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范文精选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医学基础教学;问题;优化策略

中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1]。中医学基础作为中医学理论基础之一,在中医学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各院校开展卫生教育的基础核心课程。中医学基础课程是临床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课程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良好的中医学基础理论、方剂、中医药临床医学知识,还需要具有相应的实践操作能力[2]。在新时代,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中医学基础教学也发生了一定改变,但分析当前中医学基础教学实际情况后发现,其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对于临床专业学生的综合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中医基础学教师应该充分总结经验,优化教学策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完成中医基础学课程,提升学生对中医学基础实践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中医药行业职业能力。

1中医学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中医学基础是临床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3],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我国传统医学,加深学生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学会从不同医学体系的角度看待健康与疾病,丰富学生的临床诊疗技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保障。当前中医学基础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在教学内容上。当前中医学基础教材的内容较多,涉及中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各科及技能等方面,导致教学蜻蜓点水、不够深入,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不精。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在教学中面面俱到,导致学生有很多内容需要记忆,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记忆中医学理论上,没有真正形成中医思维,也没有真正掌握中医操作。中医学基础是临床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从当前临床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看,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热情不高、学习习惯不佳、学习方法不科学的情况。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对于实践技能训练缺乏关注,导致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学生在临床中常常不知所措。中医学基础课程内容比较抽象,系统性较强,学生学习时感到难度很大,因而学习积极性不高。受学校定位、专业培养目标等因素的影响,中医学基础课程内容多,课时安排却比较少,教师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详细讲解每一个知识点。且部分临床专业学生存在“重西医、轻中医”的观念,缺乏学习中医学基础的主动性,单纯根据教师要求背诵相关知识点,很少主动思考。教师在教学中也习惯于沿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手段,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不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2中医学基础教学优化策略

2.1优化中医学基础教学内容

在实践中,为了促进中医学基础教学效果的提升,需要特别注重对中医学基础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调整[4]。要对中医学基础的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分析,重构知识结构,梳理知识内容,结合不同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块,同时要确保教学内容的阶梯形、连贯性,从浅到深地设计内容。要减少教学内容中的重复部分,精简教材,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应整合优化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针灸学等内容,通过中西医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中西医的理论特点,结合具体案例,让学生可以更加系统地学习中医学基础知识。

2.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在刚接触中医学基础课程时,对于疾病诊断、治疗的兴趣较大,但由于知识水平有限[5],面对抽象的课程内容会感到枯燥乏味,学习热情不高。因此,在今后的中医学基础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入一些简单、典型的临床病案,引导学生将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借助案例学习理论,通过理论论证案例,以强化学习效果。如教师在讲解五行学说的相克理论时,可以引入情志相胜疗法,以“恐胜喜、怒胜思、喜胜悲”的典型病案,让学生尝试利用所学中医理论分析问题。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还可以让学生对中医学基础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指引学生从病案入手,将理论学习上升到临床探索,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通过此过程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2.3强化实践操作训练

学生在学习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时,会明显感觉到学习内容比较抽象、空洞,理解难度较大,学习热情不高[6]。对此在中医学基础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入实际操作训练,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如学生在学习问诊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一部分学生扮演医生,让另一部分学生扮演患者,学生按照问诊的要点、内容、步骤开展问诊演练,而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对学生的知识点掌握状况进行评价,促使学生深入了解知识。又如,学生在学习了舌诊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同学的舌象,并让学生口头表述观察结果。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一些典型舌象进行讲解,使学生掌握望舌的方法、观舌技巧及相关要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学习中医学基础的欲望。

2.4借助生活实例讲解理论知识

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理论知识讲解,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生活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中医学基础学习效果。如在讲解因时制宜的治疗原则时,教师可以引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习俗,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人们在夏天喜欢喝绿豆汤、凉茶,在冬天喜欢吃人参等温性药食,使学生意识到在临床治病时,应结合中医学的“天人相应”的观念[7],依据季节、气候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以免出现饮食、用药不当的情况。又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体质特点的内容时,可以联系生活中的人,如体寒的人不宜多吃寒凉药食,可以多食用一些甘温益气的药食,而体热的人不宜食用过多辛温燥热的药食。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引学生用已知的生活经验来探索未知的中医学基础知识,强化实践对理论的指导作用,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

