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级农业经济

中级农业经济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中级农业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级农业经济

中级农业经济范文第1篇

种草养畜以其特有的转化率和丰富的内涵,推动传统农牧业生产系统结构的调整。牧草和饲料是第一性生产,特点是单位饲料的成本低。我县大部分乡镇已大面积推广种植首稽、红豆草、披碱草等优良牧草,在水肥有保证的情况下,首楷、红豆草亩产鲜草可达30(X)一5《X旧公斤,披碱草可达2(以)一4《XX)公斤,因此种植一亩优质牧草可饲养家畜3一5个羊单位.增加收人1《拟)一巧oo元.远远高于同期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

2种草养畜可以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县实施西部大开发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种植粮食作物效益下降,农户迫切需要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变以往以粮为纲的农业发展方针,树立三元种植结构的模式。大量的实践证明,通过种植优质人工牧草饲养草食牲畜,不仅可以促进畜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也是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调整种植业结构和畜牧业内部结构的纽带和最好结合点。现在猪肉价格普遍偏低,牛羊肉价格居高不下,因此种草养畜饲养牛羊,为农民致富提供了重要的市场机遇。

3种草养畜有利于生态保护

种植牧草能使土壤恢复覆盖,减少水土流失,具有保水保肥能力。截止2002年底,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草面积0.16万公顷,荒山荒坡种草面积0.2万公顷,生态种草工程面积0.14万公顷,种植的牧草实现种植当年覆盖地面,种草使当地植被覆盖度提高50%,使土地含水量提高8%,土壤有机质提高7%,增强了防冲刷能力,水土流失明显减少,既取得了生态效益,又保证了农民的经济效益,真正达到了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的效果。

4种草养畜可以促进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

退耕还草、舍饲圈养措施的落实,使我县涌现出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牛羊育肥基地及科技养殖大户。石灰窑乡下河滩村牛羊示范养殖小区,年均饲养量可达4万只羊,年利润户均可达0.95万元。沙沟、古城二乡的百户百棚牛羊育肥基地饲养羊可达3万只,实现纯利润户均达0.8万元。平安镇沈家村西营坝生猪繁育基地年饲养生猪巧oo头,每头猪可获利50一80元。张家寨村综合养殖基地饲养南江黄羊80只,小尾寒羊巧0只,鲁西黄牛75头,规模还在扩大。以上养殖基地的应运而生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使我县的畜牧业发展逐步迈人了产业化发展之路。

中级农业经济范文第2篇

面对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农村经济管理也做出了相应的措施,使得这些问题得以解决和缓解,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民文化水平;统筹城乡发展,落实付出政策;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科技保障;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正是这些管理手段,采取了这些管理形式,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得到了促进。

1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农村基础教育条件有所改善,在农村建立起正规的中小学,推广义务教育,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使得适龄儿童都有学上,上得起学,在初等教育上跟得上,打下文化基础,为农村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不会因为没钱上学而错过受教育的机会,这样对于农民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统筹城乡发展,落实扶持政策切实落实

“三农”政策,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新技术、新人才,把经济建设作为核心,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拓宽销售渠道,打通城乡合作,积极帮助农村居民早日步入小康行列。

3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科技保障结合

科技的发展,将新技术引入农业生产中,改变农村现状,用科技实现高产,在良种培育、防虫防害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机械自动化等节省了劳动力,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引入新技术,用科技的力量推动新农村经济发展。

4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如此才能稳定、可循环,保证经济发展不占用下一代生活资源,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在发展中要重视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发展经济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5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在农村经济发展之初,没有完善的农业机制,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没有多渠道的信息资源,销售渠道少等问题难以解决,需要政府等部门的支持,加大农业投入,帮助农民建设新农村,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完善生产机制。

二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对于农村经济发展中长久存在的制约问题,农业经济管理都提出了相应有效的管理方法,对于农村实际需求做出了详细的分析,要采取积极的管理手段,确实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让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好制度的保证、提供理论的引导、解决其制约问题,令农村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

1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好了制度保证

在农业经济管理下,结合农村现有条件和经济情况,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制度,产生了切合实际的发展模式。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制度的保证。规范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行为,使得农业的发展满足农村经济的需要,农村经济的发展行为得到良好科学的规范,保证农村经济发展效果。优化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使得农业的发展具有合理的制度保证,采用优化的制度才能最大化的发展经济,保证农业生产的质量和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使得农业的发展得到有效的管理,经济发展达到较高的水平,在农业经济的管理下,农村经济发展得到制度上的保证,农村经济发展有了高水平的发展。

