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政局服务教育发展计划

民政局服务教育发展计划

一、以优化为民解困绩效为主题,大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精心构筑困难群众生活保障网

总体上,要以有效整合社会救助资源,推行精细化救助,创新救助管理手段为努力方向,实现社会救助政策的边际效益最大化。一是建好城乡互动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实现救助工作顺畅运行。市本级要在已成立弱势群众救助领导机构的基础上,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制订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市级社会救助领导机构正常运转,不断提升协同决策与整合救助水平。不断完善乡镇(街道)、村(社区)救助工作管理网络,健全规范化运作机制,着力配足配强工作力量,确保救助对象排查到位、救助政策执行到位、动态管理落实到位。二是继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不断提高精细化救助水平。不断健全低保规范化运行机制。制订实施城乡低保分类管理制度,做到救助资金向常态贫困对象倾斜,动态管理向非常态贫困对象倾斜。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对申请救助对象的核查到位。要完善市财政与乡镇(街道)低保金分担办法,确保做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要健全低保对象公示制度,扩大公示面,提高透明度。联同人劳部门落实零就业城乡低保家庭再就业帮扶政策,促进低保对象再就业工作,增强低保家庭脱贫致富能力。建立城乡低保边缘户分类分层救助制度。即在全面摸清城乡低保边缘户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困难群众的不同救助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生活、教育、住房、养老、法律、就业、医疗等各项救助、援助工作,努力改善低保边缘户生活。扎实做好医疗救助工作。要在推行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镇“三无”人员、在乡重点优抚对象、“三老”人员“零起点”医疗救助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门槛,加大救助力度。进一步加强医疗救助与城镇医疗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基本卫生服务的衔接,探索建立即时救助工作机制,缓解患病困难群众治病之急。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救助额度,建立医疗救助经费自然增长机制。着力构建五保老人集中供养长效机制。配足配强敬老院管理服务人员,尤其是要协调乡镇、街道选配好敬老院院长,并落实好相关工作待遇,确保各项管理落实到位。督促各敬老院建立严格的食品卫生及内部安全管理制度,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以环境整洁、管理有序、生活改善三大指标为考评内容,建立敬老院季度创优竞赛制度,每季评出5个先进敬老院,授予流动红旗,给予一定奖励。联合审计、财政部门共同开展敬老院专项使用经费审计工作,杜绝各类违规现象发生。全面推进敬老院绿化美化等附属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敬老院居住环境。继续引导鼓励敬老院抓好农副业生产,增加自给,改善生活。不断健全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机制。扎实完善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充分依托敬老院、学校、乡镇卫生院等公益设施,加强物资储备与设施配套,在多灾、易灾乡镇启动避灾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应急救助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切实加强救灾资金的管理使用,全面实施《灾民救助卡》制度,完善重灾户直接救助到户制度。公正做好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理赔纠纷裁定工作,确保房保政策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快慈善事业建设。在有条件的乡镇(街道)逐步建立慈善分会,以进一步发展壮大慈善组织,提高慈善劝募水平。大力培养慈善家队伍,培育慈善实体,探索建立职业化、专业化和志愿者相结合的慈善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慈善爱心”超市运作方式,扎实构建实物捐赠与输出平台,有效扶助困难群众。不断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要规范办理各类救助事务,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合法权益。高度关注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的救助工作,明确部门职责,落实救助经费,妥善协调跨地区救助,确保顺畅高效地实施救助。三是牵头创建社会救助体系信息系统,大力提升救助工作效能。为了提高社会救助体系的运行效率,实现社会救助资源共享化、数据标准化、工作流程化、救助规范化,需加快建设社会救助体系信息系统。通过这一系统,实现相关救助职能部门救助信息的及时交换和共享,最大程度地做到“应救尽救、不重复救助和不漏救”。主要建设内容:以乡镇、街道为基础信息的统一入口,完成被救助对象基础信息、救助申请信息等内容的采集;以数据资源中心为数据的承载点,完成数据的比对、清洗和存储,并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完成多个救助职能部门的信息交换和共享;以各救助职能部门的救助业务为出发点,完成对各类救助人群的救助情况处理和上报;以社会救助门户站为救助体系面向市民的窗口,宣传政府救助政策,为市民提供便捷顺畅的救助渠道。

