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营销技能论文

营销技能论文范文精选

营销技能论文

营销技能论文范文第1篇

本人担任《汽车营销》的教学任务。在接到教学任务后就开始调查社会上的汽车4S店,了解他们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为使学生毕业时能具备专业特长,适应时代的需要,必须摒弃原有的死板、陈旧、脱离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以职业能力为本,优化教学内容。并将国家职业标准引入课程体系,使之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实施标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调查中了解到企业需要的汽车营销专业的学生能够进行市场调研、在销售过程中抓住顾客心理、能够和顾客进行合理的洽谈、处理顾客的各种异议、能把潜在顾客挖掘成真正顾客的汽车销售顾问。并在后续的服务过程中服务好顾客,把顾客变成忠诚顾客并且能够转介绍。针对企业的这种实际需要,我在上课的过程中把学生的身份做以调整,学生变为“新上岗的销售顾问”。我在结合销售顾问的实际工作岗位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课程内容,首先,是销售顾问的仪容仪表部分;其次,是展厅接待部分;再次,是整车销售部分;最后,是售后维修接待部分。每一个教学内容都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把市场调查的方法、途径、接近顾客的方法、价格异议的处理、掌握消费者的心理等内容都融合到我的教学内容中,这样对教学内容按照企业岗位的需要来安排。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了解到汽车销售顾问这个工作岗位的岗位技能要求。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场所,在角色模拟中培养学生技能

在课堂教学中,我坚持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现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比较差,如果仍以传统的教育观念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则不能适应新时期学生的需求。学生也比较反感。所以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他们勤动手、勤动口,勤观察、勤思考的良好习惯,把感知与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与此同时,我针对汽车营销课程的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在学法上给予学生耐心指导,循循善诱;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做了调整,学生的身份也由学生转变为“销售顾问”,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就采用角色模拟的方式进行。教学场所也部分由室内变成室外。第一部分的仪容仪表内容在室内完成,其他部分根据实际情况把教学场地挪到室外。因为近几年来学校开车上班的教师很多,教学楼后俨然是个停车场。这就为我的室外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所以教学楼后的教师停车场就变成了我课堂上的“汽车销售展厅”,在授课时搬几张桌子就变成了展厅的休息区。学生以销售顾问的角色来体会老师的授课内容,这样枯燥的理论教学就变得生动活泼。比如,在整车销售过程中有“六方位绕车介绍”这个内容。如果在课堂进行的话对老师的要求较高,如果没有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帮助是很难实现教学任务的。但是在实际的轿车面前,学生就知道销售人员围绕汽车的车前方、车左方、车后方、车右方、驾驶室、发动机盖六个方位展示汽车。抽象的内容就具体化。

三、调整课后作业,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技能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在授课结束后会给学生布置作业。无非就是按照课本的课堂练习给学生布置理论上的作业。学生只要按照教材上的内容书写就可以。但这种布置作业的方式学生除掌握理论上的知识点外,对技能的培养并没有太多的帮助。我就结合我校附近4s店比较多的这一特殊地理优势,在布置学生作业的时候,除理论作业外,我还要求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到周围的4S店去调查,深入到4S店了解汽车的销售情况。周六周日安排学生到4S店参观学习。让学生观察汽车4S店的销售顾问是怎样接近顾客、怎样和顾客洽谈、怎样处理异议等相关内容。每次参观和学习回来都要求学生记好笔记,学生之间要互相交流。这样学生就直观地体会到做好一个汽车销售顾问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并在和真正的销售顾问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找到突破方向。

四、调整评价方法,在比赛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要培养优秀的技能人才,关键取决于培养对象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或理论学习能力较差,缺乏学习自信。如果一味地用传统惯用的方法评价学生,只会再次挫伤其积极性,甚至导致其自暴自弃。中职学生基础不牢,但热爱动手操作,企业也需要实践能力强的劳动者。对于学生的评价,我采取日常评价和期末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评价主要分为课堂表现、作业、出勤、平时测验四个部分。分值分别是:课堂表现5分、作业5分、出勤5分、平时测验10分。这四个部分站到学生总成绩的25%。期末评价为100分,最后折合成75%。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两部分相加就是该学生的最后成绩。这样就要求学生平时上课也要注意,不论是课堂听课、回答问题、出勤还是平时的测验,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否则该项成绩也不合格进而影响到期末的总成绩。期末评价我是在学期结束的时候,安排学生参加汽车营销技能比赛。用比赛成绩代替学生的期末成绩。在比赛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按照比赛的要求着装整齐,面部要适当修饰。比赛时我还会安排好照相人员为学生照相为他们记录下这一美好瞬间。这样学生积极性就非常高。对于成绩好的同学我会给点小奖品当作鼓励。比赛前制定好比赛规则、比赛内容和评分标准。比赛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汽车营销基础知识。这部分为笔试就和期末试卷是一样的道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另外一部分就是实践技能部分。主要内容是两部分:一部分为汽车销售技能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车辆的掌握情况、接近顾客、洽谈和异议处理这部分的内容重点是灵活运用六方位绕车介绍的情况。另一部分是考查汽车展厅服务接待技能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礼仪接待、环车检查、问诊交流、派工备料等基本技能。比赛的场地也是学校的教师停车场。评委老师除了科室的相关教师外有时还会聘请4s店的有关人员。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通过最终的比赛,对本学科的知识进行最后的梳理、总结。在比赛过程中学生那种不甘人后、努力争先的精神就会激发出来,学生在准备技能比赛的同时,除掌握理论知识外,学生的综合技能也得到提高。

