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学观念

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学观念

〔摘要〕学生如何很好地认识、接纳自己在其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他们的学业自我评价是“我很好、我很聪明”,那么他们的自我接纳就是正向的;如果他们的学业自我评价是“我不行、我很笨”,这种对自身人格的贬低就会导致他们的自我认识发生偏差。本文讨论了咨询中的学习(数学)失败导致“我不行、我很笨”学业自我评价的这类学生案例,和学生一起探讨,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提高自我效能感,从内在克服对学习的恐惧,健全自我认识。

〔关键词〕学业自我概念;自我评价;非理性认知;重构认知

学生的自我概念一般可以分为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学业自我概念可以细分为数学、语文等各学科的自我概念。许多研究表明,学业自我概念与学生成绩之间具有更加紧密的关系,对自己的学业学习具有积极良好的态度和认知,能够大大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而消极被动的学业自我概念会严重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

高中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生活,无论是对自己整体的学习能力,还是对各科的学习表现都有了一定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经验,经历了各种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定的态度倾向。一般来说,随着自我的发展和学习活动的丰富,每个高中学生都形成了对自己学习的主观认识,也就是学业自我概念。但很多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具有消极被动的特点,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主动学习行为,阻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帮助学生认识到不良的学业自我认识的危害,才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最近整理学生心理咨询个案时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因为学习问题前来咨询的学生对自己都有一个“我很笨、我一点都不聪明”的低学业自我概念。当学生在咨询室说出这句话时,我真的能感受到他们那份对学习很努力却无法提高的无奈,可能在平时我们会急于给他们去讲解心理学上的高原现象,抑或学习效率的问题,然后就是告诉他们要心态平和。可是,这些心理学研究出来的原理和方法有时却对他们的问题无能为力。

一、案例分析

案例1

生:“我每次越考越差,我其实不是我所认为的聪明的人。”

师:“听起来好像你认为聪明是与考试成绩划等号的,是吗?”

生:“不一定。但聪明的人成绩不会太差,而我总是考不好。”

师:“那你说说看什么是聪明?”

生:“我想聪明的人数学至少不会像我这么差。”

师:“你的意思是数学好的人就很聪明,如果是语文、英语学得好呢?”

生:(沉默)

师:“是不是可以换句话说,聪明=数+理+化。”

生:“是的,还有记忆力。”

案例2

生:“在数学上付出很多,可是没有任何进步。觉得心理很不平衡。”

师:“数学分数与其他相比,是很低吗?”

生:“不是,和其他分数差不多,可是其他我都不怎么努力,比如英语。”

师:“其实数学分数也不比其他差,只是你觉得应该得到更高的分数。”

生:“觉得心理很不平衡。”

师:“你给自己找到数学一直没有提高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紧张、计算能力差、不注意细节、自己很笨,努力了也没有用。”

从与这两个学生的谈话中,我们能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在学习(数学)面前体验到的“笨”。同样,当他们用“笨”来给自己学习(数学)不理想归因时,就表明他们处于一个非常低的学业自我概念状态。在学习(数学)面前,他们体验到的是自卑、焦虑、无能为力、没有安全感。

我们先分析一下他们存在的一些非理性思维和认知误区。

(1)归因错误。当两个学生为自己成绩不理想作归因时,对数学与英语的归因,放大一些就是对理科和文科的归因存在着明显的对立。

海德指出,当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会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一般来说,人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个体本身的因素,如能力、努力、兴趣、态度等。外部原因是指环境因素,如任务难度、外部奖励与惩罚、运气等。这两个学生主要从内部对数学(理科)不能取得理想成绩进行归因,努力但没有得到理想成绩时得出“我很笨、我一点都不聪明”的低自尊和自我评价。

(2)狭隘地理解聪明。长期的应试教育带来人们对智力的过分关注,在没有充分理解智力构成时,盲目地把学习成绩和智力划上了等号,同时,长期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使学生又把智力等同于数理学科学习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倡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七个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包括: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

(3)非理性思维。艾里斯认为非理性信念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客观,会导致人们对所遭遇的事件错误而极端化的思考方式,带来不客观的看法和评价。这两个学生出现的“我很笨、我努力了但没用、聪明的人一定成绩好”等属于非理性思维中的过度概括化、自我贬低化的“非黑即白”的两极思维。

