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范文精选

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策略

目前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民航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发的明显。但是民用航空其特点是风险程度大、系统性强,这导致人们对其安全性的期待非常高。经过长时间的建设发展,我国民航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其中还是会出现一些缺陷。针对这种现象,必须要结合我国民航事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做好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以此来进一步提升民航事业的安全性。

一、民航安全体系基本属性

民航事业的基本属性,主要有四点:首先是明确的目的性,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做好安全管理,以此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民航强国的安全保障。并且在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中,相关的子系统、各个要素以及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要围绕这一目的进行开展。其次就是高度的整体性。民航行业的系统性决定了民航安全管理体系要具备整体性。同时也要求各个系统内的层次、以及子系统的运行必须要服从于系统功能的整体要求。之后就是清晰的层次性,主要强调的是政府以及企业之间的层次性,同时民航安全管理体系能够在政府宏观以及微观层次上进行建设发展。若是过分地重视企业的层次,那么将会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管理体系的整体性实现。而若是过分地重视政府的层面,那么也会导致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无法有效落实。最后就是要富有环境适应力,系统的环境适应性主要是由其他的整体性以及层次性相互决定的民航安全管理体系以及外部的环境之间存在较好的适应性,这样将会促进各个子系统以及不同层次之间的系统性越强,更有助于系统功能的发挥。

二、民航体系的核心要素

民航体系的核心要素主要有安全管理的组织体系、法规标准体系以及监督检查体系。首先对于组织体系而言,其是对航空安全进行依法管理的基础所在,同时,健全各级安全管理机构也是民航实施安全管理的基本条件[2]。要想做好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必须要具有合理的功能结构,针对政府以及企业不同的安全管理需要,对各个层面的机构进行设置。同时也要明确工作目标,利用一些优秀的管理团队来进行管理,做好对员工的培训工作。其次对于法规标准体系而言,其是民航安全管理的法律依据,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行为准则,能够对从业人员的责任以及权益进行明确的规定。安全管理法的规建立必须要根据国家、行业以及企业等层次上的标准进行建设。要能保证其适应民航安全生产以及管理,与国际法规体系相互联系,具有较高的执行效果,企业标准高于行业标准。最后对于监督检查体系而言,其是企业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等执行的保证,同时也是民航系统功能实现的关键性环节。

三、构建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措施

1明确民航安全管理水平

要想构建有效的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必须要明确民航安全管理的水平,做到对症下药,为其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现今来看,很多航空公司的人因数据、培训体制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导致民航企业的发展。但是很多企业在不断研究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只有得到相关的落实,在操作方面得到加强,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

2实现一体化建设

目前对于民航安全体系的建设,相关研究人员进行了不断的研究,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安全体系,有安全管理体系、安全健康环保体系以及保安管理体系等,这些管理体系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将会融为一体。并且很多航空企业在进行后期安全体系的建设时,都会采用这些体系进行借鉴。这也充分展现了民航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在不断地发展以及完善,在经过多个体系的不断融合中,逐渐形成自身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必须要结合企业的发展情况,实现多个体系兼容与一体化建设。

3做好安全文化建设

现今来看,很多民航企业在进行安全体系的建设中,仅仅是自顾自地进行规章以及相关体系的建设。但是这种建设的方式存在较大的漏洞,无法将所有的问题结合起来,这样就导致安全体系在建设滞后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因此,企业在进行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中必须要充分结合时展的脚步,不断引进一些具有健全文化的营运人员[4]。同时,企业的领导要加强重视度,能够利用自身的言行来进行企业安全文化的培养,同时能够制定出一个全面的规划,以此来作为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动力。

4完善法律规定

安全管理法规是政府对民航安全管理的法律准则,同时也是企业进行安全生产以及管理的重要依据。因此,相关的在职人员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责任以及权益,在民航生产中按照规定进行工作,最终实现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法规主要是有五个层次,主要是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工作制度。其具体的法规标准体系必须要根据国家、行业以及企业等几个方面进行构建发展,以此来使其适合于民航企业的发展需要,提升民航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结语

对于民航企业来说,要想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必须要经过不断的发展以及完善,融合汇总各种管理体系,最终形成安全建设管理体系。同时民航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从而来不断完善自身的安全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周长春.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人才建设初探[J].中外企业家,2012(09):15-16.

