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赏识教育在语文习作教学中运用

赏识教育在语文习作教学中运用

摘要:伴随教育革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亦在发生转变,新时期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及思维的培养和引导,追求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而赏识教育就是体现这一理念的有效手段之一。习作教学作为语文课程体系中的重点部分,在其之中实施赏识教育能够帮助小学生找到习作的兴致和热情,并能授予其正确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有利于强化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于整体语文教学而言,都具有明显的积极性作用。鉴于此,本文就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运用展开了探究,并围绕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运用策略,希望能够带来一些参考和借鉴,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赏识教育;语文;习作

小学生的学习少不了需要鼓励,而鼓励不仅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根本,更是帮助他们探寻知识的动力,在此基础上亦能大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对此,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可以融入赏识教育,在老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下,能够促使小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以及看到自己的进步,同时亦能丰富他们的习作技巧,促进其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增强学习成就感。通过赏识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能得到明显提升,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性也更高,大大优化了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可以说在赏识教育的带动下,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其综合素质发展均有着积极性的影响。故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探究赏识教育的合理运用方式,竭力发挥该教学法的价值和作用。

一、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价值与意义

(一)价值的体现

由于小学生本身的学识和能力有限,因此在习作方面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引领他们去发现自己的优点,才能使其得到内在的满足,更加相信自己,从而提高习作上的自信心。而有了这样的基调,学生自然会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便能以更好地状态投入到习作学习中。由此可见,好的习作教学并非之源自知识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多的是老师对于自己作品的欣赏和认可。总之,赏识教育能够助推小学生正确迈进习作教学,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来自老师的赏识评价,即通过赏识及积极性的评价与引导,让学生从不会写,变得会写,让学生不爱写作,变为爱上写作。可以说,赏识教育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承载了尤为重要的价值体现。

(二)意义的表现

在赏识教育环境中,小学生的自尊心不仅能够受到良好的保护且能获取满足感,对其身心的健康发展皆具有重要的引导性意义。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值语言能力及学习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对于语言的学习过程是从简单的字词到能够组织一两句完整的话,再由一段话到一篇文章的表达,可以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他们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都在不断的提升和强化。由此也能看出,语言也是一个人思维模式的外在体现,而在语言能力的发展进程中,离不开情感方面的影响和引导,两者存在紧密的关联性。对此,在此阶段融入赏识教育,能够帮助小学生感受到丰富的情感,继而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能够满足他们的自尊心,这对习作教学而言,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不仅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且能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快速发展。从小学生的自然需求方面来看,将语文习作教学和赏识教育相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即在鼓励性语言和引导下,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关心和关注的,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找道自己写作方面的优势,继而满足他们表现自我及炫耀自我的一种心理需求。加之。基于小学生的发展特点需要老师或家长的表扬及认可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故而可以说,运用赏识教育能够优化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帮助他们树立善于观察生活及发现新鲜事物的好习惯,对其语言素养的发展亦具有显著性作用。此外,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还有益于促进小学生人格、道德素质方面的良好发展。写作和做人有很大的关联性,即所谓的“文如其人”便展现了这个道理。小学生内心纯洁、善良美好,通过赏识教育,能够促使小学生更好地发掘大自然的壮观与雄伟而产生浓烈的热爱之情;同时亦能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及民族自豪感,感悟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还能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及动手实践精神,在此指导下便有利于不断优化他们的道德素质。同时,能够帮助他们在心中种下要成为国家有用之人的种子,从而树立下远大的抱负和目标,并为此奋斗和努力,由此可见,在赏识教育的引导下能够完善小学生的人格。

二、赏识教育存在的误区

在孩童成长过程中,外界的鼓励及认可尤为重要,更具有激励孩子进步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运用赏识教育,但是在应用过程中,还需把握好“赏识教育”渗透频率和程度,如果过多就会遏制该教学方法的效用。就当下在践行赏识教育当中,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一)教师在评价中占主体地位

通常情况下,在应用赏识教育时教师采取的评价方式主要为单向评价,即教师在评价中占据主体地位,且过于重视优等生,相对疏忽了学困生的需求。这样的赏识教育很容易将“赏识”视为一个任务,未能意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问题,重点过多放在完成任务上,不利于学生发展的需求。同时,这样的赏识教育过于形式化,不能对实际教学产生促进意义。

(二)赏识目标的评价不明确、不恰当

在应用赏识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评价方式通常较为单一化,一方面长期使用泛化的赏识语言,致使学生对老师的方法产生倦怠,另一方面这样的赏识目标评价不够具有针对性和明确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尽管年龄尚小,但是他们也能感知到教师的表扬是否真诚,因此在赏识教育中教师要意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赏识语言,给予其真正的帮助。

(三)鼓励表扬,混为一谈

很多教师对于赏识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且存在混乱性,认为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就是赏识教育。实则赏识教育,是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内心需求给予指向性的语言,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其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树立自信心。但是在实际当中,很多教师在应用赏识教育时都存在盲目性,即将其和表扬混为一谈,并为从学生的内在心理出发,导致赏识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并从其心理状态出发,掌握他们的真正需求,并帮助他们攻坚克难,促进其在身心发展进程中能够获取更多的收获和进步。