2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在应用方面,农业经济管理也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有了明确的引导,农村经济有目的性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农业经济管理明确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地位,明确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占有重要组成成分的农村经济,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重点发展,明确经济地位,更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3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了制约问题

从以上分析也可以看出,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制约问题,然而农业经济管理为这些问题提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或者缓解了问题,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农业经济管理实现了农村发展方案的合理规划,为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发展方法,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农村发展资源的有效性,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节约人力物力,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快速。

三结语

中级农业经济范文第3篇

种草养畜以其特有的转化率和丰富的内涵,推动传统农牧业生产系统结构的调整。牧草和饲料是第一性生产,特点是单位饲料的成本低。我县大部分乡镇已大面积推广种植首稽、红豆草、披碱草等优良牧草,在水肥有保证的情况下,首楷、红豆草亩产鲜草可达30(X)一5《X旧公斤,披碱草可达2(以)一4《XX)公斤,因此种植一亩优质牧草可饲养家畜3一5个羊单位.增加收人1《拟)一巧oo元.远远高于同期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

2种草养畜可以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县实施西部大开发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种植粮食作物效益下降,农户迫切需要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变以往以粮为纲的农业发展方针,树立三元种植结构的模式。大量的实践证明,通过种植优质人工牧草饲养草食牲畜,不仅可以促进畜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也是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调整种植业结构和畜牧业内部结构的纽带和最好结合点。现在猪肉价格普遍偏低,牛羊肉价格居高不下,因此种草养畜饲养牛羊,为农民致富提供了重要的市场机遇。

3种草养畜有利于生态保护

种植牧草能使土壤恢复覆盖,减少水土流失,具有保水保肥能力。截止2002年底,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草面积0.16万公顷,荒山荒坡种草面积0.2万公顷,生态种草工程面积0.14万公顷,种植的牧草实现种植当年覆盖地面,种草使当地植被覆盖度提高50%,使土地含水量提高8%,土壤有机质提高7%,增强了防冲刷能力,水土流失明显减少,既取得了生态效益,又保证了农民的经济效益,真正达到了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的效果。

4种草养畜可以促进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

退耕还草、舍饲圈养措施的落实,使我县涌现出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牛羊育肥基地及科技养殖大户。石灰窑乡下河滩村牛羊示范养殖小区,年均饲养量可达4万只羊,年利润户均可达0.95万元。沙沟、古城二乡的百户百棚牛羊育肥基地饲养羊可达3万只,实现纯利润户均达0.8万元。平安镇沈家村西营坝生猪繁育基地年饲养生猪巧oo头,每头猪可获利50一80元。张家寨村综合养殖基地饲养南江黄羊80只,小尾寒羊巧0只,鲁西黄牛75头,规模还在扩大。以上养殖基地的应运而生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使我县的畜牧业发展逐步迈人了产业化发展之路。

中级农业经济范文第4篇

定义1:设V是顶点集,E是边集,如果对每个e∈E,有V中一个顶点对(u,v)和它对应,则称V及E组成的集为一个线图,记为G=(V,E)。顶点u及v称为边e的端点,并称u及v相邻。若线图G中任两个顶点之间都有通路,则称G是连通的。定义2:设G1=(V1,E1)和G=(V,E)为两个线图,如果V1V且E1E,则称G1为G的子图。定义3:设线图G连通且有n个顶点,若T是G的一个有n个顶点和n-1条边的连通子图,则称T为G的一棵树。设线图G连通,若对它的每一边eij=(vi,vj)赋以实数wij=w(eij),则称G为赋权图,实数wij表示边eij上的权。在实际问题中,wij可以代表距离、运费、造价等。定义4:设I是G的一个顶点子集,如果G中每一条边至少有一个端点在I中,则称I为G的一个点覆盖。顶点数最少的点覆盖为最小点覆盖。若对点覆盖I中任一顶点x,I\(x)都不是点覆盖,则说I为极小点覆盖。显然,最小点覆盖一定是极小点覆盖。定义5:设K是G的一个顶点子集,如果K中任何两个顶点在G中都不邻接,则称K为G的独立集。顶点数最多的独立集为最大独立集。设K为G的独立集,若对G中任何异于K的独立集K′,均有|K′|≤|K|,则说K是极大独立集。定理1:设KV,则K是G的极大独立集V\K是G的极小点覆盖。

