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老干部事迹她就像一缕阳光

老干部事迹她就像一缕阳光

时间是历史最好的证人,它不仅实录着人们生命的运行轨迹,也记载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每个瞬间。寒来暑往,春去秋归,不知不觉中,于桂荣这位贫苦牧民家庭出身、朴实无华的蒙古族后裔,已经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老干部局和关工委工作了5年。她始终心系老干部的安危冷暖,情注青少年的学习进步,用美好的心灵弹奏着一曲动人的爱的旋律。老干部亲切地叫她“好姑娘”。老百姓说她是“草原上最美丽的萨日朗”。党和政府也给了他们很多荣誉,老干部局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先进老干部之家”和“模范老干部之家”,关工委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

面对赞扬和荣誉,于桂荣没有陶醉,显得冷静而淡然,“群众这么喜欢我们,组织又给了我们这么高的荣誉,想起来还真有些不安。其实,我们只是做了分内的事。”采访中,听着那一个又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看到那一幕又一幕周到服务的场景,我对她的印象越来越深刻了,她有着阳光一样的品质,就像一位阳光使者,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无怨无悔地默默奉献,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给了老干部和青少年。 她性如阳光磊落公正,以良好的作风带动同志,

干部队伍俨然绿荫浓郁的敬老爱少林

于桂荣生在牧区,从小就受到了农牧民团结互助解难事、办大事精神的熏陶,“一道篱笆三根桩,一位好汉三个帮”的道理深深地扎根在了她的心里。参加工作后,在县委组织部她又养成了公道正派的职业品格。这些无疑都为她主持老干部局和关工委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于桂荣深知,老干部是一个贡献巨大、德高望重的群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这两代人服务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作为特殊的部门,如果干部职工没有深厚的职业修养,就很难耐得住清贫,忍得了委曲,经得起考验。她以身作则,根据新形势下的工作特点和要求,加强政治修养,丰富思想工作方法;掌握老干部的心理特点和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学习文化教育、民事调解和临终关怀等方面的业务知识,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与日俱增。她注重建班子带队伍,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带出了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队伍。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于桂荣从制度层面规范干部队伍,在服务细节上锤炼干部职工,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对老干部实施了“四必访”、“七上门”服务制度。老干部生病住院必访,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必访,老干部生日必访,重大或传统节日必访。同时,把思想工作做上门,学习材料送上门,巡诊送医上门,报刊杂志送上门,服务车辆接送上门,分发慰问品上门,征求意见上门。为了强化干部职工的日常工作管理,于桂荣倡导实行了首问负责、领导督办和办结回复等三项制度。凡是服务对象询问、提交或委托办理的事情,首问人员即为第一责任人,负责解答或办理。对涉及服务对象切身利益的大事,由分管领导督促干部,在规定时间内处理。还要及时回复,凡是服务对象询问及要求办理的事项,把握不准或一时难以解答的,相关干部进行调查和沟通,能否解决,一周内给予明确答复,不得借故拖延或推诿,不具备办理条件的,要解释清楚,办结事宜做到让服务对象满意。“四必访”和“七上门”等制度的推行,转变了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提升了干部职工的服务水平,增进了老干部和青少年与干部职工的情谊,维护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在干部队伍建设上,于桂荣探索出了独具特点的“九员”培养模式:在老干部局,她率先垂范,带动干部职工争做模范“四员”。即贵有孝心,当好老干部的服务员;具有耐心,当好宣传政策的讲解员;怀有诚心,当好党和政府与老干部联系的信息员;备有热心,当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在关工委办公室,她激发老干部的余热,让老干部老有所为,引导老人争当优秀“五员”。即组织爱国主义报告团,推举老干部任报告员;举办各种文艺演出活动,组织老干部任创编员;开展未成年人告别“三厅一室”和“网吧”工作,聘请老干部担任义务监督员;开辟第二课堂教育阵地,发动老干部任校外辅导员;组建业余文学社团和创办报刊,优选老干部任通讯员。

“九员”干部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完善,使本来编制少、人员缺、任务重的老干部局和关工委的工作有了雄厚的人力资源依托,干部职工敬老爱少,710多名老同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仿佛生机盎然的树林洒下浓郁的绿荫,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人们为此善意地称她们单位是“社会局”。

她品如阳光和煦执著,用优质的服务践

行党的宗旨,俯仰行止无愧两代人

采访老干部时,他们只要谈起于桂荣就会亲情涌动,滔滔不绝,“那时多困难,能把工作干到这份上,这姑娘真是不容易啊!”“不容易”这3个字,在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洗礼的老干部心中,分量是常人想象不到的。