营销技能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非典忧患意识认知水平心理支持能力培养

“非典”疫情的爆发,使我们整个社会面临着重大的考验。在我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的同时,心理也受到严峻挑战。高校学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心理、生理、行为的不适宜反应,由于我国缺乏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机制,个体缺乏应对危机的经验和能力,这场灾难已经对我国的社会秩序造成巨大冲击。目前肆虐我国长达半年之久的“非典”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类似的危机事件可能再次发生。如何提高高校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使学生迅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提高认知水平,培养应对危机的能力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知识是人类经验、思维、智慧赖以存在的形式,后人就是在充分继承前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通过学习心理学的研究,在知识的习得过程中,人们可以获得实用性能力,即当类似问题情景出现,人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直接处理问题;同时,人们也可以获得经验性能力,即当新的问题情景出现时,人们可以综合运用已有经验处理问题。知识经验越丰富,人们就越容易掌握问题情境,找出最佳解决问题的策略。由于我国教育领域长期缺乏对重大灾难,特别是突如其来的灾难,比如地震、洪水、火灾的教育,所以,当SARS这种可怕的病毒袭来时,人们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暂时不能应对或应对无效,相当多大学生在危机面前表现出恐慌、紧张和焦虑等不良情绪,缺乏分析和决策能力,行为较冲动,无法做出理性的思考。因此,有必要强化社会危机教育,提高学生对自然或社会灾难的认知水平,进而增强在危机面前的“抗打击能力”。那么,获得什么样的知识才有利于提高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呢?

1.增强学生忧患意识的知识。20年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了小康之路,国泰民安,国富民强,全国上下很少面临大的危机和灾难。即使像伊拉克战争,美国“9·11”这样的灾难性事件,似乎离我们也很遥远。因此,在青年学生中重新回顾象瘟疫(如天花、黑死病、鼠疫等曾夺去了我们这个星球上数以十亿计的生命。即使今天,艾滋病仍在全球肆虐、战争、自然灾害(洪水、地震,火灾)、人类活动造成的核泄漏等等灾害性事件,使学生了解到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和正在威胁我们的灾难,让他们理解人类就是在一次一次战胜各种灾难中成长起来的。虽然,我们要坚信“明天更美好”,但是未来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时刻都要做好应对灾难的心理准备,重新树立“生于优患,死于安乐”的危机意识。

2.在危机事件面前正确应对的知识。危机事件大多是指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境(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或天灾人祸等),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的事件。一般都会给人带来巨大而现实的威胁。每一个危机事件的产生具有非重复、非例行、非寻常状态。因此在对危机事件的应对过程中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案无法象程序化决策一样实现准确界定。但是,人类已经无数次的战胜了一次又一次危机,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中抽出典型的事件,加以分析概括,从而找出一般性的应对方式,让人们了解面对突发性灾难时,大人、小孩乃至一个社会,应有怎样的理性反应,正确求助程序是什么,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等等,不至于在危机面前,措手不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危机教育都是“从娃娃抓起”。譬如,日本是个地震多发的岛国,所以很重视对孩子从小进行灾难教育和意志力的磨炼。孩子从上幼儿园就开始观摩和演练火灾或地震爆发时的急救措施,从小进行这方面的强化教育,使国民在真正危机来临的时候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克服惊慌,保持冷静,沉着应对。在这次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多数大学生缺乏应对危机的经验,在危机面前无所适从、束手无策,从而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逃离疫区,对封校不理解等)。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所以应在高校的素质教育中增加应对危机事件策略的学习,培养健康、成熟的心理。

3.应激心理准备性知识。面对危机情景,人们必然调动体内资源应付局面。因此,了解应激状态下人的生理、心理反应,将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从容面对危机。一般来讲,应激的生理反应主要是指大脑通过神经和体液系统对内脏、内环境进行调节产生的生理生化反应。表现为: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功能明显增强,导致心律加快、血压增高、呼吸加快、外周血管收缩、皮温下降等。同时,大脑释放内啡肤,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所产生的ACTH也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这些都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的普遍下降。心理上会引发情绪反应,增加紧张度,提高敏感性,调动强有力的自我控制力。适当的应激反应有适度的恐惧、焦虑、抑郁、逃避、关注等。这些都是人的本能反应,是正常的,它可以使人充分调动个人的生理和心理资源去应付外来的威胁,对于人的生存具有积极意义。如果学生了解了这些知识,在面对“非典”时,就不会盲目地对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进行克制和压抑,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

营销技能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英语新课标

一、引言

为期两天的河南省第七届高校师范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于2009年11月在许昌举行,笔者有幸亲历了英语专业组大赛的全过程。通过对英语专业组大赛的分析,笔者发现新课改理念对高校师范生的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师范生在教学技能上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让人深感欣慰。但大赛也暴露出高校在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让人深感忧虑。

本次教学技能大赛以说课形式进行,来自河南省各师范院校的24名选手参加了英语组的比赛。总体看来,参赛选手专业基本功扎实,教学能力较强。具体表现在:语音标准,语调自然,口语表达流利;课件制作精美,现代化教具操作熟练;教学理念较新,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较为合理;英语书法美观,板书设计科学;多才多艺,知识面广,综合素质较强,等等。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数选手的课堂教学设计不以教师为中心,在传授书本知识之外还注重发展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教育部,2003),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这与新课标所提倡的“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观念,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的教学原则相吻合(教育部,2003)。依据选手们在大赛中的表现,我们感觉到新课改的理念和新课标的精神已渗透到师范院校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在校师范生已基本上具备在未来实际教学工作中实施新课标的能力。

