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主题思想论文

主题思想论文范文精选

主题思想论文

主题思想论文范文第1篇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际距离不当主要有两种表现:其一,主体际距离过近,超越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范围,没有长幼尊卑之分;其二,主体际距离过远,教师与学生形同陌路,没有任何交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往往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正确地认识他人,致使彼此间产生距离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际距离不当的产生同样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

(一)认知偏差在认知过程中

个体的某些偏见时时影响认知的准确性,使认知发生偏差。这种偏差会构成个体对他人的印象,或好或坏。人际知觉中的种种偏见常常成为人际距离不当的诱因。

1.刻板效应刻板现象又称类化原则

定型效应,它是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固定的看法。在生活中,人们对他人的看法,总是按其民族、籍贯、性别、职业、年龄等特征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已经形成的对社会各类人群的定型认知和固定印象去判断其人格。比如在学生的固有印象中,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具有古板严厉、教条固执的特点,尽管不准确,却根深蒂固。正是由于受到这种刻板效应的影响,使得学生在接触认知对象的机会不多,认知不深入的情况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者产生阻抗情绪,导致主体际距离的疏远。

2.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又叫第一印象

是对不熟悉的个体第一次接触后就形成的印象。第一印象它是通过外貌、体态、举止、风度、仪表、言谈等对他人形成印象。学生对老师的第一印象大多是通过对教育主体的外貌、言谈、举止等初次接触后形成的。如果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第一次与学生交往时,着装邋遢、举止粗俗、夸夸其谈的话,那么这个教师很难让学生对其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即便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不良的印象必定使得学生不愿意接近这样的老师,排斥与老师的交往和接触,拉开主体间的距离。

3.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又叫光环效应

指当人们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评价之后,还会把这种评价推及扩展到对该人其他特征的认知上去。假设学习主体的某一方面特长如学习优秀得到教育主体的认同,那么有可能教育主体对该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会作肯定的评价,会主观地认为他在社交、文艺、体育、道德、品行、思想等方面同样占有优势。同样,教育主体的某一方面能力如学识渊博如若得到学习主体的肯定,也会让学习主体将教育主体的这一优点无限放大、扩张,并被视为圣人,遮蔽住他的其他特征,导致过度崇拜。这些对于双主体的错误的判断间接地影响到主体间距离的亲疏冷热。

4.近因效应近因效应又叫新近印象

指个体与他人交往时,常常根据最近获得的信息形成有关他人的印象。在感知熟悉的人时,近因效应更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学习主体的师生关系受近因效应的影响略大一些。在交往初期,彼此已经建立的第一印象会随着接触的次数与时间的发展产生变化。比如,刚开始时,学生对老师的初次印象欠佳,但随着交往的深入与了解,越来越多的信息和事实改变了他之前已形成的看法,改变的可能取决于新信息的强度。主体间距离的远近潜移默化地受到近因效应的影响。

(二)代际距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学习

主体由于年龄、性别、所处时代、环境、人生经历等的差异,导致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兴趣、品味、生活方式、行事风格以及同辈群体。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由于人生经历丰富、历经曲折,思想观念趋于谨慎、保守,处理问题也较为全面稳重。而学习主体,一方面表现出活跃、乐于冒险,勇于创新,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生活社会经验,易凭感觉、冲动行事,率性而为,致使其常常碰壁受挫,且心理承受能力弱,思想观念不成熟,看问题片面、粗浅,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双主体间的分歧一般较多地体现在态度和价值观上,他们对同一问题各持己见,刚愎自用,久而久之,思想观念上的差异越来越明显,距离也越来越远。

(三)情感沟通缺失邻近能够促进相互喜欢

扎琼克认为原因在于邻近有助于多次接触,对同一刺激物的多次接触就会使人经历由生疏到熟悉的变化,而熟悉又会使人产生好感,从而导致喜欢。人们见面的次数越多,越熟悉,越可能相互喜欢。后来,米勒根据自己的实验材料指出,见面次数只有在一定限度之内的增加,才能提高喜欢的程度。一旦超过一定限度反而会引起厌烦,减少喜欢度。简言之,即“距离产生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学习主体的双向互动次数若太少,难免使主体间的情感沟通中断,情感上表现出冷漠生疏,相互间产生隔阂、矛盾;双主体接触次数过多,必然使彼此的特点暴露无遗,这些特点中当然包括各种缺点。这些缺点会使对方产生厌恶,破坏美的意境,导致审美窒息。