二、以创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市为目标,全力深化养老服务社会化活动,夯实老龄福利事业发展基础

总体上,老龄工作要以完善政策,夯实基础,强化支撑为着力点,以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活动为载体,全面构建适合需求、服务优质的老龄福利工作体系。一是建立健全老龄工作网络,确保正常运转。在市级层面,要完善老龄委成员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成员单位相互联系,分解落实成员单位职责,凝聚创建工作合力。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层面,要全部成立老龄协会,并建立健全协会章程,依托敬老院、村级办公场所等创设好老年人协会活动场所,推动乡(街道)村(社区)老年人协会持续运转,充分发挥协会的联系纽带、提供服务作用。二是创建社会化养老服务机制,提升为老服务水平。要建立市级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做细做实协调,促进资源整合。要制订出台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的实施意见,落实各项配套政策,保障养老服务社会化有序进行。继续扎实推进家庭协议养老工作,整合社区现有“星光老年之家”、医疗、餐饮、家政等服务设施和服务行业签订为老服务合作协议,积极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的老年教学、文化娱乐、卫生保建、生活照料、家政等综合性社区服务,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养服务业准入制度,积极支持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从而全面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重点,多种养老方式相互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三是加快老年人活动设施建设,推动为老服务活动开展。要依托老年大学建立城市老年电大教育中心,同时,在双塔、虎山街道建立城市老年电大教育分中心。在农村,依托各乡镇敬老院建立老年电大教学点,形成城乡老年电大教育网络,普及老年电大教育,引导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学,丰富生活。要持续推进农村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项目建设,切实做到科学规划,规模适当,功能齐全,服务优质。以城市老人为主体,发挥文体专长,激发参与兴趣,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展现老年人活力。四是完善落实各项老年人优待举措,营造敬老助老氛围。牵头开展《优待老年人规定》落实情况检查工作,协调有关单位持之以恒抓好政策落实,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协调做好老年人法律维权工作,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权益。抓实抓好一批为老年人办实事项目,筹划做好老人节等定期走访慰问活动,使广大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五是抓好中福在线销售大厅经营管理工作,积极募集福利事业建设资金。制订完善中福在线销售大厅的一整套内部管理制度,做到以规管人,以规管事,实现内部管理规范化。切实抓好服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工作,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文明服务,争创市民满意的民政服务窗口。精心组织开展福彩宣传发动工作,努力营造福彩销售良好舆论氛围。

三、以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为根本,不断深化城乡社区建设,促进社会运行和谐有序

总体上,要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要求,建立健全基层党组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快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城乡社区,实现社会治理模式的逐步优化。一是依法组织开展村(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在农村,遵照全省统一部署,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严格依照“一法两办法”组织开展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做到具体部署周密,宣传发动到位,业务培训细致,选举操作规范。力求通过换届选举,进一步优化村委干部队伍,持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要着力健全村民代表会议及村民代表联系到户制度,确保民主议事落到实处。扎实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推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构建和谐村落。依据《*市村务公开实施办法》及时做好村务公开目录编制工作,促进村务公开规范实施。同时,贯彻落实好《*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责任追究办法》,强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督查指导,确保村务公开工作取得实效。在城区,大力开展省级示范社区居委会创建活动,按时完成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推动社区居委会规范化建设,提高管理社区事务能力。同时,不断健全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和自治制度体系,为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提供组织和制度保证。二是加速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要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精神,善于整合资源,不断创新机制,实城乡和谐社区建设同步推进,互动发展。到20*年底,全市要创建21个农村社区示范点,60%的城市社区达到和谐社区建设标准。在农村,要把和谐社区建设有机融入到新农村建设当中,着重选择经济条件优越、村庄布局合理、人口相对聚集、村风民俗良好的地方引入社区治理模式。积极探索创建符合群众需求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体制,使社区在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在城区,要着力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办公场所建设,不断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增强社区服务管理能力。适时推进数字化社区建设,努力构建市、街道、社区多层次的政府公共服务网、社区管理服务网、便民利民服务网,实现资源共享和社区工作管理、服务手段的信息化。加强规划,优化布局,扶持发展市场化的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和物业管理服务。鼓励和支持驻社区单位的服务设施通过优惠的方式向社区居民开放。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不断培育和引导公益性社区民间组织开展社区自助互助服务。深入开展“共驻社区,共建社区”活动,各驻社区单位应大力支持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社区内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应充分利用单位内部设施资源,参与社区共建活动,并积极创造条件对社区开放。