二、说课中体现的新课程概念

依据说课的相关要求,参赛选手在说课过程中共涉及了七个项目,只是呈现顺序稍有不同。选手说课的具体项目内容、各项目涉及的选手人数及其在总参赛人数中的比重如表1所示: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均是说课的重要内容。从上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每个选手在说课过程中都涉及到了这些方面。但在同样重要的学生分析和教学反思方面,关注到的选手人数则相对少了很多。下面笔者依据说课项目,结合实例分析参赛选手的教学技能对新课标精神的体现程度,同时剖析参赛选手的教学技能与新课标精神不吻合之处,并分析其原因或指出其不良后果,供高校在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过程中参考。

(一)教材分析

在说课过程中,首先要分析教材内容及其在单元或模块中的地位和功能,同时阐述教材的使用方法。“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教育部,2003),理应受到重视,但教材内容的处理应该灵活多样。绝大多数选手在教材分析这一环节中都不同程度地强调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各种方式机动灵活地处理教材,如: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删减,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扩展教学内容和活动步骤,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等。参赛选手对于教材的处理体现在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如:很多选手在说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第七单元Whatdoeshelooklike?时,合弃了书中的图片,而以自身和学生为素材,或者增加一些明星的图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对教材使用的建议:“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合或调整”(教育部,2003)。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下表显示了24位选手所涉及的各项教学目标、每项教学目标涉及的选手数,以及选手的百分比。

英语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而“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的整合发展的基础上”(教育部,2003)。由此可见,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同语言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一样,都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因此均应受到关注。而在上表中,参赛者一致重视语言知识和技能,其中大多数也关注到情感态度,但对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关注明显不够,仅占25%和8%。

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教育部,2003)。选手们在说课时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这表明目前师范院校对学生在学法指导上仍然重视不够。那么这些师范生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也可能会忽视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这与新课改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另外,文化意识是影响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也是得体运用语言的重要保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参赛选手在说课时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关注不够,这表明他们自身的文化意识薄弱,这将不利于他们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三)教学用具分析

在说课的教学用具环节,选手们都提到了要运用现代化教具(如录音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并言简意赅地展示了它们的使用时间、方式和目的。如:在warmingup部分,有的选手播放短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的在展示内容时播放节奏舒缓的乐曲,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有的利用PPT展示优美的画面让学生获得美的感受等,充分显示了现代化教具的优越性。这反映出选手们普遍认识到了现代化教具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并能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使用这些教具。这也是新课标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教育部,2003)这一原则的体现。

(四)教学方法分析

演示教学方法是说课的主要环节之一。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地选择有效的教法,对整节课的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参赛选手在说课时主要用到了四种教学方法,其中“任务型教学法”占了71%,这与新课标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不无关系。与其他教学法相比,“任务型教学法”有很多优势,但并不是完美的,应该和其他教学法结合起来使用。事实上具体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应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而定,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学习需要为标准。恰当的做法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不同教学法的长处,使它们共同服务于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

个别选手虽然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法,但设计的任务存在不少问题,如:没有明确的目的(先教授表示颜色的单词,后让学生用彩色画笔互画头像等)、缺乏真实意义(先展示听力材料,后让学生分小组背诵对话)、难度大不易完成(先学习有关电脑的单词,后让学生用英语解释某个组件的工作原理)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他们在设计这些任务时没有遵循新课标中的相关原则,没有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设计出的任务无助于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因而是不成功的。这种与新课标要求相违背的现象应该引起师范院校教学法教师和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的高度重视,在教授教学法和指导学生实习时应该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多次展示实例的同时还应该详细深入地阐述理论知识。

(五)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分析

表3显示了参赛选手所采用的教学活动种类、每种教学活动的使用人数及其在总人数中的比例。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构成了新课标中的语言技能。在说课过程中,选手们普遍比较注重对学生听、读技能的培养,这说明选手们普遍重视对学生的语言输入,但对语言输出的关注则明显不够:口语占58%,写作在课堂上仅占8%。这当然与授课内容有关,但也表明选手对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尤其是写作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所有选手均布置了作业,且大部分作业的布置较有特色,不是单纯的抄写单词和句子,而是注重自由发挥,突出语言的应用。如:5号选手在结束Whatdoeshelooklike?这一课时,让学生回去画自画像,并用所学内容简单描述自画像;l3号选手要求学生用所学的英语句子和周围的人打招呼,以加深理解,巩固所学内容;还有一位选手要求学生给家里的水果和蔬菜贴上英语标签,朗读和识记所学单词。从此可见,选手们注意使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在课外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致的。

新课标提倡“利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教育部,2003)。但在参赛选手的课堂设计中,小组活动、同伴学习所占比例太小。如要达到新课标要求,就必须在课堂上加大这两种活动的比重。

<六)学生分析

在比赛中,只有58%的选手对学生进行了分析,这反映出近半数的选手忽视了分析学生需求这个重要环节,在“备学生”方面有所欠缺。需求分析是教学设计的起点,缺乏应有的需求分析就难以保证教学设计的适应性(鲁子问、康淑敏,2008)。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知识水平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把教材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贾书建,2002)。

近半数参赛者忽视了分析学生需求,这可能会导致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不够,教学设计不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等后果。这一现象表明,选手们没有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没能做到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这与选手所在院校教学技能指导上的失误不无关系,且与新课标倡导的“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共同基础”(教育部,2003)的教学原则相悖。