二、调控距离的方法主客观原因拉开了主体间的距离

使得主体在思想心理层面对对方产生了距离感。这种距离感也便成了主体间和谐融洽的障碍。那这种距离感指的又是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它呢?距离感是指由于某些原因,个体对他人形成的无法亲近的认知,并在与其交往中表现出不自在的主观感受。要想有效地消除距离感,建构并维持和谐的主体际距离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一)空间安排在谈及主体际空间距离的标准时

已经提到了霍尔对人际空间距离的四种分类,分别是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和公共距离。亲密距离(0~1.5英尺):在此距离内,人们的身体可以充分接近或直接接触。沟通更多地依赖触觉、嗅觉、而不是视觉和听觉。一般情况下,此种距离是非正式的高度私密的,只有夫妻、情侣、亲子,以及密友才能进入。个人距离(1.5~4英尺):它是非正式场合下,朋友熟人之间对话、交谈、聚会等的适当距离,主要通过视觉、听觉接受来自对方的信息,身体接触很有限。尽管陌生人也可以进入这个距离,但与陌生人沟通时保持的距离可能更远一些。社交距离(4~12英尺):该距离适合于正式社交场合,是外交会谈、社交活动、处理公务时保持的距离。在沟通时,需要清楚的口头语言和充分的目光接触。它是同事之间、店员与顾客之间以及一般熟人之间交谈所使用的距离。公共距离(12英尺以上):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可以接纳一切人,适合于陌生人之间,演讲者与大众之间进行沟通时所采用的距离。双主体的师生关系决定了他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应介于个人距离与社交距离的范围(大约为1.5~12英尺)浮动。过近的亲密距离会侵犯对方的私人空间,使对方产生觉醒或阻抗等反应;过远的公共距离又会使彼此过于生疏,如同陌生人,不利于沟通交流。因此,适度最佳。

(二)接触次数生活中

彼此接触机会较多的人们容易相互喜欢,相互吸引,从而建立友谊。由于熟悉会使人产生好感,对同一刺激物的多次接触就会使人由生疏到熟悉,从而导致喜欢。是不是人们之间见面的次数越多,越熟悉,就越可能相互喜欢呢?实验证明并非如此。米勒指出,见面次数只有在一定限度之内的增加,才能提高喜欢的程度。一旦超过一定限度反而会引起厌烦,降低喜欢度。奥斯卡普证明,增加见面次数的作用仅限于中性的客体或积极肯定的客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的交往频率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秉持适度原则,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最恰当。过犹不及都是不合适的,都不利于主体间距离的和谐。

(三)心理倾向

1.兴趣吸引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可以增进相互的吸引力

研究表明,在国籍、民族、文化、宗教、年龄、职业、肤色、兴趣、爱好、生活方式、信仰、态度、人格、经历、价值观、社会背景、教育程度等方面越相似,就越能相互吸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本身比较理论化、抽象化,包括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法制观以及道德观教育,内容的枯燥空洞使得学习主体对思想政治课产生了抵触厌烦的情绪,容易分散注意力,降低听课效率。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讲课中增加一些学习主体感兴趣的内容,想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适当地投其所好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还可能影响学生对学科的态度,增加对老师的满意度,从而间接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率。

2.需要满足功能理论的基本主张认为人们之所以持有某种态度

是因为这种态度能够满足他们自身的某种需要,如果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应首先了解这个态度所能够满足的需要是什么,再通过改变人的内在需要来改变他的态度。卡茨认为,人们之所以对某个态度对象持肯定积极地态度是因为这个对象对满足个人的需要是有效有用的、有价值的。而对某一态度对象持有消极否定态度则是因为其阻碍了个人需要的实现和满足。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主体意识到教育主体能够满足他的某种需要,对他的生存发展是有价值的,必然会因此改变原有的态度,对教育主体形成新的积极肯定的态度。尽管主体间存在着差异性,如果交往互动双方在需要方面能够互相满足的话,也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3.个人魅力我们说一个人有魅力

就意味着他具有一系列积极属性,如美丽的外表,完善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优雅的气质,善交际,有能力等等。毫无疑问,有魅力的人总是受到他人的欢迎和喜爱,常常成为人们争相交谈的宠儿。个人美丽突出表现在仪表、才能和人格品质等方面。

