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文第1篇

关键词: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危险源;风险

2016年,国家领导人提出“要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2017年,国家应急管理部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与之前版本的主要区别在于,煤矿建立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这是煤矿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的来由和依据。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安全生产第一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煤矿安全管理的理论创新[1]。

1基本概念

危险源: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健康损害和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煤矿危险源一般分为4类:人的不安全行为、机械(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管理的缺陷。危险源的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一般来讲危害程度大或损失大的危险源危险性大。风险:广义的风险指发生不幸事件的概率。是指事件产生了人们所不希望的后果的可能性。煤矿中所说的风险是狭义的,是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后果的组合。组合的值越大风险越大,引起的后果越严重。隐患:指矿井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隐患的实质是对危险源管控措施失效,风险大的就形成了重大隐患。

2风险与隐患的关系

风险与隐患的关系如图1所示。由图1看出,风险依托于危险源存在。隐患是因风险点危险源的管控措施失效而造成的潜在危险,这种危险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一般情况下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对于煤矿来说,水、火、瓦斯、煤尘、顶板、运输、安装拆除、巷道贯通等风险总是存在的,如果管控措施及时有效且不断完善就不会发生安全事故。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没有危险源,风险就不存在。煤矿要求建立重大风险清单,实质上是指经过风险评估确定的具有重大风险的危险源(及其所承载的风险信息)清单,比如煤矿中的“顶板、瓦斯、水、火、机械运输”等事故风险,这些风险一般不能直接被消除,可通过合理的措施进行管控降低风险。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采用“风险分级管控”的办法来管控不同等级风险;采用“事故隐患排查”方法来查堵各种漏洞,防止风险管控措施的失效[2-3]。

3风险分级管控

3.1风险分级管控的依据。风险分级管控是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安全技术措施,控制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预防风险出现的过程。风险分级管控的重点是矿井重大风险的控制,原则是“抓大也不放小”。当重大风险管控措施失效时可能造成群死群伤事故;一般的风险管控措施失控时易造成零打碎敲的事故,所以要针对风险管控措施失效带来的后果进行分级管控。

3.2建立风险分级管控。首先要明确职责分工、编制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并明确辨识方法和范围,其次是对矿井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冲击地压、提升运输及供电系统等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制定管控措施,并对新采区、新水平、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等进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制定管控措施,最后要由专人对管控措施进行落实,确保管控措施有效。

3.3风险分级管控的方法。风险分级的方法很多,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简单易行的方法,也称“D=L×E×C法”。式中D———作业地点、关键环节等存在的安全风险;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E———人体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后果。安全风险是用D来评价系统伤亡风险的大小,即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否则反之。对风险的分级管控也是依据D数值大小进行区分。

4如何运行双重预防机制

运行方式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一是落实风险辨识内容。首先要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工作责任体系,由矿长全面负责,分管负责人负责分管范围内的双重预防工作,建立并落实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制度,明确双重预防工作的范围、对应方法,双重预防计划、执行的管控工作流程;其次要针对矿井重大危险因素编制年度风险辨识评估和相对应的管控措施,并明确需要编制专项风险辨识评估的范围;最后对年度风险辨识及专项风险辨识评估后编制的管控措施进行检查落实,并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隐患问题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整改。二是对隐患问题进行分类及闭环管理。安全管理人员日常的隐患排查及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发现的隐患问题及时汇总,并由专人将隐患按专业和“D=L×E×C法”进行风险等级分类后,落实责任单位及责任人,明确整改方案和整改日期,最后按照风险等级从大到小的顺序,不断跟进督促整改,直至闭环。

5双重预防机制的运行效果

根据新疆塔城地区某矿采用双重预防机制的炭科技2020年第6期煤运行效果来看,该矿针对各类安全隐患及安全生产标准化存在问题的整改率达到96%,各类隐患问题均能做到及时分类、分专业、分等级,确定整改时间、整改措施或方案,落实整改责任人,直至闭环管理,针对矿井辨识出的“煤尘、水、火、瓦斯、顶板、机电、运输”等重大安全风险编制专项措施,如顶板的管控措施:“基层区队每天进行一次顶板分析会、矿井每旬进行一次顶板排查及分析,所有三、四角门及顶板破碎区域均严格按照集团公司《顶板管理实施细则》执行”,有效遏制了轻伤以上的事故发生,并控制住了各类重大安全风险。

6结语

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做好事前管理工作,把安全工作由被动局面转向主动,防患于未然,将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有效控制重大事故及零打碎敲的事故发生。同时,规范了职工的不规范行为,将煤矿存在的安全隐患从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转变,从事故隐患整改向事故隐患预防转变,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安全风险管控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建涛.双重预防机制在新桥煤矿的实施应用[J].煤炭科技,2019,40(5):126-127,132.