2001年于桂荣上任时,正值这个部级贫困县的经济恢复期,企业改制等一系列的改革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也产生了难以避免的问题,企业离休干部管理关系混乱,导致管理服务差。再加上县财政拮据,历史包袱沉重,给干部职工发完工资,就没有了开展工作的钱。当时,累计拖欠老干部的离休费和医药费高达百万余元,200多个老干部家庭生活困难,无钱治病,他们的思想情绪一度十分消沉。

面对窘境,她带领干部职工进老干部门,察老干部情,理老干部事,解老干部难。在中央办公厅12号文件下发前,组建企业离休老干部托管中心,理顺管理关系,同心谱写了为老干部服务的“清欠”、“拉平”、“建制”、“提高”四部曲。

“清欠”时,于桂荣迎难而上,诉老干部苦衷,讲老干部困难,话自治县稳定。县委新班子获悉后,主要领导分担任务,挤、挪、求、借,千方百计筹措资金300多万元,彻底解决了历史累欠的老干部“两费”问题。

老干部对同为国家做贡献,但因单位不同产生的待遇不平等问题意见大。于桂荣就积极向上级反映,并为县委草拟了提高企业离休人员离休费的意见,得到了县委的肯定,以文件形式下发。县财政为老干部拿出45万元,126名企业离休老干部的离休费得以增加。“拉平”不仅平了老干部怨气,也拉近了老干部和县委、县政府的距离。

“清欠”、“拉平”后,在落实老干部政策中,于桂荣调查分析,权衡利弊,从建立长效机制落实老干部待遇的角度,及时撰写了《改革工作机制,长效解决“两费”问题》的调研报告,上报县里。县委常委会和政府联席会专题办公,采纳了她的建议。确定了离休费、医药费统筹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等三项工作机制改革。在落实“三个机制”时,她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坚持“三项原则”、打破“两个界限”、实行“四包”的办法,得到县领导的肯定。三原则带来了三变化,离休费及时足额发放了,医疗费实报实销了,两费再也没有发生新的拖欠。打破两个界限,使城乡老干部的待遇一致了,机关、事业、企业老干部的待遇一样了。“四包”对工作机制的顺畅运行起到了保证作用,老干部离休费财政包干,医疗费由其原单位、主管部门和县财政合力解决,医疗由老干部卫生所包诊治,医药费由医保局包核销盈亏。不仅如此,于桂荣还强化监管,对老干部所在单位的一把手实行了督查制。对第一责任人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定期督查,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三个机制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作运行体系,为做好老干部工作探索了一条新路。

“提高”是四部曲的善终之作,更是老干部进一步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成果的前奏。于桂荣不辱使命,恪尽职守,在党和政府与老干部之间架起了一座坚固的桥梁,向老干部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从2004年7月起,杜尔伯特县企业离休老干部的护理费调升到每人每月70元至100元;离休费也随同机关、事业单位的老干部一起实行工资津贴归并;丧葬费由500元提高到1200元,抚恤金由1000元提高到享受10个月离休费的60%;老干部遗属补助也由原来的每月104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50元。

“四部曲”是于桂荣和她的同志们的呕心沥血之作。融汇着她们的情爱,体现着她们的艰辛,反映了她们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四部曲”已经化作一缕细腻和煦的阳光,温暖着老干部的心田。

于桂荣有个绰号“于大划拉”。说起这个绰号的来历,与她为老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密切相关。老干部活动中心原来的地点位于县城边缘,地址偏僻,房屋是旧校舍,结构不合理,不利于老干部学习和娱乐。于桂荣不辞辛苦,另辟蹊径,在县里的支持下,通过土地置换的办法,争来了地处县城中心、价值数百万元的近2000平方米的五层综合楼。但老干部学习、娱乐缺用具,少设施,她就多方求援拉赞助,仅学习、娱乐和办公备品、设施就已经换了两茬。县里为老干部专门配置了一辆宝莱轿车。县委书记还专程到市里求援,协调资金100多万元,为老干部建起一座500多平方米的室内门球馆。组织部长化缘给老干部大学添置了10台名牌电脑。为了开阔老干部的思想视野,于桂荣力争县委支持,协调资金,组织老干部到国内外考察学习。她还把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各党委被她的精神所感动,扩建、新建了22个老干部活动室。如今,全县老干部活动场所旧貌换新颜,建筑面积5600多平方米,学习用具满足了需要,娱乐门类齐全,设施基本完备。老干部学习、娱乐在舒适温馨的环境里非常高兴,创编了一首打油诗,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托管中心是我家,两个待遇有人抓,活动场所敞亮了,老人心里乐开花。”