(1)仪表文学家说

“美,是一封介绍信。”亚里士多德早就感叹过:“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具有推荐力。”马克思“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论述,可以这样理解:爱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表现,喜爱美、渴望美、探索美、创造美的天性推动着人类不断发展。在生活中,人们很容易为靓丽俊美的仪表所吸引,甚至产生晕轮效应。因此,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具有美丽仪表的人往往更能引起别人的关注和喜欢,更有机会获得成功。这里的仪表不仅仅指长相,还包括穿着、体态、风度等因素。主要通过视觉来发挥作用。还有研究认为,仪表因素对从事政治、外交、司法、教育、表演等直接与他人接触工作的人来说,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为这其中的一员,要想增强自己在学习主体间的吸引力,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做一番包装,进行适当的修饰和美化。

(2)才能才华横溢

聪明能干的人惹人喜欢是毋庸置疑的,但实际上却稍显复杂,并非如此简单。假如一个人近乎完美,自视高人一等,使大家可望而不可即,难以接近,同他在一起会使别人感到不安,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产生自卑感,那么他很难得到别人的喜欢,人们只会敬而远之。阿伦森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最喜欢的是才能出众而且有瑕疵的人,完美的才能佼佼者的吸引力只能排在第二位,没有错误的才能平庸者位居第三,而才能平庸又犯错误的人最不受大家欢迎。心理学家把这种有才能者因犯差错反而增强其吸引力的现象叫做“犯错误效应”。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讲授者,教育主体本身都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知识储备,如果一直在学生面前展现出近乎完美的才能,不但不会因此增加个人的吸引力,反而会因“不食人间烟火”而造成距离感的萌发,拉开彼此间的距离,有碍于双主体间的互动。

(3)人格特征人们的人格品质

主题思想论文范文第2篇

科学发展观强调人是人类社会的本原、主体,强调人是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对科学发展观人民主体思想内涵、精髓和实质的把握,需要从发展观的意义上来理解。

(一)科学发展观人民主体思想的内涵

人民是科学发展的主体。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属性。人类的实践活动及其结果构成了社会关系系统。人既是这个系统的主体,也是推动其向前发展的动力。实现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实践的主题和主线。科学发展观的人民主体思想,就是把中国广大人民既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主体,又作为科学发展成果的享用主体。离开人民群众,科学发展事业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缺乏动力和活力,就失去了物质承载者。同时,人民群众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主体,实现其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发展实践的最高目标。离开作为主体的人民,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离开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也难以实现。从某种程度上说,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或为了人的发展。科学发展观人民主体思想的实质,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立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发展、谋发展,始终做到一切以人民群众为先为上为主,始终做到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不动摇,使广大人民成为改革发展的伟大力量。推动科学发展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智慧在人民。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就在于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人民是科学发展的动力。马克思在审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把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定格为社会生产与人的需要、利益之间的矛盾。科学发展观继承了这一思想,把社会生产的发展作为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从更高的层次找到了解决人的需要与社会生产之间矛盾的根本路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把广大人民群众及其主体创造性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强调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及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如果人民创造的一切社会财富不能由人民共享,人民的主体创造性就难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社会发展就会丧失推动力,甚至偏离轨道。所以,实现以科学发展推动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根本选择,在于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创造性。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民群众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力量,并且是唯一能动的力量。离开人民群众,社会发展就难以实现;离开人民群众的主动创造活动,社会生产就难以进行。科学发展事业必须依靠人民和为了人民。在当代中国,推动科学发展关键在“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其核心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使人民的需要真正得到满足,真正使亿万中国人民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和根本力量源泉。人民是科学发展的目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人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发展是为了人的愿望的满足,为了实现人的目的。同时,人又是社会发展的手段,社会依靠人而发展。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实践表明,人既是目的,也是实现目的的手段。科学发展观作为人类历史最高形态的发展理论,其首要的问题就是发展的目的问题,即为谁发展。“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明确回答了人是发展的目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因此,一切为了人民是科学发展观最本质的规定性和最显著的特征。