(4)自我效能感低。班杜拉在1977年提出了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的概念,他认为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上面案例中的两个学生对自己学习(数学)体验到的是一种无能感,正是因为缺乏学习的自信,导致在学科(数学)面前“抬不起头”,对学习(数学)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从而花的时间越多反而学习效果越糟糕,心理压力越大,形成恶性循环,直接的后果是把矛头指向自己。当让学生去描述这种感觉时,都不约而同地形容“好像有个人在不断地对自己说,你不行、你笨,这个时候我真想把试卷撕掉。”

心理学告诉我们,当一个人不断告诉自己不行,不断给自己消极暗示的时候,人们可能高估了现实的危险,或者低估了自己有效应对威胁的能力,就像案例中的学生,丧失了应对考题的能力,特别在重要考试中,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得到了很低的分数。

很多有学习问题的来访学生一方面要求自己取得好的分数,不断加压,另一方面又没有给自己足够的信心,因此在此类案例中,关键是提高来访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效能。因此,在与他们的互动中努力帮助他们重新构建一个积极、健康、全面的自我评价,从而提高他们对学习的自信。

二、重构学业自我认识,建立积极的学业自我概念

重构一:帮助他们看到自己学习上的优势,利用这些优势学科重新对学习某科(数学)进行归因。

1.肯定他们的坚持

不管来访学生在某科(数学)学习上多么无力,他们能坚持学,虽然很累,但始终没有放弃,并且一直在寻找学习的突破口,期望能有所提高,这些都说明了他们对这些学科感兴趣、很在乎,同时也把学得好作为自我评价的一个标准。

在倾听中捕捉到他们对学科(数学)的兴趣与关注。

生:“我很在乎数学,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上面。每当做出一道题目,我就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师:“即使在很努力没有什么提高的情况下还是能坚持下来,没有放弃对数学的学习,这真的是很需要勇气和毅力的,你能做到这一点,很让人佩服。并且你也把这种学习作为一种价值体现,说明你也没有小看它,这也从另一面说明,数学对你来说,不容易,有时候也很难,甚至难到超出你的能力。”

在肯定来访学生的坚持之外,也让他们看到有些题目的确很难,为他们强大的非理性思维找到突破,慢慢让其认识到,当考试不理想时,我们还可以从数学题目本身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责备自己。

2.从其他学科中找到自信

来访学生总会有一门或者几门学科相对比较优秀,这时就需要马上给他们打一剂强心针。

当学生提到自己某学科(英语)学得比较好时——

师:“你一直说自己笨,可你的英语还不错呀!而且你也没花太多时间。这至少说明你的语言能力不错。你数学学得不是很理想,也许只能说明,你可能数理能力比较薄弱,或者你学习方法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你可以尝试跟任课老师沟通。”

重构二:重新理解智力,客观评价自己的学习,寻找影响学习的真正源头。

在交流中,与学生一起去寻找他们的非理性思维,并让他们看到。在了解他们对智力的理解后,抛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比如,“如果一个学生语文、英语学得很好,是不是只能代表他努力,而不能表示他聪明?”“人际关系良好能不能代表一个人很聪明呢?”“是不是与同学竞争中,数学让你体验到失败,带来心理不平衡?”“数理的成绩代表成就,而文科的成就并不能让人佩服和尊重?”“聪明和刻苦这两个词给我们什么感觉”······随着问题的深入,尝试挖掘来访学生内心真正的问题源头,当然这些问题也只是在了解来访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假设,需要来访学生自己去证实。

在此类来访学生的案例中,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基本涉及这三种情况:(1)与同学竞争失利后产生挫败感。例如,高一时数学成绩相仿,高二落队,高三关键时期一落千丈,已无法与对手同学相提(此类多出现于文科班女生)。(2)学习方法问题,没有与老师形成良好沟通,努力但成绩没有提高造成焦虑,形成恶性循环。(3)没有得到老师的关注,原因是自己数理学科成绩不好,因为“老师特别关心聪明的”。这些来访学生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把失败原因归结为“我笨”,导致自我评价降低,于是,他们的自我经验(成绩没有提高)与原有的价值观(数理成绩好代表聪明)产生了矛盾,从而威胁到他们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感受到威胁的直接表现就是焦虑,也就是考试时的紧张、学习情绪低落。