四、以被命名全国双拥模范城为契机,健全双拥优抚安置工作长效机制,提升服务军队与优抚对象效能

总体上,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从保障国防建设的需求出发,从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出发,全力抓好各类双拥优抚政策的贯彻落实,不断完善构建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符的双拥、优抚安置工作体系。一是积极推进双拥工作社会化,形成军地互助共赢格局。要精心策划,多管齐下,适度开展全国双拥模范城表彰命名宣传,进一步激发军民的荣誉感、使命感,把巩固提升双拥模范城成果演化为自觉行动。在平时,要充分利用学校教育、媒体动态宣传、设置双拥宣传牌等多种方式持续开展双拥宣传,营造双拥工作良好舆论氛围。探索创新双拥活动载体,增强双拥工作社会参与性。以军民结对共建为主线,鼓励引导社区、乡镇街道、学校、服务窗口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拥军、实事拥军活动。同时,要以双拥办为基础平台,进一步完善军地联合办公制度,做到互通需求、密切沟通、增进互助,提高双拥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重点抓好“八一”建军节、元旦春节期间的拥军慰问活动,着力梳理解决一批军地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二是完善退役军人自谋职业安置办法,扶助退役军人再就业。要紧紧围绕退役军人的创业需求,完善制订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创设更好的条件助推退役军人创业,努力缓解他们的后顾之忧。要依托重点职业技术培训学校,通过联合办学的形式,着重抓好退役军人再就业技能培训工作,使他们在合理时间内掌握一技之长。要创建军地两用人才供求信息平台,为退役军人再就业提供信息支持。三是及时妥善贯彻落实国家优抚政策,保障各类优抚对象基本权益。严格按照自然增长机制办法,兑现各类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待遇。坚持以部门挂联形成,持久深入开展“爱心献功臣行动”,使重点优抚对象获得更多关爱、更多扶持。积极探索孤老优抚对象依托敬老院实行集中供养办法,妥善解决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照料问题,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制订完善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政策,逐步缓解大病治疗的困难。