(七)教学反思分析

参赛选手中仅有33%的人说到教学反思,这表明他们很少有人意识到反思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能够及时回顾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过程、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逐渐地进行自我调整、不断形成新的教学决策的能力,它能够促进教师的教研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刘聪慧、郭高峰,2006)。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反思作为教师解决教学问题的重要手段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正日益受到重视。新课标建议教师“共同反思”、“共同提高业务素质”(教育部,2003),这也凸显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师范院校在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时,应有意识地强调反思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反思意识,帮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使他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能自觉通过反思行为有效解决教学问题,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为顺利推进新课改和成功实施新课标创造条件。

营销技能论文范文第4篇

1自动抄表、计量装置监测抄表方式的转变是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

应用最直接的表现之一。抄表是电能计量中的基础工作,一直以来,传统的抄表工作都是人工完成的,常常会出现抄错、漏抄等问题,会对计量准确度产生严重的影响。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下,传统的人工抄表方式逐渐转变为远程自动抄表方式,用电现场终端每月初抄读各计量点月冻结电量,并能够自动将数据传送回计量主站,不仅大大减少了在抄表方面的人工投入,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抄表质量和抄表效率。其次,计量自动化系统完全指出所有终端设备提供的报警,在采集数据、通讯状况等数据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关于数据异常、数据不全等报警功能。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建成及其在电力营销中的投运,能够全方位覆盖计量装置远程监测系统,有助于推动传统计量装置在运行管理模式和故障诊断手段方面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与传统“守株待兔”式的故障排查相比,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故障的精确定位,并主动出击,极大地提高了用电监察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2统计线损四分、供售电量和检查用电

在线损四分管理中,对线损四分的实时统计是工作难点之一,而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功能,不仅能够对线损按月、按日进行分区、分压,同时,还能够进行分线、分台等统计、分析,并且可以在需求基础上自定义分析相关的对象,形成各类线损统计报表,有利于推进线损异常的分析和管理。在未应用计量自动化系统之前,人工抄写是统计供售电量、分析同期线损的主要方式。这种传统的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工作负担比较大。应用了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后,在统计供售电量工作方面,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的准确度和实时性。在检查用电的工作中,应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用户的用电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就可以及时发出警报,准确排查和定位故障。

3分析用电负荷特性、监测配变运行、统计停电时间对于供电企业

分析、掌握用电负荷的细分区域和各类行业的负荷特性是其一直的努力方向,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很难实时获得负荷数据。应用计量自动化系统,不仅具有强大的负荷分析功能,同时,还能够获得实时负荷数据。在监测配变运性方面,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可以实时监测、统计和分析变压器的电压、功率因数和负载率等情况,有效地减少了因路途遥远而导致监测不到位情况的发生,而且还能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的完整曲线和相关数据,更加科学、有效地评估配变运行状态。在统计停电时间方面,电能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是立足于后台判断终端是否停电,以此来促进统计专变和配变停电信息的实现。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自定义生成停电时间统计报表,为生产部门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以提高其供电分析的可靠性。

二结束语

营销技能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为了应对旺盛的社会需求,经济管理类特别是市场营销等应用型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数量激增。毕业论文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的形式选择是关键的一环。由于我国高校类型多、层次复杂,高校毕业生要不要做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形式都有哪些,应用型专业的毕业论文形式有哪些,这些问题困扰着高校师生。以河南工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2012~2014届603篇有效论文为研究样本,对这些样本所采用的形式进行归类、统计分析,发现其中的变化,探究其间的原因,并对未来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形式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测和建议。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形式;多元化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学校的类型出现多元化的趋势,科研型、教学型、应用型高校三足鼎立。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多,学者们在呼吁本科毕业论文的形式要多元化的同时,一些高校也在积极探讨。选择正确又恰当的论文形式,对撰写合格的毕业论文来说意义重大。

二、研究目标

通过对研究样本所采用形式的分类和整理,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理论上,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形式应该包括哪些?不同形式的论文形式适用什么样的条件?实际已完成的论文形式又是哪些?理想形式与实际形式之间的差距有多大?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三、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形式

(一)毕业论文形式的多元化趋势

笔者试图找到适合于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理想形式,为此,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毕业论文形式”等关键词,得到相关文献十多篇。部分学者们的观点如下:吴洪霞(2014)提出,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考核的形式应多元化,包括撰写毕业论文、完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实践作品、参加各类比赛(竞赛)获奖、在公开刊物发表科研论文、撰写涉及相关领域的调查报告、参与企业项目研究。武云亮等(2013)以财经类专业为例,认为毕业论文形式多样化改革要以推进应用性选题为主,突出学生能力锻炼,鼓励学生采用文献综述、财经类调研报告、财经管理实务和创业方案设计等毕业论文形式。周同旭等(2015)认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分为:专业技能形式,包括设计作品、专业证书计划、音乐曲目创作、赛事获奖等;毕业论文形式,包括选题毕业论文、实践报告、发表学术论文、设计说明等;项目成果形式,包括发明专利、研发产品、自主开发技术、基础、应用软件等。任森春等(2014)提出,除学术性毕业论文外,调研实习报告、案例分析、课题研究、问卷分析报告等也可作为考核形式。笔者认为,市场营销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专业,本科生开展一定数量的科学研究,研究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探讨营销的发展规律,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是必要的。同时该专业又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专业,理论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现实世界中企业所面临的营销问题,探讨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操作性较强的策略。因此,非学术论文的调查报告、案例分析、课题研究、咨询报告以及其他形式,也应视为与毕业论文分量相当的成果,都可以成为本科生毕业的重要条件。