[2]王磊,杨昊鹏,王龙龙.当前煤矿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煤炭科技,2020,41(1):96-98.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风险;监控管理

0引言

国家积极提倡煤矿安全工作,煤矿企业自身也要注重煤矿安全工作,并且切实地落实好安全工作。煤矿企业安全内部控制管理是一个过程,始终贯穿着煤矿的整个生产环节。本文对煤矿井下进行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研究,从而实现减少煤矿企业安全隐患,并形成一个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1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风险预控理论框架

煤矿安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涉及煤矿内部安全环境、煤矿安全风险评估、煤矿安全风险控制、信息和沟通、监控管理等五个方面。

1)煤矿内部安全环境。

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内控环境,内控环境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有决定性的作用。内控环境主要涉及的是矿井自然地质、基础建设和设备等的条件。

2)煤矿安全风险评估。

首先对煤矿内部安全环境进行认识和辨别,包括危险源的认识和辨别。在认识和辨别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且划分出危险的等级。

3)煤矿安全风险控制。

根据风险等级来制定安全隐患控制措施,提前把安全隐患清除。

4)信息和沟通。

对煤矿内部安全环境和安全风险评估以及安全风险控制等信息和数据进行采集。通过企业特有的信息传递方式进行传递,方便企业内部员工更好地履行其自身的职责,形成企业内更加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

5)监控管理。

使用监控管理系统,实现对煤矿危险源等信息采集、数据分析、信息及时传递等,实现各部门的信息沟通。使之更有效性地对该系统进行评估,最终实现该系统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2危险源辨识

煤矿企业危险源辨别和认识过程不仅仅要考虑人、机、环、管几个方面,还要考虑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等。除此以外,还要充分考虑危险源的潜在性。

1)普通、常见危险源的辨识。

煤矿企业选择成立专项安全管理组,专员做为领导者负责组织企业内职工通过危险源辨识建议卡、会议谈话、讨论等多种形式,指导汇总分析普通、常见的危险源;指导职工正确填写危险源辨识表以及正确填写危险源评价表等。

2)煤矿现场特殊工作区域危险源的辨识。

煤矿企业区队选择一名经验丰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危险源辨识工作。对煤矿工作过程中有可能遇到动静态危险进行正确辨识,安全管理人员按照正确的方式对此进行详细地记录,例如工种、工序、岗位等。

3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估体系

煤矿企业隐患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风险评价,煤矿企业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定量分析就是静态风险评价。风险矩阵法是煤矿企业比较常用的静态风险评价方法。此评价法可以确定会发生风险的可能性;确定风险可能带来损失的范围和风险带来的损失程度。只有建立准确的采集煤矿危险源动态信息的煤矿危险源,动态风险评价才有效。动态风险评价方法和相应的评价对象密切相关,具体可以从人、机、环、管几个方面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动态风险评价[1]。

4信息沟通交流———动态风险预警体系

构建动态的煤矿风险预警体系,首先要采集煤矿存在的危险源的动态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企业的固有传递方式传递到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把危险源动态信息录入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最后动态风险预警系统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通过比较之后,确定风险预警等级。例如可以使用红、橙、黄、绿四级预警颜色对应[2]。

5煤矿安全监控管理体系

为使得煤矿各项制度和各项措施都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落实,例如诊断或者排除一些偶发、突发、重大的或未知规律的风险,还可以构建闭环式安全监控管理运行体系和闭环式监督激励机制,主要是为了对煤矿进行有效安全监控管理[3]。监督激励机制可以及时地发现和制止煤矿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岗位责任人失职的情况,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构建一个薪酬分配制度,即团队与个人考核相结合的制度。通过构建这样的分配制度,激发煤矿职工对安全风险内部控制的积极性。