2.5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过去的中医学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要执行者[8],学生被动听从教师指挥,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学生学习热情不高。鉴于此,在中医学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要在课堂中安排一些讨论活动,鼓励、引导学生互动交流,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参与课堂。例如,体质的内容是当前中医基础理论比较关注的一个要点,其虽然不属于考试重点,但在临床诊断、治疗用药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对体质的内容进行概括,然后为学生布置相应的探究任务,如偏阴体质、偏阳体质、阴阳平和体质各有什么特点,容易出现哪些疾病,以及如何通过养生保健来调理体质。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的方式完成探究任务,鼓励学生走上讲台阐述自己的观点、结论,最后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指引学生梳理相关知识点。这样的课堂活动设置能显著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探究中,促进了学习效果的提升。

2.6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用是关乎整个教学过程效果的核心。教师需要根据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及重难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避免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用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针灸时,充分利用中医实训室中针灸的毫针、人体模型、数字针灸模型仪、穴位挂图等学习工具,让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延伸到实训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提高操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例如,对于人体中穴位、静脉等构造,仅凭教师讲授和教材上的配图,学生很难准确掌握,必须引入多媒体技术。要实现中职学校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优化,关键是要全面贯彻以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事半功倍地学习,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稳步提升。

3创新中医学基础教学方法

3.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主要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病例为切入点,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指引学生在讨论案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学习质量[9]。中医学基础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引入典型案例。病案研究是案例教学法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其可以很好地改变以往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的局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案例,既可以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病理现象,也可以是临床病例。例如,在学生学习完气与血的相互关系后,教师可以提供案例:中医馆医生为一位贫血患者开具的处方上不仅有补血药,还有补气药,根据气与血关系,思考为什么要加入补气药?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而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3.2比较教学法

比较教学法主要指教师在教学中,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放在一起辨别异同,进而认识事物的本质[10]。比较教学法借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良好互动,让学生对知识有深入了解。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比较教学法能在很大程度上挖掘学生的潜力,加深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中医学基础课程内容十分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难度比较大,并且有很多内容需要学生记忆。临床专业的学生往往对于中医知识缺乏了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中西医对比,让学生深入感知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如在讲解“心”的生理学功能时,在中医学中,“心”的主神明功能与西医存在差异,而主血脉功能则与西医生理学中心脏的“泵血”功能相似。这样的比较能让学生更好地区分中西医知识,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3.3信息化教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发展状况,灵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这样既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将知识更加形象地呈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形象的视频、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中医学基础知识,还可以在课前录制微课,让学生根据微课进行预习。教师还能应用各种智慧教学平台,如雨课堂、云班课等,随时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教学方案,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4结语

随着中医学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中医基础学的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大医学高校在开展中医学基础教学活动时,必须针对当前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地进行优化和调整。在今后的中医学基础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充分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同时不断提高中医学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立安.中医学基础教学优化策略的探究[J].学园,2014(14):184.

[2]伍梅芳.学生讲课模式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35):136,146.

[3]李福义.对中医学基础教学的几点探讨[J].信息周刊,2019(22):328.

[4]秦亚莉,师建梅,史俊芳,等.中医基础理论本科教学反思及改革探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03-206.

[5]吴建林,魏凤琴.中医学专业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3):3-6.