[2]霍志勤.提升民航安全生产中的执行力[J].中国民用航空,2012(12):55-56.

[3]高扬,刘汉辉.系统科学与民航安全文化建设[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10(03):30-31.

安全管理体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煤矿行业;问题;原则;管理体系

煤矿安全具体是指施工安全,包括安全体系、从业人员配置以及各种井下设备的装置等,主要是对潜在的危险的控制,宗旨是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其实,我们可以完全控制及预防煤矿生产作业中存在的潜在危机,通过先进的设施及科学的管理手段将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煤矿安全管理中最关键的基本内容是煤矿安全,它既能创新安全方法,同时,还能对煤矿的持续生产给予满足。

1煤矿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

1.1安全管理的宗旨

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是安全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使安全管理工作实现闭环式和持续发展,并且倡导全体工作人员均参与到这一过程中,保证工作者在进行生产的时候装置零故障、零失误,建立没有缺陷的体系和没有漏洞的管理体制。使工作环境、机械装置能从根本上对安全生产的要求给予满足,规避发生安全事故,从本质上实现安全生产。相比于固有的安全管理方法,这种安全管理方法高效而系统,不仅优化了安全管理体系,同时还使安全管理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2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成

八大因子构成了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分别评价机制的构建、制定安全标准、辨别危险源,评估风险,建立监督保障系统等。

2煤矿安全管理的准则

2.1管理准则及目标的制定

有效辨别危险是制定安全管理准则的宗旨,对管理目标进行制定,通过管理监控对象,而对危险源进行规避。通过对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准则和方法的制定,来有效控制危险源,实现安全管控,规避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合理的范围内控制事故风险,防微杜渐。

2.2制定各项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是煤矿安全的基本条件,用以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是否达到安全标准,通过对安全管理方法和准则的构建,以实现安全标准。通过对安全手段的合理运用,促使工作人员了解工作职责及范围,切实的实现在整个煤矿产业中融入安全管理。针对工作者的举止制订合理有效的管理准则及方法,保证机械装置能够正常实施。第一时间的管理每种危险出现的原因,最大程度的减少危险,增加管理效率。

2.3管理方法及准则的制订原则

制订安全管理的准则及方法,应该根据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联系的准则、全面性准则、动态性准则、可操作准则及适用性准则等。

3构建煤矿安全系统的方法

构建煤矿安全系统主要由物、人、体系及制度等四方面组成。安全管理事实上是把事故的本质作为着眼点,探索出现事故的原因。也可以解释为,客观上的不安全因子引起的安全事故,如:人员损伤及财产损失。由于受到人、物、制度及体系等因子的影响,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以包含四种类型,如:系统事故、装置事故、人员事故及制度缺陷事故。所以,在构建安全管理系统时,应以这四个方面作为出发点。

3.1系统的安全管理

合理的、优秀的体系结构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只有建立良好的系统结构,工作者才能有机的统一工作行为及物的运行状态,实现本质安全工作的协调性及高效性。运行安全管理的体系具体涵盖:挖掘生产体系、防治水体系以及运输体系等,确保体系的合理运行,极大程度的降低事故的发生。不能自然的形成煤矿安全生产的条件,而是通过煤矿公司的支持及投入形成的,通过人员管理不断地改进,所以,优化煤矿生产环境可以合理地减少潜在危险,管理装置的安全工作,增强防护生产危险的能力。

