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业教师论文

职业教师论文范文精选

职业教师论文

职业教师论文范文第1篇

幼儿阶段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教师在发现小朋友在玩完玩具之后随手就扔掉的行为,教师可以以身作则,捡起玩具,并且对玩具说:小玩具你太可怜了,我捡起你来,看看摔疼了吗,这样小朋友则会注意自己的行为,不再随意的丢弃自己的玩具。同时幼儿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活泼好动与求知欲望强烈的时期,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比较感兴趣,比如稍有不留意就会给孩子的安全构成威胁,比如近期幼儿园发生的多起幼儿安全事故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幼儿教师缺乏责任意识,他们没有对幼儿教育形成足够的重视。

2如何培养学前专业学生的责任心

基于责任心的重要性,中职院校一定要强化学前专业学生的责任意识,通过完善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2.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案例教学培养幼儿教师的责任心单靠书本的知识是不能完成的,因此中职院校要从教学模式改革入手,增加案例教学,通过现实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对责任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讲述近些年所发生的幼儿园学生安全事故的真实案例,并且配以相应的图片,通过这些凄惨的图片等激起学生对事故原因的分析,以此强化他们对责任意识的重新认识;同时中职院校也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性。

2.2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中职院校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不仅仅表现在对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与把握上,而要具备幼师教学的综合技能,其中教师的责任心是幼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要紧紧围绕学生的职业能力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的内容:一是要增加关于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相关知识,在现有的教学课程中增设责任心培养课程,当然这种责任心培养课程不一定非要按照相关的书本知识或者有关理论进行,可以充分借助社会中的某些实例等进行探讨,强化学生的责任心;二是整合学前教育课程,构建以工作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比如中职学前教育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就责任心这一教学任务,整合相关的课程实现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和流程性。

2.3拓展学前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责任心的培养虽然与学生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离不开教师团队的培养,只有教学水平过硬的教师团队才能为幼师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坚强的后盾支持。中职院校要为教师团队教学质量的提高创建一切条件,比如鼓励年轻的教师继续深造,提高教师的责任心,通过教师责任心的提升促进学生责任意识的增强。

2.4完善实践教学,为学生创建承担责任的机会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要加强与社会幼儿园的合作,鼓励学生深入幼儿园教学一线,了解幼儿教学工作的真实环境,让他们参与到幼儿教学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幼儿园内的学生性格各异,教师在教学管理中需要具有一定的责任心,不仅要关心幼儿学生的生活,还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这就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责任心,如果他们任由幼儿学生发展,那么其最终就会对幼儿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被幼儿园所解聘;同时中职院校也要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克服困难的信心等,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故意增设一些难题查看学生在遇到这些难题的表现,并且鼓励学生通过自我努力实现。

2.5创新教学评价机制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要改变传统的以考试分数为主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以反映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多种考核形式的多元化考核机制:一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考核标准,重视学生的综合技能,将责任心考核转化为量化指标,提高对学生责任心、爱心以及童心的考核;二是构建以“平时表现+实践考核+期末考试”等多种形式的考核制度,增加对实践表现的考核分析,重视对学生的综合技能考核。

3结束语

职业教师论文范文第2篇

本文采用问卷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过程,对赤峰市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经过分析,提出了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途径。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分层取样的方法,在赤峰市区随机抽取六所幼儿园,从办园性质来看,政府级别幼儿园三所,企业性质幼儿园一所,民办幼儿园两所。在六所幼儿园中,省级类幼儿园一所,市级类幼儿园三所,一般幼儿园两所。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有效回收率为90%。在本研究样本中,来自市级幼儿园的教师共37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1%;来自政府性质幼儿园的教师共59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5.5%。从调查对象所在单位级别来看,市级幼儿园教师所占比例大,因为他们更具有群体代表性;所抽取幼儿园样本中的幼儿教师多集中在政府级别、民办性质的幼儿园里,因为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政府性质的幼儿园仍然是幼儿园的主体,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民办性质的幼儿园是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股新的力量。