中医基础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医生理学;内容;特点;渊源

医学属于实践科学,以生命为其研究目的,中医学也不例外。中医学通过解剖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之后,并没有沿着“解剖”的路线发展出与其相对应的生理学,而是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战国时期“方士”的影响下,与古代“天人哲学”相结合,形成了以《黄帝内经》为代表,以“气化学说”为学术特点的理论体系。中医学界曾对中医生理学的学科构建作出努力,但最终因无法对解剖形体作出合理解释而失败,以至民国时期,中医界人士也开始怀疑和批判中医“生理学”的合理性。通过了解中医“生理学”的学术沿革,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医学解剖形体与气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建设和完善中医生理学的理论体系。

1中医学术特点的衍变

目前,有关中医学理论起源的问题,大多认为可远溯夏、商、周三代,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建立。战国至秦汉,国家完成了统一,“诸子思想”“百家文化”逐渐融并,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成熟与完善。《黄帝内经》便是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成书的,后世医家的学术思想,都是在该书基础上发展建立的。因此,《黄帝内经》一直被看做中医基础理论建立的标志。

1.1中医生理学的内容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功能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1]。《黄帝内经》中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内容,多散见于各个篇章,不成系统,但涉及面非常广泛,内容大体包括:①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变化机制,如以“天癸”为中心的男女七八节律;②人体在不同生长时期的生理特点及其机制,如根据气血的盛衰和形体的变化总结出以“十岁”为基数的“好走”“好趋”“好步”“好卧”等生理特点(《灵枢?天年》);③饮食的消化吸收、物质代谢及呼吸机制;④人体气血运行的日节律(营卫的循行)、月节律(气血与月之阴晴圆缺的关系)、季节律(五脏主时规律)及精神活动与形气盛衰的关系、形体与气化的关系等有关人体生理的多方面内容。因此,有人把《黄帝内经》看作中医生理学的古典巨著[2]。虽然中医生理学的学科建设在民国至建国前后作出了尝试,但由于中医界自唐宋以来对解剖形体的忽视,始终没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医生理学理论体系;而中医藏象学和中医基础理论都没有对脏腑实质等形体问题作出合理解释,因此均不能取代中医生理学的意义。

1.2中医生理学的理论特点《黄帝内经》有关人体生理学内容的特点为注重“气化”,即人体生命活动是在“气化”作用下完成的。“气化”的结果,通过颜色、气味、功能、形体变化等形式在“形体”上表现出来,重视“形神并重”或“形气并重”。魏晋隋唐时期的文化,保留了汉代遗风,在医学上仍有《黄帝内经》的学术特点,只不过对生理基础的态度,已不能与汉代同日而语。首先,人们对形体解剖的认识逐渐淡化;其次,方剂学的发展也导致对医学理论的探讨从生理转向了病理和临床。受各种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及《伤寒杂病论》的广泛流传,宋代以后医家出现了“重病理”和“重气化,轻形迹”的医学观念。《伤寒论》是历代医家推崇的中医临床著作,其重要内容正如恽铁樵所说:“《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可以说“六经”是打开《伤寒论》理、法、方、药一体性的钥匙。晋唐以来,研究《伤寒论》的医家,多从运气、病理、方法论等角度立论,从人体生理学角度解读六经的少之又少。试看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一书所参考的书籍———《素问》《九卷》《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所研讨的内容———五运脏腑、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等,可以推知张仲景掌握的医学内容涉及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及诊疗等多方面;而其所讲的六经,不会限于多数医家所认为的诸如经络、六气甚或辨证方法等。如果站在人体生理的角度看六经,可以说三阴三阳理论是在“形体”与“气化”基础上,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即“藏象系统是由五脏结构性器官按六经脏腑经络三级阴阳规律组成,内合脏腑,外应五行阴阳,六气标本是其属性”[3]。宋代以后中医学的变革,除了唐代方书盛行引发“不重辨证”的时代影响以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宋儒的发展和理学的兴起。宋明理学对中医生理学最为明显的影响就是“命门学说”。以儒家为中心,旁采佛、道两家融会而成的宋明理学,针对宇宙的本原问题,产生了“理”与“气”的争论;而“命门学说”即是明代医家对生命“本原”或“原始主宰”思考的结果。但是与理学家一样,主张“命门为人身之大主”的医家都是在“有形世界”纠缠,一直没有进入“无形之道”的境界。因此,由《黄帝内经》建立起的中医生理系统,并没有因为“命门学说”有所动摇。此外,北宋张元素的《医学启源》,把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以五脏为单位划为五大系统,开启了后世部分医家著书立说的基本模式。近现代“中医藏象学”“中医基础理论”及部分医家的“中医生理学”等教科书,大都为此模式。但张元素并非首创,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可以看作该模式的雏形。严格说来,这种模式是以“气化”为中心的中医“解剖学”,仍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中医生理学系统,并且忽略了脏腑实质和解剖形体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等问题。其他如李杲的“脾胃论”、朱震亨的“相火论”及其他医家对脾肾关系的论说等,基本都属于对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某个部分或个别单位的功能的发挥。综上所述,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其学术特点也因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差异而有所衍变。中医生理学作为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包含了“形体”与“气化”两部分内容,对生命的全过程及生命活动的具体机制都有详细的描述,但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唐宋以后,众医家分别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充实了中医生理学的内容,但对“形体”认识的不足,影响了后世对中医理论的准确理解。直到今天,中医的“形体”仍是阻碍中医学发展的首要问题。