(二)科学发展观人民主体思想的精髓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人民主体思想的精髓,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就是每个人以每个人为本,就是人人以人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人民群众既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和目的,也是检验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社会发展是否进步是由人民群众的价值尺度衡量的。人民群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和发展成果的直接享用者。人民群众需要的满足和利益的维护同整个社会发展进步呈正相关。社会发展越进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越能得到维护和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就越能得到提高。在当代中国,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对党而言,就是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做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为人民做实事、办好事,始终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对政府来说,就是要把造福人民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民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人类社会的不断变革归根结底是由生产方式的不断变更决定的。由于作为主体的人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的因素,没有人就必然没有生产劳动。所以,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人自身的实践方式,即人自身的生存方式。人的实践方式的本质就是人的创造活动,正是这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创造活动构成了社会关系系统。人们实践活动的变革和社会关系的变更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变迁。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力量源泉只能是人及人的实践活动。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导者、推动者,也是新的社会关系的建构者。社会形态的变更与人的实践方式的改变具有相关性。以人为本就是对人的历史主体地位的肯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做到始终坚持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与人类社会发展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为崇高理想奋斗中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人为本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始终把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这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人们为了生活而创造历史。人们创造历史,进行“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无产阶级为之奋斗而建立的新社会必须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无产阶级的根本任务就是为实现理想社会而奋斗,这个过程必须以不断满足人民需要、改善人民生活为前提和基础。以人为本,就是把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发展实践的重要目标,就是把为民造福,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以人为本”不仅强调改革发展的成果属于人民,而且强调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人民的经济权益是人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和物质保障,是每个社会成员最起码的权利。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保障人的经济利益,尊重人的经济自由,“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人民的政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深刻的表达,是每个公民享有政治自由的直接体现。政治权利作为一种人权,就是让每个公民享有充分的政治自由。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让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文化权益是人的精神生活的生动写照。人作为一种有意识的能动的社会存在物,是整个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最根本的就是尊重人民参与文化创造活动的自由和维护人民享用文化成果的权利。人的社会权益集中体现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平等享有各种机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为不同个体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人民有选择机会的自由。

(三)科学发展观人民主体思想的实质

科学发展观的人民主体思想,从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是把人当人看待,使人成其为人。这从根本上明确了人在一切发展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回归了人的最本真状态和最本质特性。从终极意义上来说,就是把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这从根本上明确了社会发展的意义和归宿。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意义上来说,就是把人民群众作为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体,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坚持为人民发展,靠人民发展,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普遍的理论准则和实践原则。

二、科学发展观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科学发展观人民主体思想的形成,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是唯物史观的新境界。对于调动亿万中国人民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伟大中国梦想,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科学发展观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价值

科学发展观人民主体思想是对唯物史观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它以人为核心并从根本上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动力和规律,论证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指出了人类社会与整个自然界的良性互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选择,证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人的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人民主体思想的精髓,是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与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总结和思想成果。这一思想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本,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尊重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性和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积极性,不断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方面取得新进步,不断在实现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方面取得新成效,逐步将以科学发展推动社会发展和促进人的发展相结合。这既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相符合,又与中国改革发展的具体实际相适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结晶。纵观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进程,东欧国家巨变,苏联迅速解体,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协调好经济社会与人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没有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置于首位,没有充分发挥并调动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审视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日渐辉煌、欣欣向荣,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主体和成果的享用主体,只有团结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享成果,才能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才能在社会发展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人民主体思想是关于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法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针,是在历史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成果。科学发展观人民主体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升华。人民群众是党的根基和力量源泉,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始终是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纵观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九十余载的历程,人民群众始终是党的基础和血脉,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力量。离开人民群众,党就没有了根基,社会发展就没有了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就不能实现。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正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深刻认识得出的必然结论,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进一步提升。这表明,党在今后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将把“以人为本”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将把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作为办事情和想问题的实践原则。科学发展观人民主体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必然结果,表明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二)科学发展观人民主体思想的实践意义