2最小造价问题

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地图上,都画有连接各城镇之间的一个铁路网或公路网。已知城市vi和vj间的直通线路的造价为wij=w(eij),要求给出一个总造价为最小的设计方案。又如一个城镇中,对若干新建居民点供应自来水和煤气,已知连接各点间的直通管道的造价,要求给出一个造价最小的铺设方案。寻求这样的设计方案在农业科学建设中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而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可以归结为图论中连通赋权图的最优树问题。文献[2]中给出了克鲁斯克尔算法,该算法由3步组成:(1)在G的边集E中选取边e1,使w(e1)最小。(2)设已选好了边e1,e2,…,ek,则从E-{e1,e2,…,ek}中选取ek+1,使(1)导出子图G[{e1,e2,…,ek+1}]无回路;(2)w(ek+1)是满足(1)的尽可能小的权。(3)当第(2)步不能继续进行时,则停止。可以证明,由克鲁斯克尔算法构造出的树是连通赋权图G的一棵最优树。例如所示赋权图表示某7个城市v1,v2,…,v7及预先测算出的它们之间的一些直接通信线路的造价。试给出一个既使各城市之间能够通信又使总造价为最小的设计方案。显然,所求即为连通赋权图的具有最小权的一棵树—最优树。利用克鲁斯克尔算法,第一步,选e1=(v1,v7),w(e1)=1;第二步,选e2=(v3,v4),w(e2)=3;第三步,选e3=(v2,v7),w(e3)=4;第四步,选e4=(v3,v7),w(e4)=9;第五步,本该选权为15的边(v2,v3)作为e5,但它与已选的e3,e4构成回路,故舍去;当改选权为16的边(v4,v7)时,同样因它与已选的e2,e4构成回路,再次舍去,从而选取e5=(v4,v5),w(e5)=17;依次选下去,最后选e6=(v1,v6),w(e6)=23。此时7个城市均已相通且无回路,算法终止。于是由e1、e2、e3、e4、e5和e6所构成的树()即给出所需要的总造价最小的设计方案,其总造价为57。

中级农业经济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互联网信息技术;农业经济发展

引言

21世纪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一个世纪,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需要与互联网进行融合,以促进自身更好更快发展。“互联网+”是创新2.0下我国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最早在5年被国务院总理提出。我国高度重视“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在发展“互联网+”的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慢慢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也慢慢融入到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互联网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为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因此,“互联网+农业”的新型模式被广泛提及。疫情的爆发对我国各个行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农业方面,各方面防疫措施的实行,使得农产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都受到了很大影响。因此,更应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进行融合,发展“互联网+农业”新形式,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1“互联网+农业”概述

“互联网+农业”的新型模式,是利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全产业链所有环节进行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实际生活中,“互联网+农业”的主要形式是以打造现代农业为动力,规范农业生产经营、线上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完善农业信息化基础建设,通过互联网与农业的高度融合,逐渐加强农产品信息宣传、提升农业产品的品牌竞争力、拓宽农业产品的销售渠道、降低农产品的销售成本等,以此减少农产品销售的障碍,带动以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为业的农民增收。目前“互联网+农业”的形式主要有以下2种。智慧农业型生产,在这种生产形式下,主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生产过程进行融合,优化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原料利用率、生产效率等,最终促进农产品高效高产;农产品商行借助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将各种农产品进行网上销售,利用互联网既促进了农产品的宣传,又拓宽了其销售渠道,同时还可以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以此提高农民收益。