2中医“生理学”的渊源

清代考据之学的兴起,影响了医学界对经典的回顾[4]。部分医家并不满足于仅对理论进行解读,更在日常生活中认真体察阴阳的变化,感悟医学的真谛,对人体的生理基础进行深入思考。明代肖京在《轩岐救正论》中总结了中医学“气化”特点。清代以张志聪为代表的“钱塘医派”,不仅发展了中医学的“气化论”,同时对阴阳的变化、气血的生成与运行之道、经络对“形体”与“气化”的沟通等生理基础性问题均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此后陈修园、唐宗海等多尊崇该学派的“气化”思想。另外,乾隆年间黄元御所著《四圣心源》的前半部分,也可视为以“气化为中心”的生理学内容。此后,西医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影响了中医界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反思。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西医“生理学”书籍由日本传入中国,更加促进了中医生理学的学科建设。

2.1生理学的概念“生理”一词,中国古已有之,但并不具备医学意义。医学上的“生理”在光绪年间已经出现,如康有为的《日本书目志》(1896年)载有“生理门”,严复在1898年题为“西学门径功用”的演讲中提到“生理之学”,1907年出现了中国人自己编著的人体生理学著作《生理学课本》。该时期“生理学”实由日本传入,“斋田氏、高桥氏之《生理学》流传坊肆”。在此之前,“欧美新说东渐,通行之生理学为全体新论、全体阐微、全体通考等”[5]。此后,“生理学”作为学科名称逐渐在中国医学界确立,中医界相关著作也相继问世。西医入华之前,中医学界多用“医理”“理”“道”“医道”等概念来概括包括养生、生理、病理、诊疗、处方、用药等有关人体生命活动的全部内容,与现代医学生理学意义相近的名词是“内景”,但其内容主要介绍各脏器的位置、不同部位的名称及饮食的代谢过程,是人体生理的小部分内容。实际上,中医学对中医生理学的认识,受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影响。

2.2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医生理学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与中国文化有密切关系。秦汉是诸子思想相互融合与各家学说逐渐统一的时期,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在此背景下日渐完善,《黄帝内经》是其代表作。中国文化向来被认为源于“伏羲画卦”,至黄帝时期进入“初期集成”,中国原始科学文化也在此时建立。尧舜时期,不仅继承了早期的“科学”,同时发展了“人文”,大家所熟知的“天人合一”观念,便是“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产物,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成熟[6]。因此,属于实践科学范畴的中医学,具备人文哲学属性也就不足为奇了。中医学属于生命科学,从考古发现和现有资料记载来看,在其理论建立之初,已经对形体解剖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7];而中医学之所以没有发展出现代医学意义上的“解剖学”,除了中医学对“形体”的认识与现代医学不同之外,与其带有人文特点的“气化”思想有关,这并不代表中医学轻视“解剖”。后世医家对“形体”的冷漠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结果。也就是说,中医学的理论包含形体与气化两部分内容,而气化理论则与形体解剖并列存在,而非形体的附庸。因此,“形气并重”成为秦汉之前中医学最大的理论特点,这也是中医生理学的重要内容。该时期中医生理学最主要的任务是为养生修炼和临床诊疗作理论指导,与后世医界只重临床有很大差别。清末汇通医家,都“主张以中医理论为本位参合中西医学,达到形理或形气兼备的理想目标”[8]。这与中医生理学“形气并重”的特点不无关系。建国以后,伴随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中西医基础理论,即中西医生理学的结合成为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目标[9]。

参考文献:

[1]袁媛.近代生理学在中国:1851~1926[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36.