(二)毕业论文不同形式的特点

笔者拟以上文任森春等学者的观点为评判标准,分析一下几种不同的毕业论文形式的特点。

1.学术性论文

国家标准GB7713-87对学术论文所下的定义,学术性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简介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的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学术性论文简单来说就是对自己从事的研究工作发表简单的学术总结。需注意的是,这里的学术总结指的是能够发表的原创性的工作总结。

2.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调研报告的写作者必须自觉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钻研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经过政策预评估。

3.案例分析案例

分析是指结合文献资料对单一对象进行分析,得出事物一般性、普遍性的规律的方法。

4.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是针对某一主题做的深入研究。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与同学、老师、家长等一起选定一个主题,进行一系列有意义的研究。这个过程包括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综合、思考等,最后得出结论或新的知识。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独立进行或与他人共同探究。

5.其他

如专业技能大赛的成果、相关产品的研发、相关软件的开发等。

四、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形式的实证分析

笔者以河南工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2012-2014届679篇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经过初筛,其中有76篇属于无效论文(指论文材料不全),其余603篇为有效论文,作为研究的样本。根据已有材料分析所得,实际存在的论文形式有:学术性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专题研究及其他等五种类型。从毕业论文所采取的形式来看,首先市场营销专业本科论文采用最多的形式为调研报告,占到总数的60%以上。其次为案例分析和学术性论文,两者合计超过35%。其他形式占3.48%。课题研究为0。从不同形式毕业论文的届别分布来看,2012届毕业论文选用最多的形式是调查报告,其次是案例分析,再次为学术性论文。2013届毕业论文选用最多的形式仍是调查报告,其次是案例分析和学术性论文。2014届毕业论文选用最多的形式还是调查报告,其次是学术性论文,再次为案例分析。可见,市场营销专业本科三届学生毕业论文采用最多的形式都是调查报告(尽管其中占比有所波动),而案例分析和学术性论文分居第二、第三。以其他形式代替论文的占比很小,而专题研究类毕业论文暂缺。

(一)调查报告选用的原因分析

调查报告这种形式,需要毕业生用科学的调研方式,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实地调研,从而获取第一手数据,具有难度大、耗时长、实践性强、创新性高等特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大多选择此种毕业论文形式的原因大致为:部分毕业生期望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喜欢挑战难度较大的事情。调研报告这种形式,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从实际生活中得来的一手数据极为真实,减少和降低了毕业论文的风险。虽然前期投入较多,但在后期毕业论文答辩中容易过关,学生也有较高的成就感。

(二)案例分析选用的原因分析

相对于调查报告,案例分析这种形式,可在图书馆、网上搜索到相当多的材料,必要时也需要到案例企业进行实习、调研,但整体难度较高,较调查报告的选择性要小些。

(三)学术性论文选用的原因分析

学术性论文形式规范,论证严谨。论文答辩的通过率高。只要学生有较高的学术素养和专业知识储备,导师的认可程度较高,学生的成就感也较强。

(四)专题研究选用的原因分析

选择导师的课题进行研究,需要几个条件:导师有课题,自己有能力从事课题研究,并能够把课题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予以展示,同时也需要学生投入较多的时间,有科研的兴趣、动力和能力等。这几个条件凑在一起,就有很大的难度,这也是多数大学生弃选的重要原因。(五)其他形式选用的原因分析用研发产品、研发软件、参加专业技能大赛的作品来取得毕业资格,同样需要一些主客观条件:学生的前期积累、导师的辅导等,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选择这种形式的。而且不同的学校对这类形式的认可程度不同,如果学生投入了较多的精力,完成了上述形式的作品,而学校不予承认,反过头来要求学生撰写学术论文,时间上就来不及,学生也会感到得不偿失。

五、总结

(一)结论

笔者通过对河南工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三届毕业生毕业论文形式的统计分析,发现调研报告和案例分析仍是毕业论文的首选形式。学术性论文也有一定的比例,其他形式采用甚少,专题研究则缺失。随着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强需求,毕业论文形式的多元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对于像市场营销这种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毕业论文的形式绝不可能仅仅有学术性论文这么一种。调查报告、案例分析的比重将会逐步增多。专题研究也将有所加大。另外,以技能大赛获奖、竞赛作品、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研发产品、开发的软件等,作为毕业论文的一种形式,也将逐步得到各界认可。

(二)建议

1.学校应构建毕业生多元化论文形式选择机制学校应给学生提供多种毕业论文的形式选择,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能与个性。毕业论文可以不拘泥于形式,但必须具有一定的标准限制。以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为例,可以是学术论文,也可以将在省级营销大赛中获奖、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或是有一定深度的案例分析和专题研究成果,作为毕业论文的一种形式,成为取得学位的重要条件。2.团队合作完成论文随着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以及对团队精神的看重,团队合作完成毕业论文,也是一种趋势。这既能体现了一种团队合作的精神,取长补短,也能展示出对专业知识的运用,也应是毕业论文形式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武云亮,丁宁,袁平红.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形式与选题研究[J].教育研究,2013,(2).

[2]吴洪霞.独立学院本科多元毕业考核形式的探索[J].教育论坛,2014,(45).

[3]卢艳萍.本科毕业论文:取消还是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4,(31).

