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日语教学融人传统文化通识教育浅议

日语教学融人传统文化通识教育浅议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是时展的需要。这其中,日语对于中日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文化交流具有积极作用。而将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融入高校日语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文章在分析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在日语教学中融入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融入日语教学的必要性,提出具体融合途径,以期培养出更多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级日语人才。

关键词:日语教学;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融入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这就需要一批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型外语人才。这其中,日语对于中日两国之间的交往具有积极作用,因此部分大学开设了日语课程,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专业日语人才。但部分学生因缺乏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在毕业后无法很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从而给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带来了障碍,也不利于学生个人的长远发展。可见,将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融入高校日语教中非常有必要。对此,相关教育工作者要予以重视,并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做好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渗透工作。

一、中国传统文化和中日两国文化关系概述

1.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概念

文化是人类在不断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中,在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并获得人们共同认可和使用的符号(以文字为主,以图像为辅)与声音(以语言为主,音韵、音符为辅)的体系总和。其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在我国,“文化”一词在很早就出现了,如《易经》中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如《易·系辞下》中的“物相杂,故曰文”,《说文解字》中的“文,错画也,象交文”。后“文”被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进化为文物典章、礼仪制度。“化”的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中的“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后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文”与“化”联合使用,较早见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经过长期发展与创造形成的一种独有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传统文化在内容上更加丰富,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更加突出,发挥着准则约束和引导教化的作用。

2.中日两国间的文化渊源

在日语中,对于“文化”的定义,日本著名语言学家铃木孝夫给出如下解释,即“文化と称するものは、ある人間集団に特有の、親から子へ、祖先から子孫へと学習により伝承されていく、行動及び思考様式上の固有の型(構図)のことである。文化をこのようなものとして把えることは、今や言語学や人類学の領域では常識となっている”。他认为,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产物,而且具有代代相传的特点。在文化传承中,人类通过学习的方式,可以将祖先的一些行为和思维模式借鉴过来。从文化包含的范围来看,其不仅包含语言学的内容,还包括人类学等其他领域。对于“文化”的解释,中日两国不完全相同,但核心是一致的,即认为是人类特有的社会、历史现象。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汉字作为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冶金、纺织、农耕等文明,以强大的辐射力量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由此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汉字文化区。据史志文献以及日本考古发现,公元前1世纪,汉字就经由辽东、朝鲜传入日本的九州、福冈等地。汉字的小篆体和隶书体多以铭刻在铜镜上的形式传入日本,这些文字符号和铜镜上的其他图案被日本人视为庄严、神圣、吉祥的象征符号。此后,日本在仿制铜镜时,也开始仿制汉字铭文。汉字传入日本后,不仅成为公家记录史实的工具,还被一般学者用以著作写书,且是当时日本唯一的正式文字。日本的语言语音主要由商周时期到清朝的多时间段、多层次的中国汉语方言口音及中南半岛的印支人口音等融合而来。可见,日本文化受到中国的深刻影响。因此,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融入日语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日本文化,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中日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高校日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培养外语人才,加强外语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对此,很多高校都设置了日语课程,希望通过针对性教学培养专业人才。目前,高校日语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1.缺少中国传统文化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缺失是高校日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这导致部分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不高,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具体表现如下。(1)日常口语交流方面存在“失语”情况。口语交流是日语教学重要的内容。有的学生在与日籍教师进行口语交流时,只要不涉及具体话题,都能流利交谈,一旦涉及具体问题,交流就无法顺利进行下去,经常出现“失语”的情况。例如,教师提问:“今週末は何か予定がありますか?(这个周末有什么安排?)”学生会迅速回答:“友達と一緒に映画を見に行くつもりです。(我准备和几个朋友一块去看电影。)”但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时,交流就会出现突然停止的情况。例如,教师询问:“この中秋節はいかがでしたか?(这个中秋节过得怎么样?)”有的学生只会简单地回答:“とても楽しかったです。(我过得很快乐。)”而有关节日背景、活动的话题,学生则无法进行深入交流。究其原因,不是学生词汇和语法知识掌握得不好,而是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素养。(2)学生对和文化素养有关的技能存在能力不足的情况。听说读写是日语教学的重要内容,相关调查表明,学生基于教材的客观性技能掌握得很好,但对涉及个人文化素养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基于日语基础测试也可看出,学生在基本知识方面的能力,如听力、语法、单词等,要明显高于阅读、写作等实际应用能力。

