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领会精神深入实战推进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领会精神深入实战推进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关系边疆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下面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扎实抓好分管的交通工作谈几点体会和感受。

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从根本上打破交通瓶颈制约

党的十六大以来,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这个主题不放松,通过前几年的打基础、调结构、促发展、保稳定,经济已经驶上了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的轨道。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州交通现有路网技术标准低、结构不合理、路面质量差、抗灾能力弱、通行能力小等问题也日益突现,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加快建设、打瓶瓶颈制约刻不容缓。

二、加快干线公路建设,提升全州路网和路面等级

中缅陆水联运通道系“中国昆明—缅甸仰光伊洛瓦底江陆水联运通道”的简称,指中国昆明—瑞丽—缅甸八莫港—仰光港,包括公路、伊洛瓦底江水路及水陆联运中转港的整个联运系统。加快该通道的建设,可以开辟我国西入印度洋的出海通道,减少对南海航线的过度依赖,有利于中缅两国睦邻友好关系发展和经济技术合作,有助于对接三大市场,构筑中缅印孟次区域经济合作;全面提升320国道高速路及大瑞铁路的投资效益,带动滇西自然资源开发及边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围绕大通道建设对外开放战略,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全州干线公路建设,提升路网和路面等级,做好与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对接的准备。

根据规划,我州公路网呈“334”公路网布局,即三条横线三条纵线,四条主干线连接线形成主骨架网,另有27条支线组成区域路网,总规模2818公里。实现以上规划需投资约469.695亿元,其中主干线约405.601亿元,支线64.094亿元;2015年前需完成投资171.5亿元(干线155.112亿元、支线16.15亿元);计划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1546.96公里,需投资12.4亿元。完成以上目标任务,当前要扎实抓好三项工作:

(一)加快龙陵至瑞丽高速公路建设进程。龙陵至瑞丽高速公路是GZ65线在我省境内的最尾端,是中国通往南亚、东南亚的重要路段,也是我州对内对外开放的主要通道。GZ65线除龙瑞高速尚未列项建设外,在全省境内都已实现高速化。该项目投资估算92亿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省人民政府项目评审中心的审查。2007年10月15日,省交通厅已明确该项目的环境评价报告及土地预审等前期工作交由*州承办,并于2008年6月前报送省交通厅。目前,交通部门已经与相关中介机构签订了环境评价报告编制协议,国土、交通部门准备近期召开一次协调会,加快土地预审报告编制工作,力争项目于2009年完成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

(二)尽快启动省道腾冲至陇川段二级公路建设项目。腾冲至陇川(章凤)二级公路是我州西三县通往保山市连接国道主干线GZ65线进入内地的重要通道,也是云南省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交通干线。它连接着腾冲火山热海、大盈江及瑞丽江三个部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并使腾冲、瑞丽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和盈江、章凤两个国家二类口岸形成区域整体,该路段沿线幅射人口近80万,包括傣、景颇、阿昌、德昂、傈僳等各种少数民族。目前,该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已通过省发改委审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已结束,待环评报告和土地预审后将尽快报送省发改委审批。同时,交通部门已经开始着手施工图初步设计的招标工作。本段公路拟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建设方案,推荐路线全长159.56公里,估算投资总金额19.4亿元。

(三)抓好三条重要连接线的建设。一是潞西市(遮放)至陇川县(章凤)二级公路建设。该路不仅是规划中的龙瑞高速公路和腾瑞二级公路的重要连接线,也是规划中的中缅陆水联运通道中国至缅甸八莫港口最直接、最便捷的通道。目前,该工程的主体结构已经基本完工,年底前可实现通车。二是潞西市(芒市)至梁河县(勐养)公路改造。该路是规划中的龙瑞高速公路和腾瑞二级公路在我州境内的主要连接线,于20世纪90年代末进行了改建,公路等级为三级,路基宽7.5米,现全线虽已铺筑油路,但技术标准较低,弯急坡陡,通行能力较差。为使我州环州公路实现高等级化,需要对其进行改建,提高路面等级,同时,在风平芒别与高速路的交接点建设半立交桥,真正发挥其整体网络功能,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梁河翁冷至陇川章凤油路建设。

三、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切实解决好农民出行难问题

交通是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基础条件,在解决“三农”问题中作用至关重要。我州由于地域相对偏僻,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滞后,社会发育程度低,导致交通基础建设和农村客运起步晚、投入大、进展慢,农民出行难问题十分突出,急需加以解决,这也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的具体体现。

(一)加大建设力度,改善农民出行条件。“十一五”期间我州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是:以加强通乡油路建设和实施农村通达工程为重点,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1547千米,至2010年,使全州农村公路总长达6434千米。改善153个建制村公路的通达状况,建制村通公路的比例从2005年的71.9%提高到100%;新增20个乡(镇)通沥青(水泥)路,使乡(镇)通沥青(水泥)路的比例从2005年的60%提高到92%。建设乡(镇)客运站34个,使全州86%的乡(镇)有客运站;改造25个农村公路渡口,完成渡改桥8座。确保以上目标的实现,一是要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和专项资金支持;二是各级政府要想方设法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资金专项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尽最大力量减轻农民筹资的负担;三是要坚持自愿原则,充分调动全社会和广大农民群众筹资修路的积极性,形成“人民公路人民建”、“人民公路人民养”的良好氛围,尽力动员各方力量筹集农村公路建养资金。今年,我州共有在建交通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工程项目145个,目前各项建设任务进展顺利。

(二)认真抓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努力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质量。2007年,省交通厅将我州列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试点州,从实践情况看,效果很好。一是实施管养分离,解决了“养人不养路”问题。实施管养体制改革前,全州165名在职、离退休农村公路管理人员,有86人需要用养护资金支付工资,所需经费占到了当时省补养护资金的一半以上。今年实施管养体制改革后,管养进行了剥离,管理人员工资全额纳入财政支付,养护工作整体进入市场。大量的养护资金从“养人”中节约出来,专项用于“养路”,对提高农村公路的养护质量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二是基本建立起了“有路必管、有路必养”的工作机制,解决了农村公路失管失养问题。三是加大了投入,加强了养护,“先天不足,后天营养不良”问题正得到有效解决。我州实施管养体制改革后,中央和省补养护资金增加了10.8倍,州和县市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也得到了加大,2007年共安排187.5万元日常养护资金,很多过去无法实施的养护工程得于落实,农村公路的通行质量大辐提高,农民出行难问题得到很大改善。

(三)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切实解决好“农民出行乘车难”问题。大力发展农村客运,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的最终途径。由于我州农村客运事业起步晚,市场发育不完善,公司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大多数村寨至今未能开通客车,全州335个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车率仅为53.7%。同时,由于农村客运发展滞后,农民出行乘坐非营运车辆、低速车辆现象较为普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加快发展农村客运,我认为要着重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制定出台加快发展农村客运事业的扶持政策和规范性文件;二是加快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农村客运的公司化经营程度;四是加大政策和财政资金扶持力度,降低经营成本,让农民乘得了车。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必须走城市公交的扶持发展模式,通过减免农村客运车辆的税费、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等手段,尽力降低经营成本,让农民群众乘上廉价车、低价车。

(四)加强运输安全监管,切实保护农民出行的生命财产安全。要加强对农民的安全乘车教育,增强防范意识。要建立交警、交通、农机、安监等相关部门联合执法的运行机制,坚决打击和取缔非法客运车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客运风险金制度,确保农村客运车辆发生事故后农民能及时得到补偿。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客运企业内部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体系建设,切实做好从源头上预防重特大事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