[4]任森春,苟春和.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改革路径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4,(12).

作者:吴建勋 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第二篇:高职院校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实践

摘要:本文对于当前高职高专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从“多层次”监控、“渐进式”训练、“多模式”选题和“多样式”评价等措施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对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职高专;毕业论文(设计);研究;改革

一高职高专院校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对毕业论文(设计)重视不够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从教务部门到二级院系或专业都没有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有效措施解决毕业论文(设计)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而是急功近利,把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期间,这样学生在完成企业安排的工作之余才能有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这一任务,同时,指导老师没有充余的时间指导好学生论文。另外,教务部门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不力,虽然各高职高专院校都制定了相应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范、检查制度与质量评价标准,但没有真正的付诸于实践,普遍存在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论文质量管理流于形式,缺乏激励与约束机制,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阅、答辩走过场,为了达到及格率,同时也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毕业,评委老师放宽答辩要求,学校也是得过且过,已知毕业论文(设计)已流于形式,但其作为专业设置的重要环节,又不能不按部就班地“完成”。

(二)教师指导不专心

部分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指导也只停留在为了完成学院布置任务的水平上,没有花时间和精力细心修改、指导学生论文;有些院校因招生人数的急剧上升,生师比不断提高,致使师资力量明显薄弱,加之“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论文指导老师缺少企业实践操作背景;也有部分教师因教学或科研任务较重,时间和精力上不能全身心投入,指导效果较差。另外,毕业前学生在校外企业顶岗实习,校内论文指导老师鞭长莫及,实习单位大多数将顶岗实习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大部分时间为企业创造利润,企业对学校有关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规范了解不多,致使企业指导老师几乎不过问、也不参与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整个过程。因此,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大部分选题由校内指导老师选定,存在所选论文题目过于理论化、缺乏实用性,大部分题目是“空对空”,脱离实际操作,与工作岗位贴近度不高,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个人职业爱好,学生不感兴趣;难易程度把握不好,以上种种原因造成指导论文(设计)的不力或无力。

(三)学生不够重视

即将毕业的学生在面临当前就业压力现实情况下,对毕业论文(设计)没有经验的基础上仓促上阵,没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去很好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一般顶岗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学生忙于找工作、考虑毕业后是否从事本专业工作等因素,从态度上就不重视毕业论文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认为只要别的同学能做出来,到最后总会有个结果的,这种想法最终影响到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如果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放在第四学期,并与生产实习过程相一致,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去,论文指导老师可以随时跟踪资料查阅、论文设计、实施过程等情况;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平时的有效训练,中学教学接受的是应试教育,在文献查阅、总结、逻辑思维、语言凝练、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均较差,缺乏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能力。(四)毕业论文(设计)缺乏创新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创新点很少,方法、设计思路都是专业常见的问题,造成的原因是师资、实践实训等条件的限制,也是专业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跟不上新时代、新技术发展的要求,以上因素已极大地影响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无法满足行业企业、社会对高职高专“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的需求,对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高职高专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高职院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指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担负着向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毕业论文(设计)是高职高专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来分析解决具体问题,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完全融于一体,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针对高职高专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如下改革探索。

(一)“多层次”监控毕业论文(设计)过程

高职高专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改革或多或少带来新的问题,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不会因此而下降,建立科学有效的层层监管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多层次”监控是指在新的教学模式下,采取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学校、论文指导老师、学生“四方互动约束”等模式建立起来的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监控的方式,它可有效防止和消除学生应付、教师糊弄、最后糊涂的问题。首先,要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的监督,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学校、二级院系、教研室、论文指导老师各自的职责和管理内容。划定论文检查的时间阶段,如前期(论文设计、筹划开题)、中期(论文具体实施过程)、后期(论文的撰写、修改完善、答辩),前期根据学生所在专业由教研室组织抽检,主要检查学生论文的开题和任务落实情况;中期由学校教务部门组织,着重检查论文指导老师的指导工作是否到位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进度,要对全体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进程做详细了解,全面掌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推进情况,对进度缓慢的学生应协助论文指导教师加强监督管理;后期检查论文的撰写、答辩与成绩评定,教研室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对本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互相评阅预审,对于不能完全达到学院要求的,在指导老师的监督下督促学生修改完善,对于没有完成毕业论文的或不能达到要求的学生,应取消其参加论文答辩的资格,延迟毕业。

(二)“渐进式”训练毕业论文(设计)

充足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时间是保证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前提。因高职高专学生在校时间只有三年,考虑到该类学生的实际能力,其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时间不应该少于半年。可将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需要的知识、素质、能力分解到全学程中,特别是第二学年。采用的方法是在专业核心课程开设过程中,把课程集中实训和部分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改为“课程设计(论文)”的形式,通过这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全面能力,特别是独立思考、查阅文献资料、试验设计、动手操练、团队协作、结果分析、总结报告等各项能力。“课程设计(论文)”的设置采用先易后难的“渐进式”的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升其综合岗位工作能力。

(三)“多模式”选择毕业论文(设计)

高职院校毕业论文(设计)要淡化学术性,突出强调实际应用性,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方法上鼓励老师和学生选题来源多样化,以便使学生能够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自身情况的方法来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具体可分为:设计模式、论文模式、作品模式、报告模式、技术实践等。如城市景观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参与某个设计项目的一部分,其毕业论文(设计)可以是设计模式和作品模式;园林工程和园林技术专业的学生可以将其参与园林绿化施工、养护管理等项目作为自己毕业论文(设计),内容可以是作品模式或技术实践模式;园艺技术专业的学生可以参加论文指导老师的研究课题,从查阅文献资料、试验设计、试验实施、结果测定(测量)等一系列过程完成其毕业论文。可以是三年学业中围绕感兴趣的研究点形成研究报告;也可以是兴趣小组、社团提出的研究课题等,但学生的每个选题都是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综合问题。