2.工作中存在跨文化交际不顺畅的情况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常态。对此,学生只有具备多元的文化储备,才能实现顺畅的交流沟通。但目前,部分高校在日语教学中,并不重视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忽视培养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日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会出现不自信的情况,语言也比较苍白,除了必要的寒暄和工作上的交流外,就“无话可说”,在涉及历史渊源或历史典故的内容时尤为明显。对此,在日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多边文化教学,积极开展传统文化通识教育,逐步提升学生的多边文化素养。

三、高校日语教学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1.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举措

从国家层面来看,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延续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高校有必要在日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借助通识教育深化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可见,从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融入日语教学中具有积极意义,是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2.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要想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学生除了要学习对方的语言外,还要了解对方国家的历史、文化。而详细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是进行文化交流的基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交流过程中找到共同话题。基于此,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融入日语教学中,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积极交流。

3.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从日语教学的角度来看,将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融入日语教学中,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积极作用。在教学中,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充分感受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出主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快速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四、高校日语教学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途径

1.以文化融合与对话为基础,加强中日文化交流

加强中日文化交流是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融入日语教学中的实践途径。对此,高校要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搭建中日文化交流平台,强化日语教学的课程思政,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心怀天下”的视野,让学生具备一颗“融入的心”,建立文化自信。对此,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思想观念,守正出新,正确认识“外来”与“本土”、“传统”与“现在”的关系。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学生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真正的文化传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处理好文化自信与文化自省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特点,然后以日语思政课程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融入的心”。同时,教师还要充分认识到日语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关系,做好两者的有机融合,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2.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

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开展日语教学,是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对此,教师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时,要以实践应用为核心,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在具体操作中,对于涉及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教师要先整理,挖掘知识承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此提升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避免学生在沟通交流中出现“失语”的情况。例如,在学习“お茶”(茶)时,教师可以挖掘茶叶的起源、发展以及茶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据今至少有4700年的历史。直到现在,人们还有以茶代礼的风俗。中国的茶文化在向世界各地传播时较早地传入日本列岛。日本茶道注重“和、敬、清、寂”四字,成为融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中日茶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千多年来绵延不断。通过以上详细介绍,日语专业学生对茶文化能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并加深对茶文化的理解,这就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渗透的教学目标。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案例法、多媒体展示等方式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茶文化。

3.创新语言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创新日语语言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与日语教学的融合,实现学生语言素养的全面提升。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从寻找中日文化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入手,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实现日语知识的有效传授。对此,教师可采取输出型教学方式,设置“日语应用文写作”“日语演讲”等活动,将听说读写能力作为教学重心,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说”与“写”,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日语演讲,以此将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融入日语教学中。另外,教师还可在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中加大“说”和“写”的考核比例,全面考查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例如,为让学生更好地对接工作岗位,教师可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用日语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找出日语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完善、提升。

4.构建中国式审美,提升传统文化通识教育效果

在日语教学中,教师可从文学、艺术、语言等方面入手,构建学生的中国式审美,让学生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逐步提升传统文化通识教育效果。(1)在日语教学中,教师要详细介绍跨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则和态度,避免学生在文化交流中出现“失礼”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并开展相应训练,让日语专业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从而构建中国式审美。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学校可增设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以此提升学生的多边文化素养,实现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积极渗透。(2)开展多种文学活动,鼓励日语专业学生积极探索文学知识。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结合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日译本的《红楼梦》,挖掘文学作品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感受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美,丰富文化积累,以此逐步提升学生的日语阅读能力。

5.开展探索性学习,引导学生参与文化活动

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日语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索性学习活动,例如,中国文化知识讲座、社团活动等。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积极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此同时,教师还可采取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日语知识的探索。在具体比赛过程中,教师可设计多样化的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让学生用日语进行回答,以此帮助学生积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升日语交流能力。另外,教师还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借助环境的作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与日语教学的有机融合,实现学生文化素养的快速提升。

五、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频繁。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外语人才,高校应在日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为提升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融入日语教学中的效果,教师要充分了解高校日语教学现状,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融入策略,积极践行日语教学的课程思政,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丰富学生的民族情感。同时,教师可以应用为导向,通过日语的实际应用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并确保两者的有机融合,以此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输出型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说”和“写”能力。另外,教师还可借助文学作品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开展探索性学习,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逐步提升。

作者:吴以诺 单位:三江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