主题思想论文范文第3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不仅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是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具体实施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一)学生自由选择课堂和任课教师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没有选择课堂和教师的自由,上课时间、上课地点和任课教师都是由教务部门事先统一安排确定,学生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去接受规定的教师授课。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则给予学生相当大的自主性,对课程的讲授人、时间和地点都可以进行自主选择,也就是给予学生选课堂和选教师的自由。选课堂和选教师的自主性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自觉性,为学生提供更多安排个人学习的机会,也让教师在压力状态下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授课质量,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在实践操作中,学生选课堂、选教师的自由,并不是盲目和毫无边际的选择,而是有一定的程序和要求的。首先,选课堂、选教师是建立在有课可选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承担课程的学院和教务部门,要按照教学计划和课程总体安排,提前确立并在教务网公布下一学期所要开设的相关课程和年级。第二,设定课堂的规模人数、上课地点和任课教师,并把教师的相关信息在教务网上公示,供学生理性选择。第三,设定选课的最后时间,下达教学任务。在选课堂、选教师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因故漏选的学生,以及没有达到选课学生最低人数的课堂和教师的调剂工作。比如,在实践中,对于学生很少选择的教师,学院应当派督导组听课,了解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二)学生自主选择部分教学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一般的课程,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肩负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重任,是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这就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体系、课时和教材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统一性。在实践中,则是由教育部统一规定和组织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使命决定了其体系和教材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滞后于现实的特点。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又需要时时更新:一方面,党和政府的重大政策和精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鲜经验和鲜活实例有必要及时充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另一方面,要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须把教材内容与教材以外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即把大学生不知道却又想知道、弄不清楚却又想弄清楚的问题穿插在课堂教学内容中。让学生自主地选择一些教学内容,教师结合课程相关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讲授,使课程教学真正深入学生的心坎,产生共鸣,解决其思想深处的问题。让学生自主选择部分教学内容的操作办法有很多。比如,每次课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出1~5个自己最关心、最关注、最想弄明白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分类,选择共同关注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或者由教师进行专门解答。这种解答式教学法在实践中效果较好:首先,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思考问题的过程。其次,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就是解决学生理想、信念以及思想上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社会主义信仰信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再次,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教学氛围。让学生选择部分教学内容,通过课堂讨论和师生互动等形式,在师与生、教与学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产生思想的共鸣,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自觉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通过学生的提问,将许多教材来不及涵盖、教师疏于关注的内容添加进课堂,更新和丰富了教学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部分教学内容时,需要注意几点:一是选择部分教学内容前要有引导。由于课堂学生多,学生关注的问题也很多,因此,在学生提问的环节,需要引导学生提出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具有重要价值且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提高问题的质量。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使学生选择的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符合,起到教材与自主选择内容相互补充的效果。二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进行整理,选择其中有价值的内容,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并进行正面引导和解答。三是对个别学生提出的偏激极端的问题,不宜在课堂上公开批评,而应该在私下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帮助学生树立理性客观思考分析问题的方式。对一些有严重思想和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多加关注,必要时要与其所在院系辅导员进行沟通。

(三)学生自动参与教学活动

在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中,课堂纪律、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是核心环节。通过学生自动参与到这些教学环节,能充分发挥其能动性。首先,遵守课堂纪律的能动性。课堂纪律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课堂纪律不好不仅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也影响教师和部分学生的情绪。旷课、迟到、早退、讲话和玩手机等,是当前课堂纪律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传统的维持纪律的方式主要靠点名、叫学生回答问题和批评等,不仅加速了师生间的不信任感,也影响了教学进度。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强调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的能动性,如通过排列位置等他律措施与学生自律相结合,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其次,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动性。针对当代大学生有较强的个人表现欲和张扬个性的特点,在课堂中多开展一些讨论、演讲和辩论等活动。这些活动的选题、内容、形式和规章等,全部由学生自己商定。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能动性能够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第三,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动性。实践教学是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式。目前由于经费、场地、交通和安全等因素的限制,绝大多数学校和课程只能选择大实践的方式,即把外出参观、假期调查、听学术报告、参加社会活动以及第二课堂等都纳入实践教学活动的范围。尽管如此,这种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了其能动性。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课程教学内容选择实践的内容和方式,强调实践活动目标的实现,同时还要有评价和考核的机制,包括荣誉奖励或者课堂表扬,使学生们在此过程中有成就感,激励更多的学生参加。