2“互联网+”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2.1促进农业结构优化

发展“互联网+”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相结合之前,农民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往往是按照市场的引导做出改变,这种调整需要农民充分了解市场,能够获得充足的信息资源,才能正确判断出该如何调整农业结构,从而提高自己的收益。但是,根据资料分析得知,我国超过%的农民对于自己种植何种农作物、调整农业结构后具体可以获得多大的利益是完全不清楚的。因此,大多数农村居民更倾向于保持现状,保证自己能够获得的利益不受损失,很多人并不愿意冒风险做出改变。这种仅凭直觉和自己有限认知的方式来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做出调整带来的后果多是不利的。因此,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农业”的新形式,使得智慧农业有了其发展的需要。智慧农业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农业的生产、管理、经营、农产品的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和服务等农业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得到智能化运行的新型经济形态,是农业发展到一个高级阶段的象征,也是现代农业和信息化进行融合发展后得到的产物。可以将智慧农业的管理和控制过程分为5个部分,即实施检测、远程控制、智能生产、安全追溯和物流跟踪5个部分。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充分了解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需求情况,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市场中的农作物供需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最终得出结论,指导农民进行农业产业调整。运用互联网技术中的自动控制和环境感知能力对农业环境进行系统分析,将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控制,提高效率。利用互联网追溯和跟踪的功能,对农产品整个流通过程进行实时跟踪,从生产者到消费者进行全面追溯,确保农产品质量。“互联网+农业”的新形式,拓宽了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为农村居民打开了眼界,可以更容易地进行信息收集和传递,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市场的需求情况,以此作为依据来调整自己种植何种农作物,最终达到提高收益的目的。

2.2促进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商务是依靠手机、电脑等设备和网络信息技术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交易的模式,其在农业方面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3个方向上,农业生产前的电子商务、农业生产中的电子商务和农业生产后的电子商务。2.2.1农业生产前的电子商务。农业生产前的电子商务是指在这部分进行的交易多是与土地流转有关系的交易。电子商务在农业生产前的发展创造出了“聚土网”、“土流网”等为代表的农地流转网上交易平台。其打破了传统的土地流转的空间限制,将想要流转的土地信息放到网上交易平台中,共享土地流转信息,在同时满足交易双方要求的情况下,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土地流转交易。除此之外,农业生产前的电子商务还可以与金融、信贷等进行结合,拓宽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前的融资渠道,并且还可以衍生出农业大数据金融、农业P2P平台等服务。2.2.2农业生产中的电子商务。农业生产中的电子商务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互联网获取到的各种商品或者服务的电子商务过程,如农业生产原材料的购买、为育种育苗进行的交易、大型农业机器的使用服务、为培育或保护农作物而购买的各种肥料或服务等。对于农业生产者来说,这些商品或服务的成本直接影响了自己最终的收益,在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普及之前,大多数农民只能在附近的市场购买生产必需品,受地理位置和农业经营本身特点的影响,很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会被各层经销商提高,因此生产经营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数据信息共享互通,很多农村居民可以依靠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以较低的价格获取自己所需的商品和服务。2.2.3农业生产后的电子商务。农业生产后的电子商务主要指农产品的销售等环节。在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前,农产品的销售、流通过程经常出现结构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存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环节过多、农民权益不能得到很好保障、消费者购买体验不佳的缺点。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快速准确获得交易信息,减少了很多农产品流通过程中不必要的环节,极大地提高了流通效率。同时,很多农户可以将自己生产出的农作物的信息放在互联网农产品交易平台中,让消费者直接购买,去掉中间过程,提高自己的利润。“互联网+”下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为农民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广大的销售和市场推广平台,其发展不仅促进了商品交易方式的改革,而且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机遇,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市场销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广大的农村居民都有机会直接进行农产品交易,同时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益。

2.3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离不开降低农业成本。很多农户在收集市场信息时,由于农业相关资料、数据信息较多、内容较为复杂,既包括天气信息、环境信息等自然环境信息,也包括市场、科学技术、消费者的需求情况等信息,而且很多农业信息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所以对于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的农村居民来说,为了做出正确的决策而全面地、充分地了解所有信息是比较困难的,获取信息的成本相应也会比较高。“互联网+农业”的快速发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农民可以利用互联网,高效、快速、及时地收集有效信息,利用互联网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将很多比较新的科技方法应用于实践中,不仅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而且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村居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

3“互联网+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农产品标准不统一

农产品、农作物的品种多种多样,很多消费者在进行农产品选择时由于了解不够全面和充分,常会出现问题。很多同类农产品之间也会有很大差异,但是将这些农产品的信息放在互联网上共享时,却不能清晰明显地体现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农产品标准不统一使得交易双方的认知出现较大偏差,很多消费者可能会得到与预期不同的商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同时,却忽视了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在进行网上交易时,会出现很多由于农产品质量所引起的问题。目前,没有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划分标准,很多农产品进入市场时的品质、价格都没有严格的要求,大多数消费者为了保证自己所购买的农产品的质量,在选择商品的过程中,对于无法辨别好坏的产品,其更愿意选购有严格标准的进口商品,这使得我国的农业经济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3.2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普及。而在我国很多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的农村地区,互联网等网络设备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普及,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互联网这个平台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建设,因此在很多农村地区,互联网与农业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还没有得到发展。对于已经建设了互联网等网络设备的农村地区来说,互联网基础较差,虽然有很多涉及农村电子商务的互联网信息平台,但是很多网站都不够专业,也不够实用,很多农业信息资源也不全面,农民使用互联网收集到的有用信息较少,这些信息还远远不足以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3.3农村缺乏专业的互联网、电子商务人才