[2]闪增郁,张智,陈燕萍,等.《内经》奠定了中医脉学的生理学基础[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2):888.

[3]许济泽.六经藏象系统揭秘[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2-3.

[4]李经纬,张志斌.中医学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574.

[5]张如青,黄瑛.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生理学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2.

[6]南怀瑾.南怀瑾选集?第四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45-154.

[7]廖育群.重构秦汉医学图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244.

[8]张如青,黄瑛.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生理补正[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8.

中医基础理论范文第3篇

中医基础理论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1资料来源

查阅维普、万方数据库关于老年中医护理及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文献(1989—2011年6月),列入统计源的文献主要是中医理论指导临床护理、中医整体护理、中医基础理论在老年护理中的具体应用3个专题,共计141篇。2.2载文情况及分析

1)文献的年度分布

中医基础理论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进展相关论文数量近年来增幅明显,尤其是2006—2011年6月增幅更加显著。究其原因随着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近年来中医护理学术活动十分活跃,中医护理逐步受到国际护理界的关注,中医临床护理正在逐步发展,中医护理技术实践发展迅速。见表1、表2。

2)文献的内容分布

文献论题广泛,内容覆盖面较广,以撰写中医基础理论在老年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或护理体会者较多,但老年护理科研性质的论文非常少,还有个别文献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回顾性总结。见表3。

3文献内容分析

1)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护理

查阅1999—2011年上半年文献,共计9篇。主要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应用中医理论指导老年护理工作。

2)中医整体护理

查阅1998—2011年上半年文献,共计10篇。主要强调以整体观为指导,以辨证施护为宗旨,对老年患者实施个体化整体护理。

3)中医基础理论在老年护理中的具体应用

查阅1994—2011年上半年文献,共计122篇。文献应用范围广泛,主要涵盖老年慢性病、高发病、对症护理、用药护理及养生保健等5个方面。主要是对现有的护理方法或护理技术临床疗效的回顾性总结或体会,涉及老年中医护理的科研项目少。其中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肺心病3篇,糖尿病13篇,高血压4篇,冠心病4篇,咳喘3篇,肾炎1篇,肺炎1篇;在老年高发病护理中的应用:白内障3篇,骨折10篇,关节炎1篇,老年痴呆3篇,肠梗阻1篇,中风1篇,癌症1篇,老年抑郁症8篇;在老年对症护理中的应用:便秘18篇,尿路感染2篇,尿潴留1篇,肺部真菌感染1篇,贫血1篇,情志护理9篇,水肿1篇,失眠6篇,盗汗1篇,丹毒1篇,带状疱疹3篇,皮肤瘙痒2篇,压疮6篇,鼻出血2篇,疼痛2篇;在老年用药护理及养生保健中的应用:服用中药护理3篇,养生保健6篇。

4存在的问题

从统计的论文作者单位看,地域广泛,各省市都有中医老年护理相关文献发表。从发表的杂志分析,《中华护理杂志》《中华护理教育》各1篇,其他均发表在一般性刊物上。另外,论文质量参差不齐,护理论文的质量主要反映在其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从统计文献分析,目前中医护理的科研项目少、科研内容层次低,主要集中于对现有的护理方法或护理技术的临床疗效的回顾性总结,缺乏深层次的、前瞻性的、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

思考与展望

1中医中药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和发展应与我国社区发展紧密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的老年患者将向社区转移,中医护理应该给社区居民提供经济、有效和高质量的卫生服务。根据各社区卫生服务对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的要求,探讨中医护理在社区服务的功能、职责与服务模式,使中医护理不再封闭在医院内,而是走向人群、走向社区,帮助老年人群和慢性疾病患者,提高他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4-5],最终实现中医护理从医院向社区发展的转变。