(四)学生自觉进行教学考核考评

考核考评是教学的一个环节,也是检验教学成效的一种方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虽然考核考评的具体方式可以多样化,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参与的方式。这种考核考评方式,导致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对考试,很难使学生养成自觉能动的学习习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强调自觉进行考核考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发挥学生在考核考评中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考试,自觉地进行考核考评。首先,考试纪律上的自律。在许多课程的考试中,无论是开卷考查,还是闭卷考试,总是安排监考教师,并动用监控手段,以保证考试的纪律。在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中,实行无监考化考试,让学生通过平时学习奠定的实力和充分备考的信心,以及道德的自我约束,在没有任何监督的环境中完成考试。其次,自觉选择考试内容和方式。在传统教学模式的考试评价中,一般都是由教师确定考试方式、题型和内容,并严格保密,学生无选择性。再加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全校学生在同一学期、由众多教师同时授课并参加统一的考试,所以即便是任课教师在考试的内容上也无选择性。这种模式固然保证了公平公正,可也养成了学生为了应试被动学习的心理和行为。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中强调考试自觉性,就是打破统一的命题和组织考试,由教师主导考试范围,由学生自觉选择考试的内容和方式。在操作中,不再是一次性的考试,而是多次考试;不再是统一命题,而是让学生选择题目。比如,对期中考查作业、期末考试或平时作业,不设定统一的题目,只划定考核的范围,让学生自主命题并自主完成。再次,自觉进行考试成绩评定。在传统的考试制度下,平时、期中和期末成绩由教师统一评分。这种做法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且不能保证公平。比如,由于学生数量多,教师在评定平时成绩时,很可能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情况并没有真正了解,导致评价的公正性无法得到保证。同时,少数同学向老师要高分的事情常有发生。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强调考试成绩评定的自觉性,就是不由教师评定而是由学生自我评定成绩。在操作上,平时成绩由学生自己打分,同学互相打分,或者学生干部组织的评分小组打分;而试卷的成绩评定,由教师公布标准答案,学生自己改卷、同学交叉改卷和教师进行抽查复查等方式来完成。强调让学生自觉进行教学考核考评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推卸教师责任,反而要求教师提前缜密设定考试内容,让学生在设定的范围内进行考核评定。在考核方式上,在有利于测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前提下可以大胆创新,通过组合成绩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如笔试和面试、讨论和实践成绩、理论和实践成绩、平时和期末成绩。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其自觉性,教师则起发挥主导和监督作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近些年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中,涌现出了案例教学、研讨性教学、实践教学和情景教学等教学模式,应该承认这些教学模式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但它们往往侧重单一方面的教学方法改革,受课程性质、内容体系、教学重点、课时的限制,有些教学模式不能适用于所有的课程。比如案例教学,基础课、概论课可以实施,但对理论性、逻辑性很强的原理课程,就难以实施,或者难以有好的效果。又如,问题切入式或讨论式的教学,对课时有限、大班教学的课堂,也不具有实施的可能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遵循总体改进的理念,才能保证一种教学模式在不同课程、不同班级的广泛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则是一种不同于上述教学模式的新的教学模式,它从根本上打破了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作用,因此是一个具有颠覆性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与任何其他新生事物一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仍处于探索的初始阶段,其成熟建立和广泛推行,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探索过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比如教师主体性丧失的问题、学生的选择偏离课程内容的问题等。针对在实践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特提出以下应当注意的事项。

(一)正确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要明确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要把握好学生主体性地位和作用。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这一弊端提出的”,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选课、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各个环节的组织实施,应以学生主体地位为基本,要想尽办法维持这种自主、自由、自觉、自动性。另一方面,也要确定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和作用。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在纠正传统教学模式忽略学生主体性的偏颇的同时,往往又会忽视或抑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影响了教师的作用。其实,在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中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进行引导、组织和鼓励,“虽然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不单取决于教育者的影响,就教育过程而论,调动学生主动性实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最重要的尺度之一”。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开展得是否成功,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得如何,关键还在于教师的引导和设计。因此,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不是降低了对教师的要求,而是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要求教师在高屋建瓴地把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与学生深度沟通,激发起学生的主体性,娴熟驾驭互动式课堂的素质。因此,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关系。

(二)正确处理好“四位一体”的关系

任何教学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四位一体”的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也是如此。自由选择课堂和教师、自主选择部分教学内容、自动参与教学活动和自觉进行教学考核考评是一个整体的要求,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的目标,“四位”要紧紧围绕着“一体”来展开和进行,而不能游离于这一目标之外,为了改革而改革。

(三)正确处理好中心和补充的关系

主题思想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建设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探析新形势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表现,并以此为基拙,丰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内涵,进一步探索加强大学生思想工作的方法与途径。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强烈的变革,在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崭新天地的同时,也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挑战。无论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还是大学生其在网络天地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因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主体性建设是进一步扎实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

一、主体性内涵及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主体性建设的意义

主体性概念是一个哲学范畴,一般说来,主体性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在一定的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人就是主体,主体的能力、情感、意识、品性、价值取向等因素影响主体对客体的作用过程中表现出的自主性、自为性、能动性即为主体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中的体现,是新的领域。其过程既是教育者借助网络平台,运用网络手段,遵照一定的教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进行教育传输的过程,同时又是受教育者通过互联网在接受教育后,主动地把教育要求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外化为行为和习惯的过程。这一过程强调教育活动的同时,需要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最终必须产生实际的“转化效果”。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是教育与互联网良性发展的双重需要。

1.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主体性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拓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教育者(思想政治工作者)、受教育者(大学生)两个方面作了充分阐述。