制约农村发展现代农业、“互联网+农业”的主要问题是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很多农村居民由于受教育水平程度较低,并不精通计算机的使用方法,会使用互联网收集相关农业信息的人员较少,这就限制了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市场销售的推广和应用。农业电子商务现阶段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年轻人为谋求更加稳定的工作,更愿意选择去大城市工作而不会选择留在农村,这使得很多既懂农业也懂互联网、电子商务的人才流出农村。除此之外,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缺乏有关互联网的技术培训,缺乏宣传和推广使用互联网的手段和措施,难以让农村居民快速接受现代信息技术并且与自己从事的农业生产进行结合。

3.4农产品销售体系不完善

我国目前智慧农业快速发展,许多“互联网+农业”的模式在各个农村地区快速发展,但仍有很多较为贫困的农村地区存在农产品生产、销售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地处较为偏僻的农村地区,即使有较好的农业发展,可以生产出符合标准的优质农产品,但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农产品的销售过程出现问题,物流不便的影响使得当地农村居民的收入不能提高,缺乏完善的农产品销售体系,缺少专业人才将农产品销售过程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融合在一起,导致当地的智慧农业和“互联网+农业”发展程度不够。农产品销售体系不完善,还会导致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信息上的不对称,引发不公平交易,不利于农民增收和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4促进“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建议

4.1依靠互联网技术科学制定农业经济发展规划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进行农业经济发展可以依靠互联网信息技术,依靠“互联网+农业”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对所有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尽可能地将信息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依靠互联网技术科学制定农业经济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结合不同农业发展地区的现实情况,结合互联网技术,制定合理、高效的农业发展规划和策略。如,利用互联网技术,深入分析当地的交通、水源、土壤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2种因素,综合分析后制定相应策略,推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4.2完善农产品生产、销售体系,制定统一的农产品标准

发展“互联网+农业”之前,必须要完善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体系,制定统一的农产品标准,农村居民按照相应标准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快完善农产品的生产、销售体系,利用互联网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保证不会出现粮食安全问题;做好农村电商发展,使农产品在生产地就可以依靠物流向各个地区进行销售。政府应当制定统一的农产品标准并进行公示,通过这种做法可以促进信息公开化,相应的农产品在进行销售时就不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让消费者更容易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农产品。

4.3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对农民进行专业化培训

为加快“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必须加快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培训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脱贫攻坚所必需的,也是广大农村地区依靠“互联网+农业”发展农业经济必不可少的。要对农村居民进行专业化培训,普及互联网知识,提高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对于专业基础较好的人才来说,农村应该实行相应的政策,将更多有专业知识的年轻人留在农村,以当地问题为主导进行培训,以最快速度解决农业经济发展慢的问题;对于年龄偏大、专业基础较为薄弱或没有专业基础的农村居民来说,应从最基础的互联网教育开始,循序渐进,慢慢普及“互联网+农业”的模式。

4.4加快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广大农村地区要想快速依靠“互联网+农业”发展当地农业经济,仅仅依靠个人或某些企业是远远不够的,除了依靠专业人才、加快对农民进行专业化培训,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快网络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积,改善农村地区交通道路问题、加快建设网络线路、加快互联网普及速度等,健全相关的基础设施。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考虑农村居民的收入情况,对农村地区互联网宽带的收费进行一定程度的优惠,使得更多的农村居民可以使用网络,让更多的农民有机会投入到“互联网+农业”的发展中来。

参考文献

[1]焦煜博.“互联网+”现代农业创新发展建议[J].山西农经,0(20):-112.

[2]张鸿旭.“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0(11):29-30.

[3]马迪.“互联网+”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路径探索[J].南方农机,0,(21):81-82.

[4]范雪莲,万燕.“互联网+”下的农村电子商务[J].现代营销(经营版),0(11):118-119.

[5]孙雷.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J].上海农村经济,7(05):4-7.

[6]张云忠.互联网时代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探讨[J].现代农业研究,0,26(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