3.2人员安全管理

一是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思想。更具教育、安全培训等形式,增强工作者自己的安全意识,完善工作者的安全素养。在日常的生活中,安全管理人员应对每一个工作人员均给予充分的尊重,增强员工的心理素养,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运行;二是增强工作者的危险辨别能力。通过科学的开展安全课程等途径,提高工作人员辨别危险的本领,增强工作人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判断潜在危险的本领,最大程度上促进安全生产;三是增强工作人员的行为控制本领。安全控制是煤矿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科学的管理生产中不安全的行为、不合理的操作机不安全的运行装置,这是管理人员及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以便于实现安全生产的管理目标;四是加强考察力度。随着高科技装置的不断使用,工作人员只有不断的增强自己的技术本领。才能熟练的应用先进的装置,构建考察机制,最大程度的发挥员工的能力。

3.3制度的安全管理

一是为了实现安全管理,对人性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体系进行构建,使安全管理的水平进一步增强;二是对体系化的生产现场进行构建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是落实管理体系的核心,实际生产现场是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场所。落实现场制度,能使安全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三是根据相关的法规法律,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制定,以更好的实现体系促进生产的最终目标。

4结论

社会各界已经开始广泛的重视煤矿安全管理了,煤矿安全是研究的核心,也是公司及国家关注的核心问题。煤炭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走向是构建煤矿安全本质管理,煤矿公司想要快速的进步并改进企业的危险性,就需要构建安全系统,并落实安全管理思想,促进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恋军,仲维清.代际划分视角下矿工不安全行为研究[J].财经论丛,2016,01.

[2]阴东玲,等.煤矿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12.

[3]杨启佳.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与对策[J].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7,01.

[4]佟瑞鹏,陈策.煤矿组织安全行为对个体不安全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2.

安全管理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域变;全域旅游;安全管理体系

随着旅游热潮的兴起,很多年轻人不再选择跟团出行,而是更偏向于自驾游。国家推出了旅游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旅行者的安全。目前,全域旅游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不仅满足了旅行者的观赏需要,而且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1]。本文将从区域旅游的变化角度出发,分析如何构建安全管理体系。

一、对全域旅游进行相关调查研究

(一)对全域旅游的研究

全域旅游,通俗来讲,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存在可以作为景点、具有观赏价值的产业,就可以通过整体区域的优化,特别是对基础设施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优化,做一个资源整合,使该区域的旅游业发展得到更好地配合,最终促进该区域旅游业良好发展的一个模式。换句话说,全域旅游就是以各个区域为背景,通过各方面的提升,使区域成为一个一体化的景区,做到在这个区域内,景致与旅客相协调的一个状态[2]。

(二)全域旅游的研究进展

截至目前,对全域旅游的研究并不广泛,主要还是处在前期的理论阶段,但对这方面的解读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全域旅游”这四个字的解读。有学者认为,这四个字的着重点应当放在“全”字上,全区域共同推进,以点带面,完整发展,贯彻“八全”理念,实现旅游景观的全区域化、旅游人员的全区域化,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为区域创收。当然,也有学者以为,从“域”的角度出发更为合适。在进行全域旅游建设之前,要注意域是否满足空间条件,是否能为后期的发展提供支持[3]。其次,是从实践的角度对全域旅游进行一个分析,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国家,二是县城,三是乡村。

二、对全域旅游中的域发展进行分析

(一)对域旅游的理解

由于对全域旅游的分析还停留在前期阶段,因此,对这四个字的解读,学者们的认识也存在差异。“全”和“域”到底谁更重要?大家的观点并不一致。对全域旅游,更多的学者认为应当从“域”的角度着手进行整体分析,而与此同时,也不可忽视“全”的作用。

(二)对域变化的分析

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行业发展的形势,全域旅游对这个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与传统的模式比起来,全域旅游更好地结合了区域的发展优势,以点带面,通过整体地发展,使得区域有整体地进步,使区域的功能性逐步加强,不仅使经济发展得以实现,而且使生态环境也有所改善,满足了旅游行业的新要求,也符合社会发展的新局面。而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首先是空间上,这一点可以说是发展的核心问题。空间的变化意味着旅游项目的扩大。旅游景区不再封闭,除了给游客更好的观赏感之外,还可以提升区域内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安全问题如何解决,也有待研究。其次是在时间上,由于域的扩大,旅游群体旅游的时间也在相应延长。想要确保安全,区域内就要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街道畅通、交通有序、购物便捷等。