2)增强煤矿职工集体团队意识,构建职工危险源价格体系。对危险源治理实现闭环式管理[4]。煤矿企业可以通过安全危险源价格体系来不断激发职工对危险源排查治理的积极性。

6结语

通过构建危险源辨识体系、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估体系、煤矿安全监控管理体系、风险预警体系对煤矿企业进行安全风险预控。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立和实施,要做好风险预控体系的相关工作,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安全风险预控认识的良好心态,以及务实的工作作风。只有把思想和实践都结合运用并且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地完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法和措施。才能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各要素得到真正地落实,最终使得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郎拉弟.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应用[J].四川水泥,2015(1):60+84.

[2]闫海龙.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J].山西煤炭,2015,35(2):67-69+81.

[3]杨春宁.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研究[J].中国煤炭,2015,41(7):120-123.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力安全管理;风险管理;关键点

引言

电力公司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支柱的作用,以及如何才能完善电力安全管理自始至终都是电力公司与政府的最为关注的话题,也是人们一直以来最关心的问题。因为电力公司营运过程中的安全性能是否获得最大限度的保障直接改变了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电力公司安全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总是面临着许许多多无法预料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制约并且影响着企业的进步与发挥在那,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电力公司一方面要抓住机遇,另在一方面也必须勇于接受挑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风险管理,增加管理的能力。

1电力安全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通常是指在电力的生产过程中对企业进行安全管理的举措,是对所有风险因素进行有限的防治,消除风险,控制不安全因素的过程;电力生产管理通常是指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对全体工作人员以及整体的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一旦出现安全隐患之后对其进行及时地处理,把安全隐患扼杀在襁褓中。电力生产管理尤其强调预先的防治工作,有效、科学的运用风险控制措施,让所有电力企业在整个生产管理的过程中都获得高效率的发展。

2风险控制管理在电力安全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风险控制操作期间具备动态性特性,对电力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实行评价以及整合,从而及时地检测事故并对其修理加工,在电力生产活动中发挥优秀的调节作用。在风险控制的全部过程中,必须对所有电力生产活动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出现的概率。风险控制管理电力生产过程中实行科学的监管,对事故的后果进行评估与分析,可以及时的对紧急事故进行有效的防治。风险管理指导电力生产的全过程,并且能够非常好地满足电力生产部门的需要,促进了电力工业的稳步发展。在进行风险控制的过程中,电力部门应当拟定周全的计划表格,并委托负责人全面负责,全面负责的工作人员可以委托下级,通过安全管理和控制每一层的部署,增加电力生产的效率。电力部门在进行风险控制并执行的时候,也能够设置风险掌控的平台,使电力生产可靠性大大提高,而且也保护了电力生产的安全性。

3风险管理的特点以及内容

3.1风险管理的特点

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以及风险辨识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环节,一方面注重对安全、环节以及物的管理工作的评估,能够清晰观察出企业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情况;另一方面注重具体施工以及作业过程的安全风险控制,从而能够清晰看出掌控企业安全生产过程的整体情况。风险评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信念,并且跨时代的引入了对“人”的安全风险的管理,在评估人员数值这一方面,不仅强调了管理与作业人员安全技能以及知识,而且还提出了心理、生理等安全适应性的问题;在评估作业行为这一方面,强调了事故中表现出的认为因素以及人的不安全、违规行为。

3.2风险管理的内容

一般来说,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有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以及风险辨识三方面。风险评估一般是以防止认为责任事故以及人身伤害为主线,评判企业安全风险的程度,评估企业安全控制以及安全管理情况;风险控制一般是指在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过程中,根据专业特点以及实际工作情况,针对施工情况进行实施、准备、布置以及计划的全过程,识别施工中可能存在的潜藏风险,保障作业的安全开展,有针对性地落实防治措施;风险辨别一般是针对企业生产的全过程中时常出现的事故种类,列举分析典型事故的案例、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用于防范和辨别现场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

4风险管理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使用

早在2008年,我国电力网络企业就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安全管理方法以及理念的基础上,把电网企业与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实际状况相结合,组织编制了《供电企业作业安全风险辨别防范手册》以及《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其基本的特点以及内容如下:

4.1编排风险预警控制实施方案

认真借鉴以及总结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试点的工作经验,研究确立开展作业安全风险防范的专业范围以及主要内容,组织制定工作方案以及推进计划,参照制定企业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以及安全风险评估的标准,为推动施工的安全风险防范工作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

4.2组织风险教育管理培训

将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作为重点,努力开展基层员工安全风险教育管理培训工作。根据实际岗位的状况,使用班组作业实训、事故案例学习、集中授课以及安全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全体员工能够全方位掌控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辨识的方法以及内容,提高岗位安全风险辨识防范能力以及作业安全风险意识。

4.3增加静态安全风险意识

根据企业安全风险评估的要求,使用专项巡视检查、日常巡视检查以及春秋季检修预试等系统识别和查找物料、劳动防护、工器具、环境以及设备等可能出现的静态安全风险,建立企业安全风险的备忘录,逐条拟定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并且做好日常维护以及完善工作。

4.4增加施工安全风险的掌控

各实施工业区(班组)开始施工前,必须根据静态风险数据库,并且按照施工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锁定施工静态安全风险的区域,与此同时,针对此次施工的人员组成、进度要求、工作量、作业方法、作业环境、作业对象以及特殊危险点等进行分析,检测出此次施工中所独有的危险因素,对风险等级OWCARBONWORLDLOWCARBONWORLD2016/6进行评估,拟定控制管理方案,通过与作业指导书和安全风险预控卡相结合的方式,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将其严格落实,确保施工全过程的安全。

4.5改善施工安全风险预控

根据作业安全风险控制以及静态安全风险辨识推进的情况,还有施工作业中暴露的安全风险以及危险因素,填补完善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以及本单位安全风险数据库等,促进作业安全风险控制以及防范的持续提升。

5电力安全管理中引入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电力企业必须确保风险管理的工作人员能够自觉遵守相关电力系统的知识培训的要求,以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造成更多的问题,与此同时,也可以更好的确保电力企业施工人员可以在认识以及思想方面维持一直。在培训过程中,要训练其识别和控制风险的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风险防范的安全意识。对于电力系统风险识别而言,实战识别的前提是在风险出现之前使用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行防治,与此同时,在对其进行控制之前需要对引起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并且能够掌握,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的概率。在识别风险的过程中,必须对风险事故存在的种类进行讨论,对将要出现的风险使用有效的预防措施,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问题。在电力系统的工作的过程中,风险的度量也是同等重要的,而且,进行风险度量的过程中,对损失大小以及可能出现的概率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在操作期间及时地解决问题。在电力系统的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计算,也可以依靠直觉和风险管理人员的经验判断。在电力系统的风险控制这一方面,风险控制主要是针对的已经存在的风险,所以,在对风险进行衡量以及识别的时候,风险管理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与上述操作的要点引入风险管理,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风险评估方法,控制可以预料的风险,将风险出现的概率降至最低。

6结束语

随着现代电力网络的不断扩大,对风险管理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强。所以,电力企业必须强化风险管理理念,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健全管理体系,增加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从而能够更高效地提高风险管理的效果以及水平,以确保企业能够安全可靠地生产电力,促进和推动中国电力企业的有序、安全以及高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运双.基于风险控制理论与风险评估的电力安全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5).

[2]苏立.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应用[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4(22).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文第4篇

当前,“距离”的概念正在慢慢变弱,地球村正在逐步形成,所以交通系统的建设就成为重中之重。铁路工程项目主要包括桥梁、隧道、路基、复线、电气化、房建等工程项目,其特点是产品固定、生产流动、产品规模大、生产周期长。由于铁路工程施工具有以上的特点,铁路工程项目的施工人员跟一般的工人相比,他们的工作地点一般在野外,条件相对比较艰苦,工作环境一般涉及到高空和地下作业,作业环境相对比较危险。若遇到高空坠落、坍塌和自然灾害等事故,其人身安全很难得到保障,这就决定了铁路工程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高。因此需要加强铁路工程施工人员的危险源辨识培训工作,使其在工作过程中意识到有哪些危险源存在,从而规避危险。同时项目相关主管人员也要对风险控制理论加强研究,根据此理论对风险进行预见性控制,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项目的效益。