(二)对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的调查分析。

1.工龄与职业幸福感

本次调查研究显示,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其工龄长短没有显著关系。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经常能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比例在上升,但仍然没有超过一半,总能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比例有所增加,说明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工龄没有显著关系。对于工龄不同的幼儿教师,体验到幸福感的时间会有所不同。有的幼儿教师在刚参加工作时就能体验到幸福感,有的幼儿教师则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适应了工作环境,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后才有幸福的感觉,而有的幼儿教师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体验到幸福感。

2.幼儿园级别与职业幸福感

数据分析显示,在自治区一类幼儿园中,经常能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在市一类幼儿园工作的教师;在一般幼儿园中,偶尔能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比例达到71%,明显高于其他两类幼儿园教师所占比例。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级别的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幼儿园的级别影响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总体上来说,教师所在幼儿园级别越高,其越能体验到更多的职业幸福感,而在级别较低的幼儿园工作的幼儿教师,其职业幸福感较低。

3.工作成就感与职业幸福感

结合以往研究和本次调查研究可知,目前,赤峰市幼儿教师的工作成就感现状值得深思。在调查中发现,有一半的教师在工作中只是偶尔能体验到成就感,经常能体验到成就感的教师只占13.3%,这说明整个幼儿教师群体工作成就感的水平是比较低的。幼儿教师工作中的成就感对其幸福体验有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成就感高的教师其职业幸福感较高,而低成就感的教师只体验到较少的职业幸福感。

4.人际关系氛围与职业幸福感

经过调查可知,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体验与其所处环境的人际关系氛围有很大的关系,其职业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能经常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比例占57.4%,有超过60%的调查者只是偶尔能体验到幸福感。在调查中,大部分的幼儿教师为女性,觉得自己的工作环境十分和谐的幼儿教师所占比例极小。幼儿教师中男、女比例的失调不仅对幼儿的成长有负面影响,而且也不利于幼儿园和谐人际关系氛围的形成。调查结果显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幼儿教师愉快工作的必要条件,同时,也会影响幼儿教师对幸福感的体验。

5.社会地位与职业幸福感

虽然本次研究中被试样本主要集中于公办幼儿园、市级类幼儿园,但数据显示,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还是比较低的,从总体上来看,有超过一半的调查者选择了“等级在5级以下”(级别越高,说明社会地位越高)。幼儿教师体验到的他人眼中的幼儿教师群体社会地位主要集中于4、5、6级别,并且有超过80%的调查者选择“在4级以下”。相关研究已经证明,社会地位与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是提高其职业幸福感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途径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激发幼儿教师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利于赤峰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和谐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一)完善教育管理制度,为幼儿教师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相对于发达城市来说,赤峰市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较缓慢,但总体上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作为新一批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建设地区,决策者要从幼儿教师的切身实际出发,寻找改革的突破口,调动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改革合理化、科学化、统一化,以幼儿教师为本,进行民主管理、科学管理。在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基础上,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提升私立、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二)关注幼儿教师,为幼儿教师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好的环境造就好的心态。社会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协同运作,尽可能地为幼儿教师营造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针对赤峰市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应鼓励社区幼儿教育的发展,使更多适龄儿童就近入园,提高城市的幼儿入园率,给更多从事幼儿教育的年轻教师提供就业机会,使其感受到幼儿教育的快乐和幸福感。幼儿园管理者应为幼儿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积极借鉴、学习其他地区的优秀改革成果,使幼儿教师在幼儿园这样一个大家庭中感受到幸福感。