三、基于域变视角,如何合力构建安全管理体系

景区的扩大,意味着人口的增多。而人口的增多则意味着安全问题需要加倍重视。我国旅游局的相关规定强调了安全文明的重要性。

(一)构建安全体系的管理需求

全域旅游不仅是一项发展,更是一个挑战。它不仅可以使区域内经济得到发展,而且要求区域内的其他设施更加完善,以支撑旅游群体的诉求。而其他设施,包括产业上、交通上、舒适度上,都应该有所提升。

(二)如何合理构建安全管理体系

1.从县级层面上来说

在县级层面上,有关部门应做好旅游安全的专项工作,设立专门负责的办公组织来保障,并设立检查方式,进行定期审核。

2.体系安全信息平台的重要性

旅游行业要联合公安等部门做好线上平台,确保旅游者的诉求能有一个合理表达的渠道;开展线下的问卷调查,尽量反映出游客对旅游区域的意见和建议;联系有关专业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提升整体设施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加安全的管理体系。

3.立法与执法并进

旅游区域内不仅要制定相关的规定,还要设立执法部门。旅游行业不仅要对区域内的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也要对游客进行适当管制,让游客安心出游,也保证区域内的正常秩序。

四、结束语

全域旅游是对传统旅游的发展,更是对传统旅游的挑战。从这个层面来说,相关专业人员要结合理论与实际,从实践出发,在适宜进行全域旅游的区域建立试点,从实际的角度,不断解决问题,精进改革方案,最终实现因地制宜的全域旅游;同时,保证全域旅游中安全管理体系的制定,在逐步提升旅游舒适度的基础上,保证区域内的安全和游客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林润泽.基于全域旅游视角下的生态旅游体系研究[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7,32(6):129-132.

[2]梁师,梁佳伟,刘洋,等.基于全域旅游视角的荣成乡村休闲旅游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6):57-58.

安全管理体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煤矿机电;隐患;安全管理系统;信息化技术

0引言

煤矿开采技术经历了炮采、普采和综采等阶段,目前,综采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煤矿的开采[1-2]。综采工艺需要用到大量机电设备,这些机电设备种类多、数量多,且长期处于复杂的环境中,导致煤矿机电安全隐患较大[3]。因此,研究基于信息化技术的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4-5]。

1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理论

安全是对系统运行状态的一种描述,系统在安全状态下运行不会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而隐患是产生不安全状态的潜在因素,因此,若要消除不安全状态,首先需消除隐患。煤矿机电处于较为复杂的环境下,隐患较多。要想保证煤矿机电的安全运行,必须对煤矿机电隐患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管理,及时识别隐患、消除隐患,若由于不可控因素导致隐患不能根除,应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使隐患的威胁降到最低。

1.1隐患产生的原因与分类。一个系统的安全隐患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隐患之间又可相互影响、相互叠加,不安全状态的产生一般也不是由单一隐患引起的,而是多个隐患的综合作用。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有必要对隐患进行分类,以便充分掌握隐患产生的原因、不同隐患的特点以及隐患之间的相互作用。按照隐患产生的原因我们将隐患分为以下四类:1)人为因素导致隐患。据统计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安全隐患在系统事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员工的安全意识不够强、文化程度低等,另一方面人的情绪也会对其操作造成影响,产生由于人员不全身心投入而造成的安全隐患。2)机电设备自身隐患。机电设备自身隐患主要是指,由于设备制造、安装不当产生的隐患,或是设备年老失修,产生疲劳、磨损等造成的隐患,这些隐患可导致设备出现运行事故,严重时危害作业人员的安全。3)环境造成的隐患。不良的环境状态如:高温、低温、涌水、照明不足、通风量不足、噪音和自然灾害等,可引起设备运行故障,造成隐患。4)管理不当造成的隐患。管理人员制定的管理制度不科学或未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等。这些安全管理上的不当因素,造成系统缺乏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可引起隐患的产生。