2应用中医体质学说开展中医老年护理

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及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势,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6-8]。该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从统计的文献内容来看:在老年护理中应用中医体质学说开展相关护理或研究性质的文献少之又少。

3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医老年护理学科

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优势互补,实现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的和谐发展,促进中医老年护理学科的发展,使之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科学研究应注重验证更多、更有价值、传统的护理方法,实现理论和临床实践的飞跃,使中医护理技术更科学、安全和有效,进而增强中医护理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同时加强区域间中医老年护理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中医老年护理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范文第4篇

明晰临床中药学科的学术核心,确定临床中药学的学术内涵,需要全面分析其形成的历史背景与成长过程。临床中药学是在大中药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药学二级学科,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学术特色与科学内涵。笔者认为,临床中药学科具备以下三个学术特点:首先,临床中药学科是一门医药交叉的学科。大中药学科经过分化,根据研究领域的不同,逐渐形成了临床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等一系列二级学科。同时,随着临床用药问题的大量涌现,病患呼吁安全用药、合理用药,促进了药学服务理念逐步深入,要求临床药师直接面向患者、面向医疗机构、面向整个社会,提供全面的、全方位的药学服务。这种临床药学服务需求,同样对实现中药临床合理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了医药交叉学科———临床中药学的建立。在中药学一级学科中,临床中药学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它的研究内容既包括中药基本理论等中药学基础知识,也包括临床合理用药和中药药物警戒等中药临床使用知识;它既为中药研发提供理论和临床支撑,同时更是指导中药临床应用的知识体系。第二,临床中药学科是一门专业基础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的学科。临床中药学继承发扬中药学基本理论,强调医药交叉、基础与临床交叉的学术特色,具备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临床中药学的核心是研究中药临床合理应用,目的是实现中药应用的安全、有效、经济与适当性,主要任务是推动全程化药学服务,主要内容包括中药基础理论与中药应用理论两大方面的研究,其研究成果不仅面向患者,面向中西医临床医师和药师,而且还面向药品生产及管理部门。第三,临床中药学是中医中药的纽带学科。临床中药学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等临床学科均有学术交叉,但临床中药学是以指导中药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为根本目的的学科,具有链接中医学和中药学的纽带特点,是中医临床与中药应用的桥梁。

2界定学科外延,促进学科分化与交叉

随着临床中药学科的成熟与发展,明晰其学术外延,推动学科的次级分化是必然趋势。首先,临床中药学科具有医药交叉的学术特点,与中医学、中药学的学术联系密切。应该明确的是,临床中药学以中药学为基础,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换言之,中药性能理论与应用理论是临床中药学科的基础理论,依靠这些理论辨识中药性效特征;同时中医学病生理观、辨证论证是临床中药学认识人体、指导用药的前提。第二,在学术外延上,临床中药学科与中药药理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以及临床药学有学术交叉,但又有显著区别。如临床中药学与中药药理学相比,中药药理学侧重于研究中药和机体(包括人体、病原性生物及实验动物)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但临床中药学立足于发展中药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旨在阐明中药及其配伍功效的现代药理学含义,用以深化传统认识并拓展临床应用,并不刻意追求全面揭示药物的全部药理作用和机制。再如临床中药学与现代临床药学从内涵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共同之处是都是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与有效为核心,均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为目的,研究手段也有相通之处。不同之处在于临床中药学以中药为研究对象,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而现代临床药学则以化学药品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医学理论为指导。第三,根据临床中药学科特点与研究任务,可逐渐次级分化为中药基础理论、中药临床监测与评价、中药临床治疗学、中药临床信息学等三级学科。相关分支学科的形成与研究内容的不断丰富拓展为临床中药学科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3明确临床需求,确定研究方向

