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物理教学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浅析

物理教学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浅析

一、将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到高中物理教学的必要性

新高考改革将笼统的文、理分科变成“3+1+2”形式,在给予学生更大选择空间的同时,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职业倾向、社会发展和祖国需要等各方面因素,对自己的生涯发展尽早确立清晰、科学的规划。科学合理地做出上述规划对当下大多数高中生而言是不小的挑战。高中学生受限于眼界和生活阅历,在选科和报考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在学科教学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利用学习学科知识的机会,更客观深入地分析各方面因素,并结合自身特点,扬长避短,科学树立生涯目标。因此这篇文章旨在从物理学科角度探讨并总结新高考模式下,物理教学如何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一些方法和经验。

二、如何将学生生涯规划指导融入到高中物理教学

1.合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探索生涯目标

教材作为物理教学最重要的载体,教师备课、授课以教材为“基础”,学生学习物理、认识物理以教材为“根本”。教材中大量生动形象的素材,让学生全方位感受到物理学科科学的思想方法、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物理学相关的前沿科技和一代代科学家们克服困难,数十年为了科学梦想不懈努力的感人事迹。以这些素材为载体,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观点,引导学生的科学思维,树立学科梦想,探索生涯目标。以《物理》第一册为例,《质点、参考系》这一节,“思考讨论”栏目依据运动员踢球这一物理情境,提出以下问题:“运动员踢足球的不同部位,会使球产生不同的运动。足球运动中常说的香蕉球是球在空中运动径迹类似香蕉型弧线的一种运动,在研究如何才能踢出香蕉球时,能把足球可能做质点吗?”进而引出在物理学中,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建立理想模型的科学研究方法,并提出质点的概念。《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一节,利用“拓展学习”这一栏目介绍了处理较复杂的变化量问题的方法,即先把整个区间化为若干个小区间,认为每一个小区内研究的量不变,再求和。形象直观地用物理图像介绍了物理中常用的“微元法”,提出了微积分的雏形,为以后的物理学习奠定了思维基础。《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一节,除了常规的试验方法,在“做一做”栏目中建设性地提出“用计算机绘制v-t图像”,拓展了学科宽度,促进了学科融合。在物理教学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吴宇平简洪涛迎风人的智慧不用就会枯萎。《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一节,教材利用“STSE”栏目回顾了交通工具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交通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带来了交通拥堵、事故频发、能源消耗、尾气排放等社会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并提出问题“交通工具的速度是不是越快越好?”。引导学生在对待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上,目光须更长远,提升环保意识,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时间位移》一节,教材在“科学漫步”栏目介绍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提到在全球几大导航系统中,我国的北斗系统于2012年开始为亚太区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2020年实现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服务,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合理利用这些素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物理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思考、探索自己的生涯目标。

2.结合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树立生涯目标

青年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但影响个体发展,也与社会发展和祖国需要密切相关。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观点、树立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并用科学的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要引导其在科学的道路上实事求是、尊重和接受道德规范的约束,理解科技、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将物理学史内容融入课堂,结合近现代中国的屈辱历史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在方方面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可以帮助青年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尽早确立正确的生涯目标。例如,《万有引力与航天》一课中,在实物、图片、视频等方式创设的物理情境中和同学们回顾了一个个中国航天史上激动人心的动人瞬间,课堂上一声声发自内心的惊叹和每一项伟大成功的介绍都让学生们深深感受到科学的力量和魅力,让学生们不由自主地想成为一名祖国航天人;在航天功臣钱学森“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豪言壮语和航天人攻坚克难精神感召下,学生们纷纷表示愿意为了祖国的强大和富强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再如,对《光电效应》这一节课的处理,我选择了项目制教学方式,学生们自主融入共同创设的物理情境中,一起回到一百年前那个物理学史上英才辈出的年代。在小组讨论交流中感受优秀的物理学家们探索未知领域的艰难过程和蕴含其中的思辩力量。对比同时代1900年的中国,更让学生理解了“落后就要挨打”,更明确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即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3.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热情,明确生涯方向

在物理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生活、多涉及物理学的前沿科学,创设合理的物理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物理是有用的”。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睛看世界,更深刻体会“学好物理,发现生活之美”的精妙之处,进而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探索生涯发展兴趣所在。例如在“过山车”的教学中首先通过举手的方式获知全班同学几乎都看见或坐过过山车,然后让一位同学到黑板前面给全班同学画出印象中的过山车形状,并加以介绍。根据经验,80%的学生会认为过山车的形状是正圆形。接下来展示真实的过山车图片。此时,实际生活中的“水滴形”过山车(图1)与学生们印象中“正圆形”过山车的强大反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想进一步探索这是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而在“旋转木马”的教学中,首先设置问题“谁提供了向心力,怎么计算向心力的大小?”,学生都能很容易地答出。接下来,进一步提问:“秦皇岛的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每逢暑期游人如织,旋转木马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为什么不能设计一个半径100米的超级木马解决排队问题?”引导学生用已有向心力公式计算出半径百米的旋转木马所需向心力约为十几个人的重量,所以世界上的超级木马只能是两层、三层地向高处发展,绝不可能出现几十、上百米的半径。通过上述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对物理原理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形成感性认识,从而引发深入了解机械工程师这一职业的兴趣。

4.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渗透大学相关专业涉及的学习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培育生涯发展能力

习题教学是高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习题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从生活情境到物理情境、从生活实践到物理模型、从实际过程到理想过程,用科学解决问题的物理观念和思维体系,还可以在习题教学中渗透大学相关专业涉及的学习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进一步推进生涯目标的实现。例题:1824年,法国科学家阿拉果完成了著名的“圆盘实验”。实验中将一铜圆盘水平放置,在其中心正上方用柔软细线悬挂一枚可以自由旋转的磁针,如图2所示。实验中发现,当圆盘在磁针的磁场中绕过圆盘中心的竖直轴旋转时,磁针也随着一起转动起来,但略有滞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图2A.圆盘上产生了感应电动势B.圆盘内的涡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C.在圆盘转动的过程中,磁针的磁场穿过整个圆盘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D.圆盘中的自由电子随圆盘一起运动形成电流,此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该习题以“圆盘实验”为素材,要求学生具备依据科学实验事实,进行分析推理和归纳概括,透过现象把握物理本质,深入理解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的能力。在协助学生分析此题时不仅需引导学生关注实验事实,重视实验现象,而且需要培育开放的思想方法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同时结合物理学史,阿拉果完成圆盘试验后,实验现象引起了当时物理学界的极大关注,除阿拉果本人外,物理学家安培、毕奥以及法拉第等都尝试对该实验的结果给出理论解释。但由于各种原因,直到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之后才有了合理的理论解释,从而让学生体会物理学家探究科学真相过程的艰辛与曲折。这一科学发展进程以及科学家提炼物理本质、发现物理规律的背景、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思维的方式等将启迪学生夯实自身物理学科根基,完善知识储备,提升物理素养,以不懈追求真理的韧劲儿,为生涯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新高考改革,是机遇更是挑战。在物理教学中融入生涯规划教育,可以更好地培育物理学科素养,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物理学科特点,将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到“物理是有用的”,真正认识到物理学的价值,从而想学物理,学好物理。更能让学生尽早根据自身特点,结合社会发展和祖国需要,探索生涯目标、树立生涯目标、明确生涯方向、确立生涯规划,为祖国振兴、民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吴宇平 简洪涛 迎风 单位: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