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宋代影青执壶造型艺术浅析

宋代影青执壶造型艺术浅析

摘要:纵观历史,宋代宫廷非常重视陶瓷的烧制,这预示着宋代的陶瓷艺术无论在制造工艺还是艺术审美上都将到达该阶段的巅峰。其中宋瓷器皿的造型更是让人由衷感叹其气质清新脱俗,线条感十足。宋代经济高度发展,百姓生活富足,盛行饮酒之风。所以作为斟酒器的执壶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执壶作为宋代经典的斟酒器皿,不但满足了人们在物质世界的需求,更提高了人们在精神世界的文化审美情趣。其中宋代影青执壶是其经典的代表,造型优美,功能性强,在展示其工艺难度高超的同时又展现了极高的艺术修养。以下,就是对宋代影青执壶造型特点的概括与论述。

关键词:宋瓷;影青执壶;造型特点;艺术

1宋代影青执壶的造型特点

执壶,也叫注子、注壶,是唐宋年间景德镇窑口烧制而成的重要斟酒器具。根据《青白瓷鉴定与鉴赏》:“壶的造型多种多样,有瓜梭壶、提梁壶、兽流壶、葫芦式壶、扁壶等,但较普遍的特点是执壶体型较大,都带执柄,故一般通称执壶。”宋代的执壶撇口、唇口、洗口,细长曲流,长颈,瓜棱形腹式。唐代执壶在造型设计上没有明显的作为斟酒、斟茶具使用的倚重,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斟酒、斟茶具混用。宋代执壶开始出现作为酒、茶具专用的。

1.1几何元素的运用

1.1.1壶盖的几何元素。宋代制瓷能工巧匠非常善于运用几何的元素来设计当时的日用陶瓷器皿,执壶也不例外,我们可以从执壶各个部分看到这一点。从壶盖说起,宋代执壶的壶盖有盘状盖,带塑饰纽盖和圆锥盖等。如图1的圆锥盖,这种形状的盖子在制作上比较方便,拉坯成形即可,便于生产。此盖的尖端处理的很圆滑,一方面是为了便于使用,防止扎伤;二是为了防止在烧成时尖端的釉层脱落。圆锥体与壶身的形体完美衔接,使轮廓连接成一条流畅的曲线,仿佛自然天成。右侧搭配小圆环纽恰到好处,整体造型处理和谐统一又不呆板。图2的盖纽分为3个部分,下半部分处理为六棱柱的造型,是由拉坯而成的圆柱体切割而成;中间的部分也是由六个面组成,好似亭台的屋檐;上部分盖纽如一团火焰概括而成的异形多面体,又像是壶中酒的香气聚拢到一起具象化处理,与现代冰淇淋的形状相似。壶盖的多面切割形成棱状,与瓜棱形壶身高度契合,盖纽的处理又增添了几分活泼与俏皮。盘状盖,如图3所示。最为常见,在制作上也较为简单,圆盘向内凹陷中间粘接椭圆形的盖纽,易于提取。1.1.2执壶颈部的几何元素。宋代影青执壶的颈部大多处理为八字形,瓜棱壶除外,瓜棱壶的壶颈为了连接壶身的瓜棱形通常也进行多面切割。上下外敞的八字形壶颈在使用时利于壶内液体流向壶口,便于使用。1.1.3壶身的几何元素。宋代影青执壶的壶身大部分为球体或椭球体(见图4),瓜棱壶的壶身大部分也是在球体或椭球体的基础上加以切割,塑饰或刮划而成的。球体或椭球体的壶身优点很多:①球体壶身造型美观,与壶体其他部位能更好地衔接;②和圆柱体壶身相比,球体壶身可以更均匀地受力;在泥坯内壁厚薄同样的条件下,球体的承重性能最强。所以即使有些壶盖的较为复杂的塑饰盖纽重量较重,球体壶身也都可以承受;③如果要制成相同容量的执壶时,球形执壶较圆柱形执壶的表面积更小,在壶体内压相同、直径相同、原料相同的条件下,圆柱形容器壁厚需达到球形容器壁厚的2倍,由于壁厚、表面积小的原因,在制作球形执壶时还将省30%~40%泥料。除球体壶身之外,宋代执壶还有葫芦形,如图5所示;瓜形,多面体壶身,如图6所示,等等。1.1.4壶柄的几何元素。宋代影青执壶的壶柄大都为扁平的条带状直柄。其形状细长气质挺拔,底端接在壶身,中段略向内弯曲,在于口沿齐平的地方到达顶点然后粘接至瓶口处下方,其律动感十足线条大方有力。注壶壶柄的曲线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粘接处有的接于壶肩,有的接于壶背上。并且打破了壶身原有规整的几何形体,使整体造型更富有变化。几何图形具有抽象的概括能力。基础构成元素之间,点线面相互贯穿的关系让酒具造型更简单且富有节奏感。瓜棱壶身上一条条有规律的棱线也具有排列的趣味和线条简单重复排列出的美感。极具艺术表现力的几何元素在宋代酒器设计上的体现让我进一步地感受到宋人对于造物的思考和审美趣味的表现。