2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相关理论

2.1危险源的概念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危险源可以分为物理性危险源,化学性危险源,生物性危险源,心理、生理性危险源,人为性危险源和其它危险源。

2.2铁路工程施工中的危险源辨识在铁路工程施工中,对于危险源辨识工作往往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一,从施工过程的工序进行分析。项目施工管理人员以施工进行的先后顺序为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工序的划分,确定施工过程需要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是什么,做好相关的计划并灵活掌控。第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行业规范标准逆推危险源,这种方法也可以称之为经验法。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事故,而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出现就是尽量避免危险的发生,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可以结合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再联系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危险源辨识工作。第三,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来辨识危险源,一件事情的发生有其偶然性的同时也有其必然性,相应的一件事故的发生肯定有其相关的原因。那么这件事故会不会发生连锁反应,来导致另一个危险的继续发生,两个危险之间有没有相关联系。这就要求我们项目管理人员举一反三,从相关事故中要进行总结反思,对以往事故、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对反馈意见进行评价,这也是提高危险源辨识能力的有效手段。

2.3风险控制的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风险控制的含义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过程。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风险的概念。不同的领域对风险的理解不一样,在经济的领域,风险意味着金钱的损失;在投资领域,风险则意味着投资的失败;而在本文所涉及到的铁路工程施工项目中,风险则意味着在铁路工程施工项目中可能包含设计不合理、发生安全事故和资金无法回收等多个影响因子。总之,风险就是某一事件发生给项目目标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性。而项目风险控制则是为了最好地达到项目的目的,识别项目潜在的风险,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及时预见并应对铁路工程项目运营周期内的风险。

2.4风险控制方法在风险控制领域,最常见和最有效的风险控制的方法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防范和风险监控四个步骤。

(1)风险识别,即是把风险识别出来,只有保质保量完成这一环节的工作,才能为以后风险控制工作打下基础。在铁路工程施工项目中,风险识别就是对项目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风险,对风险进行归类。其中风险识别的方法主要包括风险清单法、情景分析法、流程图法、指标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等。

(2)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进行定量的、充分的估计和衡量。风险评估包括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两个部分,风险评估不是简单的估计,它是有方法的估计策略,这一环节在风险控制中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3)风险防范,是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风险采用相应的防范措施。在铁路工程施工项目中主要涉及到以下三方面的风险:工程实施风险、商业风险和环境风险。针对工程实施风险而言,铁路工程施工项目相关管理人员要对在危险环境下作业的工作人员加以重点培训;针对经济风险工程而言,项目在建设前就要请相关经济学家对项目的建设进行评估,在施工过程中也要注意材料支出、员工工资和设备损耗等因素,在项目运营时应采取合适策略来保证项目的盈利;针对环境风险而言,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到环境的影响,铁路工程施工对环境应该具有比较大的破坏性,所以项目相关管理人员应力争使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处,做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工程。

(4)风险监控,即在进行风险控制过程中,对可能发生危险的环节进行监控,以确保风险能及时得到控制。此环节作为风险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对前三个环节的实施效果做出评价,针对监控状态下出现的问题,及时调节并改进前三个环节中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和方法。

3铁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对策

在进行铁路工程施工的阶段,必须注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相关工作。本文通过对以上理论的研究,结合铁路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从体系建设、管理模式、全员参与和预见性四个角度提出了进行铁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的四个对策,以期帮助铁路工程施工人员更好地辨识危险源,保证其生命财产安全;帮助铁路工程施工企业更好地进行风险控制,使项目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1铁路工程施工企业为员工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该体系在公司原有的管理基础上建立并对其进行完善,主要是针对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风险的管理。一旦职工的健康安全出现问题,可以马上向体系内有关部门进行反映并维权,这套管理体系的建立更加有利于从制度上对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加以保障。

3.2实施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工作的两级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的优势就是分工明确,管理更有针对性,真正实现术业有专攻。双重管理也意味着双重保障,也体现了两种管理思路的相互影响与促进,辨识危险源工作的完成质量将直接影响风险控制工作。

3.3动员全员参与到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的工作中,因为项目风险管理涉及到的影响因子比较多,所以需要全员参与来进行项目风险的管理。铁路工程施工项目风险控制的过程是一个在可能的条件下追求项目工期最短、造价最低、质量最优的多目标决策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全体员工的工作情况,此外还要注意全体员工的全员性总结。