临床工作需要是确定临床中药学科研究方向的重要依据。临床工作对临床中药学的要求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和适当。鉴于学术特点与临床需要,确定临床中药学的研究方向,对于发展临床中药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临床应用的基础与指导原则,是中药理论体系的灵魂。开展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将为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提供科学依据。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是临床中药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根本。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开展中药药性理论继承挖掘与科学实质研究,阐释中药药性基本理论和中药应用特点与实质。第二,中药药物警戒是现代药物警戒理论与传统中药药物警戒思想相互融合而成的中药安全用药理论体系,是与中药安全相关的科学与活动,是临床安全使用中药的保障。作为临床中药学的研究方向之一,中药药物警戒具体研究工作包括深入挖掘中药传统的安全用药思想,探讨中药临床安全用药理论与中药安全性实验研究,开展中药上市前与上市后安全性监测与评价,进行中药安全用药普及宣传等。第三,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病和疑难杂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采用先进手段,阐释某类中药在临床优势领域的作用机制、相互作用,进行中药疗效评价是临床中药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将中药防治相关优势病种的基础研究作为临床中药学的研究方向之一,有利于促进中药的临床应用,促进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进程。第四,中药的经济学评价对于合理配置有限的中医药资源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中药经济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即使是这些少量的研究也大多照搬传统的西药经济学评价模式,没有体现中药的特色。中药经济学评价作为临床中药学的研究方向之一,其主要任务是探讨符合中药特色的经济学评价模式,全面衡量中药的价值,促进中药应用经济性。

4学科发展的思考与展望

4.1完善临床中药学科学术思想

关注人类健康是21世纪国际社会的共同主题,“全程化药学服务”作为一种新的药学观念、理论、策略,将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健康和幸福。临床中药学关注中药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适用性,以“全程化药学服务”为宗旨,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药。临床中药学在新形势下中医药健康事业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目前,临床中药学学科正处于一个方兴未艾的好时机,临床工作者应抓住这一机遇,抓好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与学术队伍建设。完善与发展临床中药学学科体系和学术思想,加强学术对话与交流,继续深入探讨临床中药学科的学术内涵与外延,完善学科的次级分化,打造学科特色。

4.2探索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探索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是临床中药学科立足和发展的关键。笔者认为,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可以参考国外临床药师标准化训练模式,并结合中医药学特色,从以下四个方面建立新的课程体系:①设置医学相关课程。适当增加医学课程如病理学、生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课程,使学生获得完整系统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具备较好地与患者和医师交流沟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②调整药学相关课程。在中药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开设医药交叉的实用性课程,如中药治疗学、临床中药学专论、中药药物警戒等。③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临床药学专业人才作为能够解决临床药学实践环节问题的应用型人才,需要接受大量具体的临床实践训练。④增加法规、信息与沟通交流类课程。使学生熟悉药物使用过程中的政策、法规和管理手段,培养学生评价临床用药的能力和制定临床用药方案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与患者沟通的能力。

4.3加强多学科合作研究,提高临床中药学的研究水平

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必然途径和重要支撑。临床中药学科应积极与生物信息学、药物流行病学、系统生物学、循证医学等学科合作开展基于现代科学技术且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临床药学科学研究,是临床中药学科科学研究在多学科交融中绽放新的活力,推动临床中药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应用研究,增强学科自主创新能力。具体而言,临床中药学科可以与信息学结合,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开展临床决策、处方挖掘、药性探索等领域研究;可以与药物流行病学结合,开展具有中药临床特色的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可以与循证医学结合,开展体现中药特色的循证药学研究,对中药有效性进行评价。

4.4探索临床中药学研究新方法、新手段

近年来,包括临床中药学在内的中药学各二级学科一直在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方法。特色研究方法的形成是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临床中药学科而言,探索形成突出中医药特色,凸显临床药学特点的研究方法是进一步促进学科研究发展,完善学科研究手段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临床中药学应在服务临床原则的指导下,借鉴现代临床药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模式,探索形成体现中医药理论内涵与特色的临床中药学研究新方法。如可以借鉴药物流行病学中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等研究方法,循证医学中系统评价、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药物经济学中“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开展中药临床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探索这些研究方法与中医药特色元素的结合点,逐步形成中药流行病学、中药循证药学研究新方法。换言之,欲真正形成体现临床中药学特色的研究方法,需要将中医药元素植入这些现代研究方法之中,充分考虑中医药“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等特点,探索形成中药循证药学、中药流行病学等独特的研究理念与方法,实现和推动临床中药学特色研究方法的完善与提升。