五、以改善服务公众水平为取向,狠抓公共事务规范化实施,全力建设民政惠民工程

总体上,要更加关注社会公众的需求热点,更加关注公共服务职能的趋强特性,致力于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在优化公共服务方面的作用,以规范化、便民化、效能化的理念抓好各项公共事务的实施。一是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方针,切实增强民间组织服务社会功能。牵头组织开展各类民间组织运行绩效评估活动,进一步提高民间组织依法监管和服务水平。继续贯彻实施民办非企业单位诚信建设“133”工程,培育一批诚信服务典型,引导规范民办非企业单位健康发展。大力发展社区公益性、服务类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公共管理和服务;以培育和发展农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为重点,继续培育发展“一品一会”、“一业一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贯彻落实《*省民间组织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精神,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市民间组织的档案管理工作,并积扎实做好民间组织信息系统运用工作。二是坚持依规认定,强化督查的原则,推进福利企业健康发展。根据省、衢州市有关政策,严格做好福利企业资格认定工作,并切实加强福利企业残疾人劳动用工制度执行及各项社保待遇落实情况督查,确保残疾人用工的特殊政策得到规范实施,积极保障残疾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各福利企业健康长效发展。三是坚持规划先行、满足需求的原则,完善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要全面完成《*地名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确保地名管理规范有序,满足社会主体需求。完成国家地名数据库*部分的资料录入工作,并依托地名数据库,开通城市地名问路电话短信服务,遵循“贴近群众、内容丰富”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建立*地名网站,配合交通、旅游等部门在火车站、汽车站内设置好地名触摸屏,制作好地名光盘,提供便捷地地名信息化服务。四是坚持统一受理,协同办理原则,不断改善民政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要树立全局工作一盘棋观念,积极支持民政行政服务中心心窗口开展工作,对各项纳入窗口办理的业务,做到统一受理、协同办理,提高民政行政服务中心的办事时效,树立良好的部门工作形象。巩固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窗口单位成果,加强办公自动化建设,切实做好档案管理,严格依法登记,规范登记程序,维护婚姻当事人权益。五是坚持依法治理,加强引导的原则,巩固提升殡葬改革成果。按照“管办分离,依法监管,强化执法”的原则,与全省同步推进殡葬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宣传,加大投入,完善设施,规范管理,探索巩固提升葬法改革成效。继续做好“三沿五区”坟墓整治工作,营造秀美山川。进一步规范殡仪服务,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六是坚持依法管界、和谐相处的原则,大力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建立健全与界线毗邻双方的界线管理互信互访协作机制、定期走访和对话制度、边界矛盾纠纷排查制度、边界纠纷应急处理制度和个人管理点、村庄管理段、乡镇管线、民政管面的界线管理责任制度等行政区域界线长效管理机制。同时,建立对界桩、线状地物或其他标志物进行日常巡视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以提升行政执行力作为基本要求,坚持不懈地加强民政自身建设,推动民政事业长足进步

总体上,党和政府赋予民政部门的职能任务日益繁重,民政工作的多元化、专业性日益显现,为确保落实好各项业务政策、履行好各项工作职责,需要持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机关工作效能,增强行政执行力。一是加强民政队伍建设,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文明型、规范型”机关为载体,精心组织开展以十七大主题学习教育为重点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大力引导干部职工以《中国社会报》、《中国民政》等业务报刊及民政系列政策法规为学习材料,认真投身学习,深入钻研业务,争做学习型干部。要创办*民政论坛,引导干部围绕民政工作难点、重点、亮点,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积极撰写调研文章,提供论坛交流。建立健全机关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工作计划执行制度,督促干部全力干事、争先创优。坚持抓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推进和谐机关建设,巩固提高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成果。积极争取组织部门、人事部门的支持,配足配强乡镇(街道)民政助理员队伍,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民政事业需要。特别是要全面建立村(社区)民政联络员队伍,并抓好业务培训,落实工作报酬,明确工作职责,协助做好各项“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任务。二是多渠道筹措民政经费,为民政事业发展投送资金支撑。要积极“跑部进厅”,争取上级业务部门对民政工作的经费支持。要加强协调,争取财政更大投入,保障民政工作发展需要。对下属单位要进一步完善经济目标考核责任制,强化人、财、物的规范化管理,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始终围绕*经济发展大局,建立健全全员招商引资激励机制,鼓励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工作,圆满完成招商引资任务。三是加大民政宣传、信访工作力度,为民政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要抽调人员组建*民政报道组,并严格实施民政信息目标考核责任制,鼓励干部积极参与民政信息宣传,深入挖掘,及时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全面加强民政网站建设,做到科室紧密联动,动态信息及时更新,政策法规完整公布,逐步把网站建成为群众需求的汇总平台、民政为民展示窗口。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为抓手,大力开展民政工作政策法规宣传,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做细做实信访工作,完善落实各项信访制度,加强信访源头管理,提高信访办理时效,善为群众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