于桂荣对老干部及其遗属孝爱倍至,也非常注重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做实事、办好事。进入新世纪后,杜尔伯特县在农村实行了合村并校,优化了师资配置,提高了教学质量,但也引发了中小学生辍学问题。于桂荣带着老同志,深入到农牧民和青少年中,了解问题成因,向县里提交了《关于解决中小学生流失问题的建议》等多篇调研报告,及时反映了农村中小学生读书难、就餐难等问题,得到了县里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县委、县政府做出四项决定,实施“爱心工程”,开展助学活动。由县财政出资200万元资金,机关和社会捐资,筹集资金近300万元,为上学难的学生购买75辆“爱心车”,开辟了“爱心专线”,由县财政投入58万元在10个乡镇建立44个“爱心餐点”,2500多名农村中小学生免费乘车上学和就餐;;县财政出资80万元,县委出面协调180万元,为青少年建起一座2360平方米的活动中心;建立了46万元的贫困学生救助基金,救助了1230名贫困中小学生,圆了128名贫困学生的大学梦;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彻底解决了326个孩子的饮水难问题。

她情如阳光真诚友善,靠美丽的心灵荡

起爱的涟漪,老干部和青少年合力织就霞光锦

黑龙江省老干部局领导到杜尔伯特县调研时,深为于桂荣的工作实绩和职业品行所感动,褒扬她是“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的“三美”局长。5年来,于桂荣无论在单位还是社会都怀着一颗博爱之心,广施善行。

2003年单位职工韩士军突患脑出血,住进医院抢救。在他家人焦急伤感之际,于桂荣来到了他们的身边,安抚、探望、慰问。老韩的家里生活困难,10000多元的医药费使他家的日子雪上加霜。于桂荣想方设法解决了老韩的全部医药费。老韩患病期间儿子的婚期到了,于桂荣忙前顾后,尽心操持,帮着老韩的儿子成了家。老韩的儿媳远在200多里外的他拉哈镇教学,家里没人照顾。于桂荣得知情况后,就领着老韩的儿子到有关单位及其领导的办公室,讲实情,诉苦处,终于把老韩的儿媳调到了县职教中心。老韩说:“我不是本县人,当地没亲属,家里的日子过得挺紧巴。于局长体恤我家的难处,帮了我们的大忙。尽管困难,我还是凑了1000块钱感谢她,可几次送去几次被拒绝。后来正赶上过节,我就让儿子买了几瓶好酒去她家,可叫门时,于局长一听是我儿子,硬是隔着门把我儿子劝回了家。我这辈子摊上了她这么好的领导,真是有幸啊,她不是我们家的亲属,却是我们家的贵人!”

单位干部孙秉正的父亲住院治病期间,于桂荣带着干部职工多次探望,帮着解决医药费和家里的困难。2005年,他的父亲去世,一家人一下子手足无措了。于桂荣带着干部职工全体上阵,处理丧事,抬送遗体,就连上香、烧纸、摆放祭品这些本该家人做的祭祀的事他们都承担下来。事后老孙感动地说:“我老孙在杜蒙举目无亲,我又没啥能耐,但局里的领导和干部职工是我家最亲的人,要是没有他们,就连丧事我也处理不了。”为了表示谢意,老孙给她买了一件羊毛衫,但被她婉言谢绝了。

对待老干部,于桂荣就像是他们的亲生女儿一样尽孝心。葛占鳌体弱多病,儿子和儿媳因粮食企业改制下岗,孙子上高中,只靠他一个人的离休费维持生活。她主动上门,多方奔走,寻求有关部门帮助,使老人的儿媳重新就业,使葛家三代五口人的生活困难得到了缓解。到了夏季,她又把一床薄被送到了葛家。每逢葛老的生日和传统节日,于桂荣总会带着礼品礼金来到葛老的家祝贺慰问。

靠山种畜场的王德良,子女多,有两个儿子患有智障,住在解放前建的、已经快要倒塌的干打垒房子里。于桂荣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她积极协调有关单位,筹措资金,给老人买了一幢宽敞明亮的砖房。见老人家里没有电视,晚年寂寞,她来回跑了80多里路,把自家的电视机送给老人家。又请求民政局帮助,把老人的两个儿子送到了敬老院,解除了老人的后顾之忧。感动得王德良老泪盈眼,拉着于桂荣的手,说出了掏心窝子的话,“我真老来有福,这辈子都没有想到还能住上砖房,看上电视,还解了我最大的心事。桂荣,你比我亲闺女照顾得都周到啊!”