3.4在项目实施前要做好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在项目实施前,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对项目的风险进行预判,明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尽量在实际阶段就规避风险。

4结论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措施;信息化

0引言在日常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石油化工企业面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安全隐患较多、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重大安全风险挑战[1-2],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安全生产事故死亡27412人[3]。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防控体系,确保管控制度到位、人员教育培训到位、事故发生时应急处置能力到位,做到“无急可应、有急能应”的效果。本文以风险为核心,从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为出发点,围绕管控制度落实到位、人员教育培训到位、应急处置能力到位三方面的管控措施落实体系,建立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体系,打造“企业全面负责+第三方专业服务+政府精准监管”新模式。以物联网、大数据、知识图谱等新技术为支撑,构建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平台,推动监管部门、石油化工企业、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多方参与,多方受益,促进石油化工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1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针对石油化工企业事故频发、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在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以风险为核心,建立风险管控制度和措施,确定风险等级、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从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为出发点,围绕管控制度落实到位、人员教育培训到位、事故发生时应急处置能力到位三个方面建立风险管控措施落实体系,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应急预案管理、应急资源管理、应急预案演练、安全教育培训等制度,对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出具落实分析报告,从而建立安全生产风险防控的有效机制,全面打造“企业全面负责+第三方专业服务+政府精准监管”新模式,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体系逻辑图如图1所示。通过安全生产防控体系的建立,实现关口前移,从风险源头有效的遏制事故的发生,促使企业自我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企业通过自身或者借助专业力量,依据法律法规要求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风险辨识、评估、确定风险分级,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4],从工程技术措施、教育培训措施、应急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五方面制定风险管控措施[5]。通过科技手段将风险内容进行上报管理,依据风险辨识内容自动生成风险告知卡、风险二维码和风险四色图、风险公告栏等风险管理制度,初步建立风险管控制度和措施。本文从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为出发点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其逻辑关系图如图2所示。在事故风险辨识的基础上,为每一个风险点制定现场处置方案,为每一类事故制定专项应急预案[6-7]。从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两方面验证应急预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如果应急资源配备不合理,及时对应急资源进行补充,如果应急能力配备不合理,需要从教育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两方面提升。为进一步验证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位情况,需进行全方位的隐患排查,从管控制度是否落实到位、人员教育培训是否到位和技能是否提升、事故发生时应急处置能力是否到位三个方面进行隐患排查。依据石油化工企业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建立智能分析模型对企业管控措施落实综合分析,精细化评估企业的优势和薄弱环节,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改进。

2信息化平台架构

以物联网、大数据、知识图谱等新技术为支撑,搭建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平台,本文所建立系统的平台架构包括数据支撑层、基础支撑层、业务应用层和用户层,同时配置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以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其架构图如图3所示。数据支撑层:包括构建知识图谱的知识体系支撑、知识图谱构建技术和支撑系统运行的关键技术算法支撑和数据库支撑。其中,知识体系为从商业购买专业知识、政府/集团搜集、用户系统填报等多种方式获取的知识,包括:石油化工企业信息、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知识、事故知识、决策知识、社会救援力量、企业救援力量、救援辅助信息等部分,利用知识图谱技术采用自顶向下结合自底向上的方法构建石油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知识体系[8]。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经过知识存储、知识表示、知识抽取、知识挖掘、知识融合、知识推理等过程形成知识图谱[9-11],为应急救援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知识信息支持。支撑系统运行的关键技术算法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语义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意图识别和深度学习。构建风险辨识库、隐患排查标准库、业务应用数据库和知识图谱数据库以支撑业务应用。基础支撑层:地理信息系统、操作系统、应用中间件、云计算和存储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业务应用层:包括风险管理子系统、管控措施落实子系统、应急辅助决策子系统、专业服务管理子系统和系统辅助功能五大组成部分。企业经过自身或者专业机构辨识的风险信息进行上报,并设定一定规则形成风险告知卡、风险二维码和风险四色图供企业使用。从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教育培训、应急预案管理、应急资源管理、应急预案演练、落实分析报告五个维度来建立管控措施落实体系,保障风险管控措施到位。在事故发生时为企业提供基于知识图谱的知识智能检索、事故应急响应、事故分析研判、情景辅助决策,以便用户进行有科学、有效的应急救援决策。提供机构专家管理、风险防控服务、服务评价管理等功能模块,以便机构/专家辅助企业提升安全生产防控水平。系统提供机构权限管理、岗位角色管理、用户登录管理、接口日志管理等功能辅助系统应用。用户层:为应急管理部门、集团企业、石油化工企业、现场指挥部的消防官兵、企业内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第三方服务机构和专业,为用户提供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决策。