重构三:摆脱非理性信念,找回充实的自信。

考试成绩与天资潜能的关系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个体本身。比如两个天资都是70的学生,其中一个学生非常自信、安全,努力做到最好,往往考试会得到70或75,甚至更高的分数,反之,另一个学生总是在学习和考试中认为自己不行、做不到、“我笨”,往往只能得到65,甚至更低的分数。所以,当学生对一门学科充满信心时,他会完全地发挥自己,取得较好的成绩。同样,这种情绪又会传递到与同学、父母、老师的交往之中,他体会到的会是快乐,形成高自尊。因此,这类来访学生自我形象偏差是他们的关键问题。

改变他们的非理性思维,激发他们的自信和动机,从而让他们享受学习数理的挑战,获得成功,这是对此类来访学生的最终辅导目标。因此,在每一次的谈话之前,我和来访学生都会设立一个近期目标,同时抓住机会和他们对质、澄清,不断鼓励他们以“我行”“我可以”进行积极暗示。此类来访学生情况各不相同,达成目标的方式与时间长短也不一致,这其中需要多次澄清,慢慢帮助他们理出头绪,确立清楚的目标,并且将目标具体化,同时给予一定学习数理学科的方法指导,如建议多与任课教师沟通、从基础抓自己的薄弱环节、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自己的强项和弱项等。

同时,在交流中也发现这类来访学生在表现出紧张、焦虑、对高考担心这些负面情绪时,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改变自己的学习现状。因此,在咨询中需要多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调整自己,包括学习方法、时间安排、做题思维等,在获得提高时不断给自己积极暗示,通过一点一点的进步提高自信。

三、反思

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自我的提高和成长,最现实的目的则是为了以后更好地生活,简单来说就是上个好大学、学个好专业、找个好工作、有个好工资。学校、家长、学生都很清楚最好找工作的专业就是理科或工科,在中学生中选择理科的要远远多于文科,学生体会到的永远都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接触的大多数学生中,他们对前途的担忧过早地体现了出来,在他们不遗余力学习理科的同时,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于是,他们在此学习过程中更多表现了自己的无能为力。他们努力了,花了很多时间,做了很多题目,成绩依然不理想,可能“我真的很笨”“我不行”是他们惟一能找到的理由。

数理学习更强调人的逻辑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与文科最大的不同在于知识的衔接性很强,如果初中的知识掌握不牢固,高中的知识将更加难懂,长久下来上课无疑似听“天书”,自学理科知识简直变得不太可能。对于那些理科学习很棒的学生,人们往往对他们的评价更多是“他们真聪明,智商很高”,反过来,对于那些又用功又学不好的同学,更多的评价是“他很认真”,潜台词则是“不聪明”。而一旦学生产生了“我笨,我学不好数学”的意识,就会不由自主地从内心远离数学。

心理学家雷奇认为:如果某学生学习某科有困难,可能是因为(从学生的眼光看)他不适于学习这门学科,然而雷奇相信,如果改变学生这种观点体现的自我观念,那么他对这门学科的态度也就会相应改变。如果引导学生改变他的自我定义,他的学习能力也会改变。有些成绩不好的学生,问题不在于他们迟钝或基本能力的缺乏,而在于他们的自我评价不恰当。他们“确认”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不是“我考试失败了,”而是认为“我是个失败者”;不是“我这门不及格,”而是“我是个不及格的学生。”作为家长和教师,应相信学生的能力,接受学生的现状,稳定自己的情绪,引导学生看到失败只是一时的,并多给学生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降低期望值,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减少消极的学业自我概念,从而逐渐提高他们的自尊,逐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评价。

长期的教育,包括学校和家庭教育,使得学生对智力的高低、智力的表现方面产生了片面的观念,或者也可以说是由于我们的文化偏见,认为数理化强=聪明=智力高,学生给这三者划上了绝对的等号。智力有不同的维度,数学能力只是智力的一个维度,智力和学习成绩以及以后的成就之间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情绪智力,而这往往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此类学生应该让他们看到自己智力的其他方面,看到自己身上有很多很多潜能,找出一个闪光点,从而带动他学习(数学)的自信,不要轻易断言自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