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工商联廉政风险防控意见

工商联廉政风险防控意见

为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按照《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意见》(皖发[2012]10号)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实施意见》(淮发[2012]10号)的文件精神,现就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岗位风险防控为基础,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风险明确、措施有力、制度管用、预警及时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不断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科学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目标要求

一是健全制度体系。反腐倡廉制度的科学性、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体制性、制度性风险得到消除。二是完善监控机制。对权力运行的监控力度进一步加大,措施更加有效,监控机制基本形成,权力运行更加规范。三是有效预防腐败。预防腐败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措施更加有力,腐败问题得到最大限度地减少,党风政风进一步改进,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有新的提高。

三、方法步骤

共分四个阶段,2012年5月下旬启动,12月底前初步建立较完整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一)组织动员阶段(5月28日-6月30日)

1、成立组织。成立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指导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组织、实施、指导、协调工作。要成立相应的办事机构,负责抓好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工作任务的落实。

2、动员部署。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会,广泛进行思想发动,使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岗位廉政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二)排查风险阶段(7月1日-9月30日)

1、开展清权确权。依据法律法规及“三定”方案,对单位、部门和岗位权力事项进行全面清理、逐项确认,编制“职权目录”,明确职权名称、职权内容、办理主体和法律依据。在“职权目录”的基础上,按照每一项职权的办理主体、条件、程序、期限和监督渠道等内容,绘制“权力运行外部流程图”。经集体研究确定的职权目录、流程图,在单位门户网站和政务公开栏目中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要认真清理、规范单位内部管理职权,明确职权行使的岗位、权限、程序和时限等,绘制“权力运行内部流程图”,并以适当方式公开,接受干部职工监督。

2、全面排查风险。对照“权力运行(内部、外部)流程图”,通过自己找、群众帮、领导提、专家评和组织审等形式,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内外结合等方式,分岗位、部门、单位三个层面,全面排查权力运行所涉及的每个环节和每个岗位可能存在的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廉政风险点。在岗位职责方面,重点查找在具体工作岗位上履行职责、行使权力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廉洁的风险;在业务流程方面,重点查找由于运行程序不当或自由裁量空间过大,管理和服务对象进行利益诱惑或施加其他非正常影响,可能造成权力失控和行为失范的风险;在制度机制方面,重点查找由于工作制度机制缺失或不完善,可能导致权力失控的风险。

3、评定风险等级。在找准查深廉政风险的基础上,根据权力的重要程度、自由裁量权的大小、腐败现象发生的概率及危害程度,按照“高、中、低”三个等级评定廉政风险点。高级风险为发生几率高,或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有可能触犯国家法律,构成犯罪的风险;中级风险为发生几率较高,或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较为严重后果,有可能违纪政纪和相关法规,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风险;低级风险为发生几率较小,或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风险。对廉政风险点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高级风险点由单位主要领导管理和负责。

4、制定防控措施。围绕排查确定的各类廉政风险点和风险等级,制定操作性强、具体管用和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来规范权力运行、化解廉政风险。属于岗位职责方面的,通过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程序和分权、示权、控权等方式来规范权力运行;属于业务流程方面的,制定、规范业务流程图,确保廉洁、高效、便民;属于制度机制缺失或不完善方面的,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并抓好制度的落实。要围绕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的使用,健全议事规则和工作规则,规范领导班子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决策权限、决策内容和决策程序,完善“三重一大”事项的风险防控措施。

5、公示廉政风险对经过严格审核后的廉政风险点、风险等级和防控措施进行登记汇总,建立廉政风险点目录,并在本单位办公场所醒目位置进行公示,窗口服务单位岗位风险点要面向服务对象予以公示或通过多种形式征求意见,并根据公示反馈意见,及时进行调整与修正。

(三)监控执行阶段(10月1日-11月30日)

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以最大限度降低岗位风险为目标,针对查找确认的岗位风险点,从权力分解是否科学、权限界定是否明确、岗位职责是否清晰、操作流程是否严密、制度规定是否完善、监督管理是否存在疏漏等方面,构建前期有预防、中期有监控、后期有处置的防控机制。

1、着眼于前期预防,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针对不同工作岗位风险点,进一步重新审定有关法规规定在本单位落实执行情况,建立健全有关制度规定、议事规则、办事流程,保证本单位人员认真履行职责、正确行使权力;重新审定本单位现有制度规定对风险点的覆盖能力,并予以补充完善,减少约束盲点。

2、着眼于中期监控,建立健全风险信息反馈机制。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构建信息反馈系统,随时掌控各岗位风险点风险信息。发挥信访举报渠道作用,科学分析并及时处理信访举报反映问题;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尽最大可能公开有关行政事项的法规依据、办事流程,方便群众监督;主动建立与行政相对人和服务对象的沟通联系,了解各岗位风险点有关制度规定执行情况,及时化解风险信息。

3、着眼于后期处置,建立健全纠错惩处机制。建立对风险信息的快速反应系统,及时处理风险信息。对于接近风险临界点的现象与行为,由有关责任主体作出预警告知或修正纠错处理;对于超越风险警戒线的现象与行为。

(四)检查验收阶段(12月1日-12月31日)

要将前三个阶段形成的文件资料、表格表册进行整理归档,建立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档案,搭建风险信息反馈平台。要对内设职能部门和所属单位的排查防控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总结工作成效,找出存在问题,形成书面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