3信息化系统建设内容

3.1风险管理

企业通过自身或者借助专业力量进行风险辨识,做到风险明、底数清,利用管控七步法引导石油化工企业进行辨识、评估、定级、落实管控措施的工作。管控七步法包括划分步骤、辨识危险源、评估固有风险、分析诱导性原因、确定管控措施、评估现有风险、确定管控等级。通过风险管控辨识记录,在线完成风险告知卡的编制,可供企业在线下载打印,提高编制风险告知卡的便捷性。为每个风险点生成一个唯一的二维码,可将二维码张贴到风险点附近,扫描二维码后可查看风险相关信息。企业依据风险类别和风险等级绘制安全风险四色图,自动将生产设施、作业场所等区域存在的不同等级风险标示在总平面布置图上,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区分布“一张图”可视化展示。

3.2管控措施落实

为保证管控措施的有效性,从管控制度是否落实到位、人员教育培训是否到位和技能是否提升、事故发生时应急处置能力是否到位三个方面进行管控措施落实体系建设,提供应急预案管理、应急资源管理、应急预案演练、安全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分析报告等功能。应急预案管理实现在线分析事故风险、确定应急流程、编制现场处置方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提供预案属性管理、规则库管理、元件库管理、风险与资源管理、预案模型,预案编制引导、预案模板管理等功能,提升预案的可操作性。应急资源管理实现救援队伍、物资储备库、专家等信息的录入管理,应急资源调查、应急资源补充、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等功能,从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两方面验证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对于应急资源缺失的情况,及时补充相应的应急物资,对于应急能力缺失的情况,从应急预案演练和安全教育培训两方面进行加强。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是让企业所有员工通过实践经验掌握应急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当事故发生时,企业可以依据演练内容,有专业性的进行应急处置,有条不紊的进行人员撤离,最大程度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安全教育培训满足企业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安全教育培训和专题安全教育培训需求,依据用户自身的知识掌握情况推荐知识素材,在学习过程中控制学习时间、设置学分,学习完成后进行相应的考试,通过防作弊模型,提升学习质量,考试完成后为考试合格者颁发证书。隐患排查治理是在风险防控体系的基础上,制定事故隐患排查清单,检查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将风险管控措施未落实或失效的情况作为安全事故隐患进行治理,确保各类风险管控措施持续有效。落实分析报告是对企业风险管控措施进行横向和纵向数据分析比对,为企业形成完整性分析报告,通过报告指出企业需要加强的地方,让企业真正做到人员意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提升。

3.3应急辅助决策

在石油化工企业事故救援过程中,针对初步研判会商、处置方案生成以及常态下专业知识学习等场景常常因信息查询不便捷、分布零散、无专业背书而导致耗时长、效果差的问题,提供安全生产事故救援知识体系,提供知识管理、搜索交互、搜索纠偏、语义检索、知识点关联推荐和可视化展示等功能。为事故救援提供科学、准确的救援信息和知识,提升事故救援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汇聚企业应急资源、应急预案、防护目标、危险源信息、风险信息,系统提供事故应急响应、事故分析研判、情景辅助决策等功能,快速生成应急处置方案,并能通过系统进行线上指挥,使救援过程更加科学高效。

3.4专业服务管理

针对石油化工企业“无人管、不会管、管不好”的难题,积极发挥市场机制,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全面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系统提供专家、机构信息管理功能,风险防控服务功能,服务评价管理功能。企业通过线上发单的形式申请专家服务,专家/机构可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包括隐患排查治理服务、风险辨识检查服务、安全教育培训服务、应急预案演练服务、其他服务等。专家/机构将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服务过程全程留痕。通过服务评价功能考核专家/机构的服务质量。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