(三)鼓励幼儿教师,为幼儿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

职业教师论文范文第3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社会阶层分化日渐明显。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课题组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划分为五个等级:一是社会上层。包括最高层领导干部、大企业经理人员、大私营企业主、高等级的学者专家等。二是社会中上层。包括中低层领导干部、大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中小企业经理人员、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及中等企业主。三是社会中层。包括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小企业主、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四是中下层。包括个体体力劳动者、一般商业服务业人员、工人、农民。五是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并缺乏就业保障的工人、农民和无业、失业、半失业的人群。其中,上层、中上层人士占总人口的比例不足10%,中层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5%-20%,余下部分为中下层及底层,占70%-75%。根据各阶层对幼儿教育不同的需求倾向,当前我国学前教育需求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0%的最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15%—20%的良好学前教育服务,70%-75%的基准化的学前教育服务。现实困境是,2000年后,我国幼儿园供给总量下滑,不同性质幼儿园的比例也发展了变化。例如,2000年我国的幼儿园结构中,集体办园约占46%,教育部门办园占20%,其他部门办园9%,民办园约占25%。而到2010年,情况则完全改变了,民办园成为幼儿园的主体部分,占比约为68%,教育部门办园19%,集体办园仅为10%,其他部门办园3%。与此相对应的是,当前我国社会中下层和底层人民对基准化的学前教育需求大致占学前教育需求总量的70%-75%,而收费相对低、并且质量有保障的公办园、集体办园仅占幼儿园总量的30%左右,并且绝大部分的公办园、集体办园的首要招生对象为公务员、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子女,提供给普通民众子女的名额非常少。另一方面,尽管当前我国民办园已经占据幼儿园总量的65%以上,成为学前教育供给的事实主体,但与公办园、集体办园相比,在同等保教质量下,民办园的价格往往更高,或者是游离于保教质量标准之外的低质低价。在我国质优价廉的公办园尚属稀缺资源,“僧多粥少”难免会引发家长的激烈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园除了供给短缺之外,“入园难”还是一种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与此同时,幼儿教师的供求关系仍存在结构性失衡现象,主要表现为层次性失衡和区域性失衡。

1.层次性失衡。伴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师资数量供需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尤其随着我国人口控制政策的有效实施,小学适龄人口开始减少并逐渐向初中推移,高中学历人口逐渐增加,使我国当前的教师供给关系由总量紧缺向层次性失衡转变。从目前的师生比来看,小学教师总量过剩,初中教师呈过剩趋势,高质量的幼儿和高中教师严重欠缺。

2.区域性失衡。对于广大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幼儿教师依然严重缺乏。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素质不高与当地缺少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高等院校有关。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丽水市为经济发达省份中的欠发达县域,只有两所大专院校――丽水学院和丽水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前均没有学前教育本科专业毕业生。唯一一所开设五年一贯制大专学历层次教育的学校是由原省级示范性中等师范学校改制后的丽水中等专业学校,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虽然有20年的历史,但受学校性质和办学层次的制约,只能以挂靠其他高校办学的形式来求得生存和发展,专业发展相当缓慢;其次是该市部分县(区)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都开设了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无序,师资力量薄弱,生源底子差,层次低,因而高学历幼儿教师的匮乏成为制约丽水市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作为经济大省,浙江早在2005年就实行二级师范体系办学制度。当时只有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温州大学等高校开设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且招生面前全国,数量有限。相当一部分生源在毕业后继续读研,或者进入研究机构,经济欠发达的县域一级幼儿园几乎没有学前教育本科生前来就职。多样化的学前教育需求与师资供给的矛盾在浙江省显得十分突出,县域乡镇幼儿园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从富余的小学教师转行过来,同时还招收了大量的普通中职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以丽水市为例,该市唯一的全日制本科院校——丽水学院从2009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学前教育本科生,招生规模为2个班级80余人,大部分毕业生回到户籍所在地,或者流失到杭嘉湖等经济发达地区。根据丽水市教育局部分统计,2013年全市幼儿教师上岗持证率仅为47.8%。大量的乡镇民办幼儿园由于教师工资待遇低,各类社会保险没有按照规定执行,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很大。浙西南地区乡镇幼儿入托难、入园难情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当地政府难以解决的问题。