在整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作为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搜集、选择、过滤、制作、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有目的地影响整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塑造其品德的主导因素。思想政治工作者主体性发挥的如何,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效果。网络的自身特点,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双方的界定比较模糊,传统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形象影响因素被弱化、甚至虚化。而受教育者的“虚拟化”也将给网络教育者带来一系列新的管理课题,未来社会需要“数字化教育管理者”。只有具有高度主体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才能根据网络发展的时代要求,不断学习使用和改进工作方法,不断创新,形成网络空间感染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并自觉地发挥和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2.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主体性建设是互联网发展的内在要求

人们越来载离不开互联网,其内容几乎涵盖了人类认识的每一个方面,是真正意义上的使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以较小的代价获得最多知识的“百科全书”,它也大大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然而,互联网也是“双刃剑”。在为人们提供较多信息和便利的同时,也对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间题。国际文化霸权主义利用已拥有的网络技术和网络平台,大力推进其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同时黄色、暴力、颓废、迷信甚至反动的内容也大量充斥,混淆学生的思想认识,削弱学生的精神状态,使学生的原有价值体系受到严重挑战。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对原来的道德体系提出新的挑战,在网络上人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中一部分人通过网络制作、传播谣言,对社会其他群体和机构、政党甚至政府组织的政策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著名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指出:“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由于相关法律和管理体系还不规范,在网络上伦理相对主义盛行“你想怎样就怎样”或者“怎样都行”,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波动性,导致其政治意识、阶级意识,甚至国家、民族意识淡化。在虚拟的环境中有的学生迷失自我,以虚拟的人物出现,渐渐脱离真实世界,引起心理疾病;一部分学生缺乏网络道德,将互联网作为“施展才能”的天地,利用网络知识毫无顾虑地攻击网站,以此为乐或作为炫耀资本,等等。因此如何有效占领网络新型阵地,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互联网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状况分析

互联网的发展依赖于人们的广泛使用。人们的网络主体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教育学生学会如何鉴别有益和有害的内容,拒绝不健康内容,另一方面必须对不健康的内容给予坚决的反击,引导大学生用科学、全面、辨证的观念来分析判断所产生的现象,提升学生的思辩能力,巩固和完善价值观。从当前的网络应用状况来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就显缺失。

1.思想政治工作者网络主体性缺失

目前,各高校都重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主体之一的工作者队伍目前存在一定问题,如人心不稳,人员结构不合理;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学历层次偏低,知识面较窄,理论知识储备不足,网络知识欠缺;工作投人与待遇较低的比差较大,职业观念淡薄;激励和培养体系不健全等等,诸多原因导致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网络教育主体性缺失,其表征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在网络时代,网络信息成为人们所面对的主要客体。有相当一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关注度不高,甚至不接触网络;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教育本身更转化为平等交流,教育者仍处于“我说你听”状态。

网络应用知识不足。网络作为人们交流的工具和信息传播的载体,其使用需要一定的知识支撑,年龄较大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这方面知识相对欠缺,一部分人不主动积极地学习相关知识,有时仅停留在上网看新闻上。或者网络语言的欠缺,无意识拉开了与大学生的距离。

网络教育手段单一。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网站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有效途径,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红色网站”较多,但其浏览率极低。其原因是各网站内容大同小异,信息缺乏吸引力;网络更新维护速度较慢,相当一部分网站停留在初建时态;网络缺乏特色,网站宣传力度不够,以网络为载体的活动几乎没有,等。这些表明在网站建设中,作为教育者意识还停顿在以往的“单向传输”状态,在创造性上缺乏主动。

2.大学生网络主体性失衡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高校网络教学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进行网络学习、交流与沟通等活动,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受众的主要群体。然而,有调查表明,“只有46%左右的大学生基本上能熟练地操作网络,但仍然还有33.4%大学生只是一般地使用网络,有20%左右的大学生只是简单地会使用或者还不会使用网络”。(《西部大学生网络主体性调查及其研究》)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网络使用的水平参差不齐,在网络教育和技能培养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使在网络实践活动中,大学生网络主体性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大学生在网络信息选择上仍然以娱乐、休闲类信息为主,对网络信息选择质量不高;参与网络活动以电子邮件、网上聊天、信息查询为主,创造性和自为性的网络实践活动欠缺;大多数学生对网络有较高的认知度,但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自律,沉溺于网络,产生了“网络综合症”(如上瘾、人际关系疏远、孤独等),甚至荒废了学业;大学生中出现“人格危机”,网络虚拟人格与实际人格相冲突,有的学生缺乏应有的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认为网络“虚拟空间”上可以为所欲为,传谣、制谣事件经常发生,有的走上犯罪道路。