1.2煤矿机电安全隐患的特点。结合煤矿工作面环境和工艺本身的环境特点,对煤矿机电安全隐患的特点总结如下:1)潜伏性。潜伏性是指隐患较为隐蔽不易被发现,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复杂多变,日常检修和维护工作不易进行,导致煤矿机电安全隐患具有潜伏性,隐患的潜伏性给煤矿机电安全治理带来很大的困难。2)诱发性。诱发性是指一些小的隐患长期以来得不到人们的重视,若人们听之任之,则可引发重大事故的发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煤矿机电设备常年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下,容易产生较小的安全隐患,具有诱发性。3)渐变性。煤矿的生产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各生产环节和工艺之间相互影响,隐患的渐变性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隐患由小变大自身的演变过程,二是隐患自身未改变,但引发系统性的隐患产生,危害系统安全。

1.3煤矿机电安全隐患的辨识。隐患识别是隐患管理和控制的前提,目前常用的隐患识别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现场检查法。现场检查法着重于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人为的现场跟踪记录,将记录的数据与标准流程和状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找出隐患,现场检查法应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灵活使用,并制定检查计划。2)动态监控法。动态监控法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通过计算机系统对数据进行储存、分析和整理,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3)系统安全分析法。系统安全分析法是将隐患的识别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建立隐患识别的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对隐患进行综合识别。

2煤矿机电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2.1指标的选取。指标收集是指标选取的前提,指标的收集可通过广泛阅读专业书籍、杂志和论文等资料,借鉴其他行业的资料,通过分析总结,选取合适的指标,也可采用调查问卷向专家和工程师以及像现场人员进行询问,收集指标,确定指标的权重。选取评价指标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所选的指标应具有系统性,可对系统安全进行全面评价;第二,指标应具有逻辑性,避免指标的重复,同时,体现指标之间的界限和联系;最后,指标应具有时间性,例如,在煤矿机电安全评价指标的选取中,可将指标分为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从而更高效的对煤矿机电安全状态进行评价。

2.2煤矿机电安全指标体系的建立。煤矿机电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需能全面、系统、真实的反应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状态,及时发现和控制不安全现象的发生。本文通过参考煤矿机电专业书籍、权威论文、作业规程,同时借鉴其他行业的安全评价资料,经归纳分析,建立了152个煤矿机电安全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机电性能指标、主提升系统指标、机电管理指标和文明生产指标。主提升系统和主运胶带运输机安全指标如图1所示。

3基于信息化技术的煤矿机电安全管理体系建立

本文建立的基于信息化技术的煤矿机电安全管理体系,采用三维管理信息系统模型,如图2所示,三维管理信息系统模型包括:管理维、功能维和业务维。每个维度又分为不同的层次和部门。三维管理信息系统模型有利于决策者形成“大局思维”不局限于某一方面,使所建立的安全评价体系全方位的反应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状态。采用三维管理信息系统模型,并结合所选取的煤矿机电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信息化技术的煤矿机电安全管理体系结构如图3所示。该体系主要由机电数据采集系统、机电信息管理系统和评价分析决策系统三大部分组成,通过该体系,可实现对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的实时监测,若发现不安全状态亦可及时进行评价,以便及时消除不安全现象。

4结论

1)概述了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理论,将煤矿机电安全隐患按照产生原因分为4类,对煤矿机电安全隐患的特点和安全隐患的辨识方法进行了总结。2)选取了煤矿机电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三维管理信息系统模型建立了基于信息化技术的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吕红梅.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科技风,2020(07):195.

[2]刘秀丽.煤矿安全生产中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合理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20,32(02):194-196.

[3]李磊.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J].能源与节能,2020(01):100-101+103.

[4]韩斌.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及运输隐患预防措施研究[J].装备维修技术,2020(01):204.