(四)罔顾实际,先赏后识

从赏识教育内涵上来说,在运用该教育方法时,教师要注重从学生的才能和成果上入手进行欣赏和鼓励,这样的赏识教育才更加贴合实际,实现先赏后识。具体来说,教师给予学生的欣赏应该建立在他们的实际才能基础上,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赏识教育的效用。然而在实际当中,部分教师只顾因为要赏识而赏识,罔顾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评价和欣赏,导致赏识语言过于空洞,单一地停留在“你真棒”的层面上。虽然这样也是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但是老师需要意识到学生在收获荣誉的同时,也会产生较强的自尊心,如果赏识语言罔顾实际,就会给学生留下“敷衍”的感觉,不利于其自尊心的健康成长。

三、如何运用赏识教育

通过语文习作教学既能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同时也能促使其养成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之美的好习惯及思维意识,从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辅助其树立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而在此环节融入赏识教育,便能更好地实现这一教学作用和效果,且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以及获取充足的成就感,以此为基点将“以生为本”的理念有效落实,继而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一)以学生为主体

在开展习作教学过程,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的文本鉴赏能力及丰富写作技巧,而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主体需要具有良好的参与性及互动性。对此,在实施赏识教育之时,老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并积极培养他们的文本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只有做好这两点,才能调动出学生在写作上的主观能动性,为其习作奠定下扎实的基础。简单来说,就是教师要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要将学生视为主体,积极鼓励他们释放自己的写作能力,并引导他们深入剖析文章内容,融入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并将其通过文字语言表达出来。例如,在讲授关于“尊敬”为主题的习作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选取一些相关的文章素材,作为学生的参考,诸如关于“对老师或者是家长尊重”的文章,并带领他们深度感知文本的内容,吸收其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而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去展开写作,如书写生活中给予其感动或是使其尊敬的一个人,通过这种结合文本内容为启发,以自身见解为写作基础的方式,能够有效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这样所创作出来的作品还融入了他们的内心情感及对人或事的感悟,从而能够书写出更加动人的文章。最后,在写作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互评,提出每个人写作中的优点,最终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并予以其积极性认可和赞扬,诸如:“同学们,我在你们的文章中看到了你们的真情实感,这是最难能可贵的,很棒!”总的来说,在写作教学,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并关注他们的内心情感,同时要不断给予帮助和鼓励,辅助他们将心中所想、所悟书写出来,优化他们的学习过程。

(二)树立学生自信心

自信心不仅表现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同时也干扰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没有自信心,学生就不具备战胜困难的勇气和积极尝试的动力,会压制他们的言行发展。对此,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可借助赏识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其学习能力及思维的良好发挥,以此搭建高效的习作教学平台,不断优化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教师可组织一场以“自信”为主题的习作教学,在此过程中可向学生传递以下观点:有信心的人是最可爱的,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别人的赏识和夸赞。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日常中,不管是面对学习还是生活,都要尽量做好自己,将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成为一个让别人赏识的人,同时也可运用一些语言给予他们赞美和鼓励:“你们在老师的心中都是很棒的人,就像那花丛中开的最耀眼的花朵。”在这样的赏识教育指导下,再让学生去思考自己有什么优点,并以此为核心展开写作,通过该方式,不仅促使学生的内心大大受到鼓舞,提高学习自信心,亦能更好地投入在写作练习中,认真发掘自己的优点,并将其借助文字语言表达出来。

(三)紧抓作业环节的赏识教育

除了在课堂上实施赏识教育之外,教师也要抓好课下教学,诸如对学生的作业予以赏识教育,及时发现他们作业上的优点或是写的好句子或语段,并给予表扬和夸赞,以此让学生进一步体味到成功的乐趣。例如,有的同学在写作时很难保持整洁的书面,如果稍有提升,教师便要及时地发现他的进步,并要给予表扬;有的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手法,老师便可将其文章展示给全班学生观看,并予以其积极性的语言夸赞,以此便能大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通过该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潜能,且能给予他们很大的鼓励,使其喜欢上语文课,而这亦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学习成绩。

(四)优化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创新

基于新课改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及探索精神的发展,因此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可融入相应的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样既能优化课堂教学,还能实现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即在教学中力争将习作教学转化为一场对知识探索和创新的实践课,而老师则需要做好启发学生的引路人,并充分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自主性,竭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教师可以选取一个富有创新且具有可叙述性的写作主题,课堂的开始并非让学生上来就开始对写作的文章进行构思,而是采取情境教学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主题的理解编创一个情景剧或是小品。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且丰富写作教学的授课形式,与此同时还能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情感,使其获取慢慢创作成就感,而后再根据编排的故事进行写作,这样不仅能够大大提升教学效果,还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性。

四、结语

综上,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赏识教育,实现对学生自信心及写作兴趣的培养。即在教学中,要不断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和写作方面的优点,并予以其积极性的语言评价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获取满满的学习成就感,以此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写作思维和技能。同时,在赏识教育的指导下,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能力,大大提升他们的学习潜力。总之,赏识教育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良好手段。

参考文献:

[1]缪卫青.试析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15).

[2]班成.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人文之友,2020(4).

[3]李秋萍.赏识教育在小学作文辅导中的应用探讨[J].知识文库,2019(2).

作者:王小云 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城关镇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