4.5促进临床中药学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利用

中医基础理论范文第5篇

(1)参训人员需掌握与治未病相关的中医药基础知识,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和中医文化知识的部分内容,这些理论知识是中医护理的内涵和精髓所在,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知识,才能灵活运用,服务于临床工作,适应“治未病”发展的需要。(2)参训人员需掌握中医体质辨识相关知识,包括中医九大体质分类与特征、判定方法和标准,以及各专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发展、预后与九大体质的关系,通过培训具备一定的健康评估和中医体质辨识能力。(3)参训人员需掌握医患关系沟通技巧,熟悉医院健康管理理念及流程,了解医院营销策略。“以人为本”是中医“治未病”的精髓所在,要体现人性化的温馨护理,护理人员必须熟悉健康管理流程,掌握医患沟通方法,使临床工作顺利进行。(4)参训人员需掌握中医特色基本操作技术,包括针刺、艾灸、推拿、拔罐、刮痧、贴药法、敷药法、坐药法、中药熏洗法、中药保留灌肠法、中药离子导入法、中药超声雾化疗法、中药穴位注射疗法等,这些中医特色基本操作技术适用范围广,具有中医简、便、廉的特点,是中医专科特色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治未病”工作开展的主要方法。(5)参训人员需掌握辨体施护,健康指导的具体方法,以中医九大体质分类为基础,掌握不同体质适合运动的方式、强度、起居及饮食宜忌、情志调摄、食疗、药膳种类和烹饪方式。并具备对各专科病员进行健康宣教及开展中医特色护理的能力,籽‘治未病’,理念融入专科临床护理工作中。

确定以“治末病”为指导思想的中医护理培训形式

各临床科室成立中医“治未病”小组,选派1—2名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热爱中医护理的护士,以业余半脱产的方式参加治未病中心开展的治未病专项护理培训,培训方式包括专题讲座、分组讨论、情景模拟、示范操作、案例分析、分组竞赛等。

专题讲座

以中医九大体质为总纲,强化与“治未病”相关的中医药基础知识。每次讲座预先发放讲座PPT,并将讲座过程全程录像,便于学生预习和复习。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引入教学,以提高学生对中医护理知识的主动学习热情,结合讲授重点针对性的进行提问,促使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分组讨论

专题讲座结束后,预留与专题相关的延伸问题给学生自学和讨谢,以拓展学生知识面,调动学生的潜能,激发学习兴趣,锻炼表达能力。

案例分析

提供有典型临床意义的中医体质病例,鼓励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对病例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培养其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不违反诊疗原则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情景模拟

情景模拟作为案例分析的补充,由学生自身充当医患双方角色,使其身临其境,在模拟角色的同时,对典型案例场景再记忆,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应变能力,最后老师予以综合点评,巩固所学专业知识。

示范操作

培训前制定各种中医特色基本操作技术的操作规程,使学生对操作技术有规范意识。老师充当操作示范主角,负责示范与讲解,并将各种操作的禁忌症、适应症、注意事项、医患沟通技巧融入其中。

课堂实践

示范操作后,给予学生充裕的课堂操作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规范操作,反复练习,人人过关,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提高中医技能操作水平。

分组竞赛

在培训后期,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竞赛,各小组运用所学中医理论知识,与患者互动沟通,获取临床资料,完成患者中医体质辨识和健康评估,制订健康教育和辨体施护方案,并当场实施健康宣教和部分中医特色基本操作技术,老师给予当场记分和点评,通过竞赛,学生对所学中医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并提高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掌握医患沟通技巧。

确定以“治末病”为指导思想的中医护理培训考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