安全管理体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风险防控

1管理理念

采用民主的政策,并采纳广大员工的建议,这是煤矿进行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理念。在安全以及经营管理线上,要分别树立核心工作内容,在安全管理线方面,核心内容应该是安全化的生产,而对于经营管理者来说,则应该将成本控制作为最主要的工作内容。

1.1树立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

就是说在工作期间,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而且还要遵循生命至上的工作原则。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而煤矿生产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加强员工的生命意识,让他们学会能够保护好自己的相关措施也是工作期间的重要内容,以此来确保员工能够用安全的方式进行工作。

1.2不要对他人或自己进行伤害

这点从表面意思来看,好像是在说不要对他人以及自己的生命构成威胁,而实际的意思则是强调不要在进行煤矿生产工作期间做违反章程的操作,指挥人员不要做出错误的指挥,如果发现违反操作章程的情况应该立即制止,否则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而煤矿安全不只是要求自保,更需要树立互相保护的意识。

1.3要落实责任、强行执行

落实责任:这方面主要是说,在工作期间要将目标落实到实处,细化指标,并要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强化执行:要把自己的工作任务完成好,而且不要推卸自己所承担的工作责任。同时,还要让全体工作人员意识到,实现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的最高目标。所以,加强煤矿安全是所有人都要应尽的义务,而且在工作期间要严格的实施每一项工作制度。

1.4要让员工意识到,安全并不是唯一的工作追求,但是没有安全就会失去所有

“安全并不是唯一的工作追求”,主要的意思是说除了在工作中进行安全防御以外,还要追求其他方面的工作,例如工作中的操作技巧等。尽管安全不能代表一切,但是拥有安全是进行其他工作的前提。“但是没有安全就会失去所有”是说,一旦在工作中没有了安全保障,那么就无法进行其他的工作。

2精细管理的方法

2.1要遵从安全生产的“三四五”原则

什么叫“三四五原则”?三代表的是“三并重”;四代表的是“四不放过”;五则代表的是“五不生产”。“三并重”主要包括培训、管理以及装备三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地说就是要根据创建安全管理措施,来增强生产的安全性,同时加强安全培训的工作,以此来确保员工在工作期间的安全。“四不放过”主要包括要认真调查事故出现的原因,调查事故的主要负责人,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加强整改措施以及对员工的教育工作。“五不原则”主要包括没有具体的生产计划就不能进行生产,没有具体的评价就不能进行生产,施工期间没有具体的施工方案不能进行生产,在没有接触安全隐患的情况下不能进行生产以及领导还没有到达施工现场的情况下不能进行生产。

2.2遵从安全风险控制

在安全管理体系中,安全风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以预防为主要目标的生产理念则很好地展现了风险防控的原则。所以,煤矿企业可以在生产之前先做好评定工作,然后在生产期间进行有效的监控,这样就能够防止安全风险的出现。在生产之前先做好评定工作,主要是要对进行生产的所有设备采取安全评定。在生产期间进行有效的监控,是各个监督部门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系统的检查,并且要在第一时间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立刻进行排除。

2.3建立安全素质管

员工是做好安全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就成为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各个公司一定要创立相应的安全素质观,以此来全面的树立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让员工在任何时候都要牢记自身所承担的工作责任,对自己负责的工作区域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同时,还要及时的发现施工现场所存在的隐患,并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清除。所以,这就必须要让监督部门做到自查自纠,并对工作场地做好全面的调查,掌握好场地的通风、地质等一系列的情况。如果工作人员发现了安稳隐患,不管是大隐患还是小隐患,都要及时的上报给监督部门或者相应的领导部门,决不能拖延,如果拖延的时间太长,则会造成安全隐患的加剧,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员工在工作期间一定要牢记这方面的工作要求。同时,员工还要将“实现安全生产”作为工作的最高目标,这样才能够确保每一名员工的生命安全。

3结束语

实现煤矿安全的精细化管理能够确保每一名员工的安全,同时还能够增强工作期间的生产的力度,以此让煤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工作者要积极努力,认真探索,从而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加强煤矿安全的精细化管理措施,以此让我国的煤矿管理水平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王龙康.煤矿安全隐患层次分析与预警方法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11(7):61-62.

[2]张建平,等.精细化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研究与应用[J].煤矿安全,2014,14(20):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