三、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建设的几点设想

随着信息网络迅速发展,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的一种主要途径,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因此,必须重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主体性建设,形成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局面。

1.树立思想政治工作者主体性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主动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单向式教育模式,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别强调平等基础上的互动式交流,实现“主客体一体化”,以理说人、以情动人,以人格感染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育人目的。在此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适应网络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首先必须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适应时代要求的职业观,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其次树立网络信息观念,提高网络素质,分析网络现象,了解学生网上动态,与学生建立通畅的交流渠道;加强工作能动性,主动积极地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创造性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展现网络运用能力的平台;注重网上网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虚事实做,强化网络工作的实际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和教育学生,弘扬和培育学生网络主体性并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变化,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零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其网络主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主体性建设,还需要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只有把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纳人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系统之中,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在网络教育过程中,必须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主体性的认知,增强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自主选择性,增强大学生参与网络实践活动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对网络的驾驭能力,增强大学生网络主体的自为性,在知识积累、能力锻炼的同时,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超级秘书网

3.构建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建设的保证体系,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

主题思想论文范文第5篇

一场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解放思想大讨论

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是在我国重大历史关头发生的一场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讨论,其实质是:粉碎“”以后的中国究竟向何处去?按照“两个凡是”的方针,就是要继续坚持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继续维护“”的“左”的错误,那就只能使中国继续陷入混乱和动乱。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拨乱反正,纠正“”的错误,开辟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

引发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锋芒直指“两个凡是”,强调“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革命政党的路线是否正确,同样必须由社会实践来检验”;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并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它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的观点、新的结论,抛弃那些不再适合新情况的个别旧观点、旧结论”,绝不能“躺在马列主义、思想的现成条文上,甚至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剪裁无限丰富、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而要“勇于研究生动的实际生活,研究现实的确切事实,研究新的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这篇文章本身的鲜明针对性和它不同寻常的发表方式,使它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开了当代中国解放思想的先河。在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和领导下,从理论界到实际工作部门,从高层到基层,从城市到农村,一场席卷全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极大地促进了全国人民的思想大解放。

思想的变革成了政治和社会变革的先导。真理标准大讨论,为成功召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在这次全会上重新确立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为推进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为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高度评价了这场讨论的伟大历史意义:“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很有必要,意义很大”,“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他强调:“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他深刻论述了当前解放思想对拨乱反正、推进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现实意义,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这篇重要讲话,实际上成为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成为重新确立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要标志,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言书。

解放思想使社会主义焕发蓬勃生机和活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持续快速发展的30年,也是我们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当代中国首要基本问题解放思想的30年。解放思想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解放思想使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的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破除“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破除前苏联那种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观念,坚持走自己的道路;破除长期以来超阶段的“左”的框框,坚持一切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破除抽象谈论姓“社”姓“资”的思维定势,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破除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倾向,坚持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系列的“破除”和“坚持”,集中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真正奠定在现实的基础之上.

解放思想把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解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我们在深刻总结国际国内、历史现实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澄清了对社会主义的许多曲解、误解和教条化理解,加深了对科学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科学认识。我们深刻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精神文明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解放思想使我们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我们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不搞“全盘西化”,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基本点,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总体建设布局,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其中,基本路线是总纲,必须毫不动摇地加以坚持;总体布局是基本内容,必须全面系统地加以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解放思想使我们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的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解放思想使社会主义在中华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的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

党的十七大标志我国的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决定我们必须把发展的新起点同时作为解放思想的新起点。总书记要求我们做到“四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奋斗。在这四个“坚定不移”中,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是前提,是基础,没有解放思想的“坚定不移”,就没有其他的“坚定不移”。

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实践在发展,事物在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必须向前发展。解放思想应该成为人们思想的常态,什么时候思想僵化了,什么时候就要犯错误了;什么地方思想僵化了,什么地方就要落后了。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机会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许多新事物需要我们去认识,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许多新矛盾需要我们去处理,我们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勇于创新,以新的思想解放促进新的发展,夺取新的胜利。

解放思想贵在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先进的活力源泉。要全面推进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各方面工作创新。首先是理论创新,它是其他一切创新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我们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的理论成果,又是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发展理论的新起点,我们要紧紧围绕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越来越丰富,并且以理论创新为指导大力推进各方面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来越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