污水处理场项目建设,努力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四是要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全面落实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的3个方案和3个办法,加强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落实责任制和问责制,确保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五是要继续开展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加强自然保护区和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强化环保设施运行监管,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资源环境保护,继续抓好江河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等生态重点工程建设;综合治理城市和旅游景区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提高工业项目和城市生活污水的达标排放率和循环利用率,积极营造最适宜人居的优美环境。

9.加强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科教领先”战略,认真实施云南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切实解决好山区群众“读书难、看戏难、就医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学科技难”的问题,让各族群众共享现代文明发展的成果。继续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积极稳步推进全州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视幼儿教育,提高入园率;关心特殊教育,改善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抓好州级四所中等专业学校的整合和*卫校升格为卫生职业学院的申报工作;加强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衔接,加快高技能人才和适用人才培养。2008年,州级财政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安排500万元的教育专项经费,同时规划1200亩土地作为州级中专整合等教育发展用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力度,把加强自主创新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来抓,紧紧围绕我州传统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创新产业,提供科技服务;同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积极推广实用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努力改善卫生基础条件,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扩大新农合医疗覆盖面,抓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县、乡、村医疗机构业务用房和设备改造,提高技术和服务水平;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重大疫病防控,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病有所医。努力发展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积极发展文化事业,繁荣民族文化。认真抓好背阴山等七个差转台和1249座山区补点覆盖工程建设,解决好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竞技优育水平;抓紧做好承办2008年省第七届农民运动会的各项准备工作,积极承办好农民运动会。

10.深化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构建平安*

前三年我州的禁毒防艾人民战争,赢得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为全省、全国的禁毒防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州禁防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容不得有丝毫的懈怠,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对禁毒防艾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紧迫性的认识,克服松劲麻痹思想,牢固树立打持久战、攻坚战的意识,做到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们要再接再厉,做到“力度不减,措施不弱,旗子不倒,人员不撤”,要切实加强对辖区内禁毒防艾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负责,亲自部署,真正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健全州、县、乡、村、组五级禁毒防艾领导和工作机构,完善组织体系。深化禁毒斗争,着重抓好“遏制来源、遏制危害、遏制新吸毒人员滋生”三个环节,加强推进禁毒除源、堵源截流和禁吸戒毒“三大战场”的工作;进一步落实艾滋病各项防治措施,努力遏制艾滋病的传播蔓延,加强群防群治体系建设,完善禁毒防艾长效工作机制。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着力解决治安突出问题,继续保持禁赌工作高压态势,坚决打压那些无视党和政府、无视国家法律的行为。依法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维护社会安宁和边疆稳定。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消除不和谐因素。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继续办好网上信访,总结经验、提升质量、提高效率。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同志们,过去的一年,*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发展的瓶颈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新的一年,我们又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任务。全州上下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深刻领会十七大的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对2008年的工作作出高屋建瓴的谋划部署,努力实现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科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软科学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贵州科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贵州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