(四)“多样式”评价毕业论文(设计)

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评价方式采取多样的办法来评价,评价的具体方式应根据学生选择的多模式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从而避免采用“评阅-答辩-评分”这种缺乏全面考核学生能力的陈旧办法。论文答辩中小组成员多员化,可以由学校本专业老师、邀请行业企业技术员共同组成答辩小组;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现场答辩,邀请同专业学生参与现场听证和提问;具体评价方式可依据每个专业的特点及所涉的方向不同而采取科学合理的成果有效性进行。

参考文献

[1]胡俊.提高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刍议[J].科技信息,2011,31:362.

[2]陈光红.对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现状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07,12:138.

作者:张成霞,吴红,张衡锋 单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第三篇: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毕业论文

[摘要]高职学院的会计专业注重实务性培养和训练,对理论知识的深究要求较低,因此高职学院会计专业的学生并不适宜于学术性毕业论文写作。从多角度分析了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论文现状、原因,并对用大型顶岗实习作业代替写毕业论文的形式进行了初探,使之更加符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论文形式改革

毕业论文是大学教学过程中最后一项教学环节,也是最常见衡量学生专业水平高低的手段。由于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定位为应用型实践人才,对理论知识要求相对而言要低得多。而会计专业方面的论文往往专业性、理论性很强,对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完成起来也是“走过场”。因此,那种要求本科毕业生去完成的毕业论文对高职教育的学生来说并不恰当。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论文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论文缺乏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精神

由于论文要求完成的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三年的下学期开始完成,此时正值学生下企业顶岗实习的时期,学生一边要应付在顶岗实习单位的工作,一边要完成毕业论文,大多数都是去网上复制、粘贴、修改,论文完全没有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和自主创新的水平。

(二)论文选题千篇一律,缺乏多样性

尽管给学生可供选择的论文方向及选题有多达十几个,在2011级学生写的论文中仍有35%以上的学生选择写“职业道德、会计信息失真”,有30%左右的学生选择写“应收账款”方面的论文。学生往往是选择一些好写的入手,并不是依据实用性和操作性以及自身理论知识和兴趣来选择。

(三)老师在论文指导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近年来会计专业在社会上比较吃香,学生人数出现“井喷”式增加,而老师数量缺口较大,一个老师要同时指导20甚至30以上的学生论文,难以对每一位学生做到悉心指导,往往停留在对论文格式方面的指导,难以对内容做深层次的指导。

二、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形式改革

(一)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形式改革思路

鉴于以上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分析,只有对毕业论文的形式作大胆改革,才能从源头上改变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质量差的现状。在顶岗实习期间实际上就是一个对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的一个完整过程,要求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完成大型作业来代替书写毕业论文的形式。即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对该公司实际发生的50笔以上的经济业务(要求记账分录类型不能大量重复)制作一套完整的会计业务处理操作,实习结束时,提交顶岗实型作业给校内实习指导老师,给予评价及评分。

(二)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形式改革具体实施

该大型顶岗实习作业要求是学生在该顶岗实习单位实习时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其经济业务会计处理流程为:分析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填制各种明细账和总账—核对各账是否相等—编制试算平衡表—填写财务报表—整理和装订记账凭证。每一流程具体操作如下:

1.审核原始凭证。具体要求:A.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B.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C.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D.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E.审核原始凭证的及时性。

2.编制记账凭证。要求编制的凭证不得不扩于50笔经济业务,凭证最后要装订,并附上科目汇总表。A.记账凭证各项内容完整,摘要简明扼要B.记账凭证应该连续编号C.记账凭证的书写应清楚规范D.记账凭证可以根据每一张原始凭证填制E.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要有原始凭证F.填制记账凭证时发生错误时要重新填制G.记账凭证填制完经济业务事项后,如有空行应当自金额栏最后一笔金额数字下空行至合计数上的空行处划相关注销,若在记账过程中,如有使账簿记录发生错误的,应用划线更正法、补充登记法、红字更正法来更正,不能填补、挖改。

3.科目汇总表要求:根据每一张记账凭证编制相应的科目汇总表,科目汇总表附在每本记账凭证的首页。科目汇总表的借方和贷方要相等。

4.登记明细账要求:根据记账凭证填制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和相应的原材料、库存商品、往来账户等明细账。银行存款和现金日记账通常用订本式账本,并且每一笔业务都要结出余额。原材料、库存商品、往来账户等明细账采用活页式账本,方便添加业务,也无需每笔都结出余额。当填制时发现金额错误须用红字划掉,并用蓝字改正。

5.登记总账。按照科目汇总表中的各科目依次登总。

6.核对各账是否相等。要求记账凭证与各明细账、明细账与明细账、总账与明细账之间核对,账账、账证、账实合一。

7.编制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根据总账或明细账月末余额编制试算平衡表,要求做到期初借方与贷方、本期借方发生额与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余额与本期贷方余额都分别相等。

8.编制财务报表。具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9.整理和装订记账凭证。将每一张原始单据附在其对应的记账凭证后,不得有误,将记账凭证上、左、下的整齐划一,装订出来的账本要求整洁、美观大方。

总的来看,高职学院会计学生用大型顶岗实习作来代替写毕业论文的形式,从源头上解决了毕业论文“走形式”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真实环境下的会计工作,使之更加符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章惠敏.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新导刊,2010(1):182.