1.2仿生元素的运用

宋人出于对大自然的热爱,将大自然中的元素提取再设计运用到器皿造型上的例子举不胜举。一些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动植物进行直接模拟,另一些是把自然中具化的形象再进行概括抽象。1.2.1宋代影青执壶的植物元素。葫芦式造型的执壶最为典型,通过夸张的方式调整葫芦的整体比例,纵向延展球体的壶身造型,把手、盖纽的设计则模拟葫芦的藤曼进行设计。如图7的宋代湖田窑影青刻花执壶,将腹部的圆球体下部下拉,球体上部分缩小,上下形成明显的比较。把手模拟植物的藤曼再加以概括处理,形成几条优美的曲线,壶身模拟植物叶片进行划花装饰。盖纽、壶身的葫芦形把手的藤蔓状形成了点线面的对比,使整个执壶协调统一,清新典雅。图8的宋代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注壶、温碗,宋人饮酒怕凉伤胃,于是设计出极具功能性的温酒用具。温酒时将注壶置于温碗中,以碗中热水温之。外面的母壶模拟的花瓣口沿进行向内的压印装饰,形成了六瓣葵花形。壶纽坐狮仰头翘尾,气宇轩昂。其造型概括抽象,用动态狮子的造型气韵融入其中。子壶肩部有刻划缠绕的牡丹纹样,向上向内浮雕花瓣生动自然,壶嘴和把手的曲线处理恰到好处,整体造型生动优美。宋人在造物方面除了模拟各种植物,也很擅长以动物为原型加以设计创造。宋代影青蟠螭倒流提梁壶,如图9所示,器身为球形,壶流与壶柄用一蟠螭巧妙连接,伸出的蟠螭头为流,好像刚刚应用完香甜的美酒,壶的造型有趣生动。图10有盖、壶、碗3件。壶盖上捏塑出形似狗兽的动物形象,捏塑传神。注壶器形精美,直口、溜肩、弯流、曲柄、圈足。温碗饱满,碗体呈花瓣式。整体造型规整协调,浑然一体。

2宋代社会背景对影青执壶造型影响

随着唐代的坊市制和宵禁制度的不断瓦解,宋代图10盖、壶、碗三件逐渐形成市集、夜市等形式丰富的商业市场模式,丰富的市场经济模式使得商品经济发达,人们的生活也变得富裕起来,形成了宋代特色的市井文化。在物质达到满足后人们逐渐开始对精神层面的追求。饮茶与饮酒作为宋人最喜欢的娱乐消遣方式,宋代影青执壶的造型刚好地展现了饮酒和点茶的需要。

2.1宋代饮酒风尚对执壶的影响

宋代饮酒之风盛行,酒业在政府在财政收入的比例增大,政府鼓励发展制酒行业,使得制酒技术有了飞速的提升,制酒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市面上的酒类琳琅满目。酒品种的增多使得人们对于陶瓷酒具的需求不断增多,从宋代各窑口出土的器物中九局所占比例之大即可证实此点。宋人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吴自牧的《梦粱录》、周密的《武林纪事》等书,都对宋代酒业发展做了很详细的记载。《清明上河图》表现出了宋代民众在不同场景饮酒的景象。宋代的酒类繁多,为满足宋人盛装不同的酒,同时满足人们逐渐提高的审美品位,所以用来盛酒的执壶造型样式也随之增加。

2.2执壶与点茶盛行

为了方便点茶影青执壶成为其中最主要的器具,主要的饮用方式为取出适量茶叶末放入碗中后将执壶中的开水冲入碗内。先加入少量沸水使得茶叶末和水混合形成糊状,再加入多量的沸水同时搅动茶筅,使得茶叶末上浮形成粥面。执壶的颈部、流、执柄为了更适应点茶的冲泡变得越来越长。器型的演变是为了满足人们功能上的需要。为避免壶水的倒流,颈部做了加长的处理,为了完成点茶的效果,需使流与壶身倾斜角度加大,所以流做了加长且微曲的处理。点茶是宋代茶友流行的饮茶方式,与宋代不同的是,唐代的煎茶法成为了饮茶新风尚。煎茶法的流行在于它不但合乎茶性茶理,而且有一套完整的茶事实践程序,使茶事活动具有了文化品味和精神追求。而点茶法则更注重其叙事性和实用性。体现在对器物本身更高的要求上,和人们对于生活更朴实的向往上。