二、多措并举全面提高幼教师资水平

基于上述事实,从社会公平和国家干预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普通民众和弱势群体的幼儿教育需求应该由政府来满足。在幼儿教育市场中,公办园要体现财政支持的意义,而民办园则体现市场调节的意义。在幼儿教师的培养上,不管是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本科、专科、中职(幼儿师范)三个层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依然需要共同存在,特别是后两个层面的师资培养显得尤为迫切。正因为如此,党和政府才在今年的全国职教会议召开之际颁布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并以战略性的目光提出要“优化职业教育城乡布局。”“要在城镇化建设中科学规划职业教育,院校布局更加贴近所服务的产业和社区。新增高等职业学校主要向中小城市布局。根据各主体功能区的定位,推动区域内职业院校科学定位,使每一所职业院校集中力量办好当地经济社会需要的特色优势专业(集群)。”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我们以江浙闽粤等经济大省为例。这些省份企业众多,从中西部涌进数量巨大的外来务工人员是支撑当地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但他们作为第四、五个级次群体,其子女入托、入园和当地大多数乡镇农村居民的要求一样,只需要收费低廉、质量有一定保障的基准化的幼儿教育服务,他们希望自己在工作时,孩子能够有玩伴,幼儿园有较好的硬件设置和师资条件,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品德以及一定的兴趣爱好。在这些省份中,有相当一部分中等师范学校历史悠久,特色显明,声誉很好,属优质教育资源,应留在教育系统,不要流失。所以,主要应鼓励他们合并到师范院校中,成立幼儿教育学院,培养幼儿教师;或升格为高等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少数学校可视当地的实际状况而改为普通高中或职业学校。在这方面,福建、江苏等省借助《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这股春风,改革成绩斐然,普通民众子女入托、入园受益匪浅。在浙江,虽然实行二级师范体系制度,但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远远无法满足民众的需求。无论浙东还是浙西,浙北还是浙南,各县域幼儿园师资仍以初中起点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毕业生为主力军。在相当一部分乡镇幼儿园中,中职学前专业毕业生构成当地师资主体。如果按照浙江省二级师范体系制度,这些师资明显无法达标,理想与现实之间构成了严重的背离。其实,职业教育并不是低层次教育,中国需要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中职、高职可以向本科、研究生延伸,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也可以相互融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把师范教育纳入到现代职教体系,学前教育师资既可以实行中职校与高职校“3+2”分段培养,也可与应用型本科院校“3+2”分段培养;高职校可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联合进行“3+2”“5+2”分段培养。像浙江这样的经济大省可参照福建等省市的经验,将丽水中等专业学校(原松阳师范)等这些原本有着20余年学前教育办学经验的省级示范性师范学校与相关院校整合,或者单独升格高等幼儿专科学校,扶持其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实力,明确其作为区域性幼儿师资培养的核心基地地位,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职业教师论文范文第4篇

(一)加强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力军,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对课堂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对教学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便更快地完成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在课余期间,教师可以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在不影响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挤出更多的时间,自觉补充新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二)积极与他人交流

对于教师来说,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期间,教师所面临的人际关系相对较为复杂,而如何更好地与家长、学生、同事以及领导之间进行交流,是当前许多教师面临的一大困惑。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首先,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交流的重要性,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从而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不足,以便更好地进行改进。其次,在交流中,教师应学会抓准时机,尽量选择合适的时间与他人进行交流。例如,在家长访谈中,教师应抓住交流时机,多向家长反映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多与家长进行沟通联系,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表现,以便与家长共同合作,督促学生进行学习。最后,在教学中,教师应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多体会学生的观点和想法,从而与学生建立友好信任的合作关系。

(三)满足教师职业发展需求

全面建立系统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近年来,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教师的发展机会也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方式,如定期举办教学科研讲座、教学观摩学习活动,为年轻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另外,学校还应积极协助教师学习,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有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升中学英语教学整体质量。