[2]毛玉萍,赵佳.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7):70.

[3]孟霞.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之我见[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04(1):50.

作者:唐玲1,杨树元2单位:1.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第四篇:高校音乐专业毕业论文

摘要:毕业论文改革是近几年国家教育部所倡导的,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当前,民办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形式单调,缺乏创新,与实践脱节。以“艺术实践策划”代替毕业论文写作就是一项顺应论文改革的新举措。

关键词:毕业论文;改革;音乐会

民办高校的培养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那么,民办高校学生的毕业论文就要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民办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弱,专业特点不同于普通文理生,由此,究竟要不要以写毕业论文作为学生毕业的唯一方式就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民办高校音乐专业毕业论文的现状分析

(一)理论水平薄弱。民办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很多学生的专业素质很好,但理论素养较差,四年学习结束时,有的学生可以说是刚刚走入专业学习的正途,让他们拿出一篇深入研究并且有创新价值的论文可以说是强人所难。

(二)与实践脱节。如果依据现行的毕业论文写作方法,要求民办高校音乐专业的毕业论文体现出学生的“应用能力”,是很难达到的,很难全面地反映出毕业生的专业水平,对用人单位考量学生的“专业能力”也没有突出意义。

二、民办高校音乐专业毕业论文改革探索

我院音乐表演专业从2012年开始逐步尝试以“毕业艺术实践策划”代替“毕业论文”写作的形式。我院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放在教学质量的首位,紧密结合学生的弹奏或者演唱,以舞台表演的形式来完成毕业论文。杜绝了论文抄袭现象的产生。更是利用这种形式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我院根据学校的基本条件,师资力量,学生情况试行以下的操作流程:

(一)设置专门的“艺术实践策划”课程。想要毕业音乐会的整体流程顺利实施,必须要有理论上的指导,为此我们开设了“艺术实践策划”课。课上不仅讲授艺术活动策划程序、策划方案等纯理论的知识,还要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总结每个实例中的可取之处,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的专业特征,策划好自己的毕业音乐会。

(二)将艺术实践策划分为两个部分:毕业音乐会和专业理论知识问答

1.毕业音乐会部分:

(1)确定音乐会曲目。严格按照学生实际能力合理的选定音乐会曲目。选曲要难度适中,不能过于简单,要体现学生真实的演奏或演唱能力;也不能过于高难度,如果一味地追求高难度,音乐会的完成质量就不高。学生和老师可以在双方充分的交流后,确定音乐会曲目。

(2)音乐会的审核。由学院组织成立专门的审核小组对申报参加毕业音乐会的学生进行专业审核。审核小组可以以教研室为单位,每组3-5名专业教师。未能通过审核的学生不能以音乐会的形式进行毕业,而是以毕业考试的方式进行,相应的分数、等级也都有所降低。对于音乐会达不到标准的学生,是不予通过专业理论知识问答环节的。

(3)毕业音乐会的指导。专业教师对音乐会曲目的指导方式为一对一的小课。可以在琴房进行指导,也可以再音乐厅进行指导。专业教师要从学生的舞台演唱和演奏的能力上精心指导。要求学生正确把握作品的风格、强弱变化、情感、音乐表现力等。此外,包括学生服装、上下台走步、与钢琴伴奏教师的配合等都要加强,注意舞台表现的整体性。

(4)毕业音乐会的具体内容。音乐会可以采用“一人一台”的方式,也可以“多人一台”,每种形式有其相应的打分标准和分数线控制,依据现场的学生表现,分数也可上下稍加浮动。具体可以通过几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音乐会的形式、音乐会曲目的难易、音乐会的整体策划、节目单的设计、舞台创意设计、演出服装设计等方面。

(5)毕业音乐会的评定。毕业音乐会的评定由3-5名专业教师组成评定小组,学生按规定完成毕业音乐会的内容后,评定教师根据学生现场的完成情况,依据标准进行评分,最后取平均分作为成绩。2.理论知识问答部分:在毕业生结束自己的毕业音乐会或者毕业考试之后,由学院统一安排时间进行专业知识问答环节。可分组进行。每组配备3-5名专业及理论教师参与问答。问答的范围既包括学生的专业知识,也包括相应的理论知识,也有延伸知识的问答部分,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由各位教师打分,最后取平均分作为成绩。

三、毕业论文改革的意义

(一)以音乐会代替毕业论文写作更加切合音乐表演专业特点。强调艺术实践是表演专业最大的特点。学生们不仅要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课后刻苦练习,而且要定期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和展示。以音乐会代替毕业论文写作更加切合音乐表演专业的特点。

(二)以音乐会代替毕业论文写作有助于学生提高专业。能够以音乐会代替毕业论文写作,因为一场音乐会要演唱、演奏者具有相当良好的音乐素养和较深厚的专业功底。这需要学生在专业学习上付出大量的时间,刻苦练习,不断积累曲目,这都将极大地促进学生们的专业提高。

(三)以音乐会代替毕业论文写作有利于学生就业。现今社会,学历不再成为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唯一标准,专业实践能力才是最重要的,音乐专业尤其如此。毕业时简历做得再漂亮,不如附上一张音乐会光盘。绝大多数用人单位是通过专业展示来考查面试者的专业水平,很少有人要求看论文。

四、结语