3宋代影青执壶的造型与功能分析

日用器皿设计中,大部分的造型与装饰都在为使用服务,其设计都从实用主义出发。宋人的饮酒方式和生活习惯深深地影响了执壶造型的发展。唐代由于酿酒技术不发达多饮用果酒,因为酒中含有一些果实颗粒,并且酒的度数很低,不用考虑其保存性能也不用担心会发酵,所以当时的斟酒器多为大盘口,短颈、鼓腹,酒注的注嘴较短。酿酒技术不断地提高,宋人逐渐开始饮用发酵酒,但是由于一开始发酵酒的性质不太稳定,容易产生细菌,如直接饮用,对身体有害。所以宋人在饮酒前形成一个习惯就是温酒。温酒演变至器物展现上就有了执壶和注碗,一般来说我们会往注碗中加热水来隔水加热酒。并且这样可以控制壶内酒的温度,可以自己调解。为了使用这种方式呢壶的流、颈变长来防止酒精遇热挥发。壶身的下腹内收方便装入碗中,足为平底有利于加热。总之,执壶的每个部位的设计都是以实用为第一考量,这体现出了宋代制瓷工匠的别出心裁和先进的设计思想。

4宋代影青执壶的造型与装饰

4.1釉色与造型

宋蒋祁《陶记》中:“江、湖、川、广器尚青白,出于镇之窑者也。”印证了宋人把现在所说的“影青”瓷器叫做“青白瓷”的史实;清刘子芬《竹园陶说》中谓:“近来出出土之器甚多,一种碗碟,质薄而色白,微似定,市肆人呼为映青,以其釉汁微带青色也。据言出自江西,为宋所制。”众上所述,青白釉称呼有:影青,也有叫:映青、罩青、隐青的。影青是中国陶瓷的艺术珍品。青绿色的釉层照在精心设计过的执壶之上,高贵中透露出典雅,韵味十足,半透明的釉可以完美地展现出执壶造型的亮点,也不抢造型上的特色。宋代影青釉和执壶是完美的搭配。

4.2造型与装饰纹样

宋代影青执壶的装饰纹样和装饰题材上更加的多元。其装饰部位也逐步灵活,通过宋朝名工巧匠之手再加以独特的组合创造呈现出整个壶体的装饰美和自有的文化内涵及其艺术风格。宋代影青执壶的装饰中以花卉图案题材最为常见,主体装饰大多为牡丹、莲花,与执壶的整体造型搭配相得益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结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牡丹花纹饰多装饰在器物视线范围较大的部位,是经典的宋代装饰纹样之一。构图方式丰富,典型的有4种:①牡丹花与叶片相互交织,四周缠绕着藤蔓;②牡丹花一枝独秀,叶片与茎蔓相连;③花朵两两相对;④装饰布满通体,给人一种朝气蓬勃和繁荣昌盛的视觉感受。在宋代瓷人的巧思下,根据不同的器物造型选择不同的构图方式,体现了宋代瓷人的聪明才智与艺术审美。在宋代影青执壶的装饰纹样中莲花纹也很常见。莲瓣姿态丰富多彩,如锐角、圆形、双钩、方头莲瓣等。莲瓣的布局方式多样,有单层、双层、仰俯、多层等。宋代影青执壶的辅助图案最常见的是卷草纹,通常以二方连续的方式装饰在执壶造型的转折处。此外,弦纹与水波纹也很常见。通过宋代能工巧匠的设计处理,装饰图案与执壶的型制、釉色完美融合,给人一种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呈现出真实生动的美感。

5结语

宋代影青执壶造型是后人学习借鉴的典范之作,加上宋人高超的制瓷技术和独特的社会人文环境,集工艺美、理性美、感性美、优雅与实用性的统一,自然与审美高度统一的典范,是我国瓷器宝库中以造型取胜的典范。宋代影青执壶的设计体现了宋代以实用为第一的设计思想,反应了宋人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的审美观和谷中质朴的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熊廖.池广法.宋元青白瓷鉴藏[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2]马季戈.胡建中.觞咏抒怀·故宫博物院藏古代酒具[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9.

[3]韩荣.唐宋时期执壶艺术比较研究[J].装饰,2008(8):15-17.

作者:王志康 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