二、总结

职业教师论文范文第5篇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它包括呈现在外的师德行为和隐含在内的师德品性。其内涵总结起来就是“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高校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素质拓展和思想进步的导师,其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而师德作为教师素质的核心,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因素。

二、保定市某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及分析

调查发现,在全国地级市中,保定市的高校综合数量排名第一,其中本科院校达到7所。因此加强保定市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基于此,我们对保定市某高校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进行了一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的调查,并做了详细的统计及分析,能够为高校及相关部门有针对性的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供参考。本文采取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保定市某高校师德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做了详细的记录与分析。针对学生(全日制本科生及全日制研究生)共发放调查问卷共计50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487份,回收率达97.4%。调查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职业道德总体素质;(2)教师为人师表及教书育人;(3)教学态度及责任心;(4)对学校师德建设的满意度;(5)造成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的原因;(6)职业道德与业务水平;(7)提高高校师德建设的措施。调查结果发现:

1.教师职业道德总体素质。作作风,其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治学严谨求真创新;诚实守信人格高尚;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等四个方面。看出该校学生对教师职业道德总体素质比较满意,只有6%的学生认为该校教师职业道德总体素质为一般。但在教书育人方面,有51%的学生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的关心程度为一般,这说明该校教师应当适当的增加与学生的交流,热爱学生,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行为之一。在为人师表方面,可以看出该校教师在言行举止、衣着方面是符合教师的职业形象,做到了“以身立教”,成为学生的表率。

2.对当前的师德师风建设状况最不满意的方面是什么。学生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教师在行课过程中态度敷衍,散漫随意,这个比例达到了47%。学生不满意的地方还有就是教师对待学生态度粗暴,品行不端。这说明该校应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学习,并引入新的考核评估机制,调动教师的教学和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造成某些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的最主要因素。在造成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调查中,学校的管理制度不科学,不严格的比例达到了77.2%,而教师的教学能力及道德修养也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其他的因素还包括学校奖惩制度不明,没有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而一线教师也表示学校重科研,不重教学;教师工资待遇低、住房问题得不到解决等也导致了部分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

4.提高师德状况措施。76.5%的人建议建立考核评估新机制,其次是建议学校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同时加强教职工队伍管理并抓好教学科研工作环境建设。58.8%的学生还建议学校引入上岗竞争机制。

三、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问卷列出了5种促进高校师德的措施,从表6中可以看出,各个措施的重要程度之间的比例相差不大,笔者认为这五种措施从管理角度、主体角度、环境条件角度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措施提出了全方位的见解,学校应从这5个方面入手,全方位的提高教师师德建设。

1.建立考核评估新机制。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估新机制,确保师德建设实效。将师德表现作为青年教师绩效考核、岗位聘任、职称评审和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档案,表彰宣传先进典型,惩戒师德表现不良和失范的青年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这在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上海外国语大学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时湖南农业大学的祖智波还建议,“每年定期举行师德表彰等活动,树立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高、思想政治素质好的发展全面的优秀教师典型,让他们成为教师学习的榜样,对获奖者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并在职务评聘晋升、出国进修和学术梯队选拔等方面优先考虑。”

2.加强教职工职业道德学习。对于教学,有的教师敷衍了事,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关心,只是满足于教学任务的完成。甚至有的教师开创了第二职业,将教书育人作为了副业。这就导致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产生了教与学的障碍。因此学校应积极提倡教师开展与学生交流活动,并为教师与学生开展此活动提供相应的支持。

3.创建良好的科研活动环境。高校在重视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应为教师提供并创造良好的科研活动环境。由于高校的自身的独特性,要在可持续发展中不断增加活力,就要培养出一批有良好科研能力的人才。优化学术研究氛围,设立科研课题申办项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课改等学术研究。真正做到“教学”“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