沈志革得了直肠癌,家里没有积蓄,无钱手术。正在为难时,于桂荣打欠条作保,及时地给老人施行了手术。手术后,他对老伴说:“我死后,你别害怕,有困难就去找于局长,她会帮助你的”。于桂荣用实际行动赢得了老干部的信任。老干部邓福去世后,遗孀张秀芬的子女成家另过,老人孤身生活,子女们都是下岗职工,生活也入不敷出,难以照顾老人。老人又十分要强,74岁了还做些寿衣,糊牙签盒维持生活。从来不向组织说出自己的困难,于桂荣感动之余,当起了老人的女儿。平时只要有时间就去探望老人,看看老人生活缺啥少啥。每到节日她都到老人身边嘘寒问暖,还给老人争取了特困救济金。老人家种了一块小园子,柿子、辣椒、向日葵熟了,老人都把她拉上炕桌,让她尝一尝。老人说:“我也没啥好东西,这些绿色食品能让她尝上,就算尽了我的一份感激之情吧!”

于景云的家人和好友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他临终前的动人情景。那时,老人已经双眼紧闭,水米不进了,于桂荣带着干部和老干部托管中心党总支副书记王伟来到老人床前探望。于桂荣坐到他的身边,轻声地呼唤着老人家。听到她的声音,老人睁开双眼,精神一下子好了许多,执意地坐起来,于桂荣喂他吃饭,老人坚持着吃了几口,紧握着她的手说:“这饭我得吃,姑娘,我可想你了,你对我们老干部太好了!”。于桂荣不仅给老干部临终关怀,她还为110多名老干部去世送终。

吴夜明家住齐齐哈尔,她2003年的3800多元医药费,由于报销期限已过,她老伴跑了几次也没能报销。就在老人家已经不抱希望的时候,于桂荣慰问她时知道了这个情况,在她的帮助下老人的问题解决了。老人在寄给老干部局的新年贺卡上写下了自己的心声:“您对离休老同志的关怀爱护,深深地感动了我们。谢谢!您是‘三个代表’的优秀楷模。”

在扶贫济困中,于桂荣也做了许多被百姓称道的积德善事。下岗职工唱艳杰丈夫有病,两个孩子上学,缺少经济来源,于桂荣就帮她找到报刊发行工作,使她家每月有了比较稳定的生活收入。韦爱香的家可谓多灾多难,她的丈夫开“港田”三轮车养家糊口,供着女儿焦伟读书。谁也没料到他突发心脏病死在了车上。于桂荣经常开导母女二人,并鼓励焦伟读书上进。在她的支持下,焦伟考上了齐齐哈尔大学英语系。她又到大庆给焦伟找了一个助学捐助人,为焦伟减轻了学费负担。焦伟想课余时间靠家教挣钱,她就为焦伟创造条件,把自己的手机送给了她。

于桂荣的善举义德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犹如激活了溶溶春水,荡起了一圈又一圈爱的涟漪。老干部合唱“夕阳红”,青少年和声“朝晖颂”,夕阳与朝晖交织成杜尔伯特草原上一幅绚烂多彩的霞光锦。

老干部离岗不离志,他们广泛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多主题、多形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组织爱国主义报告团,编写10个主题报告,创作道德歌谣30多首,文字总量12万多字,宣讲报告245场,受众18000多人次;深入城乡,举办文艺演出活动,创编文艺节目,演出120场,近6万名未成年人受到教育;参与家庭才艺展示大赛,8个家庭进入决赛,4个家庭获演出优胜奖,还走进了中央电视台神州大舞台表演节目;他们辅导特长生,培训20多名初、高中落榜生,包晨香演奏笛子,在国家文化部举办的“蒲公英”杯新人选拔赛黑龙江赛区获金奖,在北京参加决赛又获得部级金奖;他们创办绿茵校外辅导站,开设了语文、数学、书法、英语、棋类等课程,培养中小学生近百名;组建“原野文学社”,办起了《芦笛报》,出刊74期,发表作品3100多篇,有力地宣传了县域经济发展和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优秀人物;成立大庆市小作家协会杜尔伯特分会,发展中小学生会员1350多名。在大庆市《小作家》杂志上刊登作品253篇,在省《晚霞》刊物上发表11篇。老干部带起的600多人太极拳队在全国比赛中获金奖。5年来,已有2000多名学生考入各类大专院校,6000多名青少年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为杜尔伯特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一连几天的采访,于桂荣身肩双职、服务两代人的先进事迹可谓巾帼不让须眉。但令人感动的还有她那女人的泪水,老干部困难时,她流的是同情的泪,泪水更映射着她执著的事业信念;有些中小学生辍学时,她流的是惭愧的泪,那泪水分明写着期许与无奈;对母亲难尽孝道、对女儿无法照顾时,她流的是负疚的泪,泪水融入她永远不能释怀的爱;老干部待遇提高、青少年茁壮成长时,她流的是喜兴的泪,泪水是她享受工作幸福的最美展示。她的泪像阳光一样明丽澄澈,女儿是她最好的读者,“妈妈是公家的人,她的心就要放在社会上。我为